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

搜索文档
有色金属海外季报:凯撒铝业2025Q2加工收入环比增长3.0%至3.74亿美元,净利润环比增长4.5%至2300万美元
华西证券· 2025-07-25 21: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2 凯撒铝业净销售额、加工收入、净利润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增长 2025 年展望维持加工收入和调整后 EBITDA 同比增长预期 [2][10] 报告各部分总结 经营及业绩情况 - 2025Q2 净销售额 8.23 亿美元 环比增长 1.57% 同比增长 6.5% [2] - 2025Q2 合金金属套期成本为 4.49 亿美元 去年同期为 3.67 亿美元 [2] - 2025Q2 加工收入为 3.74 亿美元 环比增长 3.0% 同比增长 1.4% [2] - 2025Q2 单位加工收入为 1.30 美元/磅 环比下跌 1.5% 同比上涨 4.8% [2] - 2025Q2 净利润为 2300 万美元 环比增长 4.5% 同比增长 21.1% 摊薄后每股收益为 1.41 美元 环比增长 7.6% 同比增长 22.6% [2] - 2025Q2 调整后净利润为 2000 万美元 环比减少 16.7% 同比减少 25.9% 调整后摊薄后每股净收益为 1.21 美元 环比减少 16.0% 同比减少 25.8% [2] 分业务营收情况 航空航天/高强度应用 - 2025Q2 发货量 5990 万磅(2.72 万吨) 环比增加 6.4% 同比减少 3.7% [3] - 2025Q2 净销售额为 2.279 亿美元 环比增长 6.1% 同比增长 0.8% [3] - 2025Q2 加工收入为 1.272 亿美元(单位加工收入为 2.12 美元/磅) 环比增长 5.6% 同比减少 4.6% [3] 包装应用 - 2025Q2 发货量 1.411 亿磅(6.40 万吨) 环比增加 8.4% 同比减少 3.3% [3] - 2025Q2 净销售额为 3.409 亿美元 环比增长 8.5% 同比增长 9.1% [3] - 2025Q2 加工收入为 1.297 亿美元(单位加工收入为 0.92 美元/磅) 环比增长 1.8% 同比增长 9.1% [3] 一般工程应用 - 2025Q2 发货量 6340 万磅(2.88 万吨) 环比减少 2.6% 同比增加 6.6% [3] - 2025Q2 净销售额为 1.854 亿美元 环比增长 2.1% 同比增长 14.0% [3][7] - 2025Q2 加工收入为 8570 万美元(单位加工收入为 1.35 美元/磅) 环比增长 2.6% 同比增长 3.8% [7] 汽车挤压件 - 2025Q2 发货量 2400 万磅(1.09 万吨) 环比持平 同比减少 14.6% [8] - 2025Q2 净销售额为 6890 万美元 环比增长 3.0% 同比减少 1.1% [8] - 2025Q2 加工收入为 3160 万美元(单位加工收入为 1.32 美元/磅) 环比减少 0.6% 同比减少 4.2% [8] 现金流和流动性 - 2025 年上半年报告的调整后 EBITDA 为 1.41 亿美元 为库存现金等支出提供资金 [9] -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 公司流动资金总额为 5.38 亿美元 包括 1300 万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 5.25 亿美元循环信用贷款 循环信用贷款项下有 3300 万美元未偿借款 [9] - 2025 年 7 月 15 日 公司宣布派发每股 0.77 美元的季度现金股息 8 月 15 日支付给 7 月 25 日营业结束时登记在册的股东 [9] 2025 年展望 - 公司维持 2025 年全年加工收入同比增长 5%-10% 调整后 EBITDA 同比增长 10%-15% 的展望 [10]
AI/AR眼镜系列报告(三):显示与光学方案深度绑定,静待全彩MicroLED量产
