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创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从费用支出看利润分化:——9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
华创证券· 2025-10-28 09:41
9月利润数据概览 - 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为21.6%,前值为20.4%[2] - 考虑基数影响,2025年9月利润相比2023年9月同比为-11.4%,前值为-1.0%[2] - 9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5%,PPI同比为-2.3%,营业收入增速为3.13%[3] - 9月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6%,去年同期可比口径为4.6%[3] - 9月末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速为2.8%,前值为2.3%[2] 利润率与费用分析 - 9月毛利率为14.56%,去年同期为14.7%;费用率为8.29%,去年同期为8.81%[3] - 2024年1-9月工业企业整体费用率为8.36%,去年同期为8.46%[10] - 2024年1-8月研发费用增速为8.35%,而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增速分别为-2.5%、0.6%、1.2%[4] 行业利润分化 - 9月采矿业利润同比为-16.8%,制造业为29.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为19.3%[3] - 制造业内部,上游利润增速为23.8%,中游为25.3%,下游为-3.2%[3] - 1-9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9.4%,高于工业整体增速6.2个百分点[26] 研发投入与盈利关联 - 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1.64%,11个高研发强度行业中有9个在1-9月利润正增长[5] - 这11个高研发强度行业整体利润增速为7.7%,高于工业整体的3.2%[5] 销售与管理费用影响 - 1-8月销售与管理费用合计增速为-0.7%,低于2023年的2.39%和2024年全年的0.4%[6] - 消费品制造业1-9月利润增速为2.0%,较2023年的3.73%和2024年的3.47%持续放缓[6]
杠杆&ETF资金分化:流动性&交易拥挤度&投资者温度计周报-20251027
华创证券· 2025-10-27 23:36
资金流动性 - 资金供给端合计净流入28亿元,较上期177亿元大幅缩减,其中杠杆资金净流入267亿元(近三年分位83%),股票型ETF净流出299亿元(近三年分位5%)[11] - 资金需求端股权融资扩张至252亿元(近三年分位82%),创今年7月以来新高[11] - 南向资金近五月累计净流入超5700亿元[10] - 两融余额达2.44万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2.53%(近三年分位96%)[17] - 散户资金净流入682.6亿元,较前值下降1225.1亿元,处过去五年23.1%分位[90] 交易拥挤度 - 保险交易热度分位上行32个百分点至48%,央企上行26个百分点至49%,银行上行25个百分点至56%[3] - 电子交易热度分位下降23个百分点至53%,家电下降17个百分点至59%,传媒下降14个百分点至13%[3] - 有色交易热度分位达74%,煤炭分位上行22个百分点至37%[62] 投资者情绪与行为 - 自媒体A股搜索热度整体小幅下行,但10/23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带动快手搜索热度明显上行[74] - 公募基金抱团趋势减弱,行业配置偏向消费、周期、电力设备[86] - 抖音平台观看A股内容的用户中,低能级城市和18-24岁青年群体占比上升[77]
两口径基建为何背离?
华创证券· 2025-10-27 21:45
两个基建口径的定义差异 - 广义基建(Wind口径)包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017年该行业占广义基建比重约17%[1] - 广义基建包含“仓储业”,2017年该行业占广义基建比重约4%,而狭义基建不包含此项[1] - 狭义基建(统计局口径)包含“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和“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而广义口径不包含[1] 2025年9月数据背离的具体表现 - 2025年9月,狭义基建投资当月同比增速为-4.6%,较前值-5.9%有所好转[2] - 2025年9月,广义基建投资当月同比增速为-8%,较前值-6.4%进一步下滑[2] - 电热气水业投资同比增速为-2%(前值4%),虽下滑但仍高于广义基建的-8%,排除其为主要背离原因[2] 背离原因分析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高增是狭义基建表现较好的原因之一,前三季度该行业投资增长20.6%[2] - A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达73亿元,同比增长21.5%[2] - 仓储业投资偏弱拖累广义基建,9月其投资增速从4%下滑至-23%,当月拖累广义基建约-0.9个百分点[3]
百亚股份(003006):2025年三季报点评:Q3电商渠道压力延续,外围市场表现亮眼
