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频道

搜索文档
2025年,中企出海最该警惕的三个误区是什么?
吴晓波频道· 2025-08-15 08:30
全球经贸格局与中国企业出海 - 全球经贸格局调整推动中国企业出海浪潮,涵盖细分领域创业者、传统企业及跨境先行者 [2] - 出海核心问题包括规避风险、突破本地化壁垒、搭建海外团队及品牌扎根 [2] - 华商出海产业联盟举办《企业出海第一课》,从合规、国别选择、营销、组织人才四大维度提供方法论与案例解析 [2] 出海战略与路径选择 - 全球化红利消退,贸易战背景下企业需分散风险,国内产能过剩倒逼出海成为必选项 [5] - 警惕"不出海就出局"的焦虑与"一出海就出局"的风险,海外创业难度高于国内 [5] - 国别选择需避免跟风,印尼与泰国虽同属东盟但文化差异显著,越南综合成本比国内高20%-30% [5] - 建议分阶段推进:先贸易探路,再产线合作,最后建厂,东南亚供应链成熟可作首选 [7] - 企业家需躬身入局,海外总经理需具备创业精神,人才需提前培养而非依赖外聘 [7] 组织建设与人才管理 - 海外市场是"惊涛骇浪里的修行",需跨过人才暗礁,价值观契合比技能更重要 [9] - 实战案例:越南市场认知突破源于观察二手机作业,发现替换需求 [10] - 激励需"财散人聚",超额利润分配机制助力企业从年亏千万转为盈利百万 [10] - 避免短期套利,防止库存转移虚增业绩,需平衡长短激励 [10] 品牌全球化与本土化 - 全球化需避免复制国内模式,官网翻译、文化差异(如欧美到点下班)可能成为陷阱 [14] - AI提升效率:多语言海报生成、合规管理,但需结合市场理解(如穆斯林禁忌) [14] - 品牌本土化案例:华为调整全球叙事,安克以美国品牌身份打开市场,极兔印尼市占第一 [14] 风险管理与合规架构 - 印尼等高潜力市场需行业适配(咖啡、棕榈油、渔业),传音手机通过产业链深度植入增强抗风险能力 [17] - 三大误区:依赖低价法律服务、缺乏本地关系网、低估非商业因素 [18][19][20] - 风险控制方案:技术平台整合(香港/新加坡)、30%股权控制、弹性供应链部署 [20] - 标准化流程可降低70%问题发生概率及50%成本 [20] 实战工具与资源网络 - 课程提供PEST模型、CAGE模型等工具,覆盖国别选择、合规清单、团队架构 [36][37][38] - 华商出海产业联盟链接2000+出海中企(50%制造加工业)及200+服务商 [34][35] - 案例教学:中铁、中化、小龙坎的法律服务,柳工海外业务从3000万增至6亿美元 [37][40]
个人消费贷贴息,主要贴给谁?
吴晓波频道· 2025-08-15 08:30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自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实施,覆盖日常消费及汽车、养老生育等7大重点领域[8] - 贴息比例为1%,最高不超过贷款利率50%,相当于利率打7折[8]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贴息上限500元,单人单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9] 政策覆盖范围 - 23家指定金融机构参与,包括6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及5家消费金融公司[14] - 重点支持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7大类消费,单笔5万元以上需用于指定领域[8][36] 目标客群特征 - 政策主要面向银行"优质客户",需满足信用良好、收入稳定、有分期消费习惯等条件[25] - 实际授信额度与利率因客户资质差异显著,优质客户可获30万额度及3.1%利率[21][22] - 银行更偏好能为机构贡献利息收入的长期客户,新用户初始额度通常仅2-3万元[25] 政策实施背景 - 2025年促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线,财政手段强调精准滴灌[41] - 每100亿元财政贴息可撬动1万亿元消费需求,杠杆效应显著[42] - 与3月消费贷大战不同,本次政策明确禁止诱导借贷,强化风险控制[35] 宏观协同效应 - 政策与国补形成互补,针对不同消费能力群体分层刺激[37] - 中国社会性支出占GDP比重从2012年8.25%升至2021年10.85%,仍有提升空间[42][43] - 需同步解决低收入群体"无钱可花"与高收入群体消费场景不足的结构性问题[44]
中国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腾讯二季度净利增长17%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8-15 08:30
