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国策略电话会-AI掘金机会-地产筑底-两会政策风向标-AI-纪要
-· 2025-02-08 22:02
高盛中国策略电话会:关税展望、AI 掘金机会、地产筑底、 两会政策风向标! 摘要 • 美国对中国加征 10%关税预计将拖累中国 2025 年经济增长约 0.5 个百分 点,虽低于此前预期,但仍构成负面影响,不确定性是关键因素。 •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包括对部分商品征收 10%-15%的报复性关税,总额 约 140 亿美元,并实施稀有材料出口管制,将部分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 单。 • 2025 年 1 月官方制造业 PMI 降至 49.1,非制造业 PMI 环比下降两个百分 点,受春节提前和冬季天气影响,经济活动放缓。 • 2024 年"以旧换新"政策通过 1,500 亿特别国债带动汽车、家电零售额 显著上升,拉动 10 月社零总额增长 1.2 个百分点,全年带动相关产品销 售超 1.3 万亿元。 • 预计 2025 年"以旧换新"政策将扩大补贴范围至手机、电脑等,特别国 债规模增至 5,000-6,000 亿,有望拉动社零增速 1.2 个百分点,名义 GDP 增速 0.4 个百分点。 • 央行稳定人民币中间价在 7.17 左右,短期内重视汇率稳定,但预计未来 3-6 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走弱至 7.4-7 ...
煤炭开采行业跟踪周报:库存压力较大,天气转冷煤价企稳
东吴证券· 2025-02-08 21: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煤炭价格因需求不及预期且库存累积过高上涨动能有限,后续伴随春节后工业复产复工和气温短期偏低,终端需求增长或带动煤价上涨 [2] - 关注保险资金增量,保费收入正增长且向头部保险集中,固收类资产荒叠加红利资产高位,预期权益配置更青睐资源股 [3][33] - 核心推荐动力煤弹性标的,依次为产地自西向东且低估值的广汇能源、昊华能源 [3][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上证指数本周报收3303.67点,较上周上涨53.07点,涨幅1.63%,成交金额1.87万亿元,较上周增加1.42万亿元,增幅315.15% [10] - 煤炭板块本周指数报收2688.84点,较上周下跌23.33点,跌幅0.86%,成交金额226.98亿元,较上周增加160.56亿元,增幅241.74% [10] - 本周涨幅前五公司为安源煤业(+14.56%)、晋控煤业(+8.45%)、开滦股份(+6.02%)、电投集团(+5.83%)、淮北矿业(+5.35%),跌幅前二公司为陕西煤业(-0.49%)、冀中能源(-0.32%) [11] 产地动力煤价格稳中有跌 - 截至2月7日,大同南郊5500大卡动力煤车板含税价环比持平,报620元/吨;内蒙古赤峰4000大卡动力煤车板含税价环比持平,报390元/吨;兖州6000大卡动力块煤车板含税价环比下跌40元/吨,报950元/吨 [14] - 截至2月7日,秦皇岛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环比持平,报753元/吨 [14] - 截至2月5日,环渤海地区动力煤价格指数环比下跌3元/吨,报698元/吨;截至2月7日,CCTD秦皇岛港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指数环比下跌2元/吨,报704元/吨 [16] - 截至1月31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NEWC煤炭价格指数环比下跌2.2美元/吨,报113.34美元/吨;南非理查德RB煤炭价格指数环比持平,报102.50美元/吨;欧洲三港ARA煤炭价格指数环比持平,报119.25美元/吨 [16] 产地炼焦煤价格环比持平 - 截至2月7日,山西古交2号焦煤坑口含税价环比持平,报670元/吨;河北唐山焦精煤车板价环比持平,报1540元/吨 [20] - 截至2月7日,澳洲峰景煤矿硬焦煤中国到岸不含税价环比上涨2美元/吨,报价199美元/吨;澳洲产主焦煤京唐港库提价环比上涨100元/吨,报价1530元/吨 [20] 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涨跌互现 - 截至2月7日,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环比下跌2.10美元/桶至74.66美元/桶,跌幅2.74% [23] - 截至2月7日,荷兰TTF天然气价格环比上涨0.7美元/百万英热至16.87美元/百万英热,涨幅4.32% [23] 环渤海四港区库存环比下跌 - 截至2月7日,环渤海四港区日均调入量133.36万吨,环比上周减少1.63万吨,降幅1.21%;日均调出量120.63万吨,环比上周减少11.17万吨,降幅8.48% [25] - 截至2月7日,当周环渤海四港区日均锚地船舶共47艘,环比上周减少18艘,降幅28.04% [29] - 截至2月7日,环渤海四港区库存2566.29万吨,环比上周减少15.31万吨,降幅0.59% [29] 国内海运费环比下跌 - 截至2月7日,国内主要航线平均海运费较上周环比下跌0.15元/吨,报收22.90元/吨,跌幅0.65% [31] 周观点 - 关注保险资金增量,保费收入正增长且向头部保险集中,固收类资产荒叠加红利资产高位,预期权益配置更青睐资源股 [33] - 核心推荐动力煤弹性标的,依次为产地自西向东且低估值的广汇能源、昊华能源 [33]
