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9月核心CPI增长回升至1%,创19个月新高
中银国际· 2025-10-16 11:23
全球主要股指表现 - 恒生指数收于25,911点,单日上涨1.8%,年初至今上涨29.2%[2] - MSCI中国指数收于87点,单日上涨1.9%,年初至今上涨33.8%[2] - 韩国KOSPI指数年初至今表现最佳,涨幅达52.4%[2] - 标普500指数收于6,671点,年初至今上涨13.4%[2] 大宗商品市场 - 黄金价格报4,207美元/盎司,年初至今大幅上涨60.3%[3] -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报2,144点,年初至今飙升115.0%[3] - 布伦特原油价格报62美元/桶,年初至今下跌13.1%[3] - 中国国内螺纹钢价格报3,187元/吨,年初至今下跌10.7%[3] 中国经济数据 - 9月核心CPI同比增长1.0%,创19个月新高[6] - 9月CPI同比下跌0.3%,PPI同比跌幅收窄至-2.3%[6][7] - 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同比减少3000亿元[9] - 9月新增社会融资3.53万亿元,社融存量增速回落至8.7%[9] - 信贷结构改善,中长期家庭贷款和企业贷款同比回升[10] 美国经济数据 - 美国10月16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1.8万,低于预期的23.0万[4] - 美国9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6%,高于预期的0.4%[4] - 美国9月PPI最终需求同比上涨2.6%[4]
9月通胀数据点评:CPI环比季节性回升,PPI同比降幅收窄
太平洋证券· 2025-10-16 11:12
CPI分析 - 2025年9月CPI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3][4] - 9月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但涨幅低于过去10年历史平均水平[3][4] - 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创近19个月新高[3][4]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其中鲜菜价格上涨6.1%,鲜果价格上涨1.7%[13] - 猪肉价格环比下降0.7%,降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13] - 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交通通信项环比下降0.9%[16] - 服务价格环比下降0.3%,主要因暑期结束和中秋节错月影响[22] PPI分析 - 2025年9月PPI同比下降2.3%,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3][5] - PPI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生产资料PPI环比持平,生活资料PPI环比下降0.2%[5][26]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环比上涨2.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下降2.0%[29][35]
九月金融数据怎么看
招商证券· 2025-10-16 11:01
社融与信贷表现 - 九月社融新增3.5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增速为8.7%,较前值8.8%下降0.1个百分点[3] - 新增人民币贷款1.3万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增速为6.6%,较前值6.8%下降0.2个百分点[3] - 社融项下信贷新增约1.6万亿元,同比少增约3700亿元,政府债新增1.19万亿元,同比少增约3500亿元[3] - 企业实际信贷1.62万亿元,同比多增2000亿元,主要由短期贷款驱动(同比多增2500亿元),但中长期贷款不及去年同期[3] 融资结构变化 - “非标”融资新增约3600亿元,同比多增约1870亿元,企业直接融资新增约600亿元,同比多增约2400亿元[3] - 居民部门债务增速持续下滑,企业部门持平,政府部门仍在提升,以抵消居民部门的收缩效应[3] - 企业信贷增速下滑与“非标”融资、直接债务融资增速回升形成对比,反映债券对信贷的替代效应[3] 货币供应与存款 - M2同比增长8.4%,较前值8.8%下降0.4个百分点,M1增速为7.2%,较前值6%上升1.2个百分点[3] - M1-M2剪刀差持续走阔,说明资金活化现象仍在持续[3] - 新增人民币存款2.2万亿元,同比少增1.53万亿元,居民存款新增2.96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3] 市场趋势与政策展望 - 十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信贷投放进入淡季,社融或将进入快速下行通道[3] - 央行保持流动性宽松态势,货币供给无虞,供求格局向有利于利率下行的方向倾斜[3] - 权益资产风格或将切换,避险情绪升温,三季度抑制债市的风险偏好将进入平稳阶段[3]
9月金融数据整体平稳,四季度货币政策有望在稳增长方向发力
东方金诚· 2025-10-16 10:47
金融数据表现 - 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2][5] - 9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5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2][8] - 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4%,增速较上月末下降0.4个百分点[2][9] - 9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7.2%,增速较上月末上升1.2个百分点,创近55个月最高[2][10] 贷款结构分析 - 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500亿元,隐债置换影响减弱但基建与房地产施工进度偏慢仍构成拖累[6] - 企业短贷同比多增2500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多减4712亿元,显示短贷与票据融资存在替代效应[6] - 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200亿元,受益于一线城市房地产政策优化及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月均值同比增长6.7%[7] - 居民短贷同比少增1279亿元,反映消费需求偏弱及短期经营贷承压[7] 社融与货币环境 - 社融同比少增主要因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662亿元及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少增3471亿元[8] - 还原债务置换影响后贷款余额增速约7.7%,远高于名义GDP增速,显示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有力[7] - M1增速上升受低基数及隐债置换推高企业活期存款影响,不代表房地产或实体经济活跃度显著提升[10] 政策展望 - 四季度货币政策将保持支持性立场,重点降低融资成本并提振内需以对冲外需波动[4][11] - 年底前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结合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动贷款恢复同比多增[4][11]
