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

搜索文档
汽车行业周报(20250512-20250518)
华创证券· 2025-05-19 00: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行业销量有所恢复,对全年销量维持乐观预期,预计全年零售增速5.2%、批发增速8.4%,后续随经济预期稳定、政策发力、新车上市,销量水平有望维持在较好水平,尤其20万元以上高端品牌需求有望恢复,预估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增速31%,为板块整车、零部件标的业绩提供坚实基础[2] 各目录总结 数据跟踪 - 4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22万辆,同比+11.0%,环比-10.0%;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10.8%,环比-10.0%[4] - 4月乘用车出口销量43万辆,同比+0.4%,环比+5.0%[4] - 4月新势力车企交付量表现亮眼,比亚迪38万辆,同比+21%,环比+0.7%;零跑4.1万辆,同比+1.7倍,环比+10.6%;小鹏汽车3.5万辆,同比+2.7倍,环比+5.5%;理想交付3.4万辆,同比+32%,环比-7.5%[4] - 4月传统车企销量吉利汽车同比增长显著,销量23万辆,同比+53%,环比+0.8%[4] - 4月销量,上汽集团排名第一,38万辆,同比+4.6%,环比-2.4%;吉利汽车排名第二;长安汽车排名第三,19万辆,同比-9.3%,环比-29%[4] - 5月上旬行业折扣率环比微降,折扣率7.2%,环比-0.2PP(4/25),较去年同期+2.3PP(5/10)。折扣金额10,613元,较上期-456元(4/25),较去年同期+3,764元(5/10)[4] - 折扣率变动环比较大的主流品牌有上汽通用雪佛兰+4.2PP、上汽通用凯迪拉克-3.9PP,北京奔驰+2.5PP,欧拉+0.5PP,上汽通用五菱-0.2PP(相较于4/25)[4] 行业要闻 国内新闻 - 5月11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0.6万辆和235.9万辆,环比下降10.5%和12.5%,同比增长12.8%和9.3%。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01.2万辆和907.9万辆,同比增长7.9%和10.2%。其中,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5万辆,同比增长35.9%和33.5%,市场占有率达到36%。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增长30.3%和32.3%,市场占有率达到32.4%[27] - 5月11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汽车出口50.4万辆,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34%。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42.9万辆,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35.9%;商用车出口7.4万辆,环比下降4.2%,同比增长24%。1-4月,汽车出口182.7万辆,同比增长33.4%。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153.9万辆,同比增长34.8%;商用车出口28.8万辆,同比增长26.5%[27] - 5月13日,极氪公告称,董事会已成立特别委员会,用以评估5月7日来自控股股东吉利汽车的非约束性私有化提案[27] - 5月14日,广汽集团宣布以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变革为核心,推动产品本部与广汽研究院重组,强化集团级研发能力。广汽集团大研发体系整合了产品本部、造型设计院、整车开发研究院、平台技术研究院及配套职能部门,形成"市场+技术"双轮驱动的产品开发模式。通过平台化、模块化开发及数字化赋能,在优化产品品质的同时,产品研发周期将从26个月缩短至18 - 21个月,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27] - 5月14日,乘联分会发文称,5月1-1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7.4万辆,同比增长12%,较上月同期增长3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44.6万辆,同比增长8%。5月1-1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46.4万辆,同比增长25%,较上月同期下降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893.2万辆,同比增长12%[27] - 5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吉利汽车收购极氪科技交易完成后,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团投融资管理,并在资本运作、重大对外合作项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吉利控股集团运营管理工作(合并完成前,安聪慧仍担任极氪科技集团CEO)。桂生悦仍担任吉利汽车行政总裁(CEO)及执行董事。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淦家阅仍担任吉利汽车执行董事)。此外,为培养年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戴庆已于今年3月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吉利控股集团CEO汇报工作[27] - 5月16日,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这是重庆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标志着"渝车出海"自此开启新纪元。