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能出清
icon
搜索文档
“反内卷”题材轮动 化工、建材等板块或迎结构性机会
第一财经· 2025-08-24 20:22
光伏与锂电池行业现状 - 光伏行业资本回报率跌至-2.5%,企业毛利率曾跌至个位数 [3] - 锂电池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8%,但出货量逆势增长32.6%至1175GWh [3] - 多晶硅期货从5.5万元/吨高位回落至5.14万元/吨,碳酸锂期货从9万元/吨回落至7.8万元/吨 [2] - 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企业采取"以量补价"模式对冲单价下滑风险 [2][3]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行业座谈会,强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2] 反内卷政策与行业影响 - 政策通过产能出清、价格引导和淘汰低效产能优化竞争秩序 [5] - 反内卷政策预计推动相关行业未来两年盈利提高53% [6] - 供给侧改革有望推动工业品价格回升,对PPI形成有效拉动 [5] - 农业板块通过环保整治和产能补贴调整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6] - 化工行业亏损企业占比接近1/4,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 [5]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化工50ETF、建材ETF、煤炭ETF、农业ETF自七月以来累计涨幅分别为16%、15%、10%、8% [1] - 钢铁、水泥、光伏设备、能源金属等反内卷主题板块跑赢大盘 [1] - 玻璃玻纤、半导体、能源金属等行业板块涨超20% [4] - 煤炭ETF规模从20亿元飙涨至约90亿元 [4] - 受益股票七月以来上涨8%,未来两年盈利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7% [6] 结构性投资机会 - 建材板块受房地产筑底和水泥行业集体减产30%政策支持 [5] - 高镍三元材料、高效光伏组件等技术壁垒细分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 [3] - 农业板块头部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两季度下降 [6] - 化工板块因资源品价格回升改善盈利预期 [5] - 行业行情预计在2026年前后见顶,需关注产能出清落地和技术升级 [2][3]
“反内卷”题材轮动,化工、建材等板块或迎结构性机会
第一财经· 2025-08-24 19:35
光伏与锂电池行业现状 - 光伏行业资本回报率跌至-2.5% 锂电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8%但出货量逆势增长32.6%至1175GWh [3] - 多晶硅期货从5.5万元/吨高位回落至5.14万元/吨 碳酸锂期货价格从9万元/吨回落至7.8万元/吨(单周下跌超1万元/吨) [2] - 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 企业采取"以量补价"模式对冲单价下滑风险 [2][3]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行业座谈会 磷酸铁锂材料产业链闭门会议商讨产能过剩解决方案 [2] 反内卷政策与市场表现 - 政策通过产能出清与价格引导重塑竞争格局 遏制低价无序竞争淘汰落后产能 [5] - 反内卷政策预计推动相关行业未来两年盈利提高53% 受益股票七月以来上涨8% 未来两年盈利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7% [6] - 钢铁、水泥、光伏设备、能源金属等反内卷主题板块近期多数跑赢大盘 [1]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高镍三元材料、高效光伏组件等具备技术壁垒的细分领域有望形成核心竞争力 [3] - 化工行业亏损企业占比近1/4 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再降9% [5] - 水泥行业集体减产30% 资源品价格回升改善化工行业盈利预期 [1][5] - 农业板块头部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两季度下降 落后产能加速退出 [6] 市场资金动向 - 化工50ETF、建材ETF、煤炭ETF、农业ETF自七月以来累计涨幅分别为16%、15%、10%、8% [1] - 煤炭ETF规模从20亿元飙涨至约90亿元 [4] - 玻璃玻纤、半导体、能源金属等行业板块七月以来涨超20% 沪深300指数同期上涨11.23% [4] 行业阶段判断 - 光伏锂电估值修复仅完成初期阶段 行情预计2026年前后见顶 [1][3] - 产能出清进入第二阶段 需关注落地执行效果验证 [5] - 行业度过最激烈洗牌期 但距离高质量竞争仍有差距 [3]
