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兴证券

搜索文档
宁水集团(603700):点评报告:宁水流深,表以甬兴
甬兴证券· 2025-03-04 13: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董监高换届选举顺利落地,2025年2月17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九届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2月18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第九届董事会董事、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同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董事长等并聘任新一届高级管理人员等 [2] - 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智慧水务的应用实践,2024年1月与传统AI大模型合作打造智能客服助手并年中上线,2025年初成功部署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系统并构建专属知识库矩阵 [2] - 地方领导高度评价公司聚焦主业并推动数智转型,2025年2月27日宁波市委主要领导调研宁水集团,肯定其对主业的坚守和数智转型成绩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宁水集团AI虚拟人研发工作稳步推进,计划2025年3月正式发布,届时将以多个角色融合DeepSeek等AI大模型为客户提供服务 [1] 投资建议 - 结合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及房地产下行、地方财政资金紧张等因素,调低公司收入预测,预测2024 - 26年收入约为13.46/17.06/19.76亿元,归母净利润约为0.48/0.53/0.58亿元,持续看好公司业务稳健增长及数智化转型方向,维持“增持”评级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89|1,346|1,706|1,976| |年增长率(%)|15.1|-24.8|26.7|15.9|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百万元)|131|48|53|58| |年增长率(%)|3.9|-63.2|10.5|9.6| |每股收益(元)|0.66|0.24|0.26|0.29| |市盈率(X)|21.62|45.02|40.75|37.19| |净资产收益率(%)|8.2|3.0|3.3|3.5| [6] 基本数据 - 02月28日收盘价10.70元,12mth A股价格区间8.75 - 12.27元,总股本203.24百万股,无限售A股/总股本100.00%,流通市值21.75亿元 [7]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674|1,582|1,555|1,781|1,979|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677|693|655|631|607| |资产总计(百万元)|2,350|2,276|2,210|2,413|2,586| |流动负债(百万元)|805|648|583|769|911|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3|19|16|16|16| |负债合计(百万元)|818|667|599|786|927|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533|1,610|1,612|1,628|1,660|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1|-1|-1|-1| [11]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84|185|249|25|66|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86|-62|18|-3|-3|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15|-141|10|5|2|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14|-16|280|26|65| |期初现金余额(百万元)|525|411|395|675|701| |期末现金余额(百万元)|411|395|675|701|767| [11]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增长(%)|-9.5|15.1|-24.8|26.7|15.9| |成长能力:营业利润增长(%)|-47.4|5.4|-64.5|11.1|10.1| |成长能力:归母净利润增长(%)|-46.3|3.9|-63.2|10.5|9.6| |获利能力:毛利率(%)|28.4|28.7|24.3|23.9|23.9| |获利能力:净利率(%)|8.1|7.3|3.6|3.1|3.0| |获利能力:ROE(%)|8.2|8.2|3.0|3.3|3.5| |获利能力:ROIC(%)|6.9|7.9|2.8|3.1|3.4|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34.8|29.3|27.1|32.6|35.9|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2.08|2.44|2.67|2.31|2.17|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1.54|1.90|2.19|1.85|1.72|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0.68|0.77|0.60|0.74|0.79|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2.20|2.36|2.05|2.84|2.87| |营运能力:存货周转率|2.91|3.34|3.34|4.21|4.04| |每股指标(元):每股收益|0.63|0.66|0.24|0.26|0.29| |每股指标(元):每股经营现金流|0.41|0.91|1.23|0.12|0.33| |每股指标(元):每股净资产|7.54|7.92|7.93|8.01|8.17| |估值比率:P/E|20.87|21.62|45.02|40.75|37.19| |估值比率:P/B|1.74|1.80|1.35|1.34|1.31| |估值比率:EV/EBITDA|15.10|13.69|18.97|17.60|15.73| [11]
1至2月PMI分析:经济筑底期的波动
甬兴证券· 2025-03-04 10: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制造业PMI经历1月回落2月重回临界值以上,是中国经济筑底阶段的波动 [2] - 制造业PMI分项指数有四方面恢复不足,需求、价格、库存的上行循环处于酝酿阶段 [2] - 从美欧制造业PMI看外需,欧元区制造业PMI进一步变化是全球总需求修复关键指标 [2] - 2月建筑业PMI回到临界值以上,服务业PMI为50.0%有所回落但仍临界值运行,二者新订单和价格指数在临界值以下 [2] - 工业企业资产与负债增速重回上行,需观察制造业PMI临界值以上持续运行等指标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1至2月PMI数据 制造业PMI回归景气区间 - 2月制造业PMI为50.2%回到景气区间,此前2024Q4连续3个月在临界值以上 [9] - 需求侧:2月新订单指数51.1%、新出口订单指数48.6%、进口指数49.5%;2月美国制造业PMI 51.6%连续两月在临界值以上,欧元区47.3% [9] - 供给侧:2月生产指数52.5%、采购量指数52.1%;原材料库存指数47.0%、产成品库存指数48.3% [9] - 价格:2月购进价格指数50.8%,出厂价格指数48.5% [9] - 大中小型企业指数:2月仅大型企业指数52.5%回到景气区间,中型49.2%、小型46.3%回落且在临界值以下 [10] 非制造业PMI - 2月建筑业PMI为52.7%,服务业PMI为50.0% [14] - 建筑业与服务业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6.8%、45.9%,销售价格指数分别为49.1%、47.6%,都在临界值以下 [14] 2024Q4工业企业绩效数据 - 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12月有所修复,1-12月营业收入累计同比2.1%,利润总额累计同比 -3.3%,12月当月同比11.0% [21] - 工业产成品库存增速筑底,2025年1月PPI同比 -2.3%,2024年1-12月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3.3% [21] - 工业企业资产与负债增速底部震荡,2024年1-12月资产合计同比4.5%,负债合计同比4.8% [22]
