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

搜索文档
信用业务周报:近期市场资金面有何变化?-20250903
中泰证券· 2025-09-03 15: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内市场波动或加剧,但主要指数与科技板块行情未结束;当前市场聚焦美联储政策倾向和市场后续走势两大议题;市场后续或呈现大盘震荡、红利板块配置价值上升、科创与创业板短期波动放大但中期主线不变的特征;短期维持谨慎乐观,防御配置优先,中期把握科技主线和港股红利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回顾 - 市场表现:上周主要指数大多上涨,创业板50涨幅9.27%;信息技术和材料指数表现较好,能源和金融指数表现较弱;3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14个上涨,通信、有色金属和电子涨幅居前,纺织服饰、煤炭和银行跌幅居前 [7][15][18] - 交易热度:上周万得全A日均成交额29831.31亿元,前值25874.80亿元,处于三年历史分位数100.00%水平 [22] - 估值跟踪:截至2025/8/29,万得全A估值(PE_TTM)为22.15,较上周上升0.28,处于近5年历史分位数的89.30%;3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3个行业估值(PE_TTM)出现修复 [29] 市场观察 - 资金面变化理解:本周A股震荡分化,上证指数“先扬后抑、回升筑底”;资金流入上,沪深300、中证500指数ETF成交额上升,创业板和科创板ETF净赎回金额扩大;杠杆资金方面,8月以来融资余额攀升,融资融券余额环比增速维持高位且近两周加速;资金面结构上,8月以来散户资金本周微幅净流出,机构资金8月初净流出且本周加剧 [5] - 市场后续特征:大盘/沪深300指数震荡为主,强势延续空间有限;红利板块防御性配置价值凸显;科创与创业板短期波动放大,中期主线不变,9月调整视为中期布局科技的机会 [6] - 投资建议:9月3日阅兵临近市场或乐观,但9月中上旬波动或加大,短期谨慎乐观,防御配置优先,中期把握科技主线和港股红利 [6]
先声药业(02096):更新报告:创新药驱动业绩增长,自研新药技术平台厚积薄发
中泰证券· 2025-09-03 13:5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创新药业务是业绩增长核心引擎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收入27.76亿元 同比增长26% 占总收入比例达77.4% [7] - 三大领域聚焦发力:神经科学营收12.49亿元(+37.3%) 抗肿瘤营收8.74亿元(+41.1%) 自免疾病营收8.78亿元(+3.3%) [7] - 创新"走出去"战略持续兑现 通过对外授权证明技术平台先进性 ADC项目SIM0505授权获首付1500万美元 TCE项目SIM0500授权获最高10.5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7][8]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76.90/90.09/104.27亿元 同比增长16%/17%/16% 归母净利润11.93/13.89/16.09亿元 同比增长63%/16%/16%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5.85亿元 同比增长15.1% 经调整净利润6.51亿元 同比增长21.1% 研发投入率28.7% 同比增加9个百分点 [7] - 盈利预测显示营收持续增长:2025E 76.90亿元(+16%) 2026E 90.09亿元(+17%) 2027E 104.27亿元(+16%) [5][8] - 净利润增速显著:2025E 11.93亿元(+63%) 2026E 13.89亿元(+16%) 2027E 16.09亿元(+16%) [5][8] - 盈利能力提升:毛利率维持80.5%左右 净利率从11.0%(2024A)提升至15.6%(2025E) ROE从10.3%提升至15.1% [10] 产品管线 - "三个5"创新产品梯队:5款基石产品(恩度因、艾得辛等)提供稳定现金流 5款快速放量新产品(科赛拉®、恩立妥®等)成为业绩增长重要推力 [7] - 2款产品进入NDA审评阶段:玛氖诺沙韦(流感适应症)和乐德奇拜单抗(IL-4Rα单抗) 3个创新产品处于临床III期(JAK1抑制剂、三代ALK、口服SERD) [7] - 差异化潜在大单品:先必新舌下片(全球唯一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的卒中创新药) 科唯可®(我国首个无需精神药品管制的抗失眠创新药 目标市场潜力200亿元) [7] 技术平台 - ADC平台:采用下一代NMTi ADC技术 布局前沿靶点(LRRC15、FGFR2b等)和双抗ADC(EGFR/cMet ADC等) 自免领域布局IL-4Rα ADC SIM0708 [7] - TCE平台:打造差异化CD3 binder 临床前品种SIM0616(STEAP1-PSMA-CD3)是首个靶向实体瘤三抗TCE [7][8] - 双抗平台:多款产品具备对外授权潜力 包括SIM0237(PDL1/IL15v)、SIM0709(TL1A/IL23p19)、SIM0815(TfR-Aβ双抗/AOC) [8]
和誉-B(02256):更新报告:不断突破全球蓝海市场,小分子新花迈向下一阶段
