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
搜索文档
立高食品(300973):奶油及酱料延续高增,渠道结构持续优化
中泰证券· 2025-10-29 21:0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状态 [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增长,营收同比增长15.73%至31.4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03%至2.48亿元 [5] - 核心产品奶油及酱料延续高增长,稀奶油类产品营收同比增长约40%,酱料类产品营收同比增长略超35% [5] - 渠道结构持续优化,商超渠道收入占比约30%且同比增长约30%,创新渠道(餐饮、茶饮及新零售)收入占比约22%且合计同比增速约40% [5] - 尽管25Q3毛利率因进口乳制品成本上升而同比下降2.40个百分点至28.94%,但通过严格的费用管控,归母净利率仅微降0.11个百分点至7.03%,盈利能力保持稳健 [5] - 基于费用管控效能显现,报告小幅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0、4.18、4.83亿元 [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38.35亿元,预计2025-2027年将分别增长至44.59亿元、50.37亿元、55.80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16%、13%、11% [2] -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68亿元,预计2025-2027年将分别增长至3.50亿元、4.18亿元、4.83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31%、19%、16% [2]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预计净利率将从2024年的6.9%提升至2027年的8.5%,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从2024年的10.4%提升至2027年的13.0% [6] 产品与渠道分析 - 冷冻烘焙食品收入占比约55%,同比增长近10% [5] - 烘焙食品原料(奶油、酱料等)收入占比约45%,同比增长约24% [5] - 流通渠道收入占比约48%,同比基本持平 [5]
证券研究报告、晨会聚焦: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政策杨畅:2026年海外经济形势及特定外部变量的潜在影响-20251029
中泰证券· 2025-10-29 20:24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2026年海外经济形势将充满复杂性,呈现脆弱与韧性并存的特征,全球经济增长预计维持在3%上下 [3][4] - 地缘政治高波动、主要经济体政治保守化、美联储货币政策复杂化是三大焦点 [3] - 以特朗普政策为代表的特定外部变量将对中国构成贸易和科技领域的双重打压,但同时也带来产业升级和区域合作等机遇 [4][5] 海外经济形势三大焦点 - **地缘冲突的持续性**:俄乌、巴以冲突根源解决仍有挑战,台海、南海、朝鲜半岛等地缘风险点持续存在,导致全球经济波动性高于常态 [3] - **政治保守化下的贸易摩擦与财政扩张**:美国、日本等政府保守派崛起驱动政策向经济安全优先倾斜,贸易政策交易性和不确定性持续,全球供应链重构向"中国+N"深化,主要经济体扩张性财政政策推高主权债务水平 [3] -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稳健降息与通胀约束**:美联储2025年9月重启降息,预计年内再降息2次,2026年降息1-2次,但地缘冲突和贸易保护驱动的结构性通胀将约束全球金融环境宽松力度 [3] 全球经济增长格局 - 新兴市场仍是增长主力,受益于"去风险化"和"友岸外包"带来的产业链重塑投资 [4] - 发达经济体增长温和放缓,美国经济受降息和财政刺激支撑但需对抗通胀和高债务风险,日本和欧盟预计维持温和增长 [4] 对中国的外部压力 - **贸易打压**:关税预计维持在"芬太尼20%+基准关税10%"常态化水平,可能冲击中国总体出口规模,温和情形下约3.0%,极端情形下达10.6% [4][5] - **科技遏制**:美国对华遏制延续系统化、多维度特征,通过出口管制、限制投资、限制信息获取等措施形成持续高压 [4] - **非美贸易壁垒复杂化**:中国对非美出口比重上升,但欧盟、墨西哥等经济体也在加大贸易壁垒,使中国出口面临从"单点"转向"多点"的壁垒 [4] 对中国带来的机遇 - 外部压力加速中国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进程 [5] - 产能转移促使中国加速向制造业"微笑曲线"高端攀升 [5] - 海外降息及国内通胀温和提供宏观政策腾挪空间,加速内需市场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5] - 非美贸易上升趋势深化RCEP等区域经济合作 [5]
韵达股份(002120):Q3单票收入环比提升,持续关注业务量表现
中泰证券· 2025-10-29 19:1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韵达股份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2]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在“反内卷”背景下,韵达股份第三季度单票快递收入环比提升,需持续关注其业务量表现及盈利修复情况 [1][7] 公司基本状况与估值 - 截至报告基准日2025年10月28日,韵达股份总股本为2,899.20百万股,市价为7.28元,总市值为21,106.18百万元 [3] - 基于10月28日收盘价,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的市盈率分别为13.4倍、10.9倍和9.4倍 [2] 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4.93亿元,同比增长5.59%;实现归母净利润7.30亿元,同比下降48.15% [7]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60亿元,同比增长3.29%,环比增长0.12%;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下降45.21%,环比下降3.11% [7]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02亿元,环比大幅增长40.05% [7] 业务运营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完成快递业务量191.4亿票,同比增长13.0%,估算市占率约为13.2% [7]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完成快递业务量64.2亿票,同比增长6.6%,估算市占率约为13.0% [7]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票快递收入约为1.95元,环比提升0.03元,其中7月、8月、9月单票收入分别为1.91元、1.92元、2.02元,呈逐步提升趋势 [7]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单票营业成本约为1.83元,同比下降0.06元;单票期间费用约为0.075元,同比下降0.016元 [7] 公司战略与网络建设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优化加盟制快递网络末端经营生态,推进网格仓和集包仓建设 [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正式投入运营的网格仓数量为1,926个,集包仓数量为468个 [7] 盈利预测 - 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0亿元、19.30亿元、22.52亿元 [2][7] - 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将实现每股收益分别为0.55元、0.67元、0.78元 [2][7]
