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证网
icon
搜索文档
丸美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0.83% 拟10派2.5元
中证网· 2025-08-23 17:5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7.69亿元 同比增长30.8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亿元 同比增长5.21%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7.41%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 [1] 品牌与渠道 - 线上渠道营收占比达88.87% 成为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 [2] - 丸美品牌营收12.50亿元 同比增长34.36% [2] - 恋火品牌营收5.16亿元 同比增长23.87% [2] - 整体毛利率保持稳定 达到74.60% [2] 研发创新 - 研发费用4069.58万元 同比增长13.53% [2] - 成功构建酵母表达平台并开发多款创新型重组功能蛋白 [2] - 新增申请专利25项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65项(发明专利255项) [2] - 主导制定《化妆品原料β-葡聚糖》团体标准 [2] - 珠海横琴实验室建成运行 为前沿生命科学研究提供硬件支撑 [2] 运营策略 - 天猫旗舰店TOP5核心单品销售占比达73% 会员成交金额同比增长28% [3] - 抖音平台品牌搜索指数同比提升72.07% [3] - 上线商品运营系统和MES系统 构建业务数据化-数据智能化闭环体系 [3] - 在AI应用领域取得场景化突破 [3] 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深耕美与健康领域 强化研发壁垒 [3] - 推进多品牌品类多渠道协同发展 为可持续增长筑牢根基 [3]
先声药业: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6.51亿元 同比增长21.1%
中证网· 2025-08-23 17:5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1%至35.85亿元 [1]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1.1%至6.51亿元 [1] - 创新药收入同比增长26%至27.7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达77.4% [1] 创新药业务进展 - 已上市创新药数量达10款 [1] - 上半年新增2款创新药获批上市 [1] - 创新药收入占比首次超过四分之三 [1] 核心业务板块表现 - 神经科学领域营收12.49亿元,同比增长37.3%,占总收入34.8% [1] - 抗肿瘤领域营收8.74亿元,同比增长41.1%,占总收入24.4% [1] - 自免疾病领域营收8.78亿元,同比增长3.3%,占总收入24.5% [1] 研发投入与管线建设 - 当期研发投入率达28.7% [1] - 过去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百亿元 [1] - 创新药研发管线超60个,覆盖全球布局 [1] 临近上市产品管线 - 2款候选药物进入NDA审评阶段:玛氘诺沙韦(成人及青少年流感适应症)和乐德奇拜单抗(特应性皮炎治疗) [2] - 玛氘诺沙韦儿童颗粒制剂正在进行Ⅲ期研究 [2] - 3款临床Ⅲ期产品包括自免抑制剂LNK01001、肺癌新药TGRX-326及乳腺癌药物SIM0270 [2] 国际化合作进展 - 2款自研临床阶段产品实现创新出海授权 [1]
荣盛石化:推进“三化”转型战略 回购与增持并举彰显发展信心
中证网· 2025-08-23 17:49
财务表现 - 公司资产总额达3840.11亿元 [1] - 营业总收入1486.29亿元 同比下降7.83% [1] - 扣非净利润7.55亿元 同比增长12.28% [1] 战略转型 - 推进以国际化拓展、绿色化升级、数智化赋能为核心的"三化"转型战略 [1] - 精耕细作稳固现有核心产业基本盘 同时开拓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高附加值新赛道 [2] - 与沙特阿美签署《谅解备忘录》及《合作框架协议》 战略合作逐步推进 [2] - 建立高效产供销协同机制 实现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紧密衔接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3] 技术创新与运营 - 中金石化自主研发新型高性能歧化催化剂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 - 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保持安全稳定长周期高效运行 通过原料结构优化和生产流程改进降低单位成本和能耗 [2] - 坚持制度化建设 将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融于企业运作 [2] 股东行动与市场信心 - 完成第一期回购股份1.36亿股注销 占总股本1.3440% 累计耗资19.98亿元 [4] - 2022至2024年开展三期股份回购计划 合计回购5.53亿股占总股本5.46% 总金额69.88亿元 [4] - 控股股东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实施两期增持 累计金额约16.93亿元 [4] - 控股股东2025年4月抛出新一轮增持计划 拟增持10亿元-20亿元 [4] 行业展望 - 国内反内卷政策持续发力 石化产能加速出清 [4] - 供给端约束增强叠加海外产能增速放缓或退出 有望形成国内外供给侧共振 [4] - 行业有望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4]
