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政策信号学习解读: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华福证券· 2024-12-09 20:59
宏观政策 - 政治局会议定调2025年经济工作,提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10] - 首次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后续更多增量政策可期[2] 货币政策 - 2024年10月底,M1同比增速为-6.1%,M2同比增速为7.5%,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为7.8%,显示金融指标疲弱[11] - 货币政策表述从“稳健”变为“适度宽松”,相比此前表态更为积极,预计将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11][12] 扩大内需 - 政策定调后将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首位,凸显重要性和政策决心[2][14] - 促消费政策将从消费品以旧换新、服务消费增量措施、提高中低收入人群支持保障力度等多方面发力[16][17] 楼市股市 - 房地产对GDP累计同比的贡献率为-6.6%,拖累GDP增速0.32个百分点,稳定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18] - 9月底以来政策加速出台,房地产市场初步回稳,10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同比降幅收窄[19] - 资本市场具有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功能,稳住股市将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22] 风险提示 - 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等风险[3][23]
2024年12月政治局会议解读:全方位扩大内需
国信证券· 2024-12-09 20:20
宏观政策 - 2025年财政政策从“积极的财政政策”改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明显增强[4] - 2025年货币政策从“稳健的货币政策”改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空间进一步打开[4] - 上一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搭配“积极财政”是在2009年和2010年,表明2025年稳增长政策加力意愿强[4] 内需政策 - 2025年财政支出将明显向消费端倾斜,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4] - 投资方面将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清部分落后和低效产能,提高投资效益[4] 房地产政策 - 2024年12月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及“稳住楼市股市”,表明2025年国内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或进一步加强[19] 社会政策 - 2025年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预计在医疗、教育、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将进一步增加[21] - 社会政策的目标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更好地提振消费[21] 宏观背景 - 2025年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可能明显下降,提振国内有效需求是维持经济增速的关键[6] - 2024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但外需明显走强,2025年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6]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观察:政府融资放缓,资金面均衡偏松
国信证券· 2024-12-09 20:20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 - 美联储12月FOMC降息25BP的概率为83.4%,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16.6%[2] - 央行上周净投放流动性-11321亿元,7天逆回购净投放-11321亿元[21] - 国信货币政策力度指数较前一周下降0.03,位于103.97,价格指标上行贡献-430.6%,数量指标下行贡献530.6%[17] 债券市场 - 政府债上周净融资6201.1亿元,本周计划发行6987.0亿元,净融资额预计为6198.1亿元[22] - 同业存单上周净融资3532.4亿元,本周计划发行1113.3亿元,净融资额预计为-2560.4亿元[22] - 企业债券上周净融资196.3亿元,本周计划发行1143.7亿元,净融资额预计为-1812.7亿元[22] 汇率市场 - 人民币CFETS一篮子汇率指数较前一周下行0.36至99.71[22] - 美元指数上行0.19,位于105.97;美元兑人民币在岸汇率上行0.03,位于7.26;离岸汇率上行0.02,位于7.26[22] 银行间市场 - 银行间市场质押回购平均日均成交8.16万亿,较前一周增加0.89万亿[21] - 隔夜回购占比为89.0%,较前一周增加2.6个百分点[21]
