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银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中国科技资产成外资加仓共识
港股外资流向 - 外资第三季度整体流出港股约841亿港元,但流出幅度较第二季度有明显改善 [1] - 外资结构上,长线稳定型外资是第三季度港股的主要流出项 [1] - 外资在第三季度主要流入港股科技板块,其中软件服务板块吸引稳定型外资流入172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入47亿港元 [1] - 硬件设备板块吸引稳定型外资流入36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入105亿港元 [1] - 外资主要流出港股可选消费零售板块,稳定型外资流出472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出494亿港元 [1] - 非银金融板块遭稳定型外资流出179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出209亿港元 [1] - 银行板块遭稳定型外资流出17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出245亿港元 [1] A股外资流向 - 根据2025年第三季度陆股通持股数据,北向资金整体流出1582亿元 [2] - 剔除中资托管资金后,第三季度外资整体小幅流出约203亿元 [2] - 外资结构中,长线稳定型外资流出约1202亿元,短线灵活型外资流入约999亿元 [2] - 外资在第三季度增配A股泛科技资产,新能源板块的稳定型外资和灵活型外资较第二季度超配比例分别环比上升3.7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 [2] - 电子板块的稳定型外资和灵活型外资超配比例分别环比上升2.3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 [2] - 机械板块的稳定型外资和灵活型外资超配比例分别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 [2] - 外资减配银行板块,稳定型外资和灵活型外资超配比例分别环比下降2.3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 [2] - 外资减配食饮板块,稳定型外资和灵活型外资超配比例分别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 [2]
【盘中播报】沪指跌1.39% 电力设备行业跌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10-17 14:5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下跌1.39%,A股总成交量为979.47亿股,总成交金额为14923.3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4.76% [1] - 个股呈现普跌态势,916只个股上涨,其中42只涨停;4394只个股下跌,其中20只跌停 [1] 行业表现亮点 - 煤炭行业是唯一上涨的申万一级行业,涨幅为0.12%,成交额165.48亿元,较上日减少1.93% [1] - 银行和钢铁行业跌幅较小,分别为-0.04%和-0.09% [1] 行业表现疲软点 - 电力设备、电子、汽车行业跌幅最大,跌幅分别为3.79%、3.19%、2.69% [1] - 电子行业成交额最高,达2631.19亿元,但较上日减少10.19%;电力设备行业成交额为1881.52亿元,较上日减少6.95% [1] - 美容护理行业成交额萎缩最为显著,为33.94亿元,较上日大幅减少30.47% [1] 成交额变化显著行业 - 石油石化、钢铁、传媒行业成交额较上日增幅较大,分别增加13.78%、11.66%、9.70% [1] - 建筑材料、轻工制造、食品饮料行业成交额较上日降幅较大,分别减少18.26%、12.05%、15.00% [1]
执行价值逆向策略 挖掘长周期资产
中国证券报· 2025-10-17 06:25
