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伟测转债:集成电路封测领域先锋
东吴证券· 2025-04-10 15: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伟测转债于2025年4月9日开始网上申购,总发行规模11.7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用于伟测半导体无锡集成电路测试基地等项目 [3] - 当前债底估值为98.02元,YTM为2.16%,债底保护较好;当前转换平价为88.03元,平价溢价率为13.59%;转债条款中规中矩,总股本稀释率为11.16%,对股本有一定摊薄压力 [3] - 预计伟测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在112.72 - 125.13元之间,预计中签率为0.0046%,建议积极申购 [3] - 伟测科技主要从事晶圆测试等业务,产品应用领域广泛,获众多高端客户认可;2019 - 2023年营收复合增速为75.33%,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79.85%;营收主要来源于晶圆测试业务,产品结构年际调整;销售净利率、毛利率近期下降,销售、财务、管理费用率近期上升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转债基本信息 - 伟测转债代码118055.SH,正股伟测科技代码688372.SH,发行规模11.75亿元,存续期从2025年4月9日至2031年4月8日,主体评级/债项评级为AA/AA,转股价82.15元,转股期从2025年10月15日至2031年4月8日,票面利率分档设置,下修、赎回、回售条款有具体规定 [9][11] - 发行认购时间表明确各时间节点安排,募集资金用于伟测半导体无锡集成电路测试基地等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等 [10][12] - 当前债底估值98.02元,YTM为2.16%;转换平价88.03元,平价溢价率13.59%;转债条款中规中矩,总股本稀释率11.16%,对流通盘稀释率15.38% [12][13] 投资申购建议 - 参照可比标的及实证结果,考虑债底保护、评级和规模等因素,预计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在35%左右,上市价格在112.72 - 125.13元之间 [14][15] - 预计原股东优先配售比例为68.34%,网上有效申购户数为806.69万户,平均单户申购金额100万元,预计网上中签率为0.0046% [16][18] 正股基本面分析 财务数据分析 - 伟测科技从事晶圆测试等业务,产品应用多领域,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且先进,获高端客户认可 [19] - 2019 - 2023年营收复合增速75.33%,2023年营收7.37亿元,同比增0.48%;归母净利润先增后降,复合增速79.85%,2023年为1.18亿元,同比减51.57% [20] - 2021 - 2023年晶圆测试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5.63%、57.57%和60.08%,产品结构年际调整,其他业务占比稳定 [21] - 2019 - 2023年销售净利率和毛利率下降,销售、财务、管理费用率上升,主要受行业周期、业务规模扩大等因素影响 [25] 公司亮点 - 汇聚优秀人才,核心团队经验丰富,核心技术自主开发并完善,已取得9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6项 [29] - 关键测试技术指标达国际一流水平,与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是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细分领域技术优势 [29]
杰瑞股份:2024年报点评:2024年归母净利润+7%,在手订单饱满业绩拐点即将到来-20250410
东吴证券· 2025-04-10 14: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杰瑞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7%,在手订单饱满业绩拐点即将到来;费用控制良好,订单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一带一路”合作深化,杰瑞中东市场布局进入收获期;考虑海外关税风险不确定性,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39.12亿元、133.55亿元、155.64亿元、179.11亿元、201.95亿元,同比分别为21.94%、-4.00%、16.54%、15.08%、12.75% [1]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4亿元、26.27亿元、30.27亿元、34.92亿元、3.99亿元,同比分别为9.33%、7.03%、15.23%、15.37%、14.25%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6亿元,同比-4.0%,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7.0%;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25.9亿元,同比+147.3%;单Q4实现营业收入53.1亿元,同比+3.0%,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15.5% [2] - 2024年高端装备制造收入91.8亿元,同比+12.7%,毛利率39.4%,同比+1.9pct;油气工程及技术服务收入32.9亿元,同比-33.1%;新能源及再生循环收入4.6亿元,同比+7.9%;油气田开发收入3.5亿元,同比-6.9% [2] - 2024年国内收入60.4亿元,同比-7.04%;海外收入73.2亿元,同比-1.0% [2] - 2024年公司获取新订单182.3亿元(不含曼苏里亚气田&ADNOC数字化改造项目),同比+30.6%,截至2024年底存量订单101.6亿元,同比+34.5% [2] - 