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

搜索文档
华新水泥(600801):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尼日利亚项目落地
中泰证券· 2025-09-02 17:0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5%以上 [1][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51.05% 扣非归母净利润10.70亿元 同比增长57.29% [4] - 海外业务量价齐升 水泥熟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28亿元 同比增长15.37% 销量839万吨 同比增长10.41% 单吨售价由471元增长至492元 [4] - 尼日利亚项目收并购落地 完成83.81%股权交割 交易对价7.74亿美元 标的公司成为间接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 [4] - 筹划境外子公司分拆上市 整合全部境外资产至新设子公司并推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 分拆后仍保持控制权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0.47亿元 同比小幅下降1.17% 但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4] - 水泥熟料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26元/吨至330元/吨 成本下降11元/吨至230元/吨 毛利率提升至30.23%(去年同期20.71%) [4] - 骨料业务销售均价下滑5元/吨至36元/吨 成本下降3元/吨至19元/吨 毛利率47.91%(去年同期47.41%) [4] - 混凝土业务销售价格下降7元/方至261元/方 成本下降10元/方至227元/方 毛利率13.12%(去年同期11.61%) [4] - 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6.73亿元、32.53亿元、35.50亿元(前次预测25.8亿元、30.6亿元、33.2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7倍、10.4倍、9.5倍 对应PB分别为1.1倍、1.0倍、0.9倍 [1][4] 业务发展 - 海外产能持续扩张 截至2025年中期在12个国家建有生产基地 海外运营水泥粉磨产能达2470万吨/年 [4] - 非洲地区实现营业收入21.36亿元 同比增长21.51% 亚洲地区营业收入22.04亿元 净利润4.74亿元 同比增长44.14% [4] - 在建项目包括马拉维20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莫桑比克栋多30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等 在建熟料产能合计约155万吨/年 [4] - 国内水泥业务盈利边际修复 非水泥业务稳步发展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0.99亿元、380.69亿元、399.50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0%、12%、5% [1][5] -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24.7%提升至2027年30.7% 净利率从8.6%提升至12.2% [5] - 预计ROE从2024年6.9%逐步提升至2027年8.0% [5] - 预计每股收益从2024年1.16元增长至2027年1.71元 [1][5]
肇民科技(301000):收入稳健增长,机器人业务拓展加速
中泰证券· 2025-09-02 14:2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核心观点 - 公司是精密注塑隐形冠军 通过平台化延展加速机器人布局 [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8亿元 同比增长11.5% 归母净利润0.7亿元 同比下降8.6% [6] - 新能源车精密注塑功能结构件受益汽车轻量化趋势 通过"以塑代钢"实现减重降能耗降噪 [6] - 凭借精密模具和特种工程塑料开发经验 积极延展至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等新应用领域 [6]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9.6/12.4/16.2亿元 同比增速27%/29%/31%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4/3.2亿元 同比增速31%/31%/33%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56百万元 同比增长28% [3][8]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42百万元 同比增长37% [3][8] - 2025E/2026E/2027E预计营业收入956/1,237/1,619百万元 [3][8] - 2025E/2026E/2027E预计归母净利润186/243/324百万元 [3][8] - 毛利率稳定提升 