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证券

搜索文档
需求侧发力+反内卷双驱动,建筑行业基本面有望改善
国投证券· 2025-08-04 11:32
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 维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需求侧发力与反内卷双驱动将改善建筑行业基本面 [1][2] - 政治局会议强调宏观政策持续发力,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并激发民间投资 [1][16] - 7月全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新订单指数为42.7%,受高温和洪涝影响环比下降2.2pct [1][16] - 1-6月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自4月起环比走弱,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11.2% [2][17] - 行业供给侧反内卷政策强化,建筑央国企联合倡议推动竞争逻辑转向工程质量和技术创新 [2][18] 行业动态分析 - 发改委已下达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 [17] - Q3末-Q4为建筑行业施工旺季,政府债券加快发行将改善全年基建投资增速 [2][17] - 城市更新工作推进或带动地产链建筑建材需求 [2][17] - 市场监管座谈会要求破除地方保护,治理劣质低价竞争 [18] 市场表现 - 7月28日至8月1日建筑装饰行业下跌2.41%,弱于主要股指 [19] - 工程咨询服务板块涨幅最大(0.87%),化学工程(0.06%)、园林工程(-0.37%)表现优于行业 [19] - 个股方面设研院涨幅25.58%居首,汇通集团跌幅17.96%垫底 [21][22] - 行业市盈率11.36倍,市净率0.82倍,中国建筑PE 5.04倍、PB 0.50倍为估值最低标的之一 [23][24][27] 重点公司推荐 - 基建龙头: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 [10][12] - 预应力材料制造商:银龙股份 [10] - 国际工程服务商:中材国际、中钢国际 [10][12] - 城市更新设计标的:华阳国际 [11] - 基建设计企业:地铁设计、中交设计 [12] 中长期配置主线 - 财政政策加码预期下基建投资稳健增长,化债措施落地改善工程付款 [12]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布局或加大,海外工程建设释放需求增量 [12] - 央企经营质量改善与市值管理推动估值提升 [12]
百强房企7月销售下滑
国投证券· 2025-08-03 22:01
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 [7] 核心观点 - 2025年前7个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2.1万亿元,同比下滑13.3%,降幅较1-6月扩大1.5个百分点 [1] - 7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18.2%,权益销售额收缩至1.5万亿元,权益销售面积7451.8万平方米 [1] - 高温天气叠加房企推盘放缓导致销售压力增加,建议关注困境反转类房企及拿地积极的龙头房企 [1] 销售回顾 - 重点监测32城7月26日-8月1日成交1.6万套,环比增长17.2%,2025年累计成交48.3万套,同比下降6.3% [2][13] - 一线城市成交4734套,环比增长38%,累计同比增长2.7% [2][13] - 二线城市成交9726套,环比增长13.6%,累计同比下降10.1% [2][13] - 三线城市成交1290套,环比下降11.1%,累计同比下降5.9% [2][13] - 重点监测18城二手房成交2.2万套,环比下降6.1%,2025年累计成交74.7万套,同比增长10% [2][25] 土地供应 - 百城宅地供应规划建筑面积407万㎡,2025年累计供应12730万㎡,同比下降13%,供求比1.17 [3][38] - 一线城市累计供应561万㎡,同比下降12.4%,供求比0.99 [3][38] - 二线城市累计供应5790万㎡,同比下降0.2%,供求比1.12 [3][38] - 三四线城市累计供应6380万㎡,同比下降22.2%,供求比1.23 [3][38] - 百城土地挂牌楼面均价3852元/㎡,近四周均价4608元/㎡,环比下降15.3%,同比增长2.1% [3][39] 土地成交 - 百城宅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392万㎡,2025年累计成交10918万㎡,同比增长3.8% [4][64] - 一线城市累计成交565万㎡,同比增长5.6% [4][64] - 二线城市累计成交5149万㎡,同比增长15.8% [4][64] - 三四线城市累计成交5204万㎡,同比下降6% [4][64] - 百城宅地平均成交楼面价8891元/㎡,环比增长46.2%,同比增长55.9%,溢价率10.7% [4][65] - 一线城市平均楼面价64324元/㎡,溢价率21.4% [4][65] - 二线城市平均楼面价8636元/㎡,溢价率6.5% [4][65] - 三四线城市平均楼面价3422元/㎡,溢价率1.4% [4][65]
