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讯
icon
搜索文档
太保家园苏州社区开业、大理社区二期投入运营  “十园十美”构画银发经济新风景线
和讯· 2025-05-29 17:33
公司动态 - 中国太保旗下第十家高品质养老社区"太保家园·苏州国际颐养社区"正式投入运营,同日大理国际乐养社区二期亮相,构建全龄大康养生态圈 [1] - 苏州社区聚焦护理刚需,融合江南园林元素与专业照护,打造江南养老新标杆,集医疗护理、康复保健、中医调理、生活照料于一体 [2][3] - 苏州社区试运营一个月期间已有70位长住老人正式签约入住,并接待近2000人次保险客户参观体验 [3] - 太保蓝公益基金向苏州市吴中区慈善总会捐赠50万元,专项用于老年认知障碍关爱项目 [5] - 大理国际乐养社区一期自2021年10月开业后已接待短住体验客户超过6万间夜,参观体验客户超过15万人次 [7] - 太保家园第四届客户服务节启幕,以"茶韵悠长处 颐养驻韶华"为主题,将茶文化深度融入养老服务体验 [8][9] - 目前太保家园已在全国13个城市落地15个养老社区项目,其中10个社区已开业运营 [12] 行业趋势 - 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银发经济蓬勃发展 [7] - 认知症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2024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 [5] - 与传统老年消费市场不同,如今的老年人更加注重健康、品质和体验 [7] 产品与服务 - 苏州社区设有康复门诊和护理院,引进先进诊疗设备,汇聚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团队,为失能、半失能长者及术后康复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3] - 苏州社区在护理楼内专门设置两层"乐忆家"认知症照护专区,制定涵盖认知训练、行为干预、生活照料的全周期照护方案 [5] - 大理社区二期产品业态更加丰富多样,包括乐养公寓、听海小院、苍山平院等,能够满足全龄人群的旅居健身、康复疗愈、养老养生需求 [7] - 2024年以来中国太保和上海交响乐团创新开启"音乐疗愈合作计划",将古典音乐应用到对认知症长者的照护中 [11] 文化体验 - 苏州社区与吴文化博物馆进行"吴文化传承实践基地"共建签约,未来将推出更多特色项目让旅居长者感受吴地风情 [7] - 大理社区举办"愈见大理·落日音乐会",上海交响乐团东海岸重奏组带来《云南民歌五首》等特别编排曲目 [10][11] - 客服节期间各地太保家园社区将联动开展茶艺展示、茶品鉴会、茶文化讲座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主题活动 [12]
马斯克、黄仁勋,为何踏入华为“福地”?
和讯· 2025-05-28 18:05
中东AI战略转型 - 沙特从石油经济向AI经济转型,成立人工智能企业Humain,目标2030年建成1.9吉瓦数据中心 [5] - 中东三国(沙特、卡塔尔、阿联酋)承诺重金投资AI基础设施、半导体、国防和能源项目,科技合作聚焦尖端AI芯片 [1] - 美国与中东签订约6000亿美元协议,英伟达向沙特提供数十万块Blackwell芯片,AMD签署100亿美元合作 [1][7] 美国企业布局 - 英伟达与沙特Humain合作,第一阶段交付1.8万颗GB300芯片并强化运算生态,AMD合作建立12个超算中心节点 [7] - 亚马逊、思科、Google等美国企业计划与沙特合作,细则未公布 [7] - 特朗普政府撤销AI芯片出口限制,为美国企业打开中东市场 [6][7] 中国企业竞争 - 华为早期在中东通信设备市占率达50%-60%,近年转向昇腾AI芯片,落地智慧城市等场景 [9][10] - 联想与沙特Alat合作建厂,年产能超300万台智能设备,DeepSeek、阿里云参与石油勘探和数字基建 [11] - 美国出口管制冲击华为昇腾芯片,但中东市场复杂性可能延缓美方压制效果 [10] 中东吸引力分析 - 政策支持:沙特"2030愿景"计划吸引200亿美元AI投资,阿联酋2031战略提供补贴和商业许可 [12] - 能源优势:中东可再生能源目标明确(沙特50%、阿联酋44%),可支撑高耗能AI数据中心 [12][13] - 市场潜力:人口结构推动AI快速落地,成为中美企业规避贸易不确定性的战略要地 [2][14] 行业影响 - 英伟达市值重回3.1万亿美元,AMD突破1795亿美元,反映市场看好中东合作 [8] - "国家队+科技巨头"模式加速沙特全产业链布局,从芯片到云协同 [7] - 中东或成全球AI枢纽,平衡中美企业竞争是关键挑战 [14]
五粮液携全链成果闪耀第二十届西博会 以创新力量推动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
和讯· 2025-05-28 18:05