从2024年33.8%升至2027E的34.9% [8] - ROE持续改善 从2024年12.1%升至2027E的18.2% [8] 业务优势 - 深度绑定头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主要客户包括拓普集团、三花智控、安美世、皮尔博格、哈金森 [5] - 具有独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和特种工程塑料应用开发能力 [6] - 国内产能扩张和全球化布局奠定长期成长基础 [6] -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与客户共同成功开发多个精密零部件新品 [6] 估值指标 - 当前对应2025E/2026E/2027E的PE分别为59X/45X/34X [3][6] - 当前对应2025E/2026E/2027E的PB分别为8.4X/7.3X/6.2X [3] - 每股收益预计从2024年0.58元提升至2027E的1.33元 [3][8]
软通动力(301236):25H1点评:软硬协同优势渐明,信创订单加速落地
中泰证券· 2025-09-02 14:2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业务架构重组后软硬协同优势显著 软件开发与华为合作深入 硬件侧完成同方计算机和同方国际的业务整合 [6] - 信创+通用+创新PC终端多元布局推动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 订单加速落地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78/4.94/7.03亿元 对应增长率109%/31%/42% [4][6]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营收157.81亿元(同比+25.99%) 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减亏7.60%) [6] - 25Q2营收87.70亿元(同比+23.93% 环比+25.10%) 归母净利润0.55亿元(环比+127.87%)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58亿元(环比+173.92%) [6] - 预测2025年营收351.03亿元(同比+12%) 2026年393.90亿元(同比+12%) 2027年440.77亿元(同比+12%) [4] 业务分项表现 - 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25H1营收89.20亿元(同比+4.78%) 占比56.52% 毛利率14.60% [6] - 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业务:25H1营收67.56亿元(同比+72.77%) 占比42.81% 毛利率5.43% [6] - 数字能源与智算服务:25H1营收0.96亿元(同比-0.02%) 占比0.61% 毛利率4.64% [6] 市场进展 - 金融领域:深度参与大型银行及金融机构数字化建设 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 [6] - 互联网领域:与头部客户共同推进AI转型及大模型平台开发 市场份额持续领先 [6] - 运营商领域:中标移动/电信/联通及中国星网在人工智能与信创领域的重大建设项目 [6] 产品布局 - 信创PC:推出20余款新品 包括麒麟9000C台式机/笔记本及兆芯KX-7000笔记本 中标中国联通办公电脑集采/石化信创桌面终端/省公安厅设备统采项目 [6] - 创新PC:与鸿鹄万联研发开源鸿蒙PC和大屏 完成教育软件鸿蒙化移植 开发PC端AI软件产品 [6] - 通用PC:"机械革命"品牌在国内游戏本市场份额提升至17%(行业第三) 海外获十万台定制笔记本电脑订单 [6] 战略成果 - 天元智算服务平台正式商用 中标国家级"韶关公共算力服务平台"项目 [6] - 交付辽宁省首个国网负控系统对接虚拟电厂平台 完成5100万度电力交易 中标中国石化龙口LNG智慧化建设项目 [6]
【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银行戴志锋:专题| 详细拆解国有大型银行(六家)2025年中报:业绩增速改善,资产质量较优,资本实力夯实-20250902
中泰证券· 2025-09-02 14:09
核心观点 - 国有大型银行2025年中报显示业绩增速改善 营收同比+1.5% 净利润同比-0.1%降幅收窄 资产质量保持较优水平 不良率1.27%环比持平 资本充足率提升至12.67% [2][3][4] - 42家上市银行整体呈现环比改善态势 营收同比+0.8%转正 净利润同比+0.8%转正 资产质量稳健 不良率1.23%环比持平 行业逻辑从"顺周期"转向"弱周期" [5][6][7] - 信用债类ETF受市场调整影响出现明显回撤 信用债ETF规模下降91亿元至1262亿元 当前贴水率较高存在右侧交易机会 科创债ETF扩容在即带来配置机遇 [11][12][13] - A股重点指数9月调样涉及科创50等5个指数 寒武纪权重被动下调至10%预计引发104亿元资金流出 但流动性充足冲击有限 部分超跌个股存在补涨机会 [16][17] 银行业绩表现 - 国有行营收增速环比转正 1H25同比+1.5%(1Q25为-1.5%) 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37.3%成为主要贡献因素 除中国银行外其他大行营收增速均环比提升 [3] - 国有行净利润降幅收窄 1H25同比-0.1%(1Q25为-2.1%) 