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周观点
2025-09-15 09:49
TMT 周观点 20250914 摘要 美团"小美 Agent"依托美团生态,通过数据支持提供本地生活服务, 升级后可执行复杂任务,增强用户体验,使 AI 时代流量入口更具象化。 值得买推出独立 APP"张大妈",辅助用户进行商品选择和多平台对比, 尤其擅长 3C 品类,并提供价保、物流查询等服务,商业化前景在于增 值服务、会员订阅或抽佣模式。 昆仑万维 AI 应用产品覆盖社交、音乐、视频等领域,上半年 AI 收入约 6,500 万元,目标年化 AR 达 1.5 亿美元,重点发展方向为社交及多模 态领域,同时自研芯片,并积极发展海外短剧平台 Drama Wave,收 入增长迅速。 欢瑞世纪与月星辰共建 AI 联合实验室,推进 AI 技术在微短剧创作、内 容生产和智能审核中的应用,已上线 AI 制作的宣传片和短剧,并计划推 出互动影游。 蓝色光标通过 AI 生成创意、提升项目毛利率、减少人员投入和提高比稿 效率等措施,驱动营销收入增长,上半年 AI 驱动收入达 15.7 亿元,预 计全年可达 30-50 亿元。 Q&A 美团的个人生活 Agent"小美"在商业化应用方面有哪些进展和特点? 美团的个人生活 Age ...
含氟制冷剂及液冷行情更新
2025-09-15 09:49
2025 年制冷剂市场受益于配额执行和需求增长,特别是家电以旧换新 和出口需求,推动制冷剂价格自 2023 年四季度持续上涨,氟化工行业 竞争转向技术和成本优化。 当前三代制冷剂价格高位运行,如 R32 外贸价格约 5.9-6 万元/吨,内 贸 6.2-6.25 万元/吨;R134a 外贸 4.85-4.95 万元/吨,工厂报价 5 万 元左右。国内库存合理,海外中东库存偏高,欧美部分产品库存较低。 印度对中国 HFC 制冷剂实施反倾销,关税 1,000-2000 美元/吨,但自 身产能未能完全满足需求,市场潜力大。GFL 工厂事故导致 1.5 万吨 F32 产能短期无法恢复,影响印度供应和出口。 各企业实际产能普遍高于配额,但有效产能受限,部分装置重启成本高。 高 GWP 产品向低 GWP 切换意愿降低,如 227ea 价格上涨,且部分四 代替代品无法完全替代。2026 年即使配额增长 30%,有效切换仅 15% 左右。 2025 年配额交易市场活跃度下降,透明度提高,但未来交易成本预计 上升。若企业无法达成交易,可能选择自行生产或代工,代工成本也在 上升,整体交易摩擦成本降低但总成本上升。 Q&A 202 ...