渝开发:上半年净利润1.9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聚焦核心业务”战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中证网· 2025-08-23 17:4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 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93亿元 同比大幅扭亏为盈[1][2] - 基本每股收益0.23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19% 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2] - 转让重庆朗福置业1%股权确认投资收益2.4亿元 期间费用同比减少1141.71万元[2] 资产与资源储备 - 总储备土地计容面积达24.15万平方米 其中权益计容面积约17.82万平方米[3] - 在建项目计容面积19.66万平方米 为后续开发提供稳定供给[3] - 充足土地储备和稳步推进的在建工程构筑未来数年平稳经营基础[3] 运营与市场竞争 - 多个房地产项目稳步推进 销售及交付工作有序开展[4] - 凭借开发经验和产品品质在重庆本地市场树立良好品牌形象[4]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 在户型设计 配套设施 物业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4] 融资与信用状况 - 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5] - 连续12年维持主体信用评级AA 债项信用评级AAA的优质信用资质[5] - 优质信用为融资提供基础 彰显资本市场对公司经营实力和偿债能力的高度认可[5] 战略与发展规划 - 坚定实施聚焦核心业务战略 着力提升整体运营效率[3] - 未来将加快项目开发与销售节奏 巩固区域市场份额[5] - 围绕房地产主业探索物业管理 商业运营等多元化发展路径挖掘新增长点[5]
京基智农:养殖业务营收19.25亿元 占上半年营收比例超80%
中证网· 2025-08-23 17:4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3.87亿元 净利润2.26亿元 [1] - 养殖业务营收19.25亿元 占总营收比例超80% [1] - 生猪销售收入18.95亿元 同比增长11.65% [1] - 生猪养殖毛利率达19.84% [1] 业务运营 - 上半年销售生猪106.21万头 [1] - 推行轻资产运营战略 覆盖徐闻/高州/贺州/东莞200公里辐射范围 [1] - 发展三种合作模式:公司+农户代养/轻资产母猪场合作/标准化示范家庭农场 [1] - 代养合作规模持续扩大 签约养户数量稳步增长 [1] - 优秀养户批次存活率高达98% [1] 研发创新 - 研发投入2393.65万元 [1] - 取得实用新型专利30项 软著21项 发明专利3项 [1] - 与广东省农科院合作开发生物发酵技术 [1] - 将菠萝加工废料转化为饲料原料 实现废弃资源100%利用 [1] 资质认证 - 贺州项目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2] - 获得广东省/深圳市/珠海市菜篮子基地认证及首批供深企业资质 [2] - 四大项目均获评国家级"无非洲猪瘟小区" [2] - 参编"圳品"标准体系 牵头制定首批团体标准 参与8类产品标准制定 [2]
远东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4亿元 同比大幅扭亏
中证网· 2025-08-23 17:0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76亿元,同比增长14.38%,创同期新高,其中第二季度81.02亿元,环比增长66.24%,创单季度新高 [1] - 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33亿元,同比大幅转正 [1] - 智能缆网业务营业收入114.86亿元,同比增长11.64%,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75.76% [2] - 智能电池业务营业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40.13%,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减亏1.53亿元 [3] - 智慧机场业务营业收入7.51亿元,同比增长37.46%,净利润0.68亿元,同比增长87.56% [4] 新兴市场拓展 - 人工智能、算力和机器人新兴市场实现营业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204.61%,第二季度环比增长377.25% [1] - 智能缆网业务获得超千万订单125.66亿元,同比增长20.68%,向全球领先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批量供应高速铜缆等产品 [2] - 智能电池业务签订合同16.88亿元,同比增长121.18%,高容量圆柱电芯持续放量,同比增长125.47% [3] - 智慧机场业务签订合同17.09亿元,同比增长76.17%,中标三亚凤凰、厦门翔安等重点机场项目 [4] 业务发展进展 - 智能缆网业务加快液冷等研发测试生产,深化与优必选、智元等人形机器人龙头企业合作 [2] - 智能缆网业务已交付多项海洋工程项目,海缆订单取得重大突破,与华电新能、上海电气等成立合资公司 [2] - 智能电池业务源网侧、工商业、户用等储能项目持续落地,加快拓展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场景应用 [3] - 智能电池业务持续突破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铜/铝箔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快速提升 [3] - 智慧机场业务智慧化升级成果显著,自主研发灯光站运维管理平台在北京大兴、济南遥墙等机场投入使用 [4] 技术研发与合作 - 智能缆网业务联合头部科研机构、院校共同推进超导带材、可控核聚变电缆的技术攻关,加强与重点可控核聚变项目的合作 [2] - 智能电池业务加快推进HVLP等高速PCB铜箔、固态电池用镀镍铜箔等研发生产 [3] - 智慧机场业务加快海外市场拓展,积极推进全域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研发与布局 [4] 公司治理与信心提振 - 公司已回购1.97亿元,董事长增持超3000万元,并推出1.2亿元员工持股计划,多措并举增强市场信心 [1] - 公司表示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大幅扭亏为盈,整体业绩迎来拐点,未来将坚持围绕"电能+算力+AI"推进三大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4]
