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万联晨会-20250430
万联证券· 2025-04-30 08:50
核心观点 - 周二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上证指数跌0.05%报3286.65点,深证成指跌0.05%,创业板指跌0.13%,沪深两市成交额1.02万亿元;申万行业中美容护理、机械设备、传媒等领涨,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煤炭等领跌;概念板块中PEEK材料、染料、减速器等上涨,超超临界发电、抽水蓄能、可控核聚变等领跌;港股恒生指数涨0.16%报22008.11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62%;海外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欧洲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涨跌互现 [1][6] 重要新闻 旅游行业 - 2025年“五一”假期临近,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迎来强劲增长,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客流预计达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7%,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73%,中日游客“双向奔赴”成亮点;“反向旅游”趋势带火县域旅游市场,游客选择冷门“小城”游,“做减法”旅游模式成新趋势 [2][7] 电力行业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通知,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全面开展连续结算运行;国家发改委印发电力辅助服务规则提出,在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区,适当放宽市场限价,引导实现调峰功能 [2][7] 研报精选(丸美生物)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0亿元(YoY+33.44%),归母净利润3.42亿元(YoY+31.69%),扣非归母净利润3.27亿元(YoY+73.86%);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7亿元(YoY+28.01%),归母净利润1.35亿元(YoY+22.07%),扣非归母净利润1.34亿元(YoY+28.57%),业绩表现基本符合预期 [8] 渠道情况 - 2024年线上渠道实现营业收入25.41亿元,同比增长35.77%,收入占比85.61%,丸美及恋火品牌线上快速发展,丸美天猫旗舰店、自播、达播GMV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54%、82%;线下渠道实现营业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20.79%,收入占比14.39%,增长源于运营策略调整 [9] 产品情况 - 2024年度主品牌丸美实现营业收入20.55亿元,主营收入占比69.24%,同比上升31.69%;第二品牌PL恋火品牌实现营业收入9.05亿元,主营收入占比30.51%,同比上升40.72%,系产品结构及成本控制优化所致;丸美深化大单品策略,胜肽小红笔眼霜迭代至3.0版,全年线上GMV销售额5.33亿元,同比增长146%;胶原小金针次抛精华迭代至2.0版,全年线上GMV销售额3.5亿元,同比增长96% [9][10] 财务指标 - 2024/2025Q1公司毛利率分别为73.70%/76.05%,同比+3.01pcts/+1.45pcts;净利率分别为11.53%/15.97%,同比-0.94pcts/-0.76pcts;2024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5.04%/3.65%/2.48%/-0.47%,同比+1.18pcts/-1.24pcts/-0.32pcts/+0.18pcts;2025Q1分别为52.17%/2.90%/1.88%/-0.84%,同比+1.88pcts/-0.25pcts/-0.58pcts/-0.30pcts;销售费用率增加因线上市场竞争激烈流量成本高涨且推进品牌建设和科学传播投入,研发费用率增加因推进研发建设研发耗材、委外等费用增加 [10] 战略转型 - 2024年公司股票简称更名“丸美生物”,标志从传统美妆企业向生物科技美妆公司战略转型;公司聚焦关键技术与核心原料研究开发,开展42项原料类专项研究项目,涉及20余个技术平台;荣获“全国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开展20项专项研究,突破多型别重组胶原蛋白开发及技术布局;完成“裂褶菌发酵产物滤液”新原料备案,申请10项发明专利;依托生产基地完成16款原料中试,保障核心原料规模化量产及稳定供应 [1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11/4.76/5.37亿元(调整前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12/4.86亿元),同比增长20.40%/15.75%/12.69%,对应EPS为1.03/1.19/1.34元/股,4月28日收盘价对应PE为39/33/30倍,维持“增持”评级 [12]
丸美生物(603983):业绩增速亮眼,渠道与产品矩阵不断完善