1209政治局会议学习体会:【粤开宏观】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粤开证券· 2024-12-09 20:20
宏观经济形势 - 2024年中国经济呈V型走势,前三季度GDP同比分别为5.3%、4.7%和4.6%,四季度或回升至5%左右,预计全年增速为4.9%[16] - 2025年经济运行主导因素将从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问题转化为房地产和"特朗普冲击",地方债务问题仍需关注[17]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基调从"积极"调整为"更加积极",建议赤字率提高到3.5%以上乃至4.0%,对应2025年赤字为4.8万亿和5.5万亿[21] - 建议继续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并发行3万亿元特别国债,其中2万亿元用于成立"房地产稳定基金"[22] - 2025年专项债新增额度预计可达4.5万亿,长期看专项债要回归本源,适度控制专项债额度[22] 货币政策 - 货币政策基调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预计2025年将分别降准、降息0.5个百分点[25] - 央行将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调整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工具[25] 楼市与股市 - 建议通过增发国债成立中央层面的"房地产稳定基金",预计规模2-3万亿,专项用于保交房、收储等工作[27] - 股市市场情绪有望提振,未来重点关注IPO常态化、投资端改革提速和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加大[29] 预期管理 - 建议提高宏观政策透明度,设置明确的通胀目标,强化政府部门与市场的沟通[31] - 采取更大力度甚至超预期的举措稳定经济,建议明年赤字率在3.5%以上乃至4.0%[31]
美国11月非农就业点评:市场为何对非农反弹选择“视而不见”
交银国际证券· 2024-12-09 19:07
美国11月非农就业数据 - 非农新增就业22.7万人,高于市场预期的20万人,前值修正为3.6万人[1] - 失业率升至4.2%,与预期持平,前值为4.1%[1] - 劳动参与率降至62.5%,低于预期的67.7%和10月的62.6%[1] - 平均时薪同比增速维持在4.0%,预期为3.9%,环比增0.4%,高于预期的0.3%[1] 市场反应与预期 - 市场对非农新增就业反弹反应冷淡,主要因数据呈现“好坏参半”特征[2] - 机构调查显示行业非农新增反弹迅速,略超市场预期,但家庭调查数据继续转弱[2] - 市场押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升至89%,数据公布前为73.3%[4] - 资产层面反映降息交易,美股上涨、美债收益率回落[4] 就业市场趋势 - 过去两月非农就业平均增长近13万人,低于过去12个月平均的18.9万人,反映就业市场仍在放缓[2] - 商品部门新增就业人数反弹,制造业部门新增就业增加2.2万人,服务业部门新增就业16.2万人[2] - 家庭就业调查数据显示劳动力人口减少19.3万人,劳动参与率降至62.5%,新增失业人口上升16万人[3] - 工资增速稳中有升,平均时薪同比增速维持在4.0%,环比增速0.4%,均超过市场预期[3] 未来展望 - 预计短期内通胀数据大幅上行的风险相对有限,可能不会对降息路径造成较大干扰[6] - 预计美联储在2025年上半年仍将维持相对稳定的降息步伐,下半年政策利率接近中性利率时可能逐渐放缓降息[6] - 移民政策收紧预期可能导致短期劳动力市场供给和失业人数出现较大变动[3]
国内高频指标跟踪(2024年第47期):二手房销售走强
海通国际· 2024-12-09 19:07
二手房销售 - 二手房销售大幅走高,受税收优惠和普房、非普房标准取消等政策影响[2] 消费 - 汽车消费同比转弱,零售、批发四周均值同比分别回落至1.4%、-5.9%[14] - 非耐用品消费中,纺织服装需求逆季节性回升,同比由-17.7%转正至18.1%[14] - 服务消费中,电影消费走弱,观影人数和电影票房同比分别录得-20.6%、-20.5%[16] - 游乐消费改善,上海迪士尼乐园客流量同比继续回升[16] 投资 - 30大中城市日均新房成交面积为44.5万平方米,同比增速抬升至40.1%[20] - 石油沥青开工率季节性回落,从前一周的32.5%降至28.9%,同比跌幅扩大[20] 进出口 - 美国11月制造业PMI录得48.4,相比于10月的46.5有所回升[23] - 欧元区制造业PMI由10月的46.0回落至45.2[23] - 韩国11月出口同比由10月的4.6%回落至1.4%,越南11月出口数据相比10月有所回落[23] 生产 - 钢铁生产偏弱,线材产量同比跌幅再次扩大[27] - 沿海八省日耗煤量季节性小幅回升,但回升幅度弱于往年,同比跌幅小幅扩大[27] 物价 - 猪肉价格环比回落0.4%,同比涨幅边际回升至16.4%[40] - 蔬菜价格季节性回升,同比也有所走强[40] - 鸡蛋价格同比跌幅持续收窄[40] 流动性 - 资金利率上行,R007、DR007分别报收1.84%、1.66%,分别较前一周上行5个、2个BP[44] - 美元指数小幅上行,截至12月6日报收105.97,较前一周上行19个BP[44]
CPI、PPI点评(2024.11):消费补贴成效显著核心CPI逆势回升
华金证券· 2024-12-09 19:07
