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证券

搜索文档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国投证券· 2025-04-27 17: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销售逐步改善,新房价格企稳、二手房交易回升,行业风险收敛,政治局会议定调政策宽松,基本面改善驱动板块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困境反转类房企如金地集团、新城控股等;保持拿地强度的龙头如招商蛇口、绿城中国等;多元经营稳健发展的地方国企如浦东金桥、外高桥等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售回顾(4.19 - 4.25) - 重点监测 32 城合计成交总套数 1.4 万套,环比上周增长 9.1%,2025 年累计成交 24.9 万套,累计同比下降 2.9% [2][15] - 一线城市成交 4251 套,环比上周增长 4.9%,2025 年累计成交 7 万套,累计同比增长 12.2% [2][15] - 二线城市成交 8452 套,环比上周增长 13.3%,2025 年累计成交 14.8 万套,累计同比下降 8.8% [2][15] - 三线城市成交 1400 套,环比上周下降 1.3%,2025 年累计成交 3 万套,累计同比下降 2.6% [2][15] - 重点监测 18 城合计成交二手房总套数 2.9 万套,环比上周增长 0.3%,2025 年累计成交 41.7 万套,累计同比增长 25.1% [20] - 一线城市成交 11106 套,环比上周下降 3.7%,2025 年累计成交 17.1 万套,累计同比上升 53.8% [20] - 二线城市成交 16699 套,环比上周增长 3.4%,2025 年累计成交 22.7 万套,累计同比增长 19.7% [20] - 三线城市成交 1315 套,环比上周下降 1.8%,2025 年累计成交 1.9 万套,累计同比增长 13.3% [20] 土地供应(4.13 - 4.20) - 百城土地宅地供应规划建筑面积 250 万㎡,2025 年累计供应 5758 万㎡,累计同比下降 9.3%,供求比 1.09 [3][24] - 一线城市供应规划建筑面积 0 万㎡,今年累计供应 270 万㎡,累计同比下降 6.9%,累计供求比 0.94 [24][25] - 二线城市供应规划建筑面积 107 万㎡,今年累计供应 2568 万㎡,累计同比下降 6.7%,累计供求比 1.12 [24][25] - 三四线城市供应规划建筑面积 143 万㎡,今年累计供应 2920 万㎡,累计同比下降 11.7%,累计供求比 1.08 [24][25] - 百城供应土地挂牌楼面均价 5154 元/㎡,近四周平均挂牌均价 7552 元/㎡,环比增长 0.2%,同比增长 28.7% [3][25] - 一线城市本周无新增土地挂牌,近四周平均起拍楼面价 38310 元/㎡,环比增长 0%,同比增长 35.2% [25][26] - 二线城市供应土地挂牌楼面价 7141 元/㎡,近四周平均起拍楼面价 8579 元/㎡,环比增长 1.2%,同比增长 19.2% [25][26] - 三四线城市供应土地挂牌楼面价 3664 元/㎡,近四周平均起拍楼面价 3110 元/㎡,环比下降 0.9%,同比增长 14.7% [25][26] 土地成交(4.13 - 4.20) - 百城土地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 191 万㎡,2025 年累计成交 5297 万㎡,累计同比增长 5.7% [4][31] - 一线城市本周无土地成交,今年累计成交 286 万㎡,累计同比下降 4.9% [31][32] - 二线城市成交建筑面积 33 万㎡,今年累计成交 2301 万㎡,累计同比增长 5.2% [31][32] - 三线城市成交建筑面积 158 万㎡,今年累计成交 2710 万㎡,累计同比增长 7.4% [31][32] - 百城住宅用地平均成交楼面价为 3022 元/㎡,环比下降 34.2%,同比下降 65%,整体溢价率为 5%,2025 年平均楼面价 7637 元/㎡,同比增长 19.1%,溢价率 14.4%,较去年同期提高 9.4 个百分点 [4][32] - 一线城市 2025 年平均楼面价 42583 元/㎡,同比增长 57.3%,整体溢价率为 15.7%,较去年同期溢价率上升 9.4 个百分点 [32][33] - 二线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成交楼面价为 3062 元/㎡,整体溢价率为 1%,2025 年平均楼面价 8623 元/㎡,同比增长 12.8%,溢价率 19%,较去年同期溢价率增长 13.6 个百分点 [32][33] - 三四线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成交楼面价为 3013 元/㎡,整体溢价率为 5.9%,2025 年平均楼面价 3110 元/㎡,同比增长 8%,溢价率 2.8%,较去年同期溢价率上升 0.3 个百分点 [32][33]
万业企业(600641):离子注入机订单持续增长,平台化战略初现成效