华西证券· 2025-07-25 19: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AI模型的搭载和各大厂商入局,AR眼镜有望加速迭代放量,Micro LED作为核心零部件之一将深度受益,预计到2030年搭载Micro LED的AR眼镜出货量超2200万台 [4][114][1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显示:与光学方案深度绑定,静待全彩Micro LED量产 - 显示方案需与光学方案适配,Micro LED与光波导技术适配,是AR近眼显示应用的终极方案,近年搭载“光波导+Micro LED”方案的AR眼镜数量逐年提升 [1][9] - 目前市场上的显示方案有LCOS、DLP、LBS、Micro OLED和Micro LED,“Micro OLED+BirdBath”方案可均衡成本和显示效果,加速消费级AR眼镜铺开,但光波导技术光效低,Micro OLED难以实现正常入眼亮度 [1][9] Micro LED:显示技术六边形战士,各维度优势突出 - Micro LED是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具备Micro OLED高分辨率等特点,继承无机LED特性,可提升响应时间等性能,改善Micro OLED亮度低和寿命短的问题,但存在良率低等问题 [2][13] - Micro LED产品有用于中大尺寸显示领域的低像素密度显示屏和用于微显示领域的高像素密度显示屏两大发展方向,本文聚焦应用于AR眼镜的高像素密度技术 [19] 技术难点:全彩显示为核心难点,亟待产业突破 衬底制备:微缩制程对外延衬底提出更高要求 - 外延衬底存在波长均匀性、缺陷控制和侧壁损伤问题,为保证显示效果和外延生产良率,需控制波长变化标准差和缺陷密度,微缩制程会使侧壁损伤导致可用发光面积大幅减少 [25][28][29] - 目前Micro LED衬底材料有蓝宝石、硅、碳化硅等,但与GaN外延层存在晶格和热失配问题,采用GaN材料作衬底可提高晶体质量,但制备技术难度高、价格昂贵且尺寸小,难以满足商用需求 [31] 芯片结构:垂直结构可进一步缩小芯片尺寸 - Micro LED芯片结构分为倒装结构和垂直结构,倒装结构出光面积大,但易出现台面电流拥挤;垂直结构散热能力强、电流分布均匀,可缩小尺寸,但制备技术复杂、成本高、量产能力有待提高 [32][33] 键合工艺:晶圆级单片混合集成工艺可实现规模量产 - 传统键合方法采用芯片键合路线,存在对位精度、弯曲效应和铟凹陷等难点 [35][37] - 晶圆级混合集成技术采用标准半导体工艺流程,无需高对准精度,可缩小芯片尺寸、提高像素密度,实现低成本批量生产和规模效应 [41] 全彩显示:合光方案较为成熟,单片全彩加速推进 - Micro LED全彩方案包括合光方案、量子点色转换、三色堆叠和单片直接外延,合光方案相对成熟,但模组体积有待缩小,三色堆叠和单片外延方案工艺难度高,处于实验室阶段 [3][43] 厂商布局:各大厂商积极布局,JBD技术实力领先 JBD - 成立于2015年,专注Micro LED微显示技术研发与创新,产品包括AM - µLED微显示屏等,提供多样化全彩解决方案,亮度技术指标持续突破,合肥产线一期竣工,年产能达1.2亿套 [57][61][64] 镭昱光电 - 成立于2019年,采用共阳极架构和量子点全彩技术,实现AR级别单片全彩Micro - LED微显示芯片,产品有PowerMatch®️ 1全彩Micro LED微显示屏等,采用量子点色转换方案,自研光刻式量子点制程优化了色域表现 [71][72][81] 思坦科技 - 成立于2018年,布局三大Micro LED产品线,提供设计与代工服务,已形成完整链条,厦门量产线设计年产能600万套 [86][89][91] 诺视科技 - 成立于2021年,自主研发VSP技术,实现多项技术突破,推出量产级单片全彩XGA Micro LED芯片,峰值亮度突破50万尼特,一期量产线已投入生产 [93][96][98] 赛富乐斯 - 成立于2017年,是原位量子点Micro LED显示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包括R系列芯片和T系列微显示模组,自主研发NPQD技术,解决红光光效低难题,贯通大尺寸硅基产线,月产能60万套,新项目已投产 [99][102][111] 投资建议 - 据测算,2030年搭载Micro LED的AR眼镜出货量有望达1122万台,Micro LED出货量超2200万台,相关受益标的有JBD等未上市公司及三安光电等上市公司 [114][117]
