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002594)

搜索文档
前7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1800万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20:29
行业整体表现 - 1-7月全国汽车累计产销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 [1] - 7月单月汽车产销259.1万辆和259.3万辆 环比下降7.3%和10.7% 同比增长13.3%和14.7% [1] - 7月环比下滑主要受传统淡季、设备检修及产销节奏放缓影响 [3] 乘用车市场 - 7月乘用车产销229.3万辆和228.7万辆 同比增长13%和14.7% [4] - 1-7月乘用车累计产销1583.8万辆和1584.1万辆 同比增长13.8%和13.4% [4] - 中国品牌乘用车7月销量160.4万辆 同比增长21.3% 市占率达70.1% 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 [4] - 1-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087.3万辆 同比增长24.4% 市占率68.6% 同比上升6.1个百分点 [5] 商用车市场 - 7月商用车产销29.8万辆和30.6万辆 环比下降15.8%和17.1% 同比增长16.3%和14.1% [6] - 1-7月商用车累计产销239.7万辆和242.8万辆 同比增长6%和3.9% [6] - 天然气商用车1-7月销量13.4万辆 同比下降9.6% [6] - 货车1-7月产销209.2万辆和212.1万辆 同比增长5.4%和3.1% [6] - 客车1-7月产销30.5万辆和30.7万辆 同比增长10.3%和9.7% [6] 新能源汽车 - 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24.3万辆和126.2万辆 同比增长26.3%和27.4% [7] - 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达48.7% 其中国内销量占比51.4% 为去年12月以来首次重返50%以上 [7] - 1-7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823.2万辆和822万辆 同比增长39.2%和38.5% 渗透率达45% [7] - 前十五大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782万辆 同比增长41.1% 市占率95.1% [7] - 比亚迪、吉利、上汽、长安和东风前五名市占率合计达64% [7] 汽车出口 - 1-7月汽车出口368万辆 同比增长12.8% [8] - 传统燃油车出口237.3万辆 同比下降7% [8] - 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 同比增长84.6% 成为出口主要增长动力 [8] - 奇瑞出口66.7万辆 同比增长7.3% 占总出口量18.1% [8] - 比亚迪出口55.3万辆 同比增长1.3倍 [8]
权威部门印发意见!“人工智能+”再受关注
天天基金网· 2025-08-28 20:12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彰显国家对人工智能发展高度重视 坚定看好AI产业发展前景 [4][5][6] - 国产大模型持续迭代推动从"可用"到"好用" 加快应用端落地普及 促进AI算力市场高速增长 [6] - 智能体将逐步承担重复性工作 未来十年在企业流程中的渗透率突破50%-80% [5] - 2025年将是AIAgent能力平台化元年 智能体能力跃迁 商业化拐点临近 [5] - AI概念股表现活跃 AI芯片龙头寒武纪股价一度超越贵州茅台 端侧芯片炬芯科技涨超10% 瑞芯微涨停 [4] AI政策支持 - 国务院意见指出优化应用发展环境 布局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 搭建行业应用共性平台 [5] - 推动软件信息服务企业智能化转型 重构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 [5] - 培育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商 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体即服务"等 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服务链 [5] AI产业发展预测 - 未来三年智能体逐步承担重复性工作 人工智能在企业流程中渗透率达到10%-20% [5] - 未来五年智能体深度融入核心业务流程 渗透率提升至30%-50% [5] - 未来十年智能体实现全面协同 渗透率突破50%-80% [5] 投资机会方向 - AI算力领域关注寒武纪 景嘉微 海米信息 工业富联 胜宏科技 中科曙光等公司 [3] - AI算法领域关注恒生电子 中科创达 盛视科技 道通科技 卓易信息 宇信科技等公司 [3] - AI端侧SoC领域关注恒玄科技 乐鑫科技 瑞芯微 全志科技 晶晨股份 泰凌微等公司 [3][4] - AI应用领域关注金山办公 科大讯飞 彩讯股份 税友股份 金蝶国际 上海钢联等公司 [3] - AI智能驾驶领域关注比亚迪 小米集团 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 江淮汽车 长安汽车等公司 [3] - AI手机产业链关注立讯精密 蓝思科技 歌尔股份 珠海冠宇 韦尔股份 比亚迪电子等公司 [3] 技术协同发展 - DeepSeek-V3.1等国产大模型与国产AI芯片协同加深 推动大模型产业链软硬件协同发展 [6] - 国产大模型与芯片协同有利于提高国产AI芯片的市场竞争力 [6]
2025民营企业500强揭晓!曾都这家企业榜上有名