基金经理王乾的投资理念 - 投资本质是以合适价格买入好公司,优质资产是组合长期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2] - 坚持价值投资,以合理的价格买入高质量资产,为组合提供足够的安全边际 [1] - 践行逆向策略,逆向与长期持股相结合可能是相对有效的策略 [2] 高质量资产的评判标准 - 高质量资产通常具备较强竞争力,竞争力来源因行业而异,如资源型行业看重资源禀赋,竞争型行业看重管理层能力 [2] - 买入资产的首要标准是安全边际,不会因是好公司而无视估值纪律,当出现估值泡沫时会耐心等待更好介入时机 [2] 对当前市场的看法与策略 - 当前部分顺周期及内需类资产已具备可观的隐含回报率,市场风格的再平衡需要等待基本面的实质改善 [1] - 认为风格轮转是市场客观规律,价值投资需耐得住寂寞,按既定策略保证组合稳定运行 [3] - 强调保持稳定的投资风格,让客户清楚了解产品底层策略,以建立长期信任关系 [3] 组合管理与风险控制 - 注重安全边际和估值纪律,低估值可提供性价比并增强组合韧性,资产泡沫化时会根据估值纪律适度止盈调整和降低仓位 [3] - 基金组合配置均衡,涵盖化工、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农业等板块 [4] 行业观点与展望 - “反内卷”政策给光伏、锂电、化工等中游产业带来积极影响,通过规范供给端竞争促进价格回暖 [4] - 经济回暖的传导路径会从顺周期行业向内需行业转移,相关资产目前处于估值低位,隐含回报率具备吸引力 [4] - 宏观基本面已出现回暖迹象,市场风格转变可能是一个过程,需等待经济进一步向好的预期 [4]
2025Q3股市外资季度动向跟踪:中国科技资产成外资加仓共识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16 22:48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季度,外资在中国股市的配置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共识,即加仓中国科技资产,同时减配红利与消费板块 [1][5] - 港股市场外资整体流出规模较第二季度显著收窄,但结构上外资集中流入软件服务、硬件设备等科技板块 [5][7] - A股市场外资整体小幅流出,但短线灵活型外资呈流入态势,并在行业和个股层面显著增配新能源、电子、机械等泛科技领域 [5][8] 港股外资动向 - 2025年第三季度外资整体流出港股约841亿港元,流出幅度较第二季度明显改善 [5][7] - 长线稳定型外资是港股市场的主要流出方 [5][7] - 行业结构上,外资主要流入港股科技板块:软件服务(稳定型外资流入172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入47亿港元)和硬件设备(稳定型外资流入36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入105亿港元) [5][7] - 外资主要流出港股红利与消费板块:可选消费零售(稳定型外资流出472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出494亿港元)、非银金融(稳定型外资流出179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出209亿港元)和银行(稳定型外资流出17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出245亿港元) [5][7] A股外资动向 - 2025年第三季度北向资金整体流出1582亿元,剔除中资托管资金后,外资整体小幅流出约203亿元 [5][8] - 外资内部出现分化:长线稳定型外资流出约1202亿元,而短线灵活型外资流入约999亿元 [5][8] - 行业配置上,外资显著增配A股泛科技资产,其超配比例环比上升:新能源(稳定型外资上升3.7个百分点,灵活型外资上升1.1个百分点)、电子(稳定型外资上升2.3个百分点,灵活型外资上升1.1个百分点)、机械(稳定型外资上升0.8个百分点,灵活型外资上升0.9个百分点) [5][8] - 外资减配的板块包括:银行(稳定型外资减配2.3个百分点,灵活型外资减配2.4个百分点)和食品饮料(稳定型外资减配1.5个百分点,灵活型外资减配1.2个百分点) [5][8] 个股层面外资流向 - 稳定型外资在A股市场流入前五的个股为:比亚迪(汽车行业,流入138.4亿元)、宁德时代(电力设备行业,流入133.8亿元)、北方华创(电子行业,流入88.0亿元)、澜起科技(电子行业,流入42.4亿元)和沪电股份(电子行业,流入27.1亿元) [22] - 灵活型外资在A股市场流入前五的个股为:北方华创(电子行业,流入53.6亿元)、紫金矿业(有色金属行业,流入49.0亿元)、阳光电源(电力设备行业,流入45.8亿元)、宁德时代(电力设备行业,流入42.2亿元)和中际旭创(通信行业,流入41.7亿元) [22] - 外资流出规模居前的个股包括贵州茅台、长江电力、中国平安等传统行业龙头 [22]
“存款搬家”进程暂缓?