该工厂投资88亿泰铢,占地约300公顷,设有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发动机总装车间、电池车间等五大核心工艺车间,以及外观检测车间等配套设施[27] - 5月17日,比亚迪全新纯电轿车e7上市,共三款车型,售价区间10.38 - 11.58万元,限时9.88 - 11.08万元。新车瞄准家用及网约车市场,主打高性价比与实用性,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组,有48kWh和57.6kWh两种容量可选,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分别为450km和520km,支持快充,15分钟能补能430公里[27][28] 海外新闻 - 5月13日,由于当前电动汽车需求放缓,本田推迟加拿大电动车投资计划约两年。本田原计划通过投资约150亿加元(包括合资伙伴的投资)在加拿大建立全面的电动汽车价值链,支持到2040年使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占汽车销量100%的全球倡议[28] - 5月15日,现代汽车在沙特开建首家中东工厂,计划明年四季度投产。该厂是现代汽车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按照30%与70%股权比例成立的合资企业。工厂计划2026年四季度投产,年产能为5万辆,包括纯电动汽车和内燃机车型[28] - 5月16日,比亚迪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欧洲总部官宣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000亿福林(约合2.48亿欧元),其中匈牙利政府计划提供200亿福林支持。该项目将创造2000个工作岗位。欧洲总部承载销售与售后、车辆认证及测试、车型本地化设计与功能开发三大核心职能[28] 市场表现 - 本周汽车板块涨幅+2.71%,板块排名1/29[9] - 本周指数涨幅情况:上证综指+0.76%、沪深300 +1.12%、创业板指+1.38%、恒生指数+2.09%;本周汽车指数涨幅情况:汽车板块+2.71%、零部件+2.79%、乘用车+3.90%、商用车-0.75%、流通服务+1.18%[9] 投资建议 整车 - 重点推荐江淮汽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江淮汽车有望在5月底迎来尊界S800上市,作为豪华品牌具备竞争禀赋的品牌,潜在向上弹性较大。理想在5月上市智驾焕新款后,订单表现较强,随AI营销推进和年中VLA、i8推出,月销量有望达到5万以上。市场依然担心吉利、比亚迪价格端压力,但两家公司都有较好的成本消化能力,中报表现有望超预期[6] - 建议关注位置相对较低但今年经营开始从底部上行的上汽集团、北汽蓝谷[6] 零部件 - 机器人板块近期迎来反弹,继续推荐拓普集团、豪能股份、冠盛股份、福达股份、敏实集团[6] - 高阶智驾下沉放量,建议关注地平线机器人、比亚迪电子、速腾聚创、亿咖通等[6] - 推荐主业基本面表现良好的星宇股份、继峰股份、银轮股份[6] 重卡 - 继续看好25年国四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行业景气向上以及核心标的盈利的持续兑现,重点推荐潍柴H、潍柴A、重汽A,建议关注重汽H[6]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20250512-20250518):关税矛盾缓和带来补库效应,本周丁二烯、PX、PTA价格涨幅居前-20250518
华创证券· 2025-05-18 23: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关税缓和带来补库效应,短期补库使交易环节回暖,但25年整体税率仍高,市场对EPS下行及关税反复的担忧未消除 [4][12] - Q2和Q3看好成长板块,尤其是卡脖子和自主可控的新材料方向,新材料标的估值有优势,有望量利共振 [4][12] - 2025年度能源化工行业策略围绕新疆、新材料、新世界三个主题,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4][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策略 - 化工行业处于盈利和估值双底,短期补库带动交易回暖,但市场担忧仍在,建议关注新材料公司成长机会 [4][12] - 国家对杜邦中国立案调查,关注潜在国产化受益方向 [14] - 春耕旺季拉动农药需求,多种农药价格上涨,草甘膦有望转机,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5][16] - 2025年有望成为新疆煤化工项目EPC招标元年,关注相关标的 [16] - 赛轮轮胎与小米合作开发轮胎,看好国产轮胎品牌提升在估值端兑现 [17] - 有机硅厂家计划提价降负,旺季将至,涨价弹性可期,关注相关企业 [18] - 民爆行业预计受益于化债带来的内需改善,关注相关标的 [23][24] - 继续看好维生素、制冷剂、磷矿石、民爆等供给短缺或受约束的行业 [24] - 磷矿价值重估正在进行,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25] - 未来资源端优势将凸显,资源禀赋领先的企业和国企有望展现更强竞争力 [26] 主要化工品价格及价差变化 - 本周华创化工行业指数环比+0.95%,同比-21.44%;行业价格百分位环比+0.37%;行业价差百分位环比-0.88%;行业库存百分位环比-6.29%;行业开工率环比-0.36% [13][28] - 原油价格震荡上涨,动力煤价格下行 [39][41] - 本周价格涨幅居前的有丁二烯、三唑锡等,跌幅居前的有乙二胺、对硝基氯化苯等 [13][42] - 本周价差涨幅居前的有丙烯腈价差、丁二烯价差等,跌幅居前的有草甘膦、软泡聚醚价差等 [13][49] - 本周开工率最高的有辛醇、石脑油等,提升居前的有三聚磷酸钠、百草枯等 [13][50] 基础化工细分子行业跟踪 行业跟踪—轮胎 - 赛轮轮胎与小米合作开发轮胎,国产轮胎品牌认知有望提升,估值端有望兑现 [52] - 采矿业和制造业发展有望驱动非公路轮胎和巨胎市场增长,国产替代加速 [53] - 天然橡胶价格震荡上行,预计下周区间整理,关注产区气候和下游拿货情绪 [54][55] - 炭黑市场推涨运行,预计下周商谈重心小涨,幅度有限 [56] - 近期海运费持续松动下探,本周国内半钢胎/全钢胎开工率环比大幅上行 [57] - 2025年5月第2周乘用车日均销量同比+30%,2024年乘用车累计销量同比+5.91%,商用车累计销量同比-3.96% [58] - 2025年轮胎企业成本有望传导,需求有望边际提升,国产轮胎有望抢占外资份额,但需关注贸易壁垒 [59]
