Workflow
国际金融报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典当行火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8-20 00:21
返校购物趋势变化 - 家庭计划支出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 [1] - 由于担心关税导致物价上涨 美国人比往年提前返校购物 [1] - 预算紧张的家庭开始在典当行寻找便宜货 [1] 典当行业务表现 - 典当行价格可能比大型商超便宜高达50% [2] - EZPawn上季度商品销售额增长4% [2] - 鞋靴 电子产品和笔记本电脑等返校商品类别增长尤为突出 [2] - 典当行出售的98%商品为二手货 免关税 [2] 商品价格变化 - 7月份鞋类价格环比上涨1.4% 服装价格上涨0.1% [1] - 服装和鞋类进口面临高达30%关税 [1] - 典当行提供运动鞋 笔记本电脑 乐器等开学用品 价格远低于大型商超 [1] 典当业务增长 - 急需额外现金的家庭通过典当珠宝和黄金购买学校用品 [3] - 过去三周黄金典当业务出现大幅增长 [3] - 典当行生意兴隆可能是经济危机的警示信号 [3] 消费者财务状况 - 典当行顾客通常无法获得传统信用额度或贷款 [3] - 能够获得贷款的顾客可能负债累累 [3] - 消费者生活拮据 寻求更好交易但仍希望孩子拥有笔记本电脑等必需品 [1]
贵州百灵逆势维稳,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183万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22:5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62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83.46万元 [1] - 第二季度盈利水平环比改善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大幅增加921.03% [1][5] - 医药工业毛利率同比提升 经营持续回暖 [1] 行业背景 - 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8% [2]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 生产制造端承压 [2] 产品体系 - 形成多元化产品体系 覆盖心脑血管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等疾病领域 [3] - 核心品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2025年第一季度在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过亿 [3] - 呼吸类产品咳速停糖浆及胶囊 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 双羊喉痹通颗粒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3] - 儿童用药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有望随生育政策完善实现放量 [3] 产能布局 - 扩能技改项目投产 中药材前提取产能提升140%至6万吨/年 [4] - 颗粒剂车间改造后年产能翻番至9亿袋 产品收率从70%-80%提升至90%以上 [4] - 包装材料消耗降低25%-30% 实现降本增效 [4] - 医药物流园投入运营 填补6万吨仓储缺口 预计年流通规模达50亿元 [4] 营销渠道 - 深入推进直营制改革 完成15个省份调整工作 [5] - 计划成立七个事业部 以纯销为核心考核指标 [5] - 与九州通医药集团等头部企业合作规模逐年攀升 [5] 创新研发 - 糖宁通络片进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期临床试验 [6] - 糖宁通络片联合乳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率达100% [7] - 黄连解毒丸完成Ⅲ期临床试验 芍苓片 益肾化浊颗粒 BD-77等项目加速推进 [7] 对外投资与协同 - 参股子公司重庆海扶科技"经颅聚焦超声神经调控系统"入选智慧医疗装备项目 [7] - "海扶刀"设备出口34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治疗患者超32万例 [7] - 成都赜灵生物完成近4亿元B+轮融资 推进多款创新药物进入Ⅲ期临床 [7] 国际化布局 - 推进东南亚市场布局 与马来西亚 新加坡 越南经销商签订销售协议 [8] - 与土库曼斯坦企业签订代理合同 推动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8] 发展前景 - 核心产品持续放量 产能结构优化 营销改革深入推进 [1] - 创新药政策红利密集释放 行业从研发投入期迈向价值兑现期 [6] - 创新管线与对外投资带来弹性增量 估值有望提升 [8]
“国产数据库第一股”总经理皮宇被立案调查并留置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22:27
