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给侧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黑色建材日报-20250723
五矿期货· 2025-07-23 08: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商品市场整体氛围偏好,成材价格震荡偏强,因墨脱水电站动工提升建筑用料需求预期,叠加供给端消除过剩产能、需求端有基建支持、库存水平低,盘面预计持续走强;铁矿石受煤焦带动冲高回落,基本面看需求支撑较强,供给压力不显著,矿价短期或偏强运行;锰硅和硅铁短期受多头情绪主导,基本面指向向下,建议投机理性对待,产业端可择机套保;工业硅短期反弹但基本面供给过剩、需求不足,建议投机注意风险,产业端套保;玻璃受宏观政策提振,库存去化,价格上涨,长期需关注房地产政策和需求;纯碱短期受情绪带动价格强势,中长期供需矛盾仍存,上涨高度有限 [3][6][10][13][17][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钢材 - 螺纹钢主力合约收盘价3307元/吨,涨83元/吨(2.574%),注册仓单86534吨持平,持仓量202.4507万手减71405手;天津汇总价3330元/吨、上海汇总价3370元/吨,均环比增50元/吨 [2] - 热轧板卷主力合约收盘价3477元/吨,涨83元/吨(2.445%),注册仓单59549吨减905吨,持仓量158.2445万手减18031手;乐从汇总价3490元/吨增60元/吨、上海汇总价3470元/吨增50元/吨 [2] - 商品市场氛围好,成材价格震荡偏强,墨脱水电站动工提升需求预期,供给需求双向发力,库存低,盘面预计持续走强;螺纹供需双降、库存小累计,热卷产量降、需求升、库存去化,库存处近五年低位;需关注政策信号、终端需求修复节奏和成本支撑 [3] 铁矿石 - 主力合约(I2509)收至823元/吨,涨1.73%(14元),持仓61.99万手减43544手,加权持仓量107.57万手;青岛港PB粉798元/湿吨,折盘面基差25.85元/吨,基差率3.05% [5] - 午后煤焦带动冲高回落,海外发运量环比回升,巴西贡献主要增量,近端到港量环比下滑;日均铁水产量242.44万吨,环比增2.63万吨;港口库存小幅回升,钢厂进口矿库存消耗;短期矿价或偏强运行,关注市场情绪和宏观兑现节点 [6] 锰硅硅铁 - 锰硅主力(SM509合约)收涨1.66%,报6012元/吨,天津6517锰硅现货报价5900元/吨,环比上调100元/吨,折盘面6090元/吨,升水盘面78元/吨 [8][9] - 硅铁主力(SF509合约)收涨3.63%,报5874元/吨,天津72硅铁现货报价5700元/吨,环比上调100元/吨,贴水盘面174元/吨 [9] - 短期多头情绪主导,文华商品指数创新高,“反内卷”预期持续;基本面指向向下,未来需求或弱化,成本有下调空间;建议投机理性对待,产业端套保 [10] 工业硅 - 期货主力(SI2509合约)日内收涨4.27%,报9655元/吨;华东不通氧553市场报价9450元/吨,环比上调200元/吨,贴水期货主力合约205元/吨;421市场报价9950元/吨,环比上调200元/吨,折合盘面价格9150元/吨,贴水期货主力合约505元/吨 [13] - 短期反弹趋势延续,但基本面供给过剩、需求不足,建议投机注意风险,产业端套保 [13][15] 玻璃纯碱 - 玻璃:沙河现货报价1216元,环比涨18元,华中现货报价1120元,环比涨10元,期现商和经销商采购积极,下游刚需采购;7月17日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6493.9万重箱,环比降216.3万重箱(3.22%),同比增0.29%,折库存天数27.9天,较上期减1天;受宏观政策提振,库存去化增强信心,价格上涨,长期关注房地产政策和需求 [17] - 纯碱:现货价格1360元,环比涨80元,部分企业价格窄幅上调;7月21日国内纯碱厂家总库存188.42万吨,较上周四降2.14万吨(1.12%),轻质纯碱75.71万吨环比跌2.59万吨,重质纯碱112.71万吨环比增0.45万吨,有个别企业封单;下游需求平稳,低价补库,装置大稳小动,产量窄幅下移,中期供应宽松,库存压力略降;短期受情绪带动价格强势,中长期供需矛盾仍存,上涨高度有限 [18]
