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
搜索文档
今年以来广义财政收入增速首次转正 增量政策陆续出台实施 | 财税益侃
第一财经· 2025-10-23 22:23
广义财政收入 - 前三季度广义财政收入达194,593亿元,同比增长约0.4%,为今年以来累计增速首次转正 [1] -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876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税收收入132,664亿元,增长0.7% [2] - 9月份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8.7%,创年内新高,较8月份增速高出5.3个百分点 [2] 税收收入表现 - 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带动税收增长,8、9月份日均股票成交额分别达2.3万亿元和2.4万亿元 [2] - 一年来资本市场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56.8%,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110.5%,保险业税收同比增长13.3% [2] - 近两个月PPI同比降幅持续缩窄,带动相关税收增长,但预计四季度税收收入增幅将因高基数出现回落 [3] 非税与政府性基金收入 - 前三季度非税收入31,212亿元,同比下降0.4%,增速低于去年同期的13.5% [4] - 非税收入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4%,罚没收入同比下降7% [7] - 前三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0,717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2,302亿元,同比下降4.2% [7] 财政支出与政策支持 - 前三季度广义财政支出282,988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同期经济增速(5.2%) [1] -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教育支出增长5.4%,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7% [11] - 前三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4,924亿元,同比增长23.9% [12] 政府债券与金融工具 - 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增加4.28万亿元 [10] - 前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共支出4.21万亿元 [14]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超3,300亿元,预计将拉动项目总投资4.8万亿元,中央财政另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 [15]
债券通北向通9月成交5810亿元
新华财经· 2025-10-23 22:05
9月, ePrime债券发行系统助力14笔境外债券完成发行,发行量合计达等值183.24亿元人民币,其中包 括海南省人民政府于9月12日成功发行3年、5年和10年共50亿元的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本月参与 的承销商按英文名称字母排序,依次为:农银国际、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中国银行、交银国际、中 信银行(国际)、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中信证券、信银资本、国泰君安国际、海通国际、华泰国 际及工银国际。 互换通方面,2025年9月共达成交易861笔,总计4318亿元人民币,累计入市境外机构83家。 9月,"新债信息通"共计发布72只债券的发行信息和发行结果。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3日电债券通23日发布的2025年9月运行报告显示,当月北向通成交5810亿元人民 币,月度日均成交253亿元人民币。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交易最为活跃,分别占月度交易量的49%和 33%。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
构建良好科技金融服务生态 助力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召开科技金融经验交流会
金融时报· 2025-10-23 15:01
为了有效落实科技金融相关政策,搭建科技金融工作经验交流平台,10月16日,由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 分行与金融时报社联合主办的"构建良好科技金融服务生态 助力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暨青岛市科技金融 经验交流会"在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举行,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副司长余剑,金融时报社党委 书记、社长孟琦,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丁倩,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党委书 记、行长刘云生以及来自青岛市金融监管部门的负责人、青岛市金融机构的代表以及科创企业的负责人 出席了此次交流会。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从2024年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 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到2024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 做好重点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的通知》;从今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 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到5月14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加快 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围绕科技金融的政策推动 力度持续加大。如何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工作,更好地建立科技金融 ...