石基信息20250914
2025-09-15 09:49
**石基信息与Amadeus全球战略合作电话会议纪要**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旅游科技行业 酒店技术解决方案行业[2] * 公司:石基信息 Amadeus[2] **核心合作内容与性质** * 石基信息与全球分销系统(GDS)龙头Amadeus签订全球战略合作协议[2][3] * 合作核心是API连接 实现石基信息Daylight PMS与Amadeus CRS的完全融合和集成 打造一体化旅游技术平台[2][3] * 合作涵盖渠道拓展 客户拓展和产品接口开放 双方将共同开发优化接口 实现数据无缝对接[2][9] * 合作涉及互相代理和推荐对方特定产品[3] * 合作期限为5年 期满后可根据双方同意续期[21] **Amadeus选择石基信息的原因** * Amadeus经过一年多评估多家云PMS供应商后 最终选择石基信息[5] * 选择基于对功能性 产品成熟度 公司实力和技术水平的综合评估 石基信息在几乎所有类别中表现出色[5] * 石基信息具备先进的数据湖技术架构 超出了Amadeus原本设想[17] * 双方在过去一年中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5] **对客户的意义与价值** * 为客户提供更完整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简化合同管理流程[6] * 整合方案结合Amadeus新一代ACRS技术与石基信息解决方案 提升宾客从预订到离店的全程体验[6] * 通过统一的数据存储库实现实时同步 提高运营效率[7] **对石基信息的战略意义与影响** * 标志着石基信息在全球市场的重要突破 是技术实力和商业前景获得高度认可的体现[4][13][17] * 有机会展示技术能力 获得更多国际顶级酒店集团(如万豪 洲际)的认可 提升全球市场声誉[3][13] * 通过与Amadeus合作 石基信息有机会进入欧美市场[2][18] * 为客户提供信心 规避因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11][13][25] * 预计2026年合作将产生明显影响[3][24] **具体技术开发与功能实现** * 将开发新型库存管理系统(Inventory) 以属性为基础管理酒店客房特性[14] * 计划通过AI agent实现自动化处理 提高预订效率和用户体验[14][15] * 在万豪项目中 将开发TIPS(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System)平台连接各种外围应用[12] **未来发展规划与市场机会** * 成功集成将为扩展到整个旅游业全产业链(从航空预订到酒店入住)奠定基础[15] * 石基信息仍可开发自己的CRS和销售宴会系统 专注于服务中小型集团客户(如半岛酒店集团)[19] * 关注未使用Amadeus CRS系统的大型酒店集团(如凯悦 温德姆 希尔顿) 已准备好接口为未来拓展做准备[23][24] * 酒店外围产品(如水疗系统 支付管理)将迁移到Daylight平台并通过相互代理进行推荐和销售分成[22] **合作背景与挑战** * 石基信息在欧美市场拓展面临客户对数据安全的顾虑[11] * Amadeus需要能满足其未来科技平台计划的合作伙伴[11][17] * 美国酒店集团目前不太可能直接采用中国公司的CRS系统[18][20]
万辰集团20250914
2025-09-15 09:49
行业与公司 * 零食量贩行业头部效应显著 通过并购整合 头部品牌如零食很忙与赵一鸣合并及万辰集团整合旗下品牌 门店数量迅速扩张 供应链整合和运营效率提升带来盈利 预计未来头部品牌将加速开店 中小企业难以追赶[2] * 万辰集团通过收购整合区域零食量贩龙头 门店数量迅速扩张 集中采购实现供应链优势 预计2025年至2027年门店数量持续增长 零食量贩业务收入分别为506亿元 602亿元和686亿元 毛利率逐步提升[4] * 万辰公司最早主要经营金针菇业务 但自2022年8月设立南京万兴子公司后开始收购零食工坊线下门店 并创办自有品牌陆小馋 2022年至2023年间 公司陆续取得好想来 雅迪雅迪来优品等区域性零食量贩龙头的控股权 通过合资设立子公司的方式整合这些区域性品牌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公司报表显示其门店数量已突破15000家 而实际门店数约为17000家 公司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 但随着各个品牌整合并购完成后 也在向其他区域扩张 如西南 西北 东北等地[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零食量贩业态快速扩张的成因包括商品具有较高性价比 比普通超市或便利店便宜至少7个点 最高可便宜到40% 零食量贩店通常陈列2000个SKU 