第一财经· 2025-10-16 19:38
存款结构变化 - 9月金融数据显示存款结构显著分化,住户存款新增2.96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创下半年单月首次超2万亿元增长纪录 [3][5]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06万亿元,同比少增1.97万亿元,为下半年单月首次出现负增长 [3][5] - 此变化与近几个月居民存款少增、非银存款多增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标志着“存款搬家”进程出现暂缓迹象 [3] “存款搬家”现象分析 - 市场分析指出,“存款搬家”节奏放缓或与股指高位震荡引发的“赚钱效应”回落有关 [3] - 所谓“存款搬家”本质是居民根据资产回报率变化将储蓄存款转换为其他资产的重新配置行为 [9] - 资金流动是双向动态的,当预期债券、股票收益率走高时,投资者会增加持有这类资产,资金由低收益资产流向高收益资产 [10] M1与M2增速变动 - 9月末M2同比增速为8.4%,较8月下行0.4个百分点;M1同比增速为7.2%,较8月提升1.2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 [12] - 当月M1-M2剪刀差为-1.2%,较上月收窄1.6个百分点,反映出市场资金活性有所增强 [12] - M1增速上升受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及隐债置换导致城投平台企业活期存款增加推动 [13]
10月16日新丝路(399429)指数跌0.69%,成份股西部黄金(601069)领跌
搜狐财经· 2025-10-16 17:29
新丝路指数整体表现 - 新丝路指数报收1575.16点,单日下跌0.69%,成交金额为588.15亿元,换手率为2.12% [1] - 指数成份股中23家上涨,75家下跌,其中白银有色以10.0%的涨幅领涨,西部黄金以6.2%的跌幅领跌 [1] 十大权重成份股详情 - 十大权重股中权重最高为特变电工,权重6.10%,最新价20.07元,上涨1.01%,总市值1014.10亿元,属于电力设备行业 [1] - 陕西煤业涨幅最大,上涨3.25%,最新价22.54元,权重4.11%,总市值2185.25亿元,属于煤炭行业 [1] - 隆基绿能上涨2.69%,最新价20.25元,权重5.13%,总市值1534.56亿元,属于电力设备行业 [1] - 金风科技跌幅最大,下跌4.36%,最新价16.00元,权重3.06%,总市值676.01亿元,属于电力设备行业 [1] - 盐湖股份下跌1.93%,最新价22.34元,权重5.25%,总市值1182.14亿元,属于基础化工行业 [1] - 航发动力下跌1.04%,最新价41.96元,权重4.56%,总市值1118.48亿元,属于国防军工行业 [1] - 申万宏源微涨0.18%,最新价5.45元,权重3.47%,总市值1364.68亿元,属于非银金融行业 [1] - 藏格矿业下跌1.86%,最新价57.39元,权重3.33%,总市值901.15亿元,属于有色金属行业 [1] - 宇幸能源下跌1.27%,最新价17.13元,权重3.19%,总市值1256.20亿元,属于基础化工行业 [1] - 西部矿业下跌1.42%,最新价22.87元,权重3.00%,总市值544.99亿元,属于有色金属行业 [1] 成份股资金流向 - 指数成份股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合计18.1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6570.42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7.44亿元 [3] - 白银有色主力资金净流入5.16亿元,净占比12.62%,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2.86亿元和2.30亿元 [3] - 隆基绿能主力资金净流入1.72亿元,净占比2.42%,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2084.63万元和1.51亿元 [3] - 新里程主力资金净流入1.59亿元,净占比19.14%,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6639.16万元和9305.20万元 [3] - 中再资环主力资金净流入2874.62万元,净占比高达20.75%,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1091.78万元和1782.84万元 [3]
港股现在还能配置吗?怎么配?
新浪财经· 2025-10-16 16:40
港股市场近期表现与估值 - 港股市场经历回调后估值处于历史中位,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横向对比性价比极高 [3] - 恒生指数近三个月涨幅为5.12%,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为12.11%,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涨幅为10.08% [3] - 港股通内地金融指数近三个月下跌3.73%,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上涨0.79% [3] 宏观环境与政策支持 - 美国降息周期开启,流动性宽松利好港股等新兴市场资产,港股中长期修复动能强劲 [4][5] - 