“产能出清”网传文件获证实,磷酸铁锂行业闭门会在深圳召开
第一财经· 2025-08-23 11:05
会议背景与目的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磷酸铁锂材料分会于2024年5月成立 旨在推动技术标准化、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国际合作并助力中国主导全球产业链 [5] - 分会于8月22日在深圳好日子皇冠假日酒店召开理事会闭门会议 主题为探讨行业内卷及去落后产能方案、全产业链低碳转型路径 [1][5] - 参会方包括分会秘书处3名工作人员及10家产业链企业 涵盖湖南裕能、万润新能、安达科技、德方纳米、当升科技子公司等上市公司及友山科技、丰元锂能等企业 [3] 行业现状与产能矛盾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产量达163.2万吨 同比增长66.6% 全国可利用产能攀升至532万吨 呈现总量过剩但结构紧缺局面 [8] -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资金优势维持70%以上开工率 而二三线中小厂商因产品质量不达标面临产能闲置困境 落后产能需加速退出 [8] - 行业面临结构性供需矛盾 优质产能稀缺但低端产能过剩 导致全行业产能有效利用率不高 [8] 产能出清方向与扩产趋势 - 产能出清主要针对磷酸铁锂落后产能 包括因产品升级跟不上节奏、企业破产现金流枯竭、产线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最新要求的三类产能 [8] - 过去两年正极材料行业产能过剩导致新增产能建设放缓 但2024年下半年储能锂电池需求高增长及下一代材料放量将启动新一轮扩产 [7] - 磷酸铁锂作为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核心正极材料 行业设备曾进入低迷期 但新一轮扩产潮即将来临 [7]
“产能出清”网传文件获证实!磷酸铁锂行业闭门会在深圳召开
第一财经· 2025-08-23 10:31
行业会议背景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磷酸铁锂材料分会于2025年8月22日在深圳召开理事会闭门会议 参会企业包括湖南裕能 万润新能 安达科技 德方纳米 当升科技子公司等10家产业链企业及3名秘书处人员 [3][6][9] - 会议核心议题为探讨磷酸铁锂行业产能过剩解决方案 包括淘汰落后产能和全产业链低碳转型路径 [3][9][12] 行业供需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产量达163.2万吨 同比增长66.6% 全国可利用产能大幅攀升至532万吨 [12] - 行业呈现"总量过剩但结构紧缺"格局 头部企业开工率超70% 而二三线厂商因产品质量不足面临产能闲置困境 [12] 产能出清方向 - 三类产能面临淘汰:无法跟上产品升级节奏的企业产能 因破产或现金流枯竭的产能 以及产线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最新产品要求的产能 [13] - 新一轮扩产潮即将启动 但结构性供需矛盾仍突出 优质产能稀缺而低端产能过剩 [12][13]
“产能出清”网传文件获证实 磷酸铁锂行业闭门会在深圳召开
新浪财经· 2025-08-23 09:46
行业会议背景 - 磷酸铁锂材料分会理事会于8月22日召开 旨在商讨应对行业产能过剩的解决方案[1] - 会议为闭门形式 无媒体参与或直播录制[1] - 参会方共计13人次 包括3名秘书处工作人员及10家产业链企业代表[1] 参会企业构成 - 10家参会企业均为磷酸铁锂材料分会会员[1] - 包括5家上市公司或子公司:湖南裕能 万润新能 安达科技 德方纳米 当升蜀道(攀枝花)新材料有限公司[1] - 其他参会企业:友山科技 丰元锂能 常州锂源 天原理电[1][3] 会议核心议题 - 重点探讨行业内卷及去落后产能方案[1] - 商讨全产业链低碳转型路径[1]
独家|“产能出清”网传文件获证实!磷酸铁锂行业闭门会在深圳召开
第一财经· 2025-08-23 09:43
会议背景与目的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磷酸铁锂材料分会于2024年8月22日在深圳好日子皇冠假日酒店召开闭门理事会 会议主题为探讨行业内卷及去落后产能方案 全产业链低碳转型路径[1][7] - 参会方包括分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及10家产业链企业 涵盖湖南裕能 万润新能 安达科技 德方纳米 当升科技子公司等上市公司及友山科技 丰元锂能等企业[4] - 分会成立于2024年5月 旨在推动技术标准化 淘汰落后产能 强化国际合作 助力中国主导全球磷酸铁锂产业链[7] 行业供需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产量达163.2万吨 同比增长66.6% 全国可利用产能大幅攀升至532万吨[11] - 行业呈现"总量过剩但结构紧缺"局面 