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点评:市场弱势震荡,向消费、周期板块轮动
东吴证券· 2025-02-14 19:08
市场表现 - 沪指下跌0.42%至3332.48点,较24年末上涨0.58%;创业板指下跌0.71%至2176.16点,较24年末上涨1.61%;沪深300下跌0.38%至3905.14点,较24年末下跌0.76%;中证500下跌0.71%至5898.26点,较24年末上涨3.01%[2][11] - 食品饮料、农林牧渔、传媒分别上涨1.86%、1.83%、1.72%,电子、机械设备、通信分别下跌2.71%、1.96%、1.82%[2][11] - 市场成交额为18539.7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1421.00亿元,北向资金总成交2121.37亿元,南向资金净卖出10.24亿元[2][11] 行业动态 - 2月13日《哪吒2》累计票房突破97亿元,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20[2][13] - 长安汽车发布金钟罩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满电续航超1500km[2][13] - 上海发布政策推动经济回升,2024年多数上市猪企业绩因成本降低改善明显[2][13] 宏观政策 - 2月13日开展125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50%[9] - 周四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报7.2927,较上日涨162基点,中间价调贬9基点[9] - 国家发改委下达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元,吸纳12.3万人参与,发放报酬超17.1亿元[9] 市场展望与风险 - 两会前市场风格或为成长类+制造类,科技仍有胜率,年报期警惕亏损和退市风险股[2][12][13] - 存在市场风格变化、资金进场意愿不足、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2][17]
宏观周报:国内提振消费再加力,美联储或不急于降息
西南证券· 2025-02-14 18:34
国内政策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预计多数电量将入市[7][8] - 国常会研究提振消费、稳外资及化解产业矛盾,预计消费市场增长[9][10][11] - 上海通过一揽子政策促经济增长,目标 2025 年增长 5%左右[12][13] - 央行发布 2024 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后续或适度宽松,一季度降准有可能性[14][15][16] 海外动态 - 日本 12 月出口同比降 0.9%,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短期或保持稳定[2][17][18] - 美国消费者未来五年通胀预期升至 3%,3 月降息概率下降[2][19][20][23] - OPEC 预计 2025 年全球石油需求增 145 万桶/日,短期油价或震荡[2][24][25] 高频数据 - 上游布伦特原油等价格周环比上升,中游动力煤等价格周环比下降[4][27][31] - 下游房地产销售周环比升 89.32%,2 月首周乘用车日均零售同比降 31%[4][43] - 物价蔬菜和猪肉价格周环比分别下降 2.63%和 3.27%[4][48]
美国政策分析:对等关税的“表”与“里”
民生证券· 2025-02-14 17:50
计划概述 - 特朗普推出对等关税计划,签署的非行政命令,不会立即执行,全球普征关税可能性下降,但未来全球经贸面临更大不确定性[2] - 调查结果将在4月1日前完成并呈递总统,进一步落地时间可能更晚[3] 设定依据与征收对象 - 设定依据宽泛,涉及关税水平、不公平税收、非关税壁垒成本、重商主义政策等[4] - 征收对象包括对美贸易顺差大或关税税率偏高的国家或地区,如欧盟、越南,特定行业和商品涉及巴西(乙醇)、印度(农产品、摩托车)等[4] 目的与影响 - 真实目的可能是谈判,为美国争取更多筹码和好处,如日本首相和印度总理主动访美[5] - 短期内对市场是好消息,关税大幅提高警报解除,美元行情或继续演绎[7] 后续风险与总结 - 后续谈判有摩擦和风险,“对等关税”要求贸易伙伴内部经济制度改变,阻力比传统贸易谈判更大[7] - 对等关税试图重塑贸易体系,改变贸易伙伴内部经济制度,且不意味着其他关税风险结束,可能为未来征收更多关税设框架[7]
1月美国CPI数据点评:1月美国CPI环比大涨
国新证券股份· 2025-02-14 17:04
数据情况 - 1月美国CPI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3.0%;季调后,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3.0%[2] - 1月美国CPI环比涨幅创2023年2月以来24个月新高,同比涨幅创2024年7月以来7个月新高[3][7] - 1月住房租金(季调)(CPI权重34.04%)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4.4%[8] 价格变动 - 1月食品、能源、核心CPI等环比和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变动,8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环比7涨1降、同比6涨2降[3][7] - 1月美国CPI同比主要靠住宅和交通运输价格带动,其中住宅价格同比上涨3.9%[4][8] 结论建议 - 1月美国各类消费价格全面上涨,通胀有加剧趋势[9] - 1月美国消费物价数据暂不支持美联储降息[9] - 美联储利率政策不会对中国货币政策构成制约,央行货币政策空间仍然较大[10] 风险提示 - 疫情发展超预期[12] - 俄乌战事、巴以冲突发展超预期[12] - 欧美经济衰退超预期[12]
