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威集团(603501):25Q3营收、扣非再创新高,看好运动全景、AR、OCS等新成长机遇
中泰证券· 2025-10-29 17:38
投资评级 - 对报告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2]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增长,再创历史新高,主要受益于手机新品备货旺季以及运动全景相机、AR眼镜等需求增长 [4] - 公司在手机、汽车CIS领域持续推出新品,巩固市场地位,同时运动全景相机、无人机等IoT业务有望实现跨越式增长并贡献可观利润增量 [5][6] - LCoS技术在OCS、AR眼镜、AR-HUD等新应用领域打开成长空间,报告公司技术卡位领先,有望深度受益 [7] - 预计报告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对应市盈率逐步下降 [2][10] 财务表现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217.8亿元,同比增长15.2%;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35.2%;扣非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33.5%;毛利率为30.4%,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4.7%,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业绩**: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14.8%,环比增长4.6%;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17.3%,环比增长1.8%;扣非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0.4%,环比增长0.5%;毛利率为30.3%,净利率为15.1% [4] - **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2026年、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5亿元、355亿元、410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19%、16%、15%;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65亿元、57.36亿元、71.44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34%、28%、25% [2] 业务分项总结 - **手机CIS业务**:2025年9月推出OV50R新品,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量产;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将有多款50MP/200MP新品推出及量产,预计2026年手机业务将迎来新成长周期 [5] - **汽车CIS业务**:2025年10月发布8MP ADAS新品OX08D20,性能提升,车载CIS龙头地位稳固,有望受益于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实现快速增长 [5] - **运动全景相机/无人机业务**:有望搭载公司新料号,行业高增长叠加份额提升,IoT业务将迎来跨越式增长,且该品类利润率较高,有望贡献可观利润增量 [6] - **LCoS业务**:在OCS领域,LCoS方案相比MEMS在端口扩展和可靠性上有优势;在AR眼镜领域,为Meta首款消费级AR眼镜独供LCoS芯片;在AR-HUD领域,车载LCoS已量产交付,预计2026-2027年持续放量 [7]
倍轻松(688793):盈利水平承压,静待需求恢复
国盛证券· 2025-10-29 17:3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盈利水平承压,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主要系线上渠道销售收入下滑及销售费用投入产出效能不足所致 [1][2] - 报告下调公司盈利预测,但预计公司将在2026年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达到0.15亿元,并于2027年增长至0.24亿元 [2] - 核心观点为“静待需求恢复”,暗示当前困境为短期压力,未来伴随需求回暖业绩有望改善 [1][2] 财务表现分析 - **收入端**: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5亿元,同比下滑34.1%;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7亿元,同比下滑28.5% [1] - **盈利端**: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0.7亿元,同比下滑601.0%;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0.3亿元,同比下滑126.4% [1] - **毛利率**: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62.1%,同比下滑1.1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60.9%,同比下滑5.9个百分点 [2] - **费用率**: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5.2个百分点至57.3%,管理费率同比增加2.4个百分点至8.0%,研发费率同比增加2.3个百分点至7.9% [2] - **净利率**: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11.9%,同比下滑13.5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为-17.8%,同比下滑12.2个百分点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0.40亿元,同比下滑493.8% [2][4]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15亿元,同比增长136.3% [2][4]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24亿元,同比增长66.7% [2][4] - 对应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47元、0.17元、0.28元 [4] 估值指标 - 基于2025年10月28日收盘价29.87元,公司总市值为25.67亿元 [5] - 对应2026年预测市盈率(P/E)为175.2倍,2027年预测市盈率为105.1倍 [4] - 对应2025年预测市净率(P/B)为7.9倍 [4]