深耕宁波系列之长阳科技深度报告:反射膜全球领先,固态膜取得突破
甬兴证券· 2025-03-03 22: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阳科技是全球领先高分子功能膜高新技术企业 2023 年全球光学反射膜细分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2018 年底进军光学基膜领域 2021 年进军动力电池隔膜 2023 年开发柔性显示 CPI 薄膜 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依托储备的核心技术不断进行技术迭代 不断衍生新产品、拓展新领域 致力于打造关键基础工业新材料平台 伴随国产替代需求逐步攀升 公司有望长期受益[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深耕光学膜领域,份额全球领先 - 全球领先的高分子功能膜企业,主营光学反射膜:长阳科技是全球领先高分子功能膜高新技术企业 2012 年进入反射膜市场 2017 年超越日本东丽 2017 - 2023 年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2023 年全球市场占有率 62% 主要产品为反射膜、光学基膜等 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产品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动力电池及储能、太阳能光伏等领域[17] - 营收稳健增长,利润受扩产爬坡影响: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约 10.03 亿元 同比增加 8.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1852 万元 同比减少 75.26% 业绩下滑主要系隔膜等项目尚处于产能爬升及建设期间 产能尚待释放 存在一定亏损 后续随着产能释放 该情况将有望得以改善 另外公司的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2023 年营业收入约 12.53 亿元 同比增加 8.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9542 万元 同比减少 15.88% 主要系隔膜等项目尚处于建设投入期 产能尚待释放 存在亏损 以及受汇率波动影响 汇兑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26][27] - 股权结构集中,管理层技术背景深厚: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永金亚东、宁波长阳永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宁波长阳实业控股有限公司 分别持股 15.7%、2.65%和 1.24% 股权结构较为集中 有利于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董事长金亚东先生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 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具备较深技术背景 公司重视研发 或有利于长期发展[45][47] - 推动员工持股计划,与中科院合作研发固态电池复合膜:2024 年九月公告 2024 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募集资金总额上限为 6564.4144 万元 受让价格为 8 元/股 拟认购股份数合计 8205518 股 公司层面的考核年度为 2025 - 2027 年三个会计年度 股权激励能够激发员工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推动公司长期价值的挖掘和成长 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签署《技术开发合同》 共同开发固态电池复合膜 合作有利于拓展长阳科技未来发展空间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1][52] 光学反射膜市占率全球第一,未来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 反射膜是背光模组中的基础材料之一:反射膜用于背光模组以提高亮度 一般置于背光模组的最底层 可分为金属反射膜和白色反射膜 公司生产的均是白色聚酯反射膜 产品按照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非涂布反射膜和涂布反射膜 按照应用领域不同可分为液晶显示用反射膜和半导体照明用反射膜[54] - 全球液晶显示用反射膜市场规模有望稳步增长:随着屏幕尺寸增长 反射膜市场需求有望持续扩大 2027 年液晶显示用反射膜市场规模或约达 24.8 亿元 2023 - 2027 年 CAGR 将达到约 6.2%[55][57] - 液晶显示用反射膜市占率全球稳居第一:2023 年 长阳科技在液晶显示用反射膜全球市场中市占率保持第一并稳步提升 公司积极配合终端客户需求 持续推进 MiniLED 反射膜等应用 有效提高了公司产品出货量及毛利率[60] - 反射膜全尺寸覆盖,性能品质国际领先:长阳科技反射膜实现液晶显示全尺寸应用领域的覆盖 核心指标反射率进一步提升到 97%以上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Mini LED 反射膜等已实现批量销售 满足了行业发展的新需求 2024 年上半年 反射膜销售收入稳步增加 毛利率为 36.56% 维持在较高水平 反射膜市占率仍稳居全球第一[61][67] 光学基膜技术国内领先,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 光学基膜是光学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太阳能电池背板基膜是构成太阳能电池背板的核心部分 公司在国内首创并率先量产了高反射型背板基膜产品 反射率能达到 95%以上 可有效提升组件的发电效率 光学基膜作为多种光学膜的基膜 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扩散膜、增亮膜等光学膜的性能 是光学膜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之一[71][72] - 2028 年中国光学薄膜市场规模或达 600 亿元:得益于下游面板、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稳定增长 中国光学薄膜需求规模持续扩大 预计中国光学薄膜行业市场规模将以接近 6.2%的增速保持增长 2028 年产业规模将接近 600 亿元 未来光学基膜需求量或将持续提升[73][76] - 高端光学基膜外商为主,国产替代需求较大:受技术壁垒高以及生产成本高等因素限制 我国高端光学基膜高度依赖进口 日本和韩国为主要进口国 2021 年中国 PET 光学基膜产业中 双星建材与东材科技占比第一 均为 17.92%[78] - 光学基膜高端品类逐步推出,毛利率或将改善:长阳科技光学基膜在关键指标逐步缩小与国外巨头的差距 高反射型背板基膜属于公司领先的产品 2024 上半年 公司光学基膜中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毛利率逐季度改善 同比提升 8.5 个百分点[81] 锂电隔膜和 CPI 薄膜或打开新成长曲线 - 锂电隔膜用于固态/半固态电池,CPI 膜用于折叠屏:锂电隔膜用于固态/半固态电池 CPI 膜用于折叠屏[3] - 2030 年锂电隔膜全球市场或将达 72.55 亿美元,CPI&UTG 