华创证券· 2025-10-27 20:48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为“推荐”,并予以维持 [2] - 目标股价为31.4元/股 [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23亿元,同比增长12.8%;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2.5% [2]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8.3%;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下降3.9% [2]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7亿元、4.41亿元、5.66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13.6%、35.1%、28.3% [4][8]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6元、1.03元、1.32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0倍、22倍、17倍 [4][8] 分渠道运营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承压,前三季度营收9.33亿元,同比下降10.2%;其中第三季度营收3.41亿元,同比下降11.4% [8] - 线下渠道表现强劲,前三季度营收16.24亿元,同比增长35.7%;其中第三季度营收4.91亿元,同比增长27.2% [8] - 外围市场拓展迅速,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3.4%;单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4.0% [8] 产品与盈利能力分析 - 核心品牌“自由点”前三季度营收25.07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第三季度营收8.20亿元,同比增长8.9% [8] - 大健康系列产品(如益生菌、有机纯棉系列)增长迅速,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5.5%,带动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8]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55.6%,同比微降0.3个百分点 [8]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42.4%,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主要因加强品牌建设及为双十一大促进行投入 [8]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率为6.6%,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8] 投资建议与展望 - 公司品牌势能向上,大健康系列产品保持高增长,核心市场优势稳固,外围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8] - 看好公司盈利能力随规模扩张逐步改善 [8] - 采用DCF估值法得出目标价 [8]
市场情绪监控周报(20251020-20251024):本周热度变化最大行业为煤炭、石油石化-20251027
华创证券· 2025-10-27 20:11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个股总热度因子[7]** - 因子构建思路: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利用投资者有限注意力导致的过度定价与反应不足现象,通过个股的浏览、自选与点击数据构建情绪热度代理变量[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首先计算每只股票每日的浏览、自选与点击次数之和,然后将该数值除以同一日全市场所有股票的浏览、自选与点击次数之和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将归一化后的数值乘以10000,使因子取值区间为[0,10000][7] - 因子评价:该因子作为情绪热度的有效代理变量,能够捕捉市场关注度变化 **2 因子名称:宽基总热度因子[8]** - 因子构建思路:将全A样本按主流宽基指数分组,通过对组内成分股总热度指标求和,得到宽基层面的聚合热度指标[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将股票按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以及"其他"进行分组,对每一组中的所有成分股的个股总热度因子值进行求和处理,得到5个宽基指数的总热度值[8] **3 因子名称:行业总热度因子[20]** - 因子构建思路:采用与宽基总热度相同的方法,对申万一级、二级行业内的成分股总热度进行加总,得到行业层面的热度指标[2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按照申万行业分类标准,对每个行业内的所有成分股的个股总热度因子值进行求和计算[20] **4 因子名称:概念总热度因子[28]**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对概念板块内成分股总热度进行聚合,得到概念层面的热度追踪指标[2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按照概念板块划分,对每个概念对应的所有成分股的个股总热度因子值进行求和计算[28] **5 因子名称:热度变化率因子[11]** - 因子构建思路:计算不同层级热度指标的周度变化率,捕捉市场情绪的边际变化[1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本周热度值与上周热度值的相对变化率,公式为: $$变化率 = \frac{本周热度 - 上周热度}{上周热度} \times 100\%$$ 并对变化率取2期移动平均进行平滑处理[11] **6 因子名称:估值历史分位数因子[38]**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当前估值在历史序列中的相对位置,判断估值水平的高低[3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对于宽基指数,采用滚动5年窗口计算当前PE值在历史序列中的分位数;对于行业指数,从2015年开始计算当前PE值在完整历史序列中的分位数[38]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宽基轮动策略模型[13]**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热度变化率的均值回归特性,构建在宽基指数间进行轮动的交易策略[1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在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计算5个宽基组(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其他)的热度变化率MA2值,选择变化率最大的宽基组进行投资,如果变化率最大的为"其他"组则保持空仓[13] **2 