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002594)
icon
搜索文档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8-24 12:53
行业市场数据与增长趋势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达27.8GWh 同比增长19% 中国企业出货占比75% [3] - 欧洲为户储最大市场 但增速下滑 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尼日利亚、巴西等市场增速较快 [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 较2024年增长547% [3]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1100万台 同比增长90% 美国为最大市场 乌克兰增速最快 [4]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 较2024年增长156%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户外经济、渗透率提升及应急需求 [4] 竞争格局与主要企业 - 户用储能全球出货TOP10企业: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麦田能源、德业股份、沃太能源、首航新能、安克创新、三晶股份 [3] - 便携式储能全球出货TOP10企业:正浩创新EcoFlow、德兰明海BLUETTI、华宝新能Jackery、安克创新Anker、大疆DJI、Goal Zero、马贝罗MARBERO、公牛、纽曼Newsmy、绿联UGREEN [5] - 小米、华为、传音等数码品牌进入便携式储能领域 预计未来2-3年行业竞争加剧 [5] 技术发展与安全挑战 - 快充、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技术持续涌现 但电池安全问题仍面临严峻挑战 [5] - 国家将强制实施移动电源新国标 对便携式移动电源及电池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 [5] - 论坛技术议题涵盖高安全防护体系、智能BMS、固态电池、钠电池、热失控防控、新国标合规等方向 [9] 论坛核心内容与议程 - 会议主题为"聚焦高安全 共建新生态" 聚焦电池高安全与产业生态建设 [6][8] - 分设户用储能及电池技术、便携式储能及电池技术、储能电池安全技术三大专场 [9] - 发布《2025中国户储及便携式储能行业白皮书及细分排行榜》 [9] - 探讨欧美市场趋势、出海策略、认证壁垒、供应链重构等关键议题 [9] 参会规模与参与企业 - 线下规模600+核心企业决策者 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10] - 拟邀企业覆盖户储系统、便携式储能、锂电池、材料及设备全产业链 包括华为、比亚迪、亿纬锂能、鹏辉能源、贝特瑞、先导智能等头部厂商 [12][13]
明天,比亚迪、宝马的“小伙伴”来了
新股发行安排 - 下周有2只新股申购 沪市主板和北交所各1只 [1] - 周一(8月25日)申购华新精科(申购代码:732370) 周二(8月26日)申购三协电机(申购代码:920100) [1] 华新精科发行信息 - 发行价18.60元/股 发行市盈率21.68倍 参考行业市盈率21.8倍 [1] - 公开发行股票数量4373.75万股 网上申购上限13500股 顶格申购需配沪市市值13.5万元 [1] 华新精科业务概况 - 专注于精密冲压领域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为精密冲压铁芯及配套模具 [2]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国产龙头厂商 产品供应国内外大型汽车零部件厂商、电机制造厂商等 [1][2] - 客户包括宝马集团、比亚迪、汇川技术、法雷奥、台达电子、博世集团等知名企业 [2] 华新精科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11.92亿元 净利润1.14亿元 [2] - 2023年营业收入11.89亿元 净利润1.56亿元 [2] - 2024年营业收入14.21亿元 净利润1.53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52亿元 净利润0.98亿元 [2] 三协电机发行信息 - 发行价8.83元/股 发行市盈率11.86倍 [1][3] 三协电机业务概况 - 控制类电机领域领先企业 研发、制造和销售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和无刷电机等产品 [2][3] - 产品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大、绿色节能特点 应用于安防、纺织、光伏、半导体、3C、汽车等行业 [3] - 客户包括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大豪科技、睿能科技、日发纺机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3] 三协电机技术突破 - 在机器人领域取得应用突破 AGV和协作机器人领域获得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法奥机器人认可 [3] - 协作机器人产品已实现量产 人形机器人领域产品已开始向客户送样 [3] 三协电机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2.87亿元 净利润0.27亿元 [4] - 2023年营业收入3.62亿元 净利润0.49亿元 [4] - 2024年营业收入4.20亿元 净利润0.56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6亿元 净利润0.32亿元 [4]
明天比亚迪、宝马的“小伙伴”来了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12:19
