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转负,等待降准
华西证券· 2025-03-10 11:00
通胀数据情况 - 2月CPI同比-0.7%,低于预期-0.4%,前月0.5%;环比-0.2%,前月0.7%;核心CPI环比-0.2%,前月0.5%[1] - 2月PPI同比-2.2%,低于预期-2.1%,前月-2.3%;环比-0.1%,前月-0.2%[1] CPI影响因素 - 春节错位扰动,1 - 2月CPI环比合计上涨0.5%,低于2021 - 2024同期均值1.1%和2015 - 2019同期均值1.5%[1] - 食品价格由涨转跌,拖累CPI环比0.07个百分点,鲜菜、蛋类、猪肉、牛肉价格节后回落[2] - 核心CPI环比转负,服务价格是主因,旅游、家庭服务等节日敏感型消费价格下跌[2] - 涉及以旧换新的消费品价格分化,交通工具、通信工具价格下跌,家用器具价格上涨[3] CPI积极信号 - 租赁房房租环比上涨0.1%,此前六个月为下跌或持平;电影及演出票价格环比上涨3.1%;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同比均涨0.2%[3] 国际商品价格影响 - 受国际贵金属和原油价格上涨影响,珠宝首饰等其他用品价格和服务环比涨0.7%,交通工具燃料价格环比涨1.3%,但3月支撑效应或减弱[4] PPI情况 - 2月PPI环比-0.1%,前月-0.2%,降幅收窄但修复不及预期,工业品价格为负状态未逆转[4] 复工及政策预期 - 节后复工进度偏慢,黑色等商品价格承压,1 - 2月新增专项债约6000亿,资金到位情况改善[5] - 通胀数据整体较弱,要达成全年通胀目标2%,有待货币、财政政策落地,3 - 4月降准概率上升[6]
2025年2月物价数据点评:年初两个月物价走势偏弱,促消费政策对物价有支撑作用
东方金诚· 2025-03-10 10:23
2025年2月物价数据情况 - 2月CPI同比涨幅为 -0.7%,上月为0.5%;1 - 2月累计同比涨幅为 -0.1%,较2024年12月回落0.2个百分点[1] - 2月PPI同比下降2.2%,上月为下降2.3%;1 - 2月累计同比为 -2.2%,降幅较2024年12月收窄0.1个百分点[1] CPI分析 - 2月CPI同比由正转负,食品价格同比降至 -3.3%,涨幅较上月下滑3.7个百分点,是整体CPI走低主因[2][5] - 1 - 2月CPI合计同比为 -0.1%,核心CPI合计同比为0.3%,均较2024年12月回落,显示年初物价偏弱[7] - 促消费政策对物价有支撑,2025年换新支持额度由1500亿增至3000亿,利好汽车等领域[8] CPI展望 - 3月CPI同比预计回升至0.3%左右,2025年CPI整体偏低,为逆周期调节提供空间[3][9] - 2025年宏观经济摆脱低物价取决于房地产、外贸环境和促消费政策力度[3][9] PPI分析 - 2月PPI环比下跌0.1%,同比下跌2.2%,跌幅均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能源价格拖累大[11] - 2月生产资料PPI环比下跌0.2%,生活资料PPI环比0.0%,工业品价格弱势,需求拉动不足[13][14] PPI展望 - 3月PPI环比预计延续下跌,同比降幅或维持在 -2.2%左右[14] - PPI同比转正取决于逆周期调节政策效果,需关注外贸环境变化[10][14]
宏观周报(3月第1周):政府工作报告定调积极
世纪证券· 2025-03-10 10:23
权益市场 - 上周市场缩量上涨,周均成交额17009亿元,环比缩量2907亿元,上证指数涨1.56%,深证成指涨2.19%等[11] - 政府工作报告积极,赤字率升至4%,消费、科技版块受重视,财政货币政策倾斜[3][11] - 1 - 2月出口同比增长2.3%,较去年12月的10.7%增速回落,整体仍有韧性,关税影响暂不显著[3][11] 固收市场 - 上周债市收益率上行,T2506下跌0.53%,TL2506下跌1.21%等[11] - 两会前后资金面先松后紧,降准降息未落地冲击债市情绪[3][11] - 可尝试利率逢高做多,短端利率胜率和赔率好于长端[3][11] 海外市场 - 美股下跌,道指跌2.37%,标普500指数跌3.1%,纳指跌3.45%;美债利率涨跌不一[11] - 美国2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15.1万人,失业率4.1%,降息预期相对稳定[3][11] - 上周弱美元逻辑强化,人民币升值,黄金上行[3][11] 宏观事件 - 政府工作报告未超预期,赤字率4%达新高,地方专项债等发行额度部分低于预期[13] - 1 - 2月出口未受2月4日生效的10%关税影响异常下滑,后续3月关税或形成挑战[19][20]
海外宏观周报:美国关税反复,欧洲财政转向
平安证券· 2025-03-10 10:05