新华医疗(600587):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医疗器械板块短暂承压,制药装备增长稳健
华创证券· 2025-05-18 2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约 21 元 [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4 年全年营收 100.21 亿元(+0.09%),归母净利润 6.92 亿元(+5.75%),扣非归母净利润 6.23 亿元(+0.60%);单 Q4 营收 25.97 亿元(-3.63%),归母净利润 0.75 亿元(-0.97%),扣非归母净利润 0.16 亿元(-74.94%);单 25Q1 营收 23.08 亿元(-8.74%),归母净利润 1.60 亿元(-23.97%),扣非归母净利润 1.58 亿元(-24.53%);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现金 0.25 元(含税) [2] - 预计公司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8.0、9.3、10.3 亿元(25 - 26 年预测原值为 8.3、10.3 亿元),同比增加 15.4%、16.2%和 10.7%,EPS 分别为 1.32、1.53、1.69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2、10 和 9 倍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00.21 亿、106.75 亿、117.76 亿、129.6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0.1%、6.5%、10.3%、10.1% [4]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92 亿、7.98 亿、9.28 亿、10.2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8%、15.4%、16.2%、10.7% [4]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1.14、1.32、1.53、1.69 元,市盈率分别为 13、12、10、9 倍,市净率分别为 1.2、1.1、1.0、0.9 倍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60667.79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60436.20 万股,总市值 93.06 亿元,流通市值 92.71 亿元 [6] - 资产负债率 46.69%,每股净资产 12.96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23.70/14.71 元 [6] 业务分析 - 24 年医疗器械板块收入 37.35 亿元(-10.37%),因国内招投标减少承压;制药装备板块收入 21.71 亿元(12.90%),稳健增长,冻干面膜设备在医美行业首单突破,无菌保障类耗材产品发展良好;医疗商贸收入 31.25 亿元(+8.04%),积极转变模式;医疗服务收入 8.34 亿元(-9.51%),持续瘦身,挂牌转让山东新华昌国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 [9] - 24 年国内收入 97.39 亿元(-0.32%),海外收入 2.81 亿元(+16.51%),坚持内外并举,探索 AKD 模式,部分合作伙伴工厂取得资格认证或运营,感控等产品线打入欧盟等高端市场,多款产品首次出口销售 [9] 盈利及费用情况 - 24 年总体毛利率 26.06%,略下滑 1.31pts,净利率略提高至 6.90%(+0.14pts),因高毛利率医疗器械板块收入占比下降、低毛利率医疗商贸板块收入占比上升及制药装备毛利率下滑,但销售、管理费用率共下降 1.44pts [9] - 25Q1 毛利率下降至 23.79%(-0.89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均提高,净利率下降至 6.99%(-1.51pct) [9]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方面,2024 - 2027 年资产合计分别为 155.26 亿、167.40 亿、181.08 亿、195.73 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 75.44 亿、78.90 亿、85.39 亿、91.98 亿元 [10] - 利润表方面,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00.21 亿、106.75 亿、117.76 亿、129.68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6.92 亿、7.99 亿、9.28 亿、10.28 亿元 [10] - 现金流量表方面,2024 - 2027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4.51 亿、13.97 亿、9.04 亿、12.46 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3.19 亿、-6.70 亿、-6.79 亿、-6.21 亿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4.07 亿、3.39 亿、-1.28 亿、-1.47 亿元 [10]
创新药周报:全球首个METADC获批上市治疗NSCLC-20250518
