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报网

搜索文档
从全球第七到濒临破产,马瑞利的兴衰蜕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14:41
马瑞利集团财务困境与重组进展 - 公司正考虑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以确保业务运营不中断[2] - 债务阴影下重组谈判陷入僵局 近期传出印度Motherson有意收购[2] - 公司由康奈可和马瑞利2019年合并而成 合并前总营收146亿欧元[3] - KKR先后斥资45亿美元和58亿欧元完成对两家公司的收购[3] - 合并后公司营收从2018年146亿欧元下滑至2020年104亿欧元[4] - 2021年全球排名从第7位跌至第18位[4] - 2022年根据日本《民事再生法》申请破产保护 政府介入债务调解[4] - 2024年自由现金流骤降67% 债务股本比攀升至185%[5] - 2024年全球排名进一步下滑至第23位[5] - 面临6500亿日元债务压力 银行已放弃追讨4000亿日元债务[5] - 正协商弥补1000亿日元运营资金缺口 谈判进展缓慢[5] 潜在收购方Motherson情况 - Motherson提出以20%面值收购债务 KKR将全额注销股权[7] - 债权人会议对收购方案意见不一 部分持反对态度[7] - Motherson客户覆盖30余家国际车企 坚持多元化发展路线[7] - 2024年全球排名第14位 马瑞利排名第23位[8] - 若收购成功将形成年营收超300亿美元的新巨头[8] - 联合体有望跻身全球前十 改写供应链版图[8] 主要客户经营状况 - 核心客户日产2024财年披露巨额亏损 计划裁员2万人[5] - 另一客户Stellantis欧美市场业绩下滑 管理层变动[5]
问界M9交付破20万,赛力斯超级工厂凭什么敢让用户参与终检验收?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11:48
问界M9交付突破 - 问界M9交付量突破20万辆,创造了新的行业速度、高度和宽度 [1][6] - 公司开创"认可才提车"模式,深度践行"以用户为中心"理念,展示对智造能力的高度自信 [1] 赛力斯超级工厂智能制造 - 工厂拥有超3000台机器人,关键工序100%自动化,总装车间自动化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3] - 应用万吨级超级智能压铸单元,将87个零件集成为1个,车身重量减轻28%,将222个零件集成化为10个,减少1440个焊接点 [3] - 工厂率先登上央视、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展示"中国智造"的强大动能,标志中国汽车制造业迈入新时代 [3] 质量管控体系 - 运用业内首创质量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全价值链数据互联互通 [6] - 系统实现从钢板进线到整车下线全过程质量数据采集、分析,自动提取异常特征并控线,实时拦截质量问题 [6] - 形成一车一档质量档案,保障高质量交付 [6] 行业地位与发展 - 公司在智能化生产、先进工艺、质量管控等方面具有领先实力 [6] - 问界系列产品已成为中国新豪华汽车标杆 [6] - 公司发展契合国家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 [6]
肖成伟:车用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11:48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700万辆,中国占70%市场份额,连续10年全球第一 [5]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1400~1600万辆,2024年动力电池配套量约0.5TWh占全球60%~70%份额 [5] - 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前十中中国企业占六席,培育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世界级企业 [5]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路径 - 技术路线从液态磷酸铁锂/三元锂→固液混合→全固态电池发展,形态以方形和大圆柱(46系列)为主 [6] - 方形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190Wh/kg,体积能量密度400Wh/L [6] - 固液混合电池热失控温度250~260℃,全固态电池可达300℃,显著提升安全性 [8] - 蔚来ET7搭载360Wh/kg固液混合电池实现1000公里续航 [8]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固态电池成本为液态电池5~10倍,预计2027年百辆级示范,2030年千辆级应用,2035年大规模推广 [9] - 聚合物复合电解质固态电池有望率先产业化,可沿用现有产线 [9] - 全固态电池判定标准为120℃6小时加热失重率≤1%,部分企业已达千分之五水平 [10] 新型电池技术发展方向 - 钠离子电池当前能量密度140~165Wh/kg,目标提升至200Wh/kg并进行固态化 [10] - 锂硫电池能量密度可达600Wh/kg,目前处于技术储备阶段 [10] - 正极材料向高镍/超高镍/富锂锰基发展,负极以硅碳/锂合金为主 [9]