有色金属海外季报:QuantumScape为使用Cobra隔膜工艺进行更大批量的QSE-5B1样品生产做好准备
华西证券· 2025-07-25 13: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与PowerCo扩展合作协议,新增现金支付高达1.31亿美元,展示了固态锂金属技术平台价值,现金流预测延长至2029年 [1][2] - 公司与另一家全球主要汽车OEM签署联合开发协议,加强合作以达成商业化和授权协议,市场吸引力加速增长 [3] - 公司完成年度目标,Cobra工艺取代Raptor成基础隔膜生产工艺,预计今年发B1样品,2025、2026年分别实现相应目标 [6] - 公司二季度资本支出830万美元,全年资本支出预期范围缩减,调整后EBITDA亏损指导范围缩小,现金使用期限延长至2029年 [7] - 本季度是公司发展转折点,扩展协议展现固态平台经济价值和轻资本商业模式力量,技术平台有潜力改变多行业,潜在市场规模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扩展PowerCo协议 - 公司与PowerCo扩展现有的合作与许可协议,未来两年PowerCo向公司提供高达1.31亿美元额外付款,首批超10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已实现 [1] - 扩展协议使PowerCo有权每年生产多达额外5吉瓦时(总计可达85吉瓦时)的公司电池,还获得未来许可某些先进技术的权利 [2] 商业合作更新 - 公司与另一家全球主要汽车OEM签署联合开发协议,加强合作以达成商业化和授权协议,市场吸引力加速增长 [3] 年度目标及产品发布计划更新 - 公司完成年度目标,Cobra工艺取代Raptor成基础隔膜生产工艺,预计今年发B1样品,正安装更高产量电池生产设备 [6] - 公司二季度交付QSE - 5电芯用于测试,未来交付基于Cobra的B1样品,计划2026年开始现场测试 [6] 财务展望 - 二季度资本支出830万美元,全年资本支出预期范围缩减至4500万至6500万美元 [7] - 二季度公认会计原则运营费用和净亏损分别为1.236亿美元和1.147亿美元,调整后EBITDA亏损6300万美元 [7] - 公司将全年调整后EBITDA亏损指导范围缩小至2.5亿美元至2.7亿美元,现金使用期限延长至2029年 [7] 战略展望 - 本季度是公司发展转折点,扩展协议展现固态平台经济价值和轻资本商业模式力量 [8] - 公司与其他OEM关系加深,技术平台有潜力改变多行业,潜在市场规模每年达数千亿美元 [8]
Lynas2025Q2REO产量同比增长47%至3,212吨,镝和铽分离产线已于5月和6月首次投产
华西证券· 2025-07-25 13: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2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生产经营表现良好,多项产品产量和营收增长,且多个项目有积极进展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2025Q2生产经营情况 - 稀土氧化物(REO)产量3212.0吨,环比增68%,同比增47%;销量2828.0吨,环比增16%,同比减12%;平均实现价格60.2澳元/公斤,环比涨19%,同比涨42%;Mt Weld扩张项目二阶段预计2025Q3完成 [1] - 混合碳酸稀土(MREC)项目持续推进,马来西亚工厂窑炉维护3月完成,Kalgoorlie工厂改进工艺提升质量,生产运行率提高 [2] - 氧化镨钕(NdPr)产量2080.0吨,环比和同比均增38% [3] - 重稀土分离的镝和铽分别于5、6月首次投产,收到大量客户咨询;签署两份开发新稀土项目谅解备忘录 [4] 财务业绩指标 - 2025Q2实现销售收入1.70亿澳元,环比增38%,同比增25%;销售回款1.527亿澳元,环比增22.55%,同比增29.96%;期末现金和短期存款1.664亿澳元 [7] 增长项目进展情况 - Mt Weld扩建施工进入最后阶段,选矿厂移交调试,破碎机回路已调试,磨矿和浮选回路通电,药剂交付开始;电力合作方混合发电站建设有进展,太阳能发电场建成,首台风力涡轮机安装 [8] - 美国稀土加工厂工程团队解决废水管理挑战替代方案需额外资本支出,正与美国政府积极讨论 [9] - 签署两份开发马来西亚新稀土项目谅解备忘录,一份涉及供应MREC,另一份涉及合作建钕铁硼永磁体烧结生产厂及供应稀土材料 [10]
