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辉超市
icon
搜索文档
山姆突然“暴雷”,3亿中产彻底怒了
新浪财经· 2025-07-19 10:24
山姆会员店核心争议 - 高端会员制定位与大众商品引入产生冲突 好丽友派等大众品牌上架引发中产消费者对"专属感"削弱的强烈不满[1][7] - 2025年6月上架的低糖好丽友派(49.9元/48枚)因实际甜度超标和含起酥油问题遭300余条负面评价 最终于7月15日下架[5][7] - 太阳饼、米布丁等明星商品下架为大众品牌让位 直接削弱差异化竞争优势[7] - 消费者质疑若选品与普通超市无异(如永辉)则失去支付260元会员费的意义[7] 品质与供应链危机 - 2025年上半年连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鲜肉包含玻璃异物、牛奶含塑料片、坚果现活虫等[8] - 黑猫投诉数据显示2024年山姆投诉超8000条 其中40%涉及食品安全[8] - 快速扩张导致品控失控:2024年新开6店 2025年计划再开10店(总数近60家) 860万会员规模下本土化率达70%[10] - 冷链断供、仓储人力不足等供应链问题频发 反映管理能力未跟上扩张速度[12] 竞争格局与财务表现 - 面临盒马(商品创新)、开市客(家庭需求)、胖东来调改后的永辉等多维度竞争[12] - 2024年销售额达千亿+20亿会员费 但增速从15%降至个位数[12] - 规模扩张带来供应链与管理成本高企 被迫采取降本措施导致会员权益缩水[12] - 行业对手如胖东来于东来、盒马侯毅均公开称赞山姆为学习标杆[13] 商业模式本质 - 会员费商业模式核心:不赚取供应商进场费 通过规模采购压价反哺会员[14] - 早期成功源于全球采购+严选机制塑造的稀缺性体验 但当前面临"零售祛魅"挑战[16] - 消费者从追求优越感转向实际价值 能否维持"让会员觉得值"的初心成为关键[16]
8.3亿亏损背后,永辉豪赌激进转型能否破局?丨大象财富
搜狐财经· 2025-07-19 08:09
业绩亏损与改革背景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4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8.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024年同期归母净利润2.8亿元,扣非净利润0.3亿元)[1][4]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32%至174.7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71.15%至5.72亿元[6] - 亏损主因包括关闭227家低效门店产生的赔偿及资产报废成本,以及供应链重构和商品汰换的短期影响[4][5] 门店调整战略 - 2024年关闭232家门店(占总数的23%),2025年上半年再关闭227家,未来门店总数或缩减至450家以内[4] - 单店调改投入500万至800万元,全国已有137家门店完成调改,计划第三季度日均新增1家调改店,9月底目标达208家[5] - 调改后门店商品结构对标胖东来达80%,巩义豪布斯卡店为例,38天闭店调改后客单价提升[5][13] 供应链改革措施 - 推行"去中间化"裸价策略,要求品牌方对标经销商底价供货,聚焦200家核心供应商和100个亿元级单品[7] - 生鲜直采通过"永辉农场"认证将损耗率从8%降至3.5%,实施"468小时折扣"机制提升周转效率[8] - 2024年研发120款自有品牌商品,生鲜自配送和肉禽自营优化成本结构[8] 竞争环境与挑战 - 硬折扣品牌(奥乐齐、盒马NB)和互联网企业(美团、京东)以低价模式冲击市场,新兴品牌(鲜风生活、淘小胖)争夺年轻客群[12][13] - 山姆、Costco等以高体验和会员黏性锁定中产,永辉需在供应链和选品上直接竞争[18] - 线上营收占比21.7%但同比下滑9.3%,自营APP活跃度不足,覆盖门店数因闭店缩减至959家[9] 转型风险与时间窗口 - 四年累计亏损超94亿元,2025年上半年扣非亏损8.3亿元,现金流承压[16] - 胖东来调改门店销售数据首月增长13.9倍但三个月后衰减至6-8倍,新鲜感红利周期短[17] - 需在12-18个月内实现100家高坪效调改店验证,非生鲜品类毛利率提升至30%以上,否则面临再融资困难[18][19] 组织与资本变动 - 创始人张轩松让渡主导权,京东系高管出局,名创优品系团队接管运营[16] - 京东清仓持股,股价低位徘徊,市净率8倍、市盈率-32倍反映资本市场悲观预期[16][18] - 改革被定性为"不成功便成仁"的豪赌,退路已基本切断[16][20]
逆势显韧性,中国外贸何以稳中有进——中国经济年中观察之三
新华社· 2025-07-18 23:56