国投证券· 2025-04-27 17: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 17.74 元/股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万业企业离子注入机订单持续增长,平台化战略初现成效,集成电路设备业务多维突破,铋材料业务落地,供应链协同赋能长期发展,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增长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81 亿元,同比 - 39.72%;归母净利润 1.08 亿元,同比 - 28.8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 0.55 亿元,同比 - 170.63% [1] - 25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2 亿元,同比 + 94.09%;归母净利润 - 0.2 亿元,同比 - 23.2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 0.04 亿元,同比 - 131.03%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12.23 亿元、16 亿元、19.01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4 亿元、2.47 亿元、3.03 亿元 [4] 集成电路设备业务 - 24 年集成电路设备业务实现多维突破,旗下凯世通及嘉芯半导体全年新增订单 2.4 亿元,2020 年至今累计订单规模达 19 亿元,凯世通获 3 家头部客户批量重复订单,开拓 2 家新客户 [2] - 截至 24 年底,凯世通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客户突破 11 家,超低温离子注入机客户突破 7 家,高能离子注入机客户突破 2 家 [2] - 凯世通量产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与高能离子注入机,实现 12 英寸晶圆厂产线国产化应用及产业化推广 [2] 铋材料业务及供应链协同 - 公司持续深化“外延并购 + 产业整合”战略,先导科技入主后,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综合平台建设有望全面提速 [3] - 依托先导科技供应链支持,为凯世通提供关键电子材料和核心零部件,提升设备性能 [3] - 2025 年初实现铋材料及深加工业务开展,发挥协同优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综合竞争力 [3] 股价及交易数据 - 股价(2025 - 04 - 25)为 14.76 元,总市值 137.361 亿元,流通市值 137.361 亿元,总股本 9.3063 亿股,流通股本 9.3063 亿股,12 个月价格区间 9.27 - 20.65 元 [6] 财务指标预测 -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110.3%、30.9%、18.8%;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52.5%、50.6%、22.6% [12] - 2025 - 2027 年毛利率分别为 50.5%、50.5%、50.7%;净利润率分别为 13.4%、15.4%、15.9% [11][12] - 2025 - 2027 年 ROE 分别为 1.4%、1.9%、1.9%;ROA 分别为 0.3%、0.2%、0.2% [12]
长城汽车(601633):2025Q1业绩短暂承压,新品周期下有望迎来拐点
国投证券· 2025-04-27 17: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给予公司2025年20倍市盈率,对应6个月目标价32.79元/股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城汽车2025Q1业绩短暂承压,新品周期下有望迎来拐点 [1] - 全面变革初见成效,进入成长新阶段,主流市场新车周期开启、泛越野市场空间大、品类技术储备丰富出口潜力大 [4] 营收端情况 - 2025Q1公司总销量27.5万台、同比 - 7%,出口总销量9.1万台、同比 - 2%,坦克品牌内销3.4万台、同比 - 13% [2] - 2025Q1单车ASP为15.6万元,同比基本持平,环比减少3千元,预计受销量结构变化影响 [2] 利润端情况 - 2025Q1综合毛利率17.8%,对2024Q1质保金追溯调整后同比减少1.5pct,受规模效应减少等影响 [3] - 2025Q1销售费用23亿元、对2024Q1质保金追溯调整后同比增加约9亿元,财务费用 - 10.28亿元,同比/环比减少11.2/8.9亿元,管理、研发费用基本稳健 [3] - 2025Q1非经常损益2.8亿元,同比减少9亿元,预计受报废税返还延迟确认影响 [3] - 2025Q1单车盈利0.68万元、同比减少0.49万元、环比增长0.08万元 [3] 展望情况 - 主流市场新车周期开启,猛龙、新蓝山已取得初步成功,4月二代枭龙max上市、全新高山开启预售,后续仍有新车上市,国内主流新能源市场销量有望向上 [4] - 泛越野市场空间大,Hi4Z技术相较Hi4T有优势,坦克500Hi4Z等产品有望拓宽目标群体、贡献利润弹性 [4] - 公司品类、动力类型储备丰富,产品力强,随着新车型及动力类型导入放量,本地化产销进程加快,月销有望持续向上 [4] 财务预测情况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3、174.0、209.6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14.1、11.4和9.5倍 [5] - 给出2023A - 2027E主营收入、净利润等多项财务指标预测数据 [12][13]
恺英网络(002517):2025年关注新产品及出海业务