比同等面积大小的BC超市或流通小店更为丰富 随着零食量贩门店数量增加 许多主流大牌也寻求与这些品牌合作 提供定制款商品以保证低价策略得以执行[3] * 万辰集团后续业绩增长主要由规模效应 通过收购和整合旗下多个品牌 实现了门店数量的大幅增加 从而提高供应链效率和整体运营效率 成本控制 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和降低每个环节加价率 使得终端售价更具竞争力 同时保持合理盈利水平 市场需求 在经济下行风险背景下 消费者支出相对谨慎 但仍愿意通过购买价格较低的小件商品如零食来满足消费欲望 这种口红效应推动了休闲零食品类需求持续增长[6] * 整个休闲零食行业规模体量较大 约为3.7亿人民币 并且过去几年年复合增速维持在低个位数 其中专卖店渠道(包括零食量贩)和电商渠道表现尤为突出 在过去五年里 这两个渠道均实现双位数复合增速 目前电商渠道占整个下游市场14% 专卖店占11% 尤其是电商平台如抖音 快手等新媒体电商增速非常快 而专卖店中的创新形式——零食量贩通过硬折扣模式确立商品丰富度和价格优势 也取得显著发展[7] * 零售市场上不同类型门店毛利率存在显著差异 万辰集团旗下门店毛利率约为10-11% 而鸣鸣很忙则在7-8%左右 相比传统超市或便利店如永辉 良品铺子 三只松鼠等 其毛利率明显较低 这主要因为这些企业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并降低每个环节加价率 以保证合理运营及小幅盈利 从而能持续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终端售价[8] * 零食量贩店在购物体验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其门店动线设计 门头招牌 颜色和灯光设计都经过精心考量 前期投入和装修标准也高于传统零售业态 零食量贩店的商品种类丰富 品牌覆盖广泛 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9][10] * 零食量贩店对加盟商有多方面的吸引力 其盈利能力虽然利润率不算最高 但资金周转效率快 很多加盟商能在两年内回本 从坪效角度看 零食量贩店的坪效基本上都在2万每平米以上 比良品铺子 来伊份 三只松鼠等品牌高很多 零食量贩整体存货周转速度较快 这也得益于消费者对这一渠道的偏好 对于加盟商来说 不用担心门店开不下去的问题 因为单店收入维持稳健状态 同时 对投资能力和管理经验要求较低 有统一标准进行装修和培训 使得加盟过程相对省心[11] * 零食量贩店与上游厂商合作情况良好 过去几年中 由于传统零售渠道变革 上游厂商需要寻求新的销售窗口 因此积极与新媒体渠道及线下新兴业态如零食量贩合作 零食量贩企业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较短 一般在20天以内 而传统超市则为60至80天甚至更长 这使得现金回流速度快 为上游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量窗口 此外 由于没有入场费 条码费及货架陈列费等费用 其销售费用率较低 上游供应商如盐津铺子和溜溜果园通过这一渠道优化了销售费用率 提高了净利润水平[12] * 未来竞争格局预计将相对固化 两强(鸣鸣很忙和万辰)将维持优势地位 并持续扩展门店数量 目前两家头部企业的门店数分别达到1.7万家以上 其中鸣鸣很忙已签约至少2万家门店 而万辰则至少有1.7万家 根据不同省份开店密度测算 两强最终可能开到4.6至5.6万家门店 其中万辰可达2.3至2.8万家 在理想状态下 两强各自可开到约2.5万家门店 此外 各品牌自主运营精细化管理程度也是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如全品类超市转型 新增SKU等措施均有助于提升单点收入及坪效 同时改善毛利率[13] * 品牌通过全品类超市转型或增加品类 如日化百货 鲜食品冻品 文具潮玩等新增SKU超过400个 这些措施均表现出色 例如 通过调改后的门店单点收入提升百分之二三十 同时坪效保持一致甚至有所改善 因为新增商品毛利率较高 因此 全品类发展或自由品牌发展能够帮助品牌端改善利润率 提高整体经营效益[14] * 自有品牌在零售行业中具有显著的重要性 尤其是对于一些表现较好的龙头企业如奥乐齐和玛莎姆 自有品牌的高占比不仅能够形成品牌背书 还可以有效管理上游供应链 自有品牌在货盘管理维度上也具有优势 有助于精细化运营门店 提升竞争力 在门店数量达到饱和后 企业需要通过选品 供应链管理和门店运营等方面来争夺存量市场上的消费者[15][16] * 万辰公司的毛利率水平较高 这得益于其早期整合并购了多个标的 并通过集中采购实现供应链优势 相比之下 竞争对手明明的毛利率较低 其原因包括单独运作主体未能深度整合供应链 以及与上游品牌溢价模式存在差异 然而 万辰的净利润水平低于行业龙头明明 一方面由于少数股权比例较高 另一方面是因为管理费用中员工股权激励费用较大[18] * 