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

搜索文档
收评: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3.14万亿 稀土永磁、白酒等板块拉升
经济网· 2025-08-25 16:17
盘面上看,铜、白酒、铅锌、黄金、矿物制品、地产、小金属、通讯设备、普钢、焦炭等板块走 强;纺织机械、水务、日用化工等调整。概念股方面,稀土永磁、CPO概念、白酒、光通信等拉升。 编辑:何颖曦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8月25日,A股三大指数全天震荡走高,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3.14万亿。截 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883.56点,涨幅1.51%,成交额13609.04亿元;深证成指报12441.07点,涨幅 2.26%,成交额17802.33亿元;创业板指报2762.99点,涨幅3.00%,成交额8661.63亿元。 ...
政策连环拳打满!成交破3万亿大关,A股继续大涨,彻底“嗨”了!
搜狐财经· 2025-08-25 15:15
今天A股继续强势,盘中虽有回落,但尾盘又拉回来了,三大指数延续创新高的姿态!其中,稀土永 磁、有色金属方向涨幅居前,算力股方向持续活跃,但个股分化有所加剧。此外,地产、白酒等低位股 同样展开反弹。收盘,沪指大涨1.51%,深指大涨2.26%,创业板指大涨3%,全市场成交31411亿,较上 一交易日放大5944亿,两市超3300只个股收涨。 今天A股继续强势,我认为有两大原因:第一,美国美联储的鸽派信号!上周五,美联储鲍威尔在杰克 逊霍尔年会上表示,可能要改变美联储策略,释放9月可能降息的信号。引起全球资本的联动,美元指 数大跌,人民币汇率大涨,现在价格来到了7.153。 第二,各大利好消息的刺激!半导体板块早盘冲高,房地产、白酒板块大涨,不是算力芯片的利好,就 是消费的利好,要么是房地产的利好、反内卷的利好,今天除了红利股的表现比较弱以外,能涨的、补 涨的轮番大涨。 也就是说,今天A股大涨是美联储要降息以及周末各大利好消息的刺激,推动的。 我们再来看看板块的情况: 1、稀土永磁概念涨幅居前。 我认为今天地产股大涨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上海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措施,包括调减住房限购、优化 住房公积金、优化个人住房信 ...
半天成交2.1万亿,巨量换手,释放什么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8-25 13:2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集体上扬 上证指数上涨0.86%报3858.59点 深证成指上涨1.61% 创业板指上涨2.22% 科创50指数上涨2.35% [2] - 全市场半日成交金额突破2.1万亿元 权益类ETF规模突破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港股三大指数显著走强 恒生指数上涨2.08%报25866.49点 恒生科技指数劲升3.10%至5822.51点 [2] - 市场呈现普涨态势 上涨个股超2800只 [1] 行业板块表现 - 通信板块涨幅达4.12% 受数字经济政策推动 [3] - 有色金属板块上涨3.72% 受全球资源品价格回暖及经济复苏预期提振 [3] - 房地产板块上涨3.47% 政策预期催化集体反弹 建筑材料等地产产业链品种联动上涨1.91% [3] - 钢铁板块上涨2.85% 受益于经济复苏预期 [3] - 港股原材料业涨幅4.29% 地产板块上涨4.21% 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推动大宗商品相关板块走强 [3] - 港股电网设备板块上涨3.83% 显示新能源和基建领域热度 [3] 领涨主题与概念 - 稀土永磁板块受行业政策催化全线爆发 [1] - CPO概念与算力产业链延续强势 多只标的再创历史新高 [1] - 科技板块与内房股领涨港股市场 [1] - 有色金属板块受外围政策转向预期提振显著走强 [1] 资金流向特征 - 南向资金保持积极流入态势 [1] - 杠杆资金与机构配置资金继续向高景气赛道集中 两融余额维持高位运行 [3] - 两地市场对政策敏感型板块的配置需求显著提升 [3] - 资金向低位补涨板块扩散 [1] 相对弱势板块 - A股消费板块内部分化加剧 纺织服饰与美容护理板块出现小幅调整 [4] - 金融板块中银行股表现相对滞后 [4] - 港股医疗保健板块表现承压 部分标的受短期业绩预期调整影响出现震荡 [4] 市场风格特征 - 双创指数展现显著弹性优势 [1] - 科技成长主线与政策敏感型板块形成共振 [1] - 周期与成长板块形成良性互动 [3] - 板块轮动特征显著 [3]