南芯科技(688484):AI电源与车规级产品频发,利润增长拐点已至
国盛证券· 2025-10-29 17:37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南芯科技维持"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利润增长拐点已至 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连续11个季度环比增长 单季度毛利率提升至36.99% [1] - AI电源与车规级产品频发 为公司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2] - 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 用于横向扩张 加大在智能算力电源 车载芯片及工业传感控制芯片领域的投入 [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10亿元 同比增长40.26% 环比增长15.97% 实现归母净利润0.69亿元 同比增长2.82% 环比增长15.78%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0亿元 同比增长25.34% 实现归母净利润1.91亿元 同比下降29.66%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3.38亿元 43.03亿元 54.94亿元 同比增长30% 28.9% 27.7%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5亿元 4.47亿元 6.50亿元 同比增长5.8% 37.6% 45.5%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59.4倍 43.1倍 29.6倍 [4]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推出四相双路同步降压转换器SC634X 支持高达2MHz开关频率 适用于AI PC 平板 电视及光模块 边缘计算等工业应用 [2] - 推出工业级大功率LLC SR控制器SC3530/SC3531 适用于AI服务器电源 满足CoC V5和DoE VI最高能效标准 [2] - 推出全新ASIL-D功能安全等级的车规级SBC SC6259XQ 单芯片集成多达7路电源 可应用于域控制器 智能座舱和ADAS等汽车模块 [2] - 公司上半年汽车和工业领域的业务占比较去年显著提升 [2] 资本运作与战略布局 - 公司计划发行可转债募集不超过19.33亿元 [3] - 募集资金将用于三个项目:智能算力领域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车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工业应用的传感及控制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3][4] - 项目旨在开发针对大电流应用场景的电源管理产品 并形成从供电 充电管理到传输 感知 决策 执行的完整车载芯片生态系统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所属行业为半导体 [6]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 公司收盘价为45.28元 总市值为192.76亿元 总股本为4.257亿股 [6]
蓝思科技(300433):25Q3业绩创同期新高,机器人、服务器成长可期
国盛证券· 2025-10-29 17:37
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4][7]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蓝思科技作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深度受益于AI技术发展各业务线预计全面增长 [4] - 公司25Q3业绩创同期新高营收与盈利稳步增长机器人及服务器等新兴领域成长可期 [1][3]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3663亿元同比增长1608%实现归母净利润2843亿元同比增长199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20702亿元同比增长1925%环比增长3023%实现归母净利润1700亿元同比增长1262%环比增长13820% [1]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91%同比减少2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7%同比减少1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1个百分点 [1] 主营业务分析 - 消费电子业务受益于AI端侧硬件深入布局作为大客户长期核心供应商将受益于份额提升新机加单和技术创新带来的价值量提升整机组装获更多客户认可已完成多款旗舰手机研发和量产准备 [2] - 智能汽车业务持续提升产品矩阵技术与渗透率中控模组智能B/C柱充电桩等核心产品线协同放量超薄夹胶车窗玻璃成功导入国内头部车企新车型量产体系单车价值量有望快速提升 [2] 新兴领域布局 - 智能头显与北美头部客户合作从核心部件向整机组装拓展新成立蓝思光电纵深推进光学产业链 [3] - 机器人业务成功进入北美及国内头部机器人供应链已批量交付关节模组灵巧手等预计全年出货人形机器人三千台四足机器狗一万台以上新总部将于11月18日投入使用进一步扩充产能 [3] - 折叠机业务已布局UTG和VTG等新技术并具备快速量产折叠屏结构件和模组的能力 [3] - AI服务器业务与北美客户深度配合计划从机箱结构件向液冷模组固态硬盘等组装领域拓展机箱结构件已批量出货固态硬盘组装预计明年实现规模量产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0亿元/1131亿元/1339亿元同比增长32%/23%/18% [4]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4亿元/680亿元/813亿元同比增长45%/30%/20%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0倍/23倍/19倍 [4] - 预计2025/2026/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9元/129元/154元 [6]
华能国际(600011):成本下行释放火电弹性,业绩超预期,股息吸引力提升
国盛证券· 2025-10-29 17:37