海外经济政策 - 美国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2月新增非农低于预期,失业率增至4.1%,Markit制造业PMI升至52.7,3月降息25BP概率升至12%[6][13][16][19] - 欧洲德国拟放宽债务限制设5000亿欧元特别基金,欧盟提出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欧洲央行降息25BP,2月通胀小幅回落[6][21][23] - 日本央行副行长称将逐步调整货币宽松政策,3月会议倾向按兵不动[6][25][26] 全球大类资产 - 全球股市“东升西落”,美股标普500等指数分别下跌3.1%、2.4%和3.5%,港股恒生科技指数涨8.4%[6][28] - 美债利率反弹,10年美债收益率上行8BP至4.32%,10年TIPS利率上行13BP至1.99%[6][32] - 油价续跌3.9%,金价回升3.4%,美元指数下跌3.4%至103.89,欧元兑美元涨4.4%[6][34][36] 风险提示 - 存在特朗普新政、美国通胀和经济、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国际地缘局势超预期等风险[6][39]
泛科技仍是中期主线
华泰证券· 2025-03-10 09:50
市场观点 - 两会传递积极信号或抬升市场风险偏好下沿,泛科技是结构性行情主要方向[1] - 3月行情仍有空间,4月或需注意风格切换,扰动来自海外关税及财报季[1][3] 两会政策 - 两会明确抓内需、提科技、促改革方向,有助于抬升市场风险偏好中枢[2] - 内需关注以旧换新等方向,科技关注商业航天等领域,改革提及稳住楼市股市等政策[2] 行情支撑与扰动 - 科技行情受事件催化显著,后续关注GTC大会等重要观测窗口[3] - 风险偏好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和4月财报季扰动,需关注关税与基本面预期叠加情况[3] 景气线索 - 3、4月投资者重视基本面因子,景气线索集中于中游制造、大众消费品及地产链[4] - 中游制造工程销量回升、电池材料价格回暖等,大众消费品部分品类涨价,地产链景气修复[4] 配置建议 - 维持泛科技是中期主线判断,关注存储等估值修复程度不高且景气改善方向[5] - 关注中游制造及低位消费,如工程机械、美护等,主题关注低空经济等[5] 市场表现 - 三月第1周港股涨幅领先,其他大类资产涨跌不一,如恒生指数涨5.6%,美国标普500跌3.1%[8] - 三月第一周宽基指数整体收涨,行业层面有色金属、国防军工、计算机涨幅居前[9] 流动性情况 - 上周银行间资金价格下降至1.718%,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高至1.800%[17] - 上周绝对信用利差上升,相对信用利差基本稳定,中美利差扩大至2.52%[13] 估值情况 - 展示当前A股各行业指数PE(TTM)、PB(LF)所处2005年以来的百分位[23] 风险提示 - 国内泛科技产业发展不及预期,可能拖累A股整体表现[6][24] - 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会降低投资者风险偏好[6][24]
春节移位压低CPI、PPI结构分化
华泰证券· 2025-03-10 09:50
2月通胀数据表现 - 2月中国CPI同比从1月的0.5%转负至 -0.7%,环比从1月的0.7%回落至 -0.2%;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2%,环比降幅从1月的0.2%收窄至0.1%[1] CPI影响因素 - 春节移位效应压制2月CPI同比,食品类价格拖累约0.6个百分点,占降幅超8成,核心CPI同比转负至 -0.1%[2] - 食品CPI同比从1月的0.4%回落至 -3.3%,鲜菜价格同比增速由1月的2.4%转负至 -12.6%,拖累约0.31个百分点;非食品CPI同比从1月的0.5%转负至 -0.1%[6][7] PPI影响因素 - 春节前后为工业生产淡季,叠加煤炭供应充足、国际油价波动回撤,PPI总体承压,但宏观政策效果显现使同环比降幅收窄[6] - 2月PPI同比降幅收窄,油气等上游生产资料价格降幅走阔,有色相关价格持续走高,耐用消费品对价格持续形成拖累[6] 未来趋势 - 3月后复工数据同比有望提速,对工业相关价格指标形成提振,随着假期消费需求切换,叠加翘尾因素正常化,或推动CPI价格改善[3] - 3月以来高频数据显示挖掘机利用小时数同比回升,高炉开工率走强,下游基建及制造业开工提速[5] 风险提示 - 稳增长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地产需求超预期走弱[4][8] 关税政策影响 - 2月及3月特朗普分别签署行政令,共计对中国加征20%的关税,后续关税政策有不确定性,可能影响贸易品价格[5]
1-2月贸易数据点评:内外因素叠加,进出口边际走弱
太平洋· 2025-03-10 09:50
进出口总体情况 - 1 - 2月出口同比增长2.3%,进口同比下降8.4%,贸易顺差1705.2亿美元[6] 出口情况 - 出口规模创同期新高,但增势边际放缓,相比去年全年5.9%的同比,年初增速收窄[7] - 出口增速回落受基数、工作日、生产节奏和关税加征影响,特朗普新政累计加征关税幅度达20%[8] - 出口有一定韧性,全球制造业PMI达50%,韩国2月出口额高,越南前两月出口额同比增长8.4%[10] - 对三大贸易伙伴出口同比回落,对新兴市场下滑明显,对部分地区出口由负转正[13] - 电子类出口突出,机电产品增长4.2%,部分产品或存在以价换量现象[16] - 地产后周期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普遍下跌,部分品类跌幅超10%[19] 进口情况 - 1 - 2月进口同比增速为 - 8.4%,由长短期因素综合导致[23] - 工业原材料进口总额跌幅明显,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势放缓[26] 市场趋势 - 2025年出口面临较强不确定性,贸易壁垒抬高加深出口风险[29] - 扩内需必要性凸显,政府将扩大国内需求放在工作任务首要位置[29]