西博会展示平台 - 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以"深化改革增动能 扩大开放促发展"为主题在成都举行 公司作为"唯一指定用酒"参展 [1] - 西博会始创于2000年 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 门类最全 影响力最强的开放合作展会平台 已成为中国西部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桥梁 [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做强酒业 做优非酒 做大平台"战略 从地方酒企成长为以酒业为核心 涵盖绿色包装 机械制造 智慧物流 金融投资 大健康等领域的特大型国企集团 [3] - 通过"从一粒种子到一瓶美酒"全产业链展示 体现以酒业为根基 多元协同发展 构建生态 经济 社会融合共赢的"和美"发展模式 [4] 产品与技术展示 - 展厅陈列经典五粮液10 第八代五粮液 五粮液1618等核心产品 展示"大国浓香"魅力 [6] - 种植环节突出北纬30°黄金酿酒带优势 酿造环节展示700余年元明古窖池群及国家级非遗技艺 科研环节拥有7个国家级和11个省部级创新平台 [9]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获得13项国际领先水平成果 2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覆盖酿酒全产业链技术领域 [9] 产业链协同创新 - 环球集团成为国内最大高端异形瓶生产基地 超高端无铅水晶料异型玻瓶品质行业第一 高端异型瓶产能行业第二 [12] - 丽彩集团年印刷储备产能达50亿印 烟包装储备产能25万大箱 拥有30余项核心专利技术 [15] - 普什集团建成全国最大防伪塑胶瓶盖生产基地 普拉斯公司为防伪塑胶包装龙头企业 [15][16] - 安吉物流深耕白酒物流40余年 形成"3+4"特色物流品牌矩阵 实现全链路智能化管理 [18] 科技创新成果 - 环球集团全球首创超大吨位玻璃绝缘子技术 研发绿色功能性玻璃助力建筑节能减排 [13] - 公司通过智能制造 绿色酿造等技术升级 构建覆盖智能生产 环保包装 智慧物流的现代产业体系 [18]
汽车零部件是怎么打「出海逆风局」的?
和讯· 2025-05-27 18:11
贸易战对零部件企业的影响 - 现行政策下公司浙江工厂出口美国的部分产品需加征关税但客户承担全部关税成本墨西哥工厂产品仍适用美加墨协定零关税[1] - 白宫关税组合拳对公司产品销售数量价格及利润基本没有影响[1] - 零部件供应商相比整车企业展现出独特的抗风险韧性[1] 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化优势 - 中国零部件企业国际化进程早于整车厂商已突破单纯产品输出阶段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2] - 产品单价不高加征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在总成产品中占比极小对整车成本影响微乎其微[4] - 供应链替代门槛高技术工艺质量稳定性交付响应等全方位考核形成长期竞争壁垒[4] 技术领先性的双面性 - 2025年3月中国汽车零配件出口金额83.7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1-3月累计231.25亿美元同比增长4.5%[6] - 低技术密度零部件企业海外建厂阻力较小而动力电池等高技术密集型产业面临复杂系统性难题[6] - 中国企业技术"过于领先"导致北美落地障碍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项目进展均落后预期[7] 海外建厂的核心挑战 - 北美缺乏完整磷酸铁锂电池供应链体系材料供应网络建设滞后且专业人才储备不足[8] - 产业链真空和人才断层导致本土化适配成本增加项目落地周期被无限拉长[8] - 东南亚墨西哥东欧成为热门建厂目的地分别因成本优势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9][10] 零部件企业出海逻辑 - 供应链企业遵循"客户在哪我去哪成本洼地即战场"原则与主机厂保持协同迁移[9] - 零部件企业出海布局与车企存在差异前者更注重供应链效率后者侧重品牌建设[8][9] - 两类主体形成战略互补整车企业品牌突破创造高端配套机遇零部件提前布局为主机厂铺路[10]
一家芯片公司的困惑:有些问题并没结束
和讯· 2025-05-26 18:52
