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氪未来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雀巢中国换帅;珀莱雅营收首破百亿;优衣库中国退货政策收紧丨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27 18:29
雀巢中国换帅与市场表现 - 雀巢中国CEO张西强卸任 由菲律宾市场负责人马凯思接任 这是雀巢不再将中国市场设为独立大区后的人事调整[4] - 雀巢中国2022年单独设立大中华区 张西强成为首位本土CEO 曾制定2025年600亿、2030年1000亿营收目标[4] - 过去3年雀巢中国营收分别为401 6亿、436亿、408 69亿 增长遇瓶颈 与目标差距较大[4] - 雀巢中国高端化策略效果不佳 定价贡献率为-2 3% 显示涨价策略在中国市场失效[4] - 前CEO反思中国市场投资失误 如银鹭收购和婴幼儿奶粉份额下滑 认为中老年市场存在机会[4] 珀莱雅业绩突破与战略 - 珀莱雅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达107 78亿 同比增长21 04% 归母净利润15 52亿 同比增长30%[5] - 主品牌珀莱雅营收85 81亿 同比增长19 55% 天猫旗舰店成交金额排名第一[6] - 彩棠品牌营收11 91亿 同比增长19 04% 成为天猫国货彩妆第一 Off&Relax和悦芙媞营收均超3亿[6] - 提出"双十"战略 目标未来十年进入全球美妆前十 目前前十门槛为304亿[6] - 加大研发投入 在杭州、上海、巴黎设立三大研发中心 引进海外科学家[6] - 计划降低流量成本 通过内容带动自然增长 新设首席数字官建立ROI导向评估体系[6] 优衣库中国成本控制 - 优衣库中国收紧退货政策 仅限门店自提订单可线下退货 其他需退回线上指定地址[7] - 2024-2025财年中期中国大陆市场收益同比下降4% 经营溢利同比下降11%[8] - 新规引发社交媒体争议 显示品牌在成本管控与用户体验间的平衡难题[9] 三只松鼠业绩回暖与IPO计划 - 三只松鼠2024年营收106 22亿 同比增长49 3% 净利润4 07亿 同比增长85 39%[10] - 实施"高端性价比"战略 推出19 9元10包夏威夷果等亿级单品[10] - 抖音平台营收21 88亿 同比增长超80% 首次超越天猫成为第一大电商渠道[10] - 计划港股IPO 以强化全球品牌和供应链 应对零食行业价格战与竞争[10] 裕元集团利润预警 - 裕元集团预计一季度盈利下滑不超过25% 因鞋履制造成本上升影响毛利率[12] - 为耐克、阿迪等品牌代工 全球运动鞋市场份额第一 工厂分布于东南亚多国[12] - 美银证券下调其2025财年每股盈利预测8% 目标价降至14港元[12] 蜜雪冰城营销活动 - 蜜雪冰城雪王IP在绍兴打卡水上秋千 带动社交媒体热度 引发友商模仿[14] - 3月上市时因七个分身敲钟上热搜 4月江南游再次出圈 显示强IP运营能力[15] 伊利与刘晓庆合作 - 伊利联合刘晓庆推出「正话反说」短片 借助其翻红热度为女性群体发声[16] 茶饮行业苹果饮品趋势 - 霸王茶姬、古茗等20多个品牌推出苹果饮品 包括奶茶、果咖等品类[17] - 小红书苹果咖啡相关笔记119万+ 苹果饮品笔记54万+ 显示高热度[17] - 苹果适口性强、供应稳定 去年茉莉奶白「针王苹果」已现爆款潜质[17] 橘朵副牌推出 - 橘朵推出首个副牌「橘朵橘标」 主打防晒防汗高性能彩妆[18] - 瞄准户外运动场景 首批产品涵盖底妆、腮红等 顺应"防晒+"趋势[18] 斯凯奇中国市场下滑 - 斯凯奇Q1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全球营收24 1亿美元 低于预期[20] - CEO称仍看好中国市场 将继续投资产品与营销[20] 永辉超市业绩下滑 - 永辉Q1营收174 79亿 同比下降19 32% 净利润1 48亿 同比下滑79 96%[21] - 因战略转型关闭273家门店 47家调改门店客流提升但占比有限[21] 霸王茶姬海外扩张 - 霸王茶姬首家北美门店在洛杉矶试运营 首日排长队[22] - 2019年起布局全球化 已在东南亚开设上百家门店[22] 泡泡玛特海外增长 - 泡泡玛特Q1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75%-480% 美洲增长895%-900%[23][24] - 全球扩张为核心引擎 业务已覆盖23个国家及地区[24] 可口可乐与星巴克动态 - 可口可乐中国新任CFO Amit Kumar Tibrewal到任 原为拉美战略高级副总裁[25] - 星巴克入驻京东外卖 打通会员体系 设置专属点单界面[25]
