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消费服务产业跟踪第二十八期:政策和创新推动中国小家电市场发展,关注北交所相关标的
华源证券· 2025-08-25 15:00
市场趋势与规模 - 小家电线上销售占比从2020年68%攀升至2024年79%[2] - 厨房小家电线下零售额2024年同比下降9.1%[2] - 全球小家电市场规模2023年达1938.3亿美元,预计2024-2032年CAGR为5.07%[13] - 中国小家电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5392亿元[2] 政策与消费表现 - 国家"以旧换新"政策覆盖12类家电,对1级/2级能效产品分别给予20%/15%补贴[24] - 2025年前五个月家电市场销售额4022亿元同比增长12.7%[24] - 生活家电(小家电)销售额615亿元同比增长16.1%领跑品类[24] 企业动态与市场表现 - 北交所消费服务产业周度市值涨跌幅中值+4.34%,36家企业上涨(占比95%)[2] - 泛消费产业市盈率TTM中值上升10.32%至79.7X[2] - 厨房小家电市场CR3(美的/苏泊尔/九阳)集中度达58%[20] 技术创新与风险 - 72%消费者愿意为AI功能支付溢价[33] - 瑞华技术获美国发明专利证书提升技术独占性[2] - 存在宏观经济变动及市场竞争风险[64]
一周市场回顾(2025.08.18—2025.08.22)
宏信证券· 2025-08-25 14:57
主要股指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1.70%收于3696.77点,深证成指上涨4.55%收于11634.67点,创业板指上涨8.58%收于2534.22点[4] - 价值风格指数上证50、中证100、沪深300分别上涨1.57%、2.16%、2.37%[4] - 成长风格指数中小100、中证500、中证1000分别上涨3.11%、3.88%、4.09%[4] 市场交易活跃度 - 两市A股日均成交金额25875亿元,较上周增加23.10%[4][10] - 全市场两融交易额14450.72亿元,较上周增加29.32%[4][16] - 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达11.17%,较上周增加5.05%[4][16] 两融余额变化 - 全市场两融余额21550.68亿元,较上周增加4.48%[4][17] -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2.32%,较上周增加0.68%[4][17] - 分市场看:沪市两融余额10948.37亿元(+4.52%),深市10528.93亿元(+4.41%),北交所73.38亿元(+9.49%)[4][19] 行业表现亮点 - 涨幅前五行业:通信(10.84%)、电子(8.95%)、综合(8.25%)、计算机(7.93%)、美容护理(5.35%)[4][13] - 两融余额增长前五行业:电子(+271.89亿元)、医药生物(+148.65亿元)、通信(+117.97亿元)、机械设备(+88.13亿元)、非银金融(+74.41亿元)[4][22] - 两融净买入前五行业:电子(173.23亿元)、计算机(112.27亿元)、通信(87.45亿元)、机械设备(64.59亿元)、汽车(54.59亿元)[4][26] 两融收缩行业 - 两融余额减少行业:采掘(-4.69亿元)、建筑材料(-1.64亿元)[4][22] - 两融净卖出行业:建筑材料(-0.98亿元)、采掘(-0.69亿元)[4][26]
2025年JacksonHole会议点评:以变应变:美联储政策的转折与框架的回归
工银国际· 2025-08-25 14:49
宏观经济深度研究 以变应变:美联储政策的转折与框架的回归 ——2025 年 Jackson Hole 会议点评 2025 年 8 月 22 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 Jackson Hole 会议上发表演讲。作为全 球货币政策的风向标,这一讲话不仅传递了联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重新评估, 也预示着其货币政策的又一次关键转折。当前,美国经济正处在复杂的十字路 口,经济的脆弱性与通胀粘性并存。一方面,近几年的高利率政策抑制了需 求,就业市场出现疲态,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另一方面,关税政策的反噬作用 仍在释放,整体物价水平依旧高于联储长期目标。在通胀顽固与就业趋弱的双 重压力下,美联储试图寻找新的平衡。在货币政策框架上,鲍威尔宣布取消此 前弥补机制,回归灵活的通胀目标制框架。此外,共识声明中删去了就业 " 缺 口 " 的措辞,鲍威尔强调自然失业率估算的高度不确定性,并重申在就业和通胀 目标不一致时采取平衡方法。这些调整赋予美联储更多的灵活性,使其能够在 不同的经济情境下有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意味着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的透明度 以及可预测性降低。本次的讲话中,鲍威尔并未明确未来的货币政策立场,但 措辞中对经济尤其是劳动力市场脆弱 ...