中泰证券· 2025-09-03 10: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6.57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59% [4] - 现金储备23亿元人民币,为未来研发和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4] - 核心产品匹米替尼与默克合作,默克支付8500万美元行权费,未来有望获得持续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 [4] - 匹米替尼全球III期临床数据优异,客观缓解率54.0%,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3.2%,且安全性优于同类产品 [6] - 依帕戈替尼为潜在全球FIC的FGFR4抑制剂,2025年6月完成中国注册性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 [5] - 口服PD-L1抑制剂ABSK043在ICI初治且PD-L1≥50%的NSCLC患者中ORR达41.7%,安全性良好 [7] - ABSK061针对儿童软骨发育不全,口服给药方式优于同类注射产品,商业化潜力显著 [7] - 临床前管线包括KRAS抑制剂、ADC及非肿瘤领域布局,层次分明且进展明确 [7] - 公司积极回购股份,2025年8月累计回购954.5万股,合计7530万港元 [7] - 明星外资股东Allianz SE增持至5.10%,礼来亚洲、启明创投等多家机构背书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04亿元,同比增长2,544%,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增长107% [2] -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48% [2]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减少8%,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53% [2]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27%,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长25% [2] - 每股收益2025E为0.06元,2026E为0.09元,2027E为0.12元 [2] - 毛利率持续保持100%,净利率从2024年的5.6%提升至2027年的10.2% [9][10] - ROE从2024年的1.4%逐步提升至2027年的2.3% [9][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的2.90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44.79亿元 [9][10] 产品管线进展 - 匹米替尼国内NDA获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美国NDA预计2025年内递交,2026年中美获批 [6] - 匹米替尼销售峰值预计针对TGCT达15亿美元,针对cGVHD达10亿美元 [6] - 依帕戈替尼与阿替利珠单抗联用治疗FGF19+肝细胞癌,ORR不低于50%,mPFS不低于7个月 [5][7] - ABSK043联合伏美替尼治疗一线EGFR突变NSCLC,联合戈来雷塞治疗一线KRAS G12C突变NSCLC [7] - ABSK061针对儿童软骨发育不全的观察性研究已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7] - KRAS G12D抑制剂ABSK141预计2025年下半年获得IND批准 [7] - 泛KRAS抑制剂ABSK211预计2026年进入临床 [7]
中泰汽车25Q2汽车行业总结:盈利分化,强者恒强
中泰证券· 2025-09-02 19:4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汽车行业维持积极看法,重点推荐智能化自主整车、机器人零部件和重卡龙头 [4] 核心观点 - 2025Q2乘用车需求回升,新能源渗透率创新高至51.1% [4][8] - 乘用车整车企业业绩普遍符合预期,小鹏和零跑表现超预期 [4][15][17][19] - 汽车零部件行业盈利分化,强者恒强格局凸显 [4][77][81] - 重卡内销稳健增长,出口逐步恢复 [4][103] 乘用车板块总结 - 2025Q2乘用车批发销量711万辆,同比+13%,环比+10.8%;零售579万辆,同比+15.6%,环比+13.1% [8][9] - 新能源批发销量363万辆,同比+33.6%,环比+25.2%,渗透率达51.1% [8][9] - 自主品牌市占率提升至68.5%,创历史新高 [65] - 小鹏汽车因非MONA车型占比提升,ASP和毛利率环比改善 [4][55] - 零跑汽车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销量领跑新势力 [4][19][51] - 赛力斯、吉利、长安、长城等车企业绩符合预期 [4][15] - 多数车企ASP环比提升,折扣力度收缩 [21][22] - 行业规模效应显现,毛利率和单车盈利环比改善 [25][29] 零部件板块总结 - 2025Q2申万汽车零部件板块收入3835.7亿元,同比+7.6%,环比+7.2%,增速低于行业整体 [72][75] - 