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重拾升轨,恒指有望重回2万6
国都香港· 2025-11-25 15:44
· 2025 年 11 月 25 日 国都港股操作导航 海外市场重要指数 收市 幅度 道琼斯工业指数 46448.27 0.44 标普 500 指数 6705.12 1.55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22872.01 2.69 英国富时 100 指数 9534.91 -0.05 德国 DAX 指数 23239.18 0.64 日经 225 指数 48625.88 -2.40 台湾加权指数 26504.24 0.26 内地股市 上证指数 3836.77 0.05 深证成指 12585.08 0.37 香港股市 恒生指数 25716.5 1.97 国企指数 9079.42 1.79 红筹指数 4198.37 0.97 恒生科技指数 5545.56 2.78 AH 股溢价指数 120.64 -1.24 恒生期货 (11 月) 25874 0.62 恒生期货 (12 月) 25890 0.70 国都香港研究部 电话:852-34180288 网址:www.guodu.com.hk 每日投资策略 港股重拾升轨 恒指有望重回 2 万 6 港股上周累跌 1352 点后,昨日高开高走,科技股获买盘 支持,大市一度涨逾 500 点, ...
粤开市场日报-20251125
粤开证券· 2025-11-25 15:41
证券研究报告 | 策略点评 2025 年 11 月 25 日 投资要点 分析师:方堃 执业编号:S0300521050001 电话:010-83755575 邮箱:fangkun@ykzq.com 投资策略研究 粤开市场日报-20251125 今日关注 指数涨跌情况:今日 A 股主要指数全线收涨。截止收盘,沪指上涨 0.87%,收 报 3870.02 点;深证成指涨 1.53%,收报 12777.31 点;创业板指涨 1.77%, 收报 2980.93 点;科创 50 指数涨 0.43%,收报 1302.17 点。总体上,全天个 股涨多跌少,Wind 数据显示,全市场 4297 只个股上涨,仅 991 只个股下跌, 160 只个股收平。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合计 18121 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 844 亿元。 行业涨跌情况:今日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通信、传媒、有色金属、综合、 电子等行业涨幅靠前,涨幅分别为 3.54%、2.85%、2.42%、2.21%、2.14%,仅 有国防军工、交通运输行业下跌,跌幅分别为 0.32%、0.11%。 概念板块涨跌情况:今日涨幅居前概念板块为光模块(CPO)、光芯片、光通 ...
房地产行业2026年上半年投资策略:调整幅度基本到位,但时间上可能仍有一段“磨底”期
东莞证券· 2025-11-25 15:26
房地产行业 房地产(标配,维持) 调整幅度基本到位,但时间上可能仍有一段"磨底"期 投 资 策 略 房地产行业 2026 年上半年投资策略 2025 年 11 月 25 日 投资要点: S0340513040001 电话:0769-22177163 邮箱:hmy@dgzq.com.cn 房地产(申万)指数走势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推荐 分析师:何敏仪 SAC 执业证书编号: 基本面仍处于筑底阶段。截至三季度末,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 同比下跌5.5%,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跌5.6%,降幅相 比8月末分别扩大0.8个百分点和扩大0.9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 金额同比下降7.9%,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金额同比下降7.6%,均延续 前几个月同比降幅持续扩大的趋势。整体来看,前期的政策刺激效 果已逐步弱化,房地产销售仍处于"磨底"阶段。 房企业绩继续承压,利润率持续下行。前三季度上市房企实现营业 利润-358.52亿元,2024年四季度以来营业利润持续转亏,为统计以 来首次。净利润及 ...