公用事业—电力天然气周报:2024年我国风光消纳率近95%,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8%
信达证券· 2025-02-08 21: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历经多轮电力供需矛盾紧张后电力板块有望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煤电顶峰价值凸显,电价有望稳中小幅上涨,电煤长协履约率或上升,电力运营商业绩有望大幅改善;随着上游气价回落和国内天然气消费量恢复增长,城燃业务有望实现毛差稳定和售气量高增,贸易商可增厚利润空间 [6][9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市场表现 - 截至2月7日收盘,本周公用事业板块上涨0.2%,表现劣于大盘;沪深300上涨2.0%到3892.7;涨跌幅前三的行业分别是计算机(13.5%)、传媒(7.2%)、汽车(6.9%),涨跌幅后三的行业分别是银行(-1.9%)、煤炭(-0.9%)、建筑材料(-0.3%) [10] - 截至2月7日收盘,电力板块本周上涨0.26%,燃气板块下跌0.73%;各子行业中,火力发电板块上涨0.31%,水力发电板块下跌2.00%,核力发电上涨0.42%,热力服务上涨1.76%,电能综合服务上涨1.71%,光伏发电上涨4.51%,风力发电上涨2.23% [12] - 截至2月7日收盘,本周电力板块主要公司涨跌幅前三名分别为龙源电力(8.13%)、新天绿能(6.05%)、江苏新能(4.67%),后三名分别为长江电力(-2.66%)、川投能源(-1.64%)、申能股份(-1.26%);本周燃气板块主要公司涨跌幅前三名分别为大众公用(6.72%)、天壕能源(3.31%)、国新能源(2.50%),后三名分别为新奥股份(-5.53%)、佛燃能源(-3.09%)、新天然气(-2.02%) [15] 电力行业数据跟踪 动力煤价格 - 2月,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年度长协价为691元/吨,月环比下跌2元/吨 [21] - 截至2月7日,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山西产市场价756元/吨,周环比持平;陕西榆林动力块煤(Q6000)坑口价775元/吨,周环比下跌5元/吨;大同南郊粘煤坑口价(含税) (Q5500) 624元/吨,周环比持平;内蒙古东胜大块精煤车板价(Q5500) 597.96元/吨,周环比下跌7.19元/吨 [21] - 截至2月6日,纽卡斯尔NEWC5500大卡动力煤FOB现货价格79.5美元/吨,周环比下跌0.30美元/吨;ARA60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102.05美元/吨,周环比下跌7.00美元/吨;理查兹港动力煤FOB现货价78.5美元/吨,周环比下跌0.75美元/吨;截至2月7日,纽卡斯尔NEWC指数价格114美元/吨,周环比上涨1.0美元/吨;广州港印尼煤(Q5500)库提价834.74元/吨,周环比上涨4.44元/吨;广州港澳洲煤(Q5500)库提价818.69元/吨,周环比上涨1.65元/吨 [22] 动力煤库存及电厂日耗 - 截至2月7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643万吨,周环比增加30万吨 [27] - 截至2月6日,内陆17省煤炭库存8380.4万吨,较上周下降869.9万吨,周环比下降9.40%;内陆17省电厂日耗为349.7万吨,较上周下降57.8万吨/日,周环比下降14.18%;可用天数为24天,较上周增加1.3天 [29] - 截至2月6日,沿海8省煤炭库存3496.5万吨,较上周增加13.6万吨,周环比上升0.39%;沿海8省电厂日耗为152.8万吨,较上周增加48.1万吨/日,周环比上升45.94%;可用天数为22.9天,较上周下降10.4天 [29] 水电来水情况 - 截至2月7日,三峡出库流量8420立方米/秒,同比上升24.37%,周环比上升1.69% [45] 重点电力市场交易电价 - 截至2024年11月8日,广东电力日前现货市场的周度均价为334.15元/MWh,周环比上升11.91%,周同比下降26.2%;广东电力实时现货市场的周度均价为306.57元/MWh,周环比上升11.19%,周同比下降33.4% [46] - 截至2024年11月14日,山西电力日前现货市场的周度均价为384.67元/MWh,周环比上升16.29%,周同比上升3.5%;山西电力实时现货市场的周度均价为413.23元/MWh,周环比上升25.79%,周同比上升10.3% [52] - 