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泰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公募业绩比较基准改革征求意见,发挥业绩基准“锚”作用
中泰证券· 2025-11-02 14:4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2] 核心观点 - 证监会和基金业协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及配套《操作细则》,旨在解决公募基金行业投资风格漂移和因追逐短期排名导致业绩大幅波动两大痛点[3] - 改革目标是让业绩比较基准真正发挥"锚"和"尺"的作用,引导行业回归价值投资,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健回报[3] - 重申看好板块机会,建议关注华泰、广发、中信、兴业、国泰海通、东财、九方智投、同花顺、指南针等[8] 改革背景与核心监管措施 - 压实基金管理人主体责任:要求公司建立全流程管控机制,由公司高层决策基准选取,设立独立部门监测投资偏离,将基金经理绩效薪酬与基金跑赢基准情况直接挂钩[4] - 构建全链条监督生态:托管人需履行监督职责确保基金投资不偏离声明风格,销售机构必须同步展示业绩比较基准表现,评价机构需将业绩比较基准作为基金评奖重要依据[5][6] - 明确基准使用规范:强调业绩比较基准必须具备代表性、持续性和客观性[6] 配套实施安排与投资建议 - 监管设置一年过渡期,基金业协会将研究建立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分为一类库和二类库),鼓励但非强制使用成熟指数[8] - 改革将与未来浮动管理费产品和薪酬考核规则联动,系统性强化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8] - 行业总市值为41,430.39亿元,行业流通市值为38,805.86亿元[3] 重点公司财务数据与评级 - 华泰证券:股价21.72元,2025年预测EPS为1.83元,预测PE为11.87,评级为买入[2] - 广发证券:股价22.57元,2025年预测EPS为1.71元,预测PE为13.20,评级为买入[2] - 中信证券:股价29.38元,2025年预测EPS为1.93元,预测PE为15.22,评级为买入[2] - 国泰海通:股价19.38元,2025年预测EPS为1.77元,预测PE为10.95,评级为买入[2] - 东方财富:股价25.50元,2025年预测EPS为0.76元,预测PE为33.55,评级为买入[2]
国泰海通(601211):25Q3点评:净利润增132%,经纪、投资、信用带动增长
中泰证券· 2025-11-02 14:45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国泰海通(601211 SH)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1]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市场活跃度回升及公司合并后协同效应进一步发挥将驱动业绩增长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8亿元220亿元240亿元 [6] 公司基本状况与估值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7,62893百万股流通股本为16,99975百万股市价为1938元总市值为341,64858百万元流通市值为329,45522百万元 [4] - 基于2025年预测净利润2575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为1396倍市净率为105倍 [1]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概览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207亿元同比增长1318%实现营业收入4589亿元同比增长582%扣除其他业务后的营业收入为4525亿元同比增长1041% [6]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达到20,0893亿元同比增长1156%归母净资产达到3,2414亿元同比增长947%经营杠杆为50倍同比上升05倍 [6] 主营业务结构与收入驱动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纪投行资管净利息净投资收入分别为1081亿元263亿元427亿元521亿元218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24%6%9%11%48% [6] - 业绩增长主要受经纪信用投资业务驱动前三季度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28%信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23%投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53%第三季度单季增速分别达到2693%2859%1060% [6] - 资本金业务(净投资+净利息)占比显著提升前三季度合计占比接近60%同比增加约149个百分点支撑公司利润 [6] 财务数据与预测 - 公司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141亿元43397亿元2025年至2027年预测营业收入分别为64053亿元69656亿元73993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4760%875%623% [1] - 公司2023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9374亿元13024亿元2025年至2027年预测净利润分别为25754亿元22044亿元23973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9774%-1440%875% [1]
东方雨虹(002271):25三季报点评:Q3收入同比实现转正,应收账款持续下降,现金流表现优异
中泰证券· 2025-10-31 21:51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东方雨虹(002271 SZ)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3] - 报告核心观点: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实现转正 结束了连续7个季度的下滑态势 同时应收账款持续下降 现金流表现优异[4][5] - 基于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12 80元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 59亿元 16 89亿元 25 56亿元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5 6倍 18 1倍 12 0倍[3][5] 2025年三季报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6 01亿元 同比下降5 06% 实现归母净利润8 10亿元 同比下降36 61%[4] - 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 32亿元 同比增长8 51% 环比下降7 65% 实现归母净利润2 45亿元 同比下降26 58% 环比下降34 09%[4] - 分季度看 Q1 Q2 Q3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6 71% -5 64%和+8 51% Q3实现同比转正[5]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5 19% 同比下降3 94个百分点 其中Q3毛利率为24 80% 同比下降4 12个百分点[5] - 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6 61% 同比下降1 96个百分点 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1 71 上升0 12 下降0 27 下降0 10个百分点[5] - 前三季度净利率为3 82% 同比下降1 99个百分点 单Q3净利率为3 40% 同比下降1 70个百分点[5] 现金流与资产质量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 1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84 56% 为近十年首次前三季度转正[5] - 前三季度收现比(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达99 5% 为过去5年次新高[5] - 截至三季度末 应收票据及账款余额为92 95亿元 同比下降18 76% 资产负债率为50 22% 同比上升6 08个百分点[5] 未来展望与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7 11亿元 279 05亿元 284 67亿元 增速分别为-1 2% 0 7% 2 0%[3][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 59亿元 16 89亿元 25 56亿元 增速分别为694% 97% 51%[3][6]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23 9%提升至2027年的27 3% 净资产收益率将从2025年的3 8%提升至2027年的10 1%[6]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产品端挖掘砂粉机会 渠道端深耕零售 坚持合伙人优先 并加速海外市场布局[5] - 内部坚持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 积极解决应收账款历史问题[5]
主动权益基金三季度如何调仓?