沪光股份(605333):业务横纵拓展,线束龙头高歌猛进
国投证券· 2025-08-03 21:4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43.47元/股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10.6/12.7亿元,同比增长17%/35%/20% [4] - 当前股价33.74元对应2025年PE为18.3倍,2026年13.5倍 [6] 公司核心优势 - 深耕汽车线束36年,从工程机械拓展至乘用车领域,客户覆盖赛力斯、上汽大众、理想、特斯拉等主流车企 [2] - 具备高端车型量产能力,配套问界M9等爆款车型,形成品牌背书 [3] - 自动化生产与智能制造体系提升品控,产品一次合格率行业领先 [3][25] - 连接器自制可降低成本约4%,高压连接器已实现40A-600A全系覆盖 [30][31] 行业空间与格局 - 2025年汽车线束市场规模预计达1100亿元,新能源车单车价值量提升3000元(高压+智能线束) [2][45] - 外资厂商市占率从73%降至57%,自主厂商份额从3-4%提升至8% [46][47] - 电动化催生高压线束需求(+1500-2000元),智能化带动高频高速线束需求(+1000-1500元) [2][39] 业务拓展方向 - 布局人形机器人线束,单台价值量约2000元,2025年首套样线下线 [3][97] - 罗马尼亚工厂投产,配套大众欧洲项目开启全球化布局 [3][99] - 特种线束已获赛力斯、蔚来等订单,2025年规划产能30万件 [94][9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79.1亿元(同比+98%),净利润6.7亿元(净利率8.5%) [5] - 成套线束营收占比89%,毛利率18%,显著高于发动机线束等产品 [24][28] - ROE从2023年3.5%大幅提升至2024年30.1%,规模效应显现 [5][25]
本期止跌的三个观察视角
国投证券· 2025-08-03 21:04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四轮驱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多维度指标筛选行业板块,捕捉潜在投资机会[8][1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选取医药生物、汽车、计算机、通信、机械设备等行业作为候选池 2. 结合行业动量、估值、资金流向等指标综合排序 3. 生成行业信号(如"赚钱效应异动"、"潜在机会"等)并触发交易[14] - **模型评价**:多因子复合框架,兼顾行业轮动与趋势跟踪 2. **模型名称:中期趋势择时系统**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技术面信号判断市场趋势强度[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监测上证综指在关键位(如3670-3674区域)的反复测试情况 2. 结合缠论顶分型信号(放量跌破5/10日均线)确认调整级别[7][11] - **模型评价**:强调趋势验证的稳健性,避免单一信号误判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量能缩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成交量萎缩程度判断市场企稳概率[2][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当前成交量相对前期高点的比例 - 快速牛市阈值设为55%,慢牛阈值设为60%-65%[2] - **因子评价**:历史统计规律显著,但需结合市场环境调整阈值 2. **因子名称:高频温度计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市场短期超卖状态[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监测高频指标(如个股涨跌比、波动率等) - 设定阈值:强超跌信号<10,弱超跌信号<20[8] - **因子评价**:对短期反弹敏感度高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四轮驱动模型**: - 医药生物行业过去1年夏普比率12[14] - 汽车行业动量排名第2[14] - 机械设备行业排名第5[14] 2. **中期趋势择时系统**: - 当前趋势强度维持"偏强"状态[7] - 关键阻力区测试次数达3次以上[7]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量能缩量因子**: - 快速牛市中55%阈值触发后的5日胜率78%[2] - 慢牛中60%阈值触发后的10日胜率65%[2] 2. **高频温度计因子**: - 阈值<10时次日反弹概率82%[8] - 阈值<20时3日累计收益中位数1.2%[8]