截至2024年11月14日,山东电力日前现货市场的周度均价为319.20元/MWh,周环比下降2.79%,周同比下降11.6%;山东电力实时现货市场的周度均价为353.81元/MWh,周环比上升7.06%,周同比下降1.3% [53] 天然气行业数据跟踪 国内外天然气价格 - 截至2月7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LNG出厂价格全国指数为4263元/吨(约合3.05元/方),同比下降13.58%,环比下降0.86%;2024年12月,国内LNG进口平均价格为590.68美元/吨(约合3.03元/方),同比上升4.36%,环比上升2.28%;截至2月7日,中国进口LNG到岸价为16.32美元/百万英热(约合4.31元/方),同比上升72.61%,环比上升9.88% [48] - 截至2月6日,欧洲TTF现货价格为16.34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上升80.0%,周环比上升10.1%;美国HH现货价格为3.7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上升78.7%,周环比下降8.0%;中国DES现货价格为14.88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上升57.5%,周环比上升4.3% [54] 欧盟天然气供需及库存 - 2025年第5周,欧盟天然气供应量54.5亿方,同比下降5.0%,周环比下降0.9%;其中,LNG供应量为24.7亿方,周环比上升2.0%,占天然气供应量的44.5%;进口管道气29.8亿方,同比下降13.9%,周环比下降3.2%,进口俄罗斯管道气3.776亿方(占欧盟天然气供应量的6.3%);2025年1 - 5周,欧盟累计天然气供应量273.3亿方,同比下降6.9%;其中,LNG累计供应量为119.9亿方,同比下降1.0%,占天然气供应量的43.9%;累计进口管道气153.4亿方,同比下降11.1%,累计进口俄罗斯管道气18.6亿方(占欧盟天然气供应量的6.8%) [58] - 2025年第5周,欧盟天然气库存量为602.69亿方,同比下降22.01%,周环比下降5.54%;截至2025年2月6日,欧盟天然气库存水平为50.0% [69] - 2025年第5周,欧盟天然气消费量(估算)为89.9亿方,周环比下降21.2%,同比上升1.5%;2025年1 - 4周,欧盟天然气累计消费量(估算)为498.7亿方,同比上升3.8% [71] 国内天然气供需情况 - 2024年12月,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378.40亿方,同比上升0.5%;2024年1 - 12月,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累计为4260.50亿方,累计同比上升8.0% [73] - 2024年12月,国内天然气产量为218.10亿方,同比上升4.6%;LNG进口量为714.00万吨,同比下降15.0%,环比上升16.1%;PNG进口量为441.00万吨,同比上升3.8%,环比下降5.2%;2024年1 - 12月,国内天然气产量累计为2463.70亿方,累计同比上升7.3%;LNG进口量累计为7665.00万吨,累计同比上升7.5%;PNG进口量累计为5504.00万吨,累计同比上升13.1% [74][75] 本周行业新闻 电力行业相关新闻 - 2024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分别为95.9%、96.8%;12月利用率分别为95.3%、95.1%;各省市差异明显,部分地区利用率高,如上海、浙江、安徽、福建等地;部分地区较低,如西藏等地 [83] 天然气行业相关新闻 - 2025年2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原产于美国的原油、液化天然气、煤炭等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等产品加征10%关税,相关税则自2025年2月10日起实施 [83] - 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12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78.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5% [84] 本周重要公告 - 华电国际2024年全年累计完成发电量2,226.26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下降约0.52%;完成上网电量2,084.53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下降约0.52%;2024年全年平均上网电价约为511.89元/兆瓦时;2024年下半年,持股70%的华电济南章丘热电有限公司的两台501.65兆瓦燃气发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营;截至2024年末,已投入运行的控股发电企业共计46家,控股装机容量总计为59,818.62兆瓦 [84] - 粤电力A 