毛利率18.7%,同比持平,环比+0.6个百分点;净利率6.5%,同比+0.1个百分点 [81] - 福耀玻璃、上海沿浦、沪光股份、福赛科技等业绩超预期 [4][100] - 赛力斯产业链公司如沪光股份、拓普集团等收入环比增速显著 [94][95] - 原材料价格整体平稳,汇率波动对部分企业利润产生扰动 [82][88] 重卡板块总结 - 2025Q2重卡上险20.1万辆,同比+21%,环比+31% [4] - 重卡出口8.1万辆,同比-1%,环比+31%,非俄地区增长带动恢复 [4] - 中国重汽保持整车市占率第一,潍柴动力保持发动机市占率第一 [4] 投资建议 - 整车重点推荐零跑汽车、吉利汽车、小鹏汽车、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蓝谷,关注小米集团 [4] - 机器人零部件推荐拓普集团、福达股份、豪能股份、安培龙、上海沿浦、美湖股份、银轮股份、沪光股份、爱柯迪,关注浙江荣泰、中鼎股份等 [4] - 重卡推荐中国重汽-H、潍柴动力 [4]
有色金属行业定期报告:宏观氛围较好,旺季复苏持续
中泰证券· 2025-09-02 19:11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2][4] 核心观点 - 宏观氛围较好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同时8月国内制造业PMI小幅回升 [4][7] - 基本面各品种金属持续展现旺季复苏迹象 基本金属价格有望走强 尤其以铜铝为代表的供应刚性品种 [4][9] - 行业指数跑赢市场 申万有色金属指数收于6413.26点 环比上涨7.16% 跑赢上证综指6.32个百分点 [6][23] 行情回顾 - 国内工业金属价格涨跌不一 LME铜、铝、铅、锌本周涨跌幅为1.1%、-0.1%、-0.2%、0.3% SHFE铜、铝、铅、锌涨跌幅为-0.9%、0.5%、0.6%、-0.6% [5][25] - 有色金属子板块表现分化 小金属、贵金属、工业金属、金属新材料和能源金属涨跌幅分别为12.02%、7.22%、6.95%、5.67%、2.89% [6][23] - 领涨个股包括金力永磁周涨35.3% 五矿稀土周涨22.8% 章源铝业周涨22.1% [24] 宏观环境分析 - 中国8月制造业PMI为49.4 较前值49.3小幅回升 生产指数50.8 新订单指数49.5 [8][35] - 美国7月PPI当月同比+3.3% 前值+2.4% CPI当月同比+2.7% 与前值持平 核心CPI同比+3.1% [8][45] - 欧元区8月CPI同比+2% 与前值持平 [8][43] - 全球7月制造业PMI下降0.7个百分点至49.7 重回收缩区间 [8][49] 基本金属供需分析 电解铝 - 供应端运行产能4403.5万吨 环比增加1万吨 周产量84.45万吨 环比增加0.02% [10][52] - 需求端铝加工企业平均开工率60.7% 环比增加0.7% 铝型材、铝线缆、铝板带、铝箔开工率分别增加1.5%、0.2%、1.4%、1.1% [10][52] - 库存方面国内铝锭库存68.1万吨 环比增2.6万吨 铝棒库存22.98万吨 环比增0.16万吨 LME铝库存48.11万吨 环比增0.23万吨 [11][55] - 盈利水平保持高位 长江现货铝价20720元/吨 行业90分位现金成本17077元/吨 即时吨盈利3383元 [10][55] 氧化铝 - 供应端运行产能9505万吨 环比下降65万吨 周产量184.7万吨 环比减少0.5万吨 [12][98] - 供需比2.16 环比下降0.01 处于过剩状态 [12][98] - 库存431.6万吨 环比增加5.3万吨 超越2023、2024年同期水平 [12][98] - 价格3209元/吨 环比-1.26% 按国产矿计算吨毛利274元/吨 环比减少12.00% [13][98] 电解铜 - 铜精矿加工费报-41.48美元/吨 较上期下降0.33美元/吨 [14][116] - 国内电解铜周产量23.8万吨 同比增加1.61万吨 理论冶炼利润-2003元/吨 环比+246元/吨 [14][116] - 需求端精铜杆企业开工率68.12% 环比-3.68% 铜线缆企业开工率67.81% 环比-1.07% [14][116] - 全球库存63.89万吨 环比上升0.05万吨 同比减少7.51万吨 [14][116] 精炼锌 - 加工费上升 国产TC均价3900元/金属吨 进口指数93.75美元/干吨 [15][129] - 精炼锌周产量13.84万吨 环比+860吨 同比+4.05万吨 [15][129] - 需求端镀锌开工率55.47% 环比下降1.95% 压铸锌开工率50.78% 环比上升0.32% 氧化锌开工率51.69% 环比下降4.2% [15][129] - 国内锌锭库存14.45万吨 较上周+1.16万吨 LME库存5.65万吨 较上周-0.78万吨 [15][129] 行业基本状况 - 上市公司数量141家 [2] - 行业总市值40,523.71亿元 [2] - 行业流通市值38,091.88亿元 [2]
石英股份(603688):2025年半年报点评:半导体砂国产替代望加速,半导体材料份额望持续提升