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升级 - 美国商务部发布指南企图在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包括华为昇腾芯片这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和保护主义做法严重损害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1] - 美国对华技术封锁从2018年不断升级从出口管制到投资审查"小院高墙"已演变为"大院高墙"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关键领域成为主战场 [1][5] - 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明确全球范围内使用华为昇腾芯片均属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条例并加强对海外AI芯片的出口管制措施 [3][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国内芯片设计公司超过3800家但55%的企业年营收不足1000万行业竞争极度激烈资源向头部企业倾斜 [2][12] -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内卷化程度最高国内3451家设计企业中超过55%销售收入不足1000万元80%为少于100人的小微企业 [12] - 行业面临技术代差和资金渴求依赖上市融资获取研发资金IPO政策仍待开闸 [2][10] 技术限制与国产化进程 - 美国对先进制程和算力密度的限制直接影响芯片设计企业业务这部分影响无法绕开 [6][9]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美国制裁围绕先进制程的"小院高墙"策略意在卡住中国先进半导体发展长期需自立自强 [7][8] - 芯片制造主要挑战是对先进制程技术的依赖需国产化替代方案行业未来方向是提升技术水平缩小差距 [9] 政策与资本支持 - 证监会明确"重科技轻财务"审核思路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科创板与北交所成为政策试验田 [10] - 证监会表示将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提供更适配的制度支撑 [10] - 2020年前后行业处于国产替代化市场需求高科创板上市预期高的"三高"状态但2023年下行周期暴露企业高风险倾向 [12] 国际供应链变化 - 英伟达表示针对中国市场在H20芯片后不再推出Hopper系列产品国际芯片供应紧张为国产芯片带来新契机 [9]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呼吁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成为可靠半导体产品供应商并呼吁中国政府支持可靠供应商稳定发展 [6]
最大的确定性——中国企业关税战生存图景调查
和讯· 2025-05-26 18:52
贸易政策动态 - 特朗普同意将对欧盟征收50%关税的最后期限延长至7月9日 [1] - 美国财长贝森特称未来几周可能与中国达成多项大型贸易协议 [1] - 中美5月12日达成90天协议后,高额关税暂缓加征 [2] 贸易数据变化 - 中美协议达成后一周(5月12-18日),中国到美国集装箱预订量激增:玩具和运动用品涨幅280%(3845至14574标准箱),家具类涨幅358%(6695至30728标准箱),钢铁制品涨幅347%,机械设备涨幅385%,塑料制品涨幅497% [2] - 上海至纽约美西线运价大涨31.7%,上海至长滩美东线运价涨22.0%,部分货主锁定舱位价格翻倍 [4] 行业应对措施 - 中国沿海港口(青岛港、盐田港等)出现货物抢运潮,航运经纪人电话被打爆,集卡车队昼夜不歇 [3] - 新加坡港务集团(PSA Singapore)增聘2500名员工应对激增的港口作业需求 [4] - 企业通过提前抢运规避90天窗口期后的不确定性 [4] 关税现状与影响 - 美国对中国商品平均关税达51.1%(涵盖所有商品),中国对美国商品平均关税为32.6% [5] - 相比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时,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上升30.4个百分点(涨幅1.5倍),中国对美国商品关税上升11.4个百分点(涨幅超50%) [6] - 美国对中国商品平均关税比2018年贸易战前高出15倍以上 [6] 企业战略调整 - 部分企业逆势扩张成为新独角兽,部分因供应链考验被淘汰 [10] - 供应链韧性、多市场选择、多元资产配置成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核心策略 [7] - 中国政府通过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等政策提供确定性支持 [8] 长期趋势预测 -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显示64%专家预测全球秩序将因大国竞争碎片化,多边主义承压 [7] - 专家认为贸易战不确定状态可能持续,但部分企业期待90天后中美达成新妥协 [6] - 中国企业经历技术封锁、关税壁垒等挑战后,正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9][10]