沥青 震荡偏强运行
期货日报· 2025-07-23 07:25
宏观环境 - 美国稳定币法案通过众议院投票 要求以美元或美债作为储备资产 巩固美元主导地位并可能化解美债危机 [2] - 国内"反内卷"政策释放利好 带动黑色系与建材系商品期货上涨 乐观情绪传导至其他商品领域 [2] - 国内外宏观环境改善 部分供需平淡的商品有望维持偏强格局 [2] 原油市场 - OPEC+决定8月增产54 8万桶/日 9月可能再增54 8万桶/日 2023年减产产能将全部恢复 [2] - 北半球夏季用油旺季需求强劲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周度减少385 9万桶至4 22亿桶 同比减少1806 4万桶 [3] - 美国炼厂开工率达93 9% 环比增0 7个百分点 处于年内高位 [3] - 原油供需双强 预计后市维持震荡偏强走势 对沥青形成成本支撑 [4] 沥青供需 - 国内沥青装置检修量57 4万吨 周度降0 8万吨 产能利用率34 3% 周度增0 4个百分点 [5] - 沥青周产量57 2万吨 环比增0 6万吨 厂家出货量41 4万吨 周度增4 0% [5] - 沥青厂库库存77 3万吨 周度降4 1% 同比降32 9% 社会库存182 7万吨 同比降33 6% [5] 市场展望 - 沥青期货2509合约维持震荡上涨 价格重心稳步抬升至3650元/吨 [1] - 需求旺季支撑下 尽管供应增加 但库存持续去化 预计后市延续偏强走势 [1][5] - 宏观氛围改善叠加原油成本支撑 沥青期货将维持震荡偏强格局 [6]
可转债周报:“反内卷”历史回顾及当前关注-20250722
华创证券· 2025-07-22 23: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正加速推进,宏观通胀预期筑底,部分行业形成涨价预期,预计重点行业涨价预期有望落实,建议关注相关行业盈利预期改善带来的机会 [4][23] - 上周转债市场上涨,估值高位抬升,5 只转债公告赎回,总待发规模约 70 亿 [1][24][5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反内卷”历史回顾及当前关注 - “反内卷”政策自 2024 年 7 月提出后持续发力,宏观通胀预期筑底,行业以自律形式推进,部分行业形成涨价预期 [4][7] - 2016 年供给侧改革集中于煤炭、钢铁行业,PPI 持续下行后企稳反弹,行业利润率回升,当前部分行业与 2016 年供改重点行业背景相似 [4][9][13] - 2021 年能耗双控和煤价上涨致多地限电限产,PPI 大幅上升,上游行业涨价传导顺畅,权益市场中上游行业弹性强 [4][16] 市场复盘:转债周度上涨,估值高位抬升 周度市场行情 - 上周主要股指和转债市场上涨,已发行未到期可转债 477 支,余额规模 6482.41 亿元,利柏转债将于 7 月 22 日上市 [24] - 权益市场各行业多数上涨,通信、医药生物等行业涨幅居前,银行、非银金融等行业跌幅居前;转债市场同样偏强,石油石化、通信等涨幅居前,非银金融、农林牧渔等跌幅居前 [27] - 热门概念多数上涨,上涨点位贡献、减肥药等概念涨幅居前,智慧农业、中船系等概念跌幅居前 [27] 估值表现 - 转债收盘价加权平均值为 125.00,较前周周五上涨 0.68%,不同类型转债收盘价均上升,120 - 130 区间占比下降明显,价格中位数上升 0.99% [32] - 转债市场百元平价拟合转股溢价率为 26.70%,较前周五上升 1.32pct,高评级及大规模转债溢价率抬升,80 元以下平价区间转债转股溢价率上升 5.43pct [32] 条款及供给:5 只转债公告赎回,总待发规模约 70 亿 条款 - 截至 7 月 18 日,联得、飞鹿等 5 