国泰海通晨报-20251023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23 10:54
宏观研究:中国出口展望 - 核心观点:α因素(关税、转口监管、汇率等)对中国出口增速的影响日益增强,超越传统β因素(外需)[2] 报告预计2026年α因素回落风险较低,β因素保持韧性,全年出口有望实现1-3%的增速[2] - 新贸易格局:中美贸易"藕断丝连",转口贸易提升但无法完全弥补直接贸易缺口,非美非转口地成为中国出口"新大陆"[3] - 新产业表现:2025年机械与电力设备出口持续走强,反映全球对中国设备类资本品的需求中期存在且随地缘风险加强[4] - 订单透支风险:7-8月订单前置的透支效应已体现在对美国及转口地出口回落中,后续风险暴露概率和幅度有限[4] - 转口监管影响:仅监管"贴牌转口",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量中55%为贴牌转口,若加征40%转口关税将导致中国总出口回落约1.3%[4] - 关税加码概率:中美互相反制背景下单边大规模关税概率有限,全球对等关税谈判多数敲定,中国出口已明显去美国化[4] - 汇率影响:本币升值可能导致外币计价出口价增量减,但出口额稳中有升,参考日本广场协议后经验[5] - 全球贸易环境:IMF预测2026年全球现价GDP增速较2025年回升,全球贸易额增速至少维持2025年水平[6] 房地产行业分析 - 行业现状:9月地产投资单月增速降至-21.3%,前9月累计同比下降13.9%,预计全年将出现两位数下降[7] 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金额降幅收窄至-15.0%和-12.4%[7] - 价格分化: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差拉大,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而70大中城市二手房无环比上涨城市[8] - 企业策略:房企采取"抛开库存、仅看新增"策略,聚焦好地段、好品质的新项目,此策略预计持续且以扩张型公司为首选[8] - 对冲措施:地产投资2024年为10万亿元,若2025年下降超10%将减少1万亿元,需通过城市更新和新科技基建对冲[7] - 推荐标的:开发类(万科A、保利发展等)、商住类(华润置地、龙湖集团)、物业类(万物云、华润万象生活等)、文旅类(华侨城A)[7] 医疗器械:脑机接口行业 - 行业前景:脑机接口处于"技术突破、临床验证、商业落地"关键转折期,下游医疗健康和消费市场需求释放可期[2][10] - 政策支持:工信部等七部门2025年7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目标2030年形成安全可靠产业体系[11] 2025年3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立项指南,多省份已给出脑机接口医保定价[11] - 投融资活跃:截至2025年4月底,全球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交易超1000笔,近400家企业获投资,总额近100亿美元[12] - 市场规模: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从2019年12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近20亿美元,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超13%[12] - 技术路径:分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和侵入式三种,侵入式面向医疗和科研,非侵入式面向消费领域,半侵入式因伤害小进展更佳[13] - 推荐标的:维持"增持"评级,推荐伟思医疗,关注翔宇医疗、麦澜德等[10] 动力锂电:电动重卡市场 - 中国市场:2024年新能源重卡销量达8.21万辆,同比增长140%,渗透率13.61%[19] 2025年前三季度销量13.78万辆,同比增长184%,渗透率提升至24.21%[21] 预计2026年渗透率提升至35%,2027年突破50%[21] - 欧洲市场:2023年电动重卡销量超3000辆,同比增长约三倍,渗透率突破1%[21] 2024年销量达4291辆,同比增长35%,渗透率1.4%[21] - 美国市场:电动化水平较低,渗透率不足1%,但2024年销量达1103辆,同比增长34%[22] - 推荐标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企业[19] 机器人行业 - 宇树科技H2人形机器人:身高180cm,体重70kg,全身31个关节,能完成芭蕾旋转、武术动作等高难度动作[23] 拟人化升级加入仿生脸,灵活度显著提升[23] - 技术能力:自研AI机器人算法和关键部件,累计专利申请超200项,H1关节电机最大扭矩达360牛米[24] - 市场地位: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份额达32.4%,机器狗年销量2.37万台占全球市场69.75%,人形机器人交付超1500台[25] 中标中移人形机器人代工项目,金额达4605万元[25] - 资本规划:拟IPO上市,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提交申请[25] - 推荐标的:关注产业链机会,包括长盛轴承、卧龙电驱等[23] 房地产创新:RWA代币 - 行业意义:RWA代币具有交易便利性、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可提升房地产发行和交易效率,降低投资门槛[26] - 市场规模:全球RWA资产价值升至254亿美元,德勤预计2035年房地产RWA代币达4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27%[26] - 