中泰证券· 2025-09-02 19:1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为半导体石英材料龙头企业 具备半导体级高纯石英砂和石英材料产业链一体化能力 综合竞争力强 [8] - 半导体石英玻璃材料份额望持续提升 半导体砂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7][8] - 光伏用高纯石英砂业务需求拐点望渐行渐近 价格已底部企稳 [8] - 光电业务产业链持续优化 市场份额望进一步提升 [8]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5.1亿元 同比-30.1% 归母净利润1.1亿元 同比-58.4% 扣非归母净利润0.6亿元 同比-75.8% [6] - 2025Q2单季营业收入2.6亿元 同比-24.0% 环比+2.8% 归母净利润0.5亿元 同比-45.0% 环比+2.5% [6] - 2025H1高纯石英砂营业收入6888万元 同比-59.20% 毛利率37.9% 同比-31.68个百分点 [8] - 2025H1研发费用0.5亿元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0.9亿元 资产负债率5.7% ROE约1.9% [12][18][15] 业务板块分析 - 半导体业务已通过TEL LAM AMAT等国际主流设备厂商认证 正在推进国内厂商认证 [8] - 2024年自制砂通过多家国际主流半导体设备商认证 积极配合国内芯片厂半导体石英本地化认证 [8] - 光伏业务受下游去库存影响需求较弱 国产石英砂价格处于底部区间 内层用砂均价6.15万元/吨 中层用砂3万元/吨 外层用砂1.95万元/吨 [8] - 光电业务在光源领域技术国际领先 光纤领域得到客户广泛认可 光学领域具备先进生产技术 [8]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0亿元 4.5亿元和6.2亿元(原预测4.7亿元 6.2亿元和8.2亿元) [8]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16亿元 18.24亿元和22.76亿元 增长率8.7% 38.6%和24.7% [4][22]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0.56元 0.83元和1.15元 对应PE 72.1倍 48.1倍和34.9倍 [4][22]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44.4% 45.9%和47.0% 净利率22.7% 24.5%和27.1% [22]
奥锐特(605116):业绩保持强劲,期待多肽、小核酸持续发力
中泰证券· 2025-09-02 17: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业绩保持强劲增长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22亿元(同比增长12.50%) 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4.55%) [5] - 优势原料药持续发力 制剂地屈孕酮片持续放量 储备项目丰富 募投项目扩充产能 多肽和小核酸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5]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17.80亿元/21.24亿元/25.33亿元 同比增长20.60%/19.33%/19.25% [3][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71亿元/6.14亿元/7.91亿元 同比增长32.84%/30.18%/28.95% [3][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18倍/14倍/11倍 [5] 财务表现 - 2025Q2营业收入4.20亿元(同比增长6.31%) 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8.53%) [5] - 2025H1毛利率60.11%(同比提升3.09个百分点) 净利率28.58%(同比提升2.77个百分点) [5] - 2025H1研发费用7180万元(同比增长9.72%) 占收入比例8.74% [5]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4年的15.22%提升至2027年的22.67% [3] 业务发展 - 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2025H1销售收入5.10亿元(同比增长14.82%) 多肽和寡核苷酸原料药快速上量 [5] - 制剂业务地屈孕酮片2025H1销售收入9568.52万元(同比增长13.97%) 新增进院1754家 [5] - 完成5个API国内注册和3个API美国注册 以及多个其他地区注册 [5] - 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生产线已竣工验收并开始投产 [5] - 年产308吨特色原料药和2亿片抗肿瘤制剂项目(一期)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和验证批生产 [5] 创新布局 - 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建"AI小核酸药物发现联合实验室" 布局肥胖、衰老、老年痴呆等病症 [5] - 参股源道医药(持股10%)进军抗心衰领域 候选新药已提交Pre-IND申请 [5] - 持续布局女性健康领域新剂型 戊酸雌二醇片已于7月申报 雌二醇地屈孕酮复合包装片预计2025-2026年获批 [5]
中药板块2025H1总结:业绩短期承压,静待需求回暖
中泰证券· 2025-09-02 17:01