只转债公告赎回,泉峰转债公告赎回安排,京源、银信等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应急、楚江等转债预计满足赎回条件 [1][50] - 截至 7 月 18 日,灵康转债董事会提议下修,山石转债公告下修结果,鸿路、卫宁等 4 支转债公告不下修,金能、齐翔转 2 等 12 支转债预计触发下修 [1][50] 一级市场 - 上周锡振、甬矽转债上市,规模合计 16.85 亿元,本周利柏转债将上市,规模 7.5 亿元,无新增转债发行 [1][53] - 上周统联精密新增董事会预案、斯达半导新增股东大会通过、无新增发审委审批通过、微导纳米新增证监会核准,较去年同期分别 +1、+1、+0、+0 [1][55] - 截至 7 月 18 日,4 家上市公司拿到转债发行批文,拟发行规模 52.80 亿元,2 家上市公司通过发审委,合计规模 14.50 亿元,统联精密新增董事会预案规模 5.95 亿元 [1][62]
开源晨会-20250722
开源证券· 2025-07-22 22:43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宏观经济、策略、固定收益、金融工程等多个领域进行分析,指出国内工业品价格偏强、汇金增持稳定市场、机构调研有行业和个股偏好、经济处于L型下半场股债或切换、各行业公司有不同发展态势和投资机会 [4][10][25] 总量研究 宏观经济 - 工业与消费供需波动运行,建筑开工率处季节性低位,工业生产端部分开工率有升降,需求端建筑需求弱、汽车和家电需求波动 [4] - 商品价格方面,国际大宗商品油金升有色降,国内工业品震荡偏强,黑色系、建材部分价格有变动 [5] - 地产新建与二手房成交量均转弱,出口7月前20日有韧性 [6][7] 策略 - 2025年上半年汇金增持主要ETF超1900亿元,长期资金发力夯实“政策底”,增持结构更均衡,后市应保持对核心配置资产信心 [10][11][13] - 机构调研周跟踪显示,行业上计算机、传媒、煤炭等关注度有变化,个股上冰轮环境等受关注 [17][20] 固定收益 - 市场上涨关键逻辑是政策取向变化和经济周期上行,当前经济类似2016 - 2017年处于L型下半场,股债有望切换 [25][28] 金融工程 - 2025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规模环比上升,主动权益基金仓位和配置有调整,固收+、纯债、FOF等基金也有不同表现 [30][31][32] 行业公司 传媒 - 游戏、音乐、演唱会、国漫高景气,建议布局相关文娱IP消费,同时AI应用有新进展,也建议布局 [37][38] 机械 - 宇树科技从机器狗到人形机器人发展,有成本、运动、产业卡位优势,未来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业务前景好 [42][43][44] 化工 - 化工行业供给端竞争加剧盈利承压,需求端国内有望企稳、出口提升空间有限,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48][49] 医药 - siRNA药物发展快,已上市和在研管线拓展,BD交易火热,中国管线出海加速,推荐相关受益企业 [53][54][55] 食品饮料(嘉必优) - 2025H1业绩预告超预期,收入规模高位,单季度利润创新高,重组标的优质,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58][59][60] 家电(石头科技) - 2025年有望收入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改善,扫地机和新品类表现好,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64][65][67] 中小盘(矽电股份) - 公司是国内领先探针台设备企业,受益于国产替代,行业市场增长动能强劲,公司技术与服务驱动发展 [69][70][71]
“反内卷” :市场可能误解了什么?
