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际(300532) - 2025年9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8 18:18
业务表现与订单情况 - 新增订单同比增长101.2% [2] - 在手未确认收入订单47.48亿元 [2] - 新能源行业订单实施周期约6个月 [2] - 非新能源行业订单实施周期9-12个月 [2][6] - 收入确认以项目初验为节点并一次性100%确认 [3] 行业与市场拓展 - 海外业务覆盖欧洲及东南亚地区 [4] - 新能源行业在海外业务中占比略高 [4][5] - 中标首个核电订单(中广核三澳项目) [6] - 持续拓展大消费、医药、商超配送、汽车、半导体及冷链等行业 [8] - 推进智能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8] 财务与现金流管理 - 加强应收账款全周期管控 [7] - 推行以销定产和按需采购以降低库存 [7] - 强化资金滚动预测与融资计划管理 [7] - 近三年试行每年两次现金分红 [14] - 持续落实利润分配政策并提供稳定分红回报 [14] 技术与产能规划 - 智能机器人项目预计2026年底投产 [9] - 关注AI大模型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拓展 [9] - 推动工业物流机器人向人形机器人迭代升级 [9]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仍在实施中 [13] - 按监管要求披露股东人数(季度披露) [14] - 市值管理以提升盈利能力和投资者回报为核心 [12] - 通过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沟通传递公司价值 [12]
潮宏基(002345) - 002345潮宏基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8
2025-09-08 17:46
公司活动概况 - 投资者活动为现场参观类型 [1] - 活动参与方为鹏华基金团队共40人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9月5日 [1]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会秘书及证券事务代表 [1] 活动内容结构 - 参观企业展厅 [1] - 听取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1] - 参观臻宝博物馆 [1] - 实地考察潮宏基门店 [1] 合规性说明 - 交流过程严格遵守信息披露制度 [1] - 未发生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情况 [1]
中集车辆(301039) - 2025年9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8 17:38
新能源业务布局与战略 - 投资卡尔动力布局无人驾驶卡车编队技术 联合定义纯电动头挂列车+运输机器人智能物流架构 [3] - 投资博雷顿 眸迪智慧科技 并与深投控成立产业基金 整合纯电动头挂列车与无人驾驶产业链 [5] - 分六步实现纯电动头挂列车生态闭环 从产品组合到重型物流机器人全体系构建 [4] - 通过三管齐下加速纯电动头挂列车布局:参与国家标准制定 推进汉诺威计划技术产品化 构建西南区域试点商业模式 [8] 新能源产品表现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EV-DTB渣土车产量增长142.55% [6] - 2025年上半年EV-DTB搅拌车产量增长86.26% [6] - 2025年上半年EV-DTB冷藏车产量增长69.8% [6] - 三大类EV-DTB产品实现营收8.68亿元 [6] 传统业务产能与市场地位 - 2025年上半年生产7,440台DTB渣土车 [6] - 2025年上半年生产2,773台DTB搅拌车 [6] - 2025年上半年生产2,221台DTB冷藏车 [6] - 行业唯一能提供三大类DTB产品且以六家工厂覆盖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核心市场的企业 [6] 一体化产品发展 - 中集·陕汽一体化产品2025年上半年销售6,084列 同比增长59% [7] - 好头牵好挂产品销售4,150列 同比增长104% [7] - 好马配好鞍产品销售1,704列 同比增长25% [7] - 好车配好罐产品销售230列 同比增长38% [7] 基础设施与网络建设 - 全国已建设15家三好中心 另有10家正在规划与建设中 [6] - 通过一体化研发 市场推广 营销 渠道融合与服务完善全价值链运营 [6]
中集车辆(301039) - 2025年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8 17:36
全球南方市场表现与战略 - 全球南方半挂车业务销量同比提升13.0%,毛利率同比提升4.6% [2][3] - 泰国市场半挂车销量同比增长44.0%,营收同比激增63.5% [3] - 越南市场营收同比大幅增长270% [3] - 澳洲业务销量同比增长16.4%,毛利率提升2.3% [3] - 战略目标:未来2-3年实现全球南方市场销量翻倍,2030年营收突破100亿元 [4] 欧洲市场现状与布局 - 2025年1-6月欧盟新卡车注册量15.5万辆,同比下降15.4% [4] - 欧洲子公司英国SDC营收同比增长8.7% [4] - 公司升级欧洲高端部件生产工厂(DS11底架部件工厂和DS10上装部件工厂) [5] 供应链韧性建设 - 国内形成"集采为主,保供为辅"体系,数字化系统EPS实现业务贯通 [6] - 海外形成"当地集采为主,全球保供为辅"体系,提升当地集采比例 [6] - 在多个国家构建核心零部件工厂强化供应链韧性 [6] 新能源业务协同 - 与陕重汽/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商用车等传统企业及宇通/徐工/质子/比亚迪等新势力合作 [7] - 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电池厂商及国电投等换电服务商推广充换电模式 [7] - 推动电动化底盘与上装适配研发,采用高能量密度电池和电驱桥技术 [8] - 引入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物联网技术提升运营效率与安全性 [8]