中国太保发布《2024年应对气候变化报告》
和讯· 2025-05-23 17:36
气候变化应对实践 - 公司连续第三年发布气候主题专项报告,展现应对气候变化的探索实践与创新成果 [1] - 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达3,180亿美元,较前十年上升超30% [1] - 保险业作为经济稳定器,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承担重要责任 [1] 绿色保险创新 - 累计首创34款绿色保险产品,2024年新增7款 [2] - 落地全国首单航运脱碳保险,应对欧盟碳管理政策 [2] - 创新红树林CCER项目保险保障模式,提供"保险+科技"解决方案 [2] - 推出全国首个"零碳会议+碳汇保险"服务方案 [2] - 2024年绿色保险保额超147万亿元 [2] 责任投资体系 - 制定《投资活动尽责管理指引》,推动ESG融入投资全流程 [2] - 优化ESG评级分析系统,提升数字化水平 [2] - 持续开展资产组合碳核算,为降低碳排放奠定基础 [2] - 截至2024年底绿色投资规模超2,600亿元 [2] 气候专业能力建设 - 创新研发适用于中国保险机构的气候风险评估模型 [3] - 完成台风、暴雨洪涝等灾害对业务组合影响的定量测算 [3] - 聚焦新能源、农险领域,形成风险管理制度及措施 [3] - 拓展"风险雷达"系统功能,加强灾害预警 [3] 低碳运营管理 - 制定2028年运营碳排放总量较2023年下降20%的目标 [3] - 形成《运营碳盘查管理制度》,规范碳盘查流程 [3] - 通过节能技术应用、智能化改造等措施降低运营碳排放 [3] 国际气候合作 - 参与UNEP FI、PRI、PSI等国际组织交流活动 [4] - 联合PRI举办ESG投资闭门研讨会,探讨气候金融 [4] - 深度参与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分享中国经验 [4] 未来发展展望 - 将继续推动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 [4] - 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共建绿色低碳未来 [4]
黄奇帆:解读当下中国经济形势
和讯· 2025-05-23 17:36
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变化 - 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从2010年的20%提升至2024年的34%,增加值是美国的2倍,日本、德国的4倍 [3] - 中国成为全球唯一覆盖联合国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全产业链的国家,40%类别生产总量全球第一 [3] - 出口结构从2010年70%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变为2024年90%技术密集型产品,汽车出口超600万辆全球第一,光伏装备占全球50%以上份额 [3] - 集成电路产业从2016年进口3000亿美元到2024年自产2500亿美元并出口1500亿美元,成熟制程芯片成本比欧美日低50% [4][5] - 加工贸易占比从50%降至20%,一般贸易提升至60%-70%,与东盟贸易额从6000亿增至1万亿美元 [5][6] 新质生产力的三大赛道 - 战略新兴产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AI数字技术、高端装备五大板块,涵盖15个细分领域 [9] - 传统产业升级包括绿色化改造(源头减量、节能减排、废品回收、工艺流程革新、捕碳固碳)和数字化升级(全产业链互联网平台) [10][11][13] - 生产性服务业GDP占比仅27%,需发展为九大战略产业基础,华为模式显示轻资产强研发路径潜力 [12][14] 开放与竞争策略 - 外资引进规模持续增长:2010-2020年平均每年1200亿美元,外资制造业贡献15%税收和30%高端出口 [6][7] - 应对国际竞争的五张牌:超大规模市场、全产业链集群、资本管制/国有资本/国防三盾牌、科技创新、持续开放 [15]
请回孟羽童,董明珠要赚年轻人的钱
和讯· 2025-05-23 17:36