8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沪上阿姨通过聆讯;部分城市五一酒店预订增3.4倍|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26 18:13
融资动态 - 来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专注欧美市场割草机器人研发 一代产品Lymow One客单价3000美金 2024年众筹500万美金 Kickstarter全品类第四名 [4] - 原子重塑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聚焦C端消费级3D打印市场 通过AI技术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总裁刘斌曾任追觅割草机器人研发总监 [5] - 泛鼎国际完成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 提供跨境一站式供应链服务 覆盖100多个国家 服务超5000家核心客户 [6][7] - 未来智能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专注AI办公硬件研发 核心产品为讯飞AI会议耳机iFLYBUDS系列 具备录音转写等实用功能 [8] - 途乐美寓完成2000万天使轮融资 专注城镇闲置房屋改造为民宿 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9][10] - 华旅甄选完成2000万元首轮融资 专注银发群体陪伴经济 提供养生旅游服务 [11] - 碰一下完成天使轮融资 专注新生态系统集成服务 提供软件开发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12][13] - 改店虎完成数千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专注餐饮店铺改造升级 提供数字化评估系统等服务 [14][15] 公司情报 - 沪上阿姨通过港交所聆讯 覆盖三个品牌概念 2024年茶瀑布GMV达7380万元 2024年营收32.85亿元 毛利率提升至31.3% 门店总数达9176家 [16][17] - 和府捞面回应同城门店价格差异 采用A/B/C三级门店策略 A类门店因运营成本高定价上浮 2024年营收25亿元 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15% [18][19][20] 品牌动态 - 话梅重启拓店节奏 三城连开四店 聚焦小众品牌构建差异化 佛山首店汇集350+品牌3500+SKU 小众品牌占比80% [21] - CASETiFY与宝马BMW联名上新 推出创新与永恒两大系列 将汽车工艺与环保理念结合 [22][23] - 橘朵推出首个副牌橘朵橘标 聚焦户外运动场景彩妆需求 主打"5防""0感" 2024年GMV突破25亿 收入增长23% [24] 行业数据 - 宠物行业规模有望2027年突破4000亿 2023年注册186.8万家相关企业 2025年已注册46.2万家 宠物经济概念股表现活跃 [25] - 五一假期部分热门城市酒店预订增3.4倍 覆盖1229个县城 高星酒店预订增幅逾三成 海口预订量增幅最高 [26]
外卖大战,库迪吃饱?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25 15:59
编辑 | 乔芊 外卖平台大战还在硝烟四起,但第一批受益者已经出现——库迪加盟商。 早在京东外卖补贴的号角吹响前,平台发券补贴的行为已经默默开始,高频率、低决策成本的茶饮咖啡品类向来是外卖补贴的第一战场,这次轮到了库 迪。一位北京库迪加盟商陈星注意到,自己的京东订单在3月中旬开始,突然出现了第一个峰值,此后带动总销量一路上扬。 "以4月24日为例,对比上月同日的业绩,单日杯量从200多杯上涨到500杯以上,增幅大于100%",陈星说。 爆单的并不只有陈星的门店。一位江苏库迪多店加盟商告诉36氪,4月以来,自己所有门店中,日销最多的能达到800杯,差一点的也有4、500杯,远 超去年同期水平。 这些激增的单量,大多来自于京东外卖订单。另一位北京库迪加盟商刘平称,自己现有的一半门店杯量,都来源于京东订单。 自从京东入局外卖大战后,在京东上买到便宜的库迪已经不是秘密,打开京东秒送,最低折后3.9元的生椰拿铁,吸引了大批羊毛党下单。截止今天,库 迪咖啡在京东平台上的外卖总销量已经超过3千万单。 但一杯折后只要3.9元的生椰拿铁,到库迪加盟商手上,究竟能到手多少钱? 一杯京东3.9元的生椰拿铁,到库迪加盟商手上,究竟能到 ...