航发控制(000738) - 000738航发控制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8
2025-09-08 17:34
业务展望与需求分析 - 军用航空动力控制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维修业务快速上量 新研型号加速列装 军贸市场拓展 [2] - 国内民机业务作为发动机控制系统唯一机械液压关键执行机构供应商 预计十五五中后期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 - 通航动力业务配套1000kW/200kW涡轴 1000kW涡桨 600公斤推力及以上涡扇发动机控制系统 AES100已获生产许可证 [3] - 军贸业务随国产高性能航空装备亮相迎来新机遇 正协同拓展国外市场 [8]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衍生业务收入9267万元 同比下降 占营业收入不到5% [4] - 国际合作业务营收同比上升11.84% 毛利率下降因进口材料及特种工艺价格上涨 [5][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利润下降主因价税改革政策影响 [6] - 应收账款保持较高水平 现金流承压但风险可控 [6] - 全员劳动生产率24.4万元/人 同比改善8.54% [6] 能力建设与产业布局 - 开展多/全电控制系统 电动燃油泵等新构型产品技术攻关 [4] - 加快衍生产品产业化发展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子公司对接航天/船舶/兵器等行业 [5] - 精准投资加快募投项目建设 适应新研型号量产及修理业务增长需求 [7][8] - 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提高生产效率 [6] 改革与激励措施 - 动控所改革已成立无锡动控科技有限公司 部分人员已进入 [8] - 通过重点型号奖/项目专项奖/人才成长奖等多形式实施骨干激励 加强股权激励方案研究 [8] - 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搭建动态市值分析机制 [9] 参会机构 - 华夏基金/工银瑞信/鹏华基金等40余家投资机构及券商参与交流 [10][11]
软控股份(002073) - 002073软控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8
2025-09-08 17:32
锂电业务布局与产品体系 - 浙江软控智能科技从事粉粒体物料配料计量、气力输送、混合均化系统及固液两相流定制化系统研发制造 为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等领域提供物料自动化处理整体解决方案 [2] - 形成"智能设备-物料处理系统-智能软件-智能产线"整线产业布局 自主研发粉料系统/溶剂系统/锂电池制浆系统/涂辊分系统四大产品体系 [2] - 产品覆盖锂电池极片制片全环节 从前端配料匀浆延伸至涂布机/辊压机/分切机等中后端核心设备 [3] 技术优势与客户认可 - 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头部企业提供定制化物料自动化解决方案 成为领域主要供应商之一 [3] - 在电池物料自动化处理各环节拥有核心技术 通过专利转化形成核心设备产品 [3] - 前瞻布局固态电池装备 包括干法电极核心设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生产线 已向客户供应测试生产设备 [4] 客户结构与市场策略 - 2022年起开拓新客户 2024年实现较大金额收入 降低对单一客户依赖 [5] - 2024年第一大客户及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均下降 客户结构优化 [5] - 为保持市场竞争力采取有竞争性价格策略 进行部分让利以获取订单并增强客户粘性 [5] 行业趋势与盈利分析 - 2020-2022年高速发展后新能源行业增速放缓 锂电池设备需求增速下降 [5] - 受产能短期供求错配/行业竞争加剧/下游价格压力影响 2022-2024年签单项目毛利率下滑 [5]
中石科技(300684) - 2025年8月29日、9月2日至9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8 17:30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是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热管理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聚焦核心材料及组件,提供电子设备可靠性综合解决方案 [2] - 主要产品包括高导热石墨产品、导热界面材料、热管、均热板、热模组、EMI屏蔽材料、胶粘剂及密封材料 [2][3] - 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数字基建、智能交通、清洁能源等高成长行业 [3] 技术研发与竞争力 - 在人工合成石墨技术、导热界面材料技术、热管/均热板/热模组技术等领域均建立独立研发团队和实验平台 [5] - 技术领域交叉融汇形成独特竞争力,可全方位参与客户从设计到量产全流程 [6] - 自主研制的可折叠柔性石墨均热组件已获得全球专利认证 [11] - 导热界面材料(TIM)产品涵盖高分子基类、金属基类、复合结构材料类等12种类型 [12] 客户合作与市场覆盖 - 消费电子领域实现3C行业头部客户全覆盖,包括北美大客户、三星、微软、谷歌、亚马逊、H客户、荣耀等 [6] - 数字基建领域与H客户、中兴、爱立信、诺基亚、思科、菲尼萨等头部通讯设备制造商保持合作 [6] - 智能交通与清洁能源领域已向小鹏、北汽、比亚迪、大疆、阳光电源等头部客户量产供货 [6] - 已取得北美大客户导热界面材料供应商资格 [13] 生产基地与产能建设 - 宜兴生产基地已形成热管/均热板/风冷散热模组/液冷散热模组全链条产线,具备量产能力 [7] - 泰国生产基地通过ISO 9001/14001/QC 080000/45001体系认证,完成北美大客户、韩国大客户、诺基亚等审厂认证 [7] - 