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000625)
搜索文档
长安汽车高层人事变动:李名才卸任 米梦冬接棒
犀牛财经· 2025-11-12 09:01
近日,长安汽车发布了重要人事变动公告,李名才因工作变动不再担任执行副总裁、总法律顾问及首席合规官职务,且不再于长安汽车担任职务;米梦冬则 被聘任为新的总法律顾问和首席合规官,任期自本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九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李名才自2005年参加工作后,便扎根长安汽车体系,其职业生涯履历丰富,从重庆长安国际销售公司大区经理起步,逐步晋升至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海 外事业发展部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国际销售公司总经理等重要岗位。2018年,李名才升任长安汽车副总裁,2022年进一步升任执行副总裁,期间还挂职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值得一提的是,11月5日,李名才已正式担任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党委副书记,辰致集团与长 安汽车同属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企业。 接任者米梦冬也是长安汽车的老将,2007年参加工作后,历任长安汽车造型设计院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总经理等职,主导过多款 爆款车型设计。此后,他又担任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总经理、党支部书记。今年8月,米梦冬被聘任为长安汽车副总裁,同时还担任长安汽车新闻发言人, 此次进一步兼任总法律顾问和首席 ...
汽车2026年投资策略:品牌化、全球化、智能化,迎接AI浪潮下的产业升级机遇【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11-12 00:02
行业周期与销量展望 - 中国汽车行业已从成长期迈入成熟期,2010-2023年销量复合增速为4% [1] - 2025年在购置税和地补政策支持下,预计批发销量(含出口)有望超3400万辆,同比增长1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和乘用车出口增速预计分别为23%和15% [1] - 2026年新能源购置税优惠力度减弱,预计行业销量整体持平,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速预计放缓至15% [1] - 行业受宏观经济周期(10年以上)、产业周期(5年以上)和政策周期(1-3年)三重影响 [1] - 长期看,行业销量有望增长至4000-4300万辆/年,较现有基础增长42%-53%,但进入成熟期后年均复合增速预计为极低个位数(约2%) [15] 行业结构性特征 - 特征一:总量红利淡化,销量低增速常态化,2010-2024年销量从1806万辆增长至3143万辆,年均复合增速约4% [11] - 特征二:新旧产能切换,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19-2024年销量由121万增长至1400万,年均复合增速63%,渗透率由4.68%增长至44.54% [18] - 特征三:汽车电动智能化变革加速,国产整车和零部件面临巨大投资机遇,数据流相关零部件(如传感器、域控制器等)快速迭代 [24] - 当前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224辆/千人,低于泰国(278辆/千人)等同等发展水平国家,成熟阶段假设可达400辆/千人 [14][49] 产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自主品牌持续崛起,国内市场零售端占有率从2020年的35.66%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3.71% [70][72]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达50.12%,其中纯电占比30.99%,插混/增程合计占比19.13% [72] - 价格带分化明显:10万元以下市场自主品牌渗透率超94%,10-20万元主流市场达66%,20万元以上中高端市场自主品牌渗透率快速提升但仍有空间(20-30万元为45.36%,30-50万元为34.17%) [75][77] - 车企竞争格局生变,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车企中除一汽大众外均为自主品牌,新势力如理想、小鹏进入销量前20 [83][90] 技术演进与商业模式变革 - 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域集中再向车辆集中式演进,为L3及以上智能驾驶奠定基础 [25][29] - 整车成本结构变化,汽车电子成本占比预计从2019年的26%上升至2025年的59% [32] - 商业模式从传统4S店转向市中心体验店直营,提升购买便捷性与用户忠诚度 [39] - 