降息暂缓与AI泡沫担忧下全球普跌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25 14:55
策略研究 /[Table_Date] 2025.11.24 2025-11-25 降息暂缓与 AI 泡沫担忧下全球普跌 [Table_Authors] ——全球股市立体投资策略周报 11 月第 3 期 本报告导读: 上周全球指数普遍收跌,港股卖空占比续创 4 月以来新高,北美经理人持仓继续回 落。资金面上,鹰派联储官员占多数,12 月联储降息博弈加剧。基本面上,英伟达 业绩出色助力美股科技盈利预期上修,中美经济景气预期出现边际改善。 投资要点: 略 研 究 海 外 策 略 研 究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策 [Table_Report] [Table_Summary] 市场表现:全球市场普跌。股市方面,MSCI 全球-2.1%,其中 MSCI 发达市场-2.0%、MSCI 新兴市场-3.0%。债市方面,日本 10Y 国债利 率大幅上升。大宗方面,玉米涨跌幅居前,天然气涨跌幅靠后。汇 率方面,美元升,英镑贬,日元贬,人民币平。上周 AI 泡沫担忧博 弈加剧,全球科技板块跌幅普遍居前,国内材料&医药跌幅最大。 交投情绪:上周欧美/港股成交放量,A 股/韩股缩量。从成交看,上 周上 ...
新装备建设周期下的新结构
华泰证券· 2025-11-25 14:19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军工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了体量扩张,而"十五五"期间将转向高质量发展,由"量"的增值转向"质"的提升,装备需求将出现显著的结构性机会,重点关注新一代传统装备、新域新质装备、军贸市场以及军用技术转化应用带来的投资机遇 [1][2][3][4] "十四五"期间军工行业复盘 - "十四五"期间国防军工指数119只成分股营收规模迈上新台阶,2024年营收合计4194.35亿元,较2020年的3349.01亿元增长25.24%,复合增速5.79% [1][19]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119家军工上市公司营收合计2801.84亿元,同比增长3.23% [1][19] -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持续提升,2025年第三季度末固定资产合计1671.53亿元,较2020年末的1089.32亿元增长53.45% [1][22] - 2024年研发费用合计263.94亿元,较2020年的161.30亿元增长63.63% [22] - 行业利润增长呈现前高后低态势,2024年归母净利润158.56亿元,同比减少46.15%,毛利率19.88%,同比降低2.38个百分点 [25] "十五五"期间行业展望与投资主线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对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提出规模化、实战化、体系化要求,首次提出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及反制能力建设 [34] - 借鉴美国装备发展方向,美军2026财年装备支出总额达3843亿美元,其中采购资金2052亿美元,研究开发测试及评估资金1791亿美元,重点投入B-21隐身轰炸机、F-47第六代战机、MQ-25舰载无人机、CCA协同作战飞机等新域新质领域 [37][38][40] - 俄乌冲突经验表明运用和对抗无人系统已成为优先事项,低成本可消耗系统支撑了冲突持久性,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是打赢持久战的关键 [57][59] - 内需关注新一代传统装备与新域新质装备,新型四代装备或将成为建设重点,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有望实现规模化、实战化、体系化发展 [3][62] - 军贸市场存在巨大发展空间,2020-2024年中国军贸市占率仅5.87%,相比美国42.64%有较大差距,各军工集团把国际化经营摆在"十五五"发展重要位置 [4] - 军用技术转化应用于战略新兴产业将带来广阔市场空间,建议关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核能利用、国产大飞机等方向 [4] 新一代传统装备发展重点 - 第四代战机以其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和超视距打击能力区别于第三代战机,新型四代战机中碳纤维复合材料、隐身材料用量有望提升 [63] - 九三阅兵展示了歼-20A、歼-20S、歼-35A等新型隐形战机以及歼-35、歼-15T、歼-15DT等舰载机,体现航空装备升级换代 [64] - 高超声速导弹成为世界多国军事战略博弈新焦点,九三阅兵展示了鹰击-21、东风-17、东风-26D等多型高超声速导弹 [72] - 导弹产业链涉及导引头、控制系统、战斗部、发动机和壳体等组成部分,相关上市公司包括高德红外、菲利华、楚江新材等 [76][79] 新域新质装备投资机会 - 无人机攻防成为新时代的"矛"与"盾",俄乌冲突中无人机应用模式被革新,截至2025年2月17日,乌克兰击落俄方军用无人机25505架,俄罗斯击落乌克兰军用无人机43699架 [83][84][86] - 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156.3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274.2亿美元,复合增速11.90% [86][90] - 反无人机技术涵盖干扰无线电信号、干扰定位系统、轻武器攻击、高能激光、高功率微波等多种手段,九三阅兵展示了反无弹炮系统、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反无装备 [93] - 地面无人装备渗透率持续提升,美军计划到2030年60%的地面作战平台实现智能化,俄军计划至2025年将无人作战系统在武器装备中比例提高到30%以上 [98] - 军用AI迎来奥本海默时刻,美国出现了以Palantir、Anduril为代表的军工新势力,这些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革新军事应用 [54][55] 军贸市场与军用技术转化 -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军费开支加速增长,2025年印巴冲突凸显中国装备国际竞争力 [4] - 战略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等特点,军用技术转化将带来更广阔市场空间 [4] - 商业航天进入发展快车道,低空经济基建先行应用场景逐步开拓,深海科技迈向产业化发展,核能利用蓬勃发展,国产大飞机规模化生产交付能力有望提升 [4]
港股市场策略周报-20251125
浙商国际· 2025-11-25 13:54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本周呈现情绪主导的普跌格局,主要宽基与风格指数齐跌,风险偏好显著收缩,科技与成长板块领跌[3][15] - 国内经济仍处于筑底期,政策重点聚焦科技创新和扩大内需,美国降息预期升温为资金面提供支撑[4][5][45] - 板块配置看好受益于政策利好的新能源、创新药、AI科技,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以及受益于降息周期的香港本地银行、电信及公用事业红利股[5][46] 港股市场表现回顾 - 市场进入“Beta式”普跌,恒生综指、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本周分别下跌5.37%、5.09%和7.18%[3][15] - 行业呈现全面回调,上游周期与医疗板块跌幅居前,成长与可选消费承压,防御板块相对抗跌但未现显著资金流入[15] - 资讯科技业周跌幅达8.0%,医疗保健业跌6.0%,工业跌4.0%,非必需性消费跌2.0%[14] 港股市场估值水平 - 截至本周末,恒生综合指数的5年PE(TTM)估值分位点为80.62%,估值水平接近5年均值向上一个标准差[3]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 - 本周市场回购明显升温,回购公司数量达73家,较上周增加17家,总回购金额为48.7亿港元,较上周上升39.6亿港元[29] - 腾讯控股本周回购25.43亿港元居首,小米集团-W回购8.11亿港元,百胜中国回购2.34亿港元[28][29] - 信息技术行业回购金额最大,回购公司数量最多达21家,医疗保健行业有18家公司进行回购[31][32] 南向资金动向 - 本周南向资金净流入386.02亿港元,环比大幅增长55.8%,已连续第27周保持净流入[45][46] - 净买入前三位为小米集团-W(40.31亿元)、中国海洋石油(31.73亿元)、工商银行(20.45亿元)[36] - 净卖出前三位为阿里巴巴-W(-63.35亿元)、盈富基金(-8.63亿元)、美团-W(-7.21亿元)[37] 港股市场宏观环境跟踪与展望 - 基本面: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2%,创年内单月新高,税收收入同比增长8.6%,但财政支出同比下降9.8%,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下降38.2%,反映年底财政后劲不足[4][46] - 资金面: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升至69.4%,主要因9月非农失业率超预期上升及联储官员鸽派言论[42][45][46] - 政策面:广东省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400亿元,算力规模超过60EFLOPS[41] - 经济数据:10月全社会用电量85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1-10月全国新设外资企业数同比增长14.7%[41]