六大行均实现增速环比提升 规模增长和成本释放是主要驱动因素 [2][3] - 净利息收入边际改善 1H25同比-2.4%(1Q25为-3.4%) 生息资产同比增速10.4%提升2.9个百分点 净息差降幅14bp较一季度改善1bp [3] - 上市银行整体业绩改善 1H25营收同比+0.8%(1Q25为-1.8%) 净利润同比+0.8%(1Q25为-1.2%) 规模低基数与非息收入修复是主要动力 [5][6] 资产质量与风险 - 国有行资产质量保持优异 不良率1.27%环比持平 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0.03个百分点至1.62% 拨备覆盖率提升1.04个百分点至237.50% [4] - 行业不良生成率保持低位 2Q25年化不良生成率0.75%同比+4bp 关注类占比较2024下降4bp至1.67% 逾期率小幅抬升3bp至1.44% [9] - 对公贷款质量持续优化 公司贷款不良率较2024下降9bp至1.26% 零售贷款不良率提升12bp至1.27% 其中经营贷不良升幅收窄3bp [9] - 资本实力进一步夯实 国有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0.36个百分点至12.67% 行业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22bp至11.6% [4][10] 收入结构分析 - 净非息收入大幅增长 国有行整体非息收入同比+15.5% 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0.9个百分点 其中手续费收入同比+4.7%转正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37.3% [3] - 行业非息收入明显修复 1H25同比+6.6%(1Q25同比-2.1%) 手续费收入同比+3.1%(1Q25同比-0.7%)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10.6%(1Q25同比-3.9%) [8] - 息差压力有所缓解 上市银行2Q25单季净息差环比降幅收窄 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环比变动-4、-4、-8和-1bp 负债端成本率改善幅度相仿 [8] 投资建议与展望 - 银行股投资逻辑转向"弱周期" 经济偏平淡期间高股息具有吸引力 推荐两条主线:区域优势城农商行(江苏、上海、成渝、山东、福建)和高股息稳健品种 [5][10] - 全年业绩展望积极 预计规模保持平稳 政策呵护息差企稳 手续费继续修复 其他非息储备充足 营收业绩将延续平稳改善趋势 [6][10] - 信用债类ETF投资机会显现 当前信用债ETF贴水率中位数-54BP 科创债ETF贴水率中位数-31BP 市场企稳后可关注右侧交易机会 [11][14] - 成分券性价比突出 信用债成分券利差1.5BP 科创债成分券利差8BP 后续科创债ETF集中上市带来做多机会 [12][14] - 指数调样带来个股机会 寒武纪权重下调至10%预计引发104亿元资金流出 但冲击系数仅-0.88 林泰新材、聚星科技等超跌个股存在补涨机会 [16][17]
三环集团(300408):上半年稳健增长,看好MLCC/SOFC业务持续突破
中泰证券· 2025-09-02 13:2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92.33亿元,同比增长25% [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7.07亿元,同比增长24% [1]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108.07亿元,同比增长17% [1]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24% [1]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126.21亿元,同比增长17% [1]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39.43亿元,同比增长18% [1] - 预计每股收益从2025年1.41元增长至2027年2.06元 [1]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从2025年11%提升至2027年14% [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49亿元,同比增长21.05%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37亿元,同比增长20.63% [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1.97%,同比提升0.07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3.16亿元,同比增长24.24% [3]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7.04亿元,同比增长18.89% [3]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42.74%,环比提升1.73个百分点 [3] 业务发展 - MLCC产品形成全面产品矩阵,覆盖微小型、高容、高可靠、高压、高频系列 [3] - 光器件产品受益于全球数据中心和AI服务器建设需求增长 [3]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71%,推出M3L系列、"S"系列等专利产品 [5]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示范项目正式投产,规模300千瓦 [5] - 陶瓷封装基座业务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毛利率承压 [5] 估值指标 - 基于2025年9月1日收盘价43.64元,对应2025年市盈率30.9倍 [1][7] - 2026年预测市盈率25倍,2027年预测市盈率21.2倍 [1] - 市净率从2025年4.2倍下降至2027年2.9倍 [1] - 总市值836.36亿元,流通市值815.98亿元 [9]