中泰证券· 2025-10-31 20:53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行业主动仓位因子**[23] - **因子构建思路**:为了剔除行业自身涨跌幅对基金持仓权重的影响,从而衡量基金经理真实的主动调仓行为,构建了行业主动增减仓因子[2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考虑行业涨跌幅后的被动仓位: $$ω_{2025Q3被动,行业i} = (1 + ret_{行业i}) * ω_{2025Q2,行业i}$$ 2. 将被动仓位标准化,使其总和为1: $$ω'_{2025Q3被动,行业i} = \frac{ω_{2025Q3被动,行业i}}{\sum ω_{2025Q3被动,行业i}}$$ 3. 计算主动增减仓幅度,即实际仓位与标准化被动仓位的差值: $$ω_{主动增减仓,行业i} = ω_{2025Q3,行业i} - ω'_{2025Q3被动,行业i}$$ 其中,$ω_{2025Q2}$ 和 $ω_{2025Q3}$ 分别代表利用2025年二季报和三季报计算得出的行业仓位,$ret_{行业i}$ 代表两个报告期之间该行业的涨跌幅[23] **2 因子名称:个股主动增减仓因子**[28] - **因子构建思路**:为了剔除个股自身价格变动对基金持仓市值的影响,从而精确衡量基金经理对个股的主动买卖操作,构建了个股主动增减仓因子[2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考虑个股涨跌幅后的被动持仓金额: $$V_{2025Q3被动,i} = (1 + ret_{个股i}) * V_{2025Q2,i}$$ 2. 计算主动增减仓金额,即实际持仓金额与被动持仓金额的差值: $$V_{主动增减仓,i} = V_{2025Q3,i} - V_{2025Q3被动,i}$$ 其中,$V_{2025Q2}$ 和 $V_{2025Q3}$ 分别代表利用2025年二季报和三季报计算得出的个股持仓金额,$ret_{个股i}$ 代表两个报告期之间该个股的涨跌幅[28]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行业主动仓位因子**[23][29] - 2025年三季度,港股通行业主动加仓幅度最高,达3.11%[23] - A股市场中,通信行业主动加仓幅度最高[23] - 银行行业主动减仓幅度最高,为1.15%[23] **2 个股主动增减仓因子**[29][30] - 2025年三季度,主动加仓金额最高的个股是工业富联,金额为294.4亿元[29] - 主动加仓金额超过100亿元的个股还有阿里巴巴和中际旭创[29] - 主动减仓金额最高的个股是胜宏科技,金额为141.98亿元[30] - 主动减仓金额第二高的个股是美的集团,金额为92.56亿元[30]
顺丰控股(002352):投入增加业绩承压,积极回购稳定信心
中泰证券· 2025-10-31 20:1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顺丰控股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盈利出现短期波动,主要源于积极主动的市场拓展策略与必要的长期战略投入 [7] - 公司通过增加股份回购总额至不低于15亿元且不超过30亿元,以稳定市场信心 [7] - 结合前三季度经营情况,报告调整了盈利预测,但基于当前股价的估值水平,仍维持“买入”评级 [7] 基本状况与市场表现 - 截至报告基准日,公司总股本为5,039.43百万股,流通股本为5,012.02百万股,市价为40.93元,总市值约为206,263.89百万元 [3] 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252.61亿元,同比增长8.89%;归母净利润为83.08亿元,同比增长9.07% [7]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784.03亿元,同比增长8.21%,环比增长1.81%;归母净利润为25.71亿元,同比下降8.53%,环比下降26.63% [7] - 2025年第三季度速运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4%,业务量约为42.9亿票,同比增长33.4%,增速领跑行业 [7] - 2025年第三季度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3%,但国际快递及跨境电商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 [7]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2.5%,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8.7%,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63亿元、127.43亿元、147.95亿元 [7] - 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2.22元、2.53元、2.94元 [2][7] - 以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8.5倍、16.2倍、13.9倍 [2][7] - 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将保持约10%至11%的增长率 [2]
华夏航空(002928):成本下降业绩高增,产能恢复仍有空间
中泰证券· 2025-10-31 19:2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华夏航空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成本下降业绩高增,产能恢复仍有空间” [1] - 公司作为我国唯一一家规模化的独立支线航空,将持续受益于支线航空补贴管理办法的修订 [6]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受益于航油价格下跌以及运行数据恢复,单位成本持续摊薄 [6]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20亿元,同比增长102% [6]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69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32% [6]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3亿元、9.08亿元、11.42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2.5倍、15.2倍、12.1倍 [3][6]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3.3%、13.7%、11.8% [3][8] - 报告预测公司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1.8%提升至2027年的9.5% [8] 运营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机队规模达80架,较2024年底净增5架飞机 [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可用座公里和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9.27%和24.23% [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客座率达83.20%,较去年同期增长3.32个百分点 [6]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位可用座公里收入为0.4545元,同比下降5.3% [6]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位可用座公里营业成本为0.3921元,同比下降8.2% [6] 其他收益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其他收益合计11.35亿元 [6]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其他收益为3.91亿元,同比增长33.90% [6]