新股发行安排 - 下周有2只新股申购 沪市主板和北交所各有1只 [1] - 周一(8月25日)申购华新精科(申购代码732370) 周二(8月26日)申购三协电机(申购代码920100) [1] 华新精科发行信息 - 发行价18.60元/股 发行市盈率21.68倍 参考行业市盈率21.8倍 [1] - 公开发行股票数量4373.75万股 网上申购上限13500股 顶格申购需配沪市市值13.5万元 [1] 华新精科业务概况 - 专注于精密冲压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为各类精密冲压铁芯及精密冲压模具 [2]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国产龙头厂商 产品供应国内外大型汽车零部件厂商、电机制造厂商、电气设备制造厂商、汽车整车厂 [1][2] - 与宝马集团、比亚迪、汇川技术、法雷奥、台达电子、博世集团、艾尔多集团、采埃孚等知名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2] 华新精科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11.92亿元 净利润1.14亿元 [2] - 2023年营业收入11.89亿元 净利润1.56亿元 [2] - 2024年营业收入14.21亿元 净利润1.53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52亿元 净利润0.98亿元 [2] 三协电机发行信息 - 发行价8.83元/股 发行市盈率11.86倍 [1][3] 三协电机业务概况 - 国内控制类电机领域领先企业 成立于2002年 高新技术企业 [2][3] - 主要产品包括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和无刷电机及配套产品 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大、绿色节能特点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安防、纺织、光伏、半导体、3C、汽车、机器人、医疗、智能物流等行业 [3] - 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大豪科技、睿能科技、日发纺机、慈星股份、浙江可胜、中信博、雷赛智能、威孚高科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稳定合作 [3] 三协电机技术突破 - 在机器人领域取得应用突破 自主研发采用突破性基础材料和高槽满率技术 [3] - 在AGV、协作机器人领域获得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法奥机器人认可 协作机器人领域产品已实现量产 [3] - 产品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 目前已开始向客户送样 [3] 三协电机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2.87亿元 净利润0.27亿元 [4] - 2023年营业收入3.62亿元 净利润0.49亿元 [4] - 2024年营业收入4.20亿元 净利润0.56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6亿元 净利润0.32亿元 [4]
美国最大犹太人资本贝莱德,已经全面渗透中国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8-24 07:50
公司规模与全球地位 - 贝莱德管理资产规模达12.53万亿美元 约合89.7万亿元人民币 相当于中国GDP总量[2][7] - 通过收购巴克莱资管部门成为全球最大资管公司 资产规模在全球经济体中排名第三[7] - 计划2030年使私募和科技业务收入占比超30%[7] 对中国企业的股权投资 - 持有比亚迪7.02%股份 蔚来汽车3.72% 小鹏汽车2.90% 理想汽车2.79%[3] - 持有腾讯2.29% 阿里巴巴2.53% 快手5.18% 中兴通讯5.11%[3] - 持有中国工商银行5.07% 招商银行0.82% 中国平安0.75%[3] - 持有李宁5.06% 贵州茅台0.78% 美的集团0.71% 五粮液0.65%[3] - 持有迈瑞医疗0.89% 宁德时代0.55% 中石化炼化工程5.05%[3] - 通过另类表格显示持有阿里巴巴9.44% 腾讯9.39% 小米6.60% 中国建设银行6.18% 平安保险4.45%[15] - 在中国总投资股份价值达3000亿美元 相当于中等省份GDP规模[13] 技术系统与数据监控 - 阿拉丁系统管理全球16万亿美元资产 中国37家机构使用 包括主权基金和国有银行资管子公司[9] - 系统管理中国8.7万亿元人民币资产 含1478个隐性参数 23%技术采用美国DARPA专利[11] - 中国用户数据延迟17毫秒 内置美联储监管标准 美监管机构可间接获取数据[11] - 系统具备流动性黑洞预警功能 1.8秒内识别中国机构资产问题 2024年对俄罗斯用户启动只读模式[11] - 托管2.3万只中资理财产品 监控346家上市公司碳足迹数据[13] 业务拓展与战略布局 - 2021年获中国首家外资全资公募牌照 可向中国个人投资者募资并投资A股、债券及衍生品[15] - 2022年投资北京高科技企业获15%股份 要求数据查看权、财务顾问指定权及董事会观察席位[15] - 2025年牵头财团拟228亿美元收购李嘉诚43个海外港口 含巴拿马运河两端核心港口[17] - 中国90%进口石油经相关航线 交易后被叫停[18] - 开展中国养老理财业务 产品需投向国家战略领域 每季度向银保监会汇报[21] 监管环境与政策应对 - 外资公募新政策允许合并计算实控人管理规模[21] - 上海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试点解决贝莱德数据协同问题[21]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审查港口交易 实施反垄断审查[23] - 中国研发自主风控系统以打破阿拉丁技术垄断[23]
比亚迪宣布在马来西亚建设CKD工厂 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投产