模型名称:热门概念组合策略模型[31]** - 模型构建思路:利用概念热度的短期行为金融特征,构建逆向投资组合[3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每周筛选出热度变化率最大的5个概念,排除概念成分股中流通市值最小的20%股票,然后构建两个组合:TOP组合选取每个热门概念中总热度排名前10的个股等权持有;BOTTOM组合选取每个热门概念中总热度排名最后10只个股等权持有[31]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宽基轮动策略模型[16]** - 年化收益率:8.74%[16] - 最大回撤:23.5%[16] - 2025年收益:38.5%[16] **2 热门概念BOTTOM组合策略[34]** - 年化收益率:15.71%[34] - 最大回撤:28.89%[34] - 2025年收益:42.2%[34]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热度变化率因子(宽基层面)[16]** - 本周变化率最大值:"其他"组提高11.95%[16] - 本周变化率最小值:沪深300降低13.87%[16] **2 热度变化率因子(行业层面)[27]** - 申万一级行业正向变化前5:煤炭(96.1%)、石油石化、交通运输、银行、综合[27] - 申万一级行业负向变化前5:钢铁、汽车、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电力设备(-17.9%)[27] - 申万二级行业正向变化前5:焦炭Ⅱ、油服工程、航运港口、煤炭开采、国有大型银行Ⅱ[27] **3 热度变化率因子(概念层面)[36][37]** - 概念热度变化最大前5:可燃冰(1130.6%)、页岩气(291.9%)、赛马概念(123.4%)、天然气(114.4%)、特色小镇(107.7%)[36][37] **4 估值历史分位数因子[38][39]** - 宽基估值分位数:沪深300(90%)、中证500(98%)、中证1000(94%)[38] - 行业估值分位数80%以上:钢铁、电子、电力设备、银行、轻工制造、国防军工、计算机、医药生物、煤炭、建筑材料、商贸零售[39] - 行业估值分位数20%以下:非银金融、交通运输、食品饮料、综合[39]
中炬高新(600872):2025年三季报点评:仍有压力,延续调整
华创证券· 2025-10-27 19:1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中炬高新维持“强推”评级 [1] - 目标价为23.1元 [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6亿元,同比下降20.0%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下降34.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下降22.8%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45.7% [1] - 预测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为44.33亿元,同比下降19.7% [1] - 预测2025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为5.25亿元,同比下降41.2% [1] - 预测2026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增长22.1%/18.8%至6.41亿元/7.62亿元 [1] 分业务与渠道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美味鲜子公司实现营收10.09亿元,同比下降19.37% [5] - 分产品看,酱油/鸡精鸡粉/食用油收入分别同比下降19.20%/24.18%/31.59% [5] - 分渠道看,分销收入同比下降23.07%,直销收入在低基数下同比增长57.43% [5] - 分区域看,东部/南部/中西部/北部地区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7.32%/19.67%/11.52%/20.26% [5] - 经销商数量第三季度环比净增99家至2898家 [5]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9.5%,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5] - 美味鲜子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为40.31%,同比提升2.17个百分点,主要因原材料采购单价下降 [5]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大幅提升8.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提升1.9个百分点 [5] - 销售费用增加主要因公司强化渠道建设、加大市场推广及品牌营销投入 [5]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率为12.0%,同比下降5.0个百分点 [5] - 美味鲜子公司第三季度净利率为11.87%,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 [5] 经营调整与未来展望 - 公司当前工作重点包括清理渠道库存、维护市场价格,渠道库存已恢复至良性水平,产品价格倒挂基本修正 [5] - 公司围绕“强基、多元、高效”的管理主题推进变革,旨在恢复业务基本盘并释放增长潜力 [5] - 新董事长到任后明确长期主义,支持渐进调整,公司后续动作将更稳健 [5] - 基于2025年三季报,报告将公司2025-2027年EPS预测调整为0.67/0.82/0.98元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27/22/19倍 [1]
【每周经济观察】第43期:WEI指数有所回升-20251027