豪威集团(603501):25Q3营收、扣非再创新高,看好运动全景、AR、OCS等新成长机遇
中泰证券· 2025-10-29 17:38
投资评级 - 对报告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2]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增长,再创历史新高,主要受益于手机新品备货旺季以及运动全景相机、AR眼镜等需求增长 [4] - 公司在手机、汽车CIS领域持续推出新品,巩固市场地位,同时运动全景相机、无人机等IoT业务有望实现跨越式增长并贡献可观利润增量 [5][6] - LCoS技术在OCS、AR眼镜、AR-HUD等新应用领域打开成长空间,报告公司技术卡位领先,有望深度受益 [7] - 预计报告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对应市盈率逐步下降 [2][10] 财务表现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217.8亿元,同比增长15.2%;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35.2%;扣非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33.5%;毛利率为30.4%,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4.7%,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业绩**: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14.8%,环比增长4.6%;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17.3%,环比增长1.8%;扣非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0.4%,环比增长0.5%;毛利率为30.3%,净利率为15.1% [4] - **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2026年、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5亿元、355亿元、410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19%、16%、15%;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65亿元、57.36亿元、71.44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34%、28%、25% [2] 业务分项总结 - **手机CIS业务**:2025年9月推出OV50R新品,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量产;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将有多款50MP/200MP新品推出及量产,预计2026年手机业务将迎来新成长周期 [5] - **汽车CIS业务**:2025年10月发布8MP ADAS新品OX08D20,性能提升,车载CIS龙头地位稳固,有望受益于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实现快速增长 [5] - **运动全景相机/无人机业务**:有望搭载公司新料号,行业高增长叠加份额提升,IoT业务将迎来跨越式增长,且该品类利润率较高,有望贡献可观利润增量 [6] - **LCoS业务**:在OCS领域,LCoS方案相比MEMS在端口扩展和可靠性上有优势;在AR眼镜领域,为Meta首款消费级AR眼镜独供LCoS芯片;在AR-HUD领域,车载LCoS已量产交付,预计2026-2027年持续放量 [7]
中国银行(601988):2025年三季报:营收利润增速双正,息差环比抬升
中泰证券· 2025-10-29 16:25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中国银行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3] - 公司2025年预测市净率为0.71倍,2026年为0.62倍,2027年为0.58倍 [3][25] - 公司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7.45倍,2026年为6.66倍,2027年为6.57倍 [3][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0.7%,净利润同比增长1.1%,利润增速由上半年的同比下降0.9%转为正增长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年化净息差环比上升2个基点至1.24%,主要得益于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11个基点至1.67% [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378.41亿元,同比增长2.56%;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421.14亿元,同比增长1.80% [3] - 2025年第三季度净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3.1%,其中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8.1%,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0.3% [5] 资产负债与业务增长 - 2025年第三季度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0.3%,贷款总额同比增长8.9%,其中对公贷款(含票据)同比增长12.6%,零售贷款同比增长1.2% [5] - 2025年第三季度计息负债同比增长10.1%,存款总额同比增长8.3%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对公贷款中泛政信类贷款同比增长14.7%,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8.4%,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1.3%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零售贷款中按揭贷款同比下降1.8%,信用卡贷款同比下降12.1%,其他类(消费贷+经营贷)同比增长18.3% [5] 资产质量 - 2025年第三季度不良贷款率为1.24%,环比持平;不良生成率为0.54%,同比上升7个基点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对公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下降6个基点至1.18%,零售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16个基点至1.02%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对公与零售不良贷款占比为57:43,对公不良贷款中占比前三的行业为房地产(19.2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6.72%)、制造业(9.43%) [5] 资本状况 - 2025年第三季度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58%,环比提升1个基点 [5]