行业投资评级 - 中药Ⅱ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中药板块2025H1业绩短期承压但环比小幅改善 行业景气度正逐渐修复[7][10] - 预计2025H2成本端压力缓解 毛利率有望向上修复[7][13] - OTC需求偏弱但头部品牌集中度提升 零售药店渠道变革倒推行业整合[7][30] - 看好业绩稳健高分红的OTC龙头及创新管线前瞻布局的中药创新药企业[7] 行业基本状况 - 行业上市公司数量69家 总市值9,665.10亿元 流通市值9,399.20亿元[2] - 重点覆盖公司包括华润三九(买入)、东阿阿胶(买入)、康缘药业(未覆盖)、以岭药业(未覆盖)[4] 2025H1财务表现 - 总营收1,729亿元 同比下降4.95%[7][10][11] - 扣非净利润191亿元 同比下降9.31%[7][10][11] - 经营性现金流169.6亿元 同比上升30.77%[7][10][11] - 毛利率42.05% 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7][10][11] - 扣非净利率11.04% 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7][10][11] - 单二季度扣非净利润80.77亿元 同比下降13.9% 环比下降31.0%[11] 成本与毛利率分析 - 中药材价格2024年中以来持平震荡 2025年5月起明显下降[7][13] - 板块毛利率中位数53.7% 较2024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13] - 预计高价药材消化完毕后 2025H2成本压力将缓解[7][13] 费用端表现 - 期间费用率中位数44.5% 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7][15] - 销售费用率中位数31.6% 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7][15] - 销售费用率持续优化 部分企业通过营销新模式实现费用控制[15] 运营效率与现金流 -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总收入比率48.8%[7][17] - 存货/总资产比率12.3%[7][17] - 经营性净现金流/营业收入指标2025H1同比小幅改善[7][17] - 合同负债+收入增速自2024年转负 25H1降幅扩大反映终端需求偏弱[17] 研发投入情况 - 研发费用率中位数约3% 2023年以来保持平稳[24][25] - 头部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10% 包括康缘药业、天士力、以岭药业等[24][25] OTC细分领域表现 - 22家OTC企业25Q2营收中位数增速-7.6% 扣非净利润中位数增速-19.7%[7][26] - 2025H1实体药店零售规模2,961亿元 同比下降2.2%[7][27] - 呼吸系统中成药降幅显著:感冒用药(-12.7%)、清热解毒用药(-24.6%)、止咳祛痰平喘用药(-31.4%)[29] - 消化系统用药(-1.4%)和心血管疾病用药(-4.9%)需求相对稳定[29] 市场竞争格局 - 呼吸系统中成药占零售端28.44%份额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占14.32%[30] - 头部OTC品牌集中度提升:感冒灵颗粒份额从22.79%(2024)升至24.34%(2025Q1)[7][30][31] - 健胃消食片份额从8.35%(2024)升至9.62%(2025Q1)[7][30][32] 投资建议方向 - 业绩稳健高分红的OTC龙头:云南白药、羚锐制药、华润三九、东阿阿胶[7] - 主业底部向上且创新管线布局的企业:康缘药业、以岭药业、天士力等[7]
美诺华(603538):主业迎来拐点,创新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中泰证券· 2025-09-02 17:0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主业拐点增长和创新业务布局潜力 [4][5] 核心观点 - 公司主业迎来拐点 原料药业务底部夯实 制剂业务快速发展 创新业务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5] - 公司有望在"原料药+CDMO+制剂"全链条模式下进入快速发展新篇章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27% 成长性显著 [4][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77百万元 同比增长11.42% 归母净利润49百万元 同比增长158.97% [5]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401百万元 同比增长16.15% 归母净利润28百万元 同比增长468.03% [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03.14百万元、1982.92百万元、2389.31百万元 同比增长16.77%、23.69%、20.49% [4][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92百万元、163.94百万元、208.27百万元 同比增长92.98%、27.16%、27.04% [4][5] 业务分项表现 - 制剂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262百万元 