证券时报网· 2025-08-23 21:23
公司动态 - 比亚迪于8月22日在马来西亚举办全新海豹车型上市发布会 [1] - 公司宣布将在马来西亚当地建设组装工厂(CKD) [1] - 该组装工厂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投产 [1] 市场拓展 - 比亚迪通过建设马来西亚组装工厂深化本地化生产布局 [1] - 海豹车型在马来西亚市场正式上市 [1]
比亚迪宣布在马来西亚建设组装工厂
新浪财经· 2025-08-23 21:07
公司动态 - 比亚迪于8月22日在马来西亚举办全新海豹车型上市发布会 [1] - 公司宣布将在马来西亚当地建设组装工厂(CKD) [1] - 该组装工厂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投产 [1] 海外扩张 - 公司在马来西亚市场推出全新海豹车型 [1] - 通过本地化组装工厂建设深化东南亚市场布局 [1] - 生产基地建设体现公司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 [1]
“百元股”数量同比增三倍
财联社· 2025-08-23 20:07
市场表现 - A股全天震荡走高 沪指站上3800点 科创50涨超8%创3年多新高 市场热点集中在算力和芯片方向 大市值权重股表现强势 "千元股"寒武纪涨停并创历史新高 中芯国际大涨14% 海光信息20CM涨停 算力产业链的万通发展11天6板 园林股份5连板 [1] - 按8月22日收盘价计 A股股价超过100元的股票共132只 数量同比增三倍 2024年8月22日A股百元股共33只 其中科创板股票数量58只占比超四成 当天新晋百元股名单的上市公司共6家 其中5家为算力 芯片类公司 包括中芯国际 长芯博创 晶丰明源 金海通 菲利华 [3] - 行业主题指数方面 受芯片 算力概念股爆发影响 科创芯片指数涨超10% 科创人工智能指数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等涨幅靠前 科创人工智能ETF 588730 人工智能ETF 159819 等相关产品受市场关注 [3] 百元股分析 - 百元股中半导体公司数量最多 高达30家 去年同期仅6家 另外较为集中的行业则包括通信设备13家 医疗12家 软件开发11家 [7] - 芯片股涨幅领先 涨幅top10中7家来自芯片板块 包括寒武纪 海光信息 盛美上海 中芯国际 盛科通信 芯源微 兆易创新 寒武纪当天报收1243.2元/股 在A股中仅次于贵州茅台1463.95元/股 [9] - 白酒股的溢价幅度普遍较高 最新收盘价相对发行价平均溢价幅度top5的公司依次是泸州老窖 贵州茅台 山西汾酒 新易盛 五粮液 [9] 市值结构 - 万亿市值的公司来自主板和创业板 分别是贵州茅台18390亿元 中国移动17966亿元 宁德时代13241亿元 [4][5][6] - 万亿市值以下 已有24家公司迈入千亿元市值门槛 top5分别是比亚迪 寒武纪5201亿元 中芯国际2483亿元 五粮液4883亿元 海光信息4325亿元 三大芯片权重股闪耀其中 [4][5][9] - 医药 算力公司紧随其后 百济神州3929亿元 中际旭创3099亿元 迈瑞医疗2961亿元 北方华创2767亿元 新易盛2721亿元占据跻身top10 [4][5][9] 行业观点 - 东莞证券表示关注国产算力 存力投资机遇 DeepSeek于8月21日正式发布DeepSeek-V3.1大模型 使用了UE8M0FP8Scale的参数精度 为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该格式通过更高的灵活度支持复杂模型推理 提升芯片的解码效率与运算能力 为国产芯片适配更大模型提供技术路径 国产AI算力生态有望加速成型 [10] - 上海证券最新研报称 AI芯片自主可控逻辑不变 国产生态不断完善 先进制程自主可控有望打开国产芯片市场空间 龙头企业持续完善国产AI芯片生态 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10] - 天风证券8月22日发布研报称 牛市期间 大盘回调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对于2-4周的小级别回撤 可能是一次流畅买入的机会 此时追涨前期强势板块胜率较高 即使在市场最高点追涨 后续也往往能获得正收益 [11]
崔东树:7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70万辆 同比增27%
智通财经网· 2025-08-23 16:29
中国汽车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1-7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418万辆,同比增长20% [1][6][8] - 2025年7月单月出口70万辆,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12% [1][8] - 出口增长主要动力来自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和全球南方国家市场的小幅增长 [1][8] 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2025年1-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71万辆,同比增长46% [2] - 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9.1万辆,同比增长74% [2] - 插电混动和混动车型替代纯电动成为出口新增长点,尤其是插混皮卡表现突出 [3] 主要出口市场分布 - 2025年7月出口前三大市场:俄罗斯48,712辆、阿联酋44,185辆、墨西哥43,074辆 [1] - 2025年1-7月累计出口前三大市场:墨西哥322,264辆、阿联酋271,012辆、俄罗斯228,040辆 [2] - 对英国、菲律宾、阿联酋、哈萨克斯坦等市场出口增量显著 [1][2] 区域出口结构变化 - 欧盟市场份额从2024年15.4%升至2025年17.5% [21][22] - 