产品属性从出行工具向“智能体”演变,汽车成为AI与物理世界交互的重要载体,车企职能向机器人本体参与方拓展 [42][45][47] 品牌化与全球化路径 - 品牌化是反内卷的重要路径,通过细分赛道产品打磨或更高维技术(如智能化)建立壁垒,看好鸿蒙智行、小米汽车等产业链 [2] - 全球化从“出口”转向“出海”,依托海外产能布局、渠道服务体系及新品投放,看好比亚迪等出海龙头车企及优质零部件企业 [2] - 国内零部件企业凭借生产工艺和成本管控优势,跟随客户进行属地化供货(北美、墨西哥、欧洲、东南亚等),开拓增量市场 [2] 智能化与机器人产业机遇 - 智能驾驶是AI重要应用场景,政策支持叠加技术突破(如VLA-世界模型),正从L3级(co-pilot)向L4级(agent)升级,2026年迎来L4元年时刻 [2][69] - 机器人产业遵循“专用场景—跨专用场景—通用场景”落地路径,2026年为国内本体厂商上市元年及特斯拉Gen3机器人量产时刻 [3] - 智能车与机器人供应链高度重合(电机、减速器、传感器等),车企积累的制造与智能化能力有望向机器人领域迁移 [3][47] - 多家车企布局机器人领域,如比亚迪成立具身智能团队、奇瑞交付墨甲机器人、小鹏IRON机器人计划2026年实现L3初阶量产 [48]
小米汽车“挖孔”机盖外观专利获授权;通过“中间商”购买深蓝、阿维塔但无法按约提车?长安汽车回应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11-11 18:27
长安汽车渠道管理事件 - 长安汽车旗下深蓝汽车及阿维塔科技收到消费者投诉,称通过“中间商”购车后无法按约提车 [2] - 公司初步核查称涉事“中间商”与其不存在任何合作关系,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并控制该“中间商” [2] - 长安汽车提醒消费者应通过官方授权销售服务机构或官方认证渠道购车以保障权益 [2] 小米汽车技术进展 -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汽车的机盖”外观专利于11月11日获授权,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2] -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由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股 [2]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数据 - 10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月度新车销量首次超过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0%,达到51.6% [3] - 1至10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01.5万辆和129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1%和32.7% [3] - 1至10月份中国汽车总产销量分别完成2769.2万辆和2768.7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10% [3] - 1至10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01.4万辆,同比增长90.4% [3] 华为智能驾驶业务动态 - 华为宣布乾崑智驾ADS高阶功能包连续包月商品首月价格从499元降至299元,活动持续至12月31日 [4] - 华为乾崑智驾ADS 3和ADS 4高阶功能包的其他商品价格在活动期间保持不变 [4]
通过“中间商”购车无法提车?阿维塔深蓝发布紧急声明
证券日报· 2025-11-11 18:08
事件概述 - 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与深蓝汽车发布紧急声明 回应消费者通过非授权“中间商”购车后无法提车的问题 [2] - 初步核查显示涉事“中间商”与两家品牌无任何合作关系 其行为涉嫌违法犯罪 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并控制涉事人员 [2][4] - 长安汽车启动应急预案 设立100万元举报奖励基金 公开征集损害品牌声誉的不实信息线索 [2][4] 事件影响与消费者投诉 - 事件引发对购车渠道安全的广泛关注 暴露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存在的监管漏洞 [3] - 11月10日两家公司收到多名消费者投诉 反映通过非官方“中间商”支付款项后未能按约提车 部分消费者面临“钱车两空”风险 [3] 新能源汽车销售渠道分析 - 新能源汽车销售渠道呈多元化趋势 主要包括官方直营、授权经销商、混合模式及第三方平台 [3] - 官方直营模式采用统一官方定价 可有效避免中间商加价和欺诈风险 [3] - 授权经销商模式需严格资质审核与监管 第三方平台存在信息不对称风险 [3] - 本次问题集中在未经授权的第三方“中间商”渠道 常以低价为诱饵但缺乏监管和保障机制 [3] 行业专家观点与建议 - 专家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需企业自律 更需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和有效监管机制 [4] - 长安汽车设立百万悬赏基金举措展现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和市场秩序维护决心 [4] - 经销商建议消费者通过官方授权渠道购车 核实经销商资质 明确合同关键条款 保存相关证据 对明显低价优惠保持警惕 [5][6]
