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泰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格力电器(000651):25年半年报:短期业绩承压
中泰证券· 2025-09-04 16:39
投资评级 - 增持(下调)评级 [4] 核心观点 - 格力电器25H1短期业绩承压 Q2收入560亿元同比下降12% 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下降10% 扣非归母净利润82亿元同比下降12% [6] - 公司渠道扁平化调整过程中 体内缺乏灵活机制应对市场竞争 导致Q2业绩走弱 [11] - 通过回收渠道利润措施 净利率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15.2% 但收入端受行业竞争和需求疲软影响明显 [10] - 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持平 2026年336亿元同比增长5% [11] 财务表现 - 2025H1总收入976亿元同比下降3% 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2% 扣非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0.6% [6] - 毛利率29%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其中内销毛利率34.56%同比下降0.65个百分点 外销毛利率18.06%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 [10] - Q2费用率12%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管理费率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研发费率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10]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185.576亿元同比下降2.3% 2026年193.129亿元同比增长4.1% [4] 业务板块分析 - 消费电器占比接近80% 其中空调收入同比下降5% 中央空调受地产低迷和政府公建项目停摆影响 H1行业销量下降19% [7] - 工业制品和绿色能源占比10% 以盾安和格力钛为主 H1收入同比增长17% [8] - 智能装备占比小 产品包括数控机床等 H1收入同比增长21% [8] - 分地区看 国内收入占比75%同比下降6% 海外收入占比15%同比增长10% 其他业务占比10%同比下降0.1% [9]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41.54元 对应总市值232.682亿元 流通市值229.100亿元 [2] - 预测2025年PE 7.2倍 2026年PE 6.9倍 [4]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5.73元 2026年6.00元 [4]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4年23%下降至2025年21% 2026年19% [4]
联瑞新材(688300):2025年半年报点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阶品望快速放量
中泰证券· 2025-09-04 16:3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高阶产品营收占比呈上升趋势 技术壁垒与品牌价值在客户信赖中持续提升 [6] - 公司通过"材料研发+应用创新"双轮驱动实现业务突破 研发费用率保持在5.8%的较高水平 [6]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7.2亿元 用于建设年产3600吨高性能高速基板用超纯球形二氧化硅材料和1.6万吨高导热球形氧化铝产能项目 [6] - 先进封装及高速覆铜板领域已有相关供货奠定未来放量基础 导热用球铝有望带来第二成长曲线 [6]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 同比增长17.1% 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 同比增长18.0% [5] - 2025Q2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 同比增长16.4% 环比增长17.5% 实现归母净利润0.8亿元 同比增长14.9% 环比增长19.9% [5] - 2025H1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0.8%和26.7% 同比分别-1.0pct和+0.2pct [6] - 2025H1研发费用3024万元 同比增长3.6% 研发费用率5.8% [6] - 调整后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1亿元、4.3亿元和5.5亿元 对应PE为40.7倍、29.6倍、23.0倍 [6] 业务发展 - 公司聚焦高端芯片封装、异构集成先进封装、新一代高频高速覆铜板等功能性先进粉体材料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推广 [6] - 持续推出多种规格、低CUT点、表面修饰、Low α微米/亚微米球形二氧化硅、低钠球形氧化铝粉等高端产品 [6] - 在先进封装加速渗透、高性能电子电路基板市场需求快速提高、导热材料持续升级的行业发展趋势下 高性能封装材料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6] - 公司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打破海外垄断 核心客户几乎全覆盖 [6] 产能扩张 - 高性能高速基板用超纯球形粉体材料项目建设期36个月 高导热高纯球形粉体材料项目建设期18个月 [6] - 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3600吨高性能高速基板用超纯球形二氧化硅材料产能和1.6万吨高导热球形氧化铝产能 [6]