万联证券· 2025-04-29 14: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表现基本符合预期,线上渠道收入快速增长、线下渠道也出现增长,持续深化大单品策略使丸美和PL恋火营收亮眼增长,毛利率显著提升但净利率有所下降,正从传统美妆企业向生物科技美妆公司战略转型 [1][2][3][10]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11/4.76/5.37亿元,同比增长20.40%/15.75%/12.69%,对应EPS为1.03/1.19/1.34元/股,4月28日收盘价对应PE为39/33/30倍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0亿元(YoY + 33.44%),归母净利润3.42亿元(YoY + 31.69%),扣非归母净利润3.27亿元(YoY + 73.86%);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47亿元(YoY + 28.01%),归母净利润1.35亿元(YoY + 22.07%),扣非归母净利润1.34亿元(YoY + 28.57%) [1] 渠道情况 - 2024年线上渠道实现营业收入25.41亿元,同比增长35.77%,收入占比85.61%;线下渠道实现营业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20.79%,收入占比14.39% [2] 品牌营收情况 - 2024年度主品牌丸美实现营业收入20.55亿元,主营收入占比69.24%,同比上升31.69%;第二品牌PL恋火品牌实现营业收入9.05亿元,主营收入占比30.51%,同比上升40.72% [2] 产品情况 - 胜肽小红笔眼霜迭代至3.0版,全年线上GMV销售额5.33亿元,同比增长146%;胶原小金针次抛精华迭代至2.0版,全年线上GMV销售额3.5亿元,同比增长96% [2] 盈利指标情况 - 2024/2025Q1公司毛利率分别为73.70%/76.05%,同比 + 3.01pcts/+1.45pcts;净利率分别为11.53%/15.97%,同比 - 0.94pcts/-0.76pcts [3][9]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55.04%/3.65%/2.48%/-0.47%,同比 + 1.18pcts/-1.24pcts/-0.32pcts/+0.18pcts;2025Q1分别为52.17%/2.90%/1.88%/-0.84%,同比 + 1.88pcts/-0.25pcts/-0.58pcts/-0.30pcts [9] 战略转型情况 - 2024年公司股票简称更名“丸美生物”,向生物科技美妆公司战略转型,开展42项原料类专项研究项目,荣获“全国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完成“裂褶菌发酵产物滤液”新原料备案,申请10项发明专利,完成16款原料中试 [10] 盈利预测情况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36.12/41.99/48.13亿元,同比增长21.62%/16.26%/14.64%;归母净利润为4.11/4.76/5.37亿元,同比增长20.40%/15.75%/12.69% [11][12] 财务指标情况 - 2024 - 2027年预计EPS为0.85/1.03/1.19/1.34元,BVPS为8.43/9.03/9.73/10.51元,PE为46.53/38.65/33.39/29.63倍,PB为4.70/4.39/4.07/3.77倍等 [14] - 2024 - 2027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01/518/834/546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32/-284/-373/-326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 193/139/98/171百万元,现金净流量为540/372/559/391百万元 [14]
万联晨会-20250429
万联证券· 2025-04-29 08:52
核心观点 - 周一 A 股三大指数集体调整,上证指数跌 0.2%报 3288.41 点,深证成指跌 0.62%,创业板指跌 0.65%,北证 50 跌 1.78%,沪深两市成交额 1.06 万亿元;港股恒生指数跌 0.04%,恒生科技指数涨 0.12%;海外美国三大股指涨跌不一,欧洲三大股指小幅上涨,亚太主要股指多数上涨 [1][6] - 我国将出台实施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涵盖支持就业、稳定外贸、促进消费、扩大有效投资、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成熟一项出台一项 [1][7]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强调基金组织应加快推动并实现份额占比调整,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 [2][7] 市场表现 国内市场 - 上证指数收盘 3288.41 点,跌 0.20%;深证成指收盘 9855.20 点,跌 0.62%;沪深 300 收盘 3781.62 点,跌 0.14%等 [4] - 申万行业中银行、钢铁等领涨,房地产、社会服务、汽车等领跌;概念板块中 PEEK 材料、可燃冰等领涨,租售同权、乳业等领跌 [1][6] 国际市场 - 道琼斯指数收盘 40227.59 点,涨 0.28%;S&P500 收盘 5528.75 点,涨 0.06%;纳斯达克收盘 17366.13 点,跌 0.1%等 [4] 研报精选 科技、医药、消费板块基金关注度较高 - 2025 年一季度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净值提升,债券型与货币市场型基金净值下降 [8] - 