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定收益市场周观察:流动性或将继续宽松
东方证券· 2025-08-12 10:49
核心观点 - 对8-9月流动性持乐观态度,预计资金利率维持低位,支撑债市 [4][7] - 政府债发行压力或低于预期,供给压力缓和 [9][11] - 资金需求偏低有助于维持宽松环境 [12][13] - 债市短期策略建议以票息价值配置为主,交易空间有限 [4][14] 流动性分析 - 季节性因素显示8月DR007中枢环比变动均值-0.8bp,9月6.0bp,压力可控 [7] - 三季度财政支出加速,财政存款少增平稳资金面 [7] - 央行持续呵护资金面,8-9月季节性压力不大 [7] - 预计8月政府债净融资1.45万亿,9月1.19万亿,但供给动力可能低于历史均值 [9][11] - 6-7月同业存单净融资持续负增长,显示银行流动性充裕 [12][13] 债市表现 - 上周各期限国债收益率下行:1Y(-2.3bp)、3Y(-2.9bp)、5Y(-2.3bp)、7Y(-1.5bp)、10Y(-1.7bp) [4][17] - 3Y国开债下行幅度最大达2.9bp,10Y国开债上行1.7bp [4][17] - 回购成交量抬升至8.2万亿,隔夜占比均值90% [21][23] - DR001维持在1.31%,DR007在1.4-1.45%区间 [21][22] 高频数据 - 生产端:高炉开工率升至83.75%,半钢胎开工率微降至74.35%,石油沥青开工率降至31.7% [45][47] - 需求端:乘用车批发同比+1.3%,零售同比-0.8%;30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12.5% [45][48] - 价格端:布伦特原油-8.2%,LME铜+1%,焦煤+9.4%;建材指数-0.3% [46][53] - 螺纹钢库存升至388万吨,期货价格+0.1% [46][62] 本周关注 - 国内将公布7月经济数据和金融数据 [16] - 预计利率债发行5914亿,其中国债3400亿,地方债914亿,政金债1600亿 [16][17] - 国债发行包括3年期1450亿和20年期350亿特别国债 [17]
固收策略大百科系列之十一:政府债发行如何预测?
华西证券· 2025-08-12 10:42
政府债发行限额确定机制 - 全年政府债务限额在每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确定,包含中央财政赤字、地方财政赤字及专项债限额[1][10] - 中央财政赤字对应一般国债净融资额限额,地方财政赤字对应新增一般债发行限额[1][10] - 四季度可提前下达不超过下年度新增地方债限额60%的预分配额度,需次年纳入人大审批[11] - 历史上有年中调整案例,如2023年10月增加1万亿元赤字额度,2024年11月分三年发行6万亿元专项债[12] 国债预测方法论 - 预测分为发行日期确定(参考财政部季度发行计划)和规模测算(参考同期限国债历史数据)[2][14] - 单只规模调整需考虑三因素:国债到期规模(2025Q2到期2.67万亿元创历史峰值)、地方债发行节奏(2025年7月地方债净融资8124亿元导致国债单只规模降至1088-1310亿元)、剩余额度[22][25][28] - 贴现国债发行会改变年内到期规模,需动态调整净融资预测[28] - 2025年关键期限国债单只平均发行规模从1200亿元扩张至1700亿元[22] 地方债预测方法论 - 获取季度发行计划(如云南省2025Q3计划发行1129亿元)而非单只时刻表[29][31] - 新增债预测需30个以上地区披露计划才具参考价值,2025Q1实际发行12394亿元较计划13665亿元偏差12%[32] - 再融资债发行规模取到期量90%估算(2022年以来月度发行/到期比例中枢93%)[36][38] - 与国债存在"此消彼长"特征,2025年7月地方债发行提速致国债规模缩减[25][26] 短期预测修正 - 2025年8-9月修正预测:国债净融资调至8000/5400亿元,地方债调至6700/6000亿元[39][40] - 合计政府债净发行规模预计1.47万亿元(8月)、1.14万亿元(9月)[41][42] - 三季度新增债通常完成全年限额80-90%,7月少发部分预计在9月补足[40]
可转债市场周观察:高位或有震荡,机会大于风险
东方证券· 2025-08-12 10:20