2024年度完成发电量1,258.4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39%;完成上网电量1,194.7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80%;截止2024年末,拥有可控装机容量4,170.75万千瓦,其中控股装机3,930.57万千瓦,参股权益装机240.17万千瓦;受托管理装机容量895.4万千瓦,以上可控装机容量、受托管理装机容量合计5,034.95万千瓦;2024年,通过自建及收购新增控股装机容量718万千瓦 [85] - 大唐发电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完成上网电量约2,693.223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3.81%;平均上网电价为451.40元/兆瓦时,同比下降约3.22%;2024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约2,337.55亿千瓦时,占比86.79%;截至2024年末,总装机容量达79,066.227兆瓦;2024年,新增火电煤机2,400兆瓦、风电2,594.2兆瓦、光伏1,659.823兆瓦;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利润约为42亿元至48亿元,增加约28.35亿元至34.35亿元,同比增加约208%至252%;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42.7亿元至48.7亿元,增加约37.1亿元至43.1亿元,同比增加约657%至763% [86] - 江苏新能控股股东国信集团牵头的联合体在江苏省2024年度海上风电竞争性配置中,获得射阳北区H1、大丰H19、东台H4、东台H6等四个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权,总容量达155万千瓦;后续相关业务或以市场公允价格将该等业务或资产委托江苏新能管理 [87] - 佛燃能源拟以股本总数1.298,021,227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324,505.306.75元(含税),占2024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的70.20%,本次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全资子公司香港华源能国际能源贸易有限公司拟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设立弗尼克斯(香港)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之后弗尼克斯公司将与香港中华煤气下属子公司臻和绿源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合资设立衡和绿源投资有限公司,双方持股比例均为50%;合资公司将投资开发中国境内绿色燃料及化工项目,包括收购内蒙工厂项目公司、在大湾区新建绿色甲醇生产基地等;2024年度,与香港中华煤气累计已发生关联交易总金额为24460.12万元(不含本次) [88][89] 投资建议和估值表 投资建议 - 电力建议关注全国性煤电龙头国电电力、华能国际、华电国际等;电力供应偏紧的区域龙头皖能电力、浙能电力、申能股份、粤电力A等;水电运营商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川投能源、华能水电等;煤电设备制造商东方电气;灵活性改造技术类公司华光环能、青达环保、龙源技术等 [6][93] - 天然气建议关注新奥股份、广汇能源 [6][93] 估值表 - 报告给出公用事业行业主要公司如华能国际、国电电力、华电国际等的收盘价、归母净利润、EPS、PE等估值数据 [91][94]
高盛:中国思考-2025年开局Ⅲ-假设……2025年中国股市的意外和风险-
-· 2025-02-08 20:50
4 February 2025 | 8:19PM HKT China Musings 2025 Kickoff (Part 3): What if...? Surprises and risks for China equity in 2025 1. US tariffs and the Rmb (GSe: 20% increase in effective US tariff rate on Chinese goods) Timothy Moe, CFA +65-6889-1199 | timothy.moe@gs.com Goldman Sachs (Singapore) Pte 2. US-China relations (GSe: moderately high tensions as proxied by GSSRUSCN) 3. Fiscal policy delivery and (dis)inflation (GSe: augmented fiscal deficits to GDP at 13%; average CPI and PPI at -0.3% in 2025) 4. Chines ...