华创证券· 2025-10-27 18:43
经济景气度 - 华创宏观WEI指数回升至5.3%,较前一周上行1.19个百分点[2][6] -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四周同比降至4.3%,但周度环比由负转正,反弹至3.6%[2][24] 外需与贸易 - 韩国10月前20天出口同比大幅降至-7.8%,从中国进口同比降至-11.6%[22][23] - 中国发往美国载货船舶数量同比大幅降至-28.6%[24] - 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环比上涨7.1%,其中欧洲航线运价环比上涨8.8%[24] 国内需求 - 10月前18日乘用车零售累计同比转为-5.7%,较9月全月的+6%显著下滑[2][8] - 67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降幅扩大至-23%,较9月的-1.2%显著恶化[2][11] - 截至10月19日三周,快递揽收量同比增速降至-0.8%,远低于9月前四周的+12%[2][8] 生产与开工 - 4月以来经济上行动力主要源于基建,沥青开工率均值相比3月底低点上行9.25个百分点[6] - 下游开工率有所回升,江浙织机、半钢胎、全钢胎开工率较上周分别提升2.4、1.0、1.1个百分点[17][21] 价格走势 - 国际油价明显反弹,美油和布油价格分别上涨6.9%和7.6%,收于61.5美元/桶和65.9美元/桶[2][42] - 国内猪肉和鸡蛋批价继续下跌,跌幅分别为1.7%和2.0%[2][43] 财政与金融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超3300亿元,预计拉动项目总投资4.8万亿元,其中12个经济大省投资占比超75%[3][48] - 截至10月24日,新增专项债发行已达3.96万亿元,完成全年计划4.4万亿元的90.1%[47][55][57] 利率与资金 - 国债收益率小幅上行,1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前一周分别上升2.82、2.75、2.4个基点[3][64] - 资金利率保持平稳,DR007收于1.4110%,较前一周微升0.25个基点[64] 政策动向 - 二十届四中全会通稿未提及“供给侧改革”,强调“统一大市场建设”,政策定调转向[3][20] - 工信部指出钢铁、水泥等产业规模已达峰值,传统“低价、走量”扩张模式难以为继[3][20]
举牌热情延续,全年迄今34起:保险行业周报(20251020-20251024)-20251027
华创证券· 2025-10-27 18:4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险资举牌热情延续,2025年全年迄今举牌共计34起,显著高于往年,仅次于2015年水平(62次),体现险资对优质股权投资价值的挖掘[3] - 举牌目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定位为股权投资,选股集中于高ROE资产以提升自身ROE水平;另一类定位为股票投资,选股集中于高股息、高分红资产以稳定贡献投资收益[7] - 近期保险股普遍上涨,主要受部分险企业绩预增带动板块情绪,业绩共性驱因主要来自权益市场投资贡献,财险方面承保端利润亦大幅增长[7] - 展望第四季度及全年,权益市场依旧作为业绩的核心引擎,承保端新业务价值将持续受益于预定利率调整、“报行合一”带来的价值率改善[7] - 从更长维度看,寿险行业负债经营质量逐步改善,更为审慎的内含价值假设下预计估值持续修复;财险板块市净率估值主要挂钩ROE,风险减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带动综合成本率或有望逐步优化[7] 本周行情与动态 - 本周保险指数上涨2.99%,跑输大盘0.26个百分点;保险个股普遍上涨,其中国寿上涨8.75%,太平上涨3.54%,财险上涨3.27%[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85%,较上周末上升2个基点[1] - 中国人寿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67.85-1776.89亿元,同比增长50%-70%[2] -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新能源商业车险签单保费达1087.9亿元,同比增长36.6%,增速远高于车险整体保费3.21%的同比增速[2] - 中国平安于2025年10月20日增持农业银行H股4057.4万股,涉资约2.28亿港元,增持后持股比例由19.93%上升至20.06%[2] - 中邮保险于10月14日买入中国通号H股股票399.5万股,增持后直接持有其H股股票1.01772亿股,占H股股本比例为5.1692%[2] 险资举牌分析 - 2025年险资举牌共计34次(不考虑增持则为28次)[3] - 从行业分布看(不考虑增持),举牌集中于银行(7次)、公用事业(6次)、环保(3次)、非银金融(3次),且主要集中于H股(24次),体现对红利资产的青睐[3] - 举牌参与方多元化,涉及13家保险公司,包括长城人寿(5次)、中国平安(6次)、瑞众人寿(3次)、中邮人寿(3次)等[3] 重点公司估值 - A股人身险公司市盈率估值:国寿0.85倍、新华0.77倍、平安0.7倍、太保0.61倍[3] - H股人身险公司市盈率估值:平安0.66倍、新华0.58倍、太保0.51倍、阳光0.45倍、国寿0.47倍、太平0.32倍、友邦1.3倍、保诚0.98倍[4] - 财险公司市净率估值:财险1.4倍、人保A股1.35倍、人保H股1.06倍、众安1.15倍、再保险0.58倍[4][8] 投资建议与推荐顺序 - 推荐顺序为:中国太保、中国财险H、中国人寿H、中国人保H[8] - 若权益市场持续超预期,推荐新华保险H;若地产出现回暖信号,推荐中国平安[8]
动保行业9月跟踪报告:前3季度多数疫苗品种批签发均同比增长,10月兽药原料药价格指数继续震荡上行
华创证券· 2025-10-27 17:04