7月新增社融规模 - 1至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同比多增5.12万亿元,7月单月增量为1.16万亿元 [2] - 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但7月减少500亿元,住户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2] - 7月末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8.8%),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5.6%),剪刀差缩小0.5%至3.2个百分点 [2] - 信贷放缓主因包括银行半年度考核导致需求前置、金融行业"反内卷"行动叫停超低利率贷款、房地产市场修复放缓及企业盈利修复缓慢 [2][3] 我国算力总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5G基站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2.26亿户,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 [4] - 2024年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产业规模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117%),预计未来保持高增长 [4] - 国家数据局2023年推出21项政策,2024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4] - AI和5G发展推动数字基建重要性提升,政策加码加速"新基建"落地,数据采集/存储相关产业同步增长 [4][5] 智能驾驶监管新规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征求意见稿规范智能网联汽车召回、生产一致性、商业宣传和事故报告 [6] - 明确要求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禁止推送未充分测试的软件版本或通过OTA隐瞒缺陷 [7] - 新规针对车企"炫技"宣传和安全隐患问题,近期政策密集落地显示行业降温信号 [7][8] 险资举牌银行股 - 年内险资26次举牌中11次涉及银行股(中资H股占90%),包括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被多次举牌 [9] - 平安人寿、新华保险等险企A+H股加仓超百次,招行H股被平安人寿三度举牌 [9] - 险资偏好高ROE和高分红行业,当前银行业比价效应凸显,但科技/消费领域吸引力仍弱 [10] 腾讯二季度业绩 - Q2收入1845亿元(同比+15%),净利润556亿元(同比+17%),毛利率提升4个百分点至57% [11] - 游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至914亿元(本土+17%,海外+35%),广告业务收入358亿元(同比+20%) [11] - 研发投入202.5亿元(同比+17%),资本开支191.1亿元(同比+119%),云业务优先满足内部需求 [11][12] 比亚迪财险盈利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135万元,综合成本率降至101.23%,保费收入13.98亿元(车险占比近100%) [13] - 综合赔付率95.13%,费用率仅6.11%,依托集团资源实现"拆件维修"降低理赔成本 [13] - 新能源车险行业2024年综合成本率107%,承保亏损超57亿元,比亚迪模式难被复制 [14] 美股市场表现 - 标普500指数年内第17次创新高,累计上涨逾8%,纳指和道指同步上涨 [15] - AI技术推动微软、谷歌等"美股7姐妹"持续走高,成为指数主要动力 [15] - 摩根士丹利警告劳动力市场降温、企业盈利分化及通胀风险未充分反映 [15][16] A股市场调整 - 8月14日沪指跌0.46%报3666点,终结八连阳,创业板指跌1.08%,两市成交额2.28万亿元 [17] - 超4600只个股下跌,脑机接口、数字货币概念活跃,军工、CPO等板块调整 [17] - 资金冲关权重股后缺乏新热点,调整主因情绪因素,成交活跃度仍维持 [18]
《每天听见吴晓波》邀你一起周末听书
吴晓波频道· 2025-08-14 16:30
内容产品概述 - 吴晓波频道推出《每天听见吴晓波》音频节目 提供财经热点 宏观经济 商业观察等深度解读内容 [19][20][34] - 节目以工作日每日5分钟更新为主 每月末围绕专题进行4-5期深度拆解 已覆盖2025年上半年经济成绩单等主题 [15][21][34] - 年费定价360元 会员可访问超2000期历史内容及未来一年200+期更新 [15][17][34] 内容特色与结构 - 节目包含六大核心板块:晓波锐评(时事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解读) 商业观察(企业见闻) 认知升级(经典原理) 高手对谈(名人访谈) 书籍解读(经典书目) [19][20] - 周末不定期推出加餐内容 如62分钟深度解读《苏东坡传》 从人物特质延伸至北宋"三宽"政治环境分析 [5][6][7][8] - 2025年专题规划涵盖家庭财富管理 创业机会 楼市政策观察 中美贸易摩擦回顾及年度大事盘点等方向 [21] 内容更新与用户数据 - 节目累计更新超2000期 每个工作日早上7点更新5分钟音频 全网用户规模未披露具体数字 [15][19][34] - 2025年7月精选内容包括上半年经济成绩单专题 楼市表现专题 以及中美关系焦点变化等热点分析 [22][23] - 历史更新涵盖多元主题:从巴菲特投资忠告 机器人产业洞察 到生育政策分析及越南经济发展模式观察 [27][28][33] 主讲人背景 - 吴晓波作为财经作家 著有《茅台传》《大败局》《腾讯传》《激荡三十年》等作品 具备资深行业洞察力 [22] - 曾与蔚来汽车李斌等商业领袖进行对话 探讨"有意义的创业"等话题 [23] 技术功能与用户体验 - 吴晓波频道APP近期上线AI速览功能 提供AI摘要和分段总结 提升内容获取效率 [9] - 会员权益包括全平台内容访问 专题深度解读及周末加餐 适合企业家 创业者及职场人士 [15][16][34]