中国生物医药创新 2.0:全球竞合、技术驱动与战略重塑(2025.11.17—2025.11.21)
华福证券· 2025-11-25 13:31
核心观点 -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已进入以源头创新和全球竞争力为核心的2.0阶段,2024年中国跃居全球第二大新药首发市场,66%全球新活性化合物已在中国上市[2][3] - 截至2025年8月,对外许可交易额达500亿美元,交易热点从ADC转向双抗/小分子等方向,创新价值获国际认可[3][8] - 政策端形成从30天临床快审到商保目录的端到端支持体系,企业层面在研管线、专利及临床试验数量均实现同比超100%增长[3][9] - 产业正通过聚焦管线结构、强化数据整合与先进技术应用,推动研发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持续塑造"中国智造"全球影响力[3][9] 医疗新观察 - 2024年中国以18%的全球份额跃居全球第二大新分子实体首次上市国家,2019-2023年间全球主要监管机构批准的新活性化合物中66%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另有18%处于国家药监局注册审评阶段[8] - 2025年对外许可交易总金额达500亿美元,超过2024全年总金额,交易焦点从抗体偶联药物迁移至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以及小分子化合物,GLP-1R和PD-(L)1×VEGF相关资产方向尤其活跃[8] - 中央政策形成30天临床试验快速审批通道与商保创新药品目录的端到端创新支持体系,70%同时申报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保目录的药物占通过形式审查商保目录的七成左右[9] - 中国医药生物创新百强企业在研管线总量达3,381项(同比增长超100%),授权专利累计15,882项(同比增长超450%),进行中临床试验2,580项(同比增长110%)[9] 医药板块行情回顾 - 医药生物板块重点关注6个二级行业,本周涨跌幅排名前两位为医疗器械(-6.38%)和中药Ⅱ(-6.64%),后两位为医药商业(-7.67%)和生物制品(-7.46%)[13] - 本周估值水平前两位为生物制品(87.28倍)和化学制药(79.85倍),后两位为中药Ⅱ(31.57倍)和医药商业(20.26倍)[13] - 三级行业涨跌幅排名前三位为医疗设备(-5.22%)、血液制品(-5.46%)、医院(-6.45%),估值水平前三为疫苗(1555.04倍)、体外诊断(88.93倍)、化学制剂(83.87倍)[15] 医疗产业热点跟踪 - 北京亦庄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启动,总面积5.8平方公里,规划四大功能区,拜耳·亦庄开放创新中心已启用,阿斯利康等12家国际医药巨头陆续进驻[21] - 安徽出台21条措施深化药械监管改革,包括对创新药械实行"提前介入、研审联动"、优化审评审批流程等5方面举措[22] - 多米尼克总统盛赞中医药为"超越国界的人类健康公共品",提出共建传统医学联合实验室、推动中医药纳入加勒比地区医保目录等合作愿景[23]
1124港股日评:港股市场情绪回暖,权重拉升恒生科技-20251125
长江证券· 2025-11-25 13:16
核心观点 - 2025年11月24日港股市场情绪回暖,三大指数全线收涨,恒生科技指数在权重股带动下表现突出,大市成交额达3026.4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85.71亿港元[2][5][8] - 美联储官员释放鸽派信号,市场对12月降息预期升温,有望提振离岸市场风险偏好[2][8] - 行业层面,国防军工和传媒板块因政策利好及业绩驱动领涨[2][5][8] - 展望后市,报告认为港股短期情绪或修复,中长期需关注“十五五”规划驱动的供给侧改革机遇,包括科技创新、战略资源重估、供给格局优化及金融环境改善四大方向[8] 市场表现总结 - 港股主要指数表现:恒生指数上涨1.97%至25716.5点,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78%至5545.56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79%至9079.42点,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上涨0.93%[5] - A股主要指数表现:上证指数上涨0.05%,沪深300回调0.12%,万得全A上涨0.62%,红利指数回调0.80%[5] - 