华创证券· 2025-05-18 23: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创新药领域,围绕NSCLC中MET靶点展开研究,介绍MET失调机制、获批疗法及艾伯维MET ADC药物进展,还涵盖本周创新药企表现、国产新药申报、企业公告、交易事件及全球创新药获批情况等内容,为投资者提供行业动态和潜在投资机会参考[9][19][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本周创新药重点关注 国内创新药回顾 - 本周创新药企涨跌幅:涨幅前5为兆科眼科(+30.91%)、君圣泰(+19.78%)、德琪医药(+18.34%)、思路迪(+14.57%)、嘉和生物(+14.48%);跌幅前5为歌礼制药(-17.10%)、传奇生物(-12.59%)、康宁杰瑞制药(-8.72%)、云顶新耀(-7.77%)、康乃德(-7.26%)[39] - Biotech公司最新市值:恒瑞3435亿元、百济神州1285亿元等[43] - 国产新药IND数量为25个,NDA数量为4个,涉及嘉因生物、君赛生物等多家企业[44] - 本周创新药企公告:诺诚健华一季度营收增长,科济药业批准股份购回计划,恒瑞医药公告H股上市,复宏汉霖获纳入指数及启动临床,荣昌生物临床研究达终点及新药申请获受理,贝达药业递交药品上市申请,泽璟制药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和誉将汇报临床试验数据[46] - 本周创新药交易事件:涉及望石智慧、石药集团等多家企业,交易类型包括合作、许可、资产收购等,总交易金额有10.65亿美元、13.00亿美元等[48] 全球新药速递 - NSCLC中的MET信号通路失调:肺癌常见,NSCLC约占85%,MET失调会促进肿瘤侵袭等,MET蛋白过表达是常见失调形式,不同类型MET改变发生率和临床意义有差异[9][14] - NSCLC适应症中靶向MET的获批疗法:已有多种药物获批,多为小分子抑制剂,对MET ex14跳变患者有效,对MET过表达肿瘤无效,艾伯维telisotuzumab vedotin成全球首款获批MET ADC药物[19] - 艾伯维:全球首款MET ADC美国获批单药治疗EGFR WT NSCLC:5月14日FDA加速批准Teliso - V治疗MET蛋白高过表达患者,基于II期临床试验LUMINOSITY数据,公司还开展全球III期临床[24] - 艾伯维:MET ADC联用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NSCLC:I/Ib期研究表明组合用药有效且可耐受,常见TEAE为周围感觉神经病变等,5例TEAE导致死亡但与药物无关[29] - MET ADC药物竞争格局:艾伯维领先,除Teliso - V获批,ABBV - 400结直肠癌适应症进展至临床III期,还有荣昌生物RC108、恒瑞医药SHR - 1826等处于临床II期[30][31] - 艾伯维:新一代MET ADC ABBV - 400在多种实体瘤中有抗肿瘤活性:I期研究显示其在CRC、GEA、EGFR野生型nsq - NSCLC等实体瘤中有可耐受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35] - 荣昌生物RC108:针对MET阳性晚期实体瘤I期临床研究推进,与信达生物合作开展联合用药研究,联合EGFR TKI伏美替尼临床研究数据将发布[36] - 恒瑞医药SHR - 1826:开展多中心开放Ib/II期临床研究,单药治疗晚期实体瘤I期临床也在进行中[36] 第三部分:本周创新药重点关注 国内创新药回顾 未提及相关内容 全球创新药速递 - 默沙东:HIF - 2α抑制剂获FDA批准治疗罕见肿瘤PPGL:5月14日FDA批准belzutifan治疗PPGL,基于II期临床试验LITESPARK - 015数据,这是其在美国获批的第三项适应症[52] - 默沙东:K药联合化疗±贝伐治疗铂类耐药卵巢癌III期试验成功:5月15日宣布III期临床KEYNOTE - B96试验达到PFS主要终点和PD - L1阳性患者OS次要终点,试验继续进行,安全性与先前报告一致[53]
计算机行业周报(20250512-20250516):Agent+医疗,重塑医疗产业-20250518
华创证券· 2025-05-18 23: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计算机(中信)指数下跌 1.40%,创业板指数上涨 1.38%,上证指数上涨 0.76%,维持看好以算力基建、基础软件、AI+应用为核心的投资方向 [7][10] - Agent 技术进步使智能医疗 Agent 在诊断辅助系统、手术机器人、个性化治疗方面实现突破,国内医疗信息化企业拥抱 Agent 助力智能化转型,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7][11][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周观点 - 本周计算机(中信)指数下跌 1.40%,创业板指涨 1.38%,上证指数涨 0.76%,板块周涨幅前三为天利科技、宏景科技、志晟信息,跌幅前三为 ST 立方、*ST 广道、航天长峰 [7][10] - 5 月 19 日鸿蒙 PC 将正式发布,AI 进入全生态全行业融合阶段,企业级服务及多领域迎来 AI+时刻,看好算力基建、基础软件、AI+应用投资方向 [7][10] 周行情(05.12 - 05.16)回顾 - 本周上证指数涨 0.76%,创业板指涨 1.38%,计算机指数跌 1.40%,跑输创业板指 2.78 个百分点,行业排名 29/30 [17] 资金情况回顾 - 本周全部 A 股资金净流出 2012.55 亿元,计算机资金净流出 325.40 亿元,计算机 ETF 基金份额下滑 2.91% [20] Agent+医疗,构造医疗信息化新态势 Agent 技术重塑医疗行业 - Agent 技术进步使智能医疗 Agent 在诊断辅助系统、手术机器人、个性化治疗方面实现突破 [11][21] 企业积极拥抱 Agent,助力医疗信息化建设 - 卫宁健康发布 WiNEX Copilot 2.2,加强智能体技术,具备可即用、可编排、可管理特点,完成 34 款开箱即用应用,推出 50 余个 Agent,沉淀 50 + 科室提示词模板 [24][25] - 润达医疗联合研发的"睿兵 Agent",打造"医知 Dr"与"论界 Schola"两大核心体系,覆盖患者全流程管理与学术研究全链条 [29] - 万达信息子公司打造的"金小唐"AI 智能体,可提供覆盖多端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31][32] - 东华软件"智多型(A.I.Cogniflex)"AI Agent 平台完成大模型适配,智能电子病历系统优化医疗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35] - 晶泰控股融合多技术构建"高通量实验 - 高质量数据 - 高智能模型"闭环,推动药物发现与创新 [37][38] - 医渡科技以"医疗智能大脑"YiduCore 为核心,开发多款智能体应用,打造 AI 中台,业务覆盖多领域,与滕皋军院士团队合作开发"小肝人" [41] - 讯飞医疗科技智医助理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在多场景落地,参与制定评估体系,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表现优异 [46] 投资建议与相关标的 - 建议关注卫宁健康、润达医疗、万达信息、东华软件、晶泰控股、医渡科技、讯飞医疗科技、医脉通 [7][15][49]