未来三年,普通人的低成本创业方向
吴晓波频道· 2025-08-14 09:10
经济周期与消费趋势 - 经济周期遵循康德拉季耶夫理论,每60年经历繁荣、衰退、低迷、复苏四个阶段,当前处于低迷向复苏过渡的拐点[5] - 消费降级时期仍存在结构性机会,关键在于识别"质价比刚需+精神补偿"的低成本商业模式[7] - 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消费呈现三大趋势:平价化(二手经济崛起)、精神需求升级(二次元文化爆发)、健康意识觉醒[9][10][11] - 美国经济危机中逆势增长的行业包括平价娱乐、刚需服务(如Costco)、精神消费(廉价读物)[14][15][16] 美日经济转型启示 - 日本1989年股市总市值达美国15倍,地价总和超美国4倍,但1990年后资产暴跌70%[8] - 日本二手奢侈品和闲置物品交易规模激增,二次元市场从1990年70亿人民币增长至2000年千亿以上[9][10] - 美国1929年大萧条股市蒸发90%,1970年代滞胀期CPI同比增长超13%,但低成本娱乐需求爆发[13] - 危机倒逼企业转向效率优先,无人化、低成本运营模式萌芽[17] 中国消费CHEES模型 - 平价(Cheap):社区折扣超市、二手奢侈品鉴定回收、无人自助健身房等质价比赛道[19][20] - 健康(Health):户外运动装备增长,心理健康服务如冥想课程等"疗愈经济"崛起[21][22] - 情绪(Emotion):剧本杀、IP主题咖啡馆等沉浸式体验需求增长[23][24] - 娱乐(Entertainment):城市周边短途营地、社区桌游吧等低成本娱乐受青睐[25][26] - 生活方式(Lifestyle):适老化改造(老龄化率22%)、一人食餐厅(结婚人数同比下降20%)等细分需求[27][28] 低成本创业赛道 - 20万左右资金可选:无人自助娱乐连锁、无人情趣用品超市、无人自助健身房[43] - 20-50万资金可选:专业染发小店、快餐单品店、细分功能美容店[43] - 50万以上资金可选:二手餐饮设备回收、垂钓骑行装备、二手奢侈品回收、宠物殡葬连锁[41][43] - 需避开三大陷阱:过度追求规模、忽视细分需求、缺乏周期敬畏心[29] 课程核心内容 - 提供宏观周期到微观赛道的完整知识框架,解析消费降级背后的机会[31] - 深度拆解美日经济转型案例,提炼可复用的商业规律[32] - 实战应用CHEES模型,覆盖10+细分赛道选择[33] - 包含13节视频课+3场直播+1场线下大课,由消费投资领军人物王岑亲授[41][42]
长三角41城经济半年报出炉,周三沪指创近四年新高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8-14 09:10
美国7月CPI数据 - 美国7月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7%,低于预期的2.8%,与6月持平 [1] - 核心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3.1%,创2月以来新高 [1] - 市场认为数据整体温和,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95% [1] - 进口消费品价格分化,玩具、家居上涨,日常消费品平稳,企业承担新增关税 [1] - 服务业需求回暖,机票、娱乐业价格上涨 [1] 美国非农就业与国债 - 7月非农就业大幅低于预期,前两月数据下修,劳动力需求减弱 [2] - 美国国债规模首次突破37万亿美元,40年前仅9070亿美元 [3] - 7月关税收入280亿美元,同比激增273%,但财政赤字达2910亿美元 [3] - 6月每4美元税收中超过1美元用于支付利息 [3] - 降息可减轻新发国债成本,但37万亿美元存量债务利息负担不变 [4] 长三角经济数据 - 上海GDP总量26222.15亿元居首,舟山增速6.9%最高 [5] - 9个万亿城市GDP均超5000亿元,温州、徐州为准万亿城市 [5] - 南通经济总量超越合肥,合肥增速6%领跑万亿城市 [5] - 34城增速超全国5.3%,17城增速超6% [5] - 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为万亿城市创造增量 [6] 广州楼盘保价行动 - 7个楼盘承诺降价补差价,最高补偿20万元物业费 [7] - 补偿仅限非现金形式,需提供降价证明,细则由案场掌握 [7] - 措施旨在稳定购房预期,但噱头大于实质 [7] Perplexity收购Chrome - Perplexity AI报价345亿美元收购Chrome,自身估值仅140亿美元 [9] - OpenAI也曾表达收购意向,Perplexity资金实力或难抗衡 [9] - 收购可能性低,但为初创公司带来关注度 [10] 贵州茅台半年报 - 上半年营收910.94亿元,同比增长9.16%;净利润454.03亿元,增长8.89% [11] - 海外营收28.93亿元,增长31.29% [11] - 现金及等价物余额1428.85亿元 [11] - 主动放缓扩张以稳价格与渠道,国际化布局成效显著 [11] 债市与股市动态 - 30年国债收益率触及1.99%,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7350% [13] - 股市走高引发债市资金流出,"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 [13] - 沪指创4年新高3683.46点,两市成交额2.15万亿元 [15] - AI硬件、券商、有色金属板块走强,煤炭、银行等下跌 [15]