稳中求进,顺势而为
华泰证券· 2025-03-10 09:50
政策与市场情绪 - 两会延续稳中求进基调,财政赤字规模5.66万亿元,赤字率4%,促消费成对抗外需不确定性抓手,积极定调提振市场情绪,3月5日恒指收涨2.8%[2] 海外流动性 - 美国2月非农新增15.1万人不及预期,失业率4.1%略高于预期,海外流动性边际宽松,为港股带来阶段性顺风,但中期受通胀和债务上限博弈制约[3] 资金流向 - 截至上周三,EPFR口径下外资净流入港美中资股8.4亿美元,主动型外资流出2.5亿美元,被动型外资净流入10.9亿美元,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近356亿港元[4] 市场估值 - PB - ROE视角下,MSCI中国指数已由折价转为溢价约5.9%[14] 盈利预期 - 近期境外中资股2025E盈利预期上升,科技硬件、汽车等板块盈利预期上行,互联网、大众消费等板块保持稳定[18][23][32] 配置建议 - 短期对港股不悲观,中长期看好中国资产重估行情,维持哑铃配置,关注科技重估、新消费、创新药及高股息通信等板块[1][5] 风险提示 - 存在地缘不确定性、美国优先投资政策、科技板块拥挤度等风险,以及政策落地及执行力度、风险偏好下行幅度超预期风险[6][56]
两会中的债市线索
华泰证券· 2025-03-10 09:45
债市行情 - 上周两会召开,资金面企稳,但股市偏强和降息预期重估使债市大幅调整,十年期国债和国开债活跃券利率分别收于1.79%和1.80%,较前一周上行6BP和5BP[13] - 十年国债已达短期目标位1.8%,较年初低点上行近20BP[14] 财政政策 - 今年广义财政赤字较去年增加3.5万亿,广义赤字率9.8%,为近年来最高水平[3] - 税收收入预算预计增长3.7%,非税收入预算预计增长 - 14.2%,一般预算支出同比若完成预算将回升到4.4%[20] - 具有经济拉动效应的广义赤字增量约2.2万亿,对经济拉动可能在1%左右,预计对冲6%以上的出口下行[4] - 今年政府债净发行规模预计13.6万亿左右,较去年增长约20%,供给节奏更均衡[27] 货币政策 - 央行或对现状满意,不急于进一步降息,降准优先级更高且空间足,预计3 - 4月落地,降息需二三季度基本面和外部压力触发[30][31] - 存款利率调降可能以中小银行补降为主[34] 其他政策 - 政府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关注生育补贴、社保支出增长等;隐含今年价格增长目标不高,关注产能去化政策[6] - 政策支持产业发展,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近1万亿资金,扩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至8000 - 10000亿元,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40] 操作建议 - 提防债市“净值 - 赎回”反馈机制,关注3月底到4月上旬变盘窗口[41][42] - 逢调整配置存单、中短端信用债和超长端债,欠配资金可倒金字塔建仓长端利率[43]
宏观周报:国内经济今年主要预期目标确定 海外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多变
国信期货· 2025-03-10 08:04
政策动态 - 因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自3月10日起对美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鸡肉等加征15%,高粱等加征10%[5] - 因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等加征关税,中国自3月20日起对加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菜子油等加征100%,水产品等加征25%[12] - 美国特朗普签署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关税修正案,符合协定产品免征关税至4月2日,后又拟对加拿大木材和乳制品征新关税,或对乳制品征250%对等关税[10] 经济数据 - 中国今年GDP增长目标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CPI涨幅2%左右等[7] - 2025年1 - 2月中国商品贸易出口总值5399.4亿美元,同比增2.3%,进口总值3694.3亿美元,同比降8.4%[11] - 2月中国CPI同比降0.7%,环比降0.2%,PPI同比降2.2%,环比降0.1%[13] - 美国2月失业率4.1%,预期4.0%,非农就业人口新增15.1万人,预期16万人[11] 市场动态 - 上周猪肉批发价20.81元/公斤,蔬菜批发价4.81元/公斤,水果批发价7.53元/公斤[19] - A股主要指数上涨,上证综指涨1.56%,深证成指涨2.19%,创业板指涨1.61%[34] - 美元指数下跌3.42%,在岸美元兑人民币跌0.63%,日元兑人民币涨1.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