未来几年万辰公司仍具备显著的发展潜力 从收入端来看 公司预计还有约1万家的扩店空间 同时单店收入也有提升空间 通过转型全品类超市吸引更多消费者进店 在选品方面 需要选择全国消费者接受度高且消费频次高 即时消费属性强的商品 以保证盈利能力和动销效应 从利润端来看 公司净利率提升迅速 由于规模效应摊薄了仓储物流和员工成本 同时业务拓展费减少 使得整体销售管理费率下降 预计未来三费还有优化空间 中性或偏乐观假设下净利润可达5个百分点左右[19] * 零食量贩业务的发展趋势包括向全品类超市转型 以增加SKU吸引更多消费者进店 在选品方面需兼顾动销速度和盈利能力 以避免拉低坪效并确保一定的毛利率 目前 各家企业仍处于测试阶段 全国范围内尚未大规模跑通模型 公司需要持续关注调改效果 以进一步提升单店收入 在利润端 通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以及优化三费结构 有望进一步提高净利润水平[20] * 公司在收购好想来 来优品 压低压低老婆大人等零食量贩头部品牌时 与相关方达成特别约定 采用股权置换或成立子公司并给予创始人原始股份的模式 导致了少数股权的产生 近年来 公司持续收购少数股权以增厚归母净利润 2024年8月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2.94亿元收购南京万豪49%的少数股权 使其持有南京万豪75%的股权 少数股东占比降至25% 2025年8月 公司拟收购南京万兴49%的少数股权 预计完成后 整体少数股东损益占归母净利润比例将从2024年底的50%下降到30%-40%左右[21][22] * 零食量贩业务方面 预计门店数量在2025年至2027年持续增长 2025年达到17200家(保守估计接近17000家) 2026年20500家 2027年22500家 结合单店收入假设为323万元 319万元和319万元 零食量贩业务收入分别为506亿元(同比增长60%) 602亿元和686亿元(同比增长15%-20%) 毛利率预计从去年10.8%提升至今年11.7% 并在26 27年进一步提升至12%左右 对于传统业务食用菌 其需求稳定 但利润波动较大 预计收入维持在5.45亿至5.5亿之间[23] * 销售费用率预计从4.4%下降到未来三年的4%左右 因为尽管两强格局清晰 但竞争仍需投入较大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率将显著下降 从去年的3%降至今年2% 主要由于减少了大量股权支付费用(去年两个亿 今年不到一个亿) 研发费用每年仅几百万 对比率影响较小[24] * 南京万优子公司拟于今年8月完成少数股权收购交易 并将在明年报表中体现 预计26 27年的净利分别为2.2% 2.4%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亿和16.6亿元 今年因收入增加及归母净利润改善 同比增速翻倍 明年因全面回收万优少数股权及规模效应 实现40%的业绩增速 27年的增速则为23%[25] * 结合临时可比公司的PEG估值法 在乐观假设下给到1倍PEG 根据中性保守情况下给32倍PE 对应目标价232.88元每股 相较当前价格还有20%-30%的上涨空间[26] 其他重要内容 * 无
电力政策专家分析会议
2025-09-15 09:49
电力政策专家分析会议 20250914 摘要 国家密集发布电力政策,旨在推动电力市场化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包 括新能源就近消纳、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等,这些政策是对前期政策的 响应和延续,并非独立存在。 新型电力系统以负荷为核心,实现源网互动,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充裕、 经济高效、供需协同和灵活智能等特点,鼓励绿电直连、零碳园区、源 网荷储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就近消纳价格机制覆盖分布式光伏和大型风电竞价项目,鼓励通过便宜 且清洁的新能源满足需求,未来趋势是自建送出线路并配置储能实现自 我调峰,新业态占比将逐步提升。 通过市场化手段保障各方收益,包括容量电价政策、鼓励新兴经营主体 发展(需承担输配电费等义务)、加快现货市场建设,预计 2025 年底 全国所有省份都将开设现货市场。 储能在新能源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盈利,例如风 光储联合参与现货市场,存储低价时段能源,在高价时段卖出,提高整 体收益,同时增加灵活资源以平衡风光发电竞争力。 Q&A 近期国家能源局和发改委发布了哪些关于电力电网和新能源的政策,这些政策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25 年 9 月 12 日,国家能源局和发改委联合发布了五个 ...