投资评级 - 对华能国际维持“买入”评级 [4][5]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超预期,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8.41亿元,同比增长42.52%,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5.79亿元,同比增长88.54% [1]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燃料成本降低与新能源扩张 [1] - 公司作为全国电力龙头优势突出,煤电利润持续改善,新能源转型成长空间广阔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12/159.33/162.57亿元,对应2025年A/H股股息率分别为6.19%/7.93%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729.75亿元,同比下降6.19%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09.43亿元,同比减少7.09% [1]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40.41亿元,同比增长39.8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新增计提资产减值3.65亿元 [1] 煤电业务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煤机上网电量100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16% [2] - 2025年前三季度平均上网电价478.71元/兆瓦时,同比下降3.54%,环比下降1.35% [2] - 受益于成本煤价下降,2025年第三季度煤电度电利润0.060元,同比提升0.036元/度,环比提升0.015元/度 [2] - 部分煤电机组关停影响发电电量 [2] 新能源业务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风电/光伏新增装机276.80/292.34万千瓦 [3] - 2025年第三季度风电/光伏上网电量82/83亿度,分别同比增长2.99%/45.41% [3] - 2025年1-9月风电/光伏新增装机2205.25/4626.80万千瓦,上网电量292/205亿度,分别同比增长8.90%/47.73% [3] - 2025年第三季度风电/光伏利润总额7.20/14.84亿元,度电利润0.088/0.180元,同比分别下滑0.059/0.029元/度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96/1.01/1.04元/股 [4]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8.1/7.6/7.5倍 [4] - 2025年10月28日收盘价7.73元,总市值1213.46亿元 [5] - 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0.2% [9]
沪电股份(002463):Q3延续高增长趋势,产能扩张打开成长空间
信达证券· 2025-10-29 17:3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沪电股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3]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延续高增长趋势,Q3实现营业收入50.19亿元,同比增长39.92%,环比增长12.63%;归母净利润10.35亿元,同比增长46.19%,环比增长12.50% [1] - 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5.12亿元,同比增长49.96%;归母净利润27.18亿元,同比增长47.03% [1] - 业绩增长主要受AI服务器和高速网络交换机等高阶PCB产品需求旺盛驱动 [3] 行业前景与公司业务驱动力 - 全球PCB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736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947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2% [3] - 与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和通信基础设施相关的多层板、HDI电路板及大尺寸先进基板将成为市场主要驱动力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AI服务器和HPC相关PCB产品同比增长约25%,占企业通讯市场板营业收入比重约23%;高速网络交换机及相关PCB产品同比增长约161%,占比约53% [3] - 预计公司AI相关PCB产品占比将持续提升 [3] 产能扩张与战略布局 - 公司已启动总投资约43亿元的“人工智能芯片配套高端印制电路板扩产项目”,预计2026年下半年开始试产并逐步提升产能 [3] - 海外布局方面,沪士泰国生产基地于2025年第二季度进入小规模量产阶段,并在AI服务器和交换机应用领域陆续取得客户正式认可 [3] - 公司拟筹划发行H股,以拓展海外融资渠道,支持全球业务布局 [3]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82亿元、59.92亿元、75.65亿元 [3]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9.35倍、25.49倍、20.19倍 [3] - 预计营业收入将从2025年的175.12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285.74亿元 [4]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38.8%提升至2027年的41.8% [4]
蓝思科技(300433):业绩基本盘稳固,多元业务成长曲线清晰
信达证券· 2025-10-29 17:3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蓝思科技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1]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基本盘稳固,消费电子业务受益于大客户新品周期驱动高增长 [2][3] - 新业务多点开花,AI端侧硬件及人形机器人业务构筑清晰的第二、三成长曲线 [3] - 公司系AI端侧核心个股,发展前景被看好 [3]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02亿元,同比增长19.24%,环比增长30.23% [2]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7.00亿元,同比增长12.58%,环比大幅增长138.10% [2] - 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7.63亿元,同比增长22.67%,环比大幅增长213.70% [2]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536.63亿元,同比增长16.08% [2] - 