慕思股份(001323):Q3营收正增,加大战略投入盈利短期承压
中泰证券· 2025-10-31 16:13
投资评级 - 对慕思股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3]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单季度营收增速已转正,但盈利因战略投入增加而短期承压 [5] - 公司正围绕“聚焦健康睡眠、纵深突破AI、品牌全球发展”战略,培育第二成长曲线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经历短期下滑后恢复增长,分别为6.47亿元、7.18亿元、7.79亿元 [3][5] 公司基本状况与估值 - 公司总股本为435.08百万股,流通股本为89.69百万股,当前市价为27.00元 [1][3] - 总市值为11,747.18百万元,流通市值为2,421.76百万元 [1] - 基于盈利预测,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的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8.2倍、16.4倍、15.1倍 [3] 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7.6亿元,同比下滑3%,归母净利润为4.7亿元,同比下滑10.6%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12.8亿元,同比增长2.8%,归母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下滑26.8% [5] - 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52.34%,同比提升1.53个百分点,但归母净利率为12.41%,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 [5] 战略投入与业务进展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大幅提升至32.22%,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主要源于品牌推广、智能床垫及国际化业务投入 [5] - 2025年上半年AI产品收入达1.21亿元,实现超三倍同比增长 [5] - 公司渠道端深耕电商,产品端发展以智能床垫为核心的AI产品矩阵,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已覆盖19个国家或地区 [5] 未来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55.51亿元,同比微降0.9%,2026年、2027年将分别增长5.5%和5.6%至58.58亿元和61.87亿元 [3][7]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6.47亿元,同比下滑15.7%,随后在2026年、2027年分别增长11.0%和8.5% [3][7] - 预测每股收益2025年为1.49元,2026年为1.65元,2027年为1.79元 [3][7]
巴比食品(605338):直营门店加速拓展,经营态势稳健向好
中泰证券· 2025-10-31 16:13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巴比食品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2] - 基于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24.92元,公司2025年至2027年的预测市盈率分别为20.7倍、18.4倍和16.7倍 [2] - 公司当前总市值为59.70亿元 [2] 核心观点与业绩预测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巴比食品直营门店加速拓展,经营态势稳健向好 [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为5.22亿元,同比增长16.74% [5] - 报告小幅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87亿元、21.18亿元、23.26亿元,对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12%、10% [5]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8亿元、3.25亿元、3.57亿元,对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13%、10% [5] 收入端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面米、馅料、外购食品、包装及辅料、服务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4%、27.68%、26.51%、25.51%、14.75% [5] - 分渠道看,2025年第三季度特许、直营、团餐渠道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7.73%、42.27%、11.63% [5]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门店总数净增249家至5934家,其中华东区域净增307家(包含248家“馒乡人”品牌门店) [5] 利润端与费用管控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9.60%,同比提升2.81个百分点 [5] - 同期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32、1.84、1.9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1.03个百分点 [5]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率为12.74%,同比下降6.02个百分点,主要受资产处置、金融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影响 [5] 财务预测摘要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0元、1.35元、1.49元 [2][5]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8.2%、28.6%、28.9% [7]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4%、11.6%、11.5% [7]
中国人寿(601628):9M25业绩点评:利润激增价值加速资负改善弹性充足
中泰证券· 2025-10-31 14:33