全球市场或达 146.5 亿美元:2030 年锂电隔膜全球市场或将达 72.55 亿美元 CPI&UTG 全球市场或达 146.5 亿美元[3] - 锂电隔膜头部集中竞争,CPI 薄膜寡头垄断格局:锂电隔膜头部集中竞争 CPI 薄膜寡头垄断格局[3] - 公司锂电隔膜已获订单,CPI 薄膜 2025 年有望量产:长阳科技独家开发的隔膜产品已取得该行业头部客户小批量订单以及腰部客户的企业订单 全资子公司浙江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 100 万平方米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项目” 预计 2025 年首条量产线建设完成并快速进入中试及量产阶段[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4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 0.23 亿元、1.01 亿元、1.92 亿元 对应 EPS 分别为 0.08 元、0.35 元、0.66 元 截至 02 月 25 日收盘价对应 2024 - 2026 年 PE 值分别为 215.79 倍、49.71 倍、26.25 倍 看好公司光学反射膜在电视需求复苏后迎来新一轮增长 同时受益于大屏尺寸电视、miniled 电视渗透率提升 通过固态电池隔膜、折叠屏用 CPI 薄膜等产品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4]
长阳科技(688299):反射膜全球领先,固态膜取得突破
甬兴证券· 2025-03-03 21: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领先高分子功能膜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全球光学反射膜细分行业龙头地位稳固,2018年底进军光学基膜领域,2021年进军动力电池隔膜,在新型显示领域加大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开发 [1][24]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依托储备的核心技术不断进行技术迭代,衍生新产品、拓展新领域,致力于打造关键基础工业新材料平台,伴随国产替代需求逐步攀升,有望长期受益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深耕光学膜领域,份额全球领先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领先高分子功能膜高新技术企业,聚焦光学薄膜,2012年进入反射膜市场,2017 - 2023年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2023年达62% [17] - 主要产品为反射膜、光学基膜等,核心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等领域 [18]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约10.03亿元,同比增加8.23%,净利润受隔膜等项目产能爬升及建设影响同比减少75.26%;2023年营收约12.53亿元,同比增加8.7%,净利润受新项目建设投入影响同比减少15.88% [26][27] - 反射膜和光学基膜营收结构稳定,新业务占比逐渐提升;反射膜毛利率保持稳定,其他业务略有下滑 [32][35] - 公司整体费用稳定,管理费用较高主要系折旧摊销所致;重视研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有效专利242项,申请并已受理专利411项 [38][41] - 股权结构集中且稳定,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永金亚东等;高管具备较深技术背景,董事长金亚东技术成就突出 [45][47] - 2024年公布员工持股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上限6,564.4144万元;与中科院物理所合作研发固态电池复合膜 [51][52] 光学反射膜市占率全球第一,未来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 反射膜用于背光模组提高亮度,分为金属反射膜和白色反射膜,公司生产白色聚酯反射膜 [54] - 随着屏幕尺寸增长,反射膜市场需求有望扩大,测算2023 - 2027年液晶显示用反射膜市场规模CAGR约6.2%,2027年或达约24.8亿元 [55][57] - 2023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液晶显示用反射膜全球市场市占率保持第一并稳步提升 [60]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反射膜实现液晶显示全尺寸覆盖,反射率提升到97%以上达国际领先水平,Mini LED等反射膜已批量销售 [61] - LCD电视大尺寸化和Miniled电视渗透率增长将带动反射膜需求,2024年上半年反射膜销售收入增加,毛利率36.56% [63][67] 光学基膜技术国内领先,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 太阳能电池背板基膜是太阳能电池背板核心部分,公司首创并量产高反射型背板基膜,反射率达95%以上;光学基膜性能决定扩散膜等性能,技术壁垒高 [71][72] - 预计中国光学薄膜行业市场规模将以6.2%的增速增长,2028年产业规模将接近600亿元;未来光学基膜需求量或将持续提升 [73][76] - 我国高端光学基膜高度依赖进口,日本和韩国为主要进口国,2021年中国PET光学基膜产业双星建材与东材科技占比第一 [78]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光学基膜在关键指标上缩小与国外巨头差距,高反射型背板基膜领先,2024上半年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毛利率逐季度改善 [81] 锂电隔膜和CPI薄膜或打开新成长曲线 - 锂电隔膜用于固态/半固态电池,CPI膜用于折叠屏,预计2030年锂电隔膜全球市场达72.55亿美元,CPI&UTG全球市场达146.5亿美元 [3][22] - 锂电隔膜头部集中竞争,CPI薄膜寡头垄断格局,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锂电隔膜已获订单,CPI薄膜预计2025年量产 [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3亿元、1.01亿元、1.9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08元、0.35元、0.66元 [4] - 看好公司光学反射膜增长及固态电池隔膜、折叠屏用CPI薄膜等打开成长空间 [4]
小米集团-W(01810):新十年目标与征程,“人车家”全生态迈进
甬兴证券· 2025-02-28 17: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小米集团“买入”评级 [3][7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是全球领先智能手机公司,以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智能手机收入领跑整体业务,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表现稳健,近年智能手机业务营业收入占比持续超 50%,2024 年前三季度达 54.67% [1] - 小米持续推进“人车家全生态”集团战略,稳步推进“新十年目标”,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致力于成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 [1] - 公司积极推进多业务稳健发展,实行双品牌战略,高端化取得突破,“高配+低价”成就硬件核心竞争力,持续深耕全球布局,推进 AIoT 战略升级,保持可穿戴产品领域领先优势 [2] - 汽车业务快速发展,首款汽车产品 Xiaomi SU7 系列交付,打通“人车家全生态”,依托粉丝基数与营销实力促成破圈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领先智能手机公司 公司概况 - 小米 2010 年 4 