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万华化学:公司季报点评:建业绩导向观念,迎2025“变革年”-20250423
海通国际· 2025-04-23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16.12倍PE,下调目标价至67.70元 [4][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Q4业绩同环比下降,石化业务承压明显,2025年Q1业绩环比提升,公司以变革应对全球不确定性挑战,多项目即将投产 [4][12][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预测 - 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53.61亿、1820.69亿、2000.12亿、2239.54亿、2444.17亿元,净利润(归母)分别为168.16亿、130.33亿、131.98亿、171.02亿、190.68亿元 [3] - 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5.9%、3.8%、9.9%、12.0%、9.1%,净利润(归母)增速分别为3.6%、 - 22.5%、1.3%、29.6%、11.5% [3]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20.69亿元,同比+3.83%,归母净利润130.33亿元,同比 - 22.49% [4][12] - 2024Q4公司实现收入344.65亿元,同比 - 19.49%,环比 - 31.80%,归母净利润19.40亿元,同比 - 52.83%,环比 - 33.55% [4][12] -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430.67亿元,同比 - 6.70%,环比 + 24.96%,归母净利润30.82亿元,同比 - 25.87%,环比 + 58.89% [4][12] 业务情况 - 2024年公司石化盈利能力持续承压,全年石化毛利率为3.52%,下半年仅为2.31% [4][12] - 聚氨酯方面,万华福建第二套33万吨/年TDI项目预计2025年5月建成投产,届时TDI总产能将达144万吨/年 [4][13] - 石化方面,2025年初万华烟台25万吨/年LDPE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 [4][13] - 新材料方面,公司MS和XLPE项目稳步推进,预计2025年投产 [4][13] 可比公司估值 - 美瑞新材2024 - 2026年EPS分别为0.21、0.78、1.16元,PE分别为77.86、20.96、14.09 [10] - 华峰化学2024 - 2026年EPS分别为0.45、0.6、0.73元,PE分别为15.04、11.28、9.27 [10] - 可比公司均值2024 - 2026年PE分别为46.45、16.12、11.68 [10]
Meta Platforms Inc-A:首次覆盖:Meta推陈出新:AI驱动广告3.0时代,掘金30亿用户红利-20250416
海通国际· 2025-04-16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 Meta“优于大市”评级,对应目标价为 664.03 美元/股 [1][6][6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Meta 是全球社交平台巨头,拥有超 30 亿月活用户,基于平台流量通过广告变现,广告收入占比高达 97% [3] - 生成式 AI 技术显著提升公司广告业务的效率与效果,推动 2024 年 Q4 广告收入同比增长 21% [4][49] - 预计 2025 年资本开支为 600 - 650 亿美元,主要用于 AI 基础设施及 GPU 采购,公司正在测试自研 AI 训练芯片,未来可能降低 GPU 采购成本 [5][59] - 预计公司 FY25 - 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884/2,149/2,444 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 694/794/903 亿美元 [6][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简介:全球社交平台巨头,以多款应用满足各类社交场景需求 - 公司业务:Meta 成立于 2004 年,2021 年更名,旗下核心产品包括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Messenger 及 Threads,覆盖多元化场景,广告收入占比超 97%,2024 年总营收达 1,645 亿美元,但元宇宙业务仍处投入期 [9][10] - 发展历程:经历 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元宇宙与 AI 时代,精准捕捉不同时代浪潮,通过开放注册、收购、更名、推出新功能和模型等举措,巩固社交领域领先地位并探索新增长空间 [19][22][24] 应用家族业务情况:全球社交生态,广告业务强劲驱动 - 应用矩阵:Family of Apps 业务以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为核心,覆盖超 30 亿用户,2024 年各产品 MAU 可观,Instagram 通过 Reels 功能提升用户参与度,Threads 