风险提示:包括政策监管、技术瓶颈、系统性风险等,但未在总结中展开[26] 半导体设备 - 应用材料公司:近十年毛利率中位数维持45%,EBIT利润率稳定约27%,自由现金流利润率达20%[43] 在全球WFE市场中市占率稳定21%左右[43] - 增长动力:AI终端需求旺盛,下游积极扩产,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景气周期[44]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达289.2亿美元、308.5亿美元和320.2亿美元[43] - 技术趋势:后摩尔时代材料工程作用关键,公司在立体化芯片架构中持续受益[44] 公司业绩亮点 - 宁德时代:2025Q3营收1042亿元,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41.2%[38] 动储出货量180GWh,海外出口比例占20%[38] 毛利率25.8%,净利率17.8%[38] 预计2026年山东将释放100GWh的587Ah大电芯产能[39] - 中国西电:2025前三季总收入169.59亿元,同比增长11.85%,归母净利润9.39亿元,同比增长19.29%[41] 综合毛利率22.14%,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41] - 九兴控股:2025Q3收入4.04亿美元,同比增长3.7%,制造业务出货量1390万双,同比增长7.8%[34] 预计2025年出货量中单位数增长[35] 量化策略研究 - 港股通价值策略:基于现金流比例、股息率、回购因子构建,年化收益11.7%,相对指数超额9.5%[47] - 护城河策略:年化收益12.6%,超额10.5%,超额波动率和相对回撤最低[47] - 成长策略:年化收益22.2%,超额20.0%,呈现高beta属性[48] - 均衡策略:年化收益25.1%,超额23.0%,信息比最高[48] 产业并购与新股 - 威高血净并购:拟收购威高普瑞100%股权,构成港股资产回A,可能提振估值[49] - 德力佳:高速重载精密齿轮传动产品龙头,2024年全球市占率第三,国内第二[52] 募投项目拟投入18.81亿元[53] 全球风电主齿轮箱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83.70亿美元[54]
大跌!创12年来纪录!有人称1个小时亏损5万元
南方都市报· 2025-10-23 09:01
北京时间10月21日晚间,黄金、白银双双跳水。 现货黄金一度大跌6.3%,创2013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最终收跌5.31%,报4124.36美元/盎司; 现货白银最终收跌7.11%,报48.66美元/盎司。 此前一个交易日,金价刚创下4381美元的历史新高。 社交媒体上,不少买入黄金、白银的网友懵了:我今天才买的。 金银遭遇罕见重挫! 图片来源:大河报视频截图 昨天(10月22日),现货黄金开盘后继续下探,盘中一度重挫跌至8.01%,最低报4005.01美元/盎司。现货白银一度跌至2.1%,报47.529美元/盎司。 | L | w 商品 | | | | --- | --- | --- | --- | | A股 港股 | 全球 美股 | 商品 | 汁 三 外汇 | | 已为您生成昨日市场智评 | | | 查看 | | 全球商品 | 品圈圆出 | 原油 | 黄金白银 | | 贵金属 它 | | | | | 伦敦金现 | 伦敦银现 | | COMEX黄金 | | 4109.697 | 48.305 | | 4116.5 | | -15.073 -0.37% | -0.357 -0.73% | | +7.4 + ...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10月23日星期四
Wind万得· 2025-10-23 06:41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期待同中国领导人在下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达成良好的贸易协议,但他并称会晤也可能取消。 外交部对此 回应称,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中美两国元首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和交往。关于提到的具体问题,目前没有可以提供的信 息。 2 、 中国基金业协会即将发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规则征求意见稿。 同时,以头部基金公司为主的多家管理人已上报一批拟作为业绩比较基准的指 数,种类涵盖宽基、行业、风格等多种类型。不过对于进入实际基准库的指数数量,监管层的态度整体较为审慎。 1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空客公司首席执行官傅里,双方就空客对华合作等进行交流。 王文涛强调,希望空客以天津第二条 A320 总装线投产为契机, 继续加强对华合作。 中方将继续发挥好外资企业圆桌会作用,积极推动解决空客在华发展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关切,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2 、 国家统计局发布 9 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不包含在校生,全国城镇 16-24 岁劳动力失业率为 17.7% , 25-29 岁劳动力失业率为 7.2% , 30-59 岁 劳动力失业率为 3.9% 。 3 、 广东省发 ...