玲珑轮胎(601966):25H1点评:Q2产销同比增长、盈利由汇兑收益抬升,Q3业绩环增可期
中泰证券· 2025-09-04 14:1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核心观点 - 25Q2营收61.2亿元同比+14.6% 销量2298万条同比+9.8% 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6.2% [6] - Q2毛利率16.0%同比-6.0pct但环比+1.1pct 净利率8.4%环比+2.4pct [6] - 财务费用率-7.1%受益于显著汇兑收益 [6]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20.2/24.0/27.6亿元 同比增速15%/19%/15% [6] - 塞尔维亚工厂放量减亏 巴西生产基地2025年启动建设 [6] - 配套业务覆盖多款新车型 零售端与京东推进全渠道合作 [6]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118.1亿元同比+13.8% 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7.7% [5] - Q2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7%/2.7%/4.0% 同比+1.2/+0.1/+0.2pct [6] - 预计25年营收253.4亿元同比+15% 26年278.8亿元同比+10% [2][6] - 25年预测PE 11.1X 26年9.3X 27年8.1X [2][6] - 当前市值223.04亿元 股价15.24元 [3] 业务进展 - 全球化布局泰国 塞尔维亚 巴西三大生产基地 [6] - 配套业务深化国内外主流车企合作 覆盖经济型至中高端市场 [6] - 原材料成本压力缓解 美国关税成本逐步向下游转嫁 [6]
2Q25保险资金重仓流通股深度跟踪:重点加仓通信、银行,新进集中银行、医药
中泰证券· 2025-09-03 18:55
中泰证券研究报告分析:2025年二季度保险资金重仓流通股深度跟踪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建议关注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友邦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等保险股 [7] 报告核心观点 - 持续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增配股票是大势所趋,2Q25险资重点加仓通信和银行,新进集中在银行和医药行业 [4][6] - 2Q25末股票投资在险资运用余额占比8.8%,余额环比1Q25末提升8.9%,明显加仓 [4][18] - 1H25产寿险合计增配股票余额达6,406亿元 [4][20] - A股慢牛有望改善低利率环境下险资投资生态,新准则实施后股票持仓上涨对险企盈利弹性逐步放大 [8] 持续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增配股票趋势 - 当前保险资金新钱投资收益率预计为2.67%,存量净投资收益率2025-2027年预计分别下降39/18/16bps [17] - 2Q25末五大类标准金融产品在险资中占比逐步上升,股票占比达8.8% [19] - 政策持续推动长期资金入市,2025年1月证监会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A股 [26][31] - 2025年《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预计权益配置上限增加近5000亿元 [34][36] 保险资金重仓流通股体系介绍 - 根据Wind平台险资重仓流通股数据构建分析样本,2025年初至9月2日组合绝对回报12.24%,相对回报-1.88% [5][58] - 体系涵盖传统险、分红/万能、寿险公司、财险公司、投连、集团公司、资管公司等资金来源分类 [52] 2Q25保险资金重仓流通股跟踪 - 2Q25末险资出现在638只A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频次913次,合计持股604亿股,持股市值6,007亿元 [8][64] - 持股市值排名前五行业:银行(3,018.8亿)、公用事业(443.3亿)、交通运输(424.8亿)、通信(350.5亿)、电力设备(185.3亿) [8] - 持股个数排名前五行业:电子(55)、医药生物(55)、电力设备(50)、机械设备(46)、汽车(40) [8] - 重点加仓通信、银行、食品饮料、建筑装饰和钢铁等22个行业,其中国寿增持中信银行、中国电信、伊利股份、中国移动 [8][75] - 新进行业集中在银行、医药生物、通信、传媒、家用电器等,新华新进杭州银行和上海医药,国寿新进中国银行 [8][94] 不同类型资金偏好分析 - 人身险传统险业务偏好低PB、高股息、大市值蓝筹股,重仓招商银行、浦发银行、长江电力等 [99] - 分红/万能账户持仓标的股息率较低且周期性更强,重仓民生银行、兴业银行、金地集团等 [100] - 寿险公司直接投资中银行股占近半壁江山,主要意图银保业务协同 [102] - 大型险企持仓主要集中在银行、交运和公用事业,国寿系重仓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平安系重仓京沪高铁、长江电力 [104][106] 投资策略与标的选择框架 - 险资选股侧重企业长期竞争力、持续盈利能力、经营稳健性、股东回报能力和估值因素 [47] - 高股息策略与成长性布局平衡,静态高股息行业包括水电、运营商、银行等,动态高股息包括公共事业等 [47][48] - 投资框架需确保标的满足长期稳健增值需求,关注ROE、现金流、分红趋势等指标 [47]
