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
搜索文档
铜价2~3年有望呈螺旋式上行趋势
期货日报· 2025-10-23 11:36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铜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需求结构从传统建筑领域向新能源和数字经济转型,而供给端受资源品位下降、投资不足及突发事件制约,预计未来2-3年铜价将维持螺旋式上行趋势 [1][2][10][11] 传统需求结构变迁 - 建筑行业用铜需求趋势性放缓,中国建筑用铜占比从过去30%以上降至目前约24%,预计2030年进一步降至18% [3] - 美国建筑用铜占比虽维持在50%左右,但2018-2023年绝对消费量增长停滞,年均增速仅为0.8% [3] - 家电领域增长放缓,中国城镇家庭空调保有量接近每百户150台,市场进入存量替换周期 [4] - 传统燃油车平均用铜量为20-25公斤,面临新能源汽车替代的长期下滑压力 [4] 新兴需求驱动因素 - 绿色能源转型是核心驱动,光伏每兆瓦装机耗铜约5.5吨,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350-400吉瓦将带来约200万吨/年铜需求 [5] - 海上风机每兆瓦用铜量高达15吨,预计2030年全球风电用铜量达120万吨,较2023年增长80% [5] - 新能源汽车用铜量显著高于燃油车,每辆纯电动车用铜65-83公斤,是燃油车的3-4倍,预计2030年全球销量达2500万辆,带来120万吨/年铜需求 [6] -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推动数据中心建设,单个超大型数据中心用铜100-200吨,预计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铜消费量突破50万吨/年 [6] - 5G基站用铜量是4G基站的2-3倍,中国已建成超300万个5G基站 [7] 供给端约束与压力 - 全球铜矿平均品位从10年前1.0%以上降至目前0.7%-0.8%,智利、秘鲁等主要产区品位年均下降约5% [8] - 2015-2020年全球铜矿勘探预算削减约40%,新项目从勘探到投产需7-10年周期 [8] - 全球前五大铜矿企业控制约40%的供应,供应调整缺乏弹性 [8] - 印尼Grasberg铜矿事故导致2025年四季度产量减少约8万吨,2026年全年减少约22万吨,合计损失约30万吨,占全球供应量1.5% [9] - 铜精矿加工费从2023年85美元/吨骤降至近期负值 [9] 中国供需格局 - 中国电解铜产能预计2025年突破1200万吨,但铜精矿对外依存度维持在75%以上 [9] - 中资企业加速海外投资,2024年境外权益矿产量突破180万吨,预计2030年海外权益矿占比提升至总需求35% [9] - 中国“十四五”规划新建24条特高压线路将直接拉动铜消费超6万吨 [6] 价格展望与市场平衡 - 预计2025-2027年全球精炼铜供需缺口逐步扩大,从2025年20万吨增至2027年80万吨 [10] - 2025年3月LME铜库存降至14.8万吨的10年低位,上海保税区库存同比减少42% [10] - 铜价在2026-2027年有望创历史高位,供需紧张格局为上行提供基础 [10][11]
结算业务
期货日报· 2025-10-23 09:04
月均价期货你问我答20讲(三) 12.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月均价期货(下称三个化工品月 均价期货)的"当日结算价"如何计算? 分"普通月份"和"到期月份"两种场景(此处"到期月份"指合约月份前一个月,"普通月份"指到期月份之 前),锚定对应实物期货价格,避免价格偏离: 普通月份:当日结算价与对应实物交割期货合约完全一致(如LLDPE月均价期货L2504F在2025年2月, 每一交易日的当日结算价=LLDPE期货L2504的当日结算价); 到期月份:按对应实物交割期货合约"已交易天数结算价+剩余天数结算价"的赋权算术平均值计算。 16.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的交割手续费如何收取? 上市初期,交割手续费收取标准为1元/手,按照《关于减免交割手续费等相关费用的通知》(大商所发 〔2024〕578号),2025年12月31日前,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免收交割手续费,交易所认定的高频交 易者除外。 17.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是否参与组合保证金优惠? 示例:2025年3月共有23个交易日,则L2504F(到期月2025年3月)在3月6日的当日结算价,需用3月1 日—3日(已交易 ...