4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或将权衡多重目标,并继续完善调控框架
华泰证券· 2025-02-14 16:35
货币政策总结 - 2024年4季度广义货币信贷“量”稳“价”降,金融条件边际宽松,金融机构加权平均贷款利率季环比下行39个基点至3.28%,一般贷款、票据融资和个人房贷利率季环比分别下降33、33和22个基点至3.82%、1.02%和3.09%[2] - 4季度末社融同比增速持平于3季度末的8%,同期M2同比增速从6.8%回升至7.3%,4季度超储率较3季度环比回落70个基点至1.1%[2] 经济形势判断 - 央行对全球增长判断更偏谨慎,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放缓、通胀压力反弹,预计短期内维持弱复苏态势,提醒警惕海外通胀风险[3][5] - 央行对国内经济判断相对积极,预计2025年经济将稳定增长,物价有望延续温和回升态势,关注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和内需不足的潜在影响[5] 周期性政策思路 - 央行将权衡多重目标,择机降准降息,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物价合理回升,防范资金沉淀空转,把握利率、汇率内外均衡[4] 未来政策重心 - 央行将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包括公开市场操作体系、存款准备金制度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方面[4] - 结构性货币政策重点是做好包括养老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加大对科技创新、促进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6]
国内提振消费再加力,美联储或不急于降息
西南证券· 2025-02-14 16:30
国内政策与经济动态 - 国家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预计多数电量入市,截至2024年12月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8]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提振消费、稳外资等工作,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分别增长1.4%、8.9%、10.8%[10] - 上海发布一揽子政策举措,锚定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目标,2024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资研发中心30家[13] - 央行发布2024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后续政策或适度宽松,一季度降准仍有可能[16] 海外经济形势 - 日本12月商品贸易帐出口同比下降0.9%,进口同比下降0.3%,2024年整体贸易帐逆差收窄,经常账同比增长29.5%[2][18] - 美国消费者未来一年和三年通胀预期为3%,五年期从2.7%升至3%,1月CPI同比增长3%,超出预期,3月降息概率下降[2][23] - OPEC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加145万桶/日,2026年增加143万桶/日,短期油价或延续震荡[24] 国内高频数据 - 上游布伦特原油、阴极铜、铁矿石价格周环比分别上升0.79%、1.62%、1.02%[4] - 中游动力煤、螺纹钢、水泥价格周环比分别下降0.83%、0.65%、0.09%[4] - 下游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周环比上升89.32%,2月第一周乘用车日均零售同比下降31%,蔬菜、猪肉价格周环比分别下降2.63%、3.27%[4][43][50]
中国思考:“小龙”腾飞,通缩拖拽
摩根士丹利· 2025-02-14 16:30
市场现状 - 杭州“六小龙”重新点燃投资者对中国供应链竞争力和科技创新的信心,引发对中国AI/科技股的价值重估[2] 经济挑战 - 单靠科技创新无法解决国内结构性经济失衡或周期性通缩压力,宏观前景仍具挑战[2] - 中国供应链优势依赖出口维持增长和定价,但关税压力和多极化趋势或使潜在市场规模增速低于产能扩张速度[4] - 中国处于上一轮资本错配后的清理阶段,企业盈利压力和非市场化投资可能引发新的资本错配,潜在增速或将迅速放缓[4] - 技术进步短期内会产生分配效应,企业增加AI投资、减少劳动力投入,加剧经济不平衡[8] 政策建议 - 中国需推动政策“五部曲”,即再通胀、再平衡、重组、改革以及重振民企信心,为增长保驾护航[8] - “五部曲”进展缓慢且不平衡,经济增速或从今年二季度开始放缓;取得显著进展将有助于突破供给侧驱动增长的瓶颈[8]