国投证券· 2025-04-27 17: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 [3][5] - 6 个月目标价 19.6 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分别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 51.18 亿元、16.28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9.16%、11.41%;2025 年一季度分别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 13.53 亿元、5.18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46%、21.57% [1] - 公司收入增速自 2020 年以来持续高于行业增速,源于定位清晰擅长 IP 游戏、加大出海布局力度、保持对新技术新业态敏锐度、深耕并储备知名 IP、重视文化及团队建设 [2]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22.8%、15%、15%;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29.4%、15%、10%,分别对应 EPS 0.98 元、1.13 元、1.23 元 [3] 行业情况 - 2024 年全球游戏市场收入规模 1877 亿美元(同增 2.1%)、游戏用户数 34.22 亿(同增 4.5%);国内游戏收入 3258 亿元(同增 7.53%)、用户规模 6.74 亿(同增 0.94%),其中国内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收入 185.57 亿美元(同增 13.39%) [2] 公司经营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稳健经营,收入占比 80%的手游业务同比增速 13.38%,毛利率同比下降 2.75 个百分点;出海业务同比增速 222%(收入占比约 7%),毛利率同比提升 8.53 个百分点 [1] - 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提升 6.51、 - 2.71、0.28、 - 0.57 个百分点至 33.91%、3.96%、 - 1.07%、11.69% [1] 财务预测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4295|5118|6283|7225|7945|[8]| |净利润(百万元)|1462|1628|2108|2423|2641|[8]| |每股收益(元)|0.68|0.76|0.98|1.13|1.23|[8]| |市盈率(倍)|23.7|21.2|16.5|14.4|13.2|[8]| |市净率(倍)|6.6|5.3|3.7|3.1|2.6|[8]| |净利润率|34.0%|31.8%|33.5%|33.5%|33.2%|[8]| |净资产收益率|27.9%|24.9%|22.6%|21.5%|19.5%|[8]| |营业收入增长率|15.3%|19.2%|22.8%|15.0%|10.0%|[9]| |营业利润增长率|26.6%| - 1.3%|31.4%|15.8%|8.1%|[9]| |净利润增长率|42.6%|11.4%|29.4%|15.0%|9.0%|[9]| |毛利率|83.5%|81.3%|81.6%|81.7%|81.8%|[9]| |营业利润率|39.5%|32.7%|35.0%|35.3%|34.7%|[9]| |资产负债率|20.8%|18.4%|15.1%|15.3%|11.6%|[9]| |分红比率|29.1%|13.1%|14.1%|18.7%|15.3%|[9]|
常熟银行(601128):2025年一季度业绩点评:经营韧性凸显
国投证券· 2025-04-27 14: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维持评级,6 个月目标价为 9.63 元,相当于 2025 年 0.90X 的 PB [6][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一季度常熟银行业绩受生息资产扩张和净非息收入拉动,息差下降形成较大拖累,业绩增速略有下降但仍处较高水平 [1] - 资产规模扩张放缓,零售投放需求不足,负债端成本同步下降,存贷利差基本稳定,净非息收入大幅增长,成本收入比同比改善,不良率环比改善,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1][2][5][9] - 随着零售风险逐步出清,资产质量有望改善,负债端成本率持续压降,息差预计降幅逐步收窄,预计业绩将保持韧性,预计 2025 年营收同比增长 9.71%,利润增速为 13.39%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量:资产规模扩张放缓,零售投放需求不足 资产端 - 2025 年一季度末资产规模同比增长 6.67%,增速同比下降,总资产新增 224 亿元,金融投资单季新增 117 亿元贡献 52.00%增量,信贷单季度新增 88 亿元,同业资产单季新增 49 亿元 [2] - 一季度末贷款总额同比增长 6.12%,对公贷款投放支撑贷款规模扩张,金融投资同比增长 3.36%,信贷占生息资产比例环比下降 1.49pct 至 63.36%,金融投资占比上升 1.52pct 至 27.85% [2] - 零售需求较弱,一季度末零售信贷余额同比增长 0.1%,单季度新增 3 亿元,同比少增 27 亿元,主要因个人信贷需求弱且银行加强零售客户管理,零售信贷占贷款总额之比仍在 54.18%较高水平,个人经营贷占比为 69.30%,下一步将深耕网格化吸引优质新客户 [3] - 对公信贷投放平稳,一季度末一般公司贷款同比增长 13.04%,增速同比平稳,票据贴现同比增长 21.28%但规模主动压降,对公贷款单季度新增 85 亿元支撑信贷总额增长,重点支持科创企业、直播电商,1000 万元及以下贷款占总贷款之比为 71.33%,下一步将做小做散实现小微领域差异化竞争 [3] 负债端 - 2025 年一季度末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9.00%,增速快于信贷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活期存款占比 