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证券报
icon
搜索文档
从江西走向世界 锻造矿机设备全球竞争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4:4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实现产能提升和产品竞争力强化 同时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和资源投资布局 目标成为全球选矿备件领域的领先者 [1][2][3][4][5][6] 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 - 二期扩建项目采用全自动焊接柔性生产线 集成视觉识别系统与数字孪生技术 大幅提升焊接合格率和产能 [1] - 快锻压机重达2000吨 主体部分快锻液压机组上横梁重达37吨 实现大型设备智能化 [1]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1年2516.83万元 2022年2818.74万元 2023年3487.4万元 2024年3898.77万元 2025年上半年2490.9万元 [2] - 成功研发锻造二代复合衬板 在西藏知不拉矿山使用寿命接近八个月 较原金属衬板提升近1倍 [2] - 新产品在紫金矿业 江西铜业等大型矿业集团应用 预计使用寿命达传统纯金属衬板2倍以上 降低客户更换频率和维护成本 同时能耗明显降低 [3] 国际化战略与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营收占比保持在50%以上 2025年上半年提升至54.88% [3][4] - 赞比亚工厂已投产 智利 塞尔维亚 秘鲁等地工厂加快建设或规划 秘鲁工厂主楼封顶 成为拉美地区区域中心 [3][4] - 在海外设立十余家控股子公司 建设覆盖全球的生产基地及服务中心 [4] - 目标通过产能释放 产品创新和矿业投资协同 持续提升海外营收占比至80%以上 [4] 产品竞争力与行业地位 - 部分核心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 聚焦新材料和新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3] - 中国选矿设备企业凭借成本优势 市场响应速度和细分领域创新 成为全球市场重要参与者 [4] - 需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高端品牌塑造 全球化运营能力及智能化绿色化解决方案等方面努力以超越国际巨头 [4][5]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十五五"期间重点推进矿产资源战略投资 全球化产能布局与市场拓展 技术创新与产品高端化三大战略 [5] - 积极关注全球优质矿产资源投资机会 以铜矿和金矿为主 为设备业务提供下游应用场景并强化客户合作关系 [5] - 智利工厂和秘鲁工厂在"十五五"期间陆续投产 海外基地产能爬坡将带动营收规模显著增长 有望实现翻倍目标 [5] - 通过"高端设备制造+战略性资源投资"双轮驱动模式形成协同效应和抗风险能力 [6] - 技术壁垒 全球化网络 产业链协同与深度客户关系共同构成动态生态系统 [6] 股东回报 - 自2020年上市以来每年实施分红或回购股份 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2705.5万元 占归母净利润23.2% [5]
险资“长钱长投”优势显著 积极把握资本市场机遇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4:45
在此背景下,刘凡表示,践行"长钱长投"理念,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必须主动求变。要精准把握资本市 场涌现的投资机会,提升权益资产配置能力,以相对高收益、低波动为目标,优化权益资产配置结构, 降低投资组合风险,助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和自身投资业绩的稳步提升。 刘凡深入阐释了保险资金"长钱长投"特性的内在逻辑。他表示,这一特征根植于保险业特有的商业模 式。"长钱"源于负债端,主要运用的是寿险资金;而"长投"则践行于资产端。两者通过资产负债的匹配 实现了闭环。 负债端的长期性为保险资金的"长钱"属性奠定了坚实基础。刘凡解释道,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负债端保 费收入的持续积累,其平均久期较长,呈现出长期性和稳定性。 刘凡进一步表示,险资通过专业资产配置,将负债端的长期性转化为资产端的长期投资优势。这不仅保 障了保险机构自身的持续稳健经营,更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定资本市场方面发挥着不可 替代的重要作用。 "正因为拥有长期投资的视野,我们可以从容地看待十年、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投资周期,可以利用市场 波动获取穿越周期的回报。"刘凡介绍,秉持价值投资理念,险资倾向于深入基本面研究,投资真正具 有增长潜力的行业和公司,致力于实 ...
发挥信托特色功能价值 打造财富和资管循环驱动新模式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4:45
● 本报记者 石诗语 "经过近年来的行业调整,我们对信托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强了。"陈兵表示,信托制度在财产独立、 风险隔离、财富传承和资产配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信托制度和工具对股权、资金、房产等进行跨 代安排已经成为其切实需求。信托行业"1+N"顶层设计逐步完善,信托行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经过这些年的艰难探索,上海信托对重塑展业模式的底气更足了。陈兵在大会上表示,上海信托充分发 挥信托功能优势,持续构建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循环驱动的商业模式。 具体来看,一是重塑客户服务体系,立体化推进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账户体系建设。截至今年上半年末, 上海信托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规模存续单数突破1.3万户,合计规模达900亿元。为满足商业银行、保险公 司和证券公司等客户综合服务需要,更好地推动信托制度同业融合,上海信托一是大力开展金融同业机 构合作,强化与财富端金融机构的合作,将不同层级的信托账户全面嵌入到合作机构的财富客户服务体 系中,共同服务好客户经营。二是发挥信托在大类资产配置上的优势,打造信托特色资产管理产品体 系。三是发挥信托工具多元化的优势,重塑新型长周期投融资体系,打造信托贷款、PE股权投资和资 产证券化 ...
