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涛宏观笔记

搜索文档
综合整治内卷与16年供改有何不同?(国金宏观赵宏鹤)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7-04 09:59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的重要性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的规格和重要性很高,召开频率年均2次,议题更聚焦于决策层当下关切[2] - 2022年4月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后,基建投资年均增速从2%提升至近10%[2] - 2024年2月会议研究"两新"政策,成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起点[2] 二十届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核心议题 - 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志着改革再提速[3] - 核心议题是综合整治"内卷",首要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退出[3] - 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长预计5.3%,外部风险缓和为深化改革提供契机[3] 反内卷的关注点和政策着力点 - 点名行业: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互联网平台、电商[3] - 批评现象:无序价格战、产品/服务质量下降、研发投入下降、挤压上下游利润[3] - 指出问题:不正当竞争、地方保护主义、政绩观错位、退出机制不健全、供需错配[3] 与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差异 - 行业位置:2016年聚焦上游原材料,此次聚焦下游新兴行业[6] - 产品性质:2016年产品同质化高,此次产品和服务存在异质性[6] - 主要矛盾:2016年是供大于求,此次是不正当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6] - 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同比增长38%,但行业利润率不足4%[6] 综合整治内卷的政策着力点 - 不太可能配合需求侧大规模扩张性政策[7] - 行政手段推动去产能力度可能明显低于2016年,强调"依法依规"和"有序退出"[7] - 标本兼治:"标"是无序价格战,"本"是不正当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7] - 提出"五统一、一开放":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等五个方面,扩大对外开放[8] 长期影响 - 倒逼不打价格战、不降低产品质量、不靠地方保护的落后产能退出[9] - 能有效提升产品创新能力、降低地方补助依赖度、调节上下游关系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竞争优势[9]
宋雪涛:美股、美债、美元分别在定价什么?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7-02 08:37
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一致预期具有脆弱性,线性外推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1][25] - 美股、美债与美元逐渐分野,三者的核心驱动存在差异 [3][4] - 美股由情绪和资金驱动,美债交织短期衰退预期和长期财政可持续性担忧,美元体现中期关税因素和长期财政可持续性担忧 [4] 美股分析 - 美股趋于短期化、散户化,4月后反弹主要由情绪和资金驱动,散户成为主力,投机心理主导 [7] - 短期利好包括减税持续推进、财政收缩缓和和关税冲击缓和,但可持续性未受重视 [7] - 动摇美股根基的问题未解决:AI叙事动摇、贫富差距扩大、财政问题持续 [7] - 美股上涨结构分化,关税和减税可能加剧贫富差距和美国政治信任问题 [7] - 美股可替代性较低,全球来看美股公司展现出极强的盈利能力和成长增速 [22][24] 美债分析 - 美债定价时间维度中等,短期与长期定价并存:短端定价衰退和降息预期,长端定价远期财政可持续性担忧 [11] - 美国经济走弱迹象清晰,居民消费透支效应展现,劳动力市场压力增大 [13] - 5月PCE数据反映进一步走弱的收支结构:实际支出环比收缩0.3%,实际收入环比收缩0.4% [14] - 通胀下行、数据走弱为联储降息创造条件,美债短端利率可能进一步走低 [15] - 美国财政可持续性未解决,参议院和解法案未来十年或增加3.5万亿至4.2万亿美元赤字 [15] - 债务/GDP比重在2034年或达125%,高于基线情形的117% [19] - 美债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长久期美债可被短久期美债或其他现金类资产替代 [24] 美元分析 - 美元定价时间维度最长,相较年初跌10%左右,反映中期关税因素和长期财政可持续性担忧 [20] - 8月左右关税威胁可能随谈判框架达成而减弱,提供美元转折可能 [20] - 财政长期可持续担忧复杂,主观因素为特朗普激化美债矛盾,客观因素为美元根基被质疑 [21] - 市场对美元走弱预期趋同,分歧在时长和幅度,部分长期看空至70-75 [21] - 美元替代选择更多,海外持有者预期美元长期走弱时易转向其他货币或商品 [24] - 短期美元可能下行至95附近,但长期走势仍需观察 [28] 市场预期与风险 - 当前市场一致预期具有脆弱性,线性外推可能错误 [1][25] - 特朗普退缩不代表对经济的伤害未发生,且随时间推进更接近"翻车"边际 [26] - 政策不会直接触发衰退,但边界已不远,任何升级都可能戳破窗户纸 [28] - 美债交易价值胜过配置属性,波动不对称性会加剧,利率或呈现"缓上急下" [29]