搜狐财经· 2025-08-28 20:12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核心观点 - 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湖北省共有14家企业上榜[1] 榜单头部企业排名及营收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位列榜首[3] - 阿里巴巴以9817.67亿元营收排名第二[3] - 恒力集团以8715.21亿元营收位居第三[3]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8620.72亿元营收排名第四[3] - 比亚迪以7771.02亿元营收进入前五[3] 区域分布特征 - 浙江省上榜企业数量最多 包括阿里巴巴 荣盛控股 吉利控股等头部企业[3] - 江苏省上榜企业数居前 包括恒力集团 盛虹控股 沙钢集团等[3] - 广东省企业表现突出 有比亚迪 腾讯 美的等多家企业进入前20[3] - 湖北省共有14家企业上榜 包括卓尔智联 九州通医药等[1][3] 重点行业表现 - 汽车制造业表现亮眼 比亚迪 长城汽车 理想汽车等多家车企上榜[3] - 互联网科技企业保持强势 京东 阿里巴巴 腾讯 美团等位列前列[3] - 新能源行业增长显著 宁德时代 晶科能源 天合光能等企业上榜[3] - 钢铁行业企业数量较多 包括沙钢集团 敬业集团 德龙钢铁等[3] 企业营收规模分布 - 前10名企业营收均超过5000亿元[3] - 前100名企业营收门槛达到101.83亿元[5] - 第500名企业营收为27.02亿元[15] 湖北省上榜企业情况 - 卓尔智联以1623.59亿元营收位列第46名[3] - 九州通医药以1518.10亿元营收排名第53[3] - 恒信汽车集团以785.12亿元营收位列第136[6] - 稻花香集团以615.05亿元营收排名第194[7] - 金澳科技以586.96亿元营收位列第208[8] - 骆驼集团以419.08亿元营收排名第295[10] - 国华人寿以414.55亿元营收位列第299[10] - 程力汽车集团以392.99亿元营收排名第320[11]
2025民营企业500强揭晓!京东第一!华为第四!
国芯网· 2025-08-28 20:12
整体规模持续提升 - 2024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2] - 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3.05万亿元,户均营业收入861.02亿元,较上年增长2.72%[2] - 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共105家,较上年增加8家,其中超过5000亿元的企业有11家,较上年增加2家[2] - 资产总额共计51.15万亿元,户均资产1023.09亿元,增长2.62%[2] - 资产总额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共97家,较上年增加8家,其中超过5000亿元的有16家,较上年增加1家[2] - 29家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2] 经营效益持续向好 - 361家企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其中增幅超过5%的企业有237家,增幅超过10%的企业有161家[3] - 105家营业收入超千亿企业中,64家增幅超5%,44家增幅超10%,20家增幅超20%[3] - 380家企业资产较上年增加,其中262家增幅超5%,170家增幅超10%[3] - 97家资产超千亿企业中,53家增幅超5%,33家增幅超10%,11家增幅超20%[3] - 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增长6.48%[3] - 净利润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70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34家,超过200亿元的企业有19家[3] - 70家净利润超50亿企业中,34家增幅超10%,28家增幅超20%[3] -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61%,总资产周转率为86.62%[3] 发展方式持续转变 - 72.00%的企业属第二产业,66.40%的企业为制造业[4] - 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29.63万亿元,增长7.66%,占500强比例为68.84%[4] - 制造业资产总额为24.67万亿元,增长7.92%,占500强比例为48.23%[4] - 制造业净利润总额为0.96万亿元,增长1.20%,占500强比例为53.21%[4] - 制造业研发费用总额为0.80万亿元,增长7.54%,占500强比例为71.31%[4] - 309家企业已投资6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领域[4] - 64.20%的企业已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60.20%的企业在管理层面进行数字化转型布局,66.80%的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4] - 83.00%的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主要采取应用绿色低碳技术与设备、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开展碳排放测算、推动产业链绿色协同发展等措施[4] - 出口总额1.7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5.17%[5] - 境外营业收入总额为3.19万亿元,增长14.74%[5] - 年末境外资产总额为2.44万亿元,增长8.14%[5] 