公司治理事件 -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皮宇被湖北省应城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 [1] - 公司其他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 公司及子公司日常经营情况正常 各项业务稳步推进 [4] - 该事项预计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皮宇近期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但已委托董事冯裕才代为表决 [4] 高管背景信息 - 皮宇1981年8月出生 中国国籍 硕士学历 高级经济师 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和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4] - 皮宇职业经历包括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软件开发工程师 武汉华大博菲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10年3月加入达梦有限并历任销售经理 市场部副经理 市场部经理 区域市场部总监 副总经理 总经理等职务 2020年11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 总经理 [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创始人为冯裕才 现年80岁 原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数据库相关技术和产品研究 [5] - 公司于2000年11月成立 2024年6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成为国产数据库第一股 [5]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数据库产品开发服务商 国内数据库基础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者 提供各类数据库软件及集群软件 云计算与大数据等一系列数据库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 [5]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公司服务于建设银行 中国人保 国家电网 中国航信 中国移动 中国烟草等知名用户 [5] - 产品成功应用于党政 金融 能源 航空 通信等数十个领域 [5] - 2019年至2023年公司产品市占率位居中国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国内数据库厂商前列 [5] 财务表现 - 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44亿元 同比增长31.49% 归母净利润3.62亿元 同比增长22.22% [6] - 扣非净利润3.41亿元 同比增长24.1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73亿元 同比增长36.95% [6] - 今年一季度营收2.58亿元 同比增长55.51% 归母净利润0.98亿元 同比增长76.39% [6] - 截至8月19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248.8元 总市值281.74亿元 [6]
小米、格力空调销量争议后,卢伟冰表态:不在意短期排名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22:22
小米与格力空调销量争议 - 小米空调7月线上销量份额超越格力位居行业第二 引发社交媒体争议讨论 [2] -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转发相关数据并强调能力提升和高质量增长 [2] - 格力电器市场总监回应称奥维云网数据显示7月线上市场格力仍保持领先 [3] 奥维云网数据统计差异 - 微博博主称奥维云网更改数据罗盘统计口径导致数据不一致 [4] - 奥维云网为家电家居领域零售数据研究公司 提供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数据 [9] - 2024年格力与美的财报均引用奥维云网数据且均自称空调线上零售额份额第一 引发市场讨论 [9] 小米大家电业务表现 - 小米第二季度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 同比增长44.7% 创历史新高 [10] - 空调产品出货量超540万台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速超60% [10] - 冰箱出货量超79万台 同比增长超25% 洗衣机出货量超60万台 同比增长超45% [10] 行业竞争格局 - 小米以新玩家身份进入家电领域 与传统家电品牌产生多次竞争 [2] - 小米与格力在空调技术专利和销量数据方面有过多次交锋 [2] - 小米大家电业务在激烈价格战中保持增长 公司关注长期格局变化而非短期排名 [10]
前7个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62.5%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21:52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同比增长0.1% [1] - 税收收入110933亿元 同比下降0.3% 非税收入24906亿元 同比增长2% [1] - 中央预算收入58538亿元同比下降2% 地方预算收入77301亿元同比增长1.8% [1] 主要税收项目表现 - 国内增值税42551亿元同比增长3% 国内消费税10213亿元同比增长2.1% [1] - 企业所得税30566亿元同比下降0.4% 个人所得税9279亿元同比增长8.8% [1] - 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同比增长62.5% 印花税总额2559亿元同比增长20.7% [1] 贸易相关税收及财产税 - 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10300亿元同比下降6.1% 关税1316亿元同比下降6.5% [1] - 出口退税14065亿元同比增长9.7% 车辆购置税1183亿元同比下降18.4% [1] - 契税2694亿元同比下降15% 房产税3201亿元同比增长11.2% 资源税1747亿元同比下降1.6% [1]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2] - 教育支出24438亿元同比增长5.7% 社保就业支出27621亿元同比增长9.8% [2] - 卫生健康支出12402亿元同比增长5.3% 科学技术支出5330亿元同比增长3.2% [2] 政府性基金预算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124亿元同比下降0.7% [2]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4287亿元同比增长31.7% [2]