2024年销售毛利率33.7%,同比+0.6pct,销售净利率20.1%,同比+2.2pct;国内毛利率29.7%,同比-3.9pct;海外毛利率38.6%,同比+6.8pct [3]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0%/3.6%/3.8%/-0.7%,同比+0.2/+0.3/+0.1/-0.7pct [3] 项目中标情况 - 2024年5月,杰瑞与伊拉克中部石油公司初步签署曼苏里亚气田开发合同 [4] - 2024年9月,杰瑞与巴林国家石油公司签署7个天然气增压站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总金额22亿元,核心设备约11亿元) [4] - 2024年11月,杰瑞与ADNOC签订井场数字化改造项目(合同金额约66亿元) [4]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0.27/34.92亿元(原值为32.90/37.07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9.90亿元 [5] 市场数据 - 收盘价28.76元,一年最低/最高价25.40/42.00元,市净率1.39倍,流通A股市值199.432亿元,总市值294.4609亿元 [7]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20.66元,资产负债率38.36%,总股本10.2386亿股,流通A股6.9344亿股 [8]
宏观深度报告20250410:人民币有序贬值或为货币宽松打开窗口
东吴证券· 2025-04-10 14:04
人民币贬值原因 - 贸易风险催化和主动缓释共同促成人民币贬值,既是对海外风险事件的被动反应,也有主动释放风险的蕴意[1] 人民币贬值特征 - CNH比CNY反应更快更猛烈,表明贬值诱因来自海外冲击[7] - USDCNY掉期点重新下行且偏离利率平价水平,非金融企业部门购汇需求崛起[8][11] - 人民币呈现对主要货币“全面贬值”态势,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共同下跌[13][16] 人民币应对措施 - 中间价主动缓释风险,预计4月继续引导即期汇率,若超50基点抬升或引导释放风险,若持平或小幅度上调则牵引即期汇率,预计引导USDCNY抬升至7.40 - 7.50区间[1][21] - 非金融企业和居民部门持续“囤汇”,截至2025年2月末,“待结汇”资金体量约3136亿美元,外汇存款余额达9325亿美元,增速12.70%,“囤汇”资金在市场供需失衡时可平衡市场[24][26][27] 货币政策抉择 - “弱美元 + 非美货币强势”时,人民币主动贬值释放“宽货币”空间,利于国内货币政策及时落地“适度宽松”[1][32] - “强美元 + 非美货币弱势”时,人民币“稳汇率”压力上升,对跨境资金流动“防风险”的考虑或制约“宽货币”[1][34] 风险提示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反复,美联储“降息”路径不明,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流动性有不确定性[1][36] - 中国对冲政策效应迟滞,人民币资产预期回报率低于市场预期[1][36] - 特朗普加征关税或冲击欧元区经济和通胀,欧元区反应函数及日本央行“加息”节奏不明[1][36]
杰瑞股份(002353):2024年报点评:2024年归母净利润+7%,在手订单饱满业绩拐点即将到来
东吴证券· 2025-04-10 13: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杰瑞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7%,在手订单饱满业绩拐点即将到来;费用控制良好,订单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一带一路”合作深化,杰瑞中东市场布局进入收获期;考虑海外关税风险不确定性,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39.12亿元、133.55亿元、155.64亿元、179.11亿元、201.95亿元,同比分别为21.94%、-4.00%、16.54%、15.08%、12.75% [1]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4亿元、26.27亿元、30.27亿元、34.92亿元、39.90亿元,同比分别为9.33%、7.03%、15.23%、15.37%、14.25%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6亿元,同比-4.0%,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7.0%,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25.9亿元,同比+147.3%,单Q4实现营业收入53.1亿元,同比+3.0%,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15.5% [2] - 2024年高端装备制造收入91.8亿元,同比+12.7%,毛利率39.4%,同比+1.9pct;油气工程及技术服务收入32.9亿元,同比-33.1%;新能源及再生循环收入4.6亿元,同比+7.9%;油气田开发收入3.5亿元,同比-6.9% [2] - 2024年国内收入60.4亿元,同比-7.04%;海外收入73.2亿元,同比-1.0% [2] - 2024年公司获取新订单182.3亿元(不含曼苏里亚气田&ADNOC数字化改造项目),同比+30.6%,截至2024年底存量订单101.6亿元,同比+34.5% [2] - 2024年销售毛利率33.7%,同比+0.6pct,销售净利率20.1%,同比+2.2pct;国内毛利率29.7%,同比-3.9pct;海外毛利率38.6%,同比+6.8pct [3]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0%/3.6%/3.8%/-0.7%,同比+0.2/+0.3/+0.1/-0.7pct [3] 项目中标情况 - 2024年5月,杰瑞与伊拉克中部石油公司初步签署曼苏里亚气田开发合同 [4] - 2024年9月,杰瑞与巴林国家石油公司签署7个天然气增压站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总金额22亿元,核心设备约11亿元) [4] - 2024年11月,杰瑞与ADNOC签订井场数字化改造项目(合同金额约66亿元) [4]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0.27/34.92亿元(原值为32.90/37.07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9.9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估值为10/8/7倍 [5] 市场数据 - 收盘价28.76元,一年最低/最高价25.40/42.00元,市净率1.39倍,流通A股市值199.432亿元,总市值294.4609亿元 [7]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20.66元,资产负债率38.36%,总股本10.2386亿股,流通A股6.9344亿股 [8]