上海银行(601229):详解上海银行2025年半年报营收增速边际向上,资产质量稳健
中泰证券· 2025-09-03 18:5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18% 较一季度3.85%的增速边际向上 净利润同比增长2.02% 业绩增长稳健 [6] - 息差韧性较强 二季度单季年化净息差环比下降4个基点至1.10% 资产收益率下降15个基点至2.75% 计息负债付息率下降11个基点至1.65% [6] - 资产质量总体稳健 不良率环比持平于1.18% 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2个基点至2.04% 逾期率较年初下降13个基点至1.6% [6] - 区位优势显著 扎根上海并深耕长三角 粤港澳 京津冀等国家战略区域 [6]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PB分别为0.56倍 0.54倍和0.50倍 PE分别为5.56倍 5.30倍和5.10倍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86.72亿元 同比增长3.38% 归母净利润235.60亿元 同比增长4.88% [4]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548.99亿元 同比增长3.61% 归母净利润246.45亿元 同比增长4.61% [4] - 预测2026年营业收入567.54亿元 同比增长3.38% 归母净利润258.49亿元 同比增长3.95% [4] - 预测2027年营业收入586.72亿元 同比增长3.38% 归母净利润268.70亿元 同比增长4.00% [4] - 2024年每股收益1.60元 净资产收益率10.40%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1.73元 净资产收益率10.29% [4] - 2025年上半年净非息收入同比增长8.1% 其中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6.0% 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2.1% [6] 业务增长与结构 - 2025年上半年生息资产同比增长2.0% 贷款同比增长0.9% 其中对公贷款同比增长0.2% 零售贷款同比下降6.4% 票据同比增长27.2% [6] - 2025年上半年计息负债同比增长2.1% 存款同比增长1.8% 其中对公存款同比下降0.5% 零售存款同比增长6.4% [6] - 对公贷款投放结构优化 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2.2% 泛科技类贷款同比增长10.7% 批发零售业贷款同比增长2.7% 房地产业贷款同比增长2.6% 泛政信类贷款同比下降0.6% [6] - 新增贷款中制造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贡献最大 占比分别为40.3% 37.3%和13.5% [6] - 零售贷款增长承压 按揭贷款同比增长1.9% 信用卡贷款同比下降13.0% 消费贷款同比下降0.7% 经营贷款同比下降20.2% [6] - 存款结构改善 活期存款占比34.7% 较年初上升0.7个百分点 对公活期存款同比增长4.5% 个人活期存款同比增长9.3% [6] 资产质量 - 对公贷款不良率延续下降趋势 较年初下降1个基点至1.36% 其中制造业不良率下降10个基点 批发零售业不良率下降43个基点 [6] - 零售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17个基点至1.30% 但消费贷款不良率下降19个基点至1.26% [6] - 房地产业不良率较年初大幅上升161个基点 [6] - 不良贷款结构中对公与零售占比为70:30 前五大不良贷款行业为房地产业(18.83%) 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6.72%) 个人经营贷款(11.95%) 批发零售业(9.32%) 制造业(9.24%) [6] - 拨备覆盖率243.64% 环比下降27.6个百分点 拨贷比2.87% 环比下降32个基点 [6] 资本与规模 - 总股本14,208.97百万股 流通股本14,208.97百万股 [1] - 市价9.64元 市值136,974.49百万元 流通市值136,974.49百万元 [1] - 预测2025年贷款总额增长5.00% 生息资产增长6.6% 存款余额增长5.0% [23] - 资本充足率14.21% 核心资本充足率10.35% [23]
光大银行(601818):利润维持正增,存贷稳增,零售不良率维持下降趋势
