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泰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11月金股报告:科技风格有望持续
中泰证券· 2025-10-30 21:05
核心观点 - 市场胜率基础牢固,但“结构牛”情形下赔率空间相对有限,科技风格有望持续[4][5][6] - 行业估值分化度指标未触发风格切换信号,逻辑上亦不满足风格切换条件[5] - 配置策略聚焦科技内部低拥挤度细分赛道、全球定价资源品及外需制造业三条线索[7] 市场流动性及风格表现 - 截至10月28日,融资融券余额达2.4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融资融券交易金额占全A成交额的11.97%,位于历史80.7%分位[2] - 科技风格有所收敛,主要源于中美贸易环境扰动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其后反弹受益于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新兴产业的支持预期及中美经贸磋商推进[2] - 周期风格整体偏弱,但全球定价资源品相对强势,主因“资源安全”逻辑升温,相关政策对超硬材料、稀土等实施出口管制[3] 市场胜率与赔率分析 - 市场胜率基础相对牢固,地产与外需两大核心风险下降,维稳资金入市夯实底部预期,经济总量边际下行但幅度有限[4] - 市场赔率指标处于“结构牛”情形下的相对高位,A股证券化率、估值中位数与21年底水平相当,演化为全面牛市需宏观预期明显改善或流动性进一步扩张[4] - 两融余额创新高但杠杆水平不极端,融资融券市场平均担保比例为281.95%,低于9月的286.24%[4] 10月市场表现回顾 - 10月指数高位震荡,沪指于28日内突破4000点,万得全A上涨个股日均占比为50.1%,高于9月的45.6%[6] - 本月上证指数录得2.71%涨幅,科创50录得1.58%跌幅,创业板指录得0.27%跌幅,同时沪指波动率扩大至0.96%,科创50波动率扩大至2.87%,创业板指波动率扩大至2.57%[6] 配置策略及金股组合 - 科技内部分赛道拥挤度较高,59.5%的赛道成交额占科技板块比例已超过近3年75%水平,但科技大类成交额占全A比例仅处于近3年50%分位,建议关注科技内部交易不拥挤方向如港股互联网、消费电子等[7] - 同时关注受益于联储降息和海外财政扩张的全球定价资源品如黄金和铜,以及海外需求相关的制造业[7] - 11月金股组合涵盖创业板50ETF、华锐精密、河钢资源、拓普集团、美湖股份、先声药业、泰格医药、中国东航、康耐特光学、中国财险等[7][11][12]
冠盛股份(605088):25Q3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积极推进固态电池与机器人零部件业务
中泰证券· 2025-10-30 20:41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冠盛股份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4]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并正积极推进固态电池与机器人零部件两大新业务,有望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3][5][8]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1亿元、4.75亿元、5.82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0.2倍、16.2倍、13.2倍,认为当前估值水平具备安全边际 [4][8]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22亿元,同比增长8.06%,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增长1.92% [5] - 2025年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8亿元,同比增长7.78%,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微降0.09% [5] 固态电池业务进展 - 公司与东驰能源合作建设的半固态电池工厂已顺利结项,预计明年年初量产线可投产,设备将分批进场调试 [6] - 该产线目标市场明确,聚焦于通信基站、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及铅酸电池替代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领域 [6] - 公司推出的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已通过针刺不冒烟不起火、锤击测试等严苛安全测试,并获得大量意向客户认可 [7] - 公司还拥有准固态三元锂电池的技术储备,目前处于小试研发阶段 [7] 机器人零部件业务布局 - 2025年10月,公司全资成立机器人科技子公司,主要聚焦于交叉滚子轴承和万向节两大产品线 [8] - 谐波减速器用交叉滚子轴承与公司成熟产品轮毂轴承单元生产工艺相近,设备通用,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已试制样品并交样 [8] - 公司的核心产品万向节可用于人形机器人肩关节、肘关节和膝关节等部位,公司已进行相关技术交流并投入研发 [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9.33亿元、60.65亿元、73.7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3%、23%、22% [4][11]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8%、25%、23% [4][11]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毛利率稳定在25.3%-25.5%之间,净资产收益率将逐步提升至14.8% [11] - 基于2025年10月29日收盘价37.96元,报告显示公司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0.2倍、16.2倍、13.2倍 [4][8]