月成立,2018 年 7 月 9 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是恒生指数等成分股 [13] - 近年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占比超 50%,2024 年前三季度达 54.67%,2024 年第三季度,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占 28.22%,互联网服务占 9.15%,智能电动车等创新业务占 10.48% [14] - 2024 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43.1 百万台,同比增 3.1%,排名前三,市占率 13.8%;9 月全球月活用户数 685.8 百万,同比增 10.1%;截至 9 月 30 日,AIoT 平台已连接 IoT 设备数增至 861.4 百万,同比增 23.2%;已交付 67,157 辆 Xiaomi SU7 系列新车 [18] - 股权结构清晰,管理层经验丰富,截至 2023 年底,雷军占总股本 24.15%,林斌占 9.33%等 [19] - 2024 年 5 月奖励股份,持续公开市场回购股份 [22] - 稳步推进“新十年目标”,2024 年第三季度研发支出 60 亿元,同比增 19.9%,截至 9 月 30 日,研发人员 20,436 人,占比 48.6%,全球获超 4.1 万件专利 [23] - 发力端侧大模型,推进端云结合,将 AI 融入业务运营,赋能“人车家全生态”战略 [24] 财务分析 - 2024 年第三季度,总收入 925 亿元,同比增 30.5%,经调整利润 62.5 亿元,同比增 4.4% [26] - 2023 年集团整体毛利率 21.2%,同比提升 4.2 个百分点,智能手机、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业务毛利率均提升 [28] - 2021 - 2023 年营业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智能手机分部,2021 年收入上升,2022 年受宏观影响需求疲软 [28] 积极推进多业务稳健发展 智能手机业务高端化 - 实行小米+红米双品牌战略,高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2020 年小米 10 系列迈向高端,2022 年 Xiaomi 13 系列夯实战略,2023 年 Xiaomi 14 首发第三代骁龙 8 平台 [33] - “高配+低价”成就硬件核心竞争力,高端旗舰机型硬件参数对标华为和苹果并超越,价格有竞争力 [33] - 聚焦 AI 智能手机概念,2024 年发力端侧大模型,推进端云结合,将 AI 融入业务运营 [34] - 持续深化高端化战略,2024 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地区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 22.1% [35] - 2024 年 10 月推出 Xiaomi15 系列和澎湃 OS2,发布三项关键技术革新 [37] - 2024 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 3.1%,全球出货量排名稳居第三 [39] AIoT 战略持续升级 - AIoT 战略持续升级,产品矩阵不断扩展,截至 2024 年第二季度,AIoT 平台已连接 IoT 设备数 822.2 百万,五件及以上连接设备用户数 16.1 百万 [43] - 小米在可穿戴产品领域保持领先优势,2024 年二季度可穿戴腕带设备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三,中国大陆第二;TWS 耳机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三,中国大陆第一 [44] - 消费级 AIoT 平台持续增长,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已连接设备数 861.4 百万,同比增 23.2%;五件及以上连接设备用户数 17.1 百万,同比增 24.9%;9 月米家 APP 月活用户数同比增 19.2% [46][47] 汽车业务快速发展 - 智驾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1 年进军智能电动汽车业务,2024 年 3 月发布 Xiaomi SU7 系列,4 月交付 [49] - 五大核心技术提升汽车竞争力,包括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展现自研制造实力和智能融合优势,AI 全面赋能 [50] - 打通“人车家全生态”,实现软硬件深度协同,推动人、设备、智能服务协作进化,产品、技术、产业相互赋能 [53] - 庞大粉丝基数与成熟营销实力促成破圈,“人车家战略”稳固粉丝生态,终端销售渠道覆盖广泛 [54] - 获得独立造车资质,生产能力稳步成长,2024 年 7 月取得资质,6 月工厂双班生产,交付加速 [56] - SU7 Ultra 原型车亮相,性能进一步提升,0 - 100km/h 加速 1.97 秒,最高车速 350km/h,刷新上海国际赛车场圈速纪录 [60] 汽车业务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发展 - 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回暖,渗透率持续超 40%,2024 年 3 - 8 月销量同比增速多超 30%,8 月零售渗透率 53.9% [62] - 小米 SU7 对标纯电 B/C 级 20/30 万区间,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2025 年 1 月销售 22897 辆,占新能源车当月批发量 2.58% [64] 小米进军电动车具备独特优势 - 自有工厂产能提速,借助自身体量优势,充裕现金流满足初期投入,自有工厂拉动产能爬升 [67] - 品牌认知具备优势,知名度超 95%,与“特蔚小理”同处第一梯队,品牌净推荐值居第三 [68] 盈利预测与估值 盈利预测 - 预计智能手机业务 24 - 26 年保持 25%、20%、18%增长,IOT 与智能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24 - 26 年保持 20%增长,互联网服务业务 24 - 26 年保持 10%稳健增长,其他业务收入占比稳定在 1.2% [70] - 汽车业务 24 - 26 年销量分别为 13.6、30、45 万辆,车辆单价年降幅 5% [70] 投资建议 - 预计 2024 - 26 年经调整净利分别为 253.15、319.16、383.86 亿元,对应 2025 年 2 月 21 日收盘价的经调整净利润 PE 估值分别为 54.35、43.11、35.85 倍,看好业务发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72]
小米集团-W:深度报告:新十年目标与征程,“人车家”全生态迈进-20250228
甬兴证券· 2025-02-28 16: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7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领先智能手机公司,以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 [1] - 智能手机收入领跑整体业务,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表现稳健,2024 年前三季度智能手机收入占比 54.67%,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占 28.51%,互联网服务占 9.64% [1] - 持续推进“人车家全生态”集团战略,稳步推进“新十年目标”,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致力于成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 [1] - 积极推进多业务稳健发展,实行小米 + 红米双品牌战略,高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 AIoT 战略持续升级,保持可穿戴产品领域领先优势 [2] - 汽车业务快速发展,首款汽车产品 Xiaomi SU7 