国金高频图鉴 | “618”家电3C消费火爆&关注油价对通胀传导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6-29 11:52
史上最长"618":电商销售火爆 - 2025年"618"促销周期较2024年提前一周启动 叠加"国补"政策刺激 全网零售额达近2万亿元 同比增长9.8% [3] - 头部平台表现分化 淘宝天猫/京东/抖音/拼多多同比增速分别为4%/17%/15%/未披露 综合电商总销售额8556亿元 同比增长15.2% [3] - 家电品类领涨 销售额1101亿元同比+45.6% 美容护肤/粮油调味/休闲零食增速超65% 宠物食品增速最低仅36.4% [3] - 113个品牌成交破亿 超9200个品牌实现翻倍增长 显示消费分级趋势加剧 [5] 以旧换新政策动态 - 2025年1-5月已使用以旧换新资金约1500亿元 部分区域因资金短缺暂缓政策实施 [5] - 中央财政将于7月/10月分两批下达1380亿元补贴 预计下半年月均投放230亿元 [5] - 需警惕高基数效应 2024年9月起以旧换新销售增速陡增 或压制2025年同期社零数据 [6] 房地产市场结构性变化 - 2025年6月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占比达58.2% 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深圳/北京占比超70% [8] - 样本城市数据显示 二手房市场份额自2019年的25%持续攀升至2025年6月的65%+ [8] 原油价格波动传导 - 6月布伦特原油受地缘冲突影响先涨后跌 20日后价格跳水 [9] - 历史弹性测算显示 国际油价每上涨10%将推升国内CPI 0.08个百分点 PPI 0.5个百分点 [9]
宋雪涛:谁导演了美股的情绪市?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6-28 10:55
美股市场情绪分析 核心观点 - 当前美股呈现散户乐观与机构悲观的分化格局,市场脆弱性凸显,短期反弹可能因新担忧出现而反转 [4][20] - 散户乐观情绪源于财政扩张预期、流动性宽松及缺乏优质替代资产,而机构悲观反映在期货持仓和配置倾向 [5][7][15] - 历史数据显示散户短期博弈胜率低,机构资金动向更具前瞻性,当前外资低配美股而超配欧股/新兴市场 [21][27][28] 市场参与者行为 **散户特征** - 6月12日当周散户看多比例达33.2%(1月底以来新高),看空比例33.6%(1月底以来新低) [5] - 股价<1美元的小市值股票成交量占比36.6%,较4月9日上升20个百分点,反映投机活跃 [7][11] - 持仓高度集中化、杠杆化,近三年多头占比上升后美股多走弱,但今年例外 [21][24] **机构动向** - E-mini标普500非商业期货净持仓-12.4万张,处于近一年4%分位极低水平 [7] - 57%全球基金经理认为未来5年非美股票表现最佳,仅24%选择美股 [28] - 机构当前超配欧股/新兴权益,低配美股/美元/能源商品 [21][27] 散户乐观驱动因素 **财政与政策预期** - DOGE削减支出1800亿美元仅完成2万亿美元目标的9%,按当前进度截止日仅能完成31% [13] - 4-5月关税收入大增但财政赤字未缓解,10%关税难以覆盖超万亿利息支出 [13][16] - 特朗普放松监管利好金融(SLR豁免)、能源(环保松绑)、科技行业 [13][14] **流动性环境** - 散户资金受情绪驱动快速回补美股,甲骨文将2026财年资本支出提至超250亿美元强化AI叙事 [14][15] - 美元/美债做空未传导至权益市场,美股因"难替代性"形成护城河 [15] **资产替代性不足** - 欧股(军工/奢侈品)和日股(汽车/电气)缺乏成长性,科技板块市值占比显著低于美股(美股35% vs 欧股20%、日股15%) [15][19][20] 市场前瞻指标 - 标普500预测EPS与硬数据背离,经济意外指数为负时美债美股正相关性增强 [17][31] - 机构净多头仓位与未来4周美股回报呈正相关,而散户多空强弱指标呈负相关 [23][25] - 当前ETF资金流向显示股票类净流入38.9亿美元,固收类9.9亿美元 [30]
宋雪涛:降息的低语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6-27 09:20