19.17%,较 2024 年末提升 1.06pct,储蓄存款中两年期及以下存款占比较 2024 年末提升 3.71pct 至 50.66% [4] 价:负债端成本同步下降,存贷利差基本保持稳定 - 2025 年一季度净息差为 2.61%,同比下降 22bps,环比改善 2bps,息差趋于稳定,资产端贷款收益率 5.42%,较年初下降 21bps,负债端存款成本率 2.01%,较年初下降 19bps [5] - 预计 2025 年 LPR 仍有下调可能,生息资产收益率会继续下降,负债端计息负债成本率下降将支撑稳息差,预计 2025 全年息差降幅好于上年 [5][9] - 一季度净非息收入同比增长 62.01%,拉动营收增长,净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 495.23%,因去年基数低且代理贵金属、保险等手续费同比增加,以投资收益为主的其他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 48.84% [9] - 一季度成本收入比为 34.74%,同比下降 0.52pct,降本增效成果初显 [9] - 2025 年一季度末不良率 0.76%,较年初改善 1bps,拨备覆盖率 489.56%,较年初下降 10.95pct,预计一季度加紧进行不良催清收及核销工作,预计 2025 年零售风险暴露步入尾声,不良生成率有望见拐点 [9] 投资建议 - 常熟银行在零售、小微业务方面优势明显,随着零售风险逐步出清,资产质量有望改善,负债端成本率持续压降,息差预计降幅逐步收窄,将专注主业深挖经营贷、普惠小微潜力,推动降本增效,预计业绩保持韧性 [10] 财务数据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9,870|10,909|11,968|13,007|13,913| |营收增速|12.05%|10.53%|9.71%|8.68%|6.96%| |拨备前利润(百万元)|6172.05|6825.74|7570.70|8153.71|8712.48| |拨备前利润增速|15.07%|10.59%|10.91%|7.70%|6.8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282|3,813|4,324|4,946|5,479| |归母净利润增速|19.60%|16.20%|13.39%|14.39%|10.78%| |净资产收益率|12.81%|13.19%|13.40%|13.73%|13.51%| |总资产收益率|1.05%|1.09%|1.08%|1.06%|1.02%| |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1.38%|1.47%|1.50%|1.47%|1.41%| |市盈率|5.81|5.50|5.09|4.45|4.02| |市净率|0.72|0.70|0.65|0.58|0.51| |股息率|3.59%|3.59%|3.88%|4.44%|4.92%|[11]
天融信(002212):24全年和25Q1持续提质增效,布局智算云
国投证券· 2025-04-27 14: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维持评级,6 个月目标价 8.55 元,2025 年 4 月 25 日股价 7.19 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天融信 2024 全年和 2025Q1 持续提质增效,虽收入端受外部环境承压下降,但毛利率提升,且公司重点布局智算云,云计算业务有望成新增长方向,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增长,维持买入 - A 评级 [2][3][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20 亿元,同比下降 9.73%,归母净利润 0.83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5 年一季度预计营收 3.20 - 3.40 亿元,同比下降 19% - 24%,归母净利润 - 0.75 至 - 0.65 亿元,亏损收窄;收入下降因外部环境承压,24 年和 25Q1 提质增效,24 年毛利率提升 0.85pct,25Q1 综合毛利率升超 10 个百分点 [2] 全年持续提质增效,控费效果显现 - 2024 年网络安全业务营收 25.50 亿元,同比降 11.49%,受宏观环境影响且主动提升项目质量管控部分集成类项目;云计算业务营收 2.56 亿元,同比增 10.09%,有望成未来新增长点 [3] - 2024 年综合毛利率 61.04%,同比提升 0.85pct,25Q1 综合毛利率升超 10 个百分点;2024 年销售/研发/管理费用同比 + 1.18% / - 40.95% / - 16.42%,三费控制良好 [3] 重点布局智算云,云计算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方向 - 云计算业务含超融合、桌面云和智算云平台三大方向,自 2015 年布局研发,提供完善产品方案,2019 年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细分场景覆盖广、国产化平台适配全,营收占比持续提升 [4] - 2024 年发布算力服务器、智算云平台等系列产品,智算云平台具异构算力管理调度等功能,智算一体机融合多种能力,支持大模型系统联动,应用于多场景,首批通过工信领域大模型一体机能力验证,有望成新增长点助力拓展 IT 基础设施 [4][10]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5/26/27 年实现营业收入 30.14/33.00/36.39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 1.68/2.40/2.98 亿元;维持买入 - A 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 8.55 元,相当于 2025 年 60 倍动态市盈率 [11]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124.5、2820.5、3013.9、3300.3、3638.8 百万元,净利润分别为 - 371.4、83.0、168.3、240.2、298.2 百万元等多项财务指标呈现相应变化趋势 [14]