绝味食品(603517):主业加速下滑,静待见底修复
中泰证券· 2025-09-02 12:0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主业鲜货产品收入加速下滑 2025H1鲜货类产品收入21.12亿元 同比下降19.15% 其中Q2鲜货收入9.68亿元 同比下降23.27% [7] - 盈利能力显著下降 2025H1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2.64个百分点至6.22% Q2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3.76个百分点至4.20% [7] - 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5.88亿元、58.21亿元、61.60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7亿元、4.21亿元、5.16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28.20亿元 同比下降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下降40.71% [6] - 2025Q2实现收入13.19亿元 同比下降19.80% 归母净利润0.55亿元 同比下降57.64% [6] - 毛利率承压 2025H1毛利率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至29.92% Q2毛利率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至28.92% [7] - 期间费用率上升明显 2025H1销售费用率同比+1.09个百分点至10.02% 管理费用率同比+2.00个百分点至8.61% [7] 业务分部 - 鲜货类产品2025H1收入21.12亿元 同比下降19.15% [7] - 包装产品收入2.28亿元 同比增长16.31% [7] - 加盟商管理收入0.27亿元 同比下降20.28% [7] - 集采业务收入1.16亿元 同比下降36.71% [7] - 供应链物流收入2.63亿元 同比增长9.81%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收入55.88亿元 同比下降11% 归母净利润3.37亿元 同比增长48% [4][7] - 预计2026年收入58.21亿元 同比增长4% 归母净利润4.21亿元 同比增长25% [4][7] - 预计2027年收入61.60亿元 同比增长6% 归母净利润5.16亿元 同比增长23% [4][7] - 对应PE分别为29.5倍、23.6倍、19.3倍 [4]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6.40元 总市值99.38亿元 [2][4]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56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1.13元 [4] - 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5% 2026年7% 2027年8% [4] - 预计2025年P/B为1.6倍 2026年1.6倍 2027年1.5倍 [4]
神州数码(000034):25H1点评:微电子分销加速,AI助力数智化转型
中泰证券· 2025-09-01 20:5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IT分销业务稳中有进 微电子业务实现收入121亿元 同比增长30.4% [7] - 自有品牌业务收入31.0亿元 同比增长16.6% 税后净利润5957万元 同比增长90.5% [7] - 数云服务及软件业务收入16.4亿元 同比增长14.1% 毛利率21.4% 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7] - 公司成功从传统IT分销商转型为品牌供应商 战略性业务将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7]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营业收入715.9亿元 同比增长14.4% [7] - 25H1归母净利润4.3亿元 同比下降16.3% [7] - 25H1扣非净利润4.4亿元 同比下降4.1%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0亿元 经营质量良好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6/14.63/17.07亿元 [7] 业务发展 - 微电子业务聚焦国内外通用芯片和AI专用芯片分销 