新华医疗(600587)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
华创证券· 2025-05-18 23: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目标价 21 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全年营收 100.21 亿元(+0.09%),归母净利润 6.92 亿元(+5.75%),扣非归母净利润 6.23 亿元(+0.60%);单 Q4 营收 25.97 亿元(-3.63%),归母净利润 0.75 亿元(-0.97%),扣非归母净利润 0.16 亿元(-74.94%);单 2025Q1 营收 23.08 亿元(-8.74%),归母净利润 1.60 亿元(-23.97%),扣非归母净利润 1.58 亿元(-24.53%);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现金 0.25 元(含税) [2] - 结合 2025Q1 业绩,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8.0、9.3、10.3 亿元(2025 - 2026 年预测原值为 8.3、10.3 亿元),同比增加 15.4%、16.2%和 10.7%,EPS 分别为 1.32、1.53、1.69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2、10 和 9 倍;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 2025 年 16 倍估值,对应目标价约 21 元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00.21 亿、106.75 亿、117.76 亿、129.6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0.1%、6.5%、10.3%、10.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92 亿、7.98 亿、9.28 亿、10.2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8%、15.4%、16.2%、10.7%;每股盈利分别为 1.14、1.32、1.53、1.69 元;市盈率分别为 13、12、10、9 倍;市净率分别为 1.2、1.1、1.0、0.9 倍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60667.79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60436.20 万股,总市值 93.06 亿元,流通市值 92.71 亿元,资产负债率 46.69%,每股净资产 12.96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23.70/14.71 元 [5] 业务分析 - 招投标下滑背景下,医疗器械板块承压,2024 年该板块收入 37.35 亿元(-10.37%);制药装备稳健增长,收入 21.71 亿元(12.90%),其中冻干面膜设备在医美行业首单突破,无菌保障类耗材产品合同额和客户群倍增,新签国贸合同额度高增长;医疗商贸积极转型,收入 31.25 亿元(+8.04%);医疗服务持续瘦身,挂牌转让山东新华昌国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收入 8.34 亿元(-9.51%) [8] 地区分析 - 2024 年公司国内收入 97.39 亿元(-0.32%),海外收入 2.81 亿元(+16.51%);公司坚持内外并举,探索 AKD 模式,印尼、沙特等地合作伙伴工厂取得资格认证或正常运营,感控、口腔、洁净等产品线打入欧盟等高端市场,多款产品首次出口销售 [8] 盈利分析 - 2024 年公司总体毛利率为 26.06%,略下滑 1.31pts,净利率略提高至 6.90%(+0.14pts);2025Q1 毛利率下降至 23.79%(-0.89pct),净利率下降至 6.99%(-1.51pct) [8] 财务预测表 - 对 2024 - 2027 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指标进行预测,如 2025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预计分别为 106.75 亿、117.76 亿、129.68 亿元,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 7.98 亿、9.28 亿、10.28 亿元等 [9]
信用周报:利差大幅收窄后信用债如何配置?-20250518
华创证券· 2025-05-18 22: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当前债券市场进入震荡环境,赚取资本利得的交易难度放大,可重点关注确定性的票息机会,从绝对收益率角度考虑配置信用债,同时分板块给出不同投资建议[13][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利差大幅收窄后信用债如何配置? (一)信用债市场复盘 本周资金价格前低后高,中美经贸联合声明影响下债市承压,利率债收益率全线上行,信用债收益率走势分化且表现优于利率债,银行二永债表现偏弱,其余信用品种 1 - 4y 收益率普遍下行、利差大幅收窄,5 - 15y 收益率普遍上行、利差被动收窄且长端收窄幅度小[11] (二)信用策略:重点关注确定性的票息机会 当前债券市场进入震荡环境,可重点关注确定性的票息机会 1. **当前信用利差处于什么水平**:1 - 2y 品种利差压缩较极致,中长端较去年最低点仍有空间,债市震荡下信用利差进一步压缩空间有限[14][24] 2. **当前信用债收益率处于什么水平**:各信用品种收益率普遍可达到正 carry,不同期限和品类的信用债收益率较 R007 有不同程度的高出[25] 二、重点政策及热点事件 本周重点关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城市更新意见、万科获大股东借款、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等事件[33] 三、二级市场 本周信用债收益率走势分化,利差普遍收窄,不同板块的信用债收益率和利差有不同表现,各板块有相应投资机会[36] 四、一级市场 本周信用债发行规模 1223 亿元,环比减少 475 亿元,净融资额为 - 157 亿元,环比减少 197 亿元,城投债发行规模和净融资额也环比减少[6] 五、成交流动性 本周信用债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成交活跃度有所上升,银行间市场成交额从 4320 亿元升至 5501 亿元,交易所市场成交额从 2341 亿元升至 3362 亿元[6] 六、评级调整 本周共 2 家评级调低主体,3 家评级调高主体[6]