ETF午评 | A股三大指数上涨,半日成交破2万亿,CPO+稀土领涨,稀土ETF涨6%,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涨超5%
搜狐财经· 2025-08-25 12:0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午盘上涨0.86% 创业板指上涨2.22%创三年新高 [1] - 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达21019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放量5713亿元 [1] - 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上涨 上涨个股数量占比较高 [1] 行业板块表现 - CPO与稀土永磁概念强势领涨 地产、有色、白酒行业低位发力 [1] - 万科A涨停 房地产板块出现显著反弹 [1][5] - 芯片产业链大幅高开后高位震荡 汽车板块逆势下跌 [1] ETF资金流向 - 稀土ETF表现突出 易方达稀土ETF涨超6% 嘉实与富国稀土ETF分别涨5.89%和5.82% [5] - AI硬件板块延续涨势 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富国通信设备ETF和广发通信ETF均涨超5% [5] - 有色金属ETF涨4.86% 房地产ETF涨4.6% 与行业板块表现形成联动 [5] - 科创50ETF富国下跌3.9% 半导体板块出现回调 科创芯片设计ETF与科创芯片ETF指数分别跌3.05%和2.62% [5]
这轮牛市跟哪一轮比较像?|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8-24 21:53
历史市场周期回顾 - 2014-2015年杠杆牛行情中 A股中证全指从2000多点最高冲至8000多点 涨幅超300% [2] - 2015年中小盘及成长风格大幅上涨 价值风格相对低迷跑输市场 [2] - 2015年下半年A股整体腰斩下跌 估值从泡沫水平快速回落至4点几星 [2] 风格轮动表现 - 2016-2017年基本面复苏推动价值股慢牛行情 红利/价值/低波动及消费行业上涨并超越2015年高点 [4] - 2016年价值股与消费股结束低迷状态 发力上涨 [3] - 2015-2017年中小盘及成长股整体下跌 因2015年涨幅过大 [4] 当前市场类比分析 - 2024年与2013-2014年相似 基本面低迷且上市公司盈利整体下降 [6] - 2024年9月美联储降息及国内降息降准政策推动市场上涨 证券保险成为首波上涨主力 [7][8] - 2025年中小盘/科技/医药等成长风格接力上涨 价值风格及消费相对低迷 [8] 政策与基本面联动 - 刺激政策落地推动上市公司基本面复苏 2025年一二季度科技/医药行业盈利同比大幅增长 [9] - 历史经济复苏行情普遍达3点几星水平 如2009年/2016-2017年/2021年 [9] - 当前地产产业链处于熊市周期 与2016-2017年地产牛市带动的产业链上涨形成对比 [8] 市场差异特征 - 本轮行情杠杆管控严格 难现2015年杠杆牛疯狂走势 [8] - 2013-2017年风格轮动显著 但追涨杀跌导致投资者大幅亏损 [5]
投资策略周报:市值扩张路上机会频现-20250823
开源证券· 2025-08-23 22:54