继续支持地方深化实数融合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4:45
● 本报记者 连润 实数融合深入,乘数效应更加澎湃。栾婕表示,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加速推进实数深度融合,发挥 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既让传统产业"发新枝",又让新兴产业"长成林"。许多地方结合数 据标注基地、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数据企业发展壮大。下一步,将继续支持地方深化实数融合, 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加快形成以数据要素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 多地加快推进数据条例立法 发布会上,多地介绍推进"数据要素×"行动实施的有关情况。 9月28日,国家数据局举办"数据要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国家数据局新闻发言人栾婕表示, 下一步将继续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印发数据要素场景指引,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将继续 支持地方深化实数融合,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加快形成以数据要素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 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栾婕表示,"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以来,各地紧扣国家部署要求、立足区域发展实际,认真落 实、高效推进,整体呈现出三个"更"的特点。 支持政策有效,行动落实更有保障。栾婕表示,各地加强政策对接,结合实际完善政策,不断夯实"数 据要素×"行动实施政策保障。 ...
保险业应创造性地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4:45
● 本报记者 薛瑾 对于下一步商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产品和服务创新,周延礼表示,要注重针对老年人专属疾病 险的开发,在投保年龄放宽问题上做出成绩,满足老年人的保障需求。 周延礼还表示,近年来绿色保险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保费达3331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 绿色保险市场。未来,保险业应进一步聚焦绿色保险、绿色投资、ESG投资等重点领域。 在科技保险方面,周延礼认为,保险业应紧跟科技发展趋势,开发更多针对新技术、新产业的保险产 品;加强与科技企业合作,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保险服务效率和精准度。此外,巨灾保险未来也应该成为 保险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周延礼建议,保险业应提升长期投资占比,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和稳定性,降低资产 负债错配风险;在负债端,应确保保险业务资金流稳定,保障保险责任履行;根据市场变化和公司经营 状况,动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实现平衡发展。 9月28日,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长钱 长投 长青"2025保险业、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 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践行金融为民、保险姓保,创造性地发挥 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对国家 ...
充分有效释放居民消费需求潜力需从三方面政策发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4:45
"投资需求空间仍然不小,也需要通过体制和政策创新来支持相关需求。"张军扩说,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和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应当并重,不可偏废。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是要加快实现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房 地产市场走出困境、真正实现止跌回稳的关键不仅有赖于前期积累的结构矛盾的基本化解、市场正常需 求和市场信心的基本恢复,更有赖于新发展模式、发展业态的基本形成。 除房地产投资外,张军扩表示,在我国当前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制造业领域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战略 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未来产业战略布局,基础设施领域城市更新、乡村整治、大江大河治理、重大安全 工程等,背后也拥有很大的投资需求和投资潜力,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体制、政策环境,来促进 潜力释放。 张军扩认为,充分释放投资潜力,还需要把稳定民营企业预期激发活力的政策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具 体而言,要结合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加快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明确相关行政执法标准,减少自由 裁量权,让企业真正有获得感,要把对民营企业的隐形歧视、隐形壁垒等作为治理重点。同时,要进一 步加大非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致性评估和协调。特别要避免一些正确的政策由于在执行过程中 的形式主义或层层加码而对 ...
2025保险业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4:45
● 本报记者 吴杨 石诗语 机制与能力建设同样是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和中国精算师协会联 合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商敬国表示,寿险公司应重塑资产负债表,以强健的资产负债表积极融入国家经 济发展大局。 同时,信托行业正在调整与探索中展现新活力。中国信托业协会副会长、上海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陈 兵表示,信托制度在财产独立、风险隔离、财富传承和资产配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制度和工具对 股权、资金、房产等进行跨代安排已经成为其切实需求。伴随"1+N"顶层设计逐步完善,信托业已进入 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居民消费意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在释放内需潜力的过程中,保险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养老险市场需 求持续增长,为保险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保险业要发挥规模、久期优势,做好资产管理;同时,需 加强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提高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市场竞争力和覆盖面。 国寿资产副总裁刘凡认为,保险资金具备"长钱长投"的独特属性,拥有成为"耐心资本"的潜力,这一特 性使其天然契合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需求,也是保险资金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资金最核心、最本质的特 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保 ...
A04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4:45
▲▲ 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拓展投资能力边界 ...
9月28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长钱 长投 长青”2025保险业、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4:45
9月28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长钱 长投 长青"2025保险业、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 ...
证券公司2025年分类评价结果公布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4:45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证监会近日向证券公司通报了2025年分类评价结果。全行业参评公司共107家(母子公司合并评价), 其中评价结果为A类的公司53家,B类公司43家,C类公司11家。A类公司中,AA级公司14家。近年 来,证券公司各类别的数量总体保持稳定,A、B、C类公司数量占比分别约为50%、40%、10%,AA级 公司在A类公司中占比约为25%。 今年8月,证监会修订发布《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进一步完善分类评价制度体系,突出了促进证 券公司功能发挥、引导证券公司聚焦高质量发展、鼓励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等鲜明导向。 下一步,相关部门将重点做好2025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工作的解读,通过编发监管动态、专题培训等多 种方式,引导行业准确理解监管导向和重点要求,提升评价标准的透明度、导向性和公平性,充分发挥 好分类评价"指挥棒"的机制作用。(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证券公司分类评价每年进行一次,评价期为上一年度5月1日至本年度4月30日,按照证 券公司自评、证监局初审、证监会复核的程序进行。分类评价结果主要供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证券行 业自律组织、证监会授权的单位使用,证券公司不得将分类评价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