2025-07-22 22:36
纪要涉及的行业 工业、高耗能行业、煤炭行业、生猪行业、中游制造、下游纺织、服装、家具、玩具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对反内卷的认知误区**:反内卷不等同于反过剩,过剩行业不一定内卷,内卷行业不一定过剩;市场误解反内卷针对领域为中上游全面收缩,实际聚焦中下游;市场误解政策抓手仅靠自律、约谈和市场化手段,忽视隐藏手段[3] 2. **反内卷与 2016 年供给侧改革异同**:相同点为都处经济结构转型期,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走弱;不同点为供给侧改革是传统基建地产投资需求下滑致高耗能行业产能被动过剩,反内卷是需求好的领域主动增加供给致过剩,且反内卷不直接刺激需求,以免加剧内卷[4] 3. **内需与外需行业资产周转率表现**:内需行业固定资产周转率下滑但处历史中位数附近,外需行业资产周转率降至历史性低位,表明外需行业虽表现好于内需,但面临更明显供给问题和竞争压力[6] 4. **盈利和投资关系不同**:2015 年前高耗能行业利润增速走弱,制造业投资减少,产能过剩致生产下降;目前盈利不好,但制造业投资大幅冲高,生产走强,企业主动增加投资和供给应对竞争[7] 5. **当前产能利用率情况**:当前中下游产能利用率较低,包括上游采选原材料、中游机械制造、下游服务业等;2016 年主要是上游采选原材料产能利用率低;目前国企产能利用率较高,私营企业、民企面临更大挑战[8][9] 6. **企业降价原因变化**:2015 年前因地产基建投资需求下滑致产品价格被动下降,由需求主导;目前企业面对好的需求,降低质量主动降价,通过恶性竞争抢份额,如出口价格低于国内销售价格,下游 PPI 比上游超跌[10] 7. **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改造情况**:2020 年以来钢铁行业基本无新增产能,但制造业投资增长显著,说明进行了大规模设备置换;高耗能行业产能利用率虽有所下降但处历史中位数偏高位置,验证落后产能力度减轻[11] 8. **高耗能行业用电量与工业生产背离原因**:2024 年 9 月开始,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增速偏弱但工业生产强,因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采用能耗更低新设备替代落后老设备;未来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影响不显著,因过去两年已大量改造[12][13] 9. **煤炭和生猪供给调整**:2025 年原煤产量增速达历史性高位,用电需求下滑,煤炭面临供给过剩,未来可能有供给调控政策;生猪存栏增速达历史性高位,猪价持续下跌,此前减少 100 万头能繁母猪不足以缓解供给过剩,未来可能有其他调控政策[14] 10. **上游价格上涨对下游企业盈利影响**:上游价格上涨挤压下游企业盈利,2016 年供给侧改革加剧结构分化,上游利润增速上升,下游走弱;目前中下游成本率上升幅度远超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解释幅度,存在过度投资导致的折旧等额外刚性成本,不利于反内卷[15] 11. **打击设备更新监管套利实现反内卷**:部分行业打着设备更新名义新增产能,进行监管套利,如设备购置投资增速大幅冲高,但废弃资源利用业增速下降;反内卷可通过严格执行新老划断,即 2025 年下半年开始新购置设备必须淘汰旧设备,影响 PPI 并实现目标[16] 12. **新老划断政策影响**:能显著拉动 PPI 约 0.5 个百分点,提升工业企业利润约 1 个百分点,预计共拉动 PPI 约 1 个百分点,提升企业盈利 2 个百分点,且对就业市场无负面影响[17] 13. **应收款项账期管理反内卷**:全国中小企业逾期应收账款项规模超 1 万亿元,2019 年清欠 6600 亿元,2020 年清算约 2000 亿元;2025 年 6 月 1 日国办发文规定企业或事业单位不能无故延长支付期限,超期 60 天内完成支付,有望清欠 7000 多亿元,大型国企和央企有能力偿还[18][19] 14. **反内卷政策重点领域**:当前反内卷政策重点关注中下游领域,中上游供给全面收缩可能性低,周期板块短期上涨预计不持续[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严格执行新老划断政策,淘汰不符合标准的老设备,可拉动 PPI 约 0.5 个百分点,提升工业企业利润约 1 个百分点,同时通过应收款项账期管理,有望清欠中小企业款项[2]