当“仅退款”成为历史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24 21:01
电商平台"仅退款"政策变革 - 核心观点: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商家将重新获得售后处理自主权,标志着始于2021年的售后革命落幕 [4][9][10] 政策发展历程 - "仅退款"政策起源于亚马逊2017年推出,拼多多2021年跟进实施,2023年底淘宝、抖音、京东、快手等主流平台全面加入 [5] - 政策初衷为优化用户体验(减少售后流程)、惩戒不良商家(针对质量问题商品),高峰期覆盖9.15亿网络购物用户(占网民83.8%) [6] - 2023年政策升级为平台竞争工具,与"低价之战"共同构成电商存量竞争阶段的典型特征 [6] 政策实施问题 - 催生专业"羊毛党"恶意套利:从最初针对百元内商品,发展到瞄准上千元高单价商品 [7] - 典型滥用案例包括:以"被风吹走"为由退内裤、伪造过敏证明退旗袍转手闲鱼出售等 [7] - 商家采取法律对抗:出现起诉恶意用户、追踪"羊毛党"等极端维权行为 [8] 行业影响与调整 - 平台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减少政策干预,转向平衡商家权益:允许商家对争议订单提出申诉 [9] - 2024年4月22日各大平台同步公告,将售后规则修订为"商家自主处理",强调兼顾消费者与商家权益 [10] - 政策调整反映电商行业从增量向存量竞争转型过程中的阶段性阵痛 [9] 政策数据背景 - 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15亿人,渗透率83.8%,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6] - 政策完整周期:2017年(亚马逊首创)-2021年(拼多多引入)-2023年(全面普及)-2024年(取消) [5][6][10]
对话美团周默:会员是美团的一件大事,它指向更大蓝图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23 18:12
美团会员体系的核心观点 - 美团会员是公司多年构想的结果,旨在通过整合全生活场景权益提升用户粘性和跨业态消费频次 [5][6] - 会员体系基于7.7亿年交易用户规模,采用"白盒化"分层策略,帮助商家精准投放营销资源 [7][20] - 神券整合成为会员基建的关键,其动态金额调节特性解决了跨业务权益适配难题 [12][13] - 公司定位会员为长期基建而非短期业务,初期不计较ROI,目标成为"中国人手一张的会员卡" [15][24] 会员体系设计特点 - 采用五级会员制(普通/白银/黄金/铂金/黑钻),月费统一2.99元但权益逐级倍增 [8] - 核心权益包含:每月2-19张神券(根据等级)、酒店折扣(8.5折起)、免费房型升级(最高不限次) [8] - 创新性权益包括:机场贵宾厅(黑钻享半年1次)、火车抢票卡(季度2次)、腾讯视频周卡 [8] - 动态测试机制:通过快闪活动收集数据,逐步优化权益组合 [34] 战略背景与时机选择 - 用户规模触及天花板:7.7亿年交易用户覆盖中国过半人口,需转向存量运营 [7][12] - 供给侧创新需求:会员体系作为营销资源分配的新基础设施 [7][35] - 神券整合完成:2023年10月打通到家到店业务,奠定跨业态权益基础 [5][9] - 历史讨论周期:S-team持续五年探讨可行性,2023年底达成实施共识 [10][11] 商业价值创造路径 - 用户侧:通过"损失厌恶"心理(如权益过期)刺激跨业态消费 [37] - 商家侧:解决营销资源被"羊毛党"薅走的痛点,提升补贴精准度 [32][35] - 平台侧:未来可能开放B端商业接口,但现阶段不追求盈利 [42] - 竞争壁垒:跨领域综合价值对抗垂直领域竞争对手 [48] 实施策略与管理机制 - 组织保障:列为SSS级项目,享有预算和决策层级的最高优先级 [47] - 考核机制:放弃短期KPI,聚焦会员等级跃迁等长期指标 [21][24] - 业务协同:逐步整合酒旅/单车等子会员体系,保持品牌唯一性 [28] - 演进方向:从省钱权益扩展到线下场景特权,构建完整生态 [41]