中泰证券· 2025-09-03 16:28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基于2025-2027年预测PB 046X/042X/040X及PE 526X/512X/505X的估值水平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1696百万元 同比增长22% 2025E-2027E预测净利润分别为42550/43471/44257百万元 对应增长率20%/22%/18% [4][19] - 2024年营业收入134395百万元 同比下降71% 2025E-2027E预测营收分别为130629/130614/132187百万元 增长率分别为-28%/00%/12% [4][19] - 1H25营收同比下降575% 净利润同比增长055% 较1Q25的031%增速有所提升 [6] - 净资产收益率呈下降趋势 2024年为896% 2025E-2027E预测分别为878%/835%/800% [4][19] - 每股收益2024年为065元 2025E-2027E预测分别为072/074/075元 [4][19] 息差与资产负债结构 - 2Q25单季年化净息差环比下降1bp至137% 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12bp至319% 负债付息率同步下降12bp至187% [6] - 1H25生息资产同比增长64% 贷款同比增长49% 其中对公贷款同比增长101% 零售贷款仅增长03% [6] - 1H25计息负债同比增长69% 存款同比增长85% 显著改善 其中对公存款增长94% 零售存款增长71% [6] - 存款结构定期化趋势明显 1H25对公定期存款增长141% 个人定期存款增长119% 活期存款占比266% 环比微升03个百分点 [6] 信贷投放结构 - 对公贷款投放强劲 1H25泛政信类、制造业、批发零售贷款分别同比增长91%/116%/240% 新增贷款中三者贡献占比分别为60%/327%/197% [6] - 零售贷款呈现回暖迹象 1H25按揭贷款和消费贷分别同比增长92%/77% 但信用卡和经营贷分别下降25%/54% [6] - 对公贷款占总贷款比例升至611% 零售贷款占比降至366% 票据占比23% [14] 资产质量状况 - 1H25不良率125% 环比持平 不良生成率118% 同比下降29bp 关注类贷款占比18% 同比下降19bp [6] - 逾期率较年初下降7bp至195% 逾期90天以上/不良贷款余额保持898% [16] - 细分行业不良率分化 对公不良率较年初下降3bp至121% 其中制造业下降5bp 房地产上升21bp 批发零售下降50bp 零售不良率较年初下降2bp至138% [6][17] - 对公不良贷款中前三大行业为房地产(1456%)、制造业(1367%)、批发零售(855%) [6] 非息业务与盈利能力 - 1H25净非息收入同比下降62% 其中手续费净收入下降09% 净其他非息收入下降114% [6] - 净息差预计收窄 2024年为142% 2025E-2027E预测分别为131%/119%/113% [19] - 成本收入比控制在28%-30%区间 2024年为3003% [19]
如何看待93阅兵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中泰证券· 2025-09-03 16:22
核心观点 - 93阅兵作为国家级战略事件 显著提升中国大国地位影响力 向国际社会传递和平与责任信号 同时强化"股市映射国运"的市场叙事 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并推动A股估值中枢上移 短期提振市场情绪并吸引资金回流 中长期结合"新质生产力"战略推动估值抬升 建议配置军工 科技 红利三大方向[5][8][13] 事件总结 -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 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共有26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 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等 此次阅兵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展示 通过国家力量展示增强民族认同与市场参与者信心 强化"国运决定估值"的长期叙事[2][8] 点评总结 - 阅兵集中亮相高超音速武器 无人装备 信息化作战系统等"新质力量" 彰显国防现代化阶段性成果 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国际形象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有助于稳固我国在国际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提升外资和全球资本市场对中国长期发展的认同度[5][9] - 在企业盈利仍处温和修复阶段背景下 阅兵强化"股市映射国运"叙事 提升投资者战略信心并推动股市估值中枢逐步抬升 叠加政策层面对"预期管理"的强调 有望吸引保险 社保 汇金等长线资金持续流入 外资可能在事件刺激下阶段性回流A股并优化全球资产配置[5][9] - 阅兵展示的新型装备直接利好军工产业链 凸显的"新质生产力"相关技术如网电攻防装备 无人智能化装备与"十五五规划"科技强国战略高度契合 不仅短期为军工板块提供催化 更中长期强化科技产业链投资逻辑 凸显战略价值与成长空间[5][10] - 阅兵释放国家发展自信与制度优势信号 有助于稳定企业和居民经济预期 提振消费与投资意愿 叠加政策"保持历史耐心 稳中求进"进一步巩固宏观政策托底效应 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和出口压力持续背景下 增强国际合作预期 军贸订单增长与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为外贸和高端制造业提供支撑 增强整体经济韧性与稳定性[5][10] 投资建议总结 - 短期内阅兵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并推动资金回流 中长期阅兵叠加"新质生产力"战略将推动A股估值中枢逐步上移 建议结合"阅兵+十五五规划"主线配置三大方向:军工领域高端装备制造龙头受益于国防订单增长 科技领域人工智能 算力 网络安全等"新质生产力" 红利领域央企红利 公用事业 保险银行等长线资金重点配置方向[5][13][15]