内地政策方面,国资委将央企市值管理纳入负责人考核体系,强化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并对平台经济、创新药等领域转向“鼓励发展” [5] -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科企专线”助力科技企业融资、优化上市规则、探索T+1结算机制,并推动港股人民币柜台纳入“股票通”以提升市场效率 [5] 板块投资机会分析 - 金融与红利板块凭借高股息和防御属性成为资金避风港,在利率下行背景下,险资再配置压力增大,高股息港股或为“压舱石”资产 [7][8] - 创新药与科技板块因政策支持和产业升级展现高成长潜力,港交所推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期货,使创新药投资升级为风险可管理的战略配置赛道 [7][9] - 全球科技竞赛进入“算力军备”新阶段,中美巨头资本开支激增,驱动AI基建、芯片、大模型加速发展,科技行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10] 相关指数成分与特点 -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重仓股包括中远海控、东方海外国际、中信银行等,行业分布聚焦龙头央企,分红能力稳定 [13] - 港股通内地金融指数重仓股包括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河等,涵盖银行和非银金融等港股通范围内的内地控股金融企业 [14] - 恒生科技指数重仓股包括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腾讯控股等,覆盖互联网、半导体、新能源车等多元化科技赛道 [15]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重仓股包括药明生物、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聚焦创新药和CXO领域,形成生物科技全链条布局 [16]
“存款搬家”背后原因找到了
凤凰网· 2025-10-16 14:16
存款总量与结构变化 -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81万亿元 [1] - 9月末住户存款增长至12.73万亿元,较8月末的9.77万亿元大幅增加近3万亿元 [1] - 9月末银行理财存量规模较8月末减少1284.71亿元,降至30.82万亿元 [4] 非银存款波动原因分析 - 7月份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8月份增加1.2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但9月份数据出现明显回落 [1][2] - 非银存款高增主要与非银存款定期化、持有同业存单多增有关,并非专指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大幅增加 [1][2] - 7、8月份为政府债、专项债发行高峰期,商业银行作为购买主力,在居民存款增长一般的情况下有扩充负债规模的需要,导致非银存款增长 [3] - 部分存款可能绕道基金、理财存入同业,因同业存款利率相比持续下行的居民存款利率仍相对较高 [3] 居民资产配置行为解读 - 所谓“存款搬家”是居民根据资产回报率变化将储蓄存款转换为其他资产的现象,本质是资产重新配置 [1] - 市场对居民存款搬家进股市的解读可能被过度放大,9月A股表现可圈点但非银存款回落、居民存款反弹的现象与此推断不符 [1][2] - 含权类产品销售占比年内有一定提升但无爆发式增长,银行基金产品整体销量未出现太大变化 [5] - 在含权类基金产品中,挂钩指数的产品比例较高,直接投向股市某个板块的产品并不受欢迎 [6] - 三季度债券市场相对低迷,可能导致部分客户选择赎回产品资金至银行账户 [6]
9月基金月报 | 股市向好债市承压,权益基金涨跌互现,固收基金多数收跌
Morningstar晨星· 2025-10-16 09:05
宏观经济环境 - 9月制造业PMI录得49.8%,较8月的49.4%回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五大分项指数集体回升,景气水平持续改善[3] - 8月CPI同比下降0.4%,PPI同比下降2.9%,相比7月CPI由平转降主要受食品价格降低影响,PPI降幅收窄则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跌幅缩小[3] - 美国Markit综合PMI在9月录得53.6%,较8月的55.4%降低1.8个百分点,但仍位于扩张区间;欧元区综合PMI为51.2%,较8月的51.0%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处于扩张区间[7] A股市场表现 - A股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上证指数月内最高接近3900点,再创十年新高,主要受稳增长政策、产业支持政策及地产宽松政策密集出台提振[4] - 主要股指在9月均上涨,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0.64%和6.54%,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分别上涨3.20%、5.23%和1.83%[4] - 31个申万行业中有13个板块上涨,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和电子板块涨幅均超过10%,而非银金融、银行和国防军工板块跌幅均超过5%[4] - 电力设备板块上涨主要受益于三部门针对电力装备行业出台的稳增长方案,电子板块表现良好则受益于消费电子政策红利及AI技术快速发展[4] 债券市场表现 - 