核心观点 - 格力电器与孟羽童时隔两年后合体直播,旨在通过流量和话题热度实现品牌年轻化并改善形象 [3][8][11] - 格力面临营收下滑、行业地位下降、产品不够年轻化等困境,急需转型 [9][10][14] - 格力盈利能力依然强劲,利润率创历史新高,但估值低于同行 [12] - 格力渠道改革和多元化战略进展缓慢,线上渠道和年轻化产品布局不足 [18][19][20] 格力电器业绩表现 - 2023年营收1900.38亿元,同比下滑7.31%,出现四年来首次负增长 [9] - 净利润超过320亿元,利润率17.11%,同比增长25.93%,创历史新高 [12] - 空调业务贡献超七成收入,冰洗、小家电等市场份额较小,智能穿戴业务下跌超30% [18] - 估值2641亿元,远低于美的的6085亿元 [12] 行业竞争格局 - 美的营收突破4000亿元,海尔营收逼近2900亿元,均远超格力 [9] - 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营收1041亿元,同比增长30%,智能大家电业务增长56.4% [11] - 2024年中国家电全品类零售额9071亿元,同比增长6.4% [13] - 格力从行业领跑者变为追赶者,被贴上"掉队"标签 [10] 品牌年轻化挑战 - 格力产品设计和定位与年轻人偏好不符,如玫瑰空调被吐槽审美老旧且售价高 [17] - 竞争对手美的推出萌趣小家电,海尔玩转场景化营销,小米定位于年轻市场 [16] - 格力管理团队平均年龄50岁左右,新总裁49岁,非独立董事钟成堡为"85后" [16] - 格力线上零售额占比长期落后于美的、小米 [20] 渠道改革进展 - 格力线下网点超3万家,但渠道体系庞杂,改革涉及利益重新分配 [20] - 2019年开始渠道改革,2018~2023年营收基本无增长,空调业务收入未增长 [20] - 2024年Q3和Q4营业总收入分别同比下降15.9%、13.4%,与行业零售增速不匹配 [13] - "董明珠健康家"战略试点门店3月线上线下销售额820万元,显示一定潜力 [21] 直播带货表现 - 2022年"明珠羽童精选"账号在618大促期间销售额突破3000万,占格力抖音直播矩阵销售额七成以上 [8] - 董明珠与孟羽童合体直播剑指618大促,旨在引流年轻消费群体 [8][11] - 孟羽童离职后做自媒体,全网粉丝超400万,为格力直播间带来流量 [11]
中国太保:深耕保险服务创新,多维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
和讯· 2025-05-22 18:3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太保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列为ESG和绿色金融发展重要议题 通过创新保险产品和多维度实践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 [1][6][7] 野生动物保护保险 - 首创商业保险承担政府救助责任模式 连续14年守护云南大象迁徙 累计提供14.71亿元保险保障 赔付4.22亿元 惠及农户26.11万户 [2] - 探索绿孔雀等野生动物生态绿色环境救助责任险 为珍稀物种保护提供解决方案 [2] 古树名木保护 - 为全国12个省份古树名木提供2.31亿元风险保障 覆盖救护责任及第三者财产损失与人身伤亡 [3] - 在陕西为7株千年古树提供保障 包括2600多岁"老子手植银杏" 在重庆为8株百年古树提供240万元保障 包括500年树龄银杏 [3] 自然保护地治理 - 为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和兰州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推出湿地恢复保险 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 [4] - 通过保险手段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 稳定性和功能性 [4] 创新实践模式 - 运用"保险+服务"形式创新河湖治理"水质险" 提供事前预警和事后赔付服务 [6] - 2021年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发起国内首个黑土地保护研究项目 2025年与四川若尔盖保护区合作探讨草原退化保险机制 [6] - 2020年起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完成三期公益林建设 共造林2000余亩 植树近12万株 [6] 国际交流与合作 - 2021年作为唯一保险合作单位为COP15第一阶段会议提供一揽子风险管理服务 展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 [6] 未来规划 - 保险端深化产品创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投资端将生物多样性风险纳入决策要素撬动绿色资本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