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压力

搜索文档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现实及预期,供给压力依旧不减-20250701
华泰期货· 2025-07-01 12:32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 | 2025-07-01 现实及预期供给压力依旧不减 重要数据 现货方面:LME锌现货升水为-0.24 美元/吨。SMM上海锌现货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80元/吨至22490元/吨,SMM上 海锌现货升贴水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5元/吨至80元/吨,SMM广东锌现货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60元/吨至22490元/吨。 SMM广东锌现货升贴水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元/吨至80元/吨,SMM天津锌现货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70元/吨至 22410元/吨。SMM天津锌现货升贴水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5元/吨至0元/吨。 期货方面:2025-06-30沪锌主力合约开于22330元/吨,收于2249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70元/吨,全天交易日成 交160924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64900手,全天交易日持仓140186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242手,日内价格震荡, 最高点达到22530元/吨,最低点达到22330元/吨。 库存方面:截至2025-06-30,SMM七地锌锭库存总量为8.06万吨,较上周同期增加0.28万吨。截止2025-06-30,LME 锌库存为117475吨,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750吨。 市场分 ...
冠通每日交易策略-20250610
冠通期货· 2025-06-10 19: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原油预计价格震荡运行 [3] - 尿素行情或有反弹,关注出口动态 [4] - 铜震荡偏强,关注关税预期影响下的库存变化 [9] - 碳酸锂有反弹趋势,可空单适量止盈离场,反弹做空布局 [10] - 沥青近期高位震荡,建议做多沥青09 - 12价差 [12] - PP低位震荡 [14] - 塑料近期低位震荡 [15] - PVC近期低位震荡 [17] - 豆油期货行情预计震荡偏弱 [18] - 豆粕期货将维持震荡偏强运行 [20] - 焦煤整体仍偏空为主 [21] 各品种总结 原油 - 供给端:欧佩克+7月增产41.1万桶/日,沙特希望未来加速增产并下调7月售价,但OPEC+产量增长不及预期,加拿大野火致35万桶日产量停产,美伊核协议谈判陷入僵局,美国钻井数量下降,产量预期下降,供给压力缓解 [3] - 需求端:中美经贸磋商、非农数据好于预期使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美国进入出行旺季,但成品油需求与库存数据不佳,全球贸易战悲观预期未扭转 [3] 尿素 - 供给端:山西天泽及安徽临泉临检,日产下降,但多口径日产均在20万吨左右,限制盘面上方空间 [4] - 需求端:盘面价格下降,市场情绪冷淡,农需不温不火,复合肥工厂灵活排产,库存同比偏高,小麦收割结束后农需或增加,但支撑力度有限 [4] 铜 - 供给端:精铜矿港口库存大幅去化,供应趋紧,冶炼厂亏损加深面临减产风险,钢铁关税使其他地区铜库存去化,供应紧缺加深 [9] - 需求端:进入淡季,表观消费量减少,PMI等指标回升,但下游开工率环比下降,需求制约铜价上涨 [9] - 支撑因素:库存偏低,关税政策预期带动全球铜贸易流转 [9] 碳酸锂 - 供给端:云母及盐湖原料制锂环比增加,六月产量预期向上,基本面过剩 [10] - 需求端:下游采购意愿转好但拿货谨慎,低库存随用随采,对锂价支撑不足 [10] 沥青 - 供给端:上周开工率环比回升3.6个百分点至31.3%,6月地炼预计排产130.9万吨,环比增6.5万吨,同比增37万吨 [12] - 需求端:下游各行业开工率涨跌互现,道路沥青开工环比降0.4个百分点至25.6%,受资金制约,华南出货顺畅,全国出货量环比增14.31% [12] PP - 供给端:检修装置重启,企业开工率涨至85.5%,标品拉丝生产比例降至28%,端午石化累库,库存处近年同期偏高,埃克森惠州装置投产放量 [13][14] - 需求端:下游开工率环比回落0.28个百分点至50.01%,塑编开工略有减少,新增订单有限,美国加征关税不利出口,丙烷进口受限 [13] 塑料 - 供给端:检修装置重启,开工率升至85.5%,新增产能量产,5月下旬新增检修装置近期重启,端午石化累库,库存处近年同期偏高 [15] - 需求端:下游开工率环比降0.16个百分点至39.14%,农膜进入淡季,订单稳定,包装膜订单略有回升,美国加征关税不利出口,乙烷进口受限 [15] PVC - 供给端:开工率环比增2个百分点至78.19%,仍处近年同期偏高水平 [16] - 需求端:下游开工略有回落,采购谨慎,印度反倾销及雨季限制出口,社会库存仍偏高,房地产改善需时间,需求未实质改善前压力大 [16][17] 豆油 - 国际:截至6月8日当周,美国大豆优良率68%,种植率90%,出苗率75% [18] - 国内:6月6日,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库存674.1万吨,豆粕库存39万吨,大豆压榨量升至高位,累库加快,需求疲软 [18] 豆粕 - 国际:美国大豆播种接近尾声,天气良好,未来降雨利于生长 [19] - 国内:油厂开机率增加,供应充足,提货量增加,库存累积,6月6日,油厂大豆实际压榨量224.46万吨,开机率63.1%,大豆库存610.29万吨,豆粕库存38.25万吨 [19][20] 焦煤 - 供给端:蒙煤税收未证实,通关数量维持高位,6月安全检查或收紧供应,但总库存维持高位,除独立焦企外库存同比偏高 [21] - 需求端:华北钢厂招标焦炭提降三轮,焦企利润负值,库存高位,钢厂高炉检修,铁水产量回落,夏季钢材需求减少,对焦煤需求支撑减弱 [21] 期市综述 - 6月10日收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铝合金涨超4%,苯乙烯涨超2%,不锈钢、沪锌等跌超1% [6] - 资金流向:沪铜2507、不锈钢2508、中证1000 2506资金流入,沪深300 2506、中证500 2506、沪银2508资金流出 [6]
鸡蛋需求季节性转淡 短期价格重心或将继续走低
金投网· 2025-06-09 14:05
鸡蛋期货市场表现 - 6月9日盘中鸡蛋期货主力合约最低下探至2810 00元 收盘报2823 00元 跌幅1 67% [1] 机构核心观点 格林大华期货 - 短期鸡蛋供给稳定 下游按需采购 部分市场走货略减慢 蛋价重心继续下移 低价区稳定 [1] - 中期新开产蛋鸡陆续增加 理论在产蛋鸡存栏水平呈增加趋势 叠加梅雨季节性下跌预期 年中现货供给压力加大 [1] - 6-7月现货持续低位可能导致养殖端集中淘汰 叠加中秋消费旺季 或驱动8-9月现货阶段性反弹 [1] 长江期货 - 短期渠道补库及冷库入库需求支撑蛋价 但梅雨季节导致采购心态谨慎 需求季节性转淡 [2] - 25年3-4月补栏量较高 对应7-8月新开产蛋鸡较多 养殖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强 产能出清需时间 [2] - 四季度新开产或环比减少 三季度供需双增 蛋价反弹承压 四季度供应压力或缓解 [2] 投资策略建议 - 07合约进入6月后限仓 建议观望 谨慎抄底 [2] - 08 09合约偏空对待 等待反弹逢高做空 08关注3650-3750压力 09关注3770-3820压力 [2] - 10合约关注逢低多机会 [2]
固定收益点评:债市还有哪些隐忧?
国海证券· 2025-06-08 23: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债市面临贸易摩擦缓解、债市供给压力、机构配置力量偏弱3个风险点,后续中美经贸会谈进行、政府债供给压力偏大、机构配置力量偏弱,债市或仍将以震荡为主,但考虑到央行呵护态度明显,利率大幅调整概率不大,建议逢高配置,利率曲线进一步下行需看到出口转弱、供给压力减轻或新一轮降息周期开启 [4][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市隐忧 贸易摩擦缓解 - 6月5日中美两国元首通话,6月8 - 13日将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贸易摩擦有望缓解,或对债市造成压力 [7] - 5月以来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高于去年同期,5月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6.4%,5月出口同比增速或延续韧性 [4][7] - 5月美国洛杉矶港进口集装箱吞吐量下滑,6月超季节性回落,6月出口或面临下行压力 [12] 债市供给压力 - 6月是存单到期高峰,但二季度信贷投放规模下降,银行负债端压力相对减轻,存单净发行压力可控,对债市扰动不大 [14] - 6月国债发行规模或达1.49万亿元,净融资规模或为5968亿元;新增地方债预计7685亿元;政府债务供给规模预计达1.37万亿元,环比5月仅下行970亿元,或对债市利率造成扰动 [16] - 政府债供给有季节性规律,7月供给压力将明显减轻,今年债券发行节奏前置,下半年供给规模预计下降,对债市冲击减小 [20] 机构配置力量偏弱 - 银行端,季末银行倾向卖债兑现浮盈调节利润,6月以来农金社抛售债券,配置力量边际转弱 [4][21] - 保险端,受2024年“炒停售”影响,今年一季度保费收入同比仅增长0.9%,增速大幅下滑;利率点位偏低、股市上涨,一季度保险新增投资中债券配置比例下降,权益资产投资比例上升,对债券需求有限 [21][24] 总结 - 债市面临贸易摩擦缓解、债市供给压力、机构配置力量偏弱3个风险点,后续债市或震荡为主,利率大幅调整概率不大,建议逢高配置,利率曲线进一步下行需看到出口转弱、供给压力减轻或新一轮降息周期开启 [4][27][28]
新世纪期货交易提示(2025-5-26)-20250526
新世纪期货· 2025-05-26 11:15
交易提示 交易咨询:0571-85165192,85058093 2025 年 5 月 26 日星期一 | | 中证 500 | 上行 | 内企业境外直接上市资金管理,明确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减持或转让股份 | | --- | --- | --- | --- | | | | | 所得资金原则上应汇回境内,股东因增持汇出资金如有剩余或交易未达成 | | | | | 时,应及时汇回境内。明确境外发行可转债和将可转债转为股票相关管理 | | | 中证 1000 | 上行 | 要求。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只 50 年期品种发行落地,加权平均中标利 | | | | | 率为 2.1%,高于银行间债市同期限债券收益率,较 2 月同期限国债续发 | | 2 | 年期国债 | 震荡 | 行时的收益率低点上行约 19BP(基点)。受访人士认为,随着市场对关 | | | | | 税影响的逐步消化,债市交易逻辑重点聚焦供给压力和资金面情况。在降 | | 5 | 年期国债 | 震荡 | 准落地后,资金价格整体不降反升,进一步引起市场对宽货币持续性的担 | | | | | 忧。中美关税取得阶段性成果,外围市场企稳,市场避险情绪缓和,股指 ...