美锦能源20250722
2025-07-22 22:36
纪要涉及的公司 美锦能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业绩**:2025年上半年仍亏损,二季度预计亏损5 - 7亿元,主因煤炭和焦炭市场供给过剩致价格下跌,受房地产和下游钢厂需求疲软影响[3] - **业务毛利与价格**:二季度煤炭和焦炭业务毛利与一季度基本持平,焦炭业务亏损略有收窄,煤炭价格同比下降但环比稳定[2] - **生产情况**:煤炭生产基本满产,仅井回矿因煤质问题和亏损未完全生产;焦炭除贵州部分有调整外,其余订单充足,维持生产服务长协客户[2][7] - **未来预期**:认为供给侧改革对头部企业影响小,不计划减产,关注下游钢铁行业复苏;全年整体预计亏损,受高额折旧费用(约20亿元)影响;若钢铁提价计划实现,纯现金总值可能上浮,取决于煤炭产业链传导及市场情况[2][8][15] - **评级调整**:中证鹏元将美锦转债评级调整至A +,主因公司业绩亏损严重(2024年11亿多亏损),股东质押率高,现金流紧张[2][9] - **资产注入**:济源煤矿资产注入项目暂停,待联合试生产2026年三季度顺利完成后推进;集团煤炭资产或在控股资产达风险状态后考虑注入[4][12][13] - **股东质押**:解决困难,因市值不支持高额违约金,省政府主导谈判,长城方面坚持高额违约金[4][14] - **原料钢影响**:原料钢价格上涨影响不明显,因公司有库存和储煤,4月采煤活动刚开始,影响有限[16] - **焦煤采购**:焦煤自供比率约30%,外采以现货为主,部分长协不保价,外采受市场影响大,长协焦煤主要卖给大型钢厂[17][19][20] - **扭亏难度**:短期内扭转焦化企业亏损局面困难,高额折旧费用增加盈利难度;2025年预计资产减值约1亿多元,低于去年[2][10] - **转股价下修**:暂不具备转股价下修条件,需市场配合,转债规模约27 - 28亿元,预计2028年到期[2][10][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贵州焦化厂一期已建成180万吨产能,二期计划建设200万吨,前期投资基本完成,将择机投产;目前贵州焦化厂和河北公司净利润亏损,山西本部盈利[2][5][6] - 2024年资产减值包括门控灯升级改造项目以及商业减值,总计约1亿多到2亿元[10] - 景峰煤矿仍处于亏损状态[16] - 唐钢美景因接受统一采购出现亏损[20]
对话行业专家:煤炭“反内卷”实施概率及路径探讨
2025-07-22 22:36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煤炭行业,具体提及的公司有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 [21][2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行业现状与趋势** - 焦煤领域经营压力突出,供给侧改革和反内卷措施必要,稳增长政策强化需求改善预期,推动期货、商品及权益市场走强 [2] - 煤价下降,焦煤价格年初至今降 20%,动力煤二季度创五年新低,市场供大于求 [9] - 2025 年一季度煤炭产量增加,得益于开采技术条件改善和露天矿数量多,2024 年煤矿超产数量比 2023 年提高 12% [16] - 动力煤和焦煤估值低、持仓低,过去几年处低位,未来价格企稳反弹,看好煤炭板块发展 [41] 2. **各地区煤炭生产情况** - 陕西省 2024 年产量减至 12.68 亿吨,减幅约 8000 万吨,因安全生产严峻和小煤矿退出;2024 年原煤产能 