精测电子(300567):量检测持续放量,显示订单大幅增长
中泰证券· 2025-10-29 16:2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1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作为国内泛半导体检测设备龙头,半导体业务进入放量期,先进封装业务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1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收和利润实现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7] - 平板显示行业正逐渐走出周期性底部,公司显示设备订单大幅增长 [10] 公司基本状况与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2.7亿元,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21.7%;毛利率45.8%,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8.9亿元,同比增长25.4%,环比增长28.6%;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123.4%,环比扭亏;毛利率48.6%,同比提升4.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2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8.1%,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9.5个百分点 [7] - 公司期间费用率逐步减少,提振盈利水平:20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41.8%,同比减少7.3个百分点;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39.1%,同比减少7.7个百分点,环比减少5.3个百分点 [7] - 根据盈利预测,公司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31.23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301% [5]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40.45亿元,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3.89亿元,同比增长98% [5]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49.09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5.79亿元,同比增长49% [5] 半导体业务分析 - 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主营产品包括前道和后道测试设备,如膜厚量测系统、光学关键尺寸量测系统、电子束缺陷检测系统等 [8] - 半导体前道量测领域部分主力产品已完成7nm先进制程的交付及验收,更先进制程产品正在验证中 [8] - 半导体量/检测业务进入放量状态,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达2.7亿元,同比增长48.7% [8] - 子公司武汉精鸿聚焦自动测试设备领域,老化产品线在国内一线客户实现批量重复订单,CP/FT产品线已取得订单并完成交付 [9] - 公司自主研发的探针卡产品系列已实现量产 [9]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公司半导体业务在手订单17.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9亿元增长6% [8] 显示业务分析 - 2025年平板显示行业正逐渐走出周期性底部,LCD大尺寸、超大尺寸预计仍存在扩线投资需求;OLED技术日趋成熟,应用场景和销售占比逐步增加 [10]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显示业务营收5.6亿元,同比增长14.7% [10]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公司显示业务在手订单12.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3亿元大幅增长49% [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对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0亿元,2026年预测至3.9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为5.8亿元 [11]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12倍、57倍、38倍 [5][11] - 预计每股收益2025年为0.70元,2026年为1.39元,2027年为2.07元 [5]
青岛银行(002948):业绩稳健,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中泰证券· 2025-10-29 15:54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青岛银行的投资评级为“增持”,且为维持评级 [4][7] - 基于2025年10月28日收盘价5.19元,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6.16倍、5.55倍、5.04倍,预测市净率分别为0.77倍、0.55倍、0.51倍 [4][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0%,较上半年8.8%的增速有所放缓,净利润同比增长15.5%,增速维持高位 [6]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年化净息差为1.66%,环比下降2个基点,主要因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4个基点至3.52%,计息负债付息率环比下降3个基点至1.79% [6] - 2025年第三季度净非息收入同比下降10.7%,主要受其他非息收入承压拖累,其中手续费收入同比降幅收窄至3.5% [6] - 公司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为139.35亿元,同比增长3.97%,预测净利润为49.01亿元,同比增长14.94% [4][26] 资产负债与业务增长 - 2025年第三季度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5.1%,贷款同比增长13.3%,其中对公贷款(含票据)同比增长19%,零售贷款同比下降4.8% [6] - 2025年第三季度计息负债同比增长15.3%,存款同比增长12.5%,其中对公存款同比增长10%,零售存款同比增长15.1% [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对公贷款新增占比中,泛政信类、批发零售、制造业为主要贡献领域,占比分别为37.5%、34.6%、31% [6] - 特色贷款增长显著,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03.