泰国工厂高导热石墨产线扩建工程已启动,预计年内释放新增产能 [7] 产品应用与市场进展 - 全新VC吸液芯散热技术已应用于国内大客户新一代AI PC [9] - VC模组产品在高速光模块中的市场化应用加速落地 [10] - 热模组核心零部件、TIM材料等产品批量供货服务器厂商 [10] - 积极推进液冷散热模组的客户导入、产品认证和量产供货 [10] 业绩驱动因素 - 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回暖,新项目和新产品放量,主要大客户散热材料需求用量增加 [4] - AI赋能下新兴消费电子、数字基建等行业新产品快速迭代,散热方案需求增加 [4] - 高附加值产品供应增加,产品结构优化,叠加降本增效措施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4] 汇率影响说明 - 部分产品销售采用美元结算,部分原材料采购使用美元结算,汇率变动对利润影响不大 [13]
东利机械(301298) - 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8 17:2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3.4364百万元 同比增长3.26% [3] - 毛利率29.71%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3] - 净利润465.197百万元 同比增长21.57% [3] - 扣非净利润456.418百万元 同比增长23.31% [3] - 汇兑收益142.89百万元 是净利润增长主因 [3] 毛利率控制措施 - 铸造研发部通过改进模具结构和工艺方案降低废品率 [2] - 动力系统研发部实施产线自动化改造实现少人化 [2] - 推动刀具整包方式降低单件刀具成本 [2] 研发投入方向 - 悬架减振器研究 [3] - 高精度齿轮工艺研究 [3] - 新能源车用齿轮精度达到4级以上标准 [3] 新能源领域布局 - 投资近2亿元建设智能制造项目 专注新能源车用齿轮和涡轮增压器壳体 [4] - 投入超1亿元建设高速镦锻生产线和液态模锻生产线 [4] - 配备专职销售团队开拓国内新能源车市场 [4] - 拥有20多年服务国外高端客户的质量控制经验 [4] 未来增长点 - 募投项目新增新能源减速机齿轮业务 [4] - 涡轮中间壳和差速器壳项目 [4] - 高速镦锻和铝合金液态模锻项目 [4] - 自主研发的悬架减振器已进入量产阶段 [5]
精锻科技(300258) - 2025年9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8 17:24
业务战略与市场布局 - 出口美国产品增加的关税主要由客户承担 为降低关税影响 已将部分业务量大、生命周期长的产品逐步转移到泰国工厂生产 新业务也同步安排在泰国工厂开发[2] - 国内市场方面 在现有产品基础上推进产品多元化 积极拓展新能源轴齿业务、轻量化业务等 维持国内市场的稳定增长[3] - 海外市场将是未来重点拓展方向 通过泰国工厂服务北美和东南亚等市场 国内与海外工厂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配产能 以提升整体产能利用率[3] - 海外工厂与国内生产成本不同 采用分属地生产 按当地成本核算与客户重新定价 而非全球统一定价[3] 机器人业务发展 - 对机器人关节模组中长期的规划是要形成自主的研发、设计、制造和试验验证能力 当前各项工作正常推进[2] - 与格蓝若的合作按计划推进 已交付相关类型的样品 后续还有新的项目正在开发中[2] - 机器人业务规划主要以关节减速器、关节模组总成、结构件为主[2] 财务与资本运作 - 股票回购已回购1亿元 回购计划规模为1-2亿元 期限到2025年11月22日 将按回购计划有序推进[2] - 二季度营收虽受影响 但毛利率还有增长 说明出产稳定 预计今年下半年营收要好于去年同期[3]
蜀道装备(300540) - 投资者活动记录表(2025年09月08日)
2025-09-08 17:2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35.24%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15.13万元,同比增长5972.3% [1] - 2024年研发投入3158.31万元,占营收8.62亿元的3.66% [4]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112万元,占营收2.05亿元的5.42% [4] 技术能力 - 具备日处理1000万方等级LNG液化装置设计制造能力 [3] - 液体空分装置设计制造能力达日产量1000吨 [3] - 气体空分装置设计制造能力达氧气产量10万Nm³/h等级 [3] - 已完成氢气液化、焦炉尾气制氢等技术的研发与专利注册 [3] 研发体系 - 研发团队近100人,含15名20年以上经验的高级工程师 [5] - 技术覆盖工艺流程、自动化控制、低温储存等八大领域 [5] - 建立创新奖励机制和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5] - 组织国际技术交流与内部分享会促进技术升级 [5] 氢能布局 - 参与编制《氢能铁路示范应用项目建议书》及国家研发专项申报 [6] - 与蜀道集团、日本丰田共建燃料电池生产线 [6] - 合资公司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 [6] - 积极推进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 [6] 创新合作 - 与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达成氢能合作 [7] - 采用开放式创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 [7] - 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氢能技术商业化 [7] 发展战略 - 坚持"制造+运营"双轮驱动模式 [8] - 装备制造作为传统优势业务持续巩固市场地位 [8] - 气体运营业务作为战略转型核心引擎 [8] - 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提升运营能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