月活增长快但货币化变现需谨慎 [26][28][32] - 广告效率:Family of Apps 收入占比超 97%,2024 年广告收入同比增长 21.7%,主要由 AI 驱动的广告技术优化与新兴市场用户增长推动,北美市场 ARPU 最高但增速放缓,新兴市场潜力大,数据隐私政策收紧促使 Meta 加大生成式 AI 投入 [33][36][44] AI 布局:从底层硬件到应用层垂直整合,实现“元宇宙 + AI”双引擎战略 - 技术核心:AI 布局多年,形成“基础研究 - 应用落地”双引擎架构,产出多项颠覆性技术,在生成式 AI 领域从学术导向转向应用导向,Llama 系列模型快速迭代,但 Llama 4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不佳,预计 2025 年资本开支高,用于 AI 基础设施及 GPU 采购,正在测试自研芯片 [50][52][55] - Reality Labs:负责 VR 和 AR 板块,分为元宇宙和可穿戴设备两大业务线,在 VR 头显和智能眼镜领域有进展,但业务仍处高投入、低回报阶段,初步布局 AI 驱动的人形机器人领域 [62][64][67]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FY25 - 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884/2,149/2,444 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 694/794/903 亿美元,给予 FY2025E 25x P/E,对应目标价为 664.03 美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6][69]
中国电子:华为云CloudMatrix384:超节点突破与国产算力的自主崛起
海通国际· 2025-04-14 2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为云推出的 CloudMatrix 384 超节点集群实现多项技术突破,为国产 AI 崛起注入动力,推动中国 AI 产业迈向系统性领先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 年 4 月 10 日,华为云生态大会 2025 在安徽芜湖召开,华为公布 AI 基础设施架构新进展,推出 CloudMatrix 384 超节点集群并在芜湖数据中心规模上线 [1][8] 点评 - CloudMatrix 384 采用新型高速总线架构,资源互联带宽提升 10 倍以上,单集群集成 384 张昇腾芯片,算力密度与内存带宽领先,支持 MoE 模型推理,简化开发并降低成本 [2][9] - CloudMatrix 384 在规模及推理性能上比肩英伟达 NVL72 超节点,单节点规模扩展至 384 卡成全球最大商用 AI 算力集群;测试中吞吐超越国际主流芯片,处理大规模 MoE 架构模型有优势;资源有限场景下 NVIDIA HGX H200 每 GPU 性能优,数据中心超大规模部署中 CloudMatrix 384 规模优势突出 [3][10] - AI 基础设施是大模型落地关键,CloudMatrix 384 提升 MoE 模型推理效率,降低开发门槛,为 AI 商业化提供算力底座 [4][11] - CloudMatrix 384 全栈自主研发,摆脱海外芯片依赖,华为云支持 160 余种第三方大模型,推动国产生态成型,预示中国 AI 产业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性领先 [4][12]
中炬高新:4Q24收入增长提速,盈利能力提升-20250413
海通国际· 2025-04-13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 23.94 元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炬高新 2024 年营收增长、盈利能力提升,虽渠道转型使收入增长承压,但成本下行带来盈利改善,预计未来持续拓展渠道与销售区域、提升管理效率,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6][7]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实现营收 55.2 亿元,同比 +7.4%;归母净利润 8.9 亿元,同比 -47.4%;扣非归母净利润 6.7 亿元,同比 +28.0% [4] - 2024Q4 实现营业收入 15.7 亿元,同比 +32.6%;归母净利润 3.2 亿元,同比 -89.3%;扣非归母净利润 1.2 亿元,同比 +93.9% [4] - 2024 年美味鲜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0.7/7.1 亿元,分别同比 +2.9%/+26.0%;4Q24 美味鲜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7/1.5 亿元,分别同比 +11.0%/+74.4% [4] - 预计 2025/2026/2027 年公司收入为 59.9/65.6/72.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约 9.7/10.8/12.1 亿元 [7] 收入分析 - 4Q24 美味鲜收入表现亮眼,得益于春节旺季备货提前和食用油促销销量增长 [5] - 2024 全年分销/直销渠道收入增速分别为 -8.4%/+11.8%,直销受线上直营拉动增长 [5] - 截至报告期末区县开发率达到 75.4%,地级市开发率达到 95.8% [5] - 2024 全年酱油/鸡精鸡粉/食用油/其他产品收入增速分别为 -1.5%/-0.2%/+27%/-11.9% [5] 盈利能力分析 - 2024 年归母净利率下滑 16.8pct 至 16.2%,全年毛利率 +7.1pct 至 39.8%,期间费用率 -0.5pct 至 19.2% [6] - 4Q24 公司归母净利率为 20.2%,毛利率提升至 45.8%,期间费用率同比 -6.9pct 至 18.5% [6] 可比公司估值 - 2025 年可比公司海天味业、千禾味业、天味食品、颐海国际预测 PE 水平分别为 33.4、19.7、21.2、15.2,平均 22.4 [8]