今年首只5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飞”,供给压力下资金面担忧加剧
第一财经· 2025-05-25 21:42
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情况 - 2025年首只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标利率为2.1%,较二级市场同期限国债"24特别国债03"前一日收盘收益率2.0175%高出约8BP,出现"发飞"现象[2][3] - 该期债券发行规模500亿元,全额发行完成,但相比2月同期限国债续发行时的收益率低点1.91%上行约19BP[2][3] - 同日发行的10年期和3年期国债规模均为17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1.67%和1.46%,较二级市场同期限活跃券收益率低1BP和3BP[3] 二级市场反应 - 50年期国债"24特别国债03"收益率全天上行3.75BP至2.055%,30年期国债活跃券"23附息国债23"收益率一度上行至1.93%后回落至1.915%[4] - 国债期货早盘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16%,午后情绪回暖最终收涨0.04%报119.600元[4] - 市场认为"发飞"信号触发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破位下跌,但午后利空出尽呈现反转行情[5] 利率债供给压力 - 5月23日单日国债发行规模达3900亿元,前4个月累计发行国债4.69万亿元,同比增加超1万亿元[2][7] - 1-4月利率债累计发行10.56万亿元,同比增加3.31万亿元,净增量5.32万亿元同比增加3.69万亿元[7]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计划发行1.3万亿元,比去年增加3000亿元,目前已发行3630亿元[7] 资金面与央行操作 - 央行连续第三个月超量续作MLF,5月23日操作5000亿元实现净投放3750亿元,当周公开市场净投放1.2万亿元[8] - 存款利率调降后大行揽储难度上升,1年期同业存单收益率上行约2BP至1.70%[5] - DR001和DR007分别上行8.84BP和2BP至1.57%和1.59%,但市场认为央行数量呵护下资金面不会显著趋紧[9]
如何看待存单潜在压力及其影响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5 16: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债市表现分化,信用债强于利率债,短端好于长端,同业存单收益率上行;市场担忧同业存单到期再融资压力大及存款流失后银行发存单补负债增加供给压力,但中长期银行缺主动扩负债意愿,供给压力难持续;短期市场抢跑交易存单供给压力和存款搬家预期,6月存单和国债利率震荡概率高、信用债或占优,中期存单供给压力缓解、利率下行空间或打开 [1][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市周度复盘 本周不同券种表现分化,存款利率降低后10Y国债收益率利多出尽、曲线陡峭化,10Y国债收益率周度上行4.15bp,期限利差扩大4.42bp至27.27bp;信用债强于利率债,短端好于长端,同业存单收益率上行,或因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市场交易存款搬家预期引发信用债抢配,同时担忧存单供给压力和银行减配利率债致收益率回调 [6] 银行短期补负债或推升存单价格,但中期缺乏扩负债意愿,市场担忧停留在预期层面 市场担忧同业存单到期再融资压力大,2025Q1净融资规模高于季节性且3个月存单成主力,2月、3月发行的3个月存单5月、6月到期,6月到期量达4.16万亿元;还担忧存款流失后银行发存单补负债增加供给压力,参考上轮存款降息,预计本次6月、7月存单净融资额升至季节性高位;但中长期银行缺主动扩负债意愿,供给压力难持续,因居民和企业信贷需求不强、债券投资收益不高;本轮存款降息与2024年4月整治“手工补息”相似,存款搬家时信用债先强,国债和存单收益率下行滞后 [9][12][19] 存单短期供给压力不改债市做多环境 短期市场抢跑交易存单供给压力和存款搬家预期,逻辑为银行降利率致存款搬家、缺负债、存单供给有压力、存单和利率债回调、信用债占优,但实际存款搬家非一蹴而就,银行未大规模发存单;短期6月银行补负债需求高,存单和国债利率震荡概率高、信用债或占优,中期银行扩负债意愿弱,存单供给压力缓解,再融资压力或低于预期,市场验证供给压力弱时存单和国债利率下行空间或打开 [27][28]
评论丨美元与美债走势为何出现背离?