深南电路(002916):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中泰证券· 2025-10-30 20:3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深南电路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1][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再创新高,单季度毛利率达到31.39%,凸显产品结构升级成果 [4][5] - AI算力需求引领PCB业务成长,封装基板业务持续向好,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6][7][8] - 公司在建工程新增6.75亿元,主要为南通四期及泰国工厂建设,扩产为后续增长提供支撑 [5] - 基于AI高景气度,报告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实现高速增长 [9] 公司基本状况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公司总股本为666.74百万股,市价为227.80元,总市值约为151.88亿元 [1][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7.54亿元,同比增长28.39%,归母净利润23.26亿元,同比增长56.3%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63.01亿元,同比增长33.25%,环比增长11.11%,归母净利润9.66亿元,同比增长92.87% [4] 业务板块分析 - **PCB业务**:在算力需求拉动下,400G及以上高速交换机、光模块需求显著增长;AI服务器及加速卡产品需求释放成为核心驱动力 [7] - **封装基板业务**:BT类封装基板中,存储类产品因导入关键客户新一代高端DRAM项目而订单显著增长;ABF类封装基板已具备20层及以下产品批量生产能力 [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222.06亿元,2026年达278.57亿元,2027年达347.31亿元 [2]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4.71亿元,2026年达52.55亿元,2027年达69.21亿元 [2][9] - 对应市盈率(PE)预计将从2025年的43.8倍下降至2027年的21.9倍 [2] - 预测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24.8%持续提升至2027年的33.5% [11]
东莞控股(000828):主业稳健投资收益增长明显,上调全年盈利预测
中泰证券· 2025-10-30 20:28
投资评级 - 对东莞控股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4]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主业稳健投资收益增长明显,上调全年盈利预测” [1] - 结合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情况,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5、9.84、9.95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8.81、8.93、9.31亿元) [6]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1.84亿元,同比下降9.88%;归母净利润为8.36亿元,同比增长15.0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33亿元,同比增长38.57% [6]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18亿元,同比下降12.18%,环比上升4.56%;归母净利润为3.03亿元,同比增长6.47%,环比下降3.20% [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2.21% [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约为69.7%,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期间费用合计0.78亿元,同比减少0.33亿元 [6] 投资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受让东莞证券7.1%的股权,持有东莞证券的股权比例提升至27.1% [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2.34亿元,同比增长70.07% [6]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1.23亿元,同比增长147.99% [6] 股东回报 - 根据公司发布的股东回报规划,未来三年(2025年-2027年)每年累计以现金方式分配的股利不少于0.475元/股 [6] - 以2025年10月29日收盘价11.99元计算,对应股息率约为4.0%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5亿元、9.84亿元、9.95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99元、0.95元、0.96元 [4][6] - 以2025年10月29日收盘价计算,对应2025-2027年的市盈率(PE)分别为12.2倍、12.7倍、12.5倍 [4][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0%、9%、9% [4]
九丰能源(605090):三季度点评:阶段性扰动不改成长趋势,煤制气布局助力能源一体化升级
中泰证券· 2025-10-30 20:2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九丰能源(605090 SH)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面临阶段性扰动但不改长期成长趋势 煤制气项目布局将助力能源一体化升级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清洁能源综合运营商 随天然气价格回暖 双库体系运行优化及煤制气等项目投产 公司盈利有望持续提升 [6]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61亿元 同比下降85% 归母净利润124亿元 同比下降191%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518亿元 同比下降104% 环比增长48% 归母净利润38亿元 同比下降113% 环比增长72% [4] - 第三季度业绩受到台风影响LNG运输船进港 LPG船期滞后形成跨期销售 接收站检修等因素合计影响利润约8200万元 另有船舶坞修及股权激励等费用影响 合计影响利润约13亿元 [4] 主营业务分析 - LNG业务在行业供给宽松 价格承压环境下 通过优化长约结构与客户布局实现稳健增长 吨毛利同比 环比均提升 现货业务占比下降 [4] - LPG业务方面 东莞-广州LPG双库动态运营体系正式落地 预计推动四季度销量稳步提升 [4] - 特种气体业务已为商业航天火箭发射提供液氢 液氧等气体供应 后续将提升常态化 高密度发射场景下的综合保障能力 [4] 新疆煤制气项目分析 - 公司拟投资不超过3455亿元建设新疆庆华煤制气示范项目二期 建成后持有50%权益 对应年产20亿方产能 建设期不超过36个月 [4] - 项目属于国家核准项目 手续齐全 依托已满负荷运行的一期项目 具备成熟的技术与管理支撑 [4] - 项目预计年需原煤117960万吨 年用水约22316万立方米 输气端接入西气东输主干线 [4] - 据可行性研究报告 按特定煤价与气价测算 项目年销售收入预计7309亿元 年利润总额1477亿元 全投资IRR(所得税后)达82% 投资回收期757年 [4] - 