刚刚 油价飙升!两大消息 突然引爆!特朗普:取消与普京的会面
期货日报· 2025-10-23 07:26
早上好,先来看下重要消息。 利多来袭!国际油价大涨 本周三,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等人发布报告称,中国股票市场正步入"慢牛"行情,预计 MSCI中国指数未来两年还有30%的上涨空间。 高盛提出了四点支持中国股票持续上涨的论据: 一、利好于市场的政策窗口已开启。 今天凌晨,国际油价突然大涨,WTI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均涨超4%。截至收盘,WTI原油期货 上涨3.74%,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4.94%。 据央视新闻最新消息,当地时间22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将对俄罗斯两家大型石油公司实施制裁,包括俄 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美国财政部还制裁了这两家公司在俄的一系列子公司,所有由这两家公 司直接或间接拥有50%或以上股权的实体将被制裁。 当地时间10月22日,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宣布,欧盟各成员国已批准对俄罗斯实施第19轮制裁,制裁措 施包括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等。据悉,制裁还新增了对俄罗斯外交官的旅行限制,并将俄罗 斯"影子舰队"中的117艘船只列入名单。 此外,当地时间10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认为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不合适",所以取消了 和普京在布达佩斯的会面。特朗普表示,他认为是时 ...
豆油继续偏弱震荡
期货日报· 2025-10-23 07:24
豆油期货市场近期表现 - 10月以来国内油脂期货整体呈震荡偏弱走势,豆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在8200~8400元/吨运行[1] - 国内供应相对宽松、库存处于中等偏高位压制豆油价格上行空间,国际豆油价格坚挺及油厂压榨节奏放缓形成一定支撑[1] - 短期豆油期货或维持震荡格局,中长期需关注南美大豆产区天气及全球油脂需求变化[1] 美豆市场与定价机制变化 - 美国政府停摆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削弱美豆在全球定价体系中的影响力,美豆期价在1000~1050美分/蒲式耳震荡[2] - 10-12月中国对美豆维持零买船,供应缺口靠巴西、阿根廷进口补充,形成美国大豆与中国进口大豆定价脱钩[2] - 四季度中国进口大豆成本将维持以巴西大豆升贴水与人民币汇率为主导的定价模式[2] 南美天气与产量预期 -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预测10-12月出现拉尼娜天气概率高达71%,可能增加巴西、阿根廷大豆产区干旱风险[3] - 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预测2025/2026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为4700万吨,低于美国农业部预测的4850万吨[3] 中国大豆进口与供应状况 - 受阿根廷短暂取消出口税影响,中国买家在政策宣布后三天内锁定至少10船(65万吨)大豆订单,后续追加至20船(130万吨)[4] - 2025年9月中国大豆进口量1287万吨,其中从巴西进口1096万吨同比增长29.8%,从阿根廷进口117万吨同比增长91.5%[4]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全国重点地区豆油商业库存122.4万吨,周度减少4.11万吨降幅3.25%,同比增加9.40万吨涨幅8.32%[4] 近期市场驱动因素 - 油脂市场缺乏明确方向,供需平稳且消息面影响有限,油脂期货价格维持震荡格局[5] - 因从阿根廷采购大豆足以满足明年一季度需求,中美贸易谈判对大豆价格影响有限[5] - 豆油市场无明显变化,油厂正常开机发货,库存压力仍在,价格缺乏明显驱动[5]
期价创三年来新低!乙二醇估值偏低?
期货日报· 2025-10-23 07:23
"近期,乙二醇期价创三年来新低,估值其实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远大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烯烃事业部总 经理戴煜敏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截至昨日收盘,乙二醇期货主力合约报4051元/吨,处于近三年的低位区间。采访中,期货日报记者了 解到,乙二醇价格持续走弱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结果。 "曾经,我国乙二醇供应高度依赖进口;如今,国内产能已彻底改写这一格局。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 乙二醇总产能突破2800万吨,进口依存度从早年的58.3%骤降至30%。"戴煜敏表示,即便日本、韩国等 地区淘汰老旧装置、转产或停产,但国内产能增长规模远超海外产能退出规模。全球存量产能叠加新增 产能投放,让乙二醇阶段性供应过剩的局面短期难以扭转。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价格大幅走低,市场对乙二醇估值是否偏低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有人认为当前 估值已到价值投资区间,有人却觉得这才是真实价值。 "从绝对价格看,现在乙二醇价格已处于历史低位,有价值投资的潜力,但从加工利润来看,市场分歧 特别明显。"戴煜敏解释说,中东、北美产区的装置凭借原料价格低的优势,仍有较强竞争力;国内后 期新建的煤制乙二醇装置,依托煤炭资源优势,也能维持一定利润。这种成本分化现象, ...