福斯特:2024年报点评:胶膜单平盈利优于同行,电子材料建立第二增长曲线-20250410
东吴证券· 2025-04-10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行业竞争激烈,下调2025年及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3/22.3/29.5亿元,同增25%/37%/32%,对应PE为20/15/11倍,给25年30x,对应18.7元,考虑公司电子材料业务逐步放量贡献新增长点,维持“买入”评级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收191.5亿元,同降15%,归母净利润13.08亿元,同降29%;2024Q4营收39.7亿元,同环比降33%/10%,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环比降88%/85%,主要系信用减值2.34亿 + 合伙人专项资金0.5亿影响利润 [10] - 2024年分红6.76亿,分红比例51.82%,股息率2% [10] 产品出货 - 2024年出货约28.1亿平,同增25%,其中2024Q4出货约7亿平,同增约10%,环比基本持平,测算单价约5元/平,环比下滑10%+,单平净利下滑至0.05 - 0.1元左右,若扣除2.3亿元信用减值和0.5亿元合伙人计划后,单平净利约0.45 - 0.5元,环比提升 [10] - 背板2024年出货1亿平,同降34%,2024Q4出货约1300万平,同环比下滑约60%/35%,2025年有望随新兴市场分布式需求提升有所增长 [3] - 电子材料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7.4亿元,利润0.43亿元,感光干膜2024年出货1.6亿平,同增约38%,2024Q4出货约4000万平,同增27%/环降约9%,产品结构向中高端提升,2025年有望保持30%+增长;铝塑膜2024年1296万平,同增29%,2024Q4出货约400万平 + ,环增20 - 30% [3] 未来展望 - 2025年3月起抢装拉动排产提升,胶膜价格上涨10%左右,海外产能进一步加码,订单充足、毛利率更高,预计2025年出货31亿平 + ,同增10%+ [10] 财务状况 - 2024年期间费用10.15亿元,同比降13%,费用率5.3%,同比升0.15pct,2024Q4期间费用1.2亿元,同环比降72%/67%,费用率3.06%,同环比降4.4/5.3pct,主要系财务费用减少 [11] - 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43.9亿元,同比大幅改善;2024Q4末存货18.7亿元,同比下滑约40% [11]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2,589|19,147|21,557|24,599|28,063| |同比(%)|19.66|-15.23|12.58|14.11|14.0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850|1,308|1,630|2,228|2,951| |同比(%)|17.20|-29.33|24.66|36.71|32.40|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71|0.50|0.62|0.85|1.13| |P/E(现价&最新摊薄)|17.67|25.00|20.05|14.67|11.08| [1]
福斯特(603806):2024年报点评:胶膜单平盈利优于同行,电子材料建立第二增长曲线
东吴证券· 2025-04-10 11: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行业竞争激烈下调2025年及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3/22.3/29.5亿元,同增25%/37%/32%,对应PE为20/15/11倍,给25年30x,对应18.7元,因电子材料业务逐步放量贡献新增长点,维持“买入”评级 [11] 各部分总结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收191.5亿元,同降15%,归母净利润13.08亿元,同降29%;2024Q4营收39.7亿元,同环比降33%/10%,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环比降88%/85%,主要受信用减值2.34亿和合伙人专项资金0.5亿影响;2024年分红6.76亿,分红比例51.82%,股息率2% [10] - 2024年出货约28.1亿平,同增25%,2024Q4出货约7亿平,同增约10%,环比基本持平,测算单价约5元/平,环比下滑10%+,单平净利下滑至0.05 - 0.1元左右,扣除减值和合伙人计划后单平净利约0.45 - 0.5元,环比提升;2025年3月起抢装拉动排产提升,胶膜价格上涨10%左右,海外产能加码,订单充足、毛利率更高,预计2025年出货31亿平+,同增10%+ [10] 业务板块 - 背板2024年出货1亿平,同降34%,2024Q4出货约1300万平,同环比下滑约60%/35%,2025年有望随新兴市场分布式需求提升增长 [3] - 电子材料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7.4亿元,利润0.43亿元;感光干膜2024年出货1.6亿平,同增约38%,2024Q4出货约4000万平,同增27%、环降约9%,产品结构向中高端提升,适用于高多层、HDI、类载板等产品需求,拓展至封装基板领域,2025年有望保持30%+增长;铝塑膜2024年出货1296万平,同增29%,2024Q4出货约400万平+,环增20 - 30%,未来贡献新业绩增长点 [3] 财务状况 - 2024年期间费用10.15亿元,同比降13%,费用率5.3%,同比升0.15pct,2024Q4期间费用1.2亿元,同环比降72%/67%,费用率3.06%,同环比降4.4/5.3pct,主要因财务费用减少;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43.9亿元,同比大幅改善;2024Q4末存货18.7亿元,同比下滑约40% [11]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2,589|19,147|21,557|24,599|28,063| |同比(%)|19.66|-15.23|12.58|14.11|14.0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850|1,308|1,630|2,228|2,951| |同比(%)|17.20|-29.33|24.66|36.71|32.40|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71|0.50|0.62|0.85|1.13| | P/E(现价&最新摊薄)|17.67|25.00|20.05|14.67|11.08|[1]
容百科技:2024年年报点评:Q4韩国工厂扭亏,盈利水平提升明显-20250410
东吴证券· 2025-04-10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海外工厂进展顺利,上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考虑海外布局优势明显,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2,657|15,088|18,326|22,151|25,695| |同比(%)|(24.78)|(33.41)|21.47|20.87|16.0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80.91|295.91|805.19|1,036.18|1,314.37| |同比(%)|(57.07)|(49.06)|172.10|28.69|26.8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81|0.41|1.13|1.45|1.84| |P/E(现价&最新摊薄)|22.91|44.97|16.53|12.84|10.13| [1]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151亿元,同比-33%,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49%,扣非归母净利2.4亿元,同比-53%;2024Q4营收38亿元,同比环比-8%/-15%,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环比+613%/+69%,扣非归母净利1.6亿元,同比环比+452%/+68%,毛利率12.7%,同比环比+4.8/+1.6pct [8] 出货情况 - 2024年三元正极销量12万吨,同增20%,全球市占率超12%,较2023年提升2pct,其中Q4出货量约3.1万吨,环比下降14%;预计2025Q1出货量2.6万吨,同比持平,环比下降16%,2025年三元出货量有望达14 - 16万吨,同增20 - 30% [8] - 2024年海外客户销量超2万吨,占比近20%;韩国工厂一期2万吨Q4单月满产,二期4万吨预计2025Q2开始调试,下半年爬坡,后续海外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8] - 2024年9系以上产品出货达2.7万吨,占比提升至23% [8] 盈利情况 - 2024年正极材料均价10.5万/吨,同减50%;2024年前驱体、锰铁锂、钠电等战略性业务投入约1.75亿元,剔除战略性业务投入后,三元正极全年盈利5.04亿元,单吨净利0.42万元 [8] - 测算2024Q4三元单吨扣非利润0.5 - 0.6万,环增30%+,主要由于Q4韩国工厂一期满产实现盈利;预计2025年随着二期量产爬坡,盈利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8] 新业务进展 - 锰铁锂方面,2024年出货同增超100%,连续两年保持市占率第一,一代产品获得头部客户近万辆汽车订单,二代产品单吨瓦时成本较磷酸铁锂低10%,预计2025年完成产线改造,实现批量生产与交付 [8] - 钠电方面,2025年初接连获得3000吨层状氧化物、数百吨聚阴离子正极订单,并立即启动量产交付;已开始新建6000吨钠电正极生产线 [8] - 固态方面,硫化物电解质得到多家国内外客户认可,中试线即将于2025年建成 [8]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 - 2024年期间费用率7%,同比+3pct;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5.2亿元,同比-71%,其中Q4为10.1亿元,同比环比+11%/+184% [8] - 2024年资本开支17.8亿元,同比+8.5%,其中Q4为4.2亿元,同比环比-7%/-40%;2024年末存货22.2亿元,较年初+45% [8] 财务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4,291|18,132|21,649|24,896|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0,332|11,372|11,786|11,989| |资产总计(百万元)|24,623|29,504|33,434|36,885| |流动负债(百万元)|11,085|14,892|17,843|20,056|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4,351|4,351|4,351|4,351| |负债合计(百万元)|15,435|19,242|22,193|24,407|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8,441|9,481|10,429|11,625|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747|781|813|853|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