东材科技20250914
2025-09-15 09:49
**东材科技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一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AI服务器 PCB产业链 覆铜板 电子树脂材料 * 公司为东材科技 国内碳氢数字材料龙头企业 核心业务包括光学膜 电子树脂和绝缘材料[2][5] **二 核心产品M9材料性能与供应** * M9材料DF值约4/10,000 优于M8的5-6/10,000 性能提升使其更适用于高端应用[2][7] * 英伟达B系列和R系列产品均采用M9材料 用量和价格均提升[2][4] * M9已开始在GB300和Ruby系列托盘中使用 预计2026年进入批量量产阶段[2][7] * 东材科技是国内唯一能够供应马九树脂的厂商 产品已通过多项验证[2][12] **三 市场需求与行业空间** * AI服务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带动高性能材料推广[2][9] * 2026年Ruby的CCL需求量预计在450万到500万张之间 GB300机柜数预计为4.5万个[3][16] * 马九树脂主要用于GB300和Ruby系列产品 总体行业空间估计达到20亿元[3][16] * PCB产业链发展趋势表现为量价齐升 超低损耗覆铜板所需材料比例逐步提升[11] **四 公司产能与客户合作** * 公司眉山2万吨产能已投产 目前碳氢树脂和OPE合计产能约7,500吨[17] * 眉山项目预计2025年10月完成建设 2026年3月开始出货[17] * 与台光公司紧密合作 预计2026年台光每月需要160吨碳氢和180吨OPE[2][13] * 东材科技预计将占据台光50%的份额 相当于10亿收入和5亿利润[2][13] **五 财务预测与估值** * 公司2025年盈利预测约为4.6~4.7亿元 2026年预计主业利润保底10亿元[2][12] * 电子树脂在50%净利率情况下 预计贡献7.3亿左右利润体量[12] * 2026年电子数值整体行业预计利润空间将达到10亿元以上[22] * 公司市值预期可达300亿以上 较当前200亿市值还有50%~80%的增长空间[22] **六 核心竞争力与产业链地位** * 核心竞争力在于光学膜 电子树脂和绝缘材料三大业务[5] * 电子树脂在高端服务器PCB覆铜板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保证电流传输效率[2][5] * 产业链稳定性高 一旦确定材料体系 上游供应商一般不会轻易更换[8] * 电子树脂扩产相对容易 主要难点在于量产前的配方确定[20] **七 其他重要信息** * 电子树脂在PCB覆铜板中起到粘合作用 与玻纤布一起形成介质层 实现低电损耗[6] * 化学配方在电子布和铜箔中的应用需要强大的研发能力以及与领先厂商高频互动[10] * 国产电子数值未来两到三年内表现有望优于海外市场 马九系列已经领先[24] * PCB供不应求带动上游需求不断上修 树脂是产业中最确定的环节[19][21]
风电行业需求蓄势向好,风机盈利能力有望回暖
2025-09-15 09:49