投资评级 - 对中国人寿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中国人寿展现出“利润激增 价值加速 资负改善 弹性充足”的积极态势 [1][6] - 公司9M25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60.5%至1678.04亿元,业绩符合预期 [6] - 新业务价值加速改善,9M25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41.8%,3Q25单季同比增速高达92.0% [6] - 投资端表现强劲,9M25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6.42%,同比提升104个基点,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41.0% [6] - 公司净资产创出新准则实施以来新高,期末净资产较年初增长22.8%至6258.28亿元 [6] 9M25业绩表现 - 归母净利润为1678.04亿元,同比增长60.5% [6] - 保险服务收入为1614.09亿元,同比增加2.3% [6][7] - 保险服务业绩为657.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3.8% [6][7] - 投资利差为1440.67亿元,同比大增57.4% [6][7] - 净资产收益率非年化披露值为22.0%,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7] 3Q25单季业绩表现 - 保险服务收入为545.35亿元,同比增长6.5% [8] - 保险服务业绩为470.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3.5% [8] - 归母净利润为1268.73亿元,同比增长91.5% [8] - 净资产收益率测算为22.3%,同比提升9.7个百分点 [8] 负债端与新业务价值分析 - 新单保费达2180.34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3Q25单季度增速高达52.5% [6] - NBV Margin大幅提升,得益于公司聚焦价值创造、推进产品业务多元以及降本增效 [6] - 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超45个基点 [6] - 新单均衡发展,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新单保费比重接近各三分之一 [6] 销售队伍与改革成效 - 期末总销售人力为65.7万人,同比微降5.3%,但环比增长2.5%,规模基本稳定 [6] - 个险销售人力为60.7万人,同比微降5.3%,环比增长2.5% [6] - 队伍质态不断改善,优增优育取得实效,优增人力、留存率同比提升明显 [6] 投资端与资产配置 - 9M25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6.42%,同比提升104个基点 [6] - 公司把握A股市场机会,坚决加大权益投资力度,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 [6] - 期末FVOCI权益工具投资余额为2630.3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3.6% [7] 盈利预测调整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994.39亿元,同比增速为-7.0% [4][6]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190.96亿元,同比增速为19.8% [4][6]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12.43亿元,同比增速为18.6% [4][6]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为3.52元,2026年为4.21元,2027年为5.00元 [4][21]
晨光股份(603899):传统主业跌幅收窄,科力普单季收入增速超预期,看好持续恢复
中泰证券· 2025-10-31 14:3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晨光股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状态 [4]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晨光股份作为文具龙头,虽短期业绩承压,但已出现明显积极变化,看好其传统核心业务与新业务双轮驱动,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6] - 报告指出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传统主业跌幅收窄,科力普单季收入增速超预期,看好持续恢复 [1][4]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65.2亿元,同比增长7.5% [4]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0.6% [4]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下降5.7% [4]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6.2%,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4] 分业务表现 - 传统核心业务(含线上):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25.4亿元,同比下降3.6%,但较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滑7.2%的跌幅有所收窄 [4][5] - 办公直销(科力普):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35.6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恢复超预期,主因新增中标多家大型央国企、政府、金融客户等项目 [4][6] - 生活馆(含九木杂物社):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4.1亿元,同比增长6.6%,经营态势稳健,报告期末公司在国内拥有超过870家零售大店 [4][6] 业务转型与调整 - 传统核心业务方面,公司积极开发强功能、情绪价值类新品,外延营销方式和IP赋能多元化,内部组织机构同步调整,并将IP化重要度提升,从功能型产品向“功能+情绪”产品转型 [5] - 生活馆业务今年聚焦组织结构调整、产品定位优化及加速处理长尾产品,看好明年表现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3亿元、16.63亿元、19.26亿元 [4][6]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58元、1.81元、2.09元 [4][6] - 基于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27.69元,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P/E)为17.6倍 [4]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3.93亿元、284.72亿元、313.9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12%、1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