行业投资评级 - 动保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 [2] 报告核心观点 - 行业逐渐走出低谷,重点关注低估值且兼具弹性及确定性的标的 [9][71] - 前3季度多数疫苗品种批签发均同比增长,兽药原料药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转正 [2][9][58] - 创新是企业在行业分化中表现优异的关键特质,反刍和宠物动保板块未来几年有望成为核心增量来源 [71][72] 疫苗批签发情况 - **1-9月累计数据**:多数疫苗品种同比大幅增长 [9][12] - 猪用疫苗:口蹄疫疫苗(+9.1%)、圆环疫苗(+29.5%)、伪狂犬疫苗(+27.0%)、猪瘟疫苗(+17.7%)、胃腹二联疫苗(+37.2%)、猪乙脑疫苗(+25.4%);仅蓝耳疫苗(-1.5%)和猪细小疫苗(持平) [9][12] - 禽用疫苗:禽流感三价苗(+9.6%)、新城疫疫苗(+12.4%)、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21.2%);马立克疫苗(持平) [9][12] - 反刍疫苗:布病疫苗(+60.2%)、小反刍兽疫疫苗(-30.1%) [9][12] - 宠物疫苗:国产狂犬疫苗(+22.8%)、国产猫三联疫苗(+74.4%) [9][12] - **9月单月数据**:部分品种增速突出,如布病疫苗(+75.0%)、国产狂犬疫苗(+68.2%)、猪乙脑疫苗(+33.3%)、国产猫三联疫苗(+28.6%) [11] - **增长驱动因素**:养殖盈利、出栏增长、疫病影响、新产品贡献(如圆支二联疫苗同比+47.9%) [9][13][14] - **细分品类表现**:新型疫苗产品表现更优,如口蹄疫多价苗增速(+9.4%)高于单价苗(+8.2%),圆环基因工程单价苗(+30.7%)优于全病毒灭活单价苗(+19.7%) [14] 兽药原料药市场 - **价格指数表现**:截至10月第3周,兽药原料药价格指数(VPI)为69.29,较9月底上涨0.1%,较去年同期上涨6.4% [9][58] - **月度趋势**:10月前3周VPI均值69.33,环比9月上涨0.9%,自6-8月连续下降后,9-10月连续环比转正 [9][58] - **重点品种价格变动**(截至10月第3周) [58][59] - 泰乐菌素:305元/kg,较9月底+1.7%,底部反弹涨幅5.2% - 泰万菌素:425元/kg,较9月底+1.2%,底部反弹涨幅4.9% - 阿莫西林:170元/kg,较9月底+3.0%,底部反弹涨幅4.9% - 替米考星:380元/kg,较9月底+1.3%,底部反弹涨幅2.7% - 氟苯尼考:170元/kg(环比持平),底部反弹涨幅3.7% - **涨价原因**:供应端收紧、下游大单锁定、“金九银十”需求增加、市场竞争趋缓 [9][61] 投资建议与行业展望 - **标的建议**:重点关注瑞普生物、科前生物、回盛生物、生物股份、中牧股份、普莱柯、国邦医药、鲁抗医药等 [9][73] - **行业趋势**:兽药原料药价格企稳回升,大环内酯类产品迎来价格和盈利修复;生猪动保领域竞争激烈,反刍和宠物动保板块因发展阶段早期、新产品管线加持,未来几年有望成为核心增量来源 [71][72] - **竞争格局**:行业盈利中枢下移但企业分化加剧,大型企业资产报酬率显著高于中小企业;行业洗牌加速,未来胜出企业需具备资金实力、现金流业务、战略视野、产品矩阵及管理效率 [72][73]
紫燕食品(603057):2025年三季报点评:经营仍有压力,关注海外进展
华创证券· 2025-10-27 15:45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紫燕食品的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1] - 报告给出的目标价为19.8元,对应2026年预测利润的30倍市盈率 [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4亿元,同比减少6.43%;实现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减少44.3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1亿元,同比增加1.75%;实现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减少40.66% [1]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亿元、2.72亿元、3.3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9.8%、30.3%、24.1% [4]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50元、0.66元、0.81元,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37倍、29倍、23倍 [4]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转正至1.75%,其中鲜货制品收入同比持平 [8] - 分产品看,夫妻肺片/整禽类/香辣休闲/其他鲜货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变化-13.7%/-6.7%/+4.9%/+27.4%,预包装及其他产品同比-1.1% [8] - 分地区看,华南地区营收同比大幅增长73.1%,境外实现营收接近450万元,而华北地区同比下滑17.3% [8] - 分渠道看,经销/直营/其他渠道收入分别同比变化-7.3%/+69.8%/+37.7% [8]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2.9%,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主要受进口牛肉等原材料价格提升、产品结构下滑及规模效应损失影响 [8]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同比分别上升0.1和1.4个百分点,最终归母净利率为8.6%,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 [8] 未来展望与投资逻辑 - 短期经营仍面临压力,根据窄门餐眼数据,10月公司门店数量约5200家,同时牛肉成本自低位回升加大成本压力 [8] - 公司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已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区域开店,并于2025年4月启动尼泊尔生产加工基地项目 [8] - 尼泊尔对华出口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未来通过尼泊尔工厂进口牛肉制品可大幅节省关税成本,提升成本控制能力 [8] - 投资建议关注公司主业调整落地及海外业务未来潜在的收入弹性和成本改善空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