7.8 亿吨,一季度 1.85 亿吨,同比增 4%,部分地区超产 [1][3][12] - 山西省计划 2025 年产量提至 13 亿吨以上,通过先进产能增加和智能化改造实现 [1] - 内蒙古自治区 2024 年产量 12.97 亿吨,全国第一,未来保持大规模生产并提升技术改造 [15] - 新疆自治区是未来重要增长点,2024 年产量 5.4 亿吨,同比增 17.5%,增速全国第一,但面临运力不足和煤炭质量问题 [18] 3. **政策措施及影响** - 国家能源局核查煤矿生产,超产超 10%面临停产整顿和罚款,主要针对晋陕蒙新四省,2024 年八个亿吨级产量省份为重点关注对象 [1] - 国家发改委确定“稳字当头”策略,优先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1] - 能源局出台文件控制超能力生产,防止企业增产摊薄成本,维护行业健康和市场稳定 [1] - 政府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推动内循环 [3] - 行业协会发起长协制度稳定煤价,建议继续履行和强化,避免现货与长协价倒挂 [3] - 新政策规定月度产量不超 110%,年度不超公告产能,更严格,旨在稳定煤价、打压无序竞争 [29][39] 4. **超产问题及监管** - 民营企业超产普遍,监管难度高,需加强现场检查和技术监控 [3] - 超产核查按月度和年度产能 110%以内执行,发现超产视为重大安全隐患,停产整顿并罚款 [4] - 可通过单位电耗、采掘接替图、工作面长度变化等发现超产行为 [11][3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榆林地区政府支持区域政策同时处罚违规行为,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0] 2. 国家能源集团 2024 年为社会让利 600 亿 - 800 亿,通过长协价执行 [21] 3. 政府对西部煤矿企业减税,神东煤炭集团 2024 年减税约 20 多亿元,准格尔地区减税约两三亿元 [22] 4. 行业协会将安全生产与企业信用评价挂钩,引导企业规范经营 [23] 5. 政策执行存在地区差异,东北地区事故后煤矿停产、复工验收严,内地更注重经济发展 [40]
策略对话电新:光伏反内卷行情展望
2025-07-22 22:36
纪要涉及的行业 光伏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政策推动反内卷**:2024年四季度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反内卷,2025年三季度政策力度加强,金委会7月1日会议强调治理低价竞争、加速产能退出,参与主体扩展到部委层面;行业亏损严重、龙头企业现金流承压使自下而上反馈增强,若9月底方案未达预期,四季度或启动更强供给侧改革[1][3][4] - **历史政策调整影响大**:历史上光伏行业供给端政策调整对市场影响重大,如2018年快速政策响应,当前严重亏损下反馈驱动力更强,有望年底前实现治理低价竞争和有序退出产能目标[1][5] - **过去波动源于需求端**:2012年欧洲政策变化、2018年中国政策调整致需求端变化引发行业波动,均通过政策刺激需求端解决[1][6] - **当前问题在供给端**:当前需求端稳定,但各环节产能过剩超需求两倍以上,短期刺激需求难解决供需失衡,需通过供给侧改革解决[1][7] - **改善供需格局途径**:关注政策解决供需问题和市场化出清;硅料价格达6万元以上、组件价格达每瓦0.85元左右,全行业利润达合理水平,有助于启动反转行情;硅料收并购和去产能方案实质性落地推进是关键因素[8] - **市场化出清信号与阶段**: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是市场化出清信号,如排名靠后公司被收购、中间企业面临现金流压力;先三四线企业退出,再第一梯队企业技术迭代关停产能[9][10] - **反内卷行情关注方向**:聚焦硅料环节,收储方案落地硅料价格或从4万提至6万带动股价上涨,方案不确定则关注电池片环节,其市场化出清快且技术迭代显著;综合考虑储能领域,其在反内卷中受益[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推荐标的**:硅料推荐通威、大全和协鑫;电池片推荐爱旭、农机以及同江改造的聚合材料;储能推荐阳光海博、德业和艾罗[3][12] - **光伏行业成本曲线特点**:成本曲线分梯队,第一梯队和三四线企业差距明显,第一梯队内部差距较小[9][10]