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5] - 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71家,超过30亿元的企业有64家,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37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9家[5] - 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超过3%的企业有349家,超过10%的企业有191家[5]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的企业有103家,超过10%的企业有14家[5] - 拥有72.16万件有效专利,增长8.23%,其中国内有效专利数量增长12.42%[6] - 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9948项、行业标准7568项[6] - 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20.91万件,国外有效商标注册量6.00万件,其中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量1.07万件[6] 公司治理持续完善 - 52.24%的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37.31%的企业引入财务投资者,33.33%的企业引入产业投资者[6] - 73.86%的企业引入民间资本,57.52%的企业引入国有资本,32.68%的企业引入境外资本[6] - 194家企业实际控制273家A股上市公司[6] - 90%以上的企业设置监事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法务、审计等不同形式的内控合规机构,其中57.40%的企业设置风控与合规部门,48.20%的企业设置内控部门[7] - 48.60%的企业设有职工董事、职工监事,83.80%的企业设有工会[7] - 52.60%的企业制定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7] - 52.20%的企业规范披露ESG信息[7] - 90.00%的企业建立完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52.40%的企业委托信用服务机构出具信用评级报告[7] - 76.00%的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13.40%的企业为B级[7] 社会贡献持续彰显 - 纳税总额达1.27万亿元,纳税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40家,占500强比例为48.00%,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62家,占500强比例为12.40%,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24家,占500强比例为4.80%[7] - 就业总人数为1109.12万,户均2.22万人,就业人数超过1万人的企业有240家,占500强比例为48.00%,超过5万人的企业有48家,占500强比例为9.60%[8] - 汽车制造业就业人数最多,达143.40万人,占500强就业总人数的12.93%[8] - 72.80%的企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65.40%的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8] - 79.00%的企业参与社会慈善捐赠活动,捐赠总额为104.76亿元[8]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位居榜首[9] -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以9817.67亿元营收位列第二[9] -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以8715.21亿元营收位列第三[9]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8620.72亿元营收位列第四[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7771.02亿元营收位列第五[9] -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以6602.57亿元营收位列第六[9] -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6586.02亿元营收位列第七[9]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5748.26亿元营收位列第八[9] - 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5656.23亿元营收位列第九[9] -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以5585.33亿元营收位列第十[9]
毛利几乎砍半,经销商揭开新能源车出海的“暗战”