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为28.43亿元,同比增长19.91% [2] - 前三季度累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7.03亿元,同比增长28.72% [2] 消费电子业务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4%,其中苹果同比增长9%,为前五大品牌中增长最快 [3] - 公司持续巩固在玻璃、陶瓷、蓝宝石及金属等外观件、结构件与功能模组市场的领先地位 [3] - 公司完成了多款年度旗舰手机的研发和量产准备,并配合头部客户量产了多款新品高端机型金属中框 [3] - 三季度末大客户新机发布后市场反应超出预期,新机持续热卖 [3] - 公司作为大客户外观件、结构件的长期核心供应商,将受益于份额提升、新机加单和技术创新带来的价值量提升 [3] 新业务发展态势 - 在AI端侧硬件方面,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深度参与新一代AI硬件产品的原型开发与设计阶段 [3] - 公司为北美头部客户最新热销的AI眼镜提供了精密结构件、光学部件、声学模组等核心部件 [3] - 后续将开展软板SMT、无线充电模组、充电盒组装及整机组装业务 [3] -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公司已构建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组装的垂直整合平台 [3] - 公司已成功进入北美及国内头部机器人供应链,关节模组、灵巧手、结构件已批量交付 [3] - 公司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整机组装规模位居行业前列,预计全年出货人形机器人3000台,四足机器狗10000台以上 [3] - 公司初步成为最大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平台之一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50.94亿元,对应市盈率32.00倍 [3][4]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0.57亿元,对应市盈率23.10倍 [3][4]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80.63亿元,对应市盈率20.22倍 [3][4]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为905.26亿元,同比增长29.5% [4] - 预测2026年营业收入为1114.55亿元,同比增长23.1% [4] - 预测2027年营业收入为1310.79亿元,同比增长17.6% [4] - 预测2025-2027年毛利率将稳定在15.9%至16.3%之间 [4] - 预测净资产收益率将从2025年的8.9%提升至2027年的11.6% [4]
中航高科(600862):公司业绩短期承压,积极布局新兴赛道
国投证券· 2025-10-29 17:3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给予中航高科“买入-A”的投资评级 [5][8] - 12个月目标价为28.35元,相较于2025年10月28日22.61元的收盘价存在约25.4%的上涨空间 [5][8] 核心观点总结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业绩短期承压,但正积极布局以eVTOL为代表的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 [1][4] - 业绩波动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化、客户需求节奏调整及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影响,分析师预计业绩将自2026年起恢复稳健增长 [1][2][5] 2025年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7.61亿元,同比下降1.56%;归母净利润8.06亿元,同比下降11.59% [1]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下滑加剧,单季度营收10.14亿元,同比下降20.41%;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下降34.74% [1] 分业务业绩分析 - 航空新材料业务:前三季度营收37.13亿元,同比下降1.55%;归母净利润8.53亿元,同比下降10.6% [2] - 装备业务:前三季度营收0.44亿元,同比下降3.86%,主要因专用装备交付减少 [2] - 第三季度业绩大幅下滑主因是交付产品结构和客户需求节奏变化导致主要产品交付放缓 [2]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盈利能力:前三季度毛利率38.24%,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净利率21.62%,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3] - 研发投入:前三季度研发费用1.5亿元,同比大幅增加49.97%,显示公司持续加码研发 [3] - 其他费用:管理费用2.67亿元,同比增加5.02%;销售费用0.16亿元,同比下降22.32% [3] 资产负债与运营状况 - 资产端:预付款项0.4亿元,较期初大幅增加97.95%,主要系预付材料款增加 [3] - 负债端:应付账款20.35亿元,较期初大幅增加129.99%,主要系子公司原材料采购增加 [3] 未来业绩预测与估值 - 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9亿元、13.69亿元、15.56亿元,对应增速为5.7%、12.3%、13.7% [5] - 估值基础:基于2026年35倍市盈率的估值,得出目标价 [5] - 每股收益预测:2025E/2026E/2027E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73元、0.81元、0.93元 [6] 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子公司深圳轻快世界积极布局低空经济领域,专注于eVTOL等通用航空装备的复合材料及结构件的设计、研发和生产 [4]