优质产能稀缺而低端产能过剩 导致全行业产能有效利用率不高[11] -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 资金 供应链优势维持70%以上开工率 二三线中小厂商因产品质量不达标面临产能闲置困境[11] 产能出清方向 - 产能出清主要针对磷酸铁锂行业落后产能 包括跟不上产品升级节奏的企业 因破产或现金流枯竭退出的产能 以及产线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最新产品要求的产能[12] - 过去两年正极材料行业产能过剩导致新增产能建设放缓 磷酸铁锂材料设备行业进入低迷期[11] -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 储能锂电池需求高增长及下一代材料量产放量 推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启动新一轮扩产[11]
“产能出清”网传文件获证实!磷酸铁锂行业闭门会在深圳召开
第一财经· 2025-08-23 09:43
会议背景与目的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磷酸铁锂材料分会于2024年8月22日在深圳好日子皇冠假日酒店召开闭门理事会 会议主题为探讨行业内卷及去落后产能方案 全产业链低碳转型路径[1][6] - 参会方包括分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及10家产业链企业 涵盖湖南裕能 万润新能 安达科技 德方纳米 当升科技子公司等上市公司及友山科技 丰元锂能等企业[3] - 分会成立于2024年5月 旨在推动技术标准化 淘汰落后产能 强化国际合作 助力中国主导全球磷酸铁锂产业链[6] 行业供需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产量达163.2万吨 同比增长66.6% 全国可利用产能大幅攀升至532万吨 产能基数庞大[8] - 行业呈现"总量过剩但结构紧缺"局面 优质产能稀缺 低端产能过剩 导致全行业产能有效利用率不高[8] -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 资金 供应链优势维持70%以上开工率 而二三线中小厂商因产品质量不达标面临产能闲置困境[8] 产能出清方向与动因 - 产能出清主要针对磷酸铁锂行业落后产能 包括跟不上产品升级节奏的企业 因破产或现金流枯竭出清的产能 以及产线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最新产品要求的产能[9] - 过去两年正极材料行业产能过剩导致新增产能建设放缓 磷酸铁锂材料设备行业进入低迷期[8] -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 储能锂电池需求高增长及下一代材料量产放量 推动行业即将启动新一轮扩产[8]
整治“内卷式”竞争初显成效 畅通价格传导还需政策加力
搜狐财经· 2025-08-23 06:17
工业品价格变化 - 7月以来焦煤、多晶硅、碳酸锂等工业品期货主力合约涨幅显著 南华综合指数连续四周环比上涨 [1] - 截至8月22日螺纹钢、热卷等钢铁行业产品现价及碳酸锂、多晶硅等新能源行业产品现价均明显高于7月初 [1] - 多晶硅现货价格从年初至6月底累计跌幅15.3% 工业硅综合现货价格同期累计跌幅25.3% [1] - 7月多晶硅和工业硅现货价格分别较年初上涨36.9%和7.26% [1] 价格回暖成因与影响 - 工业硅和多晶硅期货价格快速反弹带动现货市场价格走强 [2] - 7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收窄 [2] - 反内卷措施通过价格指导直接影响现货价格 [2] 行业分化与产能约束 - 水泥等建材行业产品价格未出现明显改善 供给端缺乏强有力约束 [3] - 中游制造业产能出清需较长时间 去库周期远超平均周期 [3] - 8月工信部等部门要求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光伏落后产能退出 行业协会倡议抵制低于成本价竞争和盲目扩产 [3] 政策效果与需求端措施 - 产能治理侧重提高行业标准和准入门槛 采用市场化手段而非限制合规产能 [4] - 保民生、扩内需政策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激发居民消费活力 [5] - 服务消费领域(文体娱乐、教育、医疗、养老)有较大发展空间 加快发展服务业可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 [5] - 两项贷款贴息政策从供需端双向发力 对提振服务消费产生积极作用 [5] 未来展望 - 产出缺口逐步弥合过程中价格水平预计温和回升 [6] - 产业链价格传导效应有望逐渐显现 [6]
华峰化学(002064):2025 年中报点评:行业谷底业绩坚韧,氨纶盈利逆势抬升
华创证券· 2025-08-22 21:01