美联储降息预期 - 美联储官员近期言论显示降息确定性增强 分歧主要在于降息时点而非必要性 激进派主张7月降息 温和派倾向9月 [3] - 鲍威尔为连续降息打开绿灯 市场利率曲线较上周平行下移10bp 鸽派预期推动整条收益率曲线下行 [3] - 当前降息路径取决于非农数据走弱 关税通胀不会成为降息阻碍 因就业-消费链条已现疲软 [3][14] 美国经济数据 - 5月美国经济环比折年增速回落至去年9月水平 与美元指数走势高度相关(相关系数0.76) 显示汇率反映基本面程度合理 [4] - 企业资本支出预期从衰退水平小幅回暖 但仍未超越去年9月基准 复苏力度有限 [10] - 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行 劳动力市场降温迹象明显 经济数据集体发出降息信号 [11] 关税通胀影响 - 关税与CPI增速仅呈现微弱正相关 实际对通胀推升作用有限 技术进步持续压制电子产品等商品价格 [5] - 需求侧走弱将抑制通胀 供给侧也存在抵消关税影响的机制 沃勒等官员强调关税传导效应被高估 [5] 市场预期演变 - 利率期货显示市场正向更鸽派方向定价 但尚未完全反映潜在降息幅度 官员言论强化降息确定性 [14] - 联储内部共识大于分歧 非农数据将成为降息时点关键指引 经济风险整体偏向下行 [14]
宋雪涛:对当前政策的判断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6-26 09:46
政策核心逻辑 - 政策围绕平衡短期目标(稳增长、稳预期)和长期目标(科技创新、市场化改革)展开,短期目标紧迫性上升但长期目标仍重要 [2] - 当前实现短期目标压力较小: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减弱,国内消费亮眼(5月社零同比+6.4%创2024年新高),出口韧性(5月出口同比+4.8%),二季度经济增速或延续一季度5.4% [2] 消费政策转向 - 以旧换新政策节奏转向"平稳有序",国补资金1380亿待下达但加码可能性低,4月25日-5月31日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电动自行车日均购买量较年初增长61.2%-95.7% [4] - 整治套补骗补成为重点,商务部规范"零公里二手车"乱象,山东审计厅开展补贴资金专项调查 [7] - 地方额外补贴力度或下降,江苏扩围32类家电补贴(15%-20%),福建推动装修材料纳入补贴 [8] 消费长效机制建设 - 政策重心转向供给侧,需改革地方考核机制(消费税下划、增加消费端税收占比)和收入分配(1-5月社保就业财政支出同比+9.2%) [10][11] - 金融支持政策强调供给需求协同,六部门发文要求加大消费供给侧金融资源投入 [12] 房地产政策调整 - 5月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4.6%,政策侧重供给侧改革:推进"好房子"建设(层高≥3米等新规)、盘活存量土地(专项债收储规模1699.4亿,仅20亿用于存量房) [14][15] 改革与科技支持 - 户籍与基本公共服务解绑,财政资源与人口挂钩改革提速 [18]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规模)重点支持科技领域(数字经济/AI/低空经济),科创板拟设科创成长层并放宽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 [19][21] - 科创债政策升级,将推出ETF及股债结合产品 [21]
宋雪涛:走出“内卷”靠什么?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6-23 09:24
核心观点 - 走出内卷需依靠创新突破、改革打破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外交努力打开海外市场 [1][9][13] - 汽车行业价格战导致CPI持续拖累,但包含"技术性通缩"因素,技术进步带来更好物质享受 [3][5] - 价格战压低企业利润率,整车厂应付账款占比高,账期延长引发产业链反弹和政策关注 [7][8] - 内卷源于非市场因素,需破除地方政府行为不规范、外部需求受限等问题 [8][9] - 中欧贸易谈判是解决内卷关键,聚焦新能源领域技术换市场和最低进口价格机制 [9][12][13] 汽车行业价格战影响 - 5月CPI同比下降0.1%,交通通信项降幅达4.3%,其中交通工具分项同比下降3.4% [3] - 5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3%,新能源车增长28%,但社零汽车消费金额增速仅1.1% [3] - 5月中旬汽车市场折扣率达24.8%,为2023年以来最高水平 [3] - 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11月56万元/吨跌至目前6万元/吨,推动新能源车持续降价 [5] - 汽车降价对CPI拖累约0.2-0.3个百分点 [5] 产业链财务压力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4.3%,2023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3.9% [7] - 18家样本车企应付账款和票据总额1.07万亿元,占总负债比例达46.8% [7] - 国际车企应付账款占比普遍低于25.8%,账期通常1-2个月 [7] - 国内整车厂账期从166天延长至215天,部分付款采用需贴现的票据 [7] 政策与行业调整 - 新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大型企业60日内付款 [8] - 多家车企承诺将账期缩短至60天内 [8] - 缩短账期、压降应付账款占比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8] 内卷成因与解决方案 - 内卷源于地方政府政绩观错位和外部需求受限 [8][9] - 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关税,欧洲在10%基础上加征17%-35.3% [8] - 需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公平竞争环境 [9] - 中欧谈判聚焦新能源车最低进口价格和技术换市场 [12] - 欧盟纯电动车渗透率仅15%,中国超30%,北欧达45% [10] 中欧贸易谈判进展 - 欧盟拟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替代现行电动车关税 [12] -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自2021年冻结后出现解冻信号 [12] - 中国新能源产品受欧盟反补贴关税限制,需求空间未完全打开 [9][12]