莫愁前路
国投证券· 2025-08-03 19:31
市场表现与风格分析 - 本周上证指数跌0.94%,沪深300跌1.75%,中证500跌1.37%,创业板指跌0.74%,恒生指数跌3.47%,价值风格弱于成长风格 [1] - 全A日均交易额18096亿,环比下降,机构重仓板块和反杠铃策略跑赢市场 [1] - 以银行-微盘为代表的杠铃策略超额有效性下滑,低估值大盘成长为代表的"中间资产"出现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回摆 [1] - 创业板指+科技科创在三季度的占优表现大概率可持续 [1] 资金流动与市场结构 - 公募主动型基金回暖,固收+资金持续入场形成赚钱效应 [2] - 两融余额达1.97万亿突破3月高点,7月融资盘净流入超1200亿元 [2] - 保险资金在低利率环境下再度入场支撑指数 [2] - 银行指数自高点回撤7%,港股银行跌幅为A股一半,银行板块处于"跌而不倒"状态 [2] - 银行板块波动率降至历史较低水平,筹码结构明显出清 [2] 行业与板块分析 - 科技成长板块保持强势,创新药和光模块受海外需求提振 [2] - 银行板块估值接近2020年中茅指数水平,未形成极致泡沫化 [2] - 创业板指估值处于历史30%分位以下,业绩增长在宽基指数中占优 [2] - AI、港股互联网、创新药、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动能迎来周期性拐点 [3] 宏观经济与政策 - 7月政治局会议对"反内卷"进行纠偏,大宗商品和反内卷品种定价回归理性 [2] - 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稳定市场,流动性宽松推动股市上涨 [2] -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杠铃策略"受到阶段性挑战 [53] - 供给侧政策推动产能出清、竞争格局改善和通胀回暖 [3] 国际环境与商品市场 - 美国7月非农新增就业7.3万人创9个月新低,前值大幅下修 [10] - 美国7月ISM制造业PMI降至48,连续五个月低于荣枯线 [10] - 本周WTI原油均价67.33美元/桶,布油69.52美元/桶,受地缘政治和需求预期推动 [104] - LME铜价震荡走低至9630.50美元/吨,受美国铜库存飙升和关税政策影响 [107]
新药周观点:25Q2创新药板块持仓环比仍保持大幅提升-20250803
国投证券· 2025-08-03 17:02
行业投资评级 - 生物医药Ⅱ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A",维持评级 [4] 核心观点 - 2025年Q2创新药板块基金重仓持仓市值达803.71亿元,环比增长39% [7] - 基金对Biotech创新药的重仓持仓占全市场比重为2.39%,环比增加0.49个百分点;占医药行业比重为24.93%,环比增加5.49个百分点 [7] - 基金重仓持仓占Biotech创新药总体流通市值的7.05%,环比增加0.93个百分点 [7]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 - 涨幅前5企业:众生药业(29.53%)、药明巨诺(17.72%)、石药集团(14.60%)、迈威生物(12.08%)、海思科(11.76%) [1][14] - 跌幅前5企业:科济药业(-19.09%)、华领医药(-16.19%)、君圣泰(-13.24%)、开拓药业(-12.70%)、云顶新耀(-11.29%) [1][14] 基金重仓持仓分析 - 重仓持仓市值前十公司:信达生物、百济神州(A股)、康方生物、百济神州(港股)、泽璟制药、百利天恒、科伦博泰生物、益方生物、迪哲医药、诺诚健华(A股) [7] - 重仓持仓占流通市值比重环比增长前三:益方生物(+14.7pp)、诺思兰德(+8.5pp)、信达生物(+4.9pp) [7] - 重仓持仓占流通市值比重环比减少前三:康诺亚(-6.0pp)、和黄医药(-5.2pp)、迈威生物(-4.5pp) [7] 新药审批动态 - 本周13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包括利培酮口溶膜、替尔泊肽注射液、雷尼基奥仑赛注射液等 [8][33] - 本周6个新药或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包括艾沙妥昔单抗注射液、依达拉奉片等 [8][33] - 本周50个新药临床申请获批,44个新药临床申请获受理 [9][37] 重点行业事件 - 罗氏阿尔茨海默病新药trontinemab在1b/2a期试验显示91%患者斑块清除,ARIA-E发生率低于5% [10][45] - 诺华siRNA疗法Leqvio获FDA批准扩展适应症,可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LDL-C水平 [10][45] - 恒瑞医药与GSK达成5亿美元首付款协议,授权HRS-9821及11个项目全球权益 [11][47] - 石药集团与Madrigal就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SYH2086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 [11][47]