医脉通深度:中国最大医生平台,内容专业,变现成熟,长期高增长
海通国际· 2025-04-11 22: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 HK$15.00,现价 HK$11.60(2025 年 04 月 10 日收盘价)[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医脉通是中国最大医生平台,提供数字化精准营销解决方案,已覆盖超 400 万注册医师,覆盖率达 88%,2024 年收入 5.6 亿元,主要源于精准营销及企业解决方案、医学知识解决方案、智能患者管理解决方案[3][88] - 作为领先医学信息平台,内容专业,建立中立、专业、权威学习生态,其他参与者短期难复制[3][89] - 营销精准,变现成熟,效果可验证,通过 AI 等技术形成闭环营销能力,提供综合方案满足 B 端需求[4][90] - 轻资产运营,规模效应强,2018 - 2024 年收入复合增速 37%,政策有望变革推广模式,扩大线上营销市场[4][91]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 7.3 亿/9.4 亿/12.3 亿元,增速 30%/30%/30%,经调整净利润 3.2 亿/3.5 亿/3.9 亿元,增速 - 1%/7%/13%,扣利息经调整净利润 1.5 亿/2.0 亿/2.6 亿元,增速 28%/29%/33%,给予 2025 年 32XPE,对应 15.0 港币/股,维持“优于大市”评级[5][92][9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医脉通:中国最大医生平台,内容专业,变现成熟,长期高增长 - 主营业务:前身是 1996 年的特科能软件技术,截至 2024 年末,平台注册执业医师超 400 万,占比 88%,主要服务 B 端药械企业,衍生精准营销及企业解决方案、医学知识服务、患者管理三类业务[9][13] - 发展历程:聚焦医生需求,开发医学工具,2013 年与 M3 合作构建数字营销能力,2024 年推出 AI 工具,2021 - 2023 年收购四家公司拓展业务[15][18] - 治理结构:管理层经验丰富,董事长田立平从业超 21 年,股权结构清晰,田立平和 M3 合计持股 75%[20][21] 二、行业:中国医疗数字营销市场空间广阔,线下监管趋严下有望快速发展 - 市场潜力:中国医药企业销售费用大,数字营销前景广阔,2023 年 A + H 股药企销售费用约 2197 亿元,2024 年港股 biotech 销售费用增长 18.0%,市场发展得益于审评审批加快、集采压缩预算、线下监管趋严[23][26] - 竞争格局:“精准”是业务增长核心,线上营销优势明显,医脉通内容权威、合规性强,适合推广创新药和高值器械,在 AI 大模型领域有优势,能避免“幻觉”[40][42][46] - 医生画像:线上是医生获取信息主要渠道,基层医生线上学习时间与一线城市无显著差异,医生希望信息精准推送,对医学平台接受度高,监管影响医生信息获取途径,线上营销潜力大,线上内容营销存在未满足需求[48][49][52] 三、财务:2018 - 2024 年收入高增长,利润率高,极具规模效应 - 盈利能力:2018 - 2024 年收入复合增长 37.3%,利润复合增长 69.0%,2024 年收入同比增长 35.5%,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稳定,经营利润率达 21%,净利率与经营利润率差异大因利息收入[56][60] - 收入结构:精准营销及企业解决方案占 2024 年收入 92%,医学知识解决方案强化医生粘性,智能患者管理方案服务医生和患者,三类业务相辅相成[65] - 成本结构:经营成本主要是编辑、专家费、专利和版权成本,2024 年销售成本占比上升因扩招医学专家,未来人效提升有望使毛利率回升[72] 四、盈利预测及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营销产品数量 658 款/855 款/1112 款,增速 30%/30%/30%,合作医疗客户数量 274 家/328 家/394 家,增速 20%/20%/20%,营销产品单产提升,毛利率稳定在 59%,收入 7.3 亿/9.4 亿/12.3 亿元,增速 30%/30%/30%,经调整净利润 3.2 亿/3.5 亿/3.9 亿元,增速 - 1%/7%/13%,扣利息经调整净利润 1.5 亿/2.0 亿/2.6 亿元,增速 28%/29%/33%[75][76] - 估值:选取日本 M3 和美国 Doximity 进行相对估值,给予 2025 年 32XPE,对应市值 102.2 亿元,15.0 港币/股,1 年内上涨空间约 54.6%,维持“优于大市”评级[80][81]
工程机械行业月度报告:3月挖机增长18.5%,开工小时和利用率明显改善