“A股慢牛说”开始风靡
吴晓波频道· 2025-08-14 09:10
慢牛共识与市场特征 - 市场对慢牛已产生基本共识,分歧主要在于上涨节奏和主线[42] - A股突破3674.4点前期高点创四年新高,成交量时隔113天重回2万亿元[2] - 本轮牛市呈现稳步攀升态势,区别于2007年股改牛和2014年杠杆牛的疯牛特征[4][5] 美股慢牛三大要素对比 - 经济基本面强劲:美股头部企业盈利与标普500指数走势高度一致,前十大公司市值占比达37%[7] - 高分红推动牛市:上市公司分红总额上升时美股走牛,分红减少时步入熊市[8] - 流动性宽松支撑:美联储量化宽松和降息周期往往催生牛市[8] A股慢牛迹象显现 - 盈利基本面修复: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达5.3%超预期,已披露半年报的181家公司净利润1895.77亿元同比增长16.87%[11] - 分红持续改善:2024年沪深上市公司分红2.4万亿元同比增长9%,133家公司近3年股息率超5%[13] - 流动性宽松环境:机构资金方面,2025年预计超5040亿元保险增量资金入市;个人投资者方面,7月新开户数196.36万户环比增19.27%[15][16] 资金迁移与政策支持 - 房地产资金转向股市:TOP100房企2025年1-7月销售额2.07万亿元同比下降13.3%,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降0.3%[20][21] - 无风险利率下行: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五年期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22][23] - 政策强力呵护:监管层提供5000亿元互换便利和专项再贷款,2024年IPO融资额仅640.65亿元创十年新低[28][30] 资金面与市场情绪 - 场外资金充裕:1-7月住户存款增加9.66万亿元,63.8%居民倾向储蓄仅12.9%倾向投资[37] - 杠杆水平健康:两融余额占比流通市值仅2.3%,远低于2015年峰值4.73%;交易额占比10%低于2015年22.23%[40][41] - 机构看好慢牛延续:科技突破和高端制造业反内卷被视为两大主线,居民增量资金入市成为重要驱动[43][44]
对抗不确定性的财富公式:主业、副业与投资的三角联动
吴晓波频道· 2025-08-13 08:29
核心观点 - 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普通人应关注新赛道中的小生意机会,而非大资本主导的产业[3] - 财富积累需要长期主义,通过主业能力提升、投资复利和副业拓展形成闭环系统[9][12] - 新版超级会员围绕职场抗风险、投资增值和副业增长三大引擎构建财富操作系统[12][15] 行业机会分析 - 银发经济、人工智能、健康产业被列为未来十年潜力赛道[3][21] - 传统行业面临AI转型挑战,需匹配工具链与落地路径[18] - 社交电商、个人品牌变现、线下创业被列为副业方向[21] 财富增长模型 职场主业引擎 - 聚焦AI时代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构建[16] - 课程涵盖商业思维(德鲁克管理、麦肯锡方法论)、行业转型(传统行业AI重生实战)及加薪技能[17][18] - 每周更新科技要闻解读和商业经典拆解[17] 副业增长引擎 - 提供银发经济、社交电商等28个副业路径[21] - 2025年将上线《未来十年线下创业和副业机会》等课程[21] - 强调副业需验证可持续盈利模式[19] 投资增值引擎 - 目标构建年化6%-12%的资产组合[13] - 课程覆盖股票(巴菲特哲学领教营)、房产(购房八项纪律)、基金等品类[24] - 2025年将推出股债房对冲策略及赛道投资课程[24] 内容升级亮点 - 线上领教营完播率达85%,新增线下大课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28][30] - 财富课程全系更新,按季度推出基金、低风险投资等主题课[38][39] - 提供1V1学习管家服务,动态匹配热点与课程[40] 用户价值主张 - 通过闭环体系解决"学无所用"痛点,打破信息茧房[42][43] - 强调专业主义与能力复利在周期下行中的长期价值[45]
服务业贷款贴息方案发布,苏州公积金可支付物业费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8-13 08:29