同比增长111.03% 主要因代加工项目转移落地和产能爬坡 [5] - 自有制剂管线储备丰富 在研项目超50个 12个项目在审评阶段 3个制剂产品获批上市 [5] - 原料药业务稳步推进 上半年申报12个API项目 5项通过国内审批 1项通过日本审批 [5] - CDMO业务与默沙东动保一期9个项目推进中 二期3个大产品启动开发 与Teva多项目进入验证批阶段 [5] 创新业务进展 - 重磅JH389(益生菌GLP-1递送系统)项目取得突破 高脂饮食肥胖动物模型减重控糖试验结果优秀 [5] - 已向欧洲专利局递交专利并获受理 积极筹备欧洲以外地区产品上市准备 [5] - 除减重外积极推进解酒等新靶点产品开发 意大利合作方确认产品效果 [5] - 布局mRNA核心脂质体CDMO业务、大健康、医疗美容、AI机器人等新领域 [5]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32.45% 同比提升2.94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毛利率33.17% 同比提升8.78个百分点 [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7.84% 同比提升4.34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净利率7.46% 同比提升5.88个百分点 [5] - 管理费用率10.33% 同比下降2.69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3.87% 同比下降3.10个百分点 [5] - 研发费用率5.92% 同比下降1.05个百分点 主要因研发项目立项时间结构性差异 [5] 估值水平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3倍、18倍、14倍 [5] - 当前市净率1.23倍 预计2025-2027年市净率分别为1.23倍、1.16倍、1.08倍 [4]
中国巨石(600176):2025年半年报点评:增量复价双轮驱动,特种电子布研发提速
中泰证券· 2025-09-02 17:0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1亿元,同比增长17.7%,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75.5%,扣非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170.7% [5] - 粗纱销量同比增长3.9%至158.22万吨,电子布销量同比增长5.9%至4.85亿米,单位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5] - 特种电子布研发加速推进,低介电、低膨胀产品开发有序进行,已具备超薄电子布生产能力 [5] - 产能建设稳步推进,九江基地20万吨生产线提前投产,桐乡本部冷修后产能提升至20万吨,淮安零碳基地10万吨电子级生产线正式开工 [5] - 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5.1亿元、40.5亿元、47.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8.6倍、16.1倍、13.9倍 [5] 财务表现 - 2025Q2单季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3.4%,归母净利润9.6亿元,同比增长56.6%,环比增长31.0% [5] - 2024年营业收入158.56亿元,同比增长6.6%,归母净利润24.45亿元,同比下降19.7% [3][19]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86.14亿元,同比增长17.4%,归母净利润35.12亿元,同比增长43.7% [3][19] - 毛利率从2024年的25.0%提升至2025年的30.3%,净利率从16.0%提升至19.5% [19]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4年的7.8%提升至2025年的10.3% [19] 业务运营 - 2025H1国内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3.62%和34.75%,出口量同比下降5.3%至99.6万吨,但出口均价上涨5.9% [5] - 海外生产基地布局完善,埃及和美国产能可满足约50%的海外市场需求,美国公司实现净利润1820.6万元,同比扭亏增利4549万元 [5] - 电子布价格持续修复,2025年3月起电子细纱复价800元/吨,电子布复价0.3元/米 [5] - 研发费用2025H1达3亿元,大研发体系初见成效,集聚玻璃配方、浸润剂配方和自制化工原料优势 [5][17] - 资产负债率2025H1末约40.0%,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改善 [18][13] 产能与产品结构 - 拟投资8.8亿元建设年产12万吨冷修技改项目,冷修后产能提升至18万吨 [5] - 产品结构除风电、热塑、电子纱"三驾马车"外,积极开发光伏边框领域产品,预计2025-2026年放量 [5] - 配套500MW风力发电项目积极推进,支持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建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