搜狐财经· 2025-05-16 01:33
美元与美债走势背离的原因 -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4月30日的4.17%上升到5月14日的4.53%,同期美元指数从99.64上升到101.0655,出现美元走强但美债走弱的局面 [1] - 美国就业和通胀数据稳健,新增非农前3个月月均15.5万人,失业率低位,4月CPI同比降至2.3%,核心CPI同比降至2.8%,美联储降息预期延后 [1] - 美联储官员认为政策利率处于合理位置,通胀数据与2%目标一致但受关税影响不确定,劳动力市场坚挺,不急于降息 [2] 美债供给压力增加 - 美国推出"美丽大法案"预算法案,预计将大幅提高财政赤字,增加美债供给压力 [2] - 2025年美国国债到期问题引起关注,短期国债到期滚续压力较大,债务上限问题仍存在 [3] 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带来供给冲击,短期内无法实现制造业回流,将减少进口缩减国内供给 [3] - 移民政策收紧可能提高服务业价格,美债收益率上行反映通胀预期升温 [3] 短期交易因素 - 股市三大股指回升修复风险偏好,对债市构成利空 [4] - MBS面临企业债密集发行,供给增加和利率锁定操作助推债券收益率上行 [4] - 美债现货表现不及期货,投资者卖现货买期货扰动市场,空方加仓强化收益率上行动能 [4]
央行重要公告!6000亿元大动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21:19
央行MLF操作分析 - 2025年4月25日央行开展6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当月有1000亿元MLF到期 实现5000亿元中长期流动性净投放 操作后MLF余额达46570亿元 [1] - MLF连续两个月加量续作 本次加量幅度较上月630亿元显著放大 表明央行加大通过MLF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的力度 [1] - MLF加量续作或与政府债发行提速有关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于4月24日首次发行 其中20年期500亿元(利率1.98%) 30年期710亿元(利率1.88%) 发行节奏较去年提前约一个月 [1]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 - 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 较2024年增加3000亿元 其中8000亿元用于"两重"项目建设 5000亿元用于"两新"政策实施 [4] - 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为3000亿元 较2024年增加1500亿元 [4] - 发行时间集中在4月至10月 包含20年期和30年期品种 付息方式均为按半年付息 [2] 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 - 2025年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于4月24日启动发行 首期发行金额1650亿元 期限5年期 加权中标利率1.45% [5] - 2025年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 用于支持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7] - 注资特别国债共4只 其中2只5年期、2只7年期 发行工作将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进 [7] 市场流动性分析 - 政府债供给高峰临近 央行宽货币发力旨在维护流动性充裕 5月政府债供给压力预计加大 将对流动性市场形成扰动 [7] - 4月买断式逆回购到期规模较大 共有1.2万亿元3个月期限和5000亿元6个月期限到期 需关注净投放情况 [7] - MLF多重价位中标模式配合5000亿元宽幅净投放 中标利率或较3月进一步下行 有助于压降商业银行负债成本 [8]
债市启明|如何看待二季度政府债供给压力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3 08:15
政府债供给情况 - 一季度国债净融资规模超过1.4万亿元,占全年计划6.66万亿元的22%,剩余发行额度超过5万亿元,远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2] - 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达2.8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特殊再融资债贡献主要增量,新增债发行偏慢 [2] 二季度政府债供给预测 - 二季度国债净融资规模预计约1.77万亿元,较往年同期高出约7000亿元 [3] - 二季度地方债总发行规模预计为2.8万亿元,到期规模为8600亿元,净发行规模接近2万亿元 [3] - 置换隐债的特殊再融资债在二季度剩余规模约6000亿元,可能全部发行完毕 [3] - 新增专项债预计发行1.2万亿元,新增一般债预计发行1500亿元 [3] 货币政策配合 - 货币政策长期维持支持性立场,随着财政政策扩张发力,货币配合的必要性提升,可通过降准、扩大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等方式增加流动性供给 [4] - 短期政策余量充足而不急于全部落地,操作时点上需结合股市修复韧性、经济数据超预期、汇率压力等因素进行考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