盾安环境(002011):Q1收入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有所承压
国投证券· 2025-04-27 14: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 的投资评级,给予公司 2025 年 15 倍动态市盈率,相当于 6 个月目标价 15.68 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持续刺激国内空调销量增长,Q1 盾安收入同比快速提升;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Q1 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承压 [1] - 盾安是制冷元器件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拓展制冷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 年 Q1 盾安环境实现收入 30.2 亿元,YoY + 15.0%,实现归母净利润 2.2 亿元,YoY + 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1 亿元,YoY + 5.4%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主营收入分别为 142.1 亿、155.9 亿、172.2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11.1 亿、12.5 亿、14.4 亿元,EPS 分别为 1.05、1.17、1.35 元 [2][4] - 2025 年 Q1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1.5 亿元,YoY + 118.4%,本期末货币资金余额 29.0 亿元,YoY + 7.4% [2] 收入情况 - Q1 单季收入同比快速提升,主要因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提振空调销量,带动上游阀件需求向好,推断 Q1 制冷配件收入延续增长,后续国补政策叠加空调旺季有望刺激空调销售,盾安收入有望延续快速增长 [1] 盈利能力 - Q1 单季盈利能力有所承压,归母净利率 7.2%,同比 - 0.7pct,主要受铜价上涨影响,毛销差同比 - 0.9pct;管理费用率同比 - 0.6pct,研发费用率同比 + 0.3pct;后续拓展高毛利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2] 行业数据 - 25M1 - 2 截止阀、四通阀、电子膨胀阀行业销量 YoY + 7.1%/+7.5%/+14.4% [1] - 2025 年 4 月、5 月、6 月家用空调内销排产较去年实绩分别增长 9.1%/15.4%/28.8% [1]
贵州三力(603439):业绩短期承压,加速拓展OTC渠道
国投证券· 2025-04-27 14: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 的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为 13.11 元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降,2025Q1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下降,业绩短期承压 [1] - 2024 年呼吸系统用药收入平稳增长,核心产品开喉剑终端覆盖度持续提升 [2] - 2024 年完成 OTC 直营体系建设,OTC 渠道营收占比大幅上升,2025 年将继续推进 OTC 渠道深化与团队效能提升 [3]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16.9%、16.0%、14.9%,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15.3%、18.2%、17.2% [4] 财务数据总结 利润表相关 - 2023 - 2027 年主营收入分别为 16.35 亿、21.44 亿、25.08 亿、29.09 亿、33.42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2.93 亿、2.74 亿、3.16 亿、3.73 亿、4.38 亿元 [9] -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36.1%、31.2%、16.9%、16.0%、14.9%,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45.4%、 - 6.4%、15.3%、18.2%、17.2% [10] 资产负债表相关 - 2023 - 2027 年资产总额分别为 29.2 亿、31.92 亿、33.22 亿、36 亿、37.82 亿元,负债总额分别为 12.11 亿、15.97 亿、14.62 亿、15.45 亿、14.99 亿元 [10] - 2023 - 2027 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41.5%、50.0%、44.0%、42.9%、39.6% [10] 现金流量表相关 - 2023 - 2027 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分别为 2.77 亿、1.07 亿、3.83 亿、2.36 亿、5.38 亿元 [10] 其他指标 - 2023 - 2027 年 ROE 分别为 19.9%、17.9%、17.7%、18.9%、20.0%,ROA 分别为 10.1%、8.8%、9.7%、10.6%、11.8% [10] - 2023 - 2027 年 PE 分别为 16.8、17.9、15.5、13.1、11.2 倍,PB 分别为 3.3、3.2、2.7、2.5、2.2 倍 [9][10]