36氪· 2025-08-28 20:11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 同比增长77.6% [1] - 2024年出口128.4万辆 同比增长6.7% [1] - 2025年1-5月出口85.5万辆 同比增长64.6% [1] 区域市场拓展情况 - 南美洲市场:2024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占巴西进口新能源汽车总量91.4% 销售额达12亿美元 [2] - 俄罗斯市场:2024年长城汽车销量22.98万辆 占当地乘用车市场份额约12% [2] - 中东市场:消费者偏好大空间和长续航车型 理想等品牌凭借插混技术优势获得青睐 [5] - 非洲市场:埃及等国家因道路条件限制更倾向于进口小型车身新能源汽车 [4] 产品竞争优势 - 智能配置优势:南美消费者对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冰箱、电视等"黑科技"功能兴趣浓厚 [4] - 技术领先性:长城汽车董事长称中国新能源汽车对国外市场形成"降维打击" [2] - 适应性优势:南美洲炎热气候适合新能源汽车发展 当地充电基础设施正在完善 [4] 出口模式创新 - 平行出口模式:通过零公里二手车形式出口 价格较正规出口低15%左右毛利 [7] - 流程效率:平行出口1-2个月可完成从提车到运抵莫斯科 比传统出口周期缩短近一半 [7] - 合规性:2019年起国内对平行出口有明确规范 需完成上牌登记后再申请出口通关 [7] 市场挑战与风险 - 税率成本:俄罗斯市场需缴纳关税、增值税、报废税等综合税率 导致售价经常翻倍 [5] - 本地化需求:俄罗斯消费者对车机系统俄语适配和本地化功能有较高要求 [5] - 利润压缩:同行压价导致毛利从15%左右降至几乎砍半 [7] - 资金压力:汇率波动和俄罗斯经销商回款周期延长至3-6个月 加大资金周转压力 [7] 专利与认证障碍 - 专利诉讼:2025年7月比亚迪在巴西被诉侵犯4G通信技术专利 吉利在德国被诺基亚诉侵犯5G专利 [10] - 技术壁垒:LG新能源在德国诉讼欣旺达电池隔膜专利侵权 导致后者在德面临禁售和召回 [12] - 认证难度:欧盟整车型式认证涉及数百项技术指标 费用因产品类型和技术参数差异较大 [13] - 标准差异:国内与国际标准不统一 认证流程不透明且效率低 推高企业成本 [13] 市场竞争态势 - 主力车企:比亚迪、长城、吉利、奇瑞被视为出海大户 [4] - 区域拓展:南美洲的智利、秘鲁、阿根廷等国家成为新的增长区域 [4] - 营销方式:通过试驾活动、当地车展和社交媒体直播提升品牌知名度 [13] - 渠道建设:加快布局速度并优化渠道结构 提高产品铺货率和市场覆盖率 [13]
济南起步区四年蜕变为黄河北岸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20:05
核心发展成就 -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四年发展实现"五年成形"目标 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1] - 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在工业经济提质 产业集群培育 科技创新突破 数实融合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1] 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 - 比亚迪济南基地一期2022年投产 已生产8款车型 累计贡献产值近1000亿元人民币 [3] - 2024年将开工建设宾理科技高端新能源汽车 金固车用低碳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项目 [3] - 新能源汽车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3]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累计建设5G基站1792个 实现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 重点区域深度覆盖 [3] - 开展万兆光网试点 超前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3] - 为30余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3] 数字经济产业生态 - 以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核心载体 依托比亚迪 京东等链主企业 [3] - 孵化服务电商 云计算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中小企业近700家 [3] - 新动能加速集聚 [3] 制造业项目推进 - 推动23个在建制造业项目快投产快见效 包括山科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产业园 [4] - 推进7个拟建制造业项目快开工快建设 包括工业母机产业园 [4] 未来产业规划 - 规划建设5200亩山东未来产业园 构建"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产业空间载体 [4] - 围绕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布局未来信息 未来空间 未来能源3大产业方向 [4] - 构建核心科研区 孵化转化区 联动落地区的空间布局 [4] 产业发展战略 - 加快人工智能 空天动力与装备 氢能 新型储能等重点领域产业项目导入 [6] - 建立未来产业项目储备库 加大应用场景创新和开放力度 [6] - 引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 构建未来产业企业矩阵 [6] - 超常规引入产业紧缺人才 突破前沿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6]
尾盘出手,17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8-28 20:02