价格和金融数据的增量信号
信达证券· 2025-10-16 10:36
价格数据信号 - 9月CPI同比降幅收窄,主要由消费品价格带动,而食品价格跌幅加深至-1.2%,出现今年首次与消费品价格背离[1][5] - 核心CPI同比上涨至1.0%,创过去19个月新高,且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1][5] - PPI同比下降2.3%,降幅较8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持平[8] - 有色、黑色、能源PPI同比均回升,其中黑色PPI回升幅度最大,反映反内卷政策效果[1][8] - 上游和中游PPI同比降幅收窄,但下游消费PPI未同步回升,因反内卷政策与下游消费直接相关性较低[1][8] 金融数据信号 - 社融存量增速与贷款余额增速的阶段性分叉结束(2024年12月至2025年7月),两者重新回归同步常态[1][14] - 9月M2同比增速回落,M1同比增速回升,M2-M1剪刀差收窄,资金活化程度提升[1][17] - M2-M1剪刀差收窄期间,股市往往有不错表现,显示与上证指数存在相关性[1][17] 政策与展望 - 当前物价水平距离年初设定的2% CPI涨幅目标尚有压力,货币政策环境需维持宽松[1][12] - 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及PPI翘尾因素走高(Q4中枢高于Q3),预计PPI回升趋势延续[1][13] - 以旧换新政策可能为工业消费品价格带来累积效应,推动CPI有望在四季度转正[1][13]
强,稀土逆势下跌。上证指数涨1.22%京调整稀土管控。中国9月信贷增速
新永安国际证券· 2025-10-16 10:11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上涨,上证指数涨1.22%至3912.21点,深证成指涨1.73%,创业板指涨2.36%[1] - 港股反弹,恒生指数涨1.84%至25910.6点,恒生科技指数涨2.57%,大市成交额3158.14亿港元[1] - 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指跌0.04%,标普500指数涨0.4%,纳指涨0.66%[1] - 惠理基金推出三只货币市场ETF,全球货币市场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约7.3万亿美元[10] 地缘政治与贸易 - 特朗普宣称美中处于贸易战,威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1][8][12] - 美国财长贝森特提议延长关税停火期以换取中国推迟稀土出口管制新规[1][8][12] - 七国集团(G7)将商讨联合应对中国稀土管控措施[8][12] 宏观经济数据 - 中国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万亿元人民币,低于上年同期的近3.8万亿元,信贷增速放缓[1][12] - 中国9月政府债券发行1.2万亿元人民币,为4月以来最低水平[12] - 中国9月CPI同比下降0.3%,PPI同比下降2.3%[17] 货币政策 - 美联储理事米兰表示贸易紧张加剧经济不确定性,令降息更迫切,投资者押注美联储年内再降息50个基点[8][12] 公司动态与IPO - 迈瑞医疗筹划赴港上市,预计募集至少10亿美元[10] - 广和通招股,最高集资约29亿港元,引入10家基石投资者合共斥资12.53亿港元[10] - 广发证券发行50亿元人民币公司债券,票面利率1.99%[14] 行业与个股 - 消费电子板块表现较强,稀土板块逆势下跌[1] - 华为合作伙伴展示芯片设备与软件,凸显中国芯片产业进展[12] - 部分港股涨幅显著,如嘉进投资国际涨270.00%[24]
9月PMI数据点评:年内扩内需政策或仍值得期待
中银国际· 2025-10-16 09:29
制造业PMI表现 - 9月制造业PMI为49.8%,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区间[1][3][5] - 生产指数为51.9%,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维持扩张区间[3][5] - 新订单指数为49.7%,环比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3][5]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8%,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3][5]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2%,环比下滑0.1个百分点,仍处较高景气区间[3][8] 非制造业PMI表现 - 9月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指数为50.0%,环比下滑0.3个百分点,持平荣枯线[4][10] - 新订单指数为46.0%,环比下滑0.6个百分点[4][10]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8%,环比回升1.0个百分点[4][10] 行业分化与政策影响 - “反内卷”政策对部分制造业价格有支撑,专用设备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环比上升2.2个百分点[2][8] - 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景气度环比明显回升[1][16] - 电气机械及通用设备制造业新订单指数环比下滑,显示国内需求仍待修复[2][8] 企业规模与预期 - 大型企业PMI为51.0%,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持续扩张[9]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1%,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预期延续回暖[3][5]
前三季度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同比增速延续正增长
中银国际· 2025-10-16 09:19