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呈现典型的"指数牛"特征 指数上行主要由分母端流动性充裕和风险偏好回升驱动 而非分子端盈利修复 证券化率指标(股市总市值/GDP)突破1倍是估值重要关注点 当前为0 83仍存上行空间 [2][24][27] - 北证50指数有效突破1500点后或确立新中枢 其作为"轻质资产"在增量市环境下展现高弹性 单日涨幅达6 79% [3][35] - 全球半导体周期处于上行起点 AI需求为核心动能 科技板块内部呈现"共振上行"态势 预计TMT板块资金占比维持在接近30%水平 [4][48][45] - 行业配置采用"4+1"框架 聚焦科技成长、顺周期扩散、反内卷广谱方向、出海结构性机会及稳定型底仓 [5][54] 证券化率指标分析 - 传统分子端指标(如PPI、M1)在盈利驱动型牛市中有效 但在流动性驱动的"指数牛"中解释力有限 例如2014-2015年PPI未大幅上行但指数陡峭反弹 [13][14][23] - 证券化率指标能有效识别估值驱动型牛市的高点 因市值扩张反映金融资产价格变化 而GDP代表实体生产端 二者错位时该指标显著上升 [24][26] - 当前A股证券化率为0 83 低于2007年(超1倍)和2014-2016年(突破1倍)水平 表明估值空间充足 [27][28] - 全市场视角下Wind全A等权指数自2024年底部已翻倍 但上证指数因市场扩容(上市公司数量从2014年2592家增至2025年5150家)呈现表面斜率平缓 [30][34] 北证50投资机会 - 指数突破1500点关键平台 受益于增量资金风险偏好提升和制度优化 成分股涨跌幅30%限制放大价格弹性 [35][41] - 资产端高度集中于工业(38 02%)、信息技术(23 05%)、材料(18 95%)和医疗保健(15 98%) 具备"专精特新"优势 流通市值小易承载流动性 [38][41] - 历史表现显示其在市场主线真空期(如2023年四季度主题退潮、2025年4月关税冲击后)更易释放弹性 [36] 科技板块景气度 - 全球半导体周期平均4-5年一轮 当前处于上行起点 AI需求推动GPU、HBM等高端芯片景气提升 传统终端(PC、智能手机、汽车)温和修复 [48][49] - TMT板块资金占比(10日移动平均)接近30% 盈利增速相对全A具备优势 未出现趋势性回落 板块内轮动而非资金挤出 [45][48] - 本轮半导体周期叠加AI算力需求 景气强度与持续性可能超越前期消费电子驱动周期 [51] 行业配置策略 - 科技成长与自主可控:AI硬件、半导体、机器人、游戏、军工(导弹/无人机/卫星/深海科技)及金融科技、券商 [5][54] - 顺周期品种: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建材受益于PPI边际改善预期 保险、白酒、地产存在估值修复机会 [5][54] - 反内卷广谱方向:光伏、锂电、工程机械、医疗、港股恒生互联网等制造与成长领域 [5][54] - 出海机会:中欧贸易缓和利好汽车、风电等欧洲出口占比高品种 及零食等小品类出海 [5][54] - 底仓配置:稳定型红利、黄金、优化高股息资产 [5][54]
A股市场运行周报第55期:坚定“系统性‘慢’牛”思维,以战略视角继续持仓-20250823
浙商证券· 2025-08-23 15:52
核心观点 - 坚定"系统性'慢'牛"思维,建议以战略视角继续持仓,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后,下一个中线目标为2015年最大跌幅(5178-2440)的0.618分位 [1][4] - 短期攻势未现明确停止迹象,建议忽略短线波动,在20日及60日均线支撑附近增加短中线配置 [1][4][5] - 行业配置维持"大金融+泛科技"均衡组合(银行/非银金融+军工/计算机/传媒/电子/电新等),同时关注地产等落后板块,并挖掘年线上方低位个股进行板块内高低切换 [1][5] 本周行情概况 主要指数表现 - 宽基指数集体收涨,科创50大涨13.31%,北证50涨8.40%,权重指数加速上行,上证50、沪深300分别涨3.38%和4.18%,均创4月7日以来单日最大涨幅 [12] - 上证指数突破2021年高点3731点并站上3800点,创近10年新高,中证500、中证1000、国证2000、创业板指分别上涨3.87%、3.45%、3.47%、5.85% [12] 板块表现 - 中信一级行业全部上涨,TMT板块领涨:通信(+10.47%)、电子(+9.00%)、计算机(+7.80%)、传媒(+5.82%) [14] - 顺周期及红利板块表现较弱:地产(+0.98%)、建筑(+1.61%)、有色(+1.69%)、钢铁(+1.89%),煤炭、银行涨幅均為1.23% [14] 市场情绪与资金 - 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2.55万亿元,环比明显上升 [21] - 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基差呈升水状态:IF升水7.05点(0.17%)、IH升水13.52点(0.48%),IC贴水37.57点(-0.57%) [21] - 两融余额升至2.14万亿元,融资买入占比10.71%环比略降,股票型ETF净流出35.6亿元 [28] 量化指标 - 