联影医疗(688271):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海外快速增长,国内市占率持续提升
华创证券· 2025-05-18 22: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 156 元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业务快速增长,收入占比提高至 22%,取得高端市场突破与新兴区域渗透双重成果,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完善 [6] - 国内虽受行业整顿和政策落地进度影响收入下滑,但凭借创新策略实现新增市场份额结构性突破 [6] - 维保业务稳健增长,拉动整体毛利率提高 [6] - 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18.9、22.9、27.8 亿元,同比增长 49.3%、21.4%、21.7% [6] 相关目录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03 亿、124.13 亿、149.57 亿、179.65 亿元,同比增速为 -9.7%、20.5%、20.5%、20.1% [2]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62 亿、18.85 亿、22.88 亿、27.84 亿元,同比增速为 -36.1%、49.3%、21.4%、21.7% [2] - 每股盈利分别为 1.53、2.29、2.78、3.38 元,市盈率分别为 90、60、50、41 倍,市净率分别为 5.7、5.3、4.8、4.3 倍 [2]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82415.80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59329.90 万股,总市值 1135.94 亿元,流通市值 817.74 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 29.69%,每股净资产 24.61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143.70/92.81 元 [3] 业绩情况 - 24 年全年营收 103.00 亿元(-9.73%),归母净利润 12.62 亿元(-36.09%),扣非归母净利润 10.10 亿元(-39.32%) [6] - 24Q4 营收 33.46 亿元(-15.90%),归母净利润 5.91 亿元(-35.09%),扣非归母净利润 5.46 亿元(-34.67%) [6] - 25Q1 营收 24.78 亿元(+5.42%),归母净利润 3.70 亿元(+1.87%),扣非归母净利润 3.79 亿元(+26.09%) [6] 业务情况 - 海外业务 2024 年营业收入 22.66 亿元,同比增长 35.07%,占总体营业收入 22.00% [6] - 国内业务 2024 年收入 76.64 亿元,同比下滑 19.43%,RT 业务线增长 18.05%至 3.19 亿元,MR 收入 31.92 亿元,同比下滑 2.66%;CT 收入 30.48 亿元,同比下滑 25.03%;MI 收入 12.99 亿元,同比下滑 16.31%;XR 收入 5.87 亿元,同比下滑 22.80% [6] - 维保业务 2024 年收入 13.56 亿元(+26.80%),毛利率提高至 63.43%(+1.71pts),拉动整体毛利率提高至 48.54% [6]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指标给出 2024 - 2027 年预测数据,如货币资金、应收票据、营业成本等 [7] - 主要财务比率方面,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有相应预测变化 [7]
透景生命(300642):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承压,自研+并购丰富产品管线
华创证券· 2025-05-18 22: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为 16 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业绩承压,受市场环境变化和集采政策推行等因素影响,收入 4.37 亿元,同比下降 19.53%;2025 年 Q1 业绩仍承压,主要受行业政策影响,集采影响试剂收入,价格敏感的 ICL 客户对 HPV 用量同比减少 [8]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开展投资并购丰富管线,2024 年研发费用率为 15.05%,通过并购进入真菌检测领域,还参与了干眼症和 AI 领域的投资 [8]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0.4、0.5、0.6 亿元,同比增长 5.7%、27.2%和 32.9%,对应 PE 分别为 62、49 和 37 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4.37 亿、4.39 亿、5.06 亿、5.8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9.5%、0.4%、15.4%、16.1% [4]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34 亿、0.36 亿、0.46 亿、0.6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61.4%、5.7%、27.2%、32.9% [4]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0.21、0.22、0.28、0.38 