市场成交:港股大市成交额达到3026.4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85.71亿港元[2][8] 行业与主题表现 - 领涨行业(中信港股通一级行业):国防军工(+5.64%)、商贸零售(+4.03%)、医药(+3.04%)[5] - 领跌行业:综合(-2.62%)、石油石化(-1.25%)、建筑(-0.36%)[5] - 领涨概念指数:军工指数(+9.14%)、短视频指数(+6.30%)、光大系指数(+4.77%)[5] - 领跌概念指数:金融IC指数(-4.86%)、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指数(-1.81%)、殡葬指数(-1.61%)[5] 驱动因素分析 - 流动性因素: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发表鸽派言论,暗示美国利率可能下降,CME FedWatch工具显示12月美联储降息概率较上周显著提升[2][8] - 政策与行业利好: - 国防军工板块受工信部启动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及朱雀三号火箭试验进展推动[2][8] - 传媒板块因龙头公司三季报业绩亮眼及AI应用获权威认可而走强[2][8] 后市展望 - 短期展望:过去一个月港股受地缘摩擦、流动性预期反复及AI担忧影响,情绪回落至历史较低位置,短期内有修复可能[8] - 中长期展望:“十五五”规划将驱动增长动能转向供给侧改革,聚焦四大方向: 1. 科技创新驱动:AI、机器人等硬科技步入商业化突破期,拉动硬件需求并催生下游应用机遇[8] 2. 战略资源重估:能源转型与地缘格局重塑铜、铝等战略金属的长期定价逻辑[8] 3. 供给格局优化:光伏、化工等行业在政策引导下加速出清过剩产能,龙头公司盈利与估值有望修复[8] 4. 金融环境改善:市场情绪回暖将直接利好券商,保险机构在低利率环境下有望通过增配权益资产提振收益[8]
招银国际每日投资策略-20251125
招银国际· 2025-11-25 12:18
2025 年 11 月 25 日 招银国际环球市场 | 市场策略 | 招财日报 每日投资策略 公司点评 全球市场观察 公司点评 百胜中国(9987 HK/ YUMC US,买入,目标价:457.48港元/ 58.56 美元) — 2025 年投资者日点评 尽管宏观环境严峻,但我们认为百胜中国韧性十足。根据我们的测算,肯德 基与必胜客在25年前10个月的同店销售恢复率(对比2019年)高达88%, 远优于行业平均的 70%。我们认为超额表现主要归功于公司坚持提供「优质 美味且物超所值」的产品。就公司指引(26–28 财年目标)而言,我们认为 主要的超预期来自必胜客(特别在门店扩张与餐厅层面营运利润率),而肯 德基的数据则略低于预期(主要在餐厅层面营运利润率)。此外,百胜中国 提高股息以及承诺自 27 财年起将 100%自由现金流用于回馈股东,我们对此 计划感到满意。 展望未来,百胜中国不仅将持续强化性价比,更会聚焦核心(如明星产品)、 开发市场空白、吸纳新客群并捕捉不同场合的新需求。在此之上,通过执行 敬请参阅尾页之免责声明 请到彭博 (搜索代码: RESP CMBR )或 http://www.cmbi.co ...
2026年上半年北交所投资策略:北交所市场持续扩容,关注科技与消费共振
东莞证券· 2025-11-25 11:57
0% 北交所投资策略 北交所市场持续扩容,关注科技与消费共振 2026 年上半年北交所投资策略 投资要点: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为中高风险。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专 题 研 究 19/09 19/11 20/01 20/03 20/05 20/07 分析师:吕子炜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0340522040001 电话:0769-23320059 邮箱: lvziwei@dgzq.com.cn -20% 行业指数走势 资料来源:东莞证券研究所,iFinD 相关报告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20% 40% 券商Ⅱ(申万) 沪深300 2025 年 11 月 25 日 北 交 所 研 究 ◼ 北证50指数屡创新高。2025年北证50指数整体呈"震荡上行、屡创 新高"的特征。指数在5月下旬首次突破1500点并创下当时的历史 新高,随后在8月中旬继续上行突破1600点,并于9月8日触及 1670.01点的历史高位,全年累计涨幅达32.27%(截至11月21日)。 推动指数上涨的原因主要是较好的市场流动性驱动大量资金涌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