创业板指估值处于较低分位(PE-TTM 38.86,分位数28.14%),上证指数PE-TTM为16.41(分位数90.88%),下跌能量模型显示市场处于正常水平 [45][46] 本周行情归因 - 国务院会议强调扩大内需、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并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51] - DeepSeek-V3.1发布推动国产芯片技术突破,FP8精度设计提升显存效率并缩小与海外芯片差距 [51][52] - 上海出台"AI+制造"实施方案,目标推动3000家企业智能化升级,建设10个示范工厂 [52] 下周行情展望 - 技术面处于日线"主升3浪",上证指数目标指向2015年下跌的0.618分位,20日及60日均线为关键支撑 [4][53] - A股相对H股强势因AH价差收敛、人民币升值预期及流动性高涨,预计此趋势延续 [4][56]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91.3%,宽松周期利好全球流动性,对A股大盘成长风格及港股形成正向影响 [58] 配置建议 - 放弃短期波段操作,在均线支撑位增配,行业坚持"大金融+泛科技"组合,重点关注银行、非银、军工、计算机、传媒、电子及电新 [5][57] - 挖掘地产等落后板块及年线上方低位个股,优化持仓结构 [1][5]
投资策略专题:证券化率看牛市估值
开源证券· 2025-08-22 16:11
核心观点 - 证券化率(股市总市值/GDP)是识别流动性驱动的"指数牛"估值高点的有效工具 当前A股证券化率为0.83 较历史牛市高点1.57(2007年)和1.16(2015年)仍有上行空间 预计随着PPI触底回升和流动性支撑 市场将迎来盈利与估值"双击" [1][2][3][26][35] 证券化率指标分析 - 传统分子端指标(PPI、M1)在盈利驱动的"慢牛"中有效 但在流动性驱动的"指数牛"中参考价值有限 例如2007年指数超前基本面反弹 2015年PPI未上行但指数陡峭上涨 [11][12][22] - 证券化率在盈利驱动行情中变化有限(市值与GDP同步上升) 而在流动性驱动行情中显著抬升(估值扩张主要影响股市端) [2][23] - 发达国家证券化率通常维持在1以上 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英美法系)该指标常年高于1 而发展中国家和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大陆法系)多低于1 中国作为大陆法系发展中国家 证券化率长期稳定在1以下 [2][28][29][30] 当前市场评估 - 尽管上证指数涨幅斜率看似平缓 但考虑市场扩容因素(A股上市公司数量从2014年2592家增至2025年5150家 接近翻倍) 实际行情强度不逊于历史牛市 [13][33] - Wind全A等权指数从2024年底部至今已翻倍 显示广泛赚钱效应 本轮行情与分子端盈利表现错位 主要依赖流动性充裕和政策改革预期的估值扩张 [33][34] - 当前证券化率0.83较前两轮牛市高点(1.57和1.16)仍有距离 整体估值存在上行空间 [2][26] 行业配置建议 - 科技成长与自主可控:液冷、机器人、游戏、AI应用、军工(导弹/无人机/卫星/深海科技)及金融科技与券商板块 [4][39] - 顺周期扩散品种: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建材(受益于PPI边际改善) 保险、白酒、地产(估值修复机会) [4][39] - 反内卷广谱方向:光伏、锂电、工程机械、医疗、港股恒生互联网等制造与成长领域 [4][39] - 出海结构性机会:中欧贸易缓和受益的汽车、风电及小品类出海(如零食) [4][39] - 底仓配置:稳定型红利、黄金、优化的高股息策略 [4][39]
牛市ETF如何布局?历次牛市最强行业盘点