国金高频图鉴 | 中美航运延时反弹&政策刺激汽车销售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6-22 09:56
中美航运量反弹 - 6月上半月中美航运量迅速反弹,集装箱出港量本周均值59.1,较五月最后一周反弹超25% [2][3] - 5月12日中美关税缓和后贸易往来升温,但航运量修复滞后至6月 [3] 韩国出口回暖 - 6月前10日韩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4%,显著优于5月同期的-23.8% [5] - 对美国、中国、欧盟出口明显好转,但对日本、越南、新加坡出口仍下降 [6] - 电脑周边、船舶、汽车等商品出口增长显著,家用电器、石油产品表现偏弱 [7] 地产销售低迷 - 6月上半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均值23.4万平方米,同比-5.9%,一线城市(-8.9%)弱于三线城市(-3.1%) [9] - 11个样本城市二手房日均销售面积22.3万平方米,同比-4.2% [9] 汽车销量韧性 - 6月1-8日全国乘用车零售34.3万辆,同比增长19%,厂商批发31.1万辆,同比增长10% [12] - 新能源车零售20.2万辆,同比增长40%,渗透率达58.8% [13]
宋雪涛:马斯克之后,DOGE何去何从?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6-20 08:25
"特马组合"关系演变 - 初期特朗普与马斯克建立紧密战略联盟 马斯克被赋予解决滞胀和国家债务的重任 其颠覆性思维被视为关键资产 [4] - 关系恶化源于全球化理念与保护主义政策冲突 4月2日"解放日关税"成为首个标志性分歧点 [5] - "大漂亮法案"增加3万亿美元财政赤字 使马斯克削减赤字努力受挫 并使其成为公众批评焦点 [6] - NASA局长提名被否成为个人层面导火索 5月30日争执后马斯克6月3日公开表达愤怒 [6] 管理哲学与系统性矛盾 - 两人均属阿尔法男性 强势性格导致"一山不容二虎"局面 公开对峙取代私下协商 [8] - 马斯克企业效率导向与政府稳定合规体系根本冲突 其漠视共和党内部利益导致内阁关系破裂 [8] - 加州高铁项目历时15年耗资229亿美元仍未铺设轨道 凸显过度监管导致的系统性低效 [12] - 特朗普新空军一号项目延误12年 纽约中央公园冰场维修案例显示整合式管理可提升效率 [13] DOGE计划进展与转型 - 马斯克任期内实现1750亿美元支出削减(占目标8.75%) 裁员28万人 采用公司化激进管理手段 [11] - 改革面临结构性阻力 福山指出低效源于防腐败过度监管催生的合规至上文化 [12][14] - DOGE 2.0将由体制内人士推进 采用嵌入式改革模式 人员已开始安插至各部门获取财务数据 [15][16] - 特朗普核心战略围绕美债可持续性 包括威胁更换联储主席降息 对外实施关税讹诈等手段 [15] 市场预期与政策误判 - 华尔街"TACO交易"误判特朗普政策韧性 其优先削减赤字而非市场预期的降税放松监管 [17] - 未来可能通过诱发经济衰退实现财政健康 当前市场未充分定价财政紧缩导致的资产重估风险 [18]
宋雪涛:美国发生衰退的速率和潜在深度正在上升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6-17 13:12
核心观点 - 美国经济可能不会出现先胀后滞的分阶段变化,而是系统性地缓慢走弱,非农下行风险或被放大(例如单月增长下滑至5万左右甚至负增长)[1][8] - 随着特朗普不受掌控的议题增多,居民消费意愿可能进一步收缩,经济波动加剧[1][37] - 若去年联储行为逻辑仍具参考性,9月降息(包括大幅或提前降息)概率将明显提升[8][37] 一、"胀"的速率和潜在幅度正在下降 - 美国CPI连续四个月不及预期,核心通胀环比绝对水平与联储目标更一致[9] - 关税敏感细分项目未呈现明显通胀,需求侧走弱带来的涨价约束力更强[11] - 可贸易性CPI未走高,能源商品拉低整体通胀水平,去通胀趋势未被扭转[13] 二、"滞"的速率和潜在深度正在上升 - 非农新增就业数据稳健,但ADP、续申失业金人数等劳动力数据出现裂痕[16] - 2024H1失业率上升0.23%(低于去年同期0.28%),壮年就业率上行修复结束,主因移民供给增长放缓[17] - 永久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比重达1.1%且趋势未止,失业金持续申领人数接近200万人[21] 三、服务(消费)将最先反映经济走弱 - 耐用品(如汽车)前置购买结束,5月汽车环比折年销量明显下滑,居民储蓄率持续走高[28] - 4月可支配收入增量70%来自政府社会福利(贡献超0.5%环比增长),显示居民更依赖安全网而非劳动收入[29] - ISM非制造业PMI自去年6月再次跌破50,新订单分项跌至2022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