资产配置日报:麻了-20250724
华西证券· 2025-07-24 23:35
报告核心观点 7月24日“反内卷”行业声明使资本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股市和部分商品上涨,债市下跌;国内商品市场有韧性,股市热门板块轮动,海外黄金、美元、美债独立行情;债市短期受资金影响,恢复是时间问题,权益行情和科技行情走强,资金参与积极,后续关注低位补涨和宏观事件影响 [2][5][8] 国内商品市场表现 - 反内卷交易回温,焦煤、碳酸锂、玻璃和多晶硅涨幅超5%,焦煤连续四日涨停,生猪回调2.2% [2] - 期现货价差上,多数“反内卷”品种期货大幅升水,焦炭等期货较现货高出32.95%、17.14%、16.36%和9.54% [2] - 远近月合约价差上,碳酸锂等“近强远弱”,生猪等“远强近弱” [3] - 多空持仓比上,焦炭和碳酸锂多空比下降,多晶硅等上升 [3] 反内卷举措 - 法律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拟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 [4] - 监管层面,市场监管总局整治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 [4] - 产业层面,光伏拟修订多晶硅能耗标准,纯碱等行业协会开会防恶性竞争,炼焦协会推动涨价 [4] 股市表现 - 热门板块轮动,海南、稀土等领涨,大盘、双创、小微盘均上涨 [5] - 雅江水电站概念热度下降,基建行情反弹,题材上事件热点和低位补涨并行 [9] - 科技行情走强,科创100和科创50分别上涨1.86%和1.17% [10] 债市表现 - 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期货主力合约下跌 [5] - 资金收敛,央行逆回购净回笼1195亿元,非银隔夜利率升高 [6] - 债市受“反内卷”行情、超长国债发行遇冷、债基赎回三重利空 [7] - 短期资金是关键,若央行呵护,债市或快速修复,否则需等风险偏好回落 [8] 海外市场表现 - 黄金定价关税谈判结果,美元定价美联储货币独立性,美债收益率横盘震荡 [5] 港股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51%,恒生科技下跌0.05%,AH股溢价中枢下移 [11] - 南向资金净流入37.19亿元,不同互联网品种资金流向不同,港股银行更具韧性 [11]
基金转债持仓季度点评:25Q2固收+基金持仓,转债供不应求
华西证券· 2025-07-24 21:36
业绩表现 - 2025Q2典型固收+基金跑赢纯债基金,转债基金收益率中位数为3.52%,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基金分别为1.08%、1.24%、1.07%、0.96%[1][9] 规模仓位 - 2025Q2一、二级债基规模分别增加800、385亿元至8487、8077亿元,转债基金环比下降36亿元至948亿元,主动转债基金环比下降24亿元至441亿元[2][20] - 2025Q2一级债基转债仓位环比微降0.11个百分点至8.54%,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基金分别环比回落1.59、0.81个百分点至10.63%、5.90%,主动转债基金环比提升0.64个百分点至85.34%[2][24] 仓位下调原因 - 被动降仓,管理人难寻合适标的,只能持现等待[3][26] - 一季度降仓投资者二季度难回补仓位,且处于边配置边兑现状态[3][26] - 转债估值高,低价配置策略逻辑削弱,银行退出约束底层配置策略容量[3][26] 个券配置 - 公募基金重点加仓金融个券及周期消费领域中低价权重标的,如增持上银转债17.06亿元等[4][35][37] - 银行等转债因退出被动减配,新能源等标的兑现行情,如杭银转债减持59.12亿元等[4][37][39] 投资策略 - 转债值得做多,正股不走弱时,估值波动是配置机会[4][54] - 延续哑铃配置思路,推荐大盘底仓、博弈内需政策预期品种和关注科技成长板块[4][54]