外贸整体表现 - 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规模站稳20万亿元台阶,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速较前5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至2.9% [1] - 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六成,其中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 [2] 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 - 苏州穿山甲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交付5000多台机器人,生产订单排到年底,计划建立5G无人工厂提升产能 [2] - 深圳某跨境电商公司因新品推出,出口订单量连续3个月维持10%左右增长,计划每月推出一款新品 [2] - 电动汽车、船舶、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崛起重塑出口竞争力,国货潮品走俏海外市场 [3]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优化 - 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因全流程通关保障模式,每架维修飞机减少停场时间1至2天,通关时间压缩25%以上 [4] - 京东、美团等电商平台为外贸企业建立"内销直通车",海关深化"铁路快速通关"模式缩短整体通关时间1至2天 [5] - 广东卓志供应链科技集团推出"数贸通"平台,贯通20多个环节信息,降低供应链成本15%至20%,2024年服务货值超800亿元 [5][6] 市场多元化布局 - 厦门佳佰利有限公司通过境外参展拓展市场,下半年计划参加俄罗斯礼品博览会等展会 [7] - 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使用"义支付"平台实现快速到账,解决汇款周期长、汇率波动大问题 [7] - 国务院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国家外汇局优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外汇资金结算 [8]
山姆,泯然众人矣?
凤凰网财经· 2025-07-18 19:32
山姆会员店的核心问题与挑战 - 核心观点:山姆会员店因选品质量下滑、供应链管理失衡及本土化战略执行问题,导致中产消费者信任危机,面临战略转型阵痛 [1][5][11] 中产菁英定位的动摇 - 会员费机制(260元/680元)曾是筛选中产客户的核心门槛,通过少而精的SKU策略(仅为传统卖场1/5)强化"精品"形象 [2] - 2025财年Q1中国区全渠道销售额达1005亿元,会员超800万,年均消费1.2万元/家庭,但近期大众品牌(如好丽友、徐福记)入驻削弱差异化优势 [3][6] - 爆款产品如瑞士卷单店月销50万盒,但食安问题频发(黑猫投诉超1万条)引发品质质疑 [3][5] 规模扩张与供应链矛盾 - 中国门店超50家,但华东区门店数量远超行业标准(7-8家/大区),导致品控漏洞(如莲雾含虫、牛奶沉淀物) [7][12] - 70%-80%供应商本土化,但全球化标准松动(如有机核桃油减少国际认证)引发消费者不满 [8][13] - 需平衡本土化效率与全球化品质,例如加拿大植物肉品牌Noble Jerky曾借山姆进入亚洲市场 [12][13] 竞争环境与战略调整 - Costco、永辉、盒马等加剧行业竞争,社交媒体出现"山姆vs Costco"讨论热潮 [10][11] - 创始人主张"品质优于销售",但当前战略试图兼顾大众化扩客与中产精品需求,导致定位模糊 [11][14] - 需重构供应链管理体系并恢复选品初心(如红丝绒蛋糕、全球优质牛肉等案例)以重建会员价值感 [12][14]
银华永祥灵活配置混合: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466.78万元 净值增长率5.47%
搜狐财经· 2025-07-18 16:48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基金利润466.78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65元 [2] - 报告期内基金净值增长率为5.47% [2] - 截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1.375元 [2]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25%,近半年为8.70%,近三个月为5.04% [3]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2.70% [3]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0823,位于同类可比基金373/874 [8] 基金规模与仓位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1.08亿元 [2][15]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73.58%,同类平均为80.33% [13] - 2019年一季度末最高仓位为77.66%,2024年上半年末最低仓位为59.12% [13] 投资策略与配置 - 操作上聚焦消费方向,保持较高仓位 [3] - 增加新消费方向配置,如黄金珠宝、零食、电子烟等 [3] - 预计三季度指数将保持震荡,行业轮动或是主旋律 [3] - 国内经济整体稳健,稳增长政策积极出台,叠加中美双边关税预期改善 [3] - 外部关税扰动最严重的时候已经过去,市场已钝化 [3] - 国内政策积极发力,政治局会议将定调下半年经济政策 [3] 基金持仓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十大重仓股为南极电商、英派斯、海澜之家、同庆楼、石头科技、万辰集团、西域旅游、百润股份、永辉超市、隆鑫通用 [17] 风险指标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39.21%,同类可比基金排名351/864 [10]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4年一季度,为22.27% [10]
深圳第六家“胖永辉”落子光明科学城,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南方都市报· 2025-07-18 14:55
光明区消费升级与永辉超市战略布局 - 光明区凭借科学城与产业新城定位成为深圳北部消费增长极,吸引大量科研人才和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形成高品质消费需求 [1] - 永辉超市在深圳开设第六家胖东来模式调改店(光明大仟里店),强化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升级战略布局,目前深圳调改店总数达6家 [1] 商品结构优化与品类升级 - 调改后商品总数达9772支,包含57款胖东来自有品牌爆品及15.1%进口精品,生鲜区新增三文鱼鱼腩刺身、进口和牛礼盒等中高端品类,商品结构复刻胖东来80%以上 [3] - 生鲜区引入阳山水蜜桃、福建兰竹荔枝等全国地标时令鲜品,蔬菜区推出有机蔬菜、"妈妈优选"系列及10余种国际地理标识特色蔬菜 [3][5] - 水产区新增"绿色星空鱼"系列,通过中国A级绿色食品等认证,采用生态循环水养殖标准 [5] 卖场环境与服务体系创新 - 卖场通道宽度增加,中岛货架高度从2-2.4米降至1.6米,层数精简至5-6层,优化顾客视野与动线 [7] - 增设放大镜、湿手器、散装食品分量提示等细节服务,便民区配备健康检测设备、儿童梯、宠物安置区等20余项功能,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8] 营销活动与扩张计划 - 门店开业联动永辉"717好吃节",推出超100家焕新门店、100款严选新品等"四个100+"活动 [10] - 全国调改门店总数达137家,计划以每日1家新店速度扩张,目标9月30日前完成200家调改 [10]
山姆选品变化背后
搜狐财经· 2025-07-18 13:46
山姆会员店选品策略调整 - 山姆近期下架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等明星商品,同时引入好丽友低糖派、溜溜梅、徐福记燕麦蛋糕、盼盼等大众品牌 [3] - 消费者质疑山姆选品逻辑从"全球尖货"转向"超市通货",削弱会员费价值 [3] - 争议商品如好丽友派、卫龙魔芋爽已在全国线上渠道下架,但盼盼全麦坚果面包脆片(好评率96.6%)和溜溜梅无核西梅干仍在售 [4][5] 会员制商业模式特点 - 山姆会员分为普通会员(年费260元)和卓越会员(年费680元) [5] - 仓储式会员店SKU精简(3000-5000种),每个细分品类仅1-3件商品 [8] - 选品差异化是关键,山姆内部原则是"满大街都做的东西就不做" [10] 商品开发策略 - 山姆首创升级版日式便当(含30%以上蛋白质)等创新产品 [7] - 曾带火35.8元24个麻薯、39.8元烤鸡、68元16个瑞士卷等网红商品 [7] - 与Dole合作开发糖分降低30%的小橘干,类似好丽友派糖分减少80%的改良思路 [11] 国内品牌合作现状 - 国民零食品牌推出高端产品线,向健康化、高端化转型 [11] - 卫龙魔芋爽添加云南牛肝菌,但品牌定位难获会员认可 [11] - 山姆将"盼盼"改为拼音"PANPAN"引发消费者质疑 [11] 管理层变动与扩张 - 2024年9月郑硕怀调任山姆首席营运官,2025年1月文安德退休 [12] - 2024年新开6家门店,平均每年新增6-7家,覆盖温州、绍兴、泉州等地 [14] - 2024年5月进行大区重组,原6个大区增至7个 [14] 行业竞争格局 - 仓储式会员店面积达1万-3万平方米,远超传统超市(2500-5000平方米) [8] - 行业专家认为山姆商品研发可能从高端向中高端倾斜 [11] -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评价山姆和胖东来是"把产品差异化做到极致"的代表 [14]