各类型公募基金收益率表现不一,QDII、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表现出色,货币型基金业绩稳健 [9] - 科技、医药、消费板块获基金关注,前 20 大重仓股集中在电子等行业,前 20 大加仓股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行业 [9][10] - 投资建议关注基金持仓仓位回升,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多只规模指数型 ETF 基金份额增长 [10] 预计理财市场或先抑后扬 - 截至 1Q25 末,理财存续规模 29.14 万亿元,同比增长 9.41% [13] - 1Q25 风险偏好保持低位,固收类产品存续规模占比高,对现金及存款继续减配 [14] - 预计 2025 年全年理财规模有望稳健增长,关注监管政策推进方向及节奏 [14][15] 业绩同比大幅增长,驱蚊和婴童护理类产品表现出色(润本股份) - 2024 年公司营收 13.18 亿元,同比+27.61%,归母净利润 3.00 亿元,同比+32.80%;2025Q1 营收同比+44.00%,归母净利润同比+24.60% [17]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同比提升,销售费用率增加;2025Q1 毛利率同比+1.98pcts,净利率同比 -2.87pcts [18] - 2024 年驱蚊、婴童护理、精油系列产品收入增长,推出 90 余款新产品,线上销售驱动,开发线下渠道 [19]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0.93/1.17/1.45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20] 2025 年平稳开局,渠道优化助力发展(五粮液) - 2024 年公司营收 891.75 亿元,同比+7.09%,归母净利润 318.53 亿元,同比+5.44%;2025 年一季度营收 369.40 亿元,同比+6.05%,归母净利润 148.60 亿元,同比+5.80% [23] - 白酒销量增速下滑,直销渠道表现更优,五粮液和其他酒产品毛利率提升 [24]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提升,销售费用大幅提升;2025Q1 毛利率下滑,销售费用率下滑 [25]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336.06/358.92/385.54 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26] 25Q1 利润维持亮眼增长,上新美白和油皮产品线(珀莱雅) - 2024 年公司营收 107.78 亿元,同比+21.04%,归母净利润 15.52 亿元,同比+30.00%;2025Q1 营收同比+8.13%,归母净利润同比+28.87% [28] - 主品牌珀莱雅推出油皮和美白产品线,多个子品牌体量提升 [29] - 2024 年线上渠道收入增长,占比提升,线下渠道优化门店结构,营收下降 [30]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同比提升,销售费用率增加;2025Q1 毛利率、净利率同比提升 [31]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53/21.71/25.16 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32]
五粮液(000858):2024Q4、2025Q1业绩点评报告:2025年平稳开局,渠道优化助力发展
万联证券· 2025-04-28 21: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5][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白酒商务需求在经济刺激政策下有望回暖,公司作为高端白酒龙头,品牌护城河较深,分红比例提升后中长期投资价值显现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1.75亿元(YoY+7.09%),归母净利润318.53亿元(YoY+5.44%),扣非归母净利润317.42亿元(YoY+5.40%);Q4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12.60亿元(YoY+2.53%),归母净利润69.22亿元(YoY - 6.17%),扣非归母净利润69.09亿元(YoY - 6.31%) [2]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9.40亿元(YoY+6.05%),归母净利润148.60亿元(YoY+5.80%),扣非归母净利润148.61亿元(YoY+5.86%) [2]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1.69元(含税),合计拟派发123亿元,叠加2024年中期现金分红100亿元,现金分红比率达70% [2] 产品与渠道情况 - 受宏观经济影响白酒行业承压,公司产品销量增速下滑拖累收入;2024年核心大单品第八代五粮液销量同比增长7.06%,营收同比增长8.07%;其他酒产品销量同比增长0.12%,营收同比增长11.79%;五粮液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0.38pct至87.72%,其他酒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0.65pct至60.81% [3] - 公司向中高价位产品聚焦,低价位产品产量及销量下降,产能利用率下滑 [3] - 直销渠道表现优于经销渠道,直销收入同比增长12.89%,毛利率提升0.26pct至87.01%;经销收入同比增长5.99%,毛利率提升0.11pct至78.82% [3] 