核心观点 - 转债市场在短暂回调后重回上行通道,平价中枢和估值继续强势上行,长期逻辑未变,定价和估值水平在固收+需求增强、权益指数突破、转债仓位偏低等现状下仍有支撑 [5][8] - 权益市场短暂回调后继续上行,上证指数创新高,两融余额达2万亿元高位,权重板块表现强于成长板块,但短期存在压力 [5][8] - 市场走势乐观,指数上行至阶段性高点,短期或有回调但震荡走强格局不变,情绪来源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和科技竞争力提升带来的民众信心增长 [5][8] - 转债估值明显偏高,后续上行动力主要来自正股,自身估值弹性减弱,权益存在短期过热现象,9月前仍较为安全,回调机会大于风险 [5][8] 可转债观点 - 转债小幅回调后重回上行通道,平价中枢上行2.6%至108.5元,转股溢价率中枢走平维持21.8% [5][15] - 高价、低评级转债表现较好,AAA评级、大盘、低价转债相对偏弱 [5][15] - 日均成交放量至844.75亿元,中证转债指数上行2.31% [5][15] - 历史经验显示权益表现稳定状况下转债从未出现大幅度回撤 [8] 可转债回顾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2.11%,深证成指上涨1.25%,沪深300上涨1.23%,中证1000上涨2.51%,创业板指上涨0.49%,科创50上涨0.65%,北证50上涨1.56% [10] - 国防军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领涨,医药生物、计算机、商贸零售跌幅居前 [10] - 日均成交额缩量1125.77至1.69万亿元 [10] - 涨幅前十转债为交建、聚隆、高测、东杰、博瑞、甬矽、盟升、福立、振华、利民转债 [10][14] 权益缩量下转债成交放量 - 东杰、金现、天路、聚隆、奇正、博瑞、设研、思特、利民、高测转债等较为活跃 [14] - 转股溢价率最新值:1/4分位7.6%,中位数21.8%,3/4分位45.2% [16] - 转债转股价值最新值:1/4分位85.9,中位数108.5,3/4分位132.1 [16]
恒指收升47点,全日波幅较小
国都香港· 2025-08-12 10:20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昨日收升47点或0.19%报24906点,全日波幅仅193点,成交额2009.02亿港元,北水净流入3800万元[3][4] - 85只蓝筹股中50只上涨,中升控股(00881)涨2.8%、药明康德(02359)升2.4%、汇控(00005)扬1.8%;濠赌股回调,银河娱乐(00027)跌2.9%表现最弱[4] - 科技股分化:阿里巴巴(09988)升1.9%,美团(03690)倒跌1.3%,腾讯(00700)平收561元[4] 宏观经济 - 香港7月中小企营商动向指数从6月的41.6升至42.1,地产指数升幅显著(44.2→46.2),进出口贸易新订单展望指数为47[7] - 内地7月新能源车销量126.2万辆同比增27.4%,渗透率达48.7%;乘联会上调全年销量预期[9] - 特朗普呼吁中国将美国大豆订单翻两番以削减贸易逆差,中美关税休战协议8月12日到期[10] 行业动态 - ACCA研究报告指出碳相关工具会计处理缺乏国际统一准则,影响企业财务透明度和可比性[8]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7月汽车总销量259.3万辆环比降10.7%,但同比增14.7%[9] 公司动态 - 复星医药(02196)授权Expedition开发DPP-1抑制剂XH-S004,潜在交易总额达6.45亿美元[12] - 华南城(01668)被香港高等法院下令清盘,涉及2.89亿美元优先票据违约[13] - 金蝶国际(00268)上半年亏损收窄至9773.8万元人民币,收入同比增11.24%至31.92亿元[14] - 华检医疗(01931)斥资1.5亿元购入5190枚以太坊,计划通过定投策略持续加仓并布局创新药RWA交易所[15]
周度策略行业配置观点:恒生科技为什么最近没有跟上A股的脚步-20250812
长城证券· 2025-08-12 09:59
核心观点 - 恒生科技指数近期显著跑输A股市场,主要受美元流动性压制、外资定价权主导及互联网平台资源倾斜挤压AI投入等因素影响 [2][16] - A股市场呈现沪强深弱格局,上证指数周涨2.11%,政策利好(如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及事件催化(机器人大会、GPT-5发布)推动基建链和AI算力板块活跃 [1][7] - 恒生科技动态PE仅21.87倍(近10年23.28%分位),随着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及AI商业化提速,其成长属性或重新吸引资金 [17] - 银行板块配置逻辑从防御属性转向"基本面转好背景下核心资产最先受益",建议关注 [17] 一周市场表现 - **指数表现**:上证指数周涨2.11%,深证成指周涨1.25%,创业板指周涨0.49%,科创50周涨0.65%,全市场日均成交额1.70万亿元 [1][7] - **板块分化**:政策驱动下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机器人(具身智能方案发布)及稀土磁材(半导体关税预期)领涨,银行板块发挥防御作用 [1][7] - **交易数据**:图表显示电子、国防军工、计算机等行业区间涨幅居前,TMT板块拥挤度处于历史中低位 [11][12][13] 驱动因素分析 - **A股优势**:政策托底(基建链占比高)、国产替代预期(美国拟对半导体征收100%关税)及事件催化(GPT-5发布)支撑市场韧性 [1][7][16] - **恒生科技弱势**:联系汇率制度下美元走强触发资本回流,压制腾讯、阿里等权重股估值;互联网平台补贴战挤压AI投入,削弱技术利好传导 [2][16] - **资金流向**: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创新高,但近期分流至银行、医药等避险领域,恒生科技因缺乏事件驱动处于"真空期" [16] 配置建议 - **恒生科技**:低估值(动态PE 21.87倍)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7月非农新增仅7.3万,前值下修25.8万)或触发板块轮动 [17] - **银行板块**:基本面改善预期及避险属性双重支撑,成为资金配置转向的核心领域 [17] 重大事件影响 - **GPT-5发布**:支持全模态交互(0.3秒低延迟语音响应)、编程能力突破(单提示生成3D游戏),商业化策略分层定价(API低至$1.25/百万token) [8][9] - **美国政策扰动**:特朗普提名政治倾向明显的米兰进入美联储,强化宽松预期;半导体关税消息刺激A股国产替代主题 [8][7] - **中国出口韧性**:7月出口同比增7.2%,对东盟/非洲出口分别增16.6%/42.4%,机电产品及民企主导结构优化 [8]
当前港股市场维持高位盘整态势,昨日成交量缩减至2009亿港元,显示资金观望情绪有所升温,随着中报密集业绩期临
中泰国际· 2025-08-12 09:59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11日恒生指数微升48点或0.2%收报24,906点,恒生科指几乎无起跌收报5,460点,大市成交金额2,009亿港元较上周日均减少11.3% [1] - 锂矿股表现突出:赣锋锂业(1772 HK)上涨20.9%,天齐锂业(9696 HK)上涨18.2%,主因宁德时代宜春矿区停产刺激碳酸锂期货走强 [1] - 纸业股同步走强:理文造纸(2314 HK)上升6.1%,玖龙造纸(2689 HK)上升3.3% [1] 市场格局与驱动因素 - 港股呈现"内热外温"格局:年内港股通净流入8,790亿港元(超去年总量),但国际主动型基金净流出81亿美元 [7] - 恒指预测PE回归2018-2019年中枢,风险溢价处历史低位,AH溢价创近六年新低形成估值约束 [2][7] - 美国经济数据疲弱强化9月降息预期:市场对美联储降息概率预期接近90%,二季度GDP环比折年率3.0%但内需增速骤降至1.1% [6] 行业动态与政策导向 - 汽车板块分化:华晨中国(1114 HK)预告税前利润同比下降34%但净利润增长13%-16%,小鹏汽车(9868 HK)因新车型预期上涨5.3% [3] - 光伏板块受政策预期推动:信义光能(968 HK)、福莱特玻璃(6865 HK)分别上涨5.1%、3.1%,多晶硅均价同比上升13.3%但组件价格同比下跌22.4% [4][13] - 雅江水电工程启动:总投资1.2万亿元人民币,装机容量60-70GW(相当于3个三峡),建设期15年将带动电力设备需求 [12] 投资主线与推荐标的 - 核心配置方向:自主可控(半导体/AI算力)、反内卷政策受益的上游周期(钢铁/水泥)、生育补贴链(母婴/本地生活) [8] - 8月金股组合:包括腾讯(700 HK)、海螺水泥(914 HK)、地平线机器人(9660 HK)等,覆盖科技、基建、生物医药领域 [8] - 电力设备标的:哈尔滨电气(1133 HK)预计25H1净利润同比增95%,港华智慧能源(1083 HK)FY25股息率预计达4.8% [14] 宏观经济背景 - 中国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Q2为5.2%),但名义增速仅3.9%反映平减指数连续九季为负(-1.3%) [5] - 政策聚焦结构性托举:反内卷政策、雅江水电工程、全国生育补贴构成三大抓手,短期强刺激可能性低 [5] - 中美贸易摩擦:特朗普"对等关税"框架落地降低不确定性,但核心谈判仍胶着,"技术换资源"为主线 [6]