前苏联地区份额从2024年25.5%降至2025年12.8% [21][22] - 中东和中南美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7.7%和20.2% [21][22] 动力类型结构变化 - 乘用车中纯电动占比33%,插电混动占比13% [16][17] - 混合动力乘用车出口增长89%,插电混动增长168% [16] - 汽油乘用车出口下降4%,柴油货车出口增长18% [16] 出口区域特征 - 对欧盟出口73.4万辆,增长38% [21] - 对中南美出口84.4万辆,增长22% [21] - 对非洲出口34.9万辆,增长85% [21] - 对前苏联地区出口53.6万辆,下降34% [21] 地方出口表现 - 安徽2025年1-7月出口54.6万辆,保持出口第一地位 [19] - 上海出口49.7万辆,江苏出口42.2万辆,增速分别达9%和86% [19] - 湖南、河南等省份出口增速显著,分别增长23%和57% [19] 历史出口趋势 - 中国汽车出口从2020年108万辆增长至2024年641万辆 [6][12] - 2021年出口增长102%,2022-2023年增长50%以上,2024-2025年增速在20%左右 [6] - 乘用车出口占比从2019年74%提升至2023年85% [12][14]
前7个月出口同比增长84.6% 新能源汽车成汽车出口增长主要动力
经济日报· 2025-08-23 16:23
行业整体表现 - 前7个月汽车产量1823.5万辆同比增长12.7% 销量1826.9万辆同比增长12% [1] - 整车出口368万辆同比增长12.8% 行业整体运行平稳且出口表现亮眼 [1]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 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取得进展 新车型投放助力车市平稳增长 [1] 新能源汽车出口 - 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同比增长84.6% 成为外贸增长亮点 [1] - 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汽车出口总量39.1% 环比提高4.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1] -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出口47.5万辆同比增长210% 纯电动汽车出口83.3万辆同比增长50.2% [2] 出口格局与模式 - 出口格局呈现头部企业引领新兴企业跟进特点 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等品牌表现较强 [2] - CKD比重逐步提升 从整车出口转向CKD出口和海外本地化生产成为未来趋势 [2] - 长城汽车/比亚迪等企业在海外体系建设上有优秀表现 [2] 出口目的地与竞争力 - 主要出口目的国包括比利时/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 菲律宾等东盟国家 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 [3] - 对欧盟地区出口6月份实现快速增长 企业通过多样化技术路线/智能化配置/出色性价比赢得海外消费者信任 [3] - 中国新能源汽车规模优势显现 海外认可度持续提升 [3] 全年预期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全年汽车总销量达3290万辆同比增长4.7% [3] -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600万辆 [3]
2025年最新世界500强公布,美国独占138家,日本跌至38家,中国呢
搜狐财经· 2025-08-23 13:37
全球500强企业总体概况 - 2025年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和达41.7万亿美元,超过全球GDP三分之一,同比增长1.8% [2] - 上榜门槛从321亿美元提升至322亿美元 [2] - 净利润总和实现同比增长 [2] 国家与企业分布格局 - 美国138家企业利润占比达45% [3] - 中国130家企业上榜,总营收10.7万亿美元 [11] - 日本企业数量从峰值149家下降至38家 [3][20] - 美中日三国企业包揽69%的总利润 [20] 美国企业技术优势与盈利表现 - 美国企业平均销售额达1217亿美元(+19%),平均净收益310亿美元(+31%) [8] - 科技六巨头利润总和超过3.4万亿元人民币 [8] - 英伟达净收益率达55%,占据全球AI芯片80%市场份额 [8] - 谷歌通过搜索广告和云计算吸金7000亿元人民币,苹果获6700亿元人民币 [8] 中国企业规模与效率转型 - 中国企业平均净收益42亿美元,不足美国企业一半 [11] - 传统行业仍占主导:工商银行利润3600亿元,能源、金融、基础制造占据半壁江山 [13] - 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DM-i混动等技术进入全球百强,实现对特斯拉反超 [13] - 奇瑞排名跃升152位,出口增长超40%;吉利全球营收799亿美元 [14] 新兴商业模式效率突破 - 拼多多营收547.36亿美元,利润156.26亿美元,排名跃升176位至第25名 [17] - 净资产收益率达36.4%,超过台积电 [17] - 28%销售额来自农产品,打通百余县农产品供应链 [17] 日本企业竞争力衰退 - 日本企业平均净收益仅31.3亿美元 [20] - 丰田营收3000亿美元但排名下滑15位 [20] - 索尼利润率5.2%,松下利润率3.8%,低于全球高科技企业平均18.7%的利润率 [20] - 索尼丢失苹果20亿传感器订单,汽车传感器领域利润率被压缩5个百分点 [22] 行业技术变革趋势 - 全球34家高技术企业平均创收967亿美元(+9.6%),净利润181亿美元(+24%) [5] - 美国企业通过尖端技术构建全球利润"虹吸管" [10] - 日本企业受困于"精益生产"模式,难以适应数字化生态变革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