【市场聚焦】宏观:对弈
中粮期货· 2025-02-14 16:03
2025年宏观主线 - 美国紧财政、渐进式关税、国内政策托而不举[1] 美国紧财政影响 - 若确认,境外商品指数或破位下行,摆脱2年半窄幅波动区间[2] - 上半年债务上限谈判决定紧财政是否右侧确认,新一轮债务上限需抬高超10万亿美元保证财政宽松[2] 渐进式关税情况 - 是市场主流预期,特朗普或用再威胁与大经济体博弈[3] - 中国面对“贸易战2.0”潜在风险大,最终额外关税可能为10%,争端升级概率不容低估[3] 国内政策方向 - 三中全会有长期方针和战略路径规划,政策借市场情绪高昂时收力,服务长期转型大局[4] 大宗商品走势 - 紧财政预期、需求衰退、美债收益率、商品价格相关性强,需求走弱三者承压逻辑将被点亮[5] AI破局影响 - 中国AI破局或使美国AI融资能力下滑,压缩海外溢价,可能提前关税节奏致需求衰退[6] 市场总结 - 外部主线是紧财政,若兑现境外高价商品或迎大空环境;国内应对关税威胁并推进转型,境内商品上行需供给侧贡献[6]
【新闻速递】美国1月PPI同比增幅为近两年新高,但与PCE通胀相关部分显温和
英大期货· 2025-02-14 16:03
继昨日CPI数据超预期后,美国1月PPI也坚挺,数据大幅降低了美联储降息次数的预期。不过,由于构成 美联储最青睐的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的PPI成分——金融和医疗保健服务在1月表现疲软,"新美联 储通讯社"预计,核心PCE的涨幅将远低于CPI。市场对这份PPI报告反应鸽派。 由于食品和能源成本上涨,美国1月份PPI批发价格加速上涨,凸显出在美国通胀降温进展受阻。不过该 数据也有积极方面:美联储偏好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相关的分项数据显示,这部分 的价格涨势温和。 2月13日周四,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美国1月PPI同比上涨3.5%,高于前值和预期值的3.3%,为2023年2月以来最高水 平;环比上涨0.4%,高出预期值的0.3%,但低于前值的0.5%,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该前值 是从0.2%上修的,使通胀前景变得复杂。 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PI同比上涨3.6%,高于前值的3.5%,也高于预期值的 3.3%;环比上涨0.3%,与预期值一致,低于前值修正后的0.4%。 与此同时,PPI报告显示服务类价格上涨了0.3%。美国劳工统计局表示,这一增幅中有三分之一归因于 旅游住 ...
Arup指南欧盟脱碳立法
奥雅纳· 2025-02-14 15:43
立法进展 - 2024年多项重要欧盟脱碳立法通过,如氢气和气体脱碳包、净零行业法等,能源税指令修订未达成一致[14] - 2024年是海事部门纳入欧盟排放交易系统第一年,开始实施碳边境调整机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强制年度报告[15] - 预计2025年氢气和天然气去碳化配套法规将被采纳,ReFuelEU和FuelEU指令首次适用于可持续航空燃料[16] 行业挑战 - 运输行业应对脱碳要求需承担成本,海运领域区域性法规FuelEU对全球市场影响有限[9] - 能源领域开发者推进可持续替代燃料项目到可融资阶段困难,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有限[10] - 碳密集型产业面临加速脱碳挑战,避免成本增加并保持与非欧盟竞争对手的成本竞争力[11] 燃料标准 - RED III和H&GDP将可持续替代燃料分为RFNBOs、RCFs和低碳燃料,定义了各类燃料标准[59] - 可持续替代燃料生命周期内排放须比化石燃料基准减少至少70%,即低于28.2gCO₂e/MJ[36] - 从2041年起,工业活动中捕获的二氧化碳不再视为有效碳源,限制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应用[11][41] 市场需求 - 欧洲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不足以满足预期需求,可能需从中国、东南亚、美国和拉丁美洲进口[75] - 宣布的e - SAF项目预计到2030年交付0.3Mt,低于e - SAF次指令所需的0.6Mt[79] - 到2050年全球需500 - 800个SAF设施,2025 - 2050年每年资本支出约360亿欧元[80] 认证要求 - 燃料生产商可选择国家认证方案或欧盟委员会认可的国际自愿认证方案[88] - 2024年12月欧盟委员会认可以下自愿方案符合RFNBO要求:ISCC、CertifHy、REDcert - EU[88] 部门时间表 - 合规碳市场:2024 - 2026年海事分阶段进入ETS计划,2034年航空免费津贴完全淘汰[95] - 航空业:2025 - 2050年SAF混合比例逐步增加,2034年航空免费ETS津贴取消[99] - 海运业:2024 - 2026年海事分阶段进入欧盟ETS,2030年FuelEU迫使船只使用岸电或零排放发电机[103] 产业影响 - 城市矿厂需制造可再生技术,关键原材料回收目标从2023年的8.3%提升到2030年的25%[112] - 可再生能源开发者受益于RED III目标,增加可再生装机容量需求[112] - 电解槽制造商可能因RED III增加需求,但需调整供应链以匹配关键原材料法目标[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