路斯股份(832419):Q2营收增长稳健,品牌定位迭代升级
中泰证券· 2025-09-03 15:30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94/10.02/11.09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0.74/0.92/1.06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9.0/23.3/20.2倍 [4][9] 核心观点 -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3.9亿元 同比+11.32% 实现归母净利润3046万元 同比-12.07% 其中Q2营收2.07亿元 同比+6.3% 实现归母净利润1394.95万元 同比-32.2% [5] - 公司全新推出"妙冠"品牌主打高性价比产品定位 "路斯"品牌持续通过研发创新实现向高附加值产品系列的迭代升级 双品牌战略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8] - 境外市场表现稳定 2025H1营收2.46亿元 同比+19.25% 毛利率25.21% 占比62.86% 境内市场营收1.45亿元 同比+0.06% 毛利率13.5% 占比37.14% [8] 财务表现 - 2025H1销售毛利率同比-1.5pp至20.86% 销售净利率同比-3.19pp至6.90% 期间费用率同比+1.57pp至11.93% [7] - 单Q2销售毛利率同比-3.52pp至20.16% 销售净利率同比-5.17pp至5.17% 期间费用率同比+1.75pp至12.39% [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5%/12%/11%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6%/25%/15% [4] 产品结构分析 - 肉干产品营收占比最高 2025H1营收2.22亿元 同比+3.24% 占比56.79% 毛利率23.39% 同比-3.02pp [7] - 主粮产品快速增长 2025H1营收0.59亿元 同比+40.02% 占比15.21% 毛利率22.91% 同比+5.45pp [6] - 罐头产品表现突出 2025H1营收0.34亿元 同比+61.13% 占比8.74% 毛利率18.89% 同比-7.21pp [6] - 洁牙骨产品增速显著 2025H1营收0.06亿元 同比+212.34% 占比1.65% 毛利率58.92% 同比+13.63pp [6] 市场拓展策略 - 国内市场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 线上通过天猫 拼多多 抖音等平台开设自营店 线下通过大型商超 渠道商 宠物店等实体渠道推广 [9] - 国际市场通过参与美国奥兰多宠物用品展览会 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宠物用品展 上海它博会等重要行业展会积极开拓 [9] - 与核心客户形成长期稳定业务关系 具有较强的客户资源壁垒 通过面对面交流有效推广品牌形象 [8] 资本结构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货币资金分别为179/200/222百万元 存货分别为126/142/157百万元 [10]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605/676/761百万元 负债合计分别为226/267/262百万元 [10]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2/0.89/1.02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08/1.10/1.27元 [4][10]
仙琚制药(002332):利空逐步出尽、新旧动能转换,拐点值得期待
中泰证券· 2025-09-03 15:2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处于新老动能转换阶段 制剂集采影响逐步出清 新品逐步成熟 原料药业务有望触底 海外订单开拓在即 业绩拐点可期 [3] - 2025年上半年业绩阶段性承压 主要由于原料药存量竞争加剧导致部分产品价格明显下降 以及制剂业务受地方集采影响价格持续承压 [3]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8.69亿元 同比下降12.56% 归母净利润3.08亿元 同比下降9.26% 扣非净利润2.67亿元 同比下降19.52% [3]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8.61亿元 同比下降21.72% 环比下降14.60% 归母净利润1.64亿元 同比下降12.89% 环比上升14.10% 扣非净利润1.23亿元 同比下降34.15% 环比下降14.93% [3] - Q2确认批文转让收入增厚归母利润 同时计提存货减值2423万元对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3] - 