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7月工企利润数据点评:四季度增量政策或仍值得期待
中银国际· 2025-08-28 10:34
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1-7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7%至40,203.5亿元,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1][5] - 7月单月利润同比下降1.5%,降幅较6月收窄2.8个百分点,盈利增速环比改善[1][5] - 利润总额仍低于2022-2024年同期均值,盈利水平相对弱势[1][5] 营收与成本结构 - 1-7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增幅较上半年收窄0.2个百分点[1][5]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5%,增幅较上半年收窄0.3个百分点[1][5] -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与上半年持平[2][5] 量价分析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半年微降0.1个百分点,生产端保持活跃[2][6] - PPI同比下降2.9%,生产资料PPI同比下降3.4%,降幅均较上半年扩大[2][6] - 价格端疲软是当前盈利的主要拖累因素[2][6][18] 行业分化 - 采矿业利润占比降至12.3%,较过去12个月均值低3.2个百分点[9][10] - 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31.6%,拖累整体利润增速5.5个百分点[9] - 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8%,高技术制造业贡献1.9个百分点正增长[11] 政策预期 - 生产资料价格疲软可能影响居民收入预期,需政策干预[2][18] - 四季度可能推出"反内卷"与"扩内需"相结合的增量政策[2][18] 财务指标 - 资产负债率稳定在57.9%,与上半年持平[16] - 产成品周转天数微增0.1天至20.5天,存货同比增长2.4%[16] 风险提示 - 存在海外衰退风险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3][19]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828
中泰国际· 2025-08-28 09:50
港股大盘表现与预测 - 恒生指数下跌323点或1.3%,收报25,201点[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收报5,697点[1] - 大市成交金额增至3,714亿港元,盈富基金成交额达386.9亿港元[1] - 港股通净流入153.7亿港元[1] - 恒生指数自5月初以来震荡上行,8月底接近26,000点[2] - 基于历史数据测算,恒生指数顶部中位数在25,442点,与当前点位相近[2] - 考虑到南下资金流入迅猛和基本面缓慢修复,预计本轮升势顶点或在27,000-28,000点区间[2] 资金面与市场情绪 - A股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仅2.6%,换手率明显低于2015年水平[3] - 一个月HIBOR利率或升至3%左右后调头向下[3] - 全球资金面趋于宽松,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3] 行业与个股动态 - AI概念板块走强,商汤上涨8.9%,第四范式上涨5.8%[4] - 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普及率超70%[4] - 到2030年人工智能应用普及率目标超90%[4] - 农夫山泉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5.6%,净利润同比增长22.1%[4] - 包装水业务销售同比增长10.7%,茶饮和果汁增速亮眼[4] - 石药集团肿瘤药销售收入将逐季缓步回升[5] - GLP-1受体激动剂SYH2086海外授权首付款1.2亿美元将于2025年下半年起逐步入账[5] - 光伏板块信义光能、福莱特玻璃、协鑫科技下跌3.1%-5.6%[6] 公司业绩与预测 - 威胜控股上半年股东净利润同比上升32.8%至4.4亿元人民币[7] - 总收入同比上升17.3%至43.9亿元人民币[7] - 电智能计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8%至18.8亿元人民币[7] - 海外客户收入同比增长19.2%至12.4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30.8%[8] - 上调FY25-27股东净利润预测至9.8亿、12.6亿、15.4亿元人民币[9] - 荣昌生物上半年收入同比增加47.6%至10.9亿元人民币[12] - 股东净亏损同比缩小42.3%至4.5亿元人民币[12] - 与参天药业达成RC28授权协议,获2.5亿元首付款和5.2亿元近期里程碑收入[13] - 上调2025-27E收入预测,2027E股东净利润预测上调至4.4亿元人民币[15]
2025年8月27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成交额再度放量
国元证券· 2025-08-27 21:25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1.76%至3800.35点,深证成指下跌1.43%至12295.07点,创业板指下跌0.69%至2723.20点[3][8][16] - 市场成交额达31977.9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879.59亿元[3][16] - 全市场仅633只个股上涨,4764只个股下跌[3][16]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97.50亿元,其中超大单净流出676.45亿元,大单净流出621.05亿元[4] - 小单资金持续净流入1360.77亿元[4] - 南向资金净流入153.71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90.05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63.66亿港元[5] 行业与风格表现 - 通信行业上涨1.59%,电子行业下跌0.48%,有色金属行业下跌0.96%[3][21] - 房地产行业下跌3.47%,综合金融行业下跌3.12%,纺织服装行业下跌2.91%[3][21] - 成长风格表现优于价值风格,中盘成长领涨[3][21] 全球市场 - 恒生指数下跌1.27%至25201.76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47%至5697.53点[5][34] - 美股三大指数普遍上涨,道琼斯指数上涨0.30%,标普500上涨0.41%,纳斯达克上涨0.44%[6][35] - 欧洲主要股指普遍下跌,德国DAX下跌0.50%,法国CAC40下跌1.70%[6][35] ETF资金动态 - 华夏上证50ETF成交额30.64亿元,较前日增加8.04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额64.08亿元,增加13.39亿元[4][30] - 南方中证500ETF成交额30.59亿元,减少4.57亿元;南方中证1000ETF成交额16.51亿元,增加5.93亿元[4][30] - 8月26日沪深300ETF资金净流入12.78亿元[4][30]