“翻倍基”超百只!行情还能维持多久?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21:45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持续反弹 上证指数突破近十年新高并稳定在3720点附近 成长风格表现优异[1] - 北证50指数和科创200指数年内涨幅均超过50% 中证2000指数年内涨幅超过30% 科创50指数年内涨幅超过10%[1] - 近一年净值涨幅超100%的权益类基金达到上百只 北交所主题基金领跑全市场[1][3] 基金业绩 - 近一年有3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净值涨幅超200% 分别是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和汇添富北交所创新[3] - 137只基金近一年净值涨幅超100% 另有10只基金涨幅在99%至100%之间[3] - 主动权益类基金数量达103只 被动指数型和指数增强基金仅34只 偏股混合型基金弹性更强[3] 投资方向 - 科技成长领域受青睐 包括AI应用 半导体等板块[7] - 中国制造方向受关注 涵盖高端机械 汽车 军工和医药等优质公司[7] - 新消费领域表现突出 部分公司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且海外拓展顺利[7] 资金动向 - 市场成交额持续保持高位并创出阶段性高点 资金主要来自个人投资者通过ETF 行业主题基金和两融入市[6] - 国内储蓄余额接近161万亿元 较2015年末增加105万亿元 较去年末增加近10万亿元[6] - 7月份出现明显储蓄搬家情况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额高于季节性[6] 市场展望 - 短期市场风险偏好或仍有波动 但下行空间相对有限[6] - 流动性充裕下交易拥挤度压力消化后 市场或再度上攻[6] - 无风险收益下沉和资本市场改革提速将推动指数中枢逐级抬升[6]
上汽通用“补课”智能化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21:45
战略合作与智能化发展 - 上汽通用汽车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ment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别克高端新能源车型至境L7全球首发搭载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 [2] - 合作模式涉及功能开发及底层架构级联合研发 双方早在4年前已展开合作 [5] - Momenta的飞轮大模型已在多个市场落地应用 覆盖中国、欧洲、澳新、中东、日本等地区 [4] - 近期通用别克、一汽丰田、Honda、凯迪拉克、上汽奥迪、宝马等品牌均与Momenta宣布战略合作 [4][5] 别克至境L7产品细节 - 智能座舱搭载高通8775芯片 AI算力达72TOPS 支持DMS、OMS等功能 [4] - 未采用舱驾一体方案 因8775芯片辅助驾驶性能有限 独立芯片适配R6大模型 [4] - 配备"真龙"增程混动系统 纯电续航302公里 综合续航1400公里 支持快充和6kW对外放电 [4] 行业政策与竞争环境 - 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通知》 明确L3级系统车企责任 选定9城试点 [5]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倡议规范辅助驾驶宣传 避免"自动驾驶"等误导性表述 [5] - 特斯拉被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视为行业学习对象 [5] - 上汽集团2024年销量被比亚迪反超 丢掉榜首位置 [5] 上汽通用财务与销量表现 - 2024年上汽通用销量43 5万辆 同比下滑56 54% 仅完成全年目标的74% [5] - 2024年营收687 47亿元 同比下滑52 68% 净亏损266 88亿元(2023年盈利25 4亿元) [6] - 2025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28 7万辆 同比下滑19 43% 7月单月销量4 2万辆(同比激增181 68% 依赖促销政策) [6] - 计划2025年推出12款新能源车型 覆盖纯电、插混、增程三大技术路线 [6]
瞄准下沉市场!理财公司“牵手”农商行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21:38