元,市盈率分别为 66、62、49、37 倍,市净率均为 1.5 倍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16302.19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13770.70 万股,总市值 22.73 亿元,流通市值 19.20 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 10.33%,每股净资产 9.24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 18.53/10.74 元 [5]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全年营收 4.37 亿元,同比下降 19.53%,归母净利润 0.35 亿元,同比下降 61.37%,扣非归母净利润 0.26 亿元,同比下降 59.24% [2] - 单 Q4 营收 1.16 亿元,同比下降 18.19%,归母净利润 0.10 亿元,同比下降 78.19%,扣非归母净利润 0.12 亿元,同比下降 67.73% [2] - 单 2025Q1 营收 0.75 亿元,同比下降 19.53%,归母净利润 47 万元,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 -221 万元 [2] 集采影响 - 公司的 HPV 产品全面实施集采价格,也参与肿瘤标志物等产品集采,申报产品全部入选,集采降价后,肿瘤标志物检测产品和 HPV 检测产品出库量有所下降,但收入降幅明显高于出库量降幅,HPV 产品收入同比下降 31.38% [8] - 第三方和体检客户受集采影响较大,价格敏感的第三方检测客户对 HPV 采购价格大幅下调,导致公司在第三方检测客户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51.17%;直销模式下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31.76%,经销模式下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13.70%,医院客户受集采影响程度低于第三方检测和体检客户 [8] 研发与投资 - 2024 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为 15.05%,用于多个技术平台的 70 余个项目研发,宫颈癌筛查临床研究以及拓展甲基化检测样本类型研究已完成全部临床研究工作并提交变更注册申请 [8] - 2024 年通过并购进入真菌检测领域,还参与干眼症和 AI 领域投资,为创新领域布局奠定基础 [8]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 2024 - 2027 年进行预测,如 2024 - 2027 年货币资金分别为 3.09 亿、4.15 亿、3.73 亿、3.52 亿元等 [9] - 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预测,如 2024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19.5%、0.4%、15.4%、16.1%等 [9]
汽车行业周报(20250512-20250518):5月行业销量恢复,全年销量展望乐观-20250518
华创证券· 2025-05-18 22: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行业销量有所恢复,对全年销量维持乐观预期,预计全年零售增速5.2%、批发增速8.4%,后续随经济预期稳定、政策发力、新车上市,销量水平有望维持在较好水平,尤其20万元以上高端品牌需求有望恢复,预估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增速31%,为板块整车、零部件标的业绩提供坚实基础[2] 各目录总结 数据跟踪 - 4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22万辆,同比+11.0%,环比-10.0%;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10.8%,环比-10.0%[4] - 4月乘用车出口销量43万辆,同比+0.4%,环比+5.0%[4] - 4月新势力车企交付量表现亮眼,比亚迪38万辆,同比+21%,环比+0.7%;零跑4.1万辆,同比+1.7倍,环比+10.6%;小鹏汽车3.5万辆,同比+2.7倍,环比+5.5%;理想交付3.4万辆,同比+32%,环比-7.5%[4] - 4月传统车企销量吉利汽车同比增长显著,销量23万辆,同比+53%,环比+0.8%[4] - 4月销量,上汽集团排名第一,38万辆,同比+4.6%,环比-2.4%;吉利汽车排名第二;长安汽车排名第三,19万辆,同比-9.3%,环比-29%[4] - 5月上旬行业折扣率环比微降,折扣率7.2%,环比-0.2PP(4/25),较去年同期+2.3PP(5/10)。折扣金额10,613元,较上期-456元(4/25),较去年同期+3,764元(5/10)[4] - 折扣率变动环比较大的主流品牌有上汽通用雪佛兰+4.2PP、上汽通用凯迪拉克-3.9PP,北京奔驰+2.5PP,欧拉+0.5PP,上汽通用五菱-0.2PP(相较于4/25)[4] 行业要闻 国内新闻 - 5月11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0.6万辆和235.9万辆,环比下降10.5%和12.5%,同比增长12.8%和9.3%。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01.2万辆和907.9万辆,同比增长7.9%和10.2%。其中,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5万辆,同比增长35.9%和33.5%,市场占有率达到36%。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增长30.3%和32.3%,市场占有率达到32.4%[27] - 5月11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汽车出口50.4万辆,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34%。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42.9万辆,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35.9%;商用车出口7.4万辆,环比下降4.2%,同比增长24%。