海外市场追踪:日央行加息:美联储之外的“暗流”
民生证券· 2025-08-27 21:20
日本经济与通胀压力 - 日本当前经济难题为劳动力市场偏紧、财政扩张预期、日元偏弱及央行政策滞后共同导致通胀预期持续高企[2] - 日本劳动力市场紧张,有效求人倍率维持2000年以来高位,推动薪资上涨[16][17] - 2025年“春斗”工资增速达5.25%,创34年新高,形成“薪资-通胀”螺旋[18][19] - 7月参议院选举后财政扩张预期加剧通胀发酵,海外投资者净购买日本长期国债规模大幅缩水,7月仅相当于6月的三分之一[1][14] 货币政策与市场动态 - 日本央行自1月加息25bp后持续推迟加息,货币政策明显落后于曲线[2][24] - 20年日债收益率创1999年以来新高,30年日债收益率创面世以来新高,长债波动外溢效应显现[1][8] - 海外投资净购买日本超长期国债规模在7月大幅下降,仅达6月三分之一[14][15] - 美国财长贝森特公开呼吁“美国降息、日本加息”,以缓解日债抛售及美债波及风险[1][13] 加息时机与风险因素 - 日本央行加息条件成熟,贸易协议降低关税不确定性,二季度实际GDP年化环比增速超预期达1%[27][28] - 6月名义工资增速大幅回升至3.1%,实际工资降幅收窄至-0.8%,强化加息依据[28][31] - 杰克逊霍尔会议为日本央行提供9-10月加息窗口,美联储偏鸽表态利于利差收窄和日元升值[3][32] - 风险包括特朗普激进政策导致美国滞胀、关税扩散引发全球经济放缓、日央行政策调整不及预期[3][33]
1-7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盈利改善既靠分配也靠增收
长江证券· 2025-08-27 20:51
盈利表现 - 1-7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回落1.7%[7] - 7月单月利润同比增速回升至-1.5%,较6月边际改善[9] - 7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9%,增速小幅回落[9] 驱动因素 - 利润率同比增速边际回升是利润改善的主要带动项[3][9] - 量的同比增速边际回落反映下游需求偏弱[3][9] - 出口链行业(计算机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合计拉动整体利润增长2.7个百分点[9] 行业分化 - 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速回升5.2个百分点至6.6%[9] - 采矿业利润同比回落3.1个百分点至-39.2%[9] - 公用事业利润同比增速回升5.4个百分点至6.9%[9] - 上游行业利润同比增速回升11.4个百分点至-3.4%[9] - 中游行业利润同比增速回升10.5个百分点至8.8%[9] 库存与周转 - 6月末产成品库存名义同比增长2.4%,实际同比增长6.2%,增速双双回落[9] - 7月库存周转天数为20.5天,较上期小幅回升[9]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69.8天,与上期持平[9] 风险与展望 - 全球非美需求偏强支撑出口韧性,或推后出口增速拐点[3][9] - 上游提价对下游利润的挤出效应值得关注[3][9] - 四季度经济数据将受去年高基数影响,需关注内需韧性[3][9]
北交所日报(2025.08.27)-20250827
银河证券· 2025-08-27 20:48
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下跌2.60%至1550.44点,低于沪深300的-1.49%和科创50的+0.13%[3] - 北交所整体成交额328.72亿元,较上周日均417.01亿元下降21.2%[3] - 北交所换手率为5.59%,总市值8923.01亿元,流通市值5458.76亿元[3] 行业涨跌 - 仅通信行业上涨0.7%,建筑材料与美容护理跌幅最大达-3.9%[3] - 电子行业市盈率最高为259.3倍,计算机(155.4倍)和轻工制造(106.3倍)次之[3] 个股表现 - 273家公司中34家上涨,238家下跌,*ST广道涨幅最高达30.00%[3][7] - 并行科技成交额最高为6.92亿元,*ST广道换手率最高达50.23%[3] 估值比较 - 北交所整体市盈率53.90倍,高于创业板的41.39倍但低于科创板的67.26倍[3] - 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和农林牧渔行业市盈率相对较低[3]
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低基数下的利润修复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7 20:06
宏 观 研 究 工企数据 国 内 经 济 证券分析师 赵伟 A0230524070010 zhaowei@swsresearch.com 屠强 A0230521070002 tuqiang@swsresearch.com 研究支持 ——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25.07) 事件:8 月 27 日统计局公布 7 月工企效益数据,工企营收累计同比 2.3%、前值 2.5%; 利润累计同比-1.7%、前值-1.8%。7 月末,产成品存货同比 2.4%、前值 3.1%。 ⚫ 核心观点:利润增速延续回升,但更多与低基数有关,目前成本压力仍在高位。 7 月利润增速延续回升,但更多是低基数下成本、费用对利润的拉动提升。7 月,工业利 润当月同比回升 3.3pct 至-1.1%。从影响因素看,成本、费用率对利润同比的拉动有较大 回升,分别+9.8pct 至 5.9%、+0.5pct 至-1.6%;但其更多与去年基数较低有关,2024 年 7 月成本率对利润同比的拉动较前月回落 16.8pct 至-10.9%。具体行业看,消费制造链 成本率仍在历史高位(84.2%);石化链(85.9%)、冶金链(86.8%)成本率也有上行。 其 ...