商业零售行业2025年二季报业绩前瞻:平台加码即时零售,关注优质新消费标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8 13: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商业零售行业2025年二季报业绩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 - 6月社零同比增长5.0%,线上消费保持较强活力,电商、黄金珠宝、零售商业等板块各有发展态势,平台发力即时零售挖掘新增长,建议关注相关优质企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消费数据情况 - 2025年1 - 6月社零总额累计24.5万亿元,同比增长5.0%,线上消费保持较强活力,全国网上零售额累计达7.4万亿元,同比增长8.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6.1万亿元,同比增长6.0%,线上渗透率24.9% [4] 各板块企业情况 电商板块 - 阿里巴巴聚焦核心业务,国内电商延续增势,海外盈利拐点加速推进,云业务需求高速增长,投入培育AI、即时零售业务,预计1QFY26收入达2492亿元,同比增长2.4%,Non - GAAP归普净利润为360亿元,同比下滑12% [4] - 京东供应链壁垒稳固,以旧换新政策驱动带电品类增长,布局服饰日百,即时零售延伸高频场景赋能主站流量,探索酒旅及海外新业务,预计25Q2收入同比增长15.2%至3357亿元,调整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0%至43.2亿元 [4] - 美团加大外卖常态化补贴巩固用户心智,即时零售订单峰值持续突破,预计25Q2收入同比增长12.3%到92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下滑20.2%至109亿元 [4] - 拼多多加码千亿扶持商家,出海业务稳步扩张,预计25Q2收入同比增长8.3%至105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下滑29.3%至243亿元 [4] 黄金珠宝板块 - 老铺黄金处于品牌势能和消费者心智双重爆发期,预计业绩增长显著优于行业 [4] - 莱绅通灵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5900万元,24H1同期为归母净亏损 - 3706.52万元,25H1归母扣非6900万元 [4] - 菜百股份4 - 5月预计金条销售高速增长,金饰逐步修复,预计25Q2收入同比增长25% - 35%,归母净利润同比15% - 25% [4] - 周大生产品和渠道持续升级,预计25Q2收入同比 - 10%至5%,归母净利润同比 - 10%至5% [4] - 老凤祥品牌与渠道力较强,预计25Q2收入同比 - 15%至 - 5%,利润同比 - 10%至0% [4] 零售商业板块 - 小商品城新市场六区数贸中心首轮招商顺利落地,后续招商前景乐观,义支付交易规模增速符合预期,预计25Q2收入同比10 - 20%,利润同比15 - 20% [4] - 名创优品国内门店同店销售有望修复,潮玩品牌TOP TOY高速扩张,海外加快开店,预计25Q2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19.8%,调整后净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2.9% [4] - 大商股份聚焦优质存量项目,推进业态升级改造,驱动单店效益提升,预计25Q2收入同比 - 10%至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 - 10% [4] - 永辉超市25年6月调改门店数达124家,调改投入等因素预计存在短期阵痛,预计Q2归母净亏损 - 3.88亿元,归母扣非净亏损 - 9.67亿元 [4] - 重庆百货百货、超市升级改造推进,家电受益“以旧换新”政策,马消投资收益持续贡献,预计25Q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0% [4] 投资分析意见 - 建议关注聚焦核心主业、投入AI并即时零售的电商(阿里巴巴、京东、美团、拼多多),产品及品牌升级长周期下的优质黄金珠宝品牌(老铺黄金、曼卡龙、菜百股份、莱绅通灵、老凤祥、周大生),数智化转型叠加稳定币催化的综合贸易服务商(小商品城),IP驱动满足情绪需求的消费品牌(量子之歌,名创优品),转型升级的百货超市(大商股份、永辉超市、重庆百货) [4] 重点跟踪企业25Q2业绩预测 - 报告给出红旗连锁、重庆百货、永辉超市等多家企业25Q2收入及归母净利润预测及同比情况 [5][6] 行业重点公司估值表 - 报告给出电商、超市百货、黄金珠宝、消费品牌、数字商业等行业重点公司的股价、市值、EPS、PE等估值数据 [6][7]