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7] - 神州鲲泰在通用服务器 AI服务器及DCN网络产品领域实现多行业渗透 [7] - 合肥生产基地首条PC产线投产 强化本地化供应链能力 [7] - 通过收购智邦科技中国大陆业务 补强数据中心级网络产品矩阵 [7] - 神州问学大模型应用平台落地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 [7] 盈利能力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63/2.03/2.37元 [5]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12%/12% [5] - 预计2025-2027年P/E分别为17.4/14.0/12.0倍 [5] 行业前景 - 国内云与智算赛道前景良好 [7] - 公司紧抓"云+信创"新机遇 [7] - 凭借"数云融合"解决方案与"鲲鹏+昇腾"高竞争力硬件产品 [7]
详细拆解国有大型银行(六家)2025年中报:业绩增速改善,资产质量较优,资本实力夯实
中泰证券· 2025-09-01 19: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报告核心观点 - 国有大型银行2025年中报显示业绩增速改善,营收同比+1.5%环比转正,净利润同比-0.1%降幅收窄,主要受益于其他非息收入大幅增长及成本释放[8] - 资产质量较优,不良率环比持平于1.27%,关注率下降,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37.50%,资本充足率环比上行[8] - 银行股投资逻辑从"顺周期"转向"弱周期",经济平淡期高股息策略具有吸引力,推荐区域优势城农商行及高股息大型银行[8] 业绩表现分析 - 营收端:1H25同比+1.5%(1Q25为-1.5%),六大行除交行外均正增长,建行+2.8%最高,净其他非息收入贡献最大[8][13] - 利润端:归母净利润同比-0.1%(1Q25为-2.1%),农行+2.7%领跑,成本贡献边际提高[8][14][15] - 净利息收入同比-2.4%(1Q25为-3.4%),生息资产同比增速10.4%提升2.9个百分点,净息差同比降幅14bp改善1bp[8][17][18] - 净非息收入同比+15.5%,手续费收入增速转正至+4.7%,其他非息收入高增+37.3%[8][27][30] 资产质量状况 - 不良率1.27%环比持平,交行改善1bp,邮储上升1bp[8][32] - 关注类贷款占比1.62%较上年末下降3bp[8][35][36] - 逾期率1.35%较上年末增长7bp,绝对值仍低[8][37] - 拨备覆盖率237.50%环比上升1.04个百分点,交行上升11.26个百分点最多[8][40][43] 资本与成本管理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67%较一季度提升0.36个百分点,建行14.34%最高[8][46] - 成本收入比29.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业务及管理费同比+0.1%[8][44][45] - 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定期占比60.2%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23][24] 投资建议 - 两条主线:区域优势城农商行(江苏、沪农商行等)及高股息大型银行(农行、建行、工行等)[8][49] - 银行股在弱周期环境中展现稳健性与持续性,高股息策略具有配置价值[8][49]
旗滨集团(601636):浮法、光伏玻璃产销双增,节能玻璃盈利水平稳健
中泰证券· 2025-09-01 19:3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基于公司在玻璃生产的较强成本优势及后续格局修复的盈利弹性 [4][6]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3.93亿元 同比-6.55% 归母净利润8.91亿元 同比+9.77% 扣非归母净利润3.86亿元 同比-49.18% [6] - 第二季度营收39.09亿元 同比-3.59% 环比+12.21% 归母净利润4.20亿元 同比+13.84% 环比-10.56% [6] - 浮法玻璃产销双增但盈利承压 光伏玻璃量增价压 节能玻璃盈利稳健 功能玻璃成长空间广阔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10.8/12.6亿元 对应PE 16.1/15.8/13.5倍 PB 1.2/1.2/1.1倍 [4][6] 业务表现 - 浮法玻璃:2025年上半年生产5531万重箱 同比+28万重箱 销售5221万重箱 同比+339万重箱 营收28.04亿元 同比-24.42% 毛利率17.76% 同比-10.60个百分点 [6] - 光伏玻璃:2025年上半年生产2.79亿平方米 销售2.67亿平方米 营收32.23亿元 同比+11.09% 毛利率8.08% 同比-13.17个百分点 现有10条产线日熔量1.18万吨 新增云南昭通1200吨/日产线 马来西亚沙巴基地提升海外竞争力 [6] - 节能建筑玻璃:2025年上半年收入10.99亿元 同比-1.62% 毛利率20.43% 同比+0.80个百分点 现有11条镀膜生产线(年产能5280万平方米)和33条中空玻璃生产线(年产能910万平方米) [6] - 其他功能玻璃:2025年上半年收入1.77亿元 同比+53.32% 毛利率-14.13% 同比-1.22个百分点 