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58%;绿色贷款余额548.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6.80%;蓝色贷款余额213.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17% [6] 资产质量 - 2025年第三季度不良贷款率为1.10%,环比下降2个基点,不良生成率为0.48%,同比下降20个基点 [6] - 拨备覆盖率持续提升,2025年第三季度环比上升17.2个百分点至269.99%,拨贷比为2.97%,环比上升13个基点 [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对公贷款不良率持续好转,较年初下降8个基点至0.86%,其中制造业不良率大幅下降97个基点,零售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36个基点至2.38% [6] 资本状况 - 2025年第三季度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75%,环比下降30个基点 [7]
江丰电子(300666):Q3业绩稳健增长,卡位布局核心部件
中泰证券· 2025-10-29 15:54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江丰电子(300666.SZ)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4]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该公司是大陆靶材绝对龙头,叠加零部件业务将打开超十倍成长空间,有望充分受益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及国产替代机遇 [12] - 基于盈利预测,报告预期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7亿元、7.52亿元、9.12亿元,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47.2倍、34.4倍、28.4倍 [4][12] 公司基本状况与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25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25.4%,归母净利润4.0亿元,同比增长39.7% [6] - 2025年第三季度(25Q3)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19.9%,环比增长9.3%,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7.8%,环比大幅增长55.2% [6] - 25Q1-Q3公司毛利率为28.9%,同比微降1.0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12.2%,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6] 主营业务分析:靶材 - 公司在半导体溅射靶材领域位居全球第二、中国大陆第一,产品获得国际一流客户认可 [7][8] - 公司铝、钛、钽靶材发展成熟,铜靶材正在客户端逐步上量,其中钽环件、铜锰合金靶材制造难度高,仅有江丰电子及头部跨国企业掌握核心技术 [8] - 公司通过参股和募投项目布局上游原材料,已实现原材料采购的国内化和产业链本土化,构建了安全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8] 主营业务分析:半导体零部件 - 公司半导体零部件产品实现全品类覆盖,包括设备制造零部件和工艺消耗零部件,可量产超过4万种产品 [9][10] - 产品广泛应用于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刻蚀、离子注入、光刻、氧化扩散等半导体核心工艺环节 [10] - 公司与国内设备厂、晶圆厂形成全面战略合作,份额持续增长,抢占国产替代先机,预计2025年中国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市场规模达1384亿元,为公司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10] 战略布局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5年7月发布定增公告,拟发行不超过7959.62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48亿元 [11]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年产5100个集成电路设备用静电吸盘产业化项目以及年产12300个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产业化项目 [11] - 公司计划通过本次发行在韩国建设半导体溅射靶材生产基地,以提升对SK海力士、三星等国外客户的属地化服务能力及国际竞争力 [11]
精智达(688627):营收持续高增,突破高速FT拓宽天花板
中泰证券· 2025-10-29 15:5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半导体检测设备和显示检测设备领域的优势,以及下游产线扩产与升级的确定性 [11]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3.1亿元,同比增长51.2%,环比增长6.1% [6]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测试机业务营收达4.2亿元,同比增长220.5%,营收占比达56.2% [8]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在全球存储器测试设备市场份额约为2.3%,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7.5亿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下降19.3% [6]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下降17.4%,环比下降76.8%,主要受股份支付费用影响,若扣除该影响,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870万元,同比增长69% [6]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3.5%,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6.9个百分点 [6]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为11.36亿元,同比增长41.4%,归母净利润为1.50亿元,同比增长87.6% [4] - 预测2026年营业收入为16.58亿元,同比增长46.0%,归母净利润为3.03亿元,同比增长101.2% [4] - 预测2027年营业收入为21.83亿元,同比增长31.7%,归母净利润为3.81亿元,同比增长25.8% [4] 半导体检测设备业务 - 全球存储器测试设备市场2024年销售额达15亿美元,同比增长36.4%,2025年预计增至1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6.7% [8] - 存储测试机市场主要被爱德万、泰瑞达等国外厂商占据,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背靠长鑫等大客户,有望受益大客户扩产红利 [8] - 针对封装后DRAM芯片颗粒的FT测试机研发顺利完成,已于2025年2月取得客户正式订单并进入量产交付阶段 [8] - 2025年9月向国内重点客户交付首台高速FT测试机,适用于先进封装的KGSD CP测试机量产样机厂内验证稳步推进 [8] - 用于先进封装的MEMS探针卡已通过客户验证并取得订单,9Gbps高速前端接口ASIC芯片已完成验证测试 [8] 战略拓展与布局 - 以DRAM测试设备为基础纵向延伸分选机、探针台等设备构建完整测试链,强化HBM及先进封装技术研究 [9] - 横向拓展至NAND FLASH等存储器测试领域,大力推进算力芯片SoC测试机研发,研发规格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可满足高端AI芯片测试要求 [9] - 依托子公司南京精智达启动先进封装设备专项计划,总投资近3亿元,重点投入探针卡及核心设备研发,截至2025年中报期末已投入2910.76万元,占总投资额9.72% [9] 面板检测设备业务 - 2024年中国新型显示器件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将达92亿元 [9] - AMOLED中尺寸产品向IT、车载、平板显示等应用市场渗透,京东方、维信诺股份、TCL科技、深天马等厂商持续投入建设新产线 [9] - 在G8.6 AMOLED产线关键检测设备取得8.6代线2亿元以上订单,标志着技术能力与市场竞争力获头部厂商认可 [10] - 在Micro LED、Micro OLED等前沿显示技术领域与主流微显示屏厂商保持合作,检测设备需求与业绩同步增长 [10] 海外市场与战略合作 - 海外市场营收持续高增长,与AR/VR头部终端厂商战略合作深化,在技术适配与产品定制上深度协同 [10][11] - 顺利落地多款光学、电学定制测试新产品的开发工作,相关产品已开始向客户海内外代工厂小批量交付 [11]
成都银行(601838):业绩表现稳健,贷款维持高增,资产质量优异
中泰证券· 2025-10-29 15:4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成都银行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成都银行区域环境优势突出,积极服务西部大开发、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发展态势良好,存贷规模增速较高,资产质量保持优异 [5] - 基于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调整了公司2025至2027年的盈利预测 [5] 业绩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177.6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归母净利润94.9亿元,同比增长5.0% [5] - **营收拆分**:净利息收入147.3亿元,同比增长8.2%,占营收比例为82.9%;净手续费收入3.8亿元,同比下降35.1%;净其他非息收入26.6亿元,同比下降13.0% [5] - **盈利预测调整**:将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136.5亿元、145.9亿元、158.4亿元(前值分别为139.5亿元、150.8亿元、165.3亿元) [5] - **未来增长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3%、9.0%、7.7%;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6.1%、6.9%、8.6% [2] 息差与盈利能力 - **净息差表现**: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年化净息差为1.54%,环比下降3个基点;前三季度累积年化净息差为1.57%,环比下降1个基点 [5] - **收益率与成本率**:第三季度单季年化生息资产收益率为3.44%,环比下降3个基点;单季年化计息负债成本率为1.95%,环比上升2个基点 [5] - **净资产收益率**:预测2025-2027年ROAE分别为16.22%、15.56%、15.12% [2][19] 业务规模与增长 - **贷款增长**: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贷款总额为8462.5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维持较高水平 [5] - **贷款结构**:对公贷款(含票据)7000.3亿元,同比增长19.0%,占总贷款82.7%;个人贷款1462.2亿元,同比增长10.2%,占总贷款17.3% [5] - **存款情况**: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存款总额为9640.7亿元,同比增长12.6% [5] - **存款结构**:企业存款4215.0亿元,同比增长2.8%,占总存款43.7%;个人存款5175.4亿元,同比增长21.3%,占总存款53.7% [5] - **存款定期化**:活期存款占比26.1%,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定期存款占比71.3%,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定期化趋势仍在 [5]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2025年第三季度不良率为0.68%,环比上升2个基点,但绝对值仍位于较优水平 [5][18] - **不良生成与拨备**:第三季度累计年化不良净生成率为0.23%,环比提升5个基点;拨备覆盖率为433.08%,环比下降19.58个百分点;拨贷比为2.94%,环比下降0.04个百分点 [5][18] - **关注类贷款**:关注类贷款占比0.37%,关注与不良贷款合计占比为1.05%,环比下降5个基点 [5][18] 估值指标 - **市净率(P/B)**:报告预测成都银行2025-2027年市净率分别为0.87倍、0.77倍、0.69倍 [2][5] - **市盈率(P/E)**:报告预测成都银行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5.62倍、5.26倍、4.85倍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