宏观经济展望:百炼成钢
华福证券· 2025-08-25 14:35
海外经济(美国) - 美国8月7日实施“对等关税”,对欧盟日韩加征15%关税,对东盟多数加征20%关税,对转运货物加征40%关税[18] - 美国7月零售同比增长3.9%,3-7月月均增长达4.3%,显示关税未明显抑制商品消费需求[19] - 美国7月新增非农就业仅7.3万人,但平均时薪同比逆势升至3.9%,劳动力供给减少加剧薪资通胀螺旋[23] - 美国核心CPI同比7月升至3.0%,预计年底达3.1%,2026年6月或升至峰值3.5%[27] - “大而美法案”未来十年财政赤字扩张3.4万亿美元,包括居民减税4.3万亿美元和企业减税1.1万亿美元[28][29] - 预计美国实际GDP增速25Q3-Q4分别为2.1%和2.4%,2026年全年增长2.9%[37] 中国经济与政策 - 中国出口凭借新质生产力技术优势、域外协同生产和性价比优势维持高增,但26H1可能因关税递延、美国本土供给提升和基数走高而承压[52][66] - 中国居民商品消费倾向2022年后连续下降,服务消费倾向回升至稳态,总体消费倾向下台阶[81] - 预计2026年耐用品消费补贴增至5000亿元,带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同比增长5.3%,较2025年提升0.9个百分点[88] - 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跌5.3%,地产投资跌17.0%,制造业投资跌0.4%,广义基建投资跌1.5%[91] - 核心CPI同比7月连续第三个月回升至0.8%,受黄金价格和“反内卷”政策推动[101] - 预计2026年下半年中国实际GDP增速有望重回5.0%左右增长中枢[126]
宏观专题分析报告:人口灰犀牛:现状、影响和应对
国金证券· 2025-08-25 13:57
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 - 2024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0.2%,已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2] - 发达经济体老龄化严重,日本、德国、法国2024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为29.8%、23.2%、22.2%[15] - 全球总和生育率从1960年代5.32人降至2024年2.25人,逼近2.1人的世代更替水平[16] 中国人口挑战 - 中国2024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15.6%,接近日本1997年水平,但人均GDP仅为日本当时三分之一[3] - 中国总和生育率2023年降至1.0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仅略高于韩国[3] - 预计2032年中国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2035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2.8%[3][25] 人口转折点影响 - 中国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达峰(74.5%),2021年总人口达峰(14.13亿),已跨过两个人口转折点[54] - 日本1995年劳动年龄人口达峰后至2024年减少17%,潜在增长率降至0.61%[36] - 日本1993-2024年间69%季度出现负产出缺口,反映总需求不足[4][68] 经济影响机制 - 老龄化导致储蓄率下降,中国国民总储蓄率与65岁以上人口占比呈负相关[62][67] - 日本1994-2005年服务消费占比提高3.8个百分点,老龄化推升服务需求[4] - 日本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从1990年69.4%升至2024年236.7%,与老龄化正相关[47][52] 通胀影响变化 - 老龄化通胀效应因全球劳动力供给增加被掩盖,但2023年后美欧日通胀持续高于2%目标[75][78] - 中国老龄化对通胀短期抑制,长期可能推动上行[5][80] 应对策略 - 日本2000-2024年劳动生产率年均增1.3%,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规避本土劳动力约束[81][82] - 中国2023年工业机器人安装量27.6万台占全球51%,医疗机器人安装量同比增36%[88][94] - 中国当前劳动参与率较日本低6-8个百分点,延迟退休政策有助于缓解劳动力收缩[95][97]
2025年7月财政数据点评:7月财政收入端有所改善,支出端继续发力
东方金诚· 2025-08-25 13:52
财政收入 - 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7%,较6月(-0.3%)加快3.0个百分点[1][3] - 7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0%(前值1.0%),非税收入同比下降12.9%(前值降幅扩大9.2个百分点)[4][5]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回正至0.1%(前值-0.3%)[7]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年初预算的61.8%,略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进度62.2%[7][8] 财政支出 - 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0%(前值0.4%),增速回升2.6个百分点[1][8]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支出进度为全年预算的54.1%(低于五年平均54.4%)[9] - 7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42.4%(前值增速回落36.8个百分点)[11] - 1-7月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同比增长31.7%(前值30.0%)[1][11] 专项债与土地市场 - 1-7月新增专项债发行量2.78万亿元,同比增加1万亿元[11] - 7月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增长7.2%(前值21.9%),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8.9%[10][11]
杰克逊霍尔年会鲍威尔释放降息信号
世纪证券· 2025-08-25 13:52