双融日报-20250812
华鑫证券· 2025-08-12 09:32
市场情绪分析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89分,处于"过热"状态[5][8] - 历史数据显示当情绪值低于30分时市场获得支撑,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8] - 情绪指标属于摆荡指标,适用于震荡市高抛低吸,趋势市中可能出现钝化现象[21] 热点主题追踪 - 脑机接口主题:国家医保局新增100余项医疗新技术收费项目,包括"脑机接口置入费",相关标的包括创新医疗(002173)、伟思医疗(688580)[6] - 机器人主题:全球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5-17日在北京举行,相关标的包括卧龙电驱(600580)、长盛轴承(300718)[6] - 物流主题:国家邮政局整治行业"内卷式"竞争,无人物流车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相关标的包括申通快递(002468)、顺丰控股(002352)[6] 主力资金流向 - 主力净流入前十个股:东方财富(89,834.06万元)、中际旭创(81,040.14万元)、国盛金控(80,160.68万元)[9] - 主力净流入前五行业:电子(316,908万元)、电力设备(290,829万元)、非银金融(157,921万元)、通信(141,321万元)、银行(99,422万元)[15] - 主力净流出前五行业:机械设备(-184,576万元)、传媒(-150,550万元)、国防军工(-138,243万元)、社会服务(-50,358万元)、建筑材料(-36,603万元)[16] 融资融券数据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中际旭创(47,138.72万元)、大族激光(44,657.43万元)、宁德时代(40,923.31万元)[11] - 融券净卖出前十个股:中芯国际(807.70万元)、贵州茅台(561.86万元)、立讯精密(512.11万元)[12] - 融资净买入前五行业:电子(172,396万元)、有色金属(159,818万元)、电力设备(159,716万元)、机械设备(152,578万元)、国防军工(133,648万元)[18]
煤炭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反转,不是反弹
国盛证券· 2025-08-12 09:16
核心观点 - 煤炭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认为当前市场表现疲软是反转而非反弹,主要受火电需求疲软和煤价下行影响[1] - 动力煤价格已处于估值低位,618元/吨的港口价格意味着超20%产能面临亏损[2] - 历史经验表明政策干预是煤价反转的必要条件,当前已出现供应端政策调控信号[3] - 动力煤和炼焦煤均具备价格反转条件,重点关注库存重构和超产查处带来的价格弹性[6] 市场表现 - 2025年初至6月30日,中信煤炭指数下跌10.77%,跑输沪深300指数10.80个百分点,位居30个行业末位[1][14] - 个股表现分化,安源煤业涨幅48.58%,恒源煤电跌幅25.33%[22] - 基金持仓持续下降,主动型基金对煤炭板块持仓占比降至0.36%,回落至2021年起涨前水平[1][19] 成本分析 - 16家动力煤上市公司样本显示,完全成本曲线右侧20%分位对应吨煤完全成本约390元/吨[2] - 疆煤外运成本受铁路运费下调影响有所降低,但运费占比仍达30-40%[55][56] - 印尼煤炭企业因新规导致成本上升,450元/吨的到岸成本成为边际定价基准[70] - 11家焦煤上市公司样本显示吨煤完全成本在396-973元/吨区间[72] 政策影响 - 历史三次煤价底部均伴随政策干预:2008年"四万亿"、2015年供给侧改革、2020年超产入刑等[3] - 国家能源局7月22日印发煤矿生产核查通知,限制月度产量不超过公告产能10%[7] - 政策干预路径分乐观、悲观、中性三种情景,当前符合中性情景假设[5] 细分品种展望 - 动力煤价格已持续下跌近4年,618元/吨或已处于底部区域[3] - 炼焦煤价格超跌后有望回升至1500-2000元/吨水平,关注库存重构和超产查处力度[6] - 新疆煤化工项目预期成为非电用煤新引擎,远期建设规模可观[67]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等央企及潞安环能、晋控煤业等弹性标的[7] - 关注安源煤业等完成控股权变更的公司及绩优股陕西煤业、电投能源等[7] - 重点标的估值显示部分公司2025年PE处于较低水平[9]