系列已交付,打通“人车家全生态”,依托粉丝基数与营销实力促成破圈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全球领先智能手机公司 1.1 公司概况 - 2010 年 4 月成立,2018 年 7 月 9 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是恒生指数等指数成分股 [13] - 近年智能手机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超 50%,2024 年前三季度达 54.67%,2024 年第三季度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占 28.22%,互联网服务占 9.15%,智能电动车等创新业务第三季度收入占比 10.48% [14] - 2024 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43.1 百万台,同比增长 3.1%,全球排名前三,市占率 13.8%;9 月全球月活跃用户数 685.8 百万,同比增长 10.1%;截至 9 月 30 日,AIoT 平台已连接 IoT 设备数增至 861.4 百万,同比增长 23.2%;已交付 67,157 辆 Xiaomi SU7 系列新车 [18] - 股权结构清晰,截至 2023 年底,雷军占总股本 24.15%,林斌占 9.33%等 [19] - 2024 年 5 月 24 日奖励 34,099,369 股股份予 1,104 名参与者,持续在公开市场回购股份 [22] - 稳步推进“新十年目标”,2024 年第三季度研发支出 60 亿元,同比增长 19.9%,截至 9 月 30 日研发人员 20,436 人,占员工总数 48.6%,全球获超 4.1 万件专利 [23] - 发力端侧大模型,推进端云结合,将 AI 融入业务运营,赋能“人车家全生态”战略 [24] 1.2 财务分析 - 2024 年第三季度总收入 925 亿元,同比增长 30.5%,经调整利润 62.5 亿元,同比增长 4.4% [26] - 2023 年集团整体毛利率 21.2%,同比提升 4.2 个百分点,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 14.6%,同比提升 5.6 个百分点,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毛利率 16.3%,同比提升 1.9 个百分点,互联网业务毛利率 74.2%,同比提升 2.4 个百分点 [28] - 2021 - 2023 年营业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智能手机分部,2021 年因销量及均价提升收入上升,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疲软 [28] 2. 积极推进多业务稳健发展 2.1 智能手机业务高端化 - 实行小米 + 红米双品牌战略,2019 年拆分 Redmi 为独立品牌,2020 年小米 10 系列迈向高端,2022 年底 Xiaomi 13 系列夯实高端化战略,2023 年 Xiaomi 14 首发第三代骁龙 8 移动平台 [33] - 高端旗舰机型硬件参数对标华为和苹果并超越,价格端数字系列有竞争力 [33] - 2024 年发力端侧大模型,推进端云结合,将 AI 融入业务运营,赋能“人车家全生态”战略 [34] - 2024 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地区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 22.1% [35] - 2024 年 10 月推出 Xiaomi15 系列和澎湃 OS2,发布三项关键技术革新 [37] - 2024 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3.1%,全球排名稳居第三 [39] 2.2 AIoT 战略持续升级 - AIoT 战略持续升级,产品矩阵不断扩展,2016 年启用米家品牌,2018 年 IoT 业务全球扩张,2019 年推进“手机 + AIoT”双引擎战略,2020 年发布“手机 xAIoT”战略,2023 年发布“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和小米澎湃 OS [43] - 截至 2024 年第二季度,AIoT 平台已连接 IoT 设备数 822.2 百万,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设备用户数 16.1 百万 [43] - 可穿戴产品领域保持领先优势,2024 年二季度可穿戴腕带设备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三,中国大陆地区排名第二,TWS 耳机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三,中国大陆地区排名第一 [44] - 截止 2024 年第三季度,AIoT 平台已连接设备数 861.4 百万,同比增长 23.2%,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设备用户数 17.1 百万,同比增长 24.9%,9 月米家 APP 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 19.2% [46][47] 2.3 汽车业务快速发展 - 2021 年 3 月 30 日进军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计划首期投资 100 亿元,未来 10 年投资 100 亿美元,2023 年战略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2024 年 3 月 SU7 系列发布,4 月交付 [49] - 公布五大核心技术——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座舱,展现自研制造硬核科技实力和智能制造实力,AI 全面赋能实现硬核创新突破 [50] - 2023 年 12 月底“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完整闭环,实现人、设备、智能服务协作进化,推动产品、技术、产业相互赋能开放 [53] - 粉丝基数庞大,终端销售渠道广泛,2024 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三,市场份额 13.8%,AIoT 平台连接设备数 861.4 百万,同比增长 23.2%,6 月米家 APP 月活跃用户数增长 19.2%至 100.1 百万,已在 38 个城市开业 127 家汽车销售门店 [54] - 2024 年 7 月 12 日取得独立造车资质,6 月北京亦庄汽车工厂双班生产,单月交付突破 10000 辆,7 月 1 日起交付加速,锁单后预计交付周期最多缩短五周 [56] - 7 月 19 日小米 SU7 Ultra Prototype 发布,性能提升,2025 年 2 月 14 日成为上赛最速量产车,刷新圈速纪录 [60] 3. 汽车业务快速发展 3.1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发展 - 2024 年 2 月车市增长放缓,3 月以来回暖,3 - 8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当月同比增速基本保持在 30%以上,8 月国内零售渗透率 53.9%,2024 年以来渗透率逐月增长 [62] - 小米 SU7 对标纯电 B/C 级 20/30 万区间,截至 2024 年 5 月,B 级与 C 级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总批发销量占比 41.36%,2025 年 1 月小米当月销售 22897 辆,占新能源车当月批发量 2.58% [64] 3.2 小米进军电动车具备独特优势 - 自有工厂产能提速,借助自身体量优势,充裕现金流满足初期成本投入,自有汽车工厂拉动产能爬升 [67] - 品牌认知具备优势,作为 2024 年才开启交付的新品牌,知名度超 95%,与“特蔚小理”同处第一梯队,品牌净推荐值高居第三 [68]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4.1 盈利预测 - 预计智能手机业务 24 - 26 年保持 25%、20%、18%增长,IOT 与智能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24 - 26 年保持 20%增长,互联网服务业务 24 - 26 年保持 10%稳健增长,其他业务整体收入占比稳定在 1.2% [70] - 汽车业务 24 - 26 年销量分别为 13.6、30、45 万辆,车辆单价年降幅保持在 5% [70] 4.2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4 - 26 年经调整净利分别为 253.15、319.16、383.86 亿元,对应 2025 年 2 月 21 日收盘价的经调整净利润 PE 估值分别为 54.35、43.11、35.85 倍,看好业务发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72]