汽车行业跟踪报告:10月批发同比+7%,新能源渗透率超55%
华创证券· 2025-11-11 17:16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5] 核心观点 - 10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93万辆,同比+7%,环比+4%,创历史当月最高,但基数原因导致零售同比预计仅微增[2][8] - 新能源车10月批发162万辆,同比+18%,环比+8%,渗透率达55%,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个百分点[8] - 政策退坡影响逐渐消除后,板块有望迎来修复行情,潜在催化剂包括明年春节后零售好于预期、出口好于预期及政策好于预期[8] - 四季度投资机会依旧集中在高风偏领域[8] 行业数据总结 销量表现 - 10月狭义乘用车产量295万辆,同比+11%,环比+4%[2] - 10月自主车企批发214万辆,同比+12%,环比+8%,自主占比73.1%,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6个百分点[8] - 10月出口57万辆,同比+23%,环比+3%[8] - 预计四季度零售773万辆、同比+6%,批发867万辆、同比-1%;全年零售2423万辆、同比+6.7%,批发2961万辆、同比+8.6%[8] 库存与价格 - 10月渠道加库约3万辆,历史季节性为加库10-15万辆,加库表现弱于历史季节性[8] - 当前总库存约310万辆,燃油车库存约85万辆,整体库存高于去年同期[8] - 10月下旬行业折扣率9.6%,环比微升0.1个百分点(油车为主),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8] 主要车企新能源销量 - 比亚迪43.7万辆、吉利17.8万辆、五菱11.4万辆、奇瑞10.5万辆、长安9.9万辆、零跑7.0万辆、特斯拉6.1万辆、赛力斯4.9万辆、小米4.9万辆、长城4.6万辆、东风4.2万辆、小鹏4.2万辆[8] 投资建议 整车板块 - 推荐布局吉利汽车、比亚迪,重点提示吉利明年估值仅个位数[4] - 继续推荐江淮汽车,明年产品周期确定性较强且空间可观[4] 零部件板块 - 机器人领域推荐敏实集团、爱柯迪,调整后的头部标的值得配置,包括拓普集团、银轮股份、豪能股份、双环传动、新泉股份,建议关注均胜电子、常熟汽饰、星宇股份[4] - AI/智驾领域重点推荐地平线机器人,建议关注黑芝麻智能、禾赛科技、速腾聚创[4] - 液冷领域继续推荐银轮股份、凌云股份[4] 板块估值 - 申万乘用车指数最新PE为26.2倍[49][50] - 申万零部件指数最新PE为27.3倍[51][53] - 申万乘用车指数最新PB为2.5倍[51][54] - 申万零部件指数最新PB为3.1倍[51][55]
乘联分会:10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224.8万辆 同比下降0.5%
智通财经网· 2025-11-11 17:01
整体市场销量概况 - 2025年10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达224.8万辆,同比下降0.5%,环比增长0.2% [1] - 2025年1-10月累计零售销量1925.6万辆,同比增长8.0% [1] - 10月乘用车厂商生产、出口、批发均创当月历史新高,但零售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同比微降0.9% [3] - 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7.3%,常规燃油乘用车零售同比下降10% [3] 新能源市场结构性变化 - 新能源市场出现结构性差异,纯电车零售大幅增长,增程与插混进入慢速增长期 [3] - 下半年以来乘用车累计增速呈现逐月摊薄式的减速特征 [3] 厂商批发销量排名(1-10月累计) - 比亚迪汽车累计批发销量3,655,718辆,同比增长12.9%,市场份额15.4%位居第一 [6] - 吉利汽车累计批发销量2,477,322辆,同比大幅增长44.3%,市场份额10.4%位居第二 [6] - 奇瑞汽车累计批发销量2,200,450辆,同比增长12.7%,市场份额9.3%位居第三 [6] - 上汽通用五菱累计批发销量898,832辆,同比大幅增长41.2% [6] - 特斯拉中国累计批发销量667,861辆,同比下降10.2% [6] 厂商零售销量排名(1-10月累计) - 比亚迪汽车累计零售销量2,838,110辆,同比下降2.1%,市场份额14.7%位居第一 [9] - 吉利汽车累计零售销量2,140,721辆,同比大幅增长56.2%,市场份额11.1%位居第二 [9] - 一汽大众累计零售销量1,250,545辆,同比下降3.9%,市场份额6.5%位居第三 [9] 2025年10月单月厂商表现 - 比亚迪汽车10月零售销量295,871辆,同比大幅下降31.4%,环比下降14.8%,市场份额13.2% [8] - 吉利汽车10月零售销量265,565辆,同比大幅增长36.8%,环比增长14.2%,市场份额11.8% [8] - 