斯迪克(300806):高附加值产品不断突破,规模效应逐步体现
国投证券· 2025-04-27 13: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投资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短期利润端承压,主要因重大建设项目完工转固计提折旧、部分借款费用从资本化转为费用化致财务费用上升;但公司加强创新研发投入,高附加值产品量价提升,预计未来收入和利润将增长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6.9 亿元,同比上升 36.68%,归母净利润 5488.21 万元,同比下降 2.11%;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6.71 亿元,同比增长 1.09%,归母净利润 0.1 亿元,同比增长 - 48.27% [2]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37.13 亿元、49.01 亿元、65.1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3 亿元、2.69 亿元、4.07 亿元 [4] 产品情况 - 主营功能性薄膜材料和电子级胶粘材料,应用于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电子行业,是核心产品和主要盈利来源 [3] - 2024 年 OCA 光学胶等电子级胶粘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电子用材料持续放量,产品结构升级优化 [3] - 自主研发的 OCA 光学胶产品在部分终端突破和技术升级,打破国际巨头垄断,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 [3] 投资建议 - 给予 25 年 50 倍 PE,对应六个月目标价 17.99 元 [4]
北方华创(002371):25Q1业绩表现亮眼,平台化持续布局
国投证券· 2025-04-27 13: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 542.27 元,2025 年 4 月 25 日股价 453.28 元 [7][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及 25Q1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绩亮眼,行业景气向上且关税政策加速国产化进程,公司半导体设备全品类突破、收购芯源微完善布局,预计 2025 - 2027 年业绩良好,维持“买入 - A”评级 [1][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 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8.38 亿元,同比 +35.14%;归母净利润 56.21 亿元,同比 +44.1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55.7 亿元,同比 +55.53% [1] - 25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2.06 亿元,同比 +37.9%;归母净利润 15.81 亿元,同比 +38.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5.7 亿元,同比 +44.75% [1] 行业视角 - 2024 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复苏,销售额突破 1171.4 亿美元,同比 +10%,中国地区销售额同比 +35%,达 495.5 亿美元 [2] - 2025 年中美关税问题升级,高关税政策加速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进程,成熟制程国产设备渗透率有望提升,先进制程替代机遇将显现 [2] 业务突破 - 2024 年公司半导体设备业务全方位突破,刻蚀设备收入突破 80 亿元,薄膜沉积领域收入超 100 亿元,热处理设备收入 20 亿元,湿法设备收入 10 亿元 [3] 公司布局 - 2025 年 3 月 31 日,公司以 85.71 元/股受让芯源微 8.41%股份(16,899,750 股),交易总额 14.48 亿元,整合后双方形成产品互补等优势 [4] 财务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收入分别为 393.86 亿元、492.33 亿元、590.7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6.23 亿元、99.34 亿元、122.67 亿元 [10] 股价表现 - 相对收益 1M、3M、12M 分别为 9.4%、20.7%、40.7%,绝对收益分别为 5.7%、19.5%、48.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