谁在看好毛戈平?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22 10:48
毛戈平的高端定位解析 - 公司强调高端定位并非从低端转型而来 而是长期坚持的战略方向 [4] - 2023年登陆港股后股价表现强劲 较上市首日大涨117%至113港元 [4] - 市场质疑点在于:增长与行业平价趋势脱节 高端定位可持续性存疑 [4] 行业背景与渠道策略 - 2024年化妆品零售二次下跌 高端市场未复苏 大众市场成主要增长点 [5] - 国际美妆企业加大平价品牌投入 营销策略转向激进 [6] - 公司坚持百货渠道战略 2024年占比仍达53% 显著高于兰蔻35%的水平 [6] - 百货渠道特点:高扣点(25%-50%) 高门槛 但客群价格敏感度低 [6] - 全国布局300+百货专柜 但一线城市密度不足 上海仅15家 vs 雅诗兰黛50家 [6] 产品与技术壁垒 - 专注功能性底妆品类 价格带300-580元 具备"换头"效果的技术溢价 [7][8] - 天猫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底妆品类抗跌性强 遮瑕品类逆势增长且市占第一 [8] - 消费者忠诚度高 仅10%用户会随意更换底妆品牌 [8] - 2024年复购率显著提升 线上从22%增至27.5% [10] 运营差异化策略 - 独创"改妆服务"体验 强化产品效果认知 形成消费粘性 [8] - 实施线上线下SKU差异化 线上主打300元价位 线下客单价500+ [11] - 对比国际大牌2016年后百货渠道沦为展示橱窗 公司保持渠道活力 [9] 商业模式总结 - 高端定位三大支柱:百货渠道稀缺性 底妆技术壁垒 精细化运营能力 [11] - 模式类比奢侈品牌而非流量品牌 实现可持续溢价 [11] - 为国产美妆提供差异化路径 证明可脱离"低价换市场"陷阱 [11]
90%的护肤品中都添加了它,玻尿酸真的过气了吗?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21 19:20
透明质酸市场地位 - 透明质酸稳坐抗皱紧致成分应用热度榜首 在2025年1-2月备案护肤品中 含透明质酸产品数量达10562个 是第二名烟酰胺5504个的近两倍 [5] - 透明质酸断层式领先 依然是品牌配方中的核心选择 因其是经过时间验证 安全可靠且功效显著的护肤原料 [8] 透明质酸发展历程 - 1934年首次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出透明质酸 研究发现人体透明质酸含量与衰老相关 20岁时含量为100% 60岁降至25% [10] - 早期提取工艺复杂 1949年从鸡冠中提取1g透明质酸需200公斤鸡冠 生产成本高达每公斤10万美元 [10] - 2000年华熙生物引入发酵法大规模生产 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纯度与质量 使透明质酸从高端医疗进入大众护肤领域 [12] 透明质酸技术突破 - 2012年华熙生物全球首次实现酶切法大规模生产寡聚透明质酸 覆盖超高分子量300万Da到超低分子量800Da的全范围产品 [14] - 高分子量HA在皮肤表层保水成膜 低分子量HA能扩散至表皮深层 软化角质层 发挥修护抗衰功效 [14] - 2014年华熙生物创新性应用无菌灌装技术 推出不含防腐剂的次抛精华新品类 10年间润百颜累计销售超过5亿支 [14][16] 透明质酸应用拓展 - 透明质酸从保湿到抗衰实现多元蜕变 广泛应用于面膜 化妆水 喷雾 精华原液 面霜等各类护肤产品 [16] - 润百颜2023年推出玻尿酸抚纹靓透次抛精华HACE次抛 以抗老为核心卖点 国际品牌如赫莲娜玻尿酸小针管同样主打抗老功效 [18] 透明质酸未来方向 - 华熙生物开启细胞级应用 2022年成立华熙厚源生物科技 探索细胞生物学与再生医学 [18] - 2024年推出BloomCell细胞营养液 能精准调控细胞基因表达 促进皮肤细胞自我修复与增殖 [18] - 夸迪品牌推出CT50超弹系列 通过细胞微环境和能量双向调控 使细胞线粒体信号提升16倍 细胞能量ATP提升26% [21][22]