风电行业研究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风电行业 2024年招标量164GW 同比增长超90% 2025年上半年招标量72GW 同比增长8.8%[1][4] * 头部企业包括金风科技(市占率21.5%)、韵达股份、明阳智能(海上市占率31.3%)、远景能源、三一重能 前五家企业市场份额合计约75%[6][11][12] * 金风科技在全球15个国家有出口 出口容量2.5GW[13] 需求与装机 * 2025年预计新增装机107GW 其中海上装机约12GW[1][7] * 2024年陆上新增装机75.8GW 占全国总量95% 2025年上半年新增51.4GW 同比增长98.9%[3][9] * 海外需求持续高增 深远海规划超预期打开未来发展空间[1][8] 价格与盈利 * 2025年8月含塔筒风机中标均价2010元/千瓦 较去年最低点增长27% 陆上不含塔筒均价1525元/千瓦 较去年最低点增长19%[1][5] * 全行业均价至少有3%~5%涨幅 陆上中标均价回升至1600元/千瓦以上[1][5][16] * 2025年上半年主要风机企业毛利率实现回升 金风科技毛利率达15.30%[3][20] * 风机成本中塔筒占比29% 叶片占比22% 原材料成本优化推动整机成本下移[3][17] 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差距逐步缩小 2024年前五名企业中标量均超27GW[1][6] * 竞争焦点集中在技术迭代和差异化布局 陆上风机主流机型升级至8~10GW 海上风机向15~18GW迈进[12] * 行业自律抑制低价竞争 大型能源集团调整招标评标标准[16] 市场表现与投资 * 2024年风电板块上涨18.3% 略低于电力设备板块 优于光伏[1][3] * 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持仓风电占比0.95% 超配0.55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0.17个百分点[1][8] * 推荐韵达股份(盈利弹性更大)、金风科技、三一重工、明阳智能等龙头企业[1][7][21] 技术发展 * 中国市场技术升级 单机容量普遍提升至5兆瓦以上[3][9] * 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占比持续提升[3][9] 商业模式 * 风电企业商业模式包含风机制造和风场业务 风场开发成为主要盈利来源[14] * 风机制造业务因价格战、成本压力及产能利用率偏低逐步走向亏损[14][15] 其他重要信息 * 2024年陆地平均单位单千瓦投资4200元 其中采购安装费用约1350元[10] * 2024年海外中标量合计28GW 其中远景能源10GW 金风科技8GW[18] * 国内海上中标量13.2GW 其中金风科技4.0GW 远景能源3.6GW 明阳智能2.8GW[18][19]
光博会见闻反馈
2025-09-15 09:49
光博会见闻反馈 20250914 摘要 光模块行业保持高增长,2025 下半年至 2026 年需求饱和,1.6T 方案 涌现,主要受益于英伟达 C8X 网卡批量导入,并可能由 CX9 网卡开启 3.2T 需求。光模块迭代周期缩短至两年左右,利好头部厂商。 国内二梯队光模块厂商如索尔思、剑桥、联特科技抓住 AI 光模块高景气 度窗口期,积极导入北美市场。尽管北美市场利润高,但导入机会稀缺, 800G/1.6T 需求增长为国内厂商带来机会。 国产光芯片厂商加速技术追赶,源杰的 CW 激光器和长光华芯的 100G EML 取得进展,提升市场竞争力。长光华芯发布 200 毫瓦 CW 光芯片, 索尔思展示 200G EML 技术,缩小与国际领先厂商差距。 CPC 加可插拔光模块方案由旭创提出,通过铜缆实现短距离高性能传输, 减少 PCB 衰减。该方案已获博通、Marvell 等海外厂商采用,成为短期 内重要竞争者。 2025 年国内超节点发展迅速,运营商、华为、木兮、中兴等企业纷纷 推出解决方案,推动 SKY APP 网络及 GPU 厂家超节点发展,行业呈现 蓬勃发展态势。 Q&A 今年的数据中心展和光博会上有哪些重要 ...