资产配置日报:商品多头或在撤退-20250723
华西证券· 2025-07-23 23:37
报告核心观点 - 商品市场在连续急涨后出现降温迹象,资金开始回归理性,商品多头或在撤退;债市利率或进入初步修复期,可布局长端资产;权益行情震荡,反内卷&基建行情波动,资金切换至低位板块博弈补涨行情 [1][7][8] 国内资产 商品市场 - 国内商品市场未能延续普涨,多空博弈激烈,走势分化,涨幅超 5%品种减少,部分品种转跌,反映资金回归理性 [2] - 反内卷品种期货升水幅度高,积累回调风险;远近月价差显示市场对远期乐观情绪松动,但生猪受政策消息影响远月合约表现强于近月 [3] 股市 - 水电概念领涨,保险等概念补涨,水泥等概念回归理性;科技行情逆势攀升,小微盘偏弱 [4] - 万得全 A 下跌,成交额缩量,上午走强午后回落;雅江水电站题材分歧加剧,基建板块压力增大;低位板块补涨明显,科技、大金融、消费接棒行情;港股市场显著走强 [8][9][10] 债市 - 10 年、30 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期货下跌;资金面边际收敛,现券短端有压力,但银行负债端暂时稳定 [4][6] - 长端利率随权益、商品市场风险偏好波动;商品多头或撤退,债市利率进入初步修复期,可布局长端资产 [7][8] 海外市场 - 美元市场交易后鲍威尔时代美联储独立性及日美关税协议等逻辑,美元指数回落,美债收益率徘徊,伦敦金价格暂歇;日股、日元走强,日债收益率上行 [5] 政策层面 - 大商所等针对热门品种发布风险提示函,国家能源局发布煤炭供应通知,农业农村部召开生猪产业座谈会,市场处于政策预期与基本面现实角力阶段 [4] 资金面 - 央行回笼力度提升,资金面边际收敛,资金利率小幅回升,但仍处中性范围;资金面调整给现券短端带来压力 [5][6] 行情波动原因 - 反内卷和基建逻辑偏中长期,资金推动行情短期大幅上涨,导致短期波动;雅江水电站题材行情细化,基建行情回落 [9] 后市展望 - 资金将继续寻找低位板块配置,科技和消费中涨幅不高行业有望受关注;反内卷和基建中长期叙事仍成立,调整后可博弈中长期价值 [11][12]
Metro Mining 2025Q2 铝土矿产量同比增加 21.7% 至 171.3 万湿吨,成本同比增长 5.0%至 40 澳元/湿吨
华西证券· 2025-07-23 22: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2铝土矿产量和发货量同比增加,成本同比增长,现场利润和净回值单位收益显著提升,虽受风暴影响但问题已解决,勘探工作推进,财务上现金状况和债务融资有明确情况 [1][2][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生产经营情况 - 2025Q2铝土矿产量171.3万湿吨,同比增加21.7%;发货量168.5万湿吨,同比增加18.8%;成本40澳元/湿吨,同比增长5.0% [1][2][3] - 北昆士兰约克角铝土矿2025Q2产量和发货量达170万湿吨,同比增19%,现场利润32澳元/湿吨,同比增长500%,比2024Q4增长83%;上半年出货190万湿公吨,全年可交付650 - 700万湿吨 [3] - 中国上半年进口铝土矿1.03亿吨,同比增长33%,Metro实现离岸价净回值单位收益72美元/湿吨,较2024Q4增长41%,较2025Q1增长16% [3] - 季度出货量原计划增约15%,因风暴影响产量受阻约6周,问题解决但单位成本受影响,6月进行停工维护并提前第三季度活动 [4] - 勘探工作通过准入协议推进,钻探计划位于特定区域,有矿权地达成“租赁”协议 [4] 财务业绩情况 - 2025Q2末现金状况为2870万澳元 [5] - 美元优先担保债务融资总额为5660万美元,贷款摊销期从2025年7月开始 [5] - 澳元/美元货币对冲账簿名义总价值为2.4亿美元,平均汇率为0.63澳元/美元 [7] 生产运营数据 |指标|Q2 