一汽大众10月零售销量136,002辆,同比下降3.9%,环比下降1.9% [8] 新能源厂商批发销量(10月及1-10月) - 10月新能源批发:比亚迪汽车436,856辆(同比-12.7%,环比+11.1%),市场份额27.0% [10] - 10月新能源批发:吉利汽车177,882辆(同比+63.6%,环比+7.7%),市场份额11.0% [10] - 1-10月新能源批发:比亚迪汽车3,655,718辆(同比+12.9%),市场份额30.3% [11] - 1-10月新能源批发:吉利汽车1,345,723辆(同比+105.6%),市场份额11.2% [11] 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10月及1-10月) - 10月新能源零售:比亚迪汽车295,871辆(同比-31.4%,环比-14.8%),市场份额23.1% [12] - 10月新能源零售:吉利汽车164,256辆(同比+54.7%,环比+9.1%),市场份额12.8% [12] - 1-10月新能源零售:比亚迪汽车2,838,110辆(同比-2.1%),市场份额28.0% [13] - 1-10月新能源零售:吉利汽车1,256,404辆(同比+98.4%),市场份额12.4% [13]
乘用车板块11月11日跌1.43%,赛力斯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0.4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11 16:37
板块整体表现 - 乘用车板块在当日下跌1.43%,表现弱于大盘,上证指数下跌0.39%,深证成指下跌1.03% [1] - 板块内个股普遍下跌,赛力斯以3.47%的跌幅领跌,长城汽车下跌1.43% [1] - 板块整体资金呈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20.48亿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6.37亿元和14.11亿元 [1] 个股市场表现 - 赛力斯收盘价为133.84元,跌幅为3.47%,成交量为35.16万手,成交额为47.50亿元 [1] - 北汽蓝谷跌幅为2.10%,成交量为106.70万手,成交额为8.47亿元 [1] - 海马汽车跌幅为1.97%,成交量为527.25万手,成交额为53.52亿元 [1] - 上汽集团下跌1.12%,收盘价为15.90元,成交量为38.74万手,成交额为6.18亿元 [1] - 比亚迪下跌0.68%,收盘价为98.71元,成交量为31.99万手,成交额为31.61亿元 [1] - 广汽集团下跌0.63%,收盘价为7.87元,成交量为31.38万手,成交额为2.47亿元 [1] - 长安汽车下跌0.49%,收盘价为12.28元,成交量为50.01万手,成交额为6.14亿元 [1] - 长城汽车下跌1.43%,收盘价为23.39元,成交量为19.79万手,成交额为4.64亿元 [1] 个股资金流向 - 赛力斯主力资金净流出10.29亿元,主力净占比为-21.66%,游资净流入2.67亿元,占比8.39%,散户净流入6.30亿元,占比13.27% [2] - 比亚迪主力资金净流出4.35亿元,主力净占比为-13.76%,游资净流入1.32亿元,占比4.17%,散户净流入3.03亿元,占比9.59% [2] - 长安汽车主力资金净流出1.23亿元,主力净占比为-20.06%,游资净流入3591.19万元,占比5.85%,散户净流入8731.14万元,占比14.22% [2] - 北汽蓝谷主力资金净流出1.94亿元,主力净占比为-22.88%,游资净流入8828.59万元,占比10.42%,散户净流入1.05亿元,占比12.45% [2] - 海马汽车主力资金净流出2.49亿元,主力净占比为-4.64%,游资净流出3416.02万元,占比-0.64%,散户净流入2.83亿元,占比5.28% [2] - 上汽集团主力资金净流出4747.11万元,主力净占比为-7.68%,游资净流入3325.00万元,占比5.38%,散户净流入1422.11万元,占比2.30% [2] - 广汽集团主力资金净流出881.13万元,主力净占比为-3.57%,游资净流出113.66万元,占比-0.46%,散户净流入994.79万元,占比4.03% [2] - 长城汽车是板块内唯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净流入3761.40万元,主力净占比为8.11%,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1557.77万元和2203.63万元 [2]
车主投诉称通过“中间商”买车提不到车 深蓝汽车发布声明
凤凰网· 2025-11-11 14:51
事件概述 - 有消费者投诉通过“中间商”购车后无法按约提车,可能遭受损失 [1] - 深蓝汽车发布声明称涉事“中间商”与公司不存在任何合作关系 [1] - 该“中间商”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和深蓝汽车合法权益 [1] 公司行动与声明 - 深蓝汽车经初步核查后发布声明,目前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 [1] - 涉事“中间商”或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控制 [1] - 长安汽车呼吁公众勿编造、传播不实信息,将坚决维护品牌声誉 [1] - 长安汽车对提供相关不实信息有效线索的举报者最高奖励100万元 [1]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1111