从供给侧改革看反内卷孕育的煤炭机会
2025-07-22 22:36
煤炭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行业概述 * 2016年起中国实施煤炭供给侧改革,通过限产、淘汰落后产能及配套政策推动煤价从数百元上涨至600元以上[1] * 供给侧改革显著提升煤炭行业盈利能力,2016-2017年从全行业亏损转为整体盈利[5] * 当前经济环境下需求端压力较大,但反内卷措施有望稳定煤价[1] 供给侧改革影响 * 限产措施:2016年2月开始将煤矿工作日从331天减少到276天,直接导致煤价上涨[3] * 淘汰落后产能:2016-2017年共去掉约三四亿吨产能,"十三五"期间去产能速度加快[3] * 配套政策:出台财税、金融、职工安置、国土环保、质量安全等文件协同推动煤价提升[3] * 2018-2019年因贸易战导致需求压力增加,煤价出现回落[5][6] 当前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家能源局核查约1亿吨超产煤矿,主要集中在陕西和新疆,旨在稳定煤价[1][4] * 超产核定对动力煤供给影响较大,民营煤矿受影响可能比国企更大[10] * 当前媒体亏损比例已超过2016年供给侧改革前夕水平[4] * 煤炭行业处于供给矛盾突出、估值偏低状态,与32个行业相比估值偏低[7] 价格与市场表现 * 期货价格已从底部反弹20%-30%,但权益市场尚未充分反映[2][9] * 动力煤相对收益不如焦煤,焦煤价格弹性更大[5] * 焦煤毛利率接近2014-2015年水平(16年供给侧改革前夕阶段)[7] 投资机会与标的 * 双焦行业(焦煤、冶金煤)反弹幅度可能更大[1][7] * 选择标准:产能利用率低、库存高、毛利率低、估值低及负债率低的企业[8] * 具体标的: - 平煤股份(焦煤)[1][8] - 晋控煤业和3D国际(动力煤)[1][8] - 潞安环能(冶金煤)[1][8] 未来展望 * 短期内是预期差修复,长期需关注供需政策[2] * 当前煤炭行业流动性较好,预计板块保持稳定[10] * 反内卷及需求端政策刺激可能带来更大反弹空间[7] * 可以持续看好整个煤炭公司的基本面情况[10]
化工新品种:丙烯期货上市迎来开门红
国投期货· 2025-07-22 22:30
安如泰山 信守承诺 丙烯期货上市迎来开门红 化工新品种 7月22日丙烯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首批上市交易的丙烯期货合约为PL2601、PL2602、PL2603、 PL2604、PL2605、PL2606、PL2607。 丙烯期货首日交易情况 两烯期货首日挂牌价6350元/吨,主力PL06合约开盘6550元/吨,较挂牌价高开200点,最高价6708,最低价 6501,收于6613,涨幅4.14%,首日迎来开门红。目内主力PL06合约成交量43897手,持仓量7983手,交投较为活 跃。 资料来源:iFind,国投期货 两烯期货行情研判 能够实现首日大幅度上行收涨,主要是受到石化行业"老旧装置"重新定义这一消息的影响,这一消息引 发了市场又一轮"供给侧改革"的预期,激发了市场交投情绪的高涨。 当前我国丙烯产能在7627万吨/年,20年以上(包含20年)的装置产能在1118万吨/年,占丙烯全部产能的比 例为14.66%。丙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发展历程比较久远,老旧装置也相对较多。并且,这几年随着丙烯新 建装置快运扩张,行业盈利下滑明显,呈现了结构性过剩的状态,行业产能优化成为必然的趋势。鉴于丙烯行 业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