总体进出口表现 - 前三季度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6.1%,增速较1-8月加快0.2个百分点[1] - 前三季度以美元计价进口同比下滑1.1%,降幅较1-8月收窄1.1个百分点[1] - 9月单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上月加快3.9个百分点[1] - 9月单月以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上月加快6.1个百分点[1] - 前三季度贸易顺差实现8750.8亿美元,9月单月顺差为904.5亿美元[1] 主要贸易伙伴表现 - 9月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5.6%,对出口同比增速贡献2.4个百分点[1] - 9月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14.2%,对出口同比增速贡献2.0个百分点[1] - 9月对美国出口同比下滑27.0%,拖累出口同比增速4.2个百分点[1] 产品结构分析 - 前三季度集成电路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3.3%,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增长18.9%[2] - 前三季度船舶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1.4%,汽车相关产品出口延续正增长[2] - 前三季度半导体器件进口同比增长3.0%,集成电路进口增长8.8%[2] - 前三季度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进口同比增长27.2%,铜矿砂等原材料进口维持正增长[2]
9月通胀点评:核心CPI同比增速持续回暖
中银国际· 2025-10-16 09:12
CPI表现 - 9月CPI环比增长0.1%,较8月上升0.1个百分点[2] - 9月CPI同比下降0.3%,较8月增速上升0.1个百分点[2] - 核心CPI同比增长1.0%,较8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上行[2][6]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3个百分点[2][5]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83个百分点[2][5] - 服务价格环比下降0.3%,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2个百分点[2][6]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2个百分点[2][6] - 贵金属消费品价格同比大幅上涨,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2.1%和33.6%[6] - 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增速持续上行,家用器具和通信工具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5%和1.5%[6][7] - 四季度在低基数影响下,CPI同比增速有望保持上行趋势[7] PPI表现 - 9月PPI环比持平,连续两个月持平[2][14] - 9月PPI同比下降2.3%,较8月增速上升0.6个百分点,同比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2][14] - 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2.4%,较8月上升0.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7%,较8月持平[2][14] - PPIRM同比下降3.1%,较8月上升0.9个百分点[2][14] - 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6个行业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4个百分点[2][15] - 在"反内卷"等政策影响下,PPI同比已经见底,部分行业供求格局有望持续改善[2][18] - PPI同比增速回正或要等到2026年二季度前后[18]
9月居民存款回流,M1高增
华西证券· 2025-10-16 09:09
社融与信贷表现 - 9月新增社融35,338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但高于市场预期的32,686亿元[1] - 新增人民币贷款12,900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3,900亿元[1] - 三季度新增贷款同比降幅加速扩张,一、二、三季度同比变化分别为3.4%、-17.6%、-33.5%[6] 社融结构分析 - 新增实体贷款和政府债券是社融主要拖累,分别为16,080亿元(同比少增3,662亿元)和11,886亿元(同比少增3,471亿元)[2] - 表外票据和企业债融资提供支撑,新增规模分别为3,235亿元(同比多增1,923亿元)和105亿元(同比多增2,031亿元)[2] - 四季度政府债净发行规模预计显著低于2024年同期,拖累效应或放大[2] 信贷结构分化 - 企业短贷新增7,100亿元,创近十年同期新高;企业中长贷新增9,100亿元,略低于2020年以来同期均值10,393亿元[3] - 居民短贷新增1,421亿元,同比再降1,279亿元;居民中长贷新增2,500亿元,同比小幅提升200亿元,但仍处2015年以来同期低谷[3] - 表内票据融资新增-4,026亿元,同比少增4,712亿元[3] 企业融资行为 - 2025年1-9月企业综合融资需求累计同比增幅3,592亿元,较2024年全年的-37,879亿元明显改善[4] - 企业灵活使用短贷、票据、企业债等工具压降成本,对中长贷的诉求减弱[4] 居民需求与政策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年贴息比例1%)效果不显著,居民短贷数据依旧疲软[4] - 提振消费可能需要更强力的货币政策,如进一步放松房贷利率或降低存量利率[4] 存款结构变化 - 9月新增存款22,100亿元,其中居民存款新增29,600亿元,显著高于2021-2023年同期均值23,291亿元[5] - 新增非银存款-10,600亿元,弱于2021-2023年同期均值-3,375亿元,资金或从股市回流银行[5] 货币供应M1 - 9月M1同比增长7.2%,高于预期值6.0%;M2同比增长8.4%,与预期值8.5%基本持平[1] - M1高增可能受居民活期存款(新增2.96万亿元,同比多增0.76万亿元)和低基数支撑[7] - 2025年1-9月M1增量1.82万亿元,与2021-2023年同期平均值1.79万亿元接近[7] 存款活化问题 - 6-8月居民和企业定期存款增幅分别为6,843亿元和2,678亿元,均低于近五年同期均值[8] - 流失的定存未显著转化为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占比稳定在26-28%区间,资金或流向理财等替代产品[8] 政策展望 - 当前居民与企业需求亟需进一步"宽货币"政策,但央行是否重启买债或降准降息需观察通胀和GDP数据[9] - 三季度GDP主流预期为4.7%,若显著高于预期,"宽货币"节奏可能延后[9] 债市影响因素 - 债市短期受关税风波、债基赎回费落地预期、央行买债期待三重驱动,趋势处于混沌状态[9] - 在方向明朗前,谨慎情绪或持续占据上风[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