市场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89.74亿元,创业板净流出205.32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41.18亿元 [1] - 尾盘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88.42亿元,创业板尾盘净流入58.27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尾盘净流入27.43亿元 [7] 行业表现 - 申万一级22个行业上涨,通信行业涨7.14%,电子行业涨5.53%,国防军工和计算机行业均涨超2% [1] - 9个下跌行业中,煤炭、农林牧渔、纺织服饰、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行业跌幅居前 [1] 行业资金流入 - 6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通信行业净流入33.23亿元居首,电子行业净流入17.08亿元 [1] - 房地产、煤炭、建筑材料和银行行业净流入金额均超2.2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出 - 2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计算机行业净流出110.62亿元居首 [1] - 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出均超40亿元,传媒、汽车、基础化工、国防军工和商贸零售等行业净流出均超10亿元 [1] 个股资金流入 - 90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其中16股净流入超5亿元 [2] - 中国稀土净流入18.13亿元居首,胜宏科技净流入15.12亿元,中兴通讯净流入13.55亿元,新易盛净流入10.58亿元 [2][3][4] - 山子高科净流入9.13亿元,红宝丽净流入8.81亿元,东山精密净流入8.58亿元 [4] 个股资金流出 - 逾160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其中25股净流出超3亿元 [4] - 比亚迪净流出11.62亿元,宁德时代净流出10.43亿元,指南针净流出9.87亿元,岩山科技净流出9.65亿元 [5][6] - 北方稀土净流出8.48亿元,天融信净流出5.56亿元,五粮液净流出5.45亿元,神州数码净流出4.86亿元 [5][6] 尾盘资金流入 - 17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东方财富净流入7.69亿元居首 [7][8] - 领益智造净流入3.84亿元,中兴通讯净流入2.50亿元,三花智控净流入2.27亿元,同花顺净流入2.19亿元 [8] - 新易盛净流入2.09亿元,北方华创净流入2.08亿元,拓维信息净流入1.78亿元 [8] 尾盘资金流出 - 16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超5000万元,其中7股净流出超7000万元 [8] - 中际旭创净流出1.05亿元,宁德时代净流出0.94亿元,天融信净流出0.91亿元 [9][10] - 章源钨业净流出0.79亿元,格力电器净流出0.78亿元,利欧股份净流出0.76亿元,万华化学净流出0.74亿元 [10] 公司业绩与动态 - 胜宏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增长366.89%,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390.1%,环比增长32.8% [2] - 领益智造为国内外客户量产多种材质VC均热板产品,散热产品组合应用于主流品牌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 [7]
51家粤企上榜!华为研发投入最高,腾讯纳税最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9:35
榜单概况 - 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广东51家企业上榜 数量与山东并列全国第三[1][6] - 浙江107家企业上榜居首 江苏90家位列第二 广东与山东并列第三各有51家[6] - 前十名企业中广东与浙江并列第一各有3家 江苏2家 北京和山东各1家[6] 头部企业排名 - 华为第4位 比亚迪第5位 腾讯第6位 美的第13位 顺丰第21位 格力第37位[2] - TCL科技第44位 TCL实业第56位 神州数码第72位 广东海大第84位 唯品会第92位[2] - 温氏食品集团进入千亿俱乐部 2024年营收1049.24亿元同比增长16.68%[6] 新上榜企业 - 广东德赛集团 深圳市点金贵金属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 盈峰集团 广州美涂士投资控股 达道工业科技 珠海万达商业管理等首次上榜[6] - 立讯精密 工业富联 大疆等知名企业未参与排名[6] 区域分布 - 广东51家上榜企业集中在珠三角 深圳25家 广州8家 佛山7家 惠州4家 东莞和珠海各2家 江门中山云浮各1家[7] - 制造业企业35家占比68.6% 体现广东制造业当家战略成效[7] 研发投入 - 民营企业500强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115.17万人 平均研发强度2.77%[8] - 研发费用超百亿企业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互联网服务 汽车制造 电气机械制造 化学制品制造 软件信息技术服务6个行业[9] - 华为研发投入1797亿元占收入20.8% 近十年累计投入12490亿元 全球有效授权专利15万项[10] - 腾讯2024年研发投入706.9亿元 七年累计3912亿元 2024年第二季度研发投入202.5亿元同比增长17%[10] - 比亚迪2024年研发费用531.95亿元同比增长34.42%[11] 纳税贡献 - 民营企业500强纳税总额1.27万亿元 纳税超百亿企业24家占比4.80%[11] - 纳税超500亿元企业仅3家 腾讯591.87亿元位列第一 比亚迪进入前三[12] - 腾讯2020-2024年累计纳税超2100亿元 近五年平均增幅20.1%[12] 就业吸纳 - 民营企业500强吸纳就业1109.12万人 户均2.22万人 就业超5万人企业48家[12] - 前五大就业行业为汽车制造 互联网服务 电气机械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黑色金属冶炼 合计就业523.61万人占比47.21%[12] - 腾讯员工超5.5万人 科技人才占比73% 研发人员近2.7万人[12] 新能源产业表现 - 小鹏汽车排名从441位升至301位[7] - 亿纬锂能排名提升5位 欣旺达排名提升40位[7] - 广东形成全国领先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涵盖整车生产 动力电池 自动驾驶科技 传感器等完整生态[7]