刚刚,油价飙升!两大消息,突然引爆!特朗普:取消与普京的会面
期货日报· 2025-10-23 07:23
国际油价动态 - 国际油价大幅上涨,WTI原油期货上涨3.74%,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4.94% [1] - 美国对俄罗斯两家大型石油公司实施制裁,包括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及其一系列子公司 [3] - 欧盟批准对俄罗斯实施第19轮制裁,措施包括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并将117艘船只列入制裁名单 [3] 美国政策与数据 - 美联储失去了访问ADP就业数据的渠道,ADP在美联储理事沃勒8月末讲话后停止了数据提供 [4] - 美国参议院第12次投票否决共和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政府“停摆”僵局持续 [4] 中国股市展望 - 高盛报告指出中国股票市场正步入“慢牛”行情,预计MSCI中国指数未来两年有30%的上涨空间 [5] - 支持上涨的论据包括政策窗口开启、经济加速增长、估值低廉以及强劲的资金流动 [6] - A股三大股指昨日弱势震荡,沪指微跌0.07%,深证成指跌0.62%,创业板指跌0.79%,两市成交额16905亿元,较前一日减少超2000亿元 [6] A股市场分析 - A股整体处于缩量盘整阶段,沪指在3900点附近横盘震荡近两周,成交量持续缩小 [7] - 市场结束调整需关注两个信号:出现能凝聚人气的清晰主线,以及指数突破得到成交量显著且持续放大的确认 [7] - 10月以来多家中小银行加快存款利率下调步伐,部分银行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高达80个基点 [7] 中国货币政策预期 - 1年期和5年期LPR已连续5个月不变,主要因作为定价基础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稳定在1.40% [8] - 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最低点附近,且融资成本略有上升,银行主动下调LPR意愿低 [8] - 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优化负债结构,反映出市场对未来利率下行的预期,为后续LPR调整打开空间 [8] - 预计美联储处于降息通道中,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接近100%,外部制约减弱,国内四季度可能实行新一轮降息降准并带动LPR下调 [9]
供强需弱 LPG偏空格局持续
期货日报· 2025-10-23 07:22
液化石油气(LPG)市场定位与比价关系 - 液化石油气是终端产品和化工原料,用于生产聚丙烯和汽油调油产品,其价格走势与原油高度相关但比价波动幅度很大且具有明显季节性 [1] - 今年关税问题为LPG与原油的比价增添变数,4月份比价一度攀升至近5年高位,美国是中国LPG进口第一大来源国,占比约50% [1] - 行业正寻求进口多元化,美国之外的进口量逐渐增长,今年6月自美国进口丙烷数量降至2021年以来最低位,潜在替代品来自中东 [1] 成本端与相关能源市场动态 - 今年原油价格走势较弱,影响因素包括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企,预计到2025年末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接近15%,国内汽油消费量处于近4年低位 [2] - OPEC+持续高调增产意图争夺市场份额,供应端对原油价格影响偏利空,但黄金价格强势及地缘局势多变带来支撑 [2] - 液化天然气价格低于LPG且价差不断扩大,LNG替代加速,巴拿马运河通行情况良好,LPG海运费处于相对低位且可能继续走低 [2] 供需基本面与库存状况 - 10月沙特液化气合同价超预期低开,显示供给压力较大,国产LPG商品量虽低于过去两年但边际走高 [3] - 港口库容率处于近年来中位,炼厂库容率处于多年同期低位附近,美国库存自高位继续攀升,大商所液化石油气仓单创历史新高 [3] - 当前为燃烧需求淡旺季转换节点,汽油消费量处于近4年低位,化工需求偏弱,PDH装置周度产能利用率回落至多年低点附近,其下游聚丙烯价格已跌破2023年低点 [3] 行业前景总结 - 成本端受原油价格压力,预计全球LPG供应增长幅度较大,需求方面化工需求增速放缓,汽油添加需求下降,燃烧需求增速放缓 [3] - 在供强需弱格局下,预计LPG价格偏空格局持续 [3]