中美关税暂停 - 中美同意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关税90天 同时保留剩余10%关税 [2] - 中国同步暂停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释放更多善意 [2] - 美国已对部分国家实施"惩罚关税" 全球贸易摩擦尚未平息 [2] 经营主体数据 -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企业462万户 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3]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外资企业3.3万户 增长4.1% [3] - 第三产业新设1171.2万户 占主导地位 "四新"经济企业占比达40.2% [3] 增值税法修订 - 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 细化纳税人、征税范围等税制要素 [4] - 2024年增值税收入6.57万亿元 占税收总收入38% [4] - 明确贷款服务相关费用不得抵扣增值税 [4] 服务业贷款贴息 - 对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1%年贴息 [6] - 单户最高贴息贷款规模100万元 中央财政承担90% [6] - 严控资金用途 防止贷款挪用 [7] 具身智能机器人 - 杭州拟出台条例探索分级分类监管体系 建立包容审慎监管生态 [8] - 杭州已集聚200余家机器人企业 关键技术国内领先 [8]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迫近 各地政府积极布局 [8] 公积金政策调整 - 苏州下调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至15% 优化使用次数认定标准 [10] - 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物业费 一年可提取一次 [10] - 政策旨在巩固楼市修复趋势 但提振效果可能有限 [10] 芯片出口限制 - 英伟达需上缴H20芯片在华销售收入的15%以获取出口许可 [11] - AMD同样需上缴MI308芯片15%收入 [11] - 国产芯片已形成部分替代 H20非必要硬件 [11] 股市行情 - 沪指涨0.5%至3665.92点 成交额7782亿元 深成指涨0.53% [12] - 芯片股午后爆发 AI硬件股走强 军工等板块调整 [12] - 两市成交额1.88万亿元 较前日放量545亿元 [12]
司法解释可否加一条:企业破产避免夫妻连带责任
吴晓波频道· 2025-08-13 08:29
民营经济促进法背景 - 法治化进程显著进步,相比十年前行政文件治理方式,《民营经济促进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破产法》等法规推进体现法治化思路[2][22] - 全球首个为民营经济单独立法的国家,此前"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未出现在《公司法》《民法典》等重量级法规中[4] 民营企业困境 - 普遍面临银行断贷抽贷、客户拖欠款、融资难等问题,典型案例显示500万元扩产资金因抵押不足被拒,最终300万元贷款被提前收回[2] - 客户拖欠款现象严重,数百万元货款以质量瑕疵为由拖延支付,最终仅支付30%并核减20%合同金额[2] - 调研显示企业主要难题:市场需求不足、成本费用高、政策环境不佳、执法频率高、招标采购不公平等[4] - "三角困境"突出:政策承诺不兑现、融资渠道不稳定、纠纷解决成本高[4] - 超1/3失信人为创业者,90%失信企业为民营企业[16] 法规核心内容 - 最高法院25条指导意见聚焦司法实践统一,确保类似案件类似处理[6] - 三大关键点: 1) 公平竞争:落实"非禁即入",打破市场壁垒[7] 2) 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及个人财产保护[7] 3) 融资支持:规范金融机构断贷抽贷行为,缓解融资难[7] - 其他重点条款: - 第22条:健全失信惩戒与信用修复机制,区分"失信"与"失能",建立动态调整机制[19] - 第4条:确认非典型担保法律效力,如融资租赁保留所有权担保[20] 专家解读 - 常东岳指出三大价值规定: 1) 平等准入与竞争审查:负面清单外领域平等开放,清理隐性壁垒[25] 2) 政务诚信约束:禁止政府以换届等理由违约,需合理补偿[25] 3) 规范涉企执法:禁止"小过重罚",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25] - 鲍乐东建议补充: 1) 建立企业家个人破产制度,参考美国Chapter 7和Chapter 11[27] 2) 简化融资担保程序,探索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方式[27] 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 银行风控导致"强制担保"潜规则:中小微企业贷款需法人夫妻连带担保,有限责任变无限责任[10][11] - 企业主个人与公司财产混同现象普遍,加剧连带责任风险[15] - 破产制度执行不足,需建立"企业经营者个人债务豁免机制"[28] - 法治化需实现政府守约、银行去"连坐"、破产非"社会性死亡"[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