投资评级 - 华峰化学投资评级为"强推",并维持该评级 [2] - 目标价为11元 [2] 核心观点 - 行业处于周期谷底,但公司业绩展现韧性,氨纶业务盈利逆势提升 [2] - 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差异化策略推动氨纶毛利率回升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68/27.15/34.59亿元,同比增速2.2%/19.7%/27.4% [8] - 参考公司历史景气偏低时期估值,给予2026年20倍PE [8] - 美国制造业补库周期临近,公司各板块业务有望走出盈利低谷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1.4亿元,同比下降11.7%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35.2% [2]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9.04亿元,同比下降37.8% [2] - 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13.52亿元,同比增长82.6% [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8.2亿元,同比下降17.8% [2]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4.79亿元,同比下降42.6% [2]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254.95亿元,同比下降5.3% [4] - 预计2026年营业总收入293.3亿元,同比增长15.0% [4] - 预计2027年营业总收入325.14亿元,同比增长10.9% [4]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46元,2026年0.55元,2027年0.70元 [4] - 当前市盈率17倍(2025年),预计2026年降至14倍,2027年降至11倍 [4] 业务板块分析 - 氨纶板块上半年营收同比减少9.43%,毛利率同比上升3.68个百分点 [8] - 2025年第二季度氨纶市场均价跌至2.36万元/吨,同比下跌13.6% [8] - 韩国泰光已暂停中国市场氨纶产线,并停止泰光化纤(常熟)运营 [8] - 己二酸板块上半年营收减少15.01%,毛利率同比下降11.08个百分点 [8] - 2025年第二季度己二酸市场均价跌至7193元/吨,同比下行25.6% [8] - 德国巴斯夫、美国奥升德及内资落后产能或存市场化出清可能 [8] - 鞋底原液业务上半年营收减少8.82%,毛利率同比下降0.98个百分点 [8] 公司基本情况 - 总股本49.63亿股,总市值394.52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25.69%,每股净资产5.38元 [5] - 12个月内最高价8.92元,最低价6.51元 [5] - 当前股价7.92元(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 [4]
乙二醇:政策对基本面影响较小,中期仍旧承压
五矿期货· 2025-08-22 10: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乙二醇行业供给端政策对情绪影响大但对基本面影响小,下游需求端装置出清存在利空压力,中期国内外负荷提升将使乙二醇进入累库周期且估值高位承压,短期到港量少、政策刺激对其有支撑,待到港量上升可考虑逢高空配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反内卷政策影响 - 工信部开展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摸底评估,预计后续若落实出清政策可缓解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现状但对乙二醇行业影响有限,因运行超20年装置产能141.2万吨,其中长期停车装置产能22.7万吨,在运行装置中主要生产乙二醇的装置产能60.5万吨,仅占乙二醇产能2% [4] - 江苏省发布限制20万吨/年以下乙二醇装置的征求意见公告,目前江苏省内仅斯尔邦有4万吨装置受影响,对行业影响较小 [4] 韩国政策影响 - 韩国削减石脑油裂解产能政策对我国乙二醇供应影响小,其主产乙二醇的在产装置产能42.5万吨,产能利用率30%,2025年截至7月我国进口韩国乙二醇11.8万吨,占进口总量近2.7%,且进口量易寻替代源 [5] - 我国乙二醇装置主要为长流程装置,外采乙烯占比极少,韩国政策对原料端影响小 [5] 政策情绪影响大于实质,中期格局偏弱 - 国内外供给侧政策对乙二醇产能过剩问题影响小,且乙二醇负荷仍有提负空间,下游聚酯产能中老装置占比11.9%,若产能出清落地,需求端利空大于供给端利多 [10] - 中期国内外装置重启若顺利,即使下游旺季,乙二醇仍将转入累库周期,石脑油制装置估值利润处年内高位有压缩压力,纺服终端表现偏差影响聚酯提负,聚酯旺季超预期表现需终端回暖 [10] - 短期到港量少,港口库存未累库,政策情绪刺激有支撑,待到港量上升可考虑逢高空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