Meta、微软上调资本开支,苹果业务表现强劲
国投证券· 2025-08-03 13:33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 [5] 核心公司业绩与资本开支 - Meta第二季度营收达475亿美元,每股收益7.14美元,上调2025年全年资本开支至660-720亿美元(原下限640亿美元),重点投入AI基础设施及智能眼镜(Ray-Ban Meta、Oakley Meta)研发 [1] - 微软第四财季营收764.4亿美元(同比+18%),净利润272亿美元(同比+24%),智能云业务营收298.8亿美元(同比+26%),Azure增长39%;2026财年Q1资本支出将超300亿美元(年增50%),用于数据中心建设 [2] - 苹果第三财季总营收940.4亿美元(同比+10%),iPhone营收445.8亿美元(同比+13%),Mac业务增长最快(同比+15%),大中华区营收153.7亿美元(同比+4%),AI投资显著增加 [3] 行业合作与技术进展 - 英诺赛科与英伟达合作推动800VDC电源架构落地,可提升AI算力100-1000倍,优化系统效率与可靠性 [4][9] - 烁科晶体启动年产100万毫米SiC单晶项目,新增30万片衬底产能,推进8/12英寸衬底产业化 [18][19] - 莲偶科技发布超轻薄VR眼镜(203g/29-31mm),支持800°屈光调节,售价2999-3299元,布局XR生态合作 [21] 行业数据与市场表现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6277.6亿美元增至2034年12075.1亿美元(CAGR 7.54%) [15] - 电子指数PE为56.63倍(10年百分位67.15%),子板块PE:半导体87.13倍、消费电子30.44倍、元件52.45倍 [10][38][40] - 本周电子板块涨1.22%(排名4/31),元件子板块涨10.39%,印制电路板涨13.07% [29][33] 投资建议 - 算力产业链推荐胜宏科技、沪电股份、工业富联等;存储产业关注兆易创新、佰维存储;消费电子/AI终端推荐立讯精密、小米集团 [11]
东方雨虹(002271):营收业绩承压,现金流和费用率同比改善,提价或助力H2盈利提升
国投证券· 2025-08-01 16:31
投资评级 - 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13.77元,对应2025年27倍PE [4][9] 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135.69亿元(yoy-10.84%),归母净利润5.64亿元(yoy-40.16%),Q2营收下滑幅度环比收窄至-5.64% [1] - 渠道结构优化:零售+工渠营收占比达84%,零售渠道毛利率32.18%(同比-8.64pct),工渠毛利率20.71%(同比-2.60pct) [2] - 海外业务高增:境外营收5.76亿元(yoy+42.16%),占比提升1.59pct至4.25%,正推进海外基地建设及智利企业收购 [3] - 毛利率承压:2025H1整体毛利率25.40%(同比-3.82pct),但Q2环比提升2.97pct至26.71% [4][8] - 现金流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同比减少9.32亿元至3.96亿元 [8] 分业务表现 渠道结构 - 零售渠道营收50.59亿元(yoy-6.98%),占比提升1.54pct至37.28% [2] - 工渠营收63.47亿元(yoy-5.26%),占比提升2.76pct至46.78% [2] - 直销渠道营收20.36亿元(yoy-28.01%),毛利率逆势提升1.47pct至24.35% [2] 产品结构 - 防水卷材营收55.13亿元(yoy-8.84%),毛利率22.60%(同比-5.23pct) [3] - 涂料营收39.46亿元(yoy-17.11%),毛利率36.54%(同比-1.04pct) [3] - 砂浆营收19.96亿元(yoy-6.24%),毛利率26.59%(同比-0.87pct)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7/14.39/16.96亿元,对应增速1033.91%/17.30%/17.88% [9] - 动态PE分别为23.4/20.0/16.9倍,2025年净利润率预计回升至4.8% [9][11] 行业动态 - 7月起公司上调防水卷材/涂料价格3%-10%,民用建材产品同步涨价3%-13% [8] - 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头部企业集体提价或推动H2盈利改善 [8]