CPI和PPI表现 - 11月总体CPI同比0.2%,较前月下行0.1个百分点[2] - 11月核心CPI同比0.3%,较前月上行0.1个百分点[2] - 11月PPI同比-2.5%,跌幅较前月收窄0.4个百分点[2] - 11月食品CPI环比下跌2.7%,同比大幅回落1.9个百分点至1.0%[2] 消费补贴影响 - 11月核心CPI受工业消费品拉动,同比连续第二个月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至0.3%[2] - 家用器具和交通工具CPI同比跌幅分别收窄0.2和0.5个百分点至-3.1%和-4.8%[2] - 通信工具CPI同比从-2.1%转为0.7%[2] PPI驱动因素 - 11月PPI环比0.1%,时隔5个月首次小幅转正,主要推动因素来自国际市场定价的原油——石化产业链[2]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色金属环比分别为-0.4%和1.4%,分别较前月上行2.0和0.5个百分点[2] - 煤炭开采和黑色金属环比分别为-0.4%和0.2%,分别较前月走弱0.5和3.2个百分点[2] 未来预测 - 预计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抬升至4.2%,其中预计有5000亿左右规模用于加码耐用消费品补贴[2] - 预计2025年专项债中拨出6000-8000亿规模资金用于保障房收储和闲置土地收回等方向[2] - 预计2025年核心CPI逐步温和修复,预计12月CPI同比0.5%,2025年预计均值0.6%,较2024年或中枢小幅抬升0.3个百分点[2]
中国通胀数据快评:11月核心商品CPI和整体PPI同比均出现积极的上升态势
国信证券· 2024-12-09 19:06
通胀数据 - 11月中国CPI同比为0.2%,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2] - 11月核心CPI同比为0.3%,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5] - 11月PPI同比为-2.5%,降幅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2] - 11月食品CPI同比为1.0%,较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5] - 11月非食品CPI同比为0.0%,走出连续两个月的负值区间[5] 环比数据 - 11月CPI环比为-0.6%,低于季节性水平约0.5个百分点[10] - 11月PPI环比为0.1%,较10月抬升0.2个百分点,转为正值,但仍低于历史同期均值[25] - 11月食品价格环比为-2.7%,低于季节性约2.6个百分点[12] - 11月非食品价格环比为-0.1%,基本持平季节性[10] 预测 - 预计12月CPI食品价格环比约为0.5%,非食品价格环比约为0.0%,整体环比约为0.1%,同比或持平11月的0.2%[32] - 预计12月PPI环比约为0.1%,同比或继续上升至-2.1%[32]
通胀数据点评:CPI环比下降,PPI底部回升
华福证券· 2024-12-09 18:28
CPI和PPI数据 - CPI同比上涨0.2%,环比下降0.6%[2] - PPI同比下降2.5%,环比上涨0.1%,为下半年首次转正[2] CPI分项数据 - 衣着价格环比上涨0.6%[3] - 交通和通信价格环比下降0.1%[3] - 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环比下降0.7%[3] - 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同比上涨5.2%[3] - 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3.6%[3] 食品价格 - 食品烟酒分项价格环比下降1.7%,拖累CPI下行0.5个百分点[4] - 鲜菜价格环比下降13.2%,拖累CPI下行0.3个百分点[4] - 鲜果价格环比下降3%[4] - 猪肉价格环比下降3.4%[4] - 奶类价格环比上涨0.2%[4] PPI生产生活资料 - 生产资料同比下降2.9%,环比上涨0.1%[5] - 生活资料同比下降1.4%,环比止跌[5] PPI细分行业 - 非金属矿制品业价格同比下降3.4%[7]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9.7%[7]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同比下降0.9%[7]
美国11月非农就业数据点评:新增非农回升显示就业市场或仍稳健
国联证券· 2024-12-09 16:40
就业市场 - 美国11月非农新增就业22.7万人,高于预期的17.3万人[2] - 失业率从10月的4.145%上升至11月的4.246%,略高于预期4.1%[2] - 11月时薪同比增长4.03%,环比增长0.37%,略高于预期[2] 行业表现 - 11月仅有1个行业就业减少,上月近半行业就业下降[8] - 教育和保健服务新增7.9万人,休闲和酒店业增加5.3万人,专业和商业服务业新增2.6万人[69] 美联储政策 - 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从不到70%升至接近90%[2] - 债券收益率普遍下行,股市涨跌不一,美元指数走弱[2] 职位空缺 - 10月职位空缺数小幅回升到774.4万,较9月上升37.2万[93] - 每个失业的人平均面对1.1个潜在的就业机会,较9月的1.08有所回升[93] 风险提示 - 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可能导致美联储快速降息[131] - 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可能压缩全球市场对风险资产的需求[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