费用与盈利指标情况 - 2024年公司毛利率提升1.26pct至77.06%,销售费用首次突破100亿元,销售费用率大幅提升2.63pct至11.99%,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99%/0.45%/-3.18%,分别同比持平/+0.07/-0.21pct,净利率为37.22%,同比下滑0.63pct [4] - 2025Q1毛利率下滑0.68pct至77.74%,销售费用率同比下滑1.01pct至6.52%,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23pct至2.83%,净利率微降,同比下滑0.41pct至41.60% [4] 盈利预测情况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36.06/358.92/385.54亿元,同比增长5.50%/6.80%/7.42%,对应EPS为8.66/9.25/9.93元/股,4月25日收盘价对应PE为15/14/13倍 [10] 财务报表预测情况 利润表 - 2025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935.67/989.05/1050.09亿元,同比增速4.92%/5.71%/6.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6.06/358.92/385.54亿元,同比增速5.50%/6.80%/7.42% [11][12] 资产负债表 - 2025 - 2027年预计货币资金分别为1540.46/1916.91/2305.59亿元,存货分别为182.80/189.32/197.68亿元等 [11][12] 现金流量表 - 2025 - 2027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84.85/399.13/410.3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18.31/-22.68/-21.70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0.07/0/0亿元,现金净流量分别为266.47/376.45/388.68亿元 [14] 基本指标情况 - 2025 - 2027年预计EPS分别为8.66/9.25/9.93元,BVPS分别为43.00/52.24/62.17元,PE分别为14.91/13.96/12.99倍,ROE分别为20.14%/17.70%/15.98%等 [14]
策略跟踪报告:科技、医药、消费板块基金关注度较高
万联证券· 2025-04-28 17:43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净值提升,各类型公募基金收益率表现不一,科技、医药、消费板块获基金关注,投资可关注行业景气度回升、技术突破、业绩改善的科技创新细分行业 [4]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净值回升 基金市场总览 - 截至3月31日市场总体基金净值回落至31.55万亿元,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净值分别为4.03万亿元和3.22万亿元,较2024年末分别提升0.51%和1.22%;债券型基金净值为10.05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4.70%;货币市场型基金净值为13.33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2.07% [4][8] - 股票型ETF基金份额整体呈上升趋势,截至4月24日规模指数型ETF资产净值合计超2.2万亿元,占全部ETF比重达54.33% [9]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全市场整体基金仓位为78.42%,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为76.8%,较2024年四季度末回升1.24pct,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为82.98%,较2024年四季度末回升2.44pct [13] - 截至4月22日超七成基金股票投资比例在80%以上,其中投资比例在90%以上的基金占比53%,股票仓位在80%以上的基金约占全部基金的77% [13] - 与2024年年报相比,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16个行业基金持股市值占比走高,电力设备、电子和有色金属行业提升幅度最大,分别为9.65pct、6.59pct和4.28pct;银行、非银金融和石油石化行业降幅居前,分别回落13.64pct、6.32pct和5.31pct [14][17] 公募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全部基金三个月总体收益率为2.07%,各类型公募基金收益率表现不一,QDII、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表现出色,较2024年四季度有所回升,QDII上升幅度较大,较2024年四季度末上升4.28pct,货币型基金整体业绩保持稳健,收益率延续为正 [4][18] - 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以53.65%的收益率位居涨幅榜首位,收益排前十的产品平均涨幅约为32.72%,平均基金规模仅为2.98亿元,专精特新、新能源汽车、创新药等主题赛道表现较优 [22] - 偏股混合型基金中“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涨幅最大,前十基金平均涨幅约47.24%,表现优于普通股票型基金,收益排名前十基金平均规模为23.81亿元,较普通股票型基金规模大幅提高 [22] 科技、医药、消费板块受基金关注 基金重仓股 - 前20大重仓股主要集中在电子、食品饮料、银行、非银金融等行业,宁德时代、贵州茅台、腾讯控股为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基金投资市值比例前三 [25] - 与2024年年报相比,前20大重仓股中新晋比亚迪、阿里巴巴 - W、小米集团 - W和山西汾酒,退出中信证券、迈瑞医疗、中微公司和阳光电源,分布行业新增汽车和商贸零售行业,电子、银行行业占比不变,非银金融、电力设备行业占比下降,食品饮料占比上升 [25] 重仓股涨跌幅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基金重仓股涨跌互现,商贸零售和电子行业个别重仓股涨幅相对较大,阿里巴巴 - W涨幅56.10%位居第一,小米集团 - W、比亚迪涨幅分别位居第二和三位 [27][28] 重仓行业分布 - 年报基金重仓的前十大行业分别为电子、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非银金融、银行、汽车、有色金属、家用电器、传媒行业,电子为第一大重仓行业,行业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达7.25%,食品饮料、电力设备行业持股市值占比维持高位 [29] 基金加仓股 - 前20大加仓股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行业,阿里巴巴 - W、比亚迪、腾讯控股获得机构大幅加仓,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例提升幅度排名前三 [30] - 互联网龙头公司受益于估值低位、AI等技术应用加快与业绩改善预期回升,一季度受到公募基金加仓 [33] 加仓股涨跌幅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基金前20大加仓股股价多数实现上涨,芯原股份涨幅82.70%位居第一,泡泡玛特、胜宏科技涨幅位居第二和第三 [35] 加仓股行业分布 - 2025年有14个申万一级行业获得基金加仓,汽车、有色金属、传媒板块加仓比例最大,一季度获得基金加仓的比例分别为0.64%、0.59%和0.51% [38] 投资建议 - 截至一季度末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为76.8%,较2024年四季度末回升1.24pct,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为82.98%,较2024年四季度末回升2.44pct,截至4月22日超七成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在80%以上,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多只规模指数型ETF基金份额增长 [4][39] - 前20大重仓股集中在电子、食品饮料、银行、非银金融等行业,前20大加仓股集中于电子、医药板块,资金南下带动多家港股龙头公司股价上涨,内需受资金重视,医疗、消费等板块受益 [4][42] - 汽车、有色金属、传媒板块一季度受公募基金关注,汽车领域因政策和技术进步,上游核心零部件和整车企业成资金布局重点;有色金属受地缘政治影响,部分个股成加仓标的 [5][42] - 普通股票基金及偏股基金主要加仓医药、科技板块,减持金融、周期行业,二季度可关注行业景气度回升、技术突破、业绩改善的科技创新细分行业 [5][42]
珀莱雅(603605):点评报告:25Q1利润维持亮眼增长,上新美白和油皮产品线
万联证券· 2025-04-28 15: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货化妆品龙头企业,实施6*N战略,主品牌珀莱雅稳健增长,多个子品牌体量提升,根据最新经营数据调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07.78亿元(同比+21.04%),归母净利润15.52亿元(同比+30.00%),扣非归母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29.60%),2024Q4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4.28%/+23.42%;2025Q1营收同比+8.13%,归母净利润同比+28.8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29.76% [1]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1.07亿元(同比-24.63%),主因应收账款占收入比例增加以及应付账款减少 [1] 品牌发展 - 主品牌珀莱雅持续夯实“大单品策略”,升级核心大单品,推出油皮“净源系列”和美白“光学系列”产品线,2024年收入85.81亿元(同比+19.55%),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79.69%,在天猫平台多品类排名靠前 [2] - 彩棠在面部彩妆大单品发力基础上向底妆类目扩张,2024年收入11.91亿元(同比+19.04%),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11.07% [2] - OR深化“亚洲头皮健康养护专家”心智,提升大单品和核心品类市占率,2024年“OR蓬松洗发水2.0”和“OR育发液”排名前列,收入3.68亿元(同比+71.14%),占比提升至3.42% [2] - 悦芙媞深化“油皮护肤专家”认知,推出新品完善产品矩阵,2024年收入3.32亿元(同比+9.41%),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3.08% [2] 