国泰集团(603977):爆破工程收入高增,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国投证券· 2025-10-29 17:34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投资评级为“买入-A” [4][5] - 12个月目标价为15.84元,当前股价为13.40元(2025年10月28日) [4][5] - 总市值为8,324.64百万元,总股本为621.24百万股 [5] 核心观点与业绩预测 - 报告认为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爆破工程收入实现高增长 [1][2]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7/4.09/5.0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47.9%/53.1%/23.2% [4] - 估值方面,给予公司2026年24倍市盈率 [4] 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6.01亿元,同比下降6.01%;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下降13.06%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5.43亿元,同比下降5.97%;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下降16.24% [1]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4.91%,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1.83%,同比下降2.73个百分点 [2] 分业务板块表现 - 工业炸药销售84,436.99吨,同比下降2.63%,实现营收5.21亿元,同比下降4.32% [2] - 电子雷管销售1,703.93万发,同比下降11.47%,实现营收2.18亿元,同比下降18.99% [2] - 工业导爆索销售318.7万米,同比下降20.5%,实现营收1,211.21万元,同比下降21.03% [2] - 爆破工程销售4,525.87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92%,但实现营收3.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4.92% [2] 业绩波动原因分析 - 民爆业务业绩同比有所增长,但非民爆业务拖累整体表现 [3] - 子公司江西永宁科技、江西宏泰物流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业绩下降 [3] - 子公司江西澳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年同期冲回大额信用减值损失,本期业绩同比下滑 [3]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减少(上年同期收到1,000万元) [3] 未来财务预测摘要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82/30.17/35.70亿元 [8] - 预计2025/2026/2027年净利润率分别为10.4%/13.6%/14.1% [8] - 预计2025/2026/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7.9%/11.2%/12.6% [8] - 预计2025/2026/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3/0.66/0.81元 [8]
腾景科技(688195):专注光学光电子领域,下游多元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国金证券· 2025-10-29 17:23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46.90元,对应2026年158倍PE估值 [4] - 报告看好公司在AI算力驱动下高速光通信元器件的需求增长前景 [4] - 公司是国内精密光学元件领军者,产品有望率先受益于行业增长 [4]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3亿元,同比增长28%,归母净利润6380万元,同比增长15% [2] - 2024年全年营收4.5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6937万元,同比增长67% [26]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39.1%,销售净利率15.6%,盈利能力稳步回升 [29][30]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亿元/1.2亿元/1.6亿元,同比增长33%/30%/34% [4][8] 光通信业务发展 - 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147亿美元增至2032年425亿美元,复合增速16% [2] - 2025年全球八大CSP厂商资本支出超4200亿美元,同比增幅61%,带动上游需求 [2] - 公司与Lumentum、Finisar、光迅科技、中际旭创等全球主要光模块厂商建立合作 [2] - 下游客户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和新易盛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速分别为37%、58%和283% [2] 多元化业务布局 - 光纤激光领域与nLIGHT等领先厂商合作,2024年中国激光产业规模约2650亿元 [3][50] - 生物医疗领域产品应用于内窥镜系统、拉曼光谱仪、眼科OCT等设备 [3] - 消费类光学聚焦AR领域,提供棱镜组合、PBS组件、几何光波导组件等产品 [3] - 2024年收购GouMax 51%股权,切入光学测试测量环节,出资105万美元设立合资子公司 [3] 技术优势与研发投入 - 公司建立六大核心技术平台,实现垂直整合与规模化量产 [3][70] - 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拥有90项专利,其中包含17项发明专利 [30]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10.9%,持续投入AR光学、半导体设备等新兴领域 [30] - 管理层技术背景深厚,创始人余洪瑞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近三十年行业经验 [25]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营收增速领先同行,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速2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74] - 精密光学元件业务贡献主要收入,2025年上半年营收占比79%,毛利占比80% [18] - 通过"光学镀膜+微纳加工+模组集成"技术整合,深度绑定华为、中际旭创等头部客户 [74] - 在AR纳米压印衍射波导片及光机模组领域已完成技术开发,实现小批量生产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