9,188|10,261|11,241|12,478|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24,623|29,504|33,434|36,885|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5,088|18,326|22,151|25,695|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13,576|15,872|19,186|22,245|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57|27|33|39| |销售费用(百万元)|45|49|55|59| |管理费用(百万元)|448|541|642|745| |研发费用(百万元)|424|513|598|642| |财务费用(百万元)|118|172|272|292| |加:其他收益(百万元)|103|92|111|128|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1|0|0|0| |公允价值变动(百万元)|0|0|10|10| |减值损失(百万元)|(94)|(150)|(70)|(15)| |资产处置收益(百万元)|0|0|0|0| |营业利润(百万元)|430|1,093|1,414|1,797| |营业外净收支(百万元)|0|25|10|10| |利润总额(百万元)|430|1,118|1,424|1,807| |减:所得税(百万元)|101|280|356|452| |净利润(百万元)|329|839|1,068|1,355| |减: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33|34|32|4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96|805|1,036|1,314|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0.41|1.13|1.45|1.84| |EBIT(百万元)|571|1,324|1,636|1,965| |EBITDA(百万元)|1,231|2,394|2,932|3,472| |毛利率(%)|10.02|13.39|13.38|13.43| |归母净利率(%)|1.96|4.39|4.68|5.12| |收入增长率(%)|(33.41)|21.47|20.87|16.0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9.06)|172.10|28.69|26.85|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23|480|2,000|2,554|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307)|(2,085)|(1,700)|(1,700)|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64)|2,301|425|(192)|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2,430)|696|726|662|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659|1,070|1,296|1,507| |资本开支(百万元)|(1,776)|(2,075)|(1,690)|(1,690)|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631)|(1,729)|(690)|(600)| |每股净资产(元)|17.47|19.63|21.59|24.07|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715|715|715|715| |ROIC(%)|2.78|5.75|6.19|6.87| |ROE - 摊薄(%)|3.51|8.49|9.94|11.31| |资产负债率(%)|62.69|65.22|66.38|66.17|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44.97|16.53|12.84|10.13| |P/B(现价)|1.07|0.95|0.86|0.77| [9]
容百科技(688005):2024年年报点评:Q4韩国工厂扭亏,盈利水平提升明显
东吴证券· 2025-04-10 09: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4年营收151亿元,同比降33%,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降49%,业绩符合预期;25 - 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8.1/10.4/13.1亿元,同比增172%/29%/27%,对应PE为17x/13x/10x,考虑海外布局优势明显,维持“买入”评级 [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4年营收151亿元,同比降33%,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降49%,扣非归母净利2.4亿元,同比降53%;24Q4营收38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降8%、15%,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增613%、69%,扣非归母净利1.6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增452%、68%,毛利率12.7%,同比和环比分别增4.8、1.6pct [8] 出货情况 - 24年三元正极销量12万吨,同比增20%,全球市占率超12%,较23年提升2pct,Q4出货量约3.1万吨,环比降14%;预计25Q1出货量2.6万吨,同比持平,环比降16%,25年三元出货量有望达14 - 16万吨,同比增20 - 30% [8] - 24年海外客户销量超2万吨,占比近20%;韩国工厂一期2万吨Q4单月满产,二期4万吨预计25Q2开始调试,下半年爬坡,后续海外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8] - 