华能国际(600011):风光装机加速+成本控制有力,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26%
国投证券· 2025-08-01 15:40
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9.47元 [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20.32亿元(同比-5.70%),归母净利润92.62亿元(同比+24.26%),每股收益0.50元 [1]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23.89亿元、134.92亿元、139.14亿元,增速22.2%、8.9%、3.1%,对应PE 9.3倍、8.5倍、8.3倍 [5][9] - 2025H1毛利率提升至18.06%(2024A为15.14%),主要受益燃料成本下降及新能源业务贡献 [10][12] 业务亮点 - **火电板块**:燃料成本显著压降,标煤折算均价2025年预计同比下滑10.46%,煤电毛利率提升至13.7% [2][10] - **新能源装机**:截至2025年6月,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分别达20,038兆瓦和24,050兆瓦,合计占比29%,光伏上网电量同比大增49.33% [3] - **绿电增长**:风电、光伏上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1.39%和49.33%,抵消煤电电量下滑7.06%的影响 [3] 长期盈利支撑 - **容量收入**:2024年容量收入达90.77亿元,辅助服务收入24.58亿元,通过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2024年完成10台)增强调峰能力 [4] - **新能源扩张**:预计2025-2027年新增风电装机3.0/2.5/2.0GW,光伏装机6.5/6.5/7.0GW,光伏业务毛利率稳定在40% [11] 可比公司估值 - 参考华电国际(PE 9.41倍)、国电电力(PE 11.61倍)等可比公司,给予华能国际2025年12倍PE溢价,反映其龙头地位及新能源增长确定性 [15][16] 区域与成本优势 - 电厂网络覆盖全国26省,沿海沿江高电价区域保障收入,内陆电厂通过燃料直供控制成本,自有港口资源优化煤炭周转效率 [10] - 新能源项目布局高消纳、高电价区域,海上风电实施规模化开发策略 [10]
联邦制药(03933):UBT251海外授权彰显研发成果,创新管线打开成长天花板
国投证券· 2025-08-01 15:3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20.71港元 [4] - 首次评级,当前股价14.78港元(2025-07-31) [4] - 总市值313.71亿港元,流通股本19.73亿股 [4] 核心业务亮点 - 抗生素全产业链布局:覆盖6-APA、青霉素工业盐到半合成青霉素、头孢类原料药及制剂 [16][17] - 胰岛素全品类布局:涵盖二代至四代胰岛素及GLP-1复方制剂 [6][14] - 动保业务成为新增长极:2021-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超60% [30][94] 创新药管线进展 - UBT251三靶点减重药:国内首个高价授权MNC(诺和诺德20亿美元对价) [2][3] - Ib期数据显示最高剂量组12周减重15.1%(安慰剂调整后16.6%) [3] - 预计2028年国内上市,峰值销售潜力国内77亿元/海外60亿美元 [3][53] - UBT37034代谢新药:联用多靶点药物可提升减重效果,2025年获FDA临床许可 [54][56] - 小分子管线:覆盖自免(JAK1抑制剂)、眼科(RASP抑制剂)等7个临床阶段项目 [60][62] 抗生素业务表现 - 全球6-APA龙头:45%市占率(2.4万吨/年产能),政策限制新增产能 [72][73] - 制剂集采影响减弱:阿莫西林胶囊2024年收入5.31亿元,市场份额企稳 [88][89] - 动保业务结构:93.8%收入来自畜用,珠海/内蒙/河南新基地2025年投产 [97][100] 胰岛素业务恢复 - 集采续约表现:全线A类中选,采购基础量同比增加52.5% [6][103] - 2024年收入12.07亿元(+8%),三代胰岛素占比提升 [103] - 创新布局: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复方制剂进入临床 [6][14]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138.8亿/133.7亿/143.4亿元 [7] - 同期净利润预测:28.6亿/23.2亿/24.8亿元,净利润率17-21% [7][8] - 估值基础:13倍PE,对应目标价20.71港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