2025|Q4 2024|Q2 2024| | --- | --- | --- | --- | |铝土矿开采量(千湿吨)|1713|2046|1407| |铝土矿发货量(千湿吨)|1685|2056|1418| |到岸价定价(澳元/湿吨)|81.3|72.7|63.8| |离岸价收入(澳元/湿吨)|71.9|51.0|43.4| |场地成本(澳元/湿吨)|31.0|26.2|31.8| |特许权使用费(澳元/湿吨)|9.0|7.2|6.3| |总成本(澳元/湿吨)|40.0|33.4|38.1| |场地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澳元/湿吨)|31.9|17.4|5.3| [8]
有色金属海外季报:淡水河谷2025Q2矿产铜产量同比增加17.8%至9.26万吨,镍产量同比增长44.4%至4.03万吨
华西证券· 2025-07-23 17: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淡水河谷 2025Q2 生产经营情况良好,铜、镍、铁矿石产量有不同程度增长,部分产品销量也有所增加,但各产品平均实现价格多数同比下跌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Q2 生产经营情况 - 铜产量 9.26 万吨,同比增加 17.8%,环比增加 1.9%,得益于 Sossego 铜矿品位提高等;销量 8.9 万吨,同比增加 17.0%,环比增加 8.7% [1] - 镍产量 4.03 万吨,同比增加 44.4%,环比减少 8.2%,得益于加拿大和 Onça Puma 较强资产表现等;销量 4.14 万吨,同比增加 20.7%,环比增加 6.4% [2] - 铁矿石产量总计 8359.9 万吨,同比增加 3.7%,环比增加 23.6%,得益于 Brucutu 工厂强劲表现等;销量总计 7734.6 万吨,同比减少 3.1%,环比增加 16.9% [2] - 球团矿产量共计 790 万吨,同比减少 12%(100 万吨),符合修订后的 2025 年产量指导 [2] 2025Q2 主要产品平均实现价格 - 铜平均实现价格为 8985 美元/吨,同比下跌 2.4%,环比上涨 1.1% [3] - 镍平均实现价格为 15800 美元/吨,同比下跌 15.2%,环比下跌 1.9% [3] - 铁精粉平均实现价格为 85.1 美元/吨,同比下跌 13.3%,环比下跌 6.3% [3] - 铁矿石球团平均实现价格为 134.1 美元/吨,同比下跌 14.7%,环比下跌 4.8% [3]
鼎沸时,看科技
华西证券· 2025-07-23 10:20
科技板块承接资金逻辑 - 6月底以来融资余额持续回升,截至7月21日升至19045亿元,接近3月20日高点19402亿元,推动更多资金入市并催化FOMO心理[9] - 7月以来市场围绕“反内卷”和基建板块交易,逻辑偏中长期,行情加速过快或扩散过广时,交易型资金可能流出[10] - 科技板块热度退坡但产业叙事强化,TMT拥挤度低,AI等产业进展不停,有望承接流出资金,且通胀预期不影响其配置逻辑[2][10][16] 细分科技行业机会 - 半导体有望补涨,科创50指数6月23日以来仅涨6.10%,跑输万得全A(9.75%),价格或被低估,国产GPU企业获IPO受理,万得半导体指数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44.92%[20] - AI板块值得关注,产业竞争加剧,Grok4发布、GPT - 5或今夏发布,H20芯片解禁助国内企业研发,AI Agent提升用户黏性推动产业升级[23][24] - 机器人概念7月以来走强,7月21日万得宇树机器人指数涨5.57%,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提升关注度[28] - 深海科技行情走强,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海洋经济,其与军工、资源品、机器人概念有联动价值[28] 风险提示 - 权益市场风格加速轮动,超预期政策出台致风格漂移,科技产业超预期事件影响科技逻辑,海外不确定性扰动[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