上海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逆势而进靠什么?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2 11:25
2025.10.22 本文字数:2920,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胥会云 前三季度,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较上半年提高0.4 个百分点。这一增速,也跑赢了全国(5.2%)。 今年上半年,上海经济增速(5.1%)仍低于全国(5.3%),不过,三季度上海工业、金融业、信息服 务业、租赁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文体娱乐业等多数行业指标,均较上 半年出现边际改善,带动前三季度上海经济逆势而进。 "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不仅体现了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韧性,也展示了上海经济结构转型和 升级的先导性。"上海社科院经济所所长沈开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经济增长背后的驱动力,比增速 本身更值得关注。 新动能加速壮大 面对国际环境复杂严峻、自身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等困难挑战,前三季度上海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韧性 增长。而韧性,来自于上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所形成的新动能的持续壮大。 其中,工业生产回升向上,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成为上海经济逆势而进的一大推力。 前三季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8.5%,增速快于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 ...
上海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逆势而进靠什么支撑
第一财经· 2025-10-22 10:42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比增速本身更值得关注。 前三季度,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较上半年提高0.4 个百分点。这一增速,也跑赢了全国(5.2%)。 今年上半年,上海经济增速(5.1%)仍低于全国(5.3%),不过,三季度上海工业、金融业、信息服 务业、租赁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文体娱乐业等多数行业指标,均较上 半年出现边际改善,带动前三季度上海经济逆势而进。 "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不仅体现了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韧性,也展示了上海经济结构转型和 升级的先导性。"上海社科院经济所所长沈开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经济增长背后的驱动力,比增速 本身更值得关注。 新动能加速壮大 面对国际环境复杂严峻、自身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等困难挑战,前三季度上海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韧性 增长。而韧性,来自于上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所形成的新动能的持续壮大。 其中,工业生产回升向上,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成为上海经济逆势而进的一大推力。 前三季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8.5%,增速快于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点。其中人 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分别增 ...
透过利率传导看“存款搬家”本质
经济日报· 2025-10-22 06:00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与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居民资产配置行为逐渐成为观察宏观经 济运行与微观主体决策的重要窗口。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 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81万亿元。可 以看出,近几个月以来,居民存款增速较前期高位有所回落,非银存款仍保持较快增长。 这一变化在资本市场回暖与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市场机构将居民存款和非银存款 之间的变化,视同居民存款"搬家"到股市。这个理解很通俗,但并不够准确。所谓存款搬家,其实是居 民根据资产回报率的变化,把银行里的储蓄存款转换成其他资产的现象,本质上是居民资产重新配置的 一种表现。 存款搬家是居民资产选择多元化、市场化程度加深的产物。这背后是我国金融市场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 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解这一点,就不必对存款一时的"搬家"或"回流"过度解读甚至焦虑 了。 作为资金的价格,利率的变动犹如指挥棒,引导着资金的流向,存款搬家正是不同金融市场之间收益率 相对变化后产生的结果。比如,当预期债券、股票收益率走高时,人们就会增加持有这类资 ...