付于武:动力技术多元化发展要把握三大维度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11:41
行业动态与趋势 - 第五届车用动力系统国际论坛在上海松江召开,主题为探索全球汽车动力系统多元发展之路,强调动力系统革命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最适合市场的解决方案 [1]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20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县县通"加速落地,插电混动与增程式车型成为新增长点 [3] - 2024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640.7万辆,同比增长22.7%,连续2年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 [3] 动力系统技术发展 - 混合动力技术被视为实现电动与零碳能源融合的最佳载体,而非过渡方案,吉利、长安、东风、上汽、比亚迪等车企正在推动高效内燃机的深度电动化 [3] - 行业探索氢、氨、醇等多种燃料应用,并通过智能算法和集成优化改善真实世界车辆碳排放,动力系统竞争从单一路径转向系统集成 [3] - 超快充技术改善低温、耐久性能,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燃料电池系统成本过去五年下降70%,车路云协同推动交通能源网络技术革命 [4] 创新生态与国际化战略 - 行业需建立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商业闭环的生态体系,打破行业边界,构建汽车、能源、交通、城市等领域协同创新的新生态 [4] - 中国车企海外建厂总数突破50家,需理解区域市场特性,如北欧市场关注纯电与节能汽车,东南亚市场插电混动增长,拉美需求小型节油和灵活燃料汽车 [4] - "全球技术+本地化创新"模式被视为中国汽车产业应对碳中和、多路径的国际化战略选择 [4] 行业挑战与呼吁 - 车市价格战重蹈覆辙,企业文化与企业家格局被视为企业发展的天花板,行业需珍惜发展成果,避免利润持续下滑 [6] - 电动车降价引发对产品质量、成本承受能力的担忧,行业需以更高格局看待长远发展,共建和谐、健康、竞争中合作的新生态 [6] 未来发展方向 - 面向2030年,行业需坚持动力多元化发展战略、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构建新型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国际化布局 [5] - 混动技术将成为电动化普及的加速器,中国模式有望成为世界交通模式转型的标杆 [5]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设置五大技术群,包括共性技术、节能技术群、新能源汽车技术群、智能网联技术群和智能制造技术群 [5]
在全球抢矿之际,这一地的锂矿石出口为何能持续大幅增长?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11:41
智利锂资源行业概况 - 智利锂资源储量占全球33%,阿塔卡马盐沼是核心产区,被誉为"锂矿黄金带" [3] - 2024年锂出口量同比增长26%,占全球碳酸锂供应量近40% [2][3] - 预计2035年全球锂需求将达当前10倍,智利作为"锂供应链稳定器"角色愈发关键 [7] 政策与产业格局 - 智利政府立法明确国家对锂资源主导权,要求外资必须与国资企业合资运营(如Codelco持股50.01%) [4] - 2030年前目标提升锂产量70%,锂产业占出口收入12% [4] - 强化生态保护政策,要求企业将1.5%锂收入用于当地民生改善 [4] 技术与成本优势 - 直接提锂技术(DLE)将生产周期从18-24个月缩短至数小时,水资源消耗降低60%,成本较澳洲锂辉石矿低30%以上 [5] - 人工智能勘探技术使探矿成功率提升4倍,钻探成本降低60% [5] - 高端产品(氢氧化锂、硫酸锂)出口占比从2022年5.5%跃升至2023年12.9% [6] 供应链与市场布局 - 64.7%锂产品流向亚洲市场,形成"美洲原料-亚洲加工"供应链闭环 [3] - 2025年预计出口量达35万吨,亚洲市场占比将超65% [6] - 智利进入美欧中三大市场供应链白名单,成为全球供应链去风险化中的"安全资产" [6] 行业挑战与应对 - 盐湖生产受极端干旱威胁,2023年局部产区产量因降水不足下滑10% [7] - 规划2025年非阿塔卡马产区产量占比提升至30%,降低单一产区依赖风险 [7] - 联合阿根廷、玻利维亚探索建立"锂欧佩克",维护南美锂资源定价权 [7] 未来发展规划 - 2030年前计划投资50亿美元用于锂产业链技术升级,目标维持全球低成本锂供应50%以上份额 [7] - SQM与Codelco合资公司计划将阿塔卡马盐湖锂产量提升至30万吨/年 [3]
尾山俊介:丰田汽车全球化经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11:29