海通国际· 2025-04-11 20: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恒立液压评级为增持,柳工未给出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逆周期财政政策逐步发力和行业周期性向上,挖掘机国内销量增速有望继续回升;出口虽面临贸易摩擦风险,但大部分工程机械主机厂美国敞口较小,风险可控,且龙头公司海外布局完善,逐步进入收获期;2025 年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机会大于风险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基本面情况 - 2025 年 3 月国内挖机销量同比快速增长,销售各类挖掘机 29590 台,同比增长 18.5%;其中国内销量 19517 台,同比增长 28.5%;出口 10073 台,同比增长 2.87%;2025 年 1 - 3 月,共销售挖掘机 61372 台,同比增长 22.8%;其中国内销量 36562 台,同比增长 38.3%;出口 24810 台,同比增长 5.49%;3 月单月内销占比 66%,2025 年 3 月国内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为 64%,出口销量占总量的比例为 34%;2025 年 1 - 3 月国内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为 60%,出口销量占比为 40% [2] - 2025 年 3 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为 90.1 小时,同比增长 6.53%,环比增长 94.3%;其中挖掘机 86.9 小时,装载机 107 小时,汽车起重机 112 小时,履带起重机 97.4 小时,混凝土泵车 45.4 小时,搅拌车 63.5 小时 [2] - 2025 年 3 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开工率为 60.8%,同比下降 3.38 个百分点,环比增加 16.3 个百分点;其中挖掘机 66.2%,装载机 61.6%,汽车起重机 75.4%,履带起重机 60.3%,混凝土泵车 37.5%,搅拌车 34.2% [2] - 2025 年 3 月庞源租赁塔吊吨米利用率为 49.7%,同比上升 3.5%,环比提升 20.5% [2] - 大部分中国工程机械厂商美国风险敞口较小,徐工机械美国市场占公司总营收比例低于 1%,中联重科美国市场占公司总营收比例低于 1%,恒立液压对美出口收入约占营业总收入的 5%左右,整体风险可控 [2]
电子:谷歌Ironwood构建AI推理工厂,与Blackwell形成差异化竞争
海通国际· 2025-04-10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谷歌发布第七代张量处理单元TPU v7(代号Ironwood),其性能与能效较前代提升两倍,专为大模型推理任务优化 [1][6] - 谷歌通过Ironwood强化AI芯片布局,借推理优势提升云服务吸引力,采用“硬件 + 云服务”绑定策略抢占推理领域先机 [2][8] - TPU v7专注推理,与NVIDIA的Blackwell架构存在本质差异,TPU v7集群像“AI推理工厂”,Blackwell架构像“高端AI工厂”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4月9日,谷歌在Cloud Next大会上正式发布第七代张量处理单元TPU v7(代号Ironwood),性能与能效较前代提升两倍,针对大模型推理任务深度优化 [1][6] 点评 - Ironwood集群跻身全球最快推理平台,最多支持9,216颗TPU芯片组成集群,峰值算力达42.5 ExaFLOPS,延续并加强SparseCore、HBM高带宽内存及芯片间光互联(ICI)设计,专为运行大型语言模型(LLM)与专家混合模型(MoE)优化 [1][7] - 谷歌推出AI芯片Ironwood,持续加码与NVIDIA等竞争对手的芯片竞赛,Ironwood仅用于Google内部或通过其云服务对客户开放,未向市场直接销售,当前行业发展趋势向推理侧倾斜,谷歌通过“硬件 + 云服务”绑定策略增强云服务吸引力,带动云业务增长 [2][8] Google TPU与NVIDIA Blackwell架构对比分析 | 算力维度 | Google TPU v7 (Ironwood ) | NVIDIA Blackwell ( B200 / GB200 ) | | --- | --- | --- | | 单颗算力 | 理论均摊值约为5PFLOPS | B200: 20 PFLOPS(FP4 AI算力) | | 集群规模 | 9,216颗TPU构建一个完整的Ironwood集群 | NVL72: 72颗GB200组成一机架集群 | | 集群算力 | 42.5 ExaFLOPS | 1.44 ExaFLOPS ( GB200 NVL72系统 ) | | Al推理 | 支持bfloat16、INT8高性能低精度推理 | 支持FP4 / FP8的低精度推理,Al加速模块专为Transformer优化 | | Al训练 | 可用于部分训练任务,但主要优化为推理用途 | 完整支持训练与推理,尤其擅长大模型训练(如GPT - 5、XAI等) | - TPU v7以推理为核心任务,仅在Google Cloud内部部署,支持Gemini等大模型的商业化运行;Blackwell架构提供从FP4到FP64的完整精度支持,兼顾训练与推理,面向通用AI应用,可广泛部署于AWS、Azure等商用云平台 [3][10] - TPU v7集群可提供高达42.5 ExaFLOPS的峰值推理性能,折算单颗TPU约为4.61 PFLOPS;NVIDIA GB200单卡推理算力达到20 PFLOPS(FP4),其NVL72整机架系统最高可实现1.44 ExaFLOPS。TPU在总算力上有优势,但NVIDIA在精度灵活性、商业可获得性、开发者生态方面领先,具备更广泛的应用适配性 [4][11]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分销公司:独特的零售商业模式,持续为股东带来现金回报