避险情绪深化下,海外债的拉久期策略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21 19:13
核心观点 - 全球债市避险情绪深化,信用风险加速分化,投资级债券表现强劲而高收益债承压 [1][4] - 配置策略应聚焦于拉长久期、上调信用评级、增配新兴市场美元债与离岸人民币债,以兼顾防御性与收益性 [1][38] 市场综述 - 过去一周全球债市受三大主题驱动:货币政策前景、主权债务结构转变和国际金融架构改革 [4][6] - IMF警示主权债压力上升与非银金融机构影响力扩大,新兴市场债券内部分化加剧,主要市场韧性增强而前沿市场债务可持续性承压 [4][6] - 美联储暗示接近结束量化紧缩并可能于10月再次降息25个基点,日本央行加息预期降温 [4][7] - G20财长会议通过《债务可持续性部长级宣言》,推动债务透明度与多边银行改革 [7] 收益率与价差走势 - 全球主要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行,欧美市场领跌,呈现避险情绪 [4][8] - 美债收益率曲线呈牛陡形态,10年期收益率下跌4.8个基点至4.011%,2年期收益率跌幅更大达6.7个基点 [4][8] - 欧洲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暴跌25.83个基点至4.483%,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14个基点至2.62% [4][9] - 日本国债市场相对平稳,10年期收益率小幅下行3.4个基点至1.663% [10] - 信用市场分化明显,投资级企业债G-spread收窄8.2个基点至0.679%,而高收益债G-spread反而走阔6.8个基点至2.569% [4][11] - TED利差收窄0.66个基点至-0.055%,显示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改善 [11] 境外债一二级市场动态 - 点心国债10年期收益率下行3.71个基点至1.8246%,境内外利差收窄至9.91个基点,反映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充裕 [4][15] - 年初以来点心债与境内国债利差持续收敛,从25-30个基点缩窄至10个基点以内,得益于南向债券通扩容和离岸人民币存款规模增长至约1.3万亿元 [16] - 上周点心债发行9只共56.2亿元,金融债占比71.2%,主要为工商银行贴现债券;城投债发行2只共16.2亿元,包括景德镇和珠海华发 [4][18] - 中资美元/港币债发行17只共28.72亿元等值,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主导发行,淄博高新发行3年期6.95%城投债 [4][21] - 点心债收益率曲线牛陡下行,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优势持续吸引发行人 [15][24] 信用动态与信用事件 - 全球信用环境呈分化态势,主权与企业层面风险上升 [4][28] - 标普非计划下调法国主权评级至A+,为三个月内第二次下调,因政治不稳定制约财政整顿,2025年财政赤字预计仅降至4.7%GDP,远超欧盟3%门槛 [4][29] - First Brands集团破产暴露50亿美元表外融资风险,惠誉预测2025年欧洲杠杆贷款违约率2.5%-3.0%,高收益债违约率5.0%-5.5% [4][29][30] 流动性与资金面 - 全球货币市场流动性呈区域分化,美元SOFR期限利率全线下行,6个月SOFR跌7.491个基点至3.70241%,反映降息预期 [4][31] - 中国香港资金面明显收紧,HIBOR全线上扬,1个月HIBOR升至3.53167%,因金管局干预外汇使银行体系结余骤降69% [4][32] - 日元TIBOR维持极低水平零变动,显示日本央行宽松立场延续 [4][32] - 整体呈现美元分化、港元趋紧、日元瑞郎宽松的格局 [4][33] 海外债配置策略 - 久期管理建议适度拉长至中性偏长水平,美债长端利率下行空间仍存,30年期收益率可能将在2026年春季前跌破4% [36][38] - 信用配置建议超配投资级债券,A+级中资美元债信用利差全面收窄,10年期利差从22.14个基点降至17.14个基点,而BBB级利差出现分化,信用下沉策略面临风险 [38] - 区域配置建议增配新兴市场美元债,规避前沿市场外币债,主要新兴市场抗冲击韧性增强 [38] - 离岸人民币债券配置价值凸显,点心债与境内国债利差收窄至9.91个基点,CNH HIBOR降至历史低位1.6-1.7% [38] - 需警惕法国等发达市场主权信用恶化风险,建议增持德国国债等核心避险资产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