2025年1-7月工业企业利润分析:利润增速磨底,“反内卷”略见成效
银河证券· 2025-08-27 20:02
总体利润表现 - 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0203.5亿元,同比下降1.7%[1] - 7月单月利润同比下降1.5%,降幅较前值收窄2.8个百分点[1] - 1-7月营业收入78.07万亿元,同比增长2.3%[1] 生产与价格指标 - 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高于过去5年季节性水平[1] - 7月PPI同比下降3.6%,环比降幅收窄[1] - 煤炭/黑色金属/光伏设备等行业价格环比降幅收窄1.9/1.5/0.8个百分点[1] 企业效率与成本 - 1-7月营业收入利润率5.15%,同比跌幅收窄至0.25个百分点[1] - 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5.57元,同比增加0.24元[1] - 每百元营业收入费用8.38元,同比减少0.08元[1] 库存与周转 - 1-7月产成品存货6.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1] -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20.5天,同比增加0.2天[1] - 应收账款回收期69.8天,同比增加3.7天[1] 行业分化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降转升,7月同比增长18.9%[1] - 航空航天设备制造利润增长40.9%[1] - 造纸/纺织服饰/酒饮料等行业利润同比负增长[2] 政策影响领域 - 设备更新政策带动电子机械/通用零部件制造利润快速增长[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计算机/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增长[1] - 电力热力行业利润率升至6.92%,采矿业形成拖累[1] 外部环境因素 - 7月出口增速7.2%,高于十年同期均值3.6%[1] - 中美贸易谈判窗口期与美联储降息信号影响外需[2] - "抢出口"行为支撑短期工业生产[1] 未来观察重点 - 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延续性[2] - 制造业"反内卷"政策落地效果[2] - 服务消费刺激政策出台预期[2]
2025年1-7月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利润率端边际改善,工企利润实现降幅收窄
渤海证券· 2025-08-27 19:49
总体利润表现 - 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7%[2] - 7月单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2] 量价因素分析 - 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较1-6月回落0.1个百分点[2][3] - 1-7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较1-6月回落0.2个百分点[3] 利润率改善 - 1-7月营收利润率为5.15%,同比下降4.6%,但降幅较1-6月收窄[3] 企业类型分化 - 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及股份制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出现边际改善[3] - 仅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边际回落[3] 行业表现 -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9个行业1-7月利润总额累计增速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较1-6月扩大[4]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较高增长[4] - 高技术制造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速改善明显[4] 风险提示 - 极端天气影响不及预期可能对量端产生担忧[5]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风险可能从出口端对国内经济形成扰动[5]
本轮牛市百只五倍股画像
华创证券· 2025-08-27 18:12
五倍股行业与板块分布 - 本轮牛市诞生100只五倍股,主要集中在制造(35家,其中机械22家)和TMT(35家,其中计算机19家)行业[2] - 上市板分布以北证(46家)和创业板(25家)为主,合计占比71%[2] - 6月前五倍股58只集中北证,6月以来新增42只,创业板/科创板/主板占比显著提升[2][18] 宏观背景与产业主线 - 财政货币政策双宽(924政策)释放剩余流动性,推动高弹性AI产业链及国产替代高端制造成为领涨主线[2][13] - 产业主线聚焦AI与数字经济(寒武纪、芯原股份等)、高端装备与精密制造(长盛轴承、万达轴承等)、半导体产业链(东芯股份、茂莱光学等)[17] - 历史对比显示每轮牛市产业主线与宏观政策高度契合(如05-07年有色金属/房地产,13-15年计算机/机械设备)[14] 估值特征 - 五倍股起始市值中位数14亿元,34%个股估值处于全A最低20%分位区间,体现小市值占优特征[27] - 起始阶段机构持仓比例低(轻筹码),历史牛市2年后机构持仓显著提升,本轮存在增量资金空间[31] - 熊市跌幅对牛市弹性影响不大,最大回撤幅度通常集中在20%~40%(本轮受关税政策影响暂超40%)[39][43] 基本面特征 - 净利润高增核心驱动为毛利扩张(起始中位数27%高于全A)和营收提速,历史十倍股牛市2年利润增速跃升至全A前20%分位[56][61] - ROE改善主要源于净利率提升和资产周转率改善,杜邦分析显示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双升[2][51] - 当前基本面数据受中报未完全披露限制,后续观测重点将转向业绩兑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