1-4月,汽车出口182.7万辆,同比增长33.4%。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153.9万辆,同比增长34.8%;商用车出口28.8万辆,同比增长26.5%[27] - 5月13日,极氪公告称,董事会已成立特别委员会,用以评估5月7日来自控股股东吉利汽车的非约束性私有化提案[27] - 5月14日,广汽集团宣布以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变革为核心,推动产品本部与广汽研究院重组,强化集团级研发能力。广汽集团大研发体系整合了产品本部、造型设计院、整车开发研究院、平台技术研究院及配套职能部门,形成"市场+技术"双轮驱动的产品开发模式。通过平台化、模块化开发及数字化赋能,在优化产品品质的同时,产品研发周期将从26个月缩短至18 - 21个月,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27] - 5月14日,乘联分会发文称,5月1-1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7.4万辆,同比增长12%,较上月同期增长3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44.6万辆,同比增长8%。5月1-1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46.4万辆,同比增长25%,较上月同期下降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893.2万辆,同比增长12%[27] - 5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吉利汽车收购极氪科技交易完成后,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团投融资管理,并在资本运作、重大对外合作项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吉利控股集团运营管理工作(合并完成前,安聪慧仍担任极氪科技集团CEO)。桂生悦仍担任吉利汽车行政总裁(CEO)及执行董事。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淦家阅仍担任吉利汽车执行董事)。此外,为培养年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戴庆已于今年3月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吉利控股集团CEO汇报工作[27] - 5月16日,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这是重庆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标志着"渝车出海"自此开启新纪元。该工厂投资88亿泰铢,占地约300公顷,设有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发动机总装车间、电池车间等五大核心工艺车间,以及外观检测车间等配套设施[27] - 5月17日,比亚迪全新纯电轿车e7上市,共三款车型,售价区间10.38 - 11.58万元,限时9.88 - 11.08万元。新车瞄准家用及网约车市场,主打高性价比与实用性,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组,有48kWh和57.6kWh两种容量可选,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分别为450km和520km,支持快充,15分钟能补能430公里[27][28] 海外新闻 - 5月13日,由于当前电动汽车需求放缓,本田推迟加拿大电动车投资计划约两年。本田原计划通过投资约150亿加元(包括合资伙伴的投资)在加拿大建立全面的电动汽车价值链,支持到2040年使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占汽车销量100%的全球倡议[28] - 5月15日,现代汽车在沙特开建首家中东工厂,计划明年四季度投产。该厂是现代汽车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按照30%与70%股权比例成立的合资企业。工厂计划2026年四季度投产,年产能为5万辆,包括纯电动汽车和内燃机车型[28] - 5月16日,比亚迪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欧洲总部官宣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000亿福林(约合2.48亿欧元),其中匈牙利政府计划提供200亿福林支持。该项目将创造2000个工作岗位。欧洲总部承载销售与售后、车辆认证及测试、车型本地化设计与功能开发三大核心职能[28] 市场表现 - 本周汽车板块涨幅+2.71%,板块排名1/29[9] - 本周指数涨幅情况:上证综指+0.76%、沪深300 +1.12%、创业板指+1.38%、恒生指数+2.09%;本周汽车指数涨幅情况:汽车板块+2.71%、零部件+2.79%、乘用车+3.90%、商用车-0.75%、流通服务+1.18%[9] 投资建议 整车 - 重点推荐江淮汽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江淮汽车有望在5月底迎来尊界S800上市,作为豪华品牌具备竞争禀赋的品牌,潜在向上弹性较大。理想在5月上市智驾焕新款后,订单表现较强,随AI营销推进和年中VLA、i8推出,月销量有望达到5万以上。市场依然担心吉利、比亚迪价格端压力,但两家公司都有较好的成本消化能力,中报表现有望超预期。此外,建议关注位置相对较低但今年经营开始从底部上行的上汽集团、北汽蓝谷[6] 零部件 - 机器人板块近期迎来反弹,继续推荐拓普集团、豪能股份、冠盛股份、福达股份、敏实集团[6] - 高阶智驾下沉放量,建议关注地平线机器人、比亚迪电子、速腾聚创、亿咖通等[6] - 推荐主业基本面表现良好的星宇股份、继峰股份、银轮股份[6] 重卡 - 继续看好25年国四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行业景气向上以及核心标的盈利的持续兑现,重点推荐潍柴H、潍柴A、重汽A,建议关注重汽H[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