海通国际· 2025-04-10 14: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对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分销公司的具体投资评级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分销公司有独特商业模式,专注股东现金回报,提供差异化零售产品,以技术、客户体验和股息收益为后盾,有潜在投资价值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背景 -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分销公司是总部位于阿布扎比的燃料和便利店零售商,业务主要在阿联酋开展,也扩展到沙特阿拉伯和埃及,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集团拥有其 77%股权 [2] - 截至 2024 财年末运营 896 个加油站,目标是 2028 财年前运营 1000 个,2025 财年新增约 40 - 50 个 [2] - 在阿联酋有 551 个加油站,沙特阿拉伯 100 个,埃及通过收购股权拥有 245 个;还经营 373 家 ADNOC Oasis 便利店、35 家车辆检查中心及洗车、润滑油更换和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等 [2] - 有 220 个电动汽车充电点,目标是 2028 财年前增长到 2023 财年的 10 - 15 倍,2025 财年新增 100 个 [2] - 运营零售空间管理与租赁业务,向阿联酋商业、工业和政府客户销售和分销燃料,通过经销商在全球 46 个国家销售专有润滑油 [2] 独特商业模式 - 战略是提供多元化能源便捷和交通出行服务,加速在阿联酋增长,向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国际市场扩张 [3] -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运营效率和优化客户体验,ADNOC Distribution 应用程序已有 230 万用户 [3] - 积极发展电动汽车充电业务,过去 5 年实现 27%的已动用资本回报率 [3] 股东回报 - 2024 财年 - 2028 财年期间,承诺提供 7 亿美元或至少 75%的净利润分红(取较高者),预计股息率约为 6.0% [3] 行业情况 - 阿联酋约 400 万辆汽车中,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仅 75000 辆,占比不到 2%,电动汽车售价较传统燃油车高约 50%,充电成本低约 15% [3] - 公司凭借 50% - 60%的电动汽车充电业务毛利率,积极推动充电设施在零售店渗透 [3]
中通快递:24年稳盈利,25年将侧重件量增速-20250410
海通国际· 2025-04-10 08: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25.89美元,现价16.51美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通快递盈利稳定,2025年将侧重件量增速与份额提升,预计业务量增速20%-24%,但该目标或带来行业价格竞争 [3][5] - 下调公司2025-2026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预计2027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132.00亿元,给予2025年15倍估值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2.81亿元,同比+15.3%,归母净利润88.17亿元,同比+0.8%,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00.80亿元,同比+12.0%;Q4实现营业收入129.20亿元,同比+21.7%,归母净利润23.83亿元,同比+8.7%,经调整归母净利润26.69亿元,同比+21.5% [3] 业务量情况 - 2024年件量增速下滑,全年完成包裹量340亿件,同比+12.6%,市场份额19.4%,同比-1.6pct;4Q24完成包裹量96.6亿件,同比+11% [3] - 2025年公司首要任务是实现超行业平均业务量增速目标,预计包裹量约408亿件-422亿件,同比增速约20%-24% [3] 收入端情况 - 2024年核心快递服务收入409.53亿元,同比增长15.7%,因包裹量增长12.6%及单票价格上升2.7%带动;4Q24核心快递服务收入120.24亿元,同比增长22.4%,因包裹量增长11.0%及单票价格上升10.3%带动 [4] - 高价值包裹占比持续提升,直客收入增长迅速,直客结构优化抵消单票重量下降和增量补贴增加的负面影响 [4] 成本端情况 - 2024年单票运输下降约4分,4Q24单票运输下降约6分,得益于规模经济改善、燃油价格下降及更高效的路线规划提高转载率 [4] - 2024年单票分拣成本基本持平,因劳动力相关成本增加及自动化设备和设施升级的折旧及摊销成本增加,导致分拣中心运营成本增长11.0% [4] - 