银行理财机构与农商行代销合作趋势 -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与超35家农商行建立代销合作关系 包括农银理财 苏银理财 中银理财 渤银理财等机构[1] - 股份行及江浙地区城商行所属理财机构对下沉市场拓展表现积极[1] - 兴银理财代销机构数量达542家 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占比达339家[3] 具体合作案例 - 浙江缙云农商行与五家理财机构合作 包括兴银理财 杭银理财 信银理财 青银理财和北银理财[3] - 农银理财与东莞农商行签署理财产品代理销售服务合同[3] - 渤银理财与陕西地区超20家农商银行签署代销协议[3] 下沉市场发展动力 - 三四线城市及县域财富管理需求快速增长[1][4] - 一二线城市理财市场竞争趋于饱和[4] - 监管要求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中小银行在2026年底前清零自营理财规模[4] 代销市场发展现状 - 2025年6月全市场有569家机构代销理财公司产品 较年初增加7家[5] - 一季度末代销机构达575家 较去年同期增长80家[5] - 股份行理财子公司因母行销售渠道不及国有大行 更积极拓展代销渠道[6] 区域合作特征 - 江浙地区城商行理财子公司依托区域经济优势 与农商行合作紧密[6] - 这些机构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具备扎实业务基础和客户资源[6] 合作模式演进 - 当前合作主要停留在银行作为代销平台引入理财公司产品的层面[6] - 已有银行与理财公司通过联合创设理财产品探索新模式[6] - 理财公司需要为中小银行提供全流程服务闭环支持 包括售前 售中 售后环节[1][6]
扣非净利润暴跌944.18%!光学巨头欧菲光上半年再度亏损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21:19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37亿元 同比增长3.15%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亿元 同比减少378.13% [1][2] - 扣非后净利润-1.50亿元 同比减少944.18%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5亿元 同比增长2.39% [2] - 基本每股收益-0.0332元/股 同比减少376.67%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9% 同比下降4.13个百分点 [2] 亏损原因 - 股份支付费用9130.02万元 同比增加5253.63万元 [3] - 投资收益-7414.98万元 占利润总额比例53.32% [3] - 联营企业安徽精卓光显净利润-1.43亿元 权益法下确认投资损益-6753.92万元 [3] - 增值税加计抵减损益同比减少 [3] 业务表现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74.37亿元 同比增长0.43% 毛利率9.67% 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 [5] - 智能汽车业务收入12.62亿元 同比增长18.19% 毛利率7.73% 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5] - 新领域业务收入11.05亿元 同比增长9.73% 毛利率14.64% 同比上升2.57个百分点 [5] - 子公司安徽欧菲智能车联亏损4207.63万元 上海欧菲智能车联亏损5505.00万元 [5] 公司动态 - 拟收购欧菲微电子28.2461%股权 相关尽职调查及审计评估尚未完成 [6] - 董事兼副总经理海江辞去职务 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6] 行业状况 - 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出货增长趋缓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回落 [5] - 汽车制造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 尽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5]
消费电子龙头立讯精密正式递表港交所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21:19
上市进程 - 公司于8月18日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并披露发行材料 计划募资规模超10亿美元[1][3] - 本次上市由中信证券、高盛及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3] - 公司为A股三大果链巨头中最后启动港股上市的企业 竞争对手蓝思科技与歌尔股份已先行完成[3]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五大领域:生产基地扩建与智能化升级、核心技术研发与智能制造能力提升、产业链上下游投资、优化财务结构偿还借款、补充营运资金[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2140.28亿元增至2687.95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0%[4] - 同期归母净利润由91.63亿元提升至133.66亿元 增幅达45.8%[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17.88亿元同比增长17.90% 归母净利润30.44亿元同比增长23.17%[4] 业务结构 - 消费电子业务2024年收入2240.94亿元同比增长13.65% 占总营收83.37%[4] - 汽车电子业务2024年收入137.58亿元同比增长48.69% 营收占比5.12%[4] - 通讯互联产品收入183.6亿元同比增长26.29% 电脑互联产品收入90.02亿元同比增长20.15%[5] 客户与市场 - 前五大客户2024年合计销售额2110.23亿元占比78.5% 其中第一大客户(苹果)销售额1901.39亿元占比70.74%[6] - 境外收入2354.66亿元占比87.6% 境内收入333.27亿元占比12.40%[5] - 全球拥有105个生产基地 产品覆盖全球三分之二智能可穿戴设备及五分之二智能汽车[4][5] 战略布局 - 2024年9月启动收购德国莱尼集团50.1%股权 切入宝马/奔驰/大众等顶级车企供应链[5] - 公司早期通过并购昆山联滔进入苹果供应链 现已成为消费电子代工领域龙头企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