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在9月涨跌互现,中短端国债收益率出现下行,1年期和5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0.45个基点和3个基点至1.37%和1.60%,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末上行2个基点至1.86%[6] - 信用债整体上行,1年期AAA级和AA级信用债收益率分别上行4个基点和7个基点至1.72%和1.86%,5年期AAA级和AA级信用债收益率分别上行15个基点和9个基点至2.11%和2.50%[6] - 反映债券市场整体回报的中证全债指数下跌0.41%,而A股良好表现带动中证转债录得1.97%的月平均涨幅,成为所有细分券种中表现最佳品种[6] 海外市场与商品 - 海外主要股指在9月多数收涨,富时100指数、法国CAC40指数、标普500指数、日经225指数和恒生指数月平均涨幅分别为1.78%、2.49%、3.53%、5.18%和7.09%,仅德国DAX指数微跌0.09%[7] - 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在9月下跌1.94%,主要受中东地缘政治冲突缓和影响,同期美联储降息举措推动伦敦黄金价格上涨12.04%[7] 基金市场表现 - 晨星中国开放式基金指数在9月录得3.72%涨幅,晨星中国股票型基金指数和配置型基金指数分别录得5.40%和2.15%月度涨幅,债券型指数仅录得0.09%涨幅[16] - 偏股型基金中成长风格基金表现优于平衡风格和价值风格基金,大盘成长股票型基金和积极配置—大盘成长混合型基金平均回报率分别为8.34%和6.32%,而大盘价值股票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1.13%[18] - 行业基金中,行业股票—科技、传媒及通讯基金和行业混合—科技、传媒及通讯基金9月平均回报率分别为7.94%和7.68%,表现良好,而行业股票—金融地产基金录得3.78%月平均跌幅[18] - 固收类基金表现分化,可转债基金、积极债券基金和普通债券基金月度涨幅分别为3.34%、0.69%和0.03%,而纯债基金、信用债基金和利率债基金月平均跌幅分别为0.15%、0.18%和0.22%[18][23] - QDII基金中,全球新兴市场股债混合基金和亚洲股债基金在9月分别录得8.65%和6.28%的平均正收益,78只开放式环球债券型基金份额集体收涨,整体平均收益率为0.71%[19][24]
爆买!外资大举买入!
证券时报· 2025-10-15 20:20
北向资金三季度持仓总览 - 截至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A股数量环比减少超150亿股,但由于A股行情向好,持仓市值反而增加近3000亿元 [1] - 持仓变动反映两大趋势:政策驱动下的估值修复和产业升级背景下的结构调整 [1] - 科技、新能源等成长板块有望成为外资长期配置的重点 [1] 行业持仓变动:增持 - 北向资金持股数量增加的行业有9个,其中农林牧渔、电子、环保、基础化工、综合、建筑材料行业获加仓幅度超过10% [2] - 农林牧渔行业持股环比增加2.64亿股,增幅达28.87%,增持个股包括正邦科技、牧原股份等猪肉板块公司 [2][3] - 电子行业持股环比增加18.21亿股,增幅达23.45%,为持股数量第二大行业,增持个股包括京东方A、立讯精密等 [2][8] - 环保、基础化工、综合、建筑材料行业持股环比增幅分别为16.81%、11.97%、11.61%、11.38% [4] - 汽车、传媒、机械设备行业持股环比增幅分别为6.61%、3.73%、1.91% [6] 行业持仓变动:减持 - 银行板块遭北向资金减持69.75亿股,减持幅度达28.61% [9] - 石油石化、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稳定高股息板块持股数明显减少,减持幅度分别为25.33%、23.09%、22.76% [6][9] - 通信、非银金融、食品饮料行业持股环比减持幅度分别为40.29%、21.41%、18.82% [6] - 社会服务、煤炭、家用电器、商贸零售行业持股环比减持幅度分别为13.93%、14.01%、10.57%、10.58% [6] 重点个股持仓 - 宁德时代为北向资金第一大重仓股,三季度持股增加5392.29万股,持股市值增加1125.82亿元至2656.59亿元,期间公司股价攀升60.02% [10][12] - 贵州茅台为第二大重仓股,三季度遭减持1182.54万股,持股市值减少145.64亿元至881.42亿元 [12] - 美的集团为第三大重仓股,三季度遭减持4104.36万股,持股市值下降25.10亿元至716.48亿元 [12][13] - 北方华创、汇川技术持股市值分别为418.37亿元和405.95亿元,三季度持股市值分别增加177.57亿元和99.57亿元 [12] - 紫金矿业、恒瑞医药持股市值均超300亿元 [13] 外资机构观点 -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认为中国宏观政策精准发力和高科技领域快速发展正为市场注入信心,中国经济体现出强大韧性和创新活力 [14] -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建议逢低吸纳,并看好民企龙头、人工智能等投资主题,认为A股"慢牛"格局更为稳固 [14]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9月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46亿美元,创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2025年前9个月境外被动基金累计净流入180亿美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