2025H1毛利率为63.16% 同比上升8.32个百分点 25Q2毛利率为72.29% 同比上升17.70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16.93个百分点 主要由于高毛利的制剂收入占比提升所致 [3] - 期间费用率上升明显 2025H1期间费用率为37.84% 同比上升8.68个百分点 25Q2期间费用率为45.42% 同比上升18.96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14.05个百分点 [3] - 研发投入保持稳定 2025H1研发费用率为6.74% 同比上升0.90个百分点 25Q2研发费用率为6.41% 同比上升1.27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61个百分点 [3] 业务板块分析 制剂业务 - 2025H1收入11.27亿元 同比下降7.2% 其中自营产品11.04亿元 同比下降5% 医药拓展部0.23亿元 [3] - 分治疗领域:妇科计生类收入2.07亿元 同比下降11% 麻醉肌松类收入0.6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呼吸类收入4.46亿元 同比增长13% 皮肤科制剂收入1.2亿元 同比持平 普药制剂收入2.3亿元 同比下降23% [3] - 普药制剂下降主要受省际联盟集采及差比价等因素影响 黄体酮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片、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等产品同比减少约0.71亿元 [3] - 新品研发持续推进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贝前列素钠片、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软胶囊等4个新仿制产品获批生产 吸入制剂新产品噻托溴铵吸入喷雾剂已于7月申报受理 [3] - 1.1类创新药奥美克松钠2024年9月进入审批序列 预计2025-2026年获批上市 改良型新药CZ1S于2025年2月开展国内3期临床试验 [3] 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 - 2025H1收入7.3亿元 同比下降20% 其中自营原料药4.23亿元 同比下降13.6% 意大利子公司3.05亿元 同比增长2.7% 仙曜贸易公司178万元 [3] - 国际化布局取得持续进展 全资子公司台州仙琚药业有限公司通过了美国FDA现场检查 并获评Ecovadis铂金评级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9.86亿元、44.52亿元和51.58亿元 同比增长-0.36%、11.70%和15.85% [1][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2亿元、7.08亿元和8.28亿元 同比增长59.10%、12.07%和16.97% [1][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17倍、15倍和13倍 [1][3]
长城汽车(601633):Q2量利齐升基本面拐点已至,持续看好新品加速、出口拓展、智驾转型
中泰证券· 2025-09-03 15:2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25Q2业绩亮眼 营收523.2亿元同比+7.7% 归母净利润45.9亿元同比+19.1% [6][8] - 基本面拐点已至 看好新品周期加速 出口拓展 智驾转型三大驱动因素 [9][10] - 上调盈利预测 预计25-27年营收2447/3204/3881亿元 同比+21%/+31%/+21% 归母净利润142/181/212亿元 同比+12%/+28%/+17% [10]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923.4亿元同比+1.0% 归母净利润63.45亿元同比-10.5% [6] - 25Q2毛利率18.8%同比-2.6pct 净利率8.8%同比+0.8pct [8] - 25Q2期间费用率10.3%同比-0.2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5.2%同比+0.9pct 主要用于渠道拓展和新车预热 [8] 业务运营 - 25H1销量57.0万辆 其中海外19.8万辆 [6] - 25Q2销量31.3万辆 其中海外10.7万辆 新能源车9.8万辆同比+33.7% [8] - 海外非俄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巴西工厂8月投产 年产能5万辆 [10] 产品与战略 - 25Q2推出坦克300改款 二代枭龙MAX 全新高山等多款重磅车型 [8] - 25H3计划推出坦克500智享版 猛龙改款等车型 [8] - 智驾功能下放至20万元以下车型 二代枭龙MAX具备城市NOA功能 售价13.88万元 [10] - 全新智驾系统将导入坦克400与坦克700 完成Hi4-Z动力与智能化迭代 [10]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6.28元 对应25年PE 15.8倍 26年PE 12.3倍 [4] - 预测25年每股收益1.66元 26年2.12元 [4][10]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25年15% 26年1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