智光电气: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1.71% 储能业务成核心驱动力
中证网· 2025-08-23 16:57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6.43亿元 同比增长31.7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515.06万元 但同比减亏38.88%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扭亏为盈 增至1.86亿元 [1] 业务结构分析 - 数字能源技术及产品收入13.54亿元 占总收入82.39% [2] - 综合能源服务收入2.89亿元 占比17.61% [2] - 储能设备销售及系统集成业务实现营收10.60亿元 [1] 区域市场表现 - 华南地区收入8.81亿元 同比增长51.88% 成为增长最快区域 [2] 盈利能力改善 - 数字能源技术及产品毛利率提升1.89个百分点至17.47% [2] - 清远独立储能电站贡献净利润7408.20万元 [1] 成本与研发投入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52.73% 主要因长期资产建设转固后贷款利息停止资本化 [2] - 研发费用7161.61万元 同比增长7.47% [2]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4.36% [3] 产能建设进展 - 永和新型储能产业基地一期已投产 二期进入试产阶段 [1] - 全部建成后大型储能系统产能将达12GWh [3] - 清远独立储能电站二期、三期及梅州平远项目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3] 技术创新成果 - 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17项 [3] - 累计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21项 [3] - 在高压级联储能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优势 [1][3] - 研发重点投向储能PCS、BMS、EMS等核心技术 [3] 行业发展趋势 - 储能行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4] - 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为储能带来发展机遇 [4] - 公司重点布局构网型储能、高压级联型储能等新兴技术领域 [4] 未来发展规划 - 多个独立储能电站项目预计年内并网投运 [4] - 继续深耕数字能源技术与综合能源服务领域 [4] - 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4]
首钢股份:上半年扣非净利润6.82亿元 同比增长150.28%
中证网· 2025-08-23 16:5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5.71亿元同比下降7.35% [1] - 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66.45% [1] - 扣非净利润6.82亿元同比增长150.28% [1] 战略方向 - 坚持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精品制造、精益制造、精准服务战略 [1] - 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 [1] - 聚焦电工钢、汽车板、镀锡(铬)板三大高端产品研发生产 [1] - 致力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钢铁上市公司 [1] 产品研发与技术突破 - 取向电工钢首发两款产品解决低铁损与低噪声兼顾的技术瓶颈 [2] - 报告期内获得专利授权208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 [2] - 人工智能大模型平台上线构建算力+模型+平台+场景四层架构 [3] - 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并开展8个AI应用场景建设 [3] 高端产品产能与结构优化 - 电工钢总产量同比增长约30% [2] - 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提高14% 其中0.20mm及以下超薄规格产品国内领先 [2] - 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增长37% 其中新能源汽车用产品增长33% [2] - 汽车板产量同比增长6% 镀锌/高强/外板高端产品分别增长13%/28%/1% [2] 客户与市场拓展 - 为全球及国内销量前十新能源车企稳定供货 [2] - 新能源汽车客户供货量同比增长41% [2] - 核心主机厂数量与供货量稳中有升 [2]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 冷轧公司入选全球灯塔工厂 为全球钢铁行业第7家、国内第3家 [3] - 京唐公司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3] - 推进智新电磁数字化转型、物流一体化管控平台、智慧碳管理等项目 [2] - 建成基于数据驱动的一核四级多元数字化转型战略架构 [3]