全年实现毛利137.17亿元,同比增长17.6%,毛利率由30.4%改善至31.0% [4] 盈利预测与估值情况 - 下调公司2025-2026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至101.26/113.69亿元(原预测为121.05/132.69亿元),预计2027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132.00亿元,对应经调整EPS分别为12.6/14.1/16.4元 [5] - 给予2025年15倍估值(原为2024年18x),对应目标价25.89美元(原为32.57美元,下调20.5%) [5]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情况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收入(亿元)|442.81|496.05|561.84|628.07| |收入增速|15.3%|12.0%|13.3%|11.8%| |净利润(亿元)|88.17|98.08|110.51|128.81| |净利润增速|0.8%|11.2%|12.7%|16.6%| |毛利率|31.0%|29.6%|29.1%|30.2%| |ROE|16.5%|15.1%|14.6%|14.6%| |PE|10.58|10.53|9.38|8.08| [10] 可比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情况 |代码|简称|2024A/2024E EPS(元)|2025E EPS(元)|2026E EPS(元)|2024A/2024E PE(倍)|2025E PE(倍)|2026E PE(倍)| |----|----|----|----|----|----|----|----| |002468|申通快递|0.63|0.87|1.06|17.4|12.6|10.3| |600233|圆通速递|1.24|1.44|1.67|10.2|8.8|7.6| |002120|韵达股份|0.71|0.85|1.00|9.3|7.8|6.6| |002352|顺丰控股|2.02|2.35|2.75|20.4|17.6|15.0| |均值| - |1.15|1.38|1.62|14.3|11.7|9.9| |ZTO|中通快递|12.02|12.08|13.56|10.1|10.1|9.0| [7]
森松国际:2024年业绩:利润略低于预期;持续追踪订单恢复情况-20250409
海通国际· 2025-04-09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HK$6.96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森松国际业绩发布,收入略低于预期但毛利率持续改善,新增订单环比下滑,海外订单占比基本持平,因新签订单增长偏弱下调2025/26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测 [3][5][8]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69.5亿元,同比-5.6%,主要因个别权重订单项目周期拉长致收入确认不及预期;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比-12.7%,主要受应收账款减值影响 [3][4] - 按地域划分,中国内地收入27.5亿元,同比-29.2%;海外收入42.0亿元,同比+20.8%,其中亚洲(除中国大陆外)收入20.2亿元,同比10.9%;北美收入13.8亿元,同比+60.2% [3] - 按收入板块来看,油气炼化6.3亿元(-35.2%),毛利率22.3%(+0.6pcts);动力电池12.2亿元(+6.5%),毛利率35.0%(-6.8pcts);电子化学品8.1亿元(+4.6),毛利率22.3%(+0.6pcts);化工16.8亿元(-1.1%),毛利率29.9%(+5.9pcts);制药收入15.9亿元,同比-28.8%;日化2.4亿元(-36.9%),毛利率25.2%(+1.2pcts) [3][7] - 2024年毛利率为29.5%(同比+1.6pcts),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和材料成本管控;销售费用率为2.4%(同比基本持平);管理费用率为8.1%(同比+0.8pcts);研发费用率为5.7%(同比基本持平) [4] 订单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在手订单81.3亿元(1H24在手订单87.8亿元),其中制药订单23.4亿元,占比28.8%,化工订单17.3亿元,占比21.3%,电子化学品订单13.7亿元,占比16.9%,动力电池原材料订单9.7亿元,占比11.9% [5] - 2024年全年新签订单59.7亿元,因下游行业项目执行习惯改变,整体订单被拆分,规模缩减;2H24新签订单规模28.0亿元,环比下滑11.3%,化工、制药、油气炼化订单相对较多 [5] - 2024年60.4%的收入来自海外,新签订单中70.6%为外销订单,较2023年基本持平 [6] 估值与预测 - 下调2025/26年的收入预测至77.7/84.7亿元,增速为11.8%/9.1%;下调2025/26年归母净利润至8.7/9.4亿元,增速为18.3%/7.7% [8] - 使用现金流折现(DCF)模型及FY26 - FY30的现金流进行估值,维持WACC 10.6%和永续增长率2.5%不变,对应目标价HKD6.96(-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