国内权益市场 - 上证指数上周上涨3.49%,深证成指上涨4.57%,创业板指上涨4.18%,万得全A指数上涨3.87%[10] - 市场周均成交额环比放量4856亿元至25875亿元,风格从小盘向大盘切换[10]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为5000亿元,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4] 国内固收市场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3.8个基点,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3.7个基点[10] - 央行上周通过逆回购净投放13652亿元,并连续6个月加量续作MLF[10] - 债市受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承压,缺乏明确交易主线[4] 海外市场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鸽派信号,市场完全消化年底前降息两次的预期[4]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6个基点至4.26%,美元指数下跌0.12%[10] - COMEX黄金期货上涨1.02%,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79个基点[10] 风险提示 - 需关注基本面超预期弱化及资本市场预期波动带来的风险[4]
中国宏观周报(2025年8月第3周)-20250825
平安证券· 2025-08-25 13:31
工业生产 - 日均铁水产量本周环比持平[3] - 钢铁板材产量本周环比提升[3] - 汽车全钢胎开工率本周环比提升[17] - 汽车半钢胎开工率本周环比提升[17] - 石油沥青开工率本周环比回落[12] - 纯碱开工率本周环比提升[13] 房地产 - 8月以来30大中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1%[1] - 近四周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环比下降0.37%[22] 内需 - 8月1-17日全国乘用车零售86.6万辆,同比增长2%[26] - 近四周主要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1.2%[26] - 本周日均电影票房收入1.767亿元,同比增长14.9%[28] - 国内执行航班同比增长3.2%[27] - 百度迁徙指数同比增长20.6%[27] - 近四周邮政快递揽收量同比增长13.5%[28] 外需 - 近四周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5.4%[32] - 近四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5.0%[32] - 8月前20日韩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7.6%[1] 价格 - 南华工业品指数本周下跌0.7%[1] - 螺纹钢期货收盘价本周下跌2.2%[38] - 焦煤期货收盘价本周下跌5.5%[38]
海外宏观周报:杰克逊霍尔放鸽,美国科技股承压-20250825
平安证券· 2025-08-25 13:31
美国经济政策与数据 - 美国对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关税,并将407个产品类别纳入钢铁和铝关税清单,适用税率为50%[2][6] - 美国7月新屋开工年化环比大幅增长5.2%,达到142.8万套,高于预期的129万套[2][6] - 美国8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录得53.3,为2022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远超预期的49.5[2][6] - 美国最新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1.1万人至23.5万人,创6月以来新高,高于预期的22.5万人[2][6] - CME FedWatch数据显示,9月降息25BP的概率由92.1%下降至75%,2025年末政策利率加权平均预期由3.68%上升至3.77%[2][6] 欧洲经济动态 - 欧元区8月制造业PMI初值从前值49.8回升至50.5,为2022年6月以来首次突破荣枯线上方,高于预期的49.5[2][6] - 英国7月CPI同比涨幅由前值3.6%升至3.8%,创2024年1月以来最快上涨步伐;核心CPI同比加速至3.8%[2][6] 日本经济状况 - 日本7月商品出口同比降2.6%,创2021年2月以来最大降幅,汽车出口大减28.4%;对美国出口额减少10%,连续4个月减少[2][10] - 日本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3.1%,高于预期值3%,涨幅连续8个月保持在3%以上[2][10]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 杰克逊霍尔会议制造"鸽派意外",驱动美债走强、美元走弱以及全球大部分股市回暖;但美股科技股以及日股整周承压,因MIT报告引发市场对AI商业化回报的顾虑[2][12] - 全球股市表现分化:标普500指数整周上涨0.3%,欧洲STOXX600指数上涨1.4%,日经225指数下跌1.7%,中国沪深300指数上涨4.2%[14][16]
每日市场观察-20250825
财达证券· 2025-08-25 13:23
市场趋势与表现 - 沪指站上3800点,科创50涨超8%创3年多新高,沪指涨1.45%,深成指涨2.07%,创业板指涨3.36%[2][3] - 上证主力资金净流入765.67亿元,深证净流入604.72亿元[4] - 私募月度备案规模年内首次破千亿元,7月新备案规模达1074.27亿元,较6月增长114.6%[13][14] 行业与板块动态 - 半导体、证券、软件开发为主力资金流入前三板块,城商行、医疗器械、中药为流出前三[4] - 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12亿美元增至2029年178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9.7%[9][10] - 中国海油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210亿元,核心装置年产能320万吨,年产乙烯和丙烯120万吨[11] 政策与产业消息 - 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管理,由国家多部委联合制定年度指标[6][7] - "十四五"期间新发布国家标准1.3万余项,总数达4.7万余项[8] - 中国在研创新药数目占全球30%,"十四五"期间批准387个儿童药品和147个罕见病药品上市[9] 基金与投资动态 - 国内ETF规模达4.85万亿元,行业主题百亿ETF数量增至22只[12] - 华宝金融科技ETF规模较年初46.7亿元翻倍,国泰证券ETF规模达396.67亿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