昆仑万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9% 持续深化AI业务布局
中证网· 2025-08-23 16:54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49% [1] - 海外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56%,占收入比重达92% [1] - Opera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6亿美元,同比增长35% [8] - Opera经调整后EBITDA达0.64亿美元,同比增长25% [8] - Opera全球月活跃用户达2.89亿,年化ARPU升至1.97美元,同比增长35% [8] AI技术研发突破 - 发布并开源Skywork-Reward-V2系列奖励模型,强化学习与奖励模型领域取得进展 [2] - 开源多模态视觉推理模型Skywork-R1V系列,包括V1、V2.0和V3.0版本 [2] - 推出数学代码推理模型Skywork-OR1系列,提升数学与代码推理能力 [2] - 开源软件工程模型Skywork-SWE-32B,满足软件工程领域需求 [2] - 发布Matrix-Zero世界模型,包括3D场景生成与可交互视频生成子模型 [2] - 开源Matrix-3D与Matrix-Game2.0,进一步扩展空间智能技术 [2] AI应用商业化 - 发布天工超级智能体(Skywork Super Agents),具备一站式生成文档、PPT、表格、网页、播客及多媒体内容的能力 [3] - 天工超级智能体在GAIA评测中以82.42分位列全球榜首 [3] - 发布Skywork Deep Research Agent v2,在多模态能力、深度浏览与任务执行方面实现突破 [3] - 开源视频生成模型SkyReels-V1,各项指标实现开源SOTA [4] - 开源表情动作可控算法SkyReels-A1,提升视频生成精准度 [4] - 发布无限时长电影生成模型SkyReels-V2,支持影视级质量视频生成 [4] - 发布音频驱动视频生成模型SkyReels-A3,进一步优化视频生成技术 [4] - AI视频创作平台SkyReels支持30秒长视频生成,数字人实现40秒稳定表现 [4] AI音乐与音频技术 - 发布音乐推理大模型Mureka O1及音乐基座模型Mureka V6,引入思维链提升音乐生成品质 [5] - 推出Mureka V7,良品率从V6的43.4%提升至57.7%,人声真实度提升44%,音质提升近一倍 [5] - 发布Mureka V7.5,在中文歌曲音色、演奏技法、咬字与情感表现方面全面升级 [5] - 推出音频模型Mureka TTS V1,提出基于MOE的角色描述语音合成框架MoE-TTS [5] - Mureka开放国内登录入口和API接口,支持音乐生成API和语音合成API [5] 社交与内容平台 - 自研AI《猫森学园》围绕个性化、沉浸感与社交性进行功能迭代与优化 [6] - Linky推出实时匹配功能,重新定义在线社交连接方式 [6] - 短剧平台DramaWave年化流水收入ARR突破2.4亿美元,单月流水收入突破2000万美元 [7] - DramaWave每月推出百万级爆款剧集,形成稳定爆款产出机制 [7] - 在韩国市场第二季度有两部本土短剧充值金额突破百万美元 [7] - StarMaker上线AI歌曲创作功能,支持用户通过输入歌曲名称及歌词生成AI歌曲 [7] - StarMaker推出AI数字人直播解决方案,构建"真人级"智能直播体验 [7] 算力与基础设施 - 公司持续加大AI芯片研发投入,关键模块设计与验证工作有序开展 [8] - 与各合作商保持紧密沟通,确保AI芯片项目顺利推进 [8] 浏览器与元宇宙业务 - Opera推出首款围绕主动智能助手构建的浏览器产品Opera Neon [8] - 信息分发与元宇宙业务稳健增长,Opera AI创新引领潮流 [8]
硅宝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增长超五成 经营业绩再创历史新高
中证网· 2025-08-23 16:5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07亿元 同比增长47.3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亿元 同比增长51.56% [1] - 出口销售收入2.23亿元 同比增长288.01% [3] 业务板块表现 - 建筑胶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销量同比增长且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1] - 工业胶在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动力电池/电力/轨道交通领域保持高速增长 [2] - 热熔胶业务通过子公司江苏嘉好实施国内外双轮驱动战略 经营业绩创新高 [2] - 硅碳负极材料销量快速增长 1000吨/年中试线和3000吨/年生产线稳定运行 [2] 产能建设进展 - 拥有9大生产基地及37万吨/年高端粘合剂生产能力 [1] - 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项目顺利实施 [2] - 3000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生产线/5000吨/年聚氨酯密封胶生产线/10000吨/年动力电池用有机硅粘合剂生产线已投产 [2] 市场拓展成果 - 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建立稳定销售渠道 [3] - 积极拓展新领域/新区域和新客户 深化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 [2][3] - 在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硅氧产品和新型硅碳产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