丰田汽车全球化发展历程 - 公司1933年设立汽车部,1937年成立丰田汽车工业公司,1955年自主研发生产皇冠轿车[3] -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出口海外,1980年海外销量超过日本国内,目前海外销量占比超80%[3] - 全球化分为四个阶段:日本本土生产、海外出口、本地生产、本地开发[6] 美国市场开拓策略 - 1958年首次进入美国市场但因发动机功率不足等问题暂停出口,1965年改进后重新进入[4] - 专注小型车细分市场,完善售后服务,销量大幅提升导致日美贸易摩擦[4] - 1981年自愿限制对美出口至168万台,1984年与通用合资建厂,1988年独资生产凯美瑞[4] 技术研发与法规应对 - 为满足美国Muskie法案排放标准,投入大量资源研发三元催化器后处理系统[5] - 开发兼顾大功率/低油耗的发动机,多档自动变速箱提升传动效率[5] - 1989年推出雷克萨斯品牌填补高端市场空白[5] 本地化研发体系 - 1977年起在美国、比利时、泰国、中国设立R&D中心,2010年中国研发中心成立[6] - 2023年中国研发中心升级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强化三电系统国产化[6] 电动化技术推广 - 1998年为应对加州ZEV法规推出RAV4BEV(续航215公里),但因基础设施不足未获成功[7] - 同期推出普锐斯混动,通过降低成本及扩充产品线(小型车至皮卡)实现快速推广[7] - 技术推广需结合区域市场差异,通过本地化开发满足用户需求[7]
赵福全:得生态者得汽车产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11:27
汽车产业变革与生态化发展 - 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特征是生态化发展,未来"得生态者得汽车产业" [1] - 碳中和与万物互联是驱动变革的两大核心因素,碳中和是生存基础,万物互联是重构社会的手段 [5] - 汽车从代步工具演变为移动空间、数据载体、互联节点、计算单元、智能终端和储能装置,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母生态 [5] 中国汽车市场2030年展望 - 2030年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预计达3000万辆,自主品牌国内销量2220万辆(乘用车占比70%,商用车400万辆),海外销量1000万辆("中国造海外销"600万辆,"海外造海外销"400-500万辆) [4] - 合资品牌中国产海外销规模2024年80万辆,2025年90万辆,2030年150万辆 [4] - 2030年中国汽车工业总销量预计达4150万辆 [5] "新汽车"生态与产业融合 - "新汽车"是基于数据、可自进化、承载智能移动空间的新物种,其生态特征为多产业融合、多领域交叉和多主体协同 [6] - 传统垂直产业链被打破,形成信息通讯、互联网、运营商、科技公司等多方参与的立体网状生态 [6] - 企业需从制造型向科技服务型转型,整车企业需成为共创型企业,避免全栈自研,强调协同创新与研产供销服一体化 [6] 技术创新与组织变革 - 技术需与经营结合,设立CTO Plus角色统筹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大项目经理负责产品全生命周期 [7] - 分工模式为整车企业做"体"、大供应商做"块"、单个供应商做"点",企业需全栈受控而非全栈自研 [7] - 硬件同质化(大单品)+软件个性化,工程师红利最大化,资本作为生态建设的粘结剂和催化剂 [7] 全球化与AI赋能 - "新本地化"成为新型国际化模式,研发基于本地数据与场景,全球化公司需从总部主导(7:3)转向区域主导(3:7) [7] - AI是汽车产业最大应用载体,将改变产品形态、合作模式和业务边界,企业需All in AI(产品力、创造力、管理力) [8] - 融合创新需跨学科/领域/产业,实现知识、技术、虚实、团队四重融合,产品迭代需全生命周期提速(输入/定义/执行/迭代) [8] 开放创新与价值观 - 中国汽车产业需坚持开放创新,AI时代需专业知识与正确价值观并重,重视知识产权和可持续发展 [9]
全球首场新能源汽车飘移赛,D1真会玩!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11:13
赛事概述 - D1汽车飘移大奖赛成都站将于6月20~22日在毛家湾汽车文化运动公园举行,这是全球首场国际级量产新能源汽车飘移表演赛 [1] - 赛事与F1、WRC齐名,自2000年创立以来已成为全球飘移文化标杆,本次汇聚全球顶尖车手并引入新能源飘移表演赛 [3] - 六大新能源车型参赛:小跑车SC01、吉利睿蓝7、吉利雷达PHEV、乐道L60、奇瑞星途星纪元ES、韩国现代IONIQ 5 N [3][4] 新能源车型技术亮点 - **小跑车SC01**:管阵式车架,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320kW,峰值扭矩600N·m,零百加速2.9秒,CLTC续航520公里 [6] - **吉利睿蓝7**:180kW液冷电机,后置后驱,零百加速6.8秒,最高时速190km/h,搭载龙鹰一号芯片与AR-HUD技术 [6] - **吉利雷达PHEV**:3DHT电混系统,系统总功率260kW,百公里加速6秒,智能电四驱响应20毫秒,标配One-Box制动系统 [7] - **乐道L60**:900V碳化硅平台,能耗12.1kWh/100km,风阻系数0.229Cd,标配45项智能安全辅助功能 [7] - **奇瑞星途星纪元ES**:整合国内优质供应链资源,在车身材料、电子电气架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创新 [8] - **现代IONIQ 5 N**:双电机系统,N Grin Boost功能可提升马力至650PS(10秒),电机转速21,000转/分,搭载N Drift Optimize技术 [8] 赛事日程与活动 - **6月20日**:新能源赛道初征训练日,六款车型展示加速性能、转向精准度等 [3] - **6月21日**:新能源车品牌专属飘移秀,3分钟热力狂飘,媒体大咖试驾体验 [4] - **6月22日**:新能源赛道性能对决,六款车型终极PK,设置素人赛场首秀环节 [4] 行业意义与文化影响 - 赛事填补全球新能源汽车赛事空白,为电动化转型提供"中国方案",展示中国新能源供应链国际领先水准 [1][6][9] - 融合竞技、科普、体验的汽车文化新生态,包括D1创始人土屋圭市分享会、电子音乐表演等,提升品牌影响力 [9][10] - 中国新能源产业崛起具象化,从核心三电系统到智能网联技术均体现成熟供应链能力 [6][7][8]
汽车早餐 | 工信部重点抽查舆论关注度高、安全隐患大车型;哪吒汽车所持10亿股权再被冻结;亿纬锂能拟在港股上市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09:46
中美经贸磋商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中方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带队 [2] 汽车行业政策动态 - 工信部将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车型的抽查力度 [3] - 北京鼓励研发科技感与时尚感兼备的高端新车型,支持应用智能交互、全息投影等技术开拓海外市场 [4] - 河北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模式 [6] 汽车出口数据 - 前5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额达3513.7亿元,同比增长6.6%,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9% [5] 自动驾驶领域 - Waymo自动驾驶车在洛杉矶抗议活动中遭破坏,5辆车损毁价值约60万美元,公司已暂停当地服务 [7] - 华为引望公司公布可收纳方向盘专利,可提升驾驶员舒适性并节省车内空间 [15] 车企战略规划 - 塔塔汽车预计2027年电动汽车渗透率达20%,2030财年超30%,计划2026-2030财年投资330-350亿印度卢比发展光伏业务 [8] - 通用汽车任命Mike Trevorrow为新任全球生产业务高级副总裁 [9] - 本田中国5月销量55108辆同比下降16.8%,1-5月累计销量256684辆同比下降26% [11] - 哪吒汽车关联公司10亿元股权被冻结,冻结期至2028年6月 [16] 产业链布局 - 吉利与印尼Voltron合作开展电动汽车充电业务,首批6家经销门店将部署充电设施 [10] - 极氪能源香港充电地图上线,接入170余个场站逾2300支充电桩,日均补能超1500次 [13] - 台积电日本熊本二厂建设延宕,德国厂计划或调整,主因当地车市低于预期 [14] 资本市场动向 - 亿纬锂能拟发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提升资本实力和国际化形象 [12]
张艺林如何把德资经营成“中国民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09:25
"我们越来越像是一家德资背景的中国民营企业!"张艺林说,"舍弗勒与其他在华外企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管理团队真正当家作主"。舍弗勒入华30 年,其中有21年是在张艺林带领下发展的,与其说他是成功的外企高管,不如说他更像是个本土汽车供应商创业者。作为舍弗勒集团的董事会成员和中国 区首席执行官,他成功地说服集团董事会给舍弗勒中国最大限度的技术和经营自主权。 一家外企,何以中国?张艺林的做法是,用中国智慧经营,与中国市场同频,跟中国客户同进,在中国本土创新。 固本 2004年,张艺林刚到舍弗勒负责汽车事业部时,除了太仓工厂的170人外,办公室里只有他和秘书两人,销售额只有3000万欧元。而现在,舍弗勒中国销 售额近50亿欧元,拥有19000名员工,在上海等城市设有6大研发中心,在太仓等地有17座工厂,实现了"立足中国,服务全球"。 张艺林上任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做规划,计划到2010年销售10亿欧元。要实现这么大的跨跃,仅靠把总部产品拿过来生产和销售当然不行。"以人为本,本 固邦宁",必须有成规模、高素质的本土研发人才队伍,才是外企扎根中国发展的基础。 于是,一下子来了很多德国"师傅"传经授业。彼时,德国汽车技术远远领先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