明阳电气:首次覆盖报告:海风+海外业务起量,数据中心业务贡献新增长点-20250227
甬兴证券· 2025-02-27 15: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明阳电气“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明阳电气归母净利润预计6 - 7亿元,同比增长21.18% - 41.37%;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5.90 - 6.90亿元,同比增长21.10% - 41.63%;2024Q4归母净利润预计1.64 - 2.64亿元,中值2.14亿元,同比增长19.78%,环比增长13.20% [1] - 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亮眼,受益于下游新能源行业增长、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和国际市场变压器紧缺,公司推进业务、升级产品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1] - 2024年公司拟对相关资产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准备1.53亿元,较2023年的1.22亿元增长25.20% [1] - 2025年国内海风建设有望提速,公司海风变压器所应用核心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有望加速放量 [2] - 公司以间接出海 + 全球化布局双轮驱动为战略,已获国内外权威机构认证,看好2025年海外业务订单增长 [2] - 2024年5月公司推出MyPower数据中心电力模块产品,相继中标多个项目,彰显产品竞争实力,未来有望提供新业绩弹性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收入分别为61.50/77.05/90.97亿元,同比 +24.3%/+25.3%/+18.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4/8.25/10.10亿元,同比 +29.4%/+28.1%/+22.4% [4][10] - 按照2025年2月24日收盘市值对应PE分别为26.34/20.57/16.80倍 [4] 资产负债表 |至12月31日|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3,014|6,792|7,870|9,454|11,028| |货币资金(百万元)|404|2,981|2,341|2,754|3,212| |应收及预付(百万元)|1,610|2,317|2,824|3,527|4,163| |存货(百万元)|581|995|1,268|1,601|1,936|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419|499|1,436|1,572|1,717|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784|1,044|1,315|1,351|1,402|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0|0|0|0|0| |固定资产(百万元)|474|490|457|464|494| |在建工程(百万元)|1|2|78|84|84| |无形资产(百万元)|97|130|159|181|202| |其他长期资产(百万元)|212|422|621|622|622| |资产总计(百万元)|3,797|7,836|9,185|10,805|12,430| |流动负债(百万元)|2,495|3,561|4,560|5,736|6,816| |短期借款(百万元)|59|10|10|5|3| |应付及预收(百万元)|1,992|2,905|3,651|4,618|5,465|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444|645|900|1,114|1,349|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331|64|58|50|40| |长期借款(百万元)|315|37|27|17|7| |应付债券(百万元)|0|0|0|0|0| |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6|27|31|33|33| |负债合计(百万元)|2,826|3,624|4,618|5,786|6,856| |股本(百万元)|234|312|312|312|312| |资本公积(百万元)|206|2,894|2,894|2,894|2,894| |留存收益(百万元)|528|1,001|1,354|1,807|2,36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971|4,211|4,566|5,019|5,573|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0|0|0|0|0|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3,797|7,836|9,185|10,805|12,430| [11] 现金流量表 |至12月31日|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88|329|370|898|1,050| |净利润(百万元)|265|498|644|825|1,010| |折旧摊销(百万元)|30|40|53|61|72| |营运资金变动(百万元)|-85|-325|-481|-121|-134| |其它(百万元)|78|116|153|133|102|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9|-77|-707|-99|-123| |资本支出(百万元)|-19|-77|-130|-95|-120| |投资变动(百万元)|0|0|-388|0|0| |其他(百万元)|0|0|-189|-4|-4|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84|2,466|-303|-387|-469| |银行借款(百万元)|-158|-327|-10|-15|-12| |股权融资(百万元)|0|2,791|0|0|0| |其他(百万元)|-25|2|-293|-372|-457|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85|2,718|-640|412|458| |期初现金余额(百万元)|176|262|2,980|2,340|2,752| |期末现金余额(百万元)|262|2,980|2,340|2,752|3,210| [11] 主要财务比率 |至12月31日|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增长(%)|59.4|52.9|24.3|25.3|18.1| |成长能力:营业利润增长(%)|62.8|90.9|30.1|28.8|23.7| |成长能力:归母净利润增长(%)|64.4|87.7|29.4|28.1|22.4| |获利能力:毛利率(%)|21.2|22.7|22.5|22.7|22.8| |获利能力:净利率(%)|8.2|10.1|10.5|10.7|11.1| |获利能力:ROE(%)|27.3|11.8|14.1|16.4|18.1| |获利能力:ROIC(%)|21.3|12.0|12.7|15.4|17.1|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74.4|46.3|50.3|53.5|55.2| |偿债能力:净负债比率(%)|/|/|3.0|-69.3|-50.1|-54.1|-57.1|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1.21|1.91|1.73|1.65|1.62|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0.84|1.52|1.25|1.20|1.17|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1.01|0.85|0.72|0.77|0.78|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2.89|2.81|2.58|2.61|2.53| |营运能力:存货周转率|5.28|4.85|4.21|4.15|3.97| |每股指标(元):每股收益|1.13|1.82|2.06|2.64|3.24| |每股指标(元):每股经营现金流|1.23|1.05|1.19|2.88|3.36| |每股指标(元):每股净资产|4.15|13.49|14.63|16.08|17.85| |估值比率:P/E|0.00|15.58|26.34|20.57|16.80| |估值比率:P/B|0.00|2.10|3.72|3.38|3.05| |估值比率:EV/EBITDA|0.08|9.61|20.57|15.03|11.77| [12]