帮主郑重:50万亿消费大爆发!服务消费飙至46%,三招布局消费升级红利
搜狐财经· 2025-07-18 12:24
消费市场趋势 - 社零总额目标冲击50万亿大关,过去四年年均增速稳定在5.5% [1] - 消费对经济贡献率年均达60%,每100元消费中有60元拉动GDP [1] - 服务消费占比提升至46.1%,四年增长3.5个百分点,餐饮旅游、健康养老、文化娱乐成为新增长点 [1] - 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速7.5%,显著高于商品零售 [3] - 乡村消费增速4.5%,比城镇快0.9个百分点,下沉市场消费升级势头强劲 [3] 消费结构变化 - 消费升级从商品转向体验,县域市场成为新战场,文旅、县乡商业、即时零售等赛道潜力大 [3]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九部门联合出台48条服务消费新政 [3] - 必选消费如粮油食品类社零增速稳定,疫情期间仍保持正增长 [4] - 可选消费弹性大,家电家具3月增速达35%,政策驱动的"以旧换新"带动格力、美的等品牌 [4] - 服务消费链表现亮眼,餐饮板块3月收入增长5.6%,连锁龙头增速达6.8% [4] 投资机会分析 - 服务消费"卖水人"机会显著,如租车平台(一嗨租车)、灯光音响商(浩洋股份)、运动康复器械(舒华体育) [5] - 县域消费"渠道王"如永辉超市县域大店人流量翻倍,零食量贩店万辰集团单店月销破百万 [5] - 国货情绪"代言人"如李宁、瑞幸、花西子等品牌,Z世代愿为文化认同溢价30% [5] - 消费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社融拐点显现(6月M2增速回升至9.2%) [5] - 消费龙头股月线MACD金叉确认或成为中长线布局信号 [5]
县城没有即时零售
36氪· 2025-07-17 20:34
即时零售下沉市场现状 - 一二线城市即时零售竞争激烈,但下沉市场渗透率极低,全国1866个县占国土面积90%、人口52.5%,即时零售渗透率远低于一线城市[3][5] - 下沉市场消费者对即时零售认知不足,00后和95后受访者表示"没听过"、"无感",消费习惯仍以线下为主,注重性价比和人情消费[3][6][8] - 县域即时零售供给端匮乏,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在下沉市场商家覆盖率低,部分县城配送范围仅覆盖20km外的少数商家[5][6] 下沉市场消费行为差异 - 县域消费者对生鲜、餐饮等品类坚持线下购买,认为"肉眼检验新鲜度"和"社交属性"不可替代,平台配送费和高溢价是主要阻力[9][10] -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用户因工作繁忙、区域面积大,高频使用美团闪购、盒马等即时零售平台,而县城用户线上生活日用品消费率极低[7][20] - 春节期间县域即时零售出现短期爆发,茶饮、火锅等品类外卖量同比增2倍以上,但节后消费迅速回落,反映需求依赖返乡人群而非本地居民[19][21] 平台下沉战略与挑战 - 美团2024年三季度财报明确将县域经济列为重点,闪购业务在下沉市场订单量同比增长54%,便利店闪电仓开设1866家,但未披露具体区域分布[17][19] - 平台型即时零售在下沉市场面临商户入驻意愿低的问题,餐饮商家因线下生意饱和、平台抽佣等因素拒绝上线,仅新式茶饮加盟商参与度较高[12][13][15] - 社区团购在部分县域通过"今日下单次日达"模式跑通,但即时零售要求的30分钟履约难以复制,因中小商户缺乏供应链和库存管理能力[12][22][23] 行业生态与商业模式 - 即时零售主要分为平台型(美团闪购、京东秒送)、自营型(盒马、叮咚买菜)、商超O2O(永辉、大润发)和垂类平台(叮当快药),但除社区团购外均难以下沉[10][11] - 县域零售仍由区域性大型商超主导,线上化尝试成本高且效益存疑,独立商超更倾向观望而非大规模投入即时零售[12][16] - 平台在下沉市场依赖大额补贴(如家电、酒水品类),但长期可持续性存疑,县域消费核心仍是极致性价比而非时效[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