光博会总结:硅光时代龙头优势凸显,OCS空芯光纤薄膜铌酸锂CPO等新技术孕育新机会
2025-09-15 09:49
光博会总结:硅光时代龙头优势凸显,OCS 空芯光纤薄膜 铌酸锂 CPO 等新技术孕育新机会 20250914 摘要 光模块龙头企业如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在硅光子时代竞争优势显著,市 场份额有望提升。国内厂商虽积极部署 1.6T 和 3.2T,但主要集中于 800G 激光模块,需关注其在高世代产品的进展。 OCS、空心光纤、CPO 等新技术并行发展,但不会完全取代可插拔光模 块。这些技术带来新产业机会,但需结合商业落地情况、成本及主网架 构综合考虑,关注相关主题性投资机会。 海外算力需求增长推动光模块、PCD 和交换机等配套设备需求,强化龙 头厂商先发优势及行业高景气度,有助于重塑市场估值信心。同时,海 外订单外溢使二线厂商及无源器件厂商获更多关注。 硅光子技术应用范围扩大,产业链加速推进,如 CW 激光器等产业机遇 值得关注。英伟达等龙头厂商推动 CPO 加速落地,但商业化发展依赖产 业协同,目前处于早期阶段,需重视主题性机会。 光博会上,800G 和 1.6T 高速光模块成主流,多家公司展示 400G 到 1.6T 高速产品,华工科技加速 3.2T DR Mate 研发,光迅科技展出 1.6T、800G 产品 ...
台积电:先进CPO技术:通过晶圆级系统集成(CoWoS)与耦合封装(COUPE)实现集成
2025-09-15 09:4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专注于高性能计算(HPC)和人工智能(AI)加速器领域的先进封装与共封装光学(CPO)技术[4][7][34] * 公司为台积电(TSMC) 专注于其3DFabric®先进封装技术平台 包括CoWoS®和COUPE光学引擎[5][7][13][3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CoWoS®是用于异构Chiplet集成的重要2.5D封装技术平台 其互连中介层(Interposer)尺寸持续增大以支持更高性能 从2016年的1.5倍光罩尺寸(约1245mm²)发展到2027年规划的9.5倍光罩尺寸(约7885mm²) 并支持从4颗HBM2内存发展到≥12颗HBM4E内存[7][8][11] * COUPE(紧凑型通用光子引擎)基于TSMC-SoIC®堆叠技术开发 将电子集成电路(EIC)与光子集成电路(PIC)集成 具有小尺寸 高能效和优异性能的特点 其测量显示净插入损耗(IL)为零 1D光栅耦合器(GC)的IL ≤ -1.2dB且1dB带宽约25nm[13][15][21] * 封装从可插拔(Pluggable)向共封装光学(CPO)迁移能带来超过10倍的能效优势 功率效率从可插拔的>30pJ/bit提升至CPO的>2pJ/bit 同时延迟降低至原来的<0.05倍[23][24] * 硅光子(SiPh)技术路线图显示带宽每代翻倍增长 以加速AI计算 从100G MZM发展至>200T CPO 需要光学引擎(OE) CPO及光纤/光纤阵列单元(Fiber/FAU)的技术进步来支持[25][26][29] * 将COUPE与CoWoS集成在一个CPO封装中 将为HPC/AI组件在性能和能效上开启新纪元[34] 其他重要内容 * 技术发展由TSMC 3DFabric®技术推动 晶体管数量从早期的少量增长至超过1500亿个[5] * CoWoS平台包含多种变体 如采用硅中介层的CoWoS-S 采用局部硅互连(LSI)和再分布层(RDL)中介层的CoWoS-L 以及采用RDL中介层的CoWoS-R[8] * COUPE的结构特点包括在硅载板上加工硅透镜 并在光栅耦合器正下方设计金属反射器 在光路中设计抗反射涂层(ARC)层以优化光学性能[17][18] * 共封装的HPC技术平台整合了光学引擎 带嵌入式元件(如LSI 集成电压调节器IVR 有源芯片)的中介层 SoIC芯片及高性能内存[31] * 实现下一代硅光子CPO的带宽要求需要供应链的创新与协作[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