24年9系以上产品出货达2.7万吨,占比提升至23% [8] 盈利情况 - 24年正极材料均价10.5万/吨,同比降50%;24年前驱体、锰铁锂、钠电等战略性业务投入约1.75亿元,剔除后三元正极全年盈利5.04亿元,单吨净利0.42万元;测算Q4三元单吨扣非利润0.5 - 0.6万,环比增30%+,因Q4韩国工厂一期满产实现盈利;预计25年随着二期量产爬坡,盈利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8] 新业务进展 - 锰铁锂24年出货同比增超100%,连续两年市占率第一,一代产品获头部客户近万辆汽车订单,二代产品单吨瓦时成本较磷酸铁锂低10%,预计25年完成产线改造,实现批量生产与交付 [8] - 钠电25年初获3000吨层状氧化物、数百吨聚阴离子正极订单,并启动量产交付;新建6000吨钠电正极生产线 [8] - 固态硫化物电解质获多家国内外客户认可,中试线25年建成 [8]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 - 24年期间费用率7%,同比增3pct;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5.2亿元,同比降71%,Q4为10.1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增11%、184%;24年资本开支17.8亿元,同比增8.5%,Q4为4.2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降7%、40%;24年末存货22.2亿元,较年初增45% [8] 财务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5,088|18,326|22,151|25,695| |同比(%)| - 33.41|21.47|20.87|16.0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95.91|805.19|1,036.18|1,314.37| |同比(%)| - 49.06|172.10|28.69|26.8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41|1.13|1.45|1.84| |P/E(现价&最新摊薄)|44.97|16.53|12.84|10.13| [1][9]
安集科技:安集转债: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先锋-20250410
东吴证券· 2025-04-10 09: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安集转债债底保护较好、条款中规中矩、股本摊薄压力较小,预计上市首日价格在109.63 - 122.00元之间,中签率为0.0037%,建议积极申购 [3] - 安集科技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销售净利率和毛利率逐步上升,产品结构年际调整,化学机械抛光液业务占比上升并趋于稳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转债基本信息 - 安集转债于2025年4月7日开始网上申购,总发行规模8.31亿元,扣除费用后用于上海安集集成电路材料基地项目等 [3] - 债底估值96.7元,YTM为3.18%,存续期6年,资信评级AA - /AA -,票面利率逐年递增,到期赎回价为票面面值115%(含最后一期利息) [3][13] - 转换平价90.42元,平价溢价率10.60%,转股期为2025年10月13日至2031年4月6日,初始转股价168.11元/股 [3][14] - 转债条款中规中矩,下修条款“15/30,85%”,有条件赎回条款“15/30、130%”,有条件回售条款“30、70%”,总股本稀释率3.68% [3][14] 投资申购建议 - 预计安集转债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在28%左右,上市价格在109.63 - 122.00元之间 [3][16] - 预计原股东优先配售比例为64.65%,网上中签率为0.0037% [17] 正股基本面分析 财务数据分析 - 安集科技是高科技半导体材料公司,打破国外厂商垄断,核心产品实现技术突破 [19] - 2019 - 2023年营收复合增速44.31%,2023年营收12.38亿元,同比增14.96%;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57.26%,2023年为4.03亿元,同比增33.60%;2024年Q1 - 3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13.12亿元、3.93亿元 [19] - 营业收入主要源于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业务,2021 - 2023年化学机械抛光液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6.51%、88.34%和86.81%,光刻胶去除剂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3.23%、11.54%和12.49%,产品结构年际调整 [21] - 2019 - 2023年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3.07%、36.46%、18.22%、27.99%和32.53%,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0.25%、52.03%、51.08%、54.21%和55.81%,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逐步下降,财务费用率波动较大 [23] 公司亮点 - 拥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涵盖产品配方和工艺流程,技术水平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 [27] - 核心技术产品为集成电路领域化学机械抛光液、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和电镀液及添加剂,在半导体材料领域技术竞争力强,客户体系优质,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28]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409