渠道情况 - 线上:2024年线上渠道收入102.34亿元(同比+23.68%),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升至95.06%,线上直营/分销渠道分别同比+20.35%/38.40%至81.22亿元/21.12亿元,珀莱雅在多平台排名靠前 [3][10] - 线下:2024年持续优化门店结构,推进头部系统向直营模式转变,开拓新型商城集合店合作,线下渠道营收5.32亿元(同比-13.63%),占主营业务比例为4.94% [10] 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1.46个pct至71.39%,净利率同比提升0.89个pct至14.7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7.88%/3.39%/1.95%/-0.33%,同比分别+3.27/-1.72/+0.00/+0.33个pct;2025Q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比+2.67/+2.75个pct至72.78%/17.19% [11]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3/21.71/25.16亿元(调整前2025 - 2026年归母净分别为19.70/24.06亿元),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8/15/13倍 [12]
万联晨会-20250428
万联证券· 2025-04-28 14:42
核心观点 - 上周五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上证指数跌0.07%报3295.06点,深证成指涨0.39%,创业板指涨0.59%,沪深两市成交额1.11万亿元;港股恒生指数收涨0.32%,恒生科技指数涨0.14%;海外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欧洲主要股指收盘全线上涨,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涨跌不一 [1] - 商务部等六部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下调起退点、上调现金退税限额等;习近平强调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做好科技金融文章,培养高素质人才 [2] - 政策有望不断优化,4月游戏版号延续常态化节奏,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关注AI+医药,部分公司利润增速亮眼、盈利能力提升 [3] 国内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295.06,涨跌幅-0.07%;深证成指收盘9917.06,涨跌幅0.39%;沪深300收盘3786.99,涨跌幅0.07%;科创50收盘1004.57,涨跌幅0.13%;创业板指收盘1947.19,涨跌幅0.59%;上证50收盘2648.81,涨跌幅-0.25%;上证180收盘8406.30,涨跌幅0.01%;上证基金收盘6775.54,涨跌幅0.19%;国债指数收盘224.48,涨跌幅0.00% [4] 国际市场表现 - 道琼斯收盘40113.50,涨跌幅0.05%;S&P500收盘5525.21,涨跌幅0.74%;纳斯达克收盘17382.94,涨跌幅1.26%;日经225收盘35705.74,涨跌幅1.90%;恒生指数收盘21980.74,涨跌幅0.32%;美元指数收盘99.47,涨跌幅0.09% [4] 消费行业快评报告 -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时间较前几年略早,传递强化宏观经济调控前瞻性、稳定发展大局意图 [6] - 会议提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具体实施路径等有待观察 [6] - 会议聚焦居民增收与服务消费,作出三项部署: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发展服务消费;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 [7] - 预计短期内政策导向以加快出台前期既定政策为主,适时推出增量政策,消费行业有望进一步回暖,建议关注社会服务、商贸零售、轻工制造、食品饮料等行业相关龙头企业 [8][10] 房地产行业快评报告 - 我国房地产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自去年9月以来商品房销售端止跌回稳,预计政策端持续宽松并优化,促进住房消费是重要着力点,行业有望保持稳定态势,建议关注相关优质房企及有困境反转预期个股 [11] - 4月25日政治局会议指出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等,市场成交回暖,政策表态由“止跌回稳”转为“持续巩固”,预计政策延续优化宽松态势 [12] - 城中村改造进程有望加快,首提“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收储”政策有望持续优化并加快推进 [13][14] 传媒行业快评报告 - 2025年4月2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告4月国产及进口游戏版号,118款国产游戏和9款进口游戏过审 [14] - 4月版号延续常态化节奏,涵盖多类型产品与知名厂商,头部厂商作品受关注,如腾讯《流放之路:降临》,该游戏玩法对标《暗黑破坏神》,有优秀品质与口碑,预购量超百万份,后续表现值得关注 [14] - 2025年4月游戏版号发放平稳,版号常态化趋势稳固,行业修复推进,建议关注具备产品储备等能力的头部厂商 [15] 医药生物行业快评报告 - 4月24日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全产业链协调发展为主线,推进医药工业高端化等发展 [16] - 分阶段推进,2027年聚焦基础建设等,设定具体指标;2030年实现规上企业数智化转型全覆盖,完善相关能力和体系 [17] - 全面覆盖产业链,落地数智化在医药各领域应用,包括研发、生产、流通等环节 [18] - 数智化转型是突破医药工业问题的核心路径,建议关注AI药物研发等赛道 [19] 珠江啤酒点评报告 - 4月24日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2.27亿元(YoY+10.69%),归母净利润1.57亿元(YoY+29.83%),扣非归母净利润1.45亿元(YoY+39.4%),业绩略超预期 [19] - 公司保持较高净利润增速,营收增速提升;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小幅下降;产品吨价略有下降,产量稳定提升 [20][21] - 公司高端化持续进行,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9.51/10.21/11.10亿元,同比增长17.43%/7.29%/8.72%,对应EPS为0.43/0.46/0.50元/股,维持“增持”评级 [22]
传媒行业快评报告:4月游戏版号延续常态化节奏,腾讯《流放之路:降临》获批
万联证券· 2025-04-25 20: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游戏版号发放节奏平稳,审批总量维持在百款以上,版号结构覆盖多类型产品,重点厂商与创新项目均有体现,供给端延续释放,版号常态化趋势稳固,行业修复节奏持续推进,建议关注具备产品储备、研发能力及题材多样化布局能力的头部厂商[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4月2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告4月份国产游戏版号及进口游戏版号,共有118款国产游戏和9款进口游戏过审[1] 投资要点 - 4月版号延续常态化节奏,涵盖多类型产品与知名厂商,年初至今国产游戏合计通过审批480款,4月通过审批118款,进口游戏年初至今合计通过审批30款,4月通过审批9款,4月游戏版号中头部厂商作品受市场关注[2] - 《流放之路:降临》为暗黑类ARPG品类代表性新品,融合创新玩法带来强势热度,游戏EA版本于2024年末上线Steam平台,首发即登顶热榜,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突破57万,跻身Steam历史总榜前15,预购量超百万份,国服由腾讯代理运营,已于WeGame平台开启预约,后续表现值得关注[2]
珠江啤酒:点评报告:利润增速亮眼,盈利能力提升-20250425
万联证券· 2025-04-25 17: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略超预期,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盈利能力提升,高端化持续推进有望维持稳健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2.27亿元(同比+10.69%),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29.83%),扣非归母净利润1.45亿元(YoY+39.4%) [1][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9.51/10.21/11.10亿元,同比增长17.43%/7.29%/8.72%,对应EPS为0.43/0.46/0.50元/股,4月24日收盘价对应PE为24/22/20倍 [3] 盈利能力 - 2025Q1公司毛利率为45.00%,同比+2.87pcts;净利率为13.16%,同比+1.79pcts [2] - 2025Q1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15.78%/7.78%/3.17%/-3.34% ,同比-0.84pcts/-0.25pcts/+0.12pcts/ +0.23pcts [2] 产品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啤酒吨价4164.19元/吨,同比降低0.86%;实现啤酒销量29.46万吨,同比增长11.66% [2] 利润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731|6350|6856|7370| |同比增速(%)|6.56|10.79|7.98|7.50| |营业成本(百万元)|3077|3359|3559|3792| |毛利(百万元)|2654|2991|3298|3579|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479|533|579|619| |销售费用(百万元)|853|911|994|1075| |管理费用(百万元)|425|460|505|542| |研发费用(百万元)|179|197|207|227| |财务费用(百万元)|-165|-110|-60|-48| |营业利润(百万元)|951|1116|1203|1305| |利润总额(百万元)|953|1116|1203|1305| |所得税费用(百万元)|122|143|155|167| |净利润(百万元)|831|973|1048|1138|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百万元)|810|951|1021|1110| |同比增速(%)|29.95|17.43|7.29|8.72| |EPS(元/股)|0.37|0.43|0.46|