项目实际煤炭成本远低于可研假设 且当前煤制气实际气价高于假设 参股煤矿有望进一步锁定低成本资源 盈利弹性显著 [4] 项目战略意义与成长逻辑 - 煤制气项目标志公司上游资源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有助于构建“权益气+长约气+现货气”多元化气源池 与东部海气形成“东西互补” 提升气源自主掌控力 [4] - 项目依托西气东输管网 可突破华南区域限制 向西北 华北等沿线市场延伸 与现有LNG业务形成地域互补 助力全国布局 [4] - 项目达产后按20亿方权益产能及1477亿元年利润测算 将成为新增长极 支撑公司15%复合增长目标 [4] - 惠州LPG基地预计2026年实现常态化运营 为中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4] 第四季度与未来展望 - LNG业务因资源供应与需求匹配良好 叠加国内气价回升 盈利能力有望稳步提升 [6] - LPG业务随着接收站检修完成及双库体系全面投运 销量与利润预计实现同环比双增长 [6] - 能源服务业务受益于船舶运力恢复及液厂价格上行 盈利水平有望修复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亿元 181亿元 209亿元 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230元 281元 324元 [1][6]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42倍 126倍 109倍 [1][6]
海天味业(603288):Q3收入增长放缓,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中泰证券· 2025-10-30 19:33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海天味业(603288 SH)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3]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公司主业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尽管Q3收入增长有所放缓 [3][5] 公司基本状况与估值 - 公司总股本为5,85182百万股,流通股本为5,85182百万股,市价为3844元,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224,94415百万元 [1] - 基于2025年10月29日收盘价,公司2025年至2027年的预测市盈率(P/E)分别为320倍、289倍和264倍 [3]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6398亿元,同比增长248%,实现归母净利润1408亿元,同比增长340% [5]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302个百分点至3963%,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020个百分点至2201% [5]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1628亿元,同比增长602%,实现归母净利润5322亿元,同比增长1054% [5]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319个百分点至3997%,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101个百分点至2461% [5] 分业务与区域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调味品主业收入为6043亿元,同比增长453%,增速较上半年1045%有所放缓 [5] - 分品类看,2025年第三季度酱油、蚝油、调味酱、其他调味品收入分别为3228亿元、1127亿元、603亿元、10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8%、199%、350%、651% [5] - 分区域看,2025年第三季度北部区域收入出现下滑,实现收入1403亿元,同比下降247%,而东部和南部分别增长900%和1036% [5] - 2025年前三季度调味品收入为20605亿元,同比增长864%,其中酱油收入11156亿元,同比增长791% [5] 费用与运营情况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同比分别上升185和101个百分点,主要系开始计提员工持股计划的费用 [5] - 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销商数量净增加19家至6,726家 [5] 盈利预测与财务展望 - 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722亿元、31115亿元、3349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8%、8% [3][5] - 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25亿元、7779亿元、851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11%、9% [3][5] - 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20元、133元、146元 [3] - 报告预测公司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370%持续提升至2027年的405%,净资产收益率(ROE)将从2024年的202%提升至2027年的218% [7]
大华股份(002236):Q3盈利能力同比提升,大模型发展推动产品持续升级
中泰证券· 2025-10-30 19:3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盈利能力同比显著提升,大模型发展推动产品持续升级 [1][6]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9.4亿元、41.6亿元、46.7亿元,对应市盈率估值分别为18倍、17倍、15倍 [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9.13亿元,同比增长2.06%,若剔除子公司乐橙的基数影响,增速超过4% [3][6]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5.35亿元,同比增长38.92%,净利率为16.01%,同比提升4.43个百分点 [3][6]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77.31亿元,同比增长1.95%,剔除乐橙口径影响后同比增速近9% [6]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10.60亿元,同比增长44.12%,扣非归母净利润7.61亿元,同比增长52.34% [3][6]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1.65%,同比提升0.84个百分点 [6]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41.74%,同比显著提升1.8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91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调整,减少低毛利外购产品占比 [6]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68.51%,主要来自汇兑收益增加 [6] - 投资收益同比增加214.03%,增加4.29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大幅增加1522.63%,增加3.51亿元,主要来自委托理财产品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64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16.89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主要因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毛利率提升 [6] 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持续推进大模型驱动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行业应用中新增自动周界检测、人数统计等功能 [6] - 在企业业务场景中,利用云端大模型替代人工巡检,实现工商业的“万店秒级核验” [6] - 未来公司将推出更多前端、边缘侧与中心侧产品,采用“大模型+小模型”融合方式,深入各类应用场景 [6] - 公司坚持“由点及面”策略,逐步将大模型能力覆盖至所有业务场景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337.90亿元,同比增长5%,2026年、2027年预计增速分别为13%和13% [2]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9.37亿元,同比增长35%,2026年、2027年预计增速分别为6%和12% [2] - 预测公司2025年每股收益为1.20元,2026年、2027年分别为1.26元和1.42元 [2] - 预测公司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0%,2026年、2027年分别为9%和10% [2]
扬杰科技(300373):扬杰科技:Q3业绩高增,汽车电子与海外业务双轮驱动
中泰证券· 2025-10-30 19:28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5] - 当前市价为73.74元,总市值为40,066.47百万元,流通市值为39,977.98百万元[2] - 基于2025年10月29日收盘价,预测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9.0倍、24.3倍和20.1倍[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48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9.74亿元,同比增长46%;毛利率为35.04%,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8.05%,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8.93亿元,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1%;归母净利润3.72亿元,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13%;毛利率为37.32%,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9.46%,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个百分点[7]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下游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及消费电子等领域需求强劲,同时公司产品结构改善与运营效率提升[8] 盈利预测与财务展望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4.49亿元、88.32亿元、103.4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3%、19%、17%[5]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1亿元、16.50亿元、19.9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8%、19%、21%[5] - 预测每股收益(EPS)2025年至2027年分别为2.54元、3.04元、3.66元[5] - 预测净资产收益率(ROE)2025年至2027年分别为13%、14%、14%[5] 核心业务驱动力 - 汽车电子业务快速成长,受益于车规功率器件需求增长及国产替代趋势,公司IGBT车规单管在OBC领域已大批量交付,MOSFET和SiC等车规产品也通过客户测试并进入批量阶段[9][10] - 海外市场拓展顺利,依托"YJ"和"MCC"双品牌战略,越南工厂一期量产满产满销且良率达99.5%以上,二期于2025年年中通线,未来新能源和汽车领域将成为海外业务重要增长点[11] - 公司采用IDM+Fabless结合模式,在MOSFET、IGBT、第三代半导体等高端领域具备领先市场地位[11]
圣邦股份(300661):Q3业绩实现同比增长,工业/汽车电子领域持续推出新品
中泰证券· 2025-10-30 19:28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圣邦股份(300661.SZ)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2] - 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实现同比增长,并在工业及汽车电子领域持续推出新产品,尽管季度增速有所放缓,但新产品有望扩大市场份额 [1][4] - 报告基于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小幅下调了2025至2027年的盈利预测,但维持“买入”评级 [4] 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01亿元,同比增长14.55% [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43亿元,同比增长20.47% [4]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1亿元,同比下降7.06%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9.82亿元,同比增长13.06%,环比下降4.60%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增长34.02%,环比增长0.94%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97亿元,同比增长6.80%,环比下降3.81% [4] - 