东吴证券· 2025-04-09 22:04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硬科技实力提升但国产化率仍有空间,“科特估”体系促进资本市场与国产化协同,有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1][18] - 应对关税冲击,稳增长政策将从防止出口风险扩散、调整需求结构、扩大政策规模三个重点发力 [1][19] - 湖北省城投债等级利差小幅走阔,信用风险预计缓释,可采取资质下沉策略增厚票息收益 [2][23] - 转债加权估值中枢预将维稳,建议关注中高评级标的,规避信用下沉和负溢价率博弈 [4][24] - “对等关税”打破债券市场震荡格局,债牛逻辑更顺畅,二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下行至1.5% [5][26] - 2025年3月基金日均成交额及换手率环比双降,新发基金规模显著下降 [10][31] - 苏轴股份、尚太科技、长江电力、比亚迪、古井贡酒等公司业绩表现良好,维持“买入”评级 [11][12][15][16][17] 宏观策略 宏观点评20250408 - 特朗普宣布“史上最激进关税方案”,中国反制为国产替代注入加速动能,开启战略窗口 [18] - 中国硬科技实力提升,但科技企业对国内市场依赖和国产化程度有待提高 [1][18] - “科特估”体系下,国产企业通过正向闭环实现产融协同,是对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定价 [1][18] 宏观点评20250407 - 宏观政策将加大力度保障5%的经济目标,4月政治局会议是重要时间窗口 [19] - 政策关键在于节奏、力度和方向,稳增长政策重点为防止出口风险扩散、调整需求结构、扩大政策规模 [19][20] 固收金工 固收深度报告20250407 - 湖北省经济增速位于全国中上,财政实力有提升但仍处中下游,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占比上升 [21] - 湖北省城投债存量规模中上游,融资成本中游,信用评级集中中高,剩余期限中短期为主 [22] - 2024年发行缩量,预计2025年募资以“借新还旧”为主,未来3年偿债压力阶梯下行 [22] - 湖北省城投债二级市场成交热度尚可,收益率震荡下行,当前等级利差小幅走阔 [22][23] 固收周报20250406 - 海外风险资产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承压,美债10Y跌幅约20bp,联储或早于6月重启降息 [4][24][26] - 国内权益指数呈类“十字星”,转债周四逆势收红,内循环题材表现优 [4][24] - 转债策略关注中高评级标的,规避信用下沉和负溢价率博弈 [4][24] 周观:“对等关税”如何影响债券市场?(2025年第13期) - “对等关税”打破债券市场震荡格局,基本面、宽货币政策和资产荒推动债牛逻辑更顺畅 [5][26] - 美国经济数据矛盾,美联储政策路径分歧加剧,市场关注4月非农就业与Q1 GDP增速 [26][27] 二级资本债周度数据跟踪(20250331 - 20250404) - 本周无新发行二级资本债,存量余额减少,成交量减少 [7][27] - 各期限二级资本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微跌,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不大 [27][28] 太能转债:光伏电站运营龙头 - 太能转债发行规模29.5亿元,债底估值102.07元,转换平价78.66元,条款中规中矩 [29] - 预计上市首日价格93.85 - 104.52元,中签率0.0130%,建议积极申购 [29] 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跟踪(20250331 - 20250404) - 本周新发行绿色债券3只,规模11亿元,较上周减少,成交总额437亿元,较上周减少 [9][30] - 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不大,折价成交幅度和比例大于溢价成交 [30] 行业 东吴金融财富管理月报(2025/03) - 2025年3月基金指数净值小幅下跌,各类型基金收益高于股票指数型 [10][31] - 股票型ETF基金资金净流出83亿元,金融板块ETF呈现资金流入态势 [10][31] - 3月基金日均成交额和换手率环比双降,新发基金规模显著下降 [10][33] 推荐个股及其他点评 苏轴股份(430418) - 2024年营收7.15亿元,归母净利润1.51亿元,业绩增长受益于国内自主品牌和海外市场 [11][34] - 轴承和滚动体业务营收增长,RV减速器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 [34][35] - 调整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1][35] 尚太科技(001301) - 25Q1业绩超预期,预计出货7万吨,25年销量30 - 33万吨 [36] - 25Q1单位盈利稳中有升,预计全年单吨净利维持0.3万元+ [36] - 维持25 - 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给予目标价78.8元,维持“买入”评级 [12][36] 长江电力(600900) - 2025Q1来水偏丰,发电量稳增,水位同比提升,为全年发电打下基础 [37][38]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红利标杆空间打开 [38] - 维持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15][38] 比亚迪(002594) - 2025年一季报预告大超市场预期,上修25 - 27年归母净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6] 古井贡酒(000596) - 2024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省内保持强势,分产品和区域表现良好 [17] - 预计2025年收入双位数增长,净利率有改善空间,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