市场全天震荡走高,沪指六连阳再创今年以来新高
东莞证券· 2025-08-12 07:30
市场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走高,沪指六连阳再创今年以来新高,上证指数收盘3647.55点,涨幅0.34%,深证成指收盘11291.43点,涨幅1.46%,创业板指收盘2379.82点,涨幅1.96% [2]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83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167亿,连续第18个交易日突破1.5万亿元 [5] - 电力设备、通信、计算机、电子和食品饮料等行业涨幅靠前,分别上涨2.04%、1.95%、1.94%、1.76%和1.45%,银行、石油石化、煤炭、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跌幅靠前 [2] - 概念指数方面,PEEK材料、MicroLED概念、天津自贸区、AI PC和MiniLED等板块表现靠前,涨幅分别为5.99%、3.32%、3.27%、3.11%和3.11% [2][3] 技术分析 - 沪指成功突破压力位3650.50点,5日均线和10日均线形成金叉,指数位于多条均线上方,短期市场处于相对强势状态 [5] - 深成指进入上升通道,短期内可能继续冲击之前的高点 [5] - 当前A股市场内流动性相对充裕,交投情绪仍处于高位,整体运行状态较为健康 [5] 后市展望 - 市场呈现一定程度的结构分化,前期热门板块已处于相对高位,板块轮动节奏或进一步加快,把握结构性机会将成为关键 [5] - 中长期维度审视,市场仍处于趋势性行情的中段阶段,伴随国内积极因素的持续累积与发酵,股市驱动逻辑不断夯实,市场中枢有望稳步抬升 [5] - 财富效应的持续增强预计将进一步吸引境内居民财富配置及境外资金加大A股配置力度 [5] - 板块选择方面,建议重点关注TMT、公用事业、医药、金融等板块 [5] 利率债表现 -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升幅扩大,30年期国债"25超长特别国债02"收益率上行1.7bp,10年期国开债"25国开10"收益率上行1.45bp,10年期国债"25附息国债11"收益率上行1.5bp,5年期国债"25附息国债03"收益率上行2.25bp [4]
资金跟踪系列之六:两融活跃度回落,北上整体净流出
国金证券· 2025-08-11 23:17
宏观流动性 - 美元指数再度回落,中美利差"倒挂"程度加深,10Y美债名义利率回升而实际利率回落,通胀预期回升 [2][13] - 离岸美元流动性整体宽松,3个月日元/欧元与美元互换基差均回升 [18] - 国内银行间资金面平衡宽松,DR001/R001均回落,期限利差(10Y-1Y)走阔 [18][23] 市场交易与波动 - 市场整体交易热度回落但仍处于3月以来相对高位,军工、机械、医药、纺服、计算机、建筑等板块交易热度在80%分位数以上 [3][26] - 除中证1000/500外主要指数波动率回落,行业波动率大多低于60%分位数 [3][30] - 市场流动性指标小幅回升,各板块流动性指标均在70%历史分位数以下 [36] 机构行为与资金流向 - 北上资金活跃度回落,整体净卖出A股,主要净买入机械等板块,净卖出化工、电新、通信等板块 [4][31] - 两融净买入290.94亿元,活跃度回落至近三周低位,主要净买入电子、机械、医药等板块 [5][35] - 龙虎榜交易热度继续回升,纺服、消费者服务、机械等板块买卖总额占比上升 [5][44] - 主动偏股基金仓位继续上升,主要加仓医药、传媒、计算机等板块 [6][45] 分析师预测 - 全A的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同时被上调,机械、煤炭、非银等板块净利润预测均上调 [3][19] - 中证500、创业板指、沪深300的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均被上调 [3][23] - 中盘/小盘成长/价值的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均被上调,大盘成长的预测被下调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