过剩压力陡增 油价跌势尚难逆转
期货日报· 2025-10-23 07:21
9月底以来,国内外原油价格持续下行,与价格屡创新高的黄金形成强烈反差。其中,NYMEX WTI原 油期货价格一度跌破57美元/桶,ICE Brent原油期货2601合约也一度跌破60美元/桶。此外,预防性 降息利好美国贵金属和美股,而铜和原油受实体经济影响较大,其价格走势取决于市场实际供应情况、 各国经济状况以及对商品的需求。 从原油供需基本面来看,全球原油增产态势明确。一方面,OPEC为争夺市场份额放弃自愿减产;另一 方面,美国等非OPEC国家的原油产量也在不断增长。此外,地缘政治风险缓和,伊朗和俄罗斯原油出 口有望恢复,这使得全球原油库存持续攀升。而原油需求端表现疲软,显示当前原油价格的支撑力量仅 来自美联储降息所带来的投资需求,不足以扭转原油价格的跌势。 增产引发供应过剩担忧 目前,增产引发的供应过剩担忧是原油市场的核心矛盾。数据显示,10月,由沙特领导的OPEC为重新 夺回市场份额,正在撤销此前实施的减产举措,OPEC原油供应量有望升至3469万桶/日,创下2018年 12月以来的最高纪录。10月初,OPEC宣布进一步增产,即在11月增产13.7万桶/日,增产幅度与10月 相同。OPEC正在逐步放弃2 ...
PTA短期有望见底
期货日报· 2025-10-23 07:20
PTA价格近期走势与驱动因素 - 9月以来PTA价格持续回落,跌至4400元/吨以下,主要受原油价格下跌导致成本下移以及“金九银十”旺季需求不及预期、累库预期较强的影响 [1] - 分析认为PTA价格后市下跌空间有限,短期有望见底 [1] 成本端支撑因素 - 原油价格逐步下探至年内低点附近,存在超跌反弹修复的需求 [2] - 俄乌问题解决面临挑战等地缘局势为原油价格提供支撑,中美贸易摩擦有望缓和亦带来宏观层面提振 [2] - 对PTA而言,成本端继续坍塌的风险降低 [2] 行业供应格局 - PTA行业加工费维持在极低水平,截至10月21日现货加工费为122元/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 [3] - 极低加工费导致新风鸣一套新装置投产推迟,后续存在“开新停旧”可能 [3] - 若低加工费持续,PTA供应继续减量的概率增大 [3] 下游需求状况 - 内需显现向好迹象,冬季服装生意提前进入旺季模式,“银十”成色提升 [4] - 针织市场向好,绒类产品需求走强、库存低位、发货偏紧、价格逆势上涨,下游接单指数已重回往年平均水平,坯布库存持续去化 [4] - 上游原料价格下跌使聚酯和下游加弹织造的加工费显著改善,除FDY丝外,POY长丝、切片、瓶片、短纤加工费均相对可观 [4] - 聚酯产销放量,工厂库存有望向下转移,预计11-12月聚酯开工率维持相对高位,11月开工率有望维持在90%以上,保障PTA刚性需求 [4] - 下游加弹加工费修复至保本或小幅盈利,织造端针织产品大部分扭亏,在订单和利润同步改善下,织造端补库有望持续 [4] - 若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释放积极信号,可能引发海外纺织品企业集中补库,形成需求端潜在利好 [4] 后市展望 - 综合成本支撑、供应受限、内需改善及潜在外需利好等因素,PTA价格短期有见底迹象,并有望走强及实现加工费修复 [5]
中英工业减碳工作组举行第一次会议
期货日报· 2025-10-23 00:08
本报讯为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英国商业贸易部签署的《第二次中英产业合作对话联合成果》,10月21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部工业脱碳与碳排放交易司在北京共同召 开中英工业减碳工作组第一次会议。 双方围绕工业减碳政策、重点行业电气化转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工业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建设 等议题进行交流探讨,并针对中英工业减碳工作组后续工作考虑交流意见。(齐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