新浪财经· 2025-08-22 15:33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牛市行情中行业表现存在显著分化 领涨行业与时代发展趋势高度匹配 投资者可通过行业ETF获取超额收益而非宽基ETF [1] - 历次牛市领涨行业反映不同经济发展阶段:2005-2006年工业制造时代受益于WTO和城镇化(有色/非银/地产) 2014-2015年智能制造时代TMT和基建领涨 2019年后消费升级驱动白酒医药 2021年"双碳"政策推动碳中和产业 [1] - 2025年牛市由科技与新消费引领("易中天"+新消费"三姐妹") 地缘局势推动国防军工上行 [2] - 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国防军工在四轮牛市中表现突出 前三行业均在三轮牛市进入涨幅前十 未进入前十的牛市涨幅也超100% [3] 历年牛市行业表现 - 2005-2006牛市:有色/非银/地产领涨 受益于中国加入WTO/房地产新政/城镇化建设 [1] - 2014-2015牛市:TMT板块大涨(信息技术与新兴消费) 基建板块受四万亿刺激余温影响 [1] - 2019年后牛市:白酒医药崛起(消费升级逻辑) [1] - 2021年牛市:碳中和产业链上涨("双碳"政策驱动) [1] - 行业涨幅规律:前两轮牛市周期性行业主导(经济关联度高) 后两轮呈现结构化行情(产业升级/科技浪潮/能源革命催化) [2] 高胜率行业分析 - 机械设备行业:通过迭代维持高胜率 人形机器人年初涨幅较大 国证机器人指数行业分布广(含汽车/国防军工/医药/化工) 中证机器人指数更纯粹(机械设备+计算机+家电权重85%) [4] - 国防军工行业:四次牛市中表现突出(高弹性/高波动) 2025年行情呈现"科技成长+全球化"特征 [6] - 建筑材料行业:前两轮牛市后因高估值和需求减少走弱 2025年受益于"反内卷"+重大工程利好 供需博弈下价格边际修复 [7] 行业ETF布局策略 - 机器人ETF: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规模超70亿 占据规模优势 [4] - 军工ETF:国泰中证军工ETF(512660)和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512710)规模突破百亿(流动性优异) 永赢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159378)年初收益破25% 华宝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159231)收益超23% [6] - 基建ETF:中证基建指数(大市值路线/中字头公用事业) 银华中证基建ETF(516950)规模超5亿(收益稳健含红利因子) [7] - 建材ETF:中证全指建筑材料指数(精细化路线/水泥/五金/防水材料) 国泰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159745)规模占优 易方达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159787)费率占优 [7]
黑工、外劳与本地青年:香港失业率上升的三重撕裂
虎嗅· 2025-08-22 10:20
核心失业率数据 - 2024年5月至7月香港失业率达3.7%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失业人数14.5万[1] - 总就业人数367.1万 总劳动人口381.6万[1] - 失业率创2022年9月至11月以来新高[3] 历史对比与趋势 - 较2024年同期3.1%上升0.6个百分点 较2023年全民就业时期2.8%水平显著恶化[2] - 预期未来数月失业率或升至接近4%[7] 行业失业结构 - 建造业失业率升至7.2%(环比+0.4个百分点) 其中地基及上盖工程达7%(+0.6) 楼房装饰修葺保养虽回落至8%仍处高位[4] - 餐饮服务业失业率达6.4%[4] - 零售业失业率回升0.3个百分点至5%[4] 失业率上升动因 - 地产开发商暂缓新住宅建造施工 承建商清盘导致建造业人手需求持续减少[4] - 中小企业综合营商指数创2022年二季度以来最低 招聘计划保持审慎[6] - 应届毕业生及离校人士投入劳动市场带来短期波动[9] 外劳政策争议 - 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引入超5.4万名外劳 97%建造工人认为影响就业收入 餐饮业反映工时减少工资受压[12] - 雇主主张外劳缓解零售餐饮业人手不足 倒逼本地服务素质提升[13] - 政策检讨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 9月起饮食业须实地招聘本地工人四周[16][17] 结构性矛盾与建议 - 年轻人就业志趣集中于医师会计师律师 与医护等行业人员短缺存在错配[17] - 建议动态按行业失业数据调整外劳配额 剩余劳动力向安老机场等缺人行业转移[17][18] - 非法劳工问题在装修展会网约车领域凸显 已拘捕逾百名黑工及违法雇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