字节游戏重整旗鼓,然后呢?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20 17:29
字节游戏业务现状 - 字节跳动游戏业务经历从裁撤到重启的转变 一年多时间内完成战略调整[5][7] - 当前主要动作包括:沐瞳科技与朝夕光年合并筹备 新立十余个项目 成立Zero36工作室[4][10][11] - 人员规模缩减至1000余人(含外包) 不足巅峰期一半 无大规模扩张趋势[14] 业务重组与资产整合 - 沐瞳科技(40亿美元收购)与朝夕光年合并确定 但具体整合方式未明确 预计2024年底完成系统打通[3][4][18] - 2023年出售尝试遇阻:沐瞳科技标价50亿美元未达预期 待售项目整体估值400-500亿元但交易困难[7][8] - 合并后业务结构可能以沐瞳为主体 因其成熟团队及MLBB产品优势[17][18] 新业务发展动态 - 2024年重启后立项速度恢复:覆盖RPG/SLG/PVP射击等赛道 含三体、星球大战IP项目[10] - Zero36工作室表现亮眼:代理《初音未来:缤纷舞台》上线即登iOS免费榜Top2[11] - 自研产品《晶核》iOS端累计流水10.2亿元 但排名下滑至畅销榜118名[15] 战略转向与市场定位 - 放弃全品类扩张策略 转向稳健经营 重点优化现有资产[12][14][16] - 游戏业务优先级降低:AI投入挤压资源 游戏收入占比不足(对比腾讯40亿级产品)[15] - 沐瞳科技MLBB持续强势:2025年3月位列中国手游海外收入榜第五 创历史新高[17] 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 - 全球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6356亿元 中国移动游戏市场2383亿元[9] - 头部厂商不再视字节游戏为主要竞争对手 反映其市场影响力下降[14]
中国消费者买不动爱马仕;“溜溜梅”冲刺港股IPO;东鹏饮料Q1净利大增48% | 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20 17:29
爱马仕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 集团总收入达41.29亿欧元,按当前汇率同比增长9%,按恒定汇率增长7% [3] - 亚洲市场(不含日本)增长仅为1.2%至19.7亿欧元,主要受中国市场奢侈品消费低迷影响 [3] - 日本市场表现最强劲,增长17%至4.2亿欧元,法国本土增长14.2%至3.6亿欧元 [3] - 皮具与马具业务同比增长10%,成衣与配饰增长7.2%,腕表业务大跌10% [3] 溜溜果园冲击港股IPO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及16.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0.99亿元、1.48亿元 [4] - 2024年梅干零食、西梅食品、梅冻三大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0.3%、13.8%、25.4% [4] - 三年间营销开支与广告开支合计达4.28亿元 [4] 东鹏饮料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营收48.48亿元,同比增长39.23%,净利润9.8亿元,同比增长47.62% [5] - 能量饮料营收39亿元,占总收入80.50%,电解质饮料营收5.69亿元,占比提升至11.76% [6] - "东鹏补水啦"品牌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80.37%至约15亿元 [6] 鄂尔多斯2024年年度业绩 - 服装板块营业收入40.18亿元,同比增长6.99% [7] - 公司旗下拥有四大品牌,门店总数达953家 [7] 好想来品牌零食业绩 - 2024年量贩零食业务营业收入317.90亿元,同比增长262.94% [8] - 期末门店数量达14196家,全年新增门店9776家 [8] Moncler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收入同比增长1%至8.29亿欧元 [9] - Moncler品牌销售额同比上涨2%至7.218亿欧元,Stone Island同比下滑5%至1.073亿欧元 [10] - 亚洲市场收入增长5%至3.808亿欧元,日本市场表现突出 [10] 品牌营销动态 - Keep上线非遗传统运动系列短片《咏春消失的女儿》并推出咏春跟练课程 [12] - 蓝瓶咖啡与Marimekko推出联名限定系列 [13] - 雀巢咖啡发布多款新品,包括配方升级的1+2产品 [15] - 橘朵推出首个副牌「橘朵橘标」高性能彩妆 [17] - 果子熟了推出30%果汁茶新品 [18] - 蜜雪冰城哈萨克斯坦首店开业,进入全球13个国家 [19] 其他公司动态 - 雀巢将坚定加速中国咖啡业务 [21] - 紫燕食品一季度净利润下降71.80% [21] - 呷哺呷哺拟8900万收购股东旗下调味品业务 [22] - 茉酸奶MoreYogurt牧场奶仓首店开业 [24] - 罗森计划到2031年将海外门店数量翻倍至1.4万家 [25] - 遇见小面冲刺港股,2024年营收11.54亿元 [26]
3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霸王茶姬上市首日开盘涨超20.53%;卡游再度递表港交所|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18 22:16
融资与上市动态 - 云鲸智能完成1亿美金融资,由腾讯投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资金将用于具身智能产品研发、全球市场扩张及多品类战略布局 [4][5] - 霸王茶姬登陆纳斯达克,上市首日开盘涨超20.53%,募资规模4.11亿美元,资金将用于科技投入、新品研发、扩大门店规模及构建海外供应链网络 [6] - 新中式茶饮品牌"月上茶涧"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由翰畔创投领投,资金用于品牌升级、产品创新及全国市场渠道拓展 [7] - 遇见小面冲刺港股IPO,计划募资1亿美元,2022-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66.2%,2024年净利润6070万元 [8] - 卡游再度递表港交所,2024年营收首次破百亿元达100.57亿元,集换式卡牌贡献82亿元营收,市场份额在泛娱乐玩具行业集换式卡牌领域达71.1% [9] - 溜溜果园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2022-2024年总收入从11.74亿元增长至16.16亿元,净利润从0.68亿元增长至1.48亿元 [10][11]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后小幅回落,现货黄金4月18日达3357.66美元/盎司,本周累计上涨逾2% [13] - 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2024年外资金融机构和企业来华发行熊猫债接近2000亿元,同比增长32% [13] - 巴西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中国从巴西采购240万吨大豆,占月均输入量的三分之一 [14] - 2025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250亿元,位居全球第一,《哪吒之魔童闹海》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五 [15] 创新与市场拓展 - 绝味食品与腾讯智慧零售联合发布中国零售连锁AI垂直场景大模型,推出三大AI应用:AI点餐智体"小火鸭"、AI店长智体"绝智"、AI会员智体 [12] - 浙江省商务厅联合全球20家跨境平台开展跨境电商新市场拓展行动,包括全球速卖通、Lazada、亚马逊等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