明阳电气(301291):海风+海外业务起量,数据中心业务贡献新增长点
甬兴证券· 2025-02-27 15: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明阳电气“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明阳电气归母净利润预计6 - 7亿元,同比增长21.18% - 41.37%;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5.90 - 6.90亿元,同比增长21.10% - 41.63%;2024Q4归母净利润预计1.64 - 2.64亿元,中值2.14亿元,同比增长19.78%,环比增长13.20% [1] - 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亮眼,受益于下游新能源行业增长、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和国际市场变压器紧缺,公司推进业务、升级产品,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1] - 2024年公司拟对相关资产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准备1.53亿元,较2023年的1.22亿元增长25.20% [1] - 2025年国内海风建设有望提速,公司海上风电升压变压器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海风变压器有望加速放量 [2] - 公司以间接出海 + 全球化布局双轮驱动为战略,已获国内外权威机构认证,看好2025年海外业务订单增长 [2] - 2024年5月公司推出MyPower数据中心电力模块产品,相继中标多个项目,彰显产品竞争力,未来有望提供新业绩弹性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收入分别为61.50/77.05/90.97亿元,同比 +24.3%/+25.3%/+18.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4/8.25/10.10亿元,同比 +29.4%/+28.1%/+22.4%;按照2025年2月24日收盘市值对应PE分别为26.34/20.57/16.80倍 [4][10] 资产负债表 - 2022 - 2026E流动资产分别为3014/6792/7870/9454/11028百万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784/1044/1315/1351/1402百万元,资产总计分别为3797/7836/9185/10805/12430百万元 [11] - 2022 - 2026E流动负债分别为2495/3561/4560/5736/6816百万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331/64/58/50/40百万元,负债合计分别为2826/3624/4618/5786/6856百万元 [11] - 2022 - 2026E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971/4211/4566/5019/5573百万元,少数股东权益均为0 [11] 现金流量表 - 2022 - 2026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88/329/370/898/1050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9/ - 77/ - 707/ - 99/ - 123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84/2466/ - 303/ - 387/ - 469百万元 [11] - 2022 - 2026E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85/2718/ - 640/412/458百万元,期初现金余额分别为176/262/2980/2340/2752百万元,期末现金余额分别为262/2980/2340/2752/3210百万元 [11]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2022 - 2026E营业收入增长分别为59.4%/52.9%/24.3%/25.3%/18.1%,营业利润增长分别为62.8%/90.9%/30.1%/28.8%/23.7%,归母净利润增长分别为64.4%/87.7%/29.4%/28.1%/22.4% [12] - 获利能力方面,2022 - 2026E毛利率分别为21.2%/22.7%/22.5%/22.7%/22.8%,净利率分别为8.2%/10.1%/10.5%/10.7%/11.1%,ROE分别为27.3%/11.8%/14.1%/16.4%/18.1%,ROIC分别为21.3%/12.0%/12.7%/15.4%/17.1% [12] - 偿债能力方面,2022 - 2026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4.4%/46.3%/50.3%/53.5%/55.2%,流动比率分别为1.21/1.91/1.73/1.65/1.62,速动比率分别为0.84/1.52/1.25/1.20/1.17 [12] - 营运能力方面,2022 - 2026E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01/0.85/0.72/0.77/0.78,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89/2.81/2.58/2.61/2.53,存货周转率分别为5.28/4.85/4.21/4.15/3.97 [12] - 每股指标方面,2022 - 2026E每股收益分别为1.13/1.82/2.06/2.64/3.24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23/1.05/1.19/2.88/3.36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4.15/13.49/14.63/16.08/17.85元 [12] - 估值比率方面,2022 - 2026E P/E分别为0.00/15.58/26.34/20.57/16.80倍,P/B分别为0.00/2.10/3.72/3.38/3.05倍,EV/EBITDA分别为0.08/9.61/20.57/15.03/11.77倍 [12]
非银金融行业券商&资本市场周观察:市场情绪向好,券商有望再次迎来强贝塔行情