2025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50.42%,同比下降1.75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50.89%,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1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为14.13%,同比上升2.1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01个百分点 [4] - 利润增长部分得益于投资收益和其他收益增加,2025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为0.59亿元(同比增加0.39亿元),其他收益为0.98亿元(同比增加0.77亿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及增值税加计抵减) [4] - 公司保持高研发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8.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提高2.37个百分点 [4] 未来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为39.51亿元,同比增长18% [2] - 预测2026年营业收入为48.06亿元,同比增长22% [2] - 预测2027年营业收入为57.99亿元,同比增长21% [2]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6.01亿元,同比增长20% [2] - 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8.43亿元,同比增长40% [2] - 预测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86亿元,同比增长41% [2]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为1.27元,2026年为1.78元,2027年为2.50元 [2] - 对应市盈率估值2025年为79倍,2026年为56倍,2027年为40倍 [2][4] 业务发展与产品布局 - 公司聚焦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车、光伏储能、智能制造等新兴应用领域 [4] - 2025年第三季度密集推出多款新产品,包括低漂移高精度电压基准SGM4020、24V汽车应用高边驱动器SGM42203Q、SSD系统供电PMIC SGM260320、支持1/32细分的步进电机驱动器SGM42618、低静态电流车规级理想二极管控制器SGM25733Q [4] - 新产品覆盖电压基准、电机驱动、汽车电源管理等关键场景,旨在扩大市场份额 [4] - 公司已在电动汽车、工业控制、5G通讯、物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良好销售业绩并拓展客户群体 [4]
海康威视(002415):Q3业绩同环比增长,AI大模型产品逐步落地
中泰证券· 2025-10-30 19:03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海康威视给予“买入”评级,并予以维持 [2] - 核心观点认为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实现同环比增长,AI大模型产品应用正逐步规模化落地,创新业务保持较好增长 [1][4] 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7.58亿元,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93.19亿元,同比增长14.94%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39.40亿元,同比增长0.66%,环比增长2.81%,归母净利润36.62亿元,同比增长20.31%,环比增长1.19% [3][4] - 2025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45.37%,同比提升0.61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45.67%,同比提升1.4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26个百分点 [4] - 20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91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率下降明显(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 [4]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6.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26.06%,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同比减少12.91% [4] 业务进展与增长动力 - 公司自研多模态感知大模型在周界、行为分析、文搜、毫米波/X光安检等产品上持续迭代升级 [4] - AI大模型技术在内部运营的智能客服、智能配单等认知应用上大规模推广,智能体应用在工业设备故障诊断、科学仪器分析等产品上获广泛应用 [4] - 受益于汽车、锂电、电子电器和物流、交通等下游行业需求拉动,海康机器人、海康汽车电子、海康睿影等创新业务均实现较高的收入增速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34.44亿元、157.26亿元、188.28亿元,对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17%、20% [2][4]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47元、1.72元、2.05元 [2] - 基于预测净利润,对应2025年至2027年的市盈率(P/E)估值分别为23倍、19倍、16倍 [2][4]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80.45亿元、1078.50亿元、1186.3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1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