西部证券· 2025-11-11 10:03
新华保险(601336 SH)核心观点 - 报告首次覆盖新华保险,给予"买入"评级,认为公司资产端和负债端双向发力,将迎来发展黄金期[1][6] - 资产端高权益投资占比有望在资本市场趋势向上中持续贡献收益弹性,权益配置比例、FVTPL权益占比和权益杠杆均领先同业,2024年以来总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领先[7] - 负债端分红险转型推进,银保渠道提速、个险渠道改革下业务平台或将保持领先地位,叠加股息优势显著[1][6] 新华保险负债端分析 - 公司发展经历四阶段演进,2011-2016年以"1-3-2"战略布局,锚定客户中心;2016-2018年推动价值转型,重点发力个险业务,NBVM领先同业;2019-2023年经历"二次腾飞"战略转变;2024年以来加强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启动"XIN一代"计划提升队伍素质[6] - 2024年以来加快分红险转型,银保渠道战略调整成果显著,公司发展进入新阶段[6] 新华保险资产端分析 - 自2018年起公司逐步加大对股票和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配置,2024年以来权益投资占比位列上市险企首位[7] - 公司积极开展长期股票投资,与国寿共同成立的"鸿鹄基金"主要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通过锚定大盘蓝筹股实现资产负债久期匹配[7] 锦华新材(920015 BJ)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精细化学品细分领域"小巨人",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2][9]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 4/13 1/16 6亿元,归母净利润2 0/2 5/3 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5 4/35 8/28 0倍[2] 锦华新材业务分析 - 基本盘硅烷交联剂业务有望维持稳定增长,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硅密封胶和胶粘剂中的室温硅橡胶,2024年我国室温硅橡胶产量154 20万吨,预计2028年达216 7万吨,2024-2028年CAGR达8 88%[9] - 羟胺水溶液有望打破技术垄断构筑第二成长曲线,作为芯片清洗剂主要原材料,全球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2 03亿美元增长至2037年3 78亿美元,2024-2037年CAGR达4 90%[9] - 公司是国内仅有能实现羟胺水溶液工业化制备的企业,未来有望在产能释放后逐步实现进口替代[9] 锦华新材竞争优势 - 公司首创"肟-肟基硅烷-羟胺盐"绿色循环产业链,实现酮肟系列产品的循环生产,已与拜耳、布伦泰格等大型跨国企业及多家国内上市公司建立稳定合作关系[10] - 持续增加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数字化投入,推动制造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双管齐下打造成本优势[10] 中科飞测(688361 SH)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商,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3][12]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7 02亿元,同比增长51 39%,预测2025-2027年有望实现营业收入20 61/31 28/44 1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 84/4 11/7 18亿元[3][1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S为23 17/15 27/10 82倍[3] 中科飞测市场地位与发展前景 - 公司量检测设备已广泛应用在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士兰集科、长电科技等国内主流集成电路制造产线,2024年底交付量突破千台,覆盖全球66 6%的质量控制设备市场空间[13] - 截至2025年9月,中国半导体量检测设备国产化率16 4%,较2023年提升5 2个百分点,公司已具备28-14nm节点及先进封装领域的批量交付能力,部分产品进入验证阶段[13] - 公司在深紫外成像、缺陷识别算法等方面持续突破,正向14nm、7nm及先进封装场景扩展,先进制程前道量检测设备有望逐步由验证阶段进入放量阶段[14] 长安汽车(000625 SZ)销量表现 - 2025年10月公司整体销量27 8万辆,同比增长11%;1-10月累计销量237 4万辆,同比增长10%[15] - 10月新能源车销量11 9万辆,同比增长36%;1-10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86 