0.50| [11]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货币资金(百万元)|8198|7624|9353|9383| |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160|295|362|250|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百万元)|23|34|40|45| |存货(百万元)|660|2144|1198|2067| |预付款项(百万元)|15|24|23|23|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9089|10151|11010|11799| |固定资产(百万元)|3216|3499|3834|4116| |在建工程(百万元)|691|521|441|397| |无形资产(百万元)|2208|2481|2850|3360| |资产总计(百万元)|15908|17357|18864|20406| |短期借款(百万元)|2450|3179|3908|4678|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百万元)|639|633|743|743| |合同负债(百万元)|709|740|779|846| |应付职工薪酬(百万元)|171|174|187|202| |应交税费(百万元)|46|73|68|73|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4467|5311|6222|7110| |负债合计(百万元)|5331|6211|7106|7987|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百万元)|10510|11057|11642|12276|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67|89|116|144| |股东权益(百万元)|10577|11146|11758|12420| |负债及股东权益(百万元)|15908|17357|18864|20406| [11]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069|-6|2579|848|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2451|-806|-980|-943|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414|238|130|124| |现金净流量(百万元)|-968|-573|1729|30| [13] 基本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EPS(元)|0.37|0.43|0.46|0.50| |BVPS(元)|4.75|5.00|5.26|5.55| |PE(倍)|27.62|23.52|21.92|20.16| |PEG|0.92|1.35|3.01|2.31| |PB(倍)|2.13|2.02|1.92|1.82| |EV/EBITDA|14.44|14.33|12.30|11.75| |ROE|7.71%|8.61%|8.77%|9.04%| |ROIC|5.48%|6.01%|6.22%|6.26%| [13]
医药生物行业快评报告: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关注AI+医药
万联证券· 2025-04-25 17: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意味着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大盘涨幅10%以上 [6][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全产业链协调发展为主线,以数智化改造为主攻方向推进医药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2] - 数智化转型分2027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推进,目标覆盖医药全产业链环节,有助于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水平 [3] - 落地数智化在医药领域应用,包括研发、生产、流通、CXO等多个场景 [4] - 数智化转型是突破中国医药工业现存问题的核心路径,《实施方案》加速数智技术在医药领域推广,建议关注AI药物研发等赛道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4月24日,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 [2] 投资要点 - 分阶段推进:2027年聚焦基础建设等,设定具体指标;2030年实现规上企业数智化转型全覆盖,完善数智技术融合创新等体系 [3] - 全面覆盖产业链:目标涵盖医药全产业链环节,强调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和质量管理水平 [3] 数智化应用场景 - 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及产品研发:组织攻关,研发推广智能设备和软件系统 [4] - 医药研发:打造智能靶点筛选等应用场景 [4] - 医药生产:打造智能工艺设计等应用场景 [4] - 医药流通与追溯:打造数智化药品追溯等应用场景 [4] - CXO:打造智能临床研究协同等应用场景 [4] 投资建议 - 数智化转型可突破中国医药工业现存问题,《实施方案》加速数智技术推广,建议关注AI药物研发、医疗大数据等赛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