甬兴证券· 2025-02-27 09: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交投持续活跃与行情回暖,25Q1券商基本面或明显改善,节后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回升,2月A股日均成交额较1月提升47.8%,1 - 2月同比提升75.0%,融资余额距前高仅143亿元,节后杠杆资金流入超千亿元;科技板块领跑,科创板行情利好头部券商投资业绩,预计经纪和权益自营业务是25Q1业绩最大改善项[3][13] - 券商板块强贝塔机会来自市场行情正反馈强化,当前处于势能转化蓄势阶段,节后券商板块涨幅弱于科技板块,若大盘指数突破前期平台,券商有望迎来强贝塔行情[4][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周非银金融(申万)指数涨0.09%,排名申万一级行业第15,跑输沪深300指数0.91pct;证券(申万)指数涨0.58%,跑输沪深300指数0.42pct[16] - 个股方面,信达证券、长城证券、东兴证券涨跌幅居前,国联民生、哈投股份、华林证券涨跌幅居后[16] - 估值方面,截至2025.2.21,证券(申万)指数PB1.42X,位于近5年由低至高53%分位[16] 证券行业数据 - 经纪:1月A股新开户157.0万户,同比-19.8%,环比-21.1%;本周A股日均成交额19140亿元,环比+9.4%,1 - 2月日均成交额14472亿元,同比+75.0%[2][29] - 两融:截至2025.2.20,A股两融余额18795亿元,融资余额18683亿元,融券余额112亿元,环比分别+262.8、+260.3、+2.5亿元,年内日均两融余额同比+15.7%[2][29] - 公募:本周新成立5只权益类基金,合计43.5亿份,环比+748%;截至24年12月末,非货公募19.2万亿元,环比+5.0%,权益类公募8.0万亿元,环比+0.2%[2][29] - 私募:截至24年12月末,券商资管5.5万亿元,环比-0.1%,同比+3.0%,其中集合资管2.9万亿元,环比-0.3%,同比+11.7%,单一资管2.6万亿元,环比+0.0%,同比-5.2%;私募基金19.9万亿元,环比+0.0%,同比-3.3%[29] - 投行:按上市日口径,截至本周末,2月日均股权融资额1.8亿元,环比-96.4%,年内日均股权融资额30.0亿元,同比+50.8%,其中IPO、再融资分别2.3、27.6亿元,同比分别-51.1%、+83.2%;25年1月券商债券承销规模8314.2亿元,同比-0.5%[2][30][31] - 投资:截至本周末,沪深300年内涨跌幅+1.11%,较去年同期-60bp;中债总财富指数年内涨跌幅-0.27%,较去年同期-173bp[2][31] 行业动态 行业新闻 - 最高检与证监会联合出手,明确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部署规划[48] - 证监会党委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助力民营企业发展[48] - 港交所宣布6月起调整股票交收费结构,与交易金额挂钩,约77%市场交易将支付较低费用[49] 公司公告 - 首创证券2024年度营收24.15亿元,同比+25.37%,归母净利9.82亿元,同比+40.14%[50] - 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国盛证券获证监会核准[50] - 中信建投董事长王常青因到龄退休辞任[50] - 方正证券子公司出售郑州裕达国贸大楼,总价73000万元,预计减少2025年净利润约4500万元[51] 投资建议 - 关注交投弹性大、贝塔属性强的互联网券商东方财富;具备权益资产管理和ETF管理优势的头部券商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具备并购预期券商中国银河、中金公司[5][14]
电子行业周报:联想或在AIPC部署大模型,苹果iPhone 16e发布
甬兴证券· 2025-02-26 11: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端侧联想集团将在AI PC端侧本地部署DeepSeek大模型,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1][12] - 消费电子苹果发布iPhone 16e,CES2025期间或将展示更多AI与消费电子结合应用,叠加补贴政策出台,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1][13] - 先进封装台积电计划投资171.41亿美元用于先进制程和封装,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2][14] - 国产替代预计2024年国产半导体设备销售收入增长35%,超过1100亿元,在大陆市场占有率增至30%,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进程或将提速,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2][14][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核心观点及投资建议 核心观点 - AI端侧联想集团将在AI PC端侧本地部署DeepSeek大模型,联想小天采用本地大模型提供AI功能,AI端侧应用发展态势良好,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12] - 消费电子苹果发布iPhone 16e,搭载A18芯片,起售价4499元,CES2025期间或展示更多AI与消费电子结合应用,叠加补贴政策,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13] - 先进封装台积电计划投资171.41亿美元用于先进技术和封装产能等,先进封装在算力时代重要性凸显,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14] - 国产替代预计2024年国产半导体设备销售收入增长35%超1100亿元,在大陆市场占有率增至30%,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进程或提速,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14][15] 投资建议 - AI端侧建议关注国光电器、漫步者等公司[4][16] - 消费电子推荐东睦股份,建议关注宇瞳光学、舜宇光学科技等公司[4][16] - 先进封装推荐甬矽电子,建议关注中富电路、晶方科技等公司[4][16] - 国产替代推荐江丰电子,建议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公司[4][16]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 - A股申万电子指数本周(2.17 - 2.21)上涨6.96%,跑赢沪深300指数5.96pct,跑赢创业板综指数2.97pct,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3位[18] - 申万电子二级行业涨跌幅由高到低为半导体(8.36%)、元件(7.73%)、电子化学品II(6.96%)、消费电子(6.35%)、其他电子II(5.76%)、光学光电子(2.64%)[20] - 申万电子三级行业中数字芯片设计板块上涨10.82%表现较好,面板板块上涨0.41%表现较差[22] - 海外市场指数涨跌幅由高到低为申万电子(6.96%)、恒生科技(6.03%)、台湾电子(2.89%)、费城半导体(-0.47%)、纳斯达克(-2.51%)、道琼斯美国科技(-2.55%)[22] 个股表现 - 本周个股涨跌幅前十位为隆扬电子(+51.78%)、南亚新材(+46.42%)等[24] - 本周个股涨跌幅后十位为昀冢科技(-8.95%)、法拉电子(-5.54%)等[24] 行业新闻 - 联想集团将在AI PC端侧本地部署DeepSeek大模型,此前联想小天已接入DeepSeek - R1联网满血版大模型[27] - 苹果发布iPhone 16e,搭载A18芯片,起售价4499元,支持国补等,预计售价3999元起[27] - 预计2024年国产半导体设备销售收入增长35%超1100亿元,在大陆市场占有率增至30%[28] - 台积电计划投资171.41亿美元用于先进制程和封装等[28][29] 公司动态 - 宇瞳光学主要产品应用于安防、车载光学领域,安防镜头出货量全球第一,车载业务发展较快[30] - 精测电子是国内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领军企业之一,已基本形成半导体检测全领域布局[30] - 水晶光电在智能眼镜产品上,光学零组件可用于配套摄像头和传感模块,积极布局元宇宙业务[31] 公司公告 - 2025年2月19日蓝箭电子股东比邻创新计划减持不超过2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33] - 2025年2月18日东睦股份拟675万元收购上海富驰公司0.50%股份,完成后持股64.25%[33] - 2025年2月17日精测电子保荐代表人变更,由李善军接替何旭[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