新能源车出海“暗战”:毛利几乎砍半
虎嗅· 2025-08-28 19:28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与增长 - 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2] - 2024年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 [2] - 2025年1—5月出口85.5万辆,同比增长64.6% [2] 区域市场拓展与表现 - 南美洲市场:2024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占巴西进口新能源汽车总量91.4%,销售额达12亿美元 [4] - 俄罗斯市场:2024年长城汽车销量达22.98万辆,占当地乘用车市场份额约12% [5] - 中东、非洲及亚太地区:长城汽车出口覆盖这些区域 [5] - 智利、秘鲁、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被车企视为新增长区域 [6] 产品优势与本地化需求 - 南美洲消费者青睐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冰箱、电视等配置 [7] - 埃及等市场偏好小型车身新能源汽车 [7] - 俄罗斯消费者重视车辆空间、续航及车机系统本地化(如俄语适配) [7] 出口模式与挑战 - 平行出口模式:通过零公里二手车形式降低价格,出口周期缩短至1—2个月 [10][11] - 利润压缩:毛利率从15%降至近一半,因同行压价及汇率波动 [12] - 回款周期延长:俄罗斯经销商回款需3—6个月,资金压力加大 [12] - 政策风险:车辆办理出口手续后不可逆回国内销售 [12] 专利与认证壁垒 - 比亚迪在巴西被诉侵犯4G通信专利(2025年7月) [18] - 吉利在德国被诺基亚诉侵犯5G专利(2025年7月) [18] - 欣旺达在德国因电池专利侵权被禁售并召回产品 [18] - 欧盟认证需通过整车型式认证,涉及数百项技术指标,费用高且流程不透明 [21][22] 市场竞争与战略调整 - 行业通过试驾活动、车展参与及社交媒体直播提升品牌知名度 [22] - 经销商需优化物流供应链以降低成本 [8] - 部分企业因风险选择专注营销而非直接出口 [14]
2025民营企业500强揭晓,多家湘企上榜
长沙晚报· 2025-08-28 19:28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位居榜首 阿里巴巴和恒力集团分别以9817.67亿元和8715.21亿元营收位列第二和第三 [1] - 本次调研共有6379家2024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参与 入围门槛进一步提升至270.23亿元 较往年有所提高 [2] - 民营企业500强中有29家企业入围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2] 头部企业排名及营收数据 - 前十强企业营收均超过5585亿元 其中京东集团营收达11588.19亿元 阿里巴巴营收9817.67亿元 恒力集团营收8715.21亿元 [3] - 华为投资控股以8620.72亿元营收排名第四 比亚迪以7771.02亿元营收排名第五 腾讯控股以6602.57亿元营收排名第六 [3] - 浙江省荣盛控股集团以6586.02亿元营收排名第七 吉利控股以5748.26亿元营收排名第八 盛虹控股以5656.23亿元营收排名第九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以5585.33亿元营收排名第十 [3] 湖南省企业上榜情况 - 共有9家湖南企业上榜 三一集团以1242.32亿元营收排名第76位 为湖南企业最高排名 [1][6] - 蓝思科技以698.97亿元营收排名第155位 大汉控股集团以600.67亿元营收排名第202位 [1][7] - 搏长集团以533.38亿元营收排名第231位 五江控股集团以486.26亿元营收排名第249位 [1][9] - 鸣鸣很忙以393.44亿元营收排名第319位 金东投资集团以370.71亿元营收排名第352位 [1][8] - 博深实业集团以347.69亿元营收排名第384位 唐人神集团以308.45亿元营收排名第436位 [1][9] 重点行业代表企业 - 工程机械行业:三一集团排名第76位 助力长沙赢得"工程机械之都"美名 [1] - 消费电子与AI领域:蓝思科技作为苹果供应链重要企业 正在AI领域加速发力 [1] - 零售行业:鸣鸣很忙是全国排名首位的量贩零食连锁运营商 [1] - 酒类行业:金东集团专注于酒类产品生产和销售 业务涵盖珍酒李渡集团、华致酒行及金东投资三大板块 [1] - 农业食品:唐人神是知名生猪养殖及肉制品企业 [1] 区域分布特征 - 浙江省企业表现突出 在前50强中占据10席 包括阿里巴巴、荣盛控股、吉利控股等龙头企业 [3] - 江苏省企业实力强劲 恒力集团排名第三 沙钢集团、盛虹控股等多家企业进入前列 [3] - 广东省企业分布广泛 华为、腾讯、比亚迪、美的等多家科技和制造企业上榜 [3] - 北京市集中了京东、联想、小米等互联网和科技企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