9万辆,同比增长61%,已超过2024年全年[15] - 10月海外销量5 8万辆,同比增长25%;1-10月海外累计销量52 3万辆[15] 长安汽车各品牌表现 - 长安启源10月销量3 6万辆,连续3个月突破3万台,1-10月累计销量30万辆,其中实力大单品长安启源Q07销量为11637辆,累计销量达79935辆[15] - 深蓝汽车10月销量3 7万辆,同比增长32%,1-10月累计交付27万辆,同比增长57%,其中深蓝S05全球销量突破2万辆[16] - 阿维塔10月销量1 4万辆,同比增长34%[16] 长安汽车未来展望 - 深蓝新车L06预售发布上市,预售价13 99万元起,首发搭载深蓝智能辅助驾驶系统DEEPALADMax,预计正式上市后将进一步丰富深蓝产品矩阵[16] - 公司将在2025年11月21日广州车展亮相多款新品车型,包括长安启源全新Q05、长安启源A06和深蓝L06,预计随着新产品逐步上市,后续销量有望保持较高增长[16]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870/2096/2297亿元,同比增长17 1%/12 1%/9 6%[4][17] 兴业银锡(000426 SZ)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0 99亿元,同比增长24 36%,归母净利润13 64亿元,同比增长4 94%[18] - 2025Q3实现营收16 26亿元,同比增长48 09%,环比增长22 85%,归母净利润5 68亿元,同比增长36 49%,环比增长34 91%[18] 兴业银锡产品产量 - 2025年前三季度矿产锡产量5651吨,同比下降13 12%(受银漫3月停产影响);Q3产量2062吨,同比增长4 04%,生产经营已逐步恢复正常[19] - 2025年前三季度矿产银产量212 16吨,同比增长18 98%;Q3产量80 84吨,同比增长53 28%[19] - 2025年前三季度矿产金产量0 07吨,同比增长221 74%;Q3产量0 05吨,同比增长820 00%[19] 兴业银锡资产扩张 - 2025年1月子公司银漫矿业297万吨扩建工程项目取得立项批复,建设规模由165万吨/年扩建为297万吨/年[20] - 公司以23 88亿元收购宇邦矿业85%股权,2025年8月成功收购大西洋锡业96 04%股权[2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达175 13亿元,较年初增长43 96%,其中无形资产增长101 20%至82 97亿元,矿业权资产大幅增厚[20] 万马股份(002276 SZ)业绩表现 - 2025年一至三季度实现营收141 09亿元,同比增长8 36%,实现归母净利润4 12亿元,同比增长61 57%[22] - 2025Q3实现营收48 37亿元,同比增长7 93%,环比下降8 76%;实现归母净利润1 61亿元,同比增长227 70%,环比下降4 33%[22] 万马股份业务分析 - 2025H1电力产品实现收入63 15亿元,同比增长14 85%;毛利率11 37%,同比提升1 37个百分点,电网项目中标金额同比增长136%,创历史新高[22] - 2025H1高分子材料业务实现收入26 54亿元,同比增长5 70%;毛利率14 48%,同比下降0 52个百分点,万马高分子净利润同比增长9 67%[23] - 公司布局高端智能装备线缆,机器人线缆技术领先,"万马柔性运动机器人电缆"弯折寿命超3000万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3] 通裕重工(300185 SZ)业绩表现 - 2025Q1-Q3公司实现营收47 32亿元,同比增长10 67%;实现归母净利润0 84亿元,同比增长53 29%[26] - 2025Q3实现营收17 90亿元,同比增长16 13%,环比增长17 18%;实现归母净利润0 23亿元,同比增长63 63%,环比增长5 56%[2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3 93%,较去年同期12 80%有所提升,其中Q3综合毛利率14 91%,同比提升3 98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 67个百分点[26] 通裕重工费用与行业景气度 - 2025年Q1-Q3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9 34%,同比上升0 24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率1 70%,较去年同期2 57%明显下降,主要得益于公司优化债务结构[27] - 2025年上半年我国风电行业新增并网容量51 39GW,其中陆上风电48 90GW,海上风电2 49GW,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573GW,同比增长22 7%[27] 星宇股份(601799 SH)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7 10亿元,同比增长16 09%;实现归母净利润11 41亿元,同比增长16 76%[30] - 2025Q3实现营收39 53亿元,同比增长12 65%;实现归母净利润4 35亿元,同比增长13 48%[30]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19 49%,同比下降0 5个百分点,净利率10 65%,同比上升0 1个百分点[30] 星宇股份业务拓展 - 2025年8月星宇智能汽车电子及视觉系统产业中心暨奔牛基地项目正式启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约1000万只智能车灯总成的配套生产能力[31] - 公司与重庆市沙坪坝区签署合作协议,项目一期计划投资10亿元,预计2029年实现年产值30亿以上[31] - 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常州星宇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机器人赛道,并启动机器人业务相关人才招聘[31] REITs市场分析 - 2025年初以来公募REITs一级打新热度高涨,认购倍数突破历史新高,但近期新项目网下认购倍数高企,上市首日涨幅显著收窄[33] - 现象产生与三方面有关:二级市场整体行情回落;资产价格下跌预期下短期套利资金加速离场;询价上下限范围扩大,新项目发行定价接近询价区间上限[33][34] - 2025年6月询价上限在监管指导下提高至25%,新发REITs认购价格多处于询价区间90%以上,进一步侵蚀打新收益[34] 信用债市场表现 - 上周(2025/11/03-11/07)信用债收益率表现不一,普信债整体优于银行二永债,5年期各评级普信债收益率下行幅度在4-6bp左右[34] - 上周全口径理财规模升至31 59万亿元,环比增加25 23亿元,全部银行理财和理财子破净率分别降至0 46%和0 23%[35] - 上周信用债发行规模和净融资规模同环比均增加,城投债、产业债利差全线收窄,银行二永债利差多收窄[35]
销量、营收实现双增长,长安汽车谱写新央企的使命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1 07:0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10月公司销量达27.8万辆,同比增长11% [1] - 2025年10月新能源车销量11.9万辆,同比增长36% [1] - 2025年10月海外市场单月销售5.8万辆,创下25%的同比增长 [1] - 2025年前10个月累计销售汽车237.4万辆,新能源车销量为868,724辆,已超过2024年全年新能源总销量 [1] - 2025年前三季度总体销量为206.6万辆,同比增长8.5% [3] - 2025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2.4万辆,同比增长59.7% [3] - 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出口46.5万辆,同比增长10.7% [3]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2.36亿元,同比增长23.36% [3]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7.64亿元,同比增长2.13% [3]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18亿元,同比增长20.08% [3]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近15%,较去年同期增加0.6个百分点 [3] 品牌与产品表现 - 长安启源10月销量3.7万辆,连续3个月销量破3万 [1] - 启源Q07单车月销量达11,637辆,连续3月销量破万 [1] - 深蓝汽车10月全球销量达36,792辆 [2] - 深蓝S05全球销量突破20,000辆 [2] - 阿维塔10月销量达13,506辆,同比增长34%,连续8个月销量破万,创历史新高 [2] - 近半个月已上市或即将上市三款车型:阿维塔12四激光版、深蓝L06和启源A06 [6] - 阿维塔12四激光版全系标配华为四激光雷达,增程版全系标配52kWh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 [6]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升级为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一级央企 [2] - 公司拥有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 [6] - 公司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泰国罗勇工厂于2025年5月正式投产,一期设计年产能10万台,二期将扩充至20万台 [6] - 公司将与京东集团在新能源无人智能化车型上展开合作,目标2026年实现首款载人飞行汽车产品发布 [7] - 公司目标2027年发布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并进行定期迭代,2028年实现量产 [7] - 公司每年将不低于营业收入的5%用于研发,研发团队超2.4万人,软件人才5,000余人,全球专利布局量超2万件 [7]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爆发式增长,智能化、电动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产业趋势 [4] - 市场竞争从单一产品比拼升级为技术、品牌、生态和用户体验的全方位角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