现有4条高性能电子玻璃产线(345吨/日)和2条中性硼硅药用玻璃产线(65吨/日)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7.68% 同比-4.34个百分点 其中销售费用率1.08% 管理费用率0.26% 财务费用率2.68% 研发费用率3.67% [6] - 管理费用0.19亿元 同比-95.26% 主要因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未达目标冲减前期费用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21亿元 同比+721.06% 投资现金流净额-11.14亿元 同比+56.45% [6]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50.51亿元 同比-3.8% 2026年159.58亿元 同比+6.0% 2027年164.59亿元 同比+3.1% [4][20] - 预计2025年毛利率15.5% 2026年18.7% 2027年19.6% [20] 市场地位 - 浮法玻璃国内市占率约11% 光伏玻璃市占率约10% 均居行业第一梯队 [6]
医药生物行业9月月报:Q2环比改善、复苏有望延续,持续看好创新主线-20250901
中泰证券· 2025-09-01 18:48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医药生物行业Q2环比改善,复苏趋势有望延续,持续看好创新主线[1][7] - 2025年8月医药生物行业上涨2.6%,跑输沪深300指数7.73个百分点[7][10] - 中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医药上市公司收入同比下降2.6%,利润总额下降4.0%,扣非净利润下降13.2%[7] - Q2收入下降1.1%,利润总额下降2.9%,扣非利润下滑11.5%,但环比Q1改善明显[7] - 创新药仍是医药板块中产业趋势最明确且具备成长空间的子行业[7] - CRO/CDMO板块表现突出,H1收入增长14.0%,扣非净利润增长25.4%[7] - 建议关注创新药、业绩困境反转、AI医药/医疗及脑机接口等投资机会[8][9][10] 市场表现与估值 - 2025年8月医药子板块涨跌不一:医疗器械上涨6.27%、医疗服务上涨4.05%、生物制品上涨2.07%、中药上涨1.30%、化学制药上涨1.12%、医药商业下跌1.30%[7][10] - 以2025年盈利预测计算,医药板块估值27.7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溢价率为26%[10] - 以TTM估值法计算,医药板块估值31.41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5.0倍PE[10] - 行业总市值76,517.64亿元,流通市值69,437.14亿元[2][5] 细分板块业绩 - 医疗服务板块2025H1收入增长3.75%,扣非净利润增长15.01%[27] - 化学制剂板块2025H1收入下降2.65%,扣非净利润下降12.98%,但Q2收入增长0.21%,扣非净利润增长11.50%[27] - 化学原料药板块2025H1收入下降6.12%,扣非净利润增长0.55%[27] - 医疗器械板块2025H1收入下降4.29%,扣非净利润下降21.09%[27] - 中药板块2025H1收入下降5.33%,扣非净利润下降9.28%[27] - 医药商业板块2025H1收入下降0.03%,扣非净利润下降16.16%[27] - 生物制品板块2025H1收入下降17.55%,扣非净利润下降37.50%[27] 重点公司推荐 - 9月重点推荐: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圣诺生物、南微医学、先声药业、康弘药业、三生制药、长春高新、华纳药厂、司太立[10][17] - 药明康德2025E EPS 4.65元,PE 22.21倍[5] - 药明生物2025E EPS 0.97港元,PE 34.11倍[5] - 南微医学2025E EPS 3.41元,PE 26.79倍[5] - 先声药业2025E EPS 0.48港元,PE 29.29倍[5] 行业热点事件 -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产业规模壮大,到2030年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35] - 第六批高值耗材国采启动,涉及药物涂层球囊类及泌尿介入类医用耗材[36] - 2025年ESMO和WCLC大会召开,关注创新药数据发布[36] - 晶泰科技与Dovetree达成合作,总金额高达59.9亿美元[38] - 国家医保局发布"双目录"初审名单,多款创新药预计纳入[39] - 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推动医保支付改革[39]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H1医药板块毛利率32.45%,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23] - 经营性现金流868.59亿元,同比增长12.55%[23] - 销售费用率12.80%,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24] - 资产负债率38.52%,同比下降0.38个百分点[25] - 应收账款周转率1.82,存货周转率1.77,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