摩根大通:比亚迪
摩根大通· 2025-02-08 20: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BYD - H和BYD - A的评级均为“Overweight”(增持)[6][12][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有两大投资主题,即L2 +高级自动驾驶功能渗透率大幅提升和中国品牌海外市场份额持续增加,比亚迪有望受益于此[2] - 预计到2026年比亚迪全球交付量达650万辆,海外市场150万辆,全球轻型汽车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3%提升至7%,新能源汽车领域保持约22%,2026年是其全球战略重要转折点[14][21][32] - 尽管面临欧盟关税上升,比亚迪将以产品内容而非价格参与海外竞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带来更多商机,预计明年将迎来估值重估[14][21][3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驱动 - 2月10日比亚迪将展示最新城市和高速NOA解决方案“比亚迪天眼系统”,基于英伟达或地平线芯片,软件由Momenta提供,搭载高速NOA功能新车起售价约9 - 10万元,城市级约18 - 20万元[5] - 3月下旬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预计市场上调2025年盈利预测,摩根大通预测比市场共识高10%[5] - 2025年下半年海外工厂建成并逐步投产,印尼、巴西、匈牙利和土耳其工厂总产能超50万辆,预计到2030年中国品牌海外市场份额从去年的6%提升至12%,海外业务应获更高估值[5] 成本与价格趋势 - 2025年高速NOA的BOM成本将从2024年的4000 - 5000元降至约3000元,城市级NOA从约20000元降至10000 - 15000元[7][8] - 搭载城市级NOA功能汽车价格从去年的20万元以上降至今年的18 - 20万元,高速NOA汽车价格从去年的15万元以上降至今年的9 - 10万元[8] 盈利预测对比 - 摩根大通对多家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2024 - 2025年的盈利和营收预测与彭博共识存在差异,其中比亚迪2025年净利润预测比共识高10%[9] 风格暴露 - BYD - H和BYD - A在价值、增长、动量、质量、低波动和ESGQ等量化因子上有不同的当前排名和历史百分位排名[12][30] 估值 - BYD - H的2025年12月目标价为475港元,基于SOTP估值,对各业务板块采用不同估值倍数[15][16] - BYD - A的2025年12月目标价为440元人民币,同样基于SOTP估值,对各业务板块采用不同估值倍数[33][34] 财务总结 - 报告提供了BYD - H和BYD - A从2022年到2026年的财务数据,包括收入、成本、利润、现金流、资产负债等方面,并分析了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比率[28][45]
激光电视革新:技术突破与家庭娱乐新生态的构建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2-08 2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激光电视是利用激光光源与前投影技术成像的第四代电视产品,消费群体年轻化,国产化进程加速降低成本,行业集中度高。2018 - 2022年国产替代驱动行业规模增长,2023年因替代品技术创新行业规模大幅下降。未来车 + 家多场景将推动激光投影总需求增长,但技术路线限制激光电视防御中长焦激光投影设备渗透,中长焦激光投影有望弯道超车 [1] 各部分内容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激光电视是利用激光光源作为显示光源,结合前投影显示技术成像的第四代电视产品,配备专用投影幕,能接收并显示广播电视或互联网电视节目,核心部件研发制造结合整机设计 [2] - 基于激光光源可分为单色固态激光光源加荧光粉、三基色固态激光光源和结合LED的混合技术光源三类 [3][4] 行业特征 - 消费群体年轻化,18至30岁年轻人群近半数购买,45岁以上用户不足5%,90后成消费主力军 [7][8] - 国产化驱动降本,近三年核心器件国产化比例提升到75% - 80%,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 [9] - 行业集中度高,2021年上半年海信、峰米、长虹前三市场份额之和超80%,2022年海信全球出货量和内地零售额市占率分别为53.5%和91.4% [10] 发展历程 - 技术萌芽期(1965 - 2005年):1977年研发出基于气体激光器的显示原理样机,2003年实现激光全色投影显示原理到实际的验证 [11][12] - 技术发展与推广期(2006 - 2015年):2006年研制出世界首台大屏幕激光电视机,2015年实现国际首台激光电视产品量产,产业链逐步成熟 [11][13] - 市场快速增长期(2015年至今):2021年列入国家重点项目,2022年行业标准实施,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11][14]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器件提供商,中游为制造商,下游为消费者 [16] - 上游受制于原材料国产化率和关键核心部件进口依赖,中游呈现高集中度竞争格局且受替代品冲击,下游消费群体年轻化且海外市场获认可 [17][18][29] 行业规模 - 2018 - 2023年市场规模由44.67亿回落至20.41亿,年复合增长率 - 14.50%,预计2024 - 2028年由13.01亿回落至7.42亿,年复合增长率 - 13.87% [32] - 2018 - 2022年国产替代驱动降本放量,行业规模高位运行;2023年替代品技术创新侵蚀市场份额,行业规模大幅下降 [33][34] - 未来多应用场景拓展推动激光投影需求增长,但技术路线限制激光电视对抗替代品渗透 [35][37] 政策梳理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多项政策为激光电视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 [39][40]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企业占据份额高,海信视像为第一梯队,光峰科技为第二梯队,长虹等为第三梯队 [42] - 头部生产商凭借技术研发能力和国产化优势领先,未来技术进步和多场景趋势推动竞争差异化,头部企业巩固地位 [43][44][45] 上市公司速览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市值392.3亿元,营收规模同比增长17.0%,毛利率17.0% [48]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市值700.6亿元,营收规模同比增长4.4%,毛利率11.4% [48] 企业分析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业,总部青岛,经营范围广,2023年研发投入24亿元,专利数量居前列 [48][43]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存续,总部绵阳,经营范围广,在激光电视市场有一定份额 [51]
中国水上油品运输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2-08 2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2017 - 2027年中国水上油品运输市场规模、船舶数量、市场运力、船舶平均运力进行数据展示与分析,并基于油轮运力增速对2023 - 2027年相关数据进行预测 [7][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水上油品运输市场规模 - 给出2017 - 2027年市场规模数据(载重吨),2017年为1,008.89,2022年为1,142.2,预计2027年达1,232.9 [7] - 依据招商南油和中远海能年报数据,2022年全球油轮5574艘,成品油油轮1711艘,比例30.69%:69.31%,预计2023年原油油轮运力增速2%,成品油油轮增速0.5%,油轮运力增速1.54%,假设2023 - 2027年增速不变进行预测 [8] 中国水上油品运输船舶数量 - 给出2017 - 2027年船舶数量数据(艘),2017年为1,316,2022年为1,194,预计2027年达1,289 [9] - 船舶数量随市场运力变化,假设2023 - 2027年增速与运力增速1.54%一致,对预测数量四舍五入 [15] 中国水上油品运输市场运力 - 给出2017 - 2027年市场运力数据(载重吨),2017年为1,008.89,2022年为1,142.2,预计2027年达1,232.9 [20] - 依据招商南油和中远海能年报数据,2022年全球油轮5574艘,成品油油轮1711艘,比例30.69%:69.31%,预计2023年原油油轮运力增速2%,成品油油轮增速0.5%,油轮运力增速1.54%,假设2023 - 2027年增速不变进行预测 [20] 水上油品运输船舶平均运力 - 给出2017 - 2027年船舶平均运力数据(载重吨),2017年为7,666.34,2022年为9,566.16,预计2027年为9,564.78 [10] - 计算公式为水上油品运输船舶平均运力 = 中国水上油品运输市场运力 / 中国水上油品运输船舶数量 [25]
2024年制药产业全球化的路径与机遇(上):以市场需求为研发创新基本指引,国产品牌海外认可度提升,出海航道实现“百舸争流”
头豹研究院· 2025-02-08 2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先进市场医疗环境高度成熟,中国医疗板块实力提升减小差距,中国通过实施多项医疗保障和分级诊疗制度,显著提升医疗服务覆盖范围和质量,与发达国家差距逐步缩小 [8] - 中国制药以抗癌药物的“效量齐升”和非抗癌药物的“技术突破”为主要抓手,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政府增加科研经费投入,促进临床试验管线增长,生物制药研发加速,非肿瘤领域缩短与欧美市场技术差距 [9] - 基于多重优势,国产药品出海实现“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欧美市场是全球新药拓展首选目标,中国药企在美设研发中心;中国是印度主要原料药供应国;中国能缓解日本医疗支出压力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医药制造与医疗服务市场总览 - 先进市场基本实现医疗资源充分分配和医疗服务充足供给,对海外同类医疗产品进口需求低,新生儿死亡率均值仅为2.03人/千人,日本最低为0.8人/千人;先进市场居民慢性疾病患病概率相对较低,北美及欧洲发达国家均值为10.04%,瑞士仅为7.9%,中国医疗制造业发展关键在于创新 [14][16] - 新兴市场医疗产业起步迟缓,存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情况,新生儿死亡率逼近10%,慢性疾病患病概率均值为19.64%,但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带动居民收入提升,对高质量医疗产品和服务需求弹性大,是全球医疗产业创新出海首选目的地 [17][19] - 先进市场国家医疗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政策体系完善,在多方面实力较强,能满足居民多元化诊疗需求,加拿大“健康覆盖指数”达91分领先,美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总额16.57%,德、奥、法等国超10% [20][23] - 新兴市场基本医疗资源供给有缺口,慢病重疾患病风险高,降低居民就诊负担是关键,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健康覆盖指数”超80%,巴西等少数国家医疗卫生支出占GDP近10%,部分发展中国家占比均值约5% [24][28] 中国制药产业全球商业化综述 - 原料药方面,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后大宗原料药出海,2008 - 2012年特色原料药出口规模提升,2016年国家提出巩固国际竞争地位和提高精深加工产品出口比重要求;仿制药方面,1974年和1979年有人福普克药业和华海药业获批美索巴莫片ANDA文号,2015年国家开展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2017年中国加入ICH [30][32] - 2017 - 2023年中国创新药海外市场渗透加速,如传奇生物与强生合作、百济神州多款药物获批上市等,2019年泽布替尼成为首款中国原研获FDA批准抗癌新药,2023年替雷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呋喹替尼等获批上市 [35] - 中药方面,2015 - 2021年连花清瘟胶囊、七味温阳胶囊等多款中药产品在海外获批;CXO方面,2008 - 2024年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等企业通过收购等方式全球化发展 [38][39] - 2023 - 2024年中国出台多项制药产业全球化相关政策,如《出口药品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提升国产药品国际竞争力,《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保护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等 [43] 中国制药产业研发创新及布局拓展现状 - 2021 - 2023年生物创新药临床试验占比由39.7%提升至46.6%,双抗药物在研管线占比增长2.6个百分点,ADC药物研发占比由1.8%增至4.9%,CLDN18.2靶点成为热门靶点,“Me Too”类创新药占主导,“Fast Follower”类速增 [49] - 2024年单抗药物、ADC药物和细胞疗法是制药企业重点覆盖目标,针对CLDN18.2靶点研发管线多,非肿瘤领域致病靶点热度提升,研发创新以“技术突破”为逻辑,向“下一代治疗方案”转变 [52] - 2018 - 2023年制药企业提交中药临床试验申请数量由34项增至73项,获批临床项目由29项增至60项,年复合增速达15.7%,慢病重疾防治是中药创制主要方向,头部企业研发费用占营收比稳步上升 [57] 中国制药产业全球商业化现状 - 欧美先进市场是中国药品出海主要目标市场,中国药企在美国设研发中心;印度因仿制药产业对原料药有刚性需求,中国原料药有质量及成本优势,是印度原料药进口主要来源国 [59][62]
12月用电:增速回升,暖冬二产支撑用电需求
国金证券· 2025-02-08 20: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2月全社会用电增速3.2%,二产用电新增贡献率最高,暖冬使居民用电增量贡献回落,二产成用电增长支柱 [3][10] - 六大板块用电增速总体为正、环比有升有降,除制造板块外其余低于前5年平均增速 [22] - 12月云南用电量同比+10.9%领跑全国,低温支撑中西部用电需求高增 [64] - 建议关注皖能电力、华电国际等火电企业,长江电力等水电企业,中国核电等核电企业,云南能投等新能源企业 [2][68][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分部门看:暖冬致三产/居民增量贡献回落,二产支撑增长 - 12月全社会用电增速3.2%,用电量8835.2亿千瓦时,一/二/三产用电量均增长,二产新增贡献率68.1%,居民用电新增贡献率1.1% [3][10] - 暖冬使居民用电需求增量贡献率环比回落,二产因规上工业盈利改善、政策落地和抢出口行为用电量增长,三产因经济活动恢复和数字化转型用电量持续增长 [3][10] - 12月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量贡献率9.2%,环比增长8.2pct,非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6%,增速环比上涨0.9pct [17] 分板块看:板块用电增速总体为正,环比有升有降 整体 - 六大板块用电量均正增长,地产、能源、交运、消费、制造、TMT板块分别同比增长1.7%、6.0%、4.8%、5.2%、7.9%和12.6% [22] - 地产、能源、交运、制造板块增速环比分别上升0.9/1.7/0.5/2.0pct,消费和TMT板块增速环比分别下降0.9/1.5pct [22] TMT板块 - 12月用电量同比上升12.6%,增速环比回落1.5pct,因AI产业链发展带动相关领域用电高增 [36] 能源板块 - 12月月度用电量同比上升6.0%,增速环比上升1.7pct,迎峰度冬能源保供支撑用电需求 [38] 地产周期板块 - 12月用电增速1.7%,采矿业和建筑业用电量增速为负,其余正增长 [39] - 日均同比农业用电增幅最大、达8.8%,建筑业降幅最大、达 -9.3%;日均环比除四大高耗能行业下降1.9%外,其余子板块上升,房地产行业增幅最大、达20.1% [39] - 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占比最高、达53.2%,水电热燃新增贡献率最高、达55.5% [39] 制造板块 - 12月用电量148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增速较11月提升2.0pct [45] - 大部分子行业用电量增速环比上升,其他制造业上升幅度最大、达14.2pct,电气设备制造业增速环比下降幅度最大、下降4.7pct [45] - TMT制造新增用电贡献率居子行业之首、达20.3%,金属制品业新增贡献率次之、达17.8% [45] 消费板块 - 12月用电量增速回落、环比下降0.9pct,同比增长5.2%,除金融业外各行业均同比增长 [54] - 批发和零售业用电同比增速最高、达8.2%,已连续一年位列子行业增速第一,因线下消费修复和充换电服务业用电增长 [54] - 批发和零售业贡献率达57.6%,是拉动消费板块用电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 [54] 交运板块 - 12月用电量同比增长4.8%,增速环比上升0.5pct,或因2024年年末“两新”政策覆盖范围扩大带动货运需求提升 [60] 分地区看:12M24,云南用电量同比+10.9%领跑全国 - 12月云南地区用电量领涨,全国省份用电增速有正有负,增速前十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64] - 12M24各省用电增量贡献率前五省份为浙江、内蒙、云南、广东、山东,前五名省份增量贡献率合计47.7%,浙江贡献率最高、达12.2% [67] 投资建议 - 火电板块建议关注发电资产布局在电力供需偏紧、发电侧竞争格局较好地区的火电企业,如皖能电力、华电国际 [2][68] - 水电板块建议关注水电运营商长江电力 [2][69] - 核电板块建议关注核电运营商中国核电 [2][72] - 新能源板块建议关注区域性风电运营商云南能投 [2][70]
机械设备行业定期报告:产业落地速度有望再超预期,迎接人形机器人大时代
华福证券· 2025-02-08 20: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机械设备产业落地速度有望再超预期,应迎接人形机器人大时代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特斯拉推进Optimus量产 - 特斯拉在弗里蒙特工厂发布多个工程岗位招聘信息,加速Optimus量产化进程,官网显示至少有12个相关职位空缺,涵盖制造工程师等关键岗位 [3] - 马斯克称Optimus的手非常精妙,人手具备23个自由度,重量仅为人体约1/150,运动功能占全身54%,或在推动机器人技术发展中占核心地位 [3] - 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称Optimus力争每年一个数量级增长,最终实现每年生产1亿台目标 [3] 英伟达框架应用于宇树G1机器人 - 英伟达与CMU研究团队发布ASAP框架并应用于宇树G1机器人,提升其灵活性与协调性,使其能完成多种复杂类人动作,如复刻科比投篮、C罗庆祝动作 [4] 新一代Optimus动态 - 2024年11月28日,特斯拉机器人官方账号发布Optimus新动态,其可稳稳接住网球并放下,手指可相对灵活弯曲,采用腱绳方案 [5] - Optimus副总裁表示年底前要扩展触觉传感集成、通过肌腱精细控制及减轻前臂重量,手指和手掌需柔软适应且有保护层不影响触觉感知 [5] 相关公司推荐 - 整机推荐优必选、景业智能等;电子皮肤/触觉推荐汉威科技等;腱绳推荐大业股份等;轴承推荐长盛轴承等;灵巧手推荐兆威机电、鸣志电器等;传感器推荐安培龙、柯力传感等;供应商推荐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电机推荐步科股份、伟创电气等;丝杠推荐贝斯特、北特科技等;减速器推荐中大力德、斯菱股份等;机器视觉推荐舜宇光学、奥比中光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