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点评:港股:超速反弹后,买什么?
东吴证券· 2024-10-08 1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港股加速回升,脱离底部进入新一轮反弹区间,行业普涨,市场情绪高涨。展望后市,港股还有继续上涨空间,取决于财政政策落地情况。[1] - 外资视角认为,货币政策超预期,财政政策还有空间。924及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加大刺激力度,激活了市场的想象空间。[1] - 内外资金流入带动港股量价齐升,进入加速反弹期。南向资金大幅增配非必需消费,外资快速回流港股。[2][3][7][8] - 建议继续看好科技、消费等成长方向,主要基于政策、估值和外资偏好等因素。[3][12][13][14] 报告分类总结 市场表现 - 近期港股加速回升,脱离底部进入新一轮反弹区间,行业普涨,市场情绪高涨。[1] - 内外资金流入带动港股量价齐升,进入加速反弹期。[2][5] - 南向资金大幅增配非必需消费,外资快速回流港股。[7][8] - 港股做空力量明显减弱,带动市场进一步走强。[11][14] 政策分析 - 外资视角认为,货币政策超预期,财政政策还有空间。924及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加大刺激力度,激活了市场的想象空间。[1] - 预计未来财政政策将围绕促消费、鼓励科技创新展开,利好科技、消费等成长方向。[3] 行业投资建议 - 建议继续看好科技、消费等成长方向,主要基于政策、估值和外资偏好等因素。[3][12][13][14] - 科技、可选消费、医疗保健等行业收益率普遍快速回升。[14]
海外市场周观察:美国经济数据强劲,中东紧张局势推高油价
华福证券· 2024-10-08 11:34
报告核心观点 1) 本周美国经济数据强劲,中东紧张局势推高油价。美国9月ISM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均显示经济稳中有升,9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远超预期。但中东局势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的担忧,油价大涨。[7] 2) 美联储官员讲话偏鹰,市场几乎完全定价美联储将于11月降息25BP。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降息过程将根据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进一步"重新调整"。[7] 报告分类总结 权益市场 1) 本周全球主要权益市场涨跌不一。深证成指(+10.67%)涨幅最大,恒生指数(+10.20%)、上证指数(+8.06%)涨幅居前;法国CAC40(-3.21%)、韩国综指(-3.02%)、日经225(-3%)跌幅居前。[22][23] 2) 分行业来看,美股材料行业(+4.78%)涨幅最大,医疗保健行业(-1.40%)跌幅最大。港股房地产行业(+20.12%)涨幅最大,A股日常消费行业(+24.12%)涨幅最大。日股材料行业(+6.49%)涨幅最大。[26] 外汇市场 1) 本周韩元(+0.91%)、新西兰元(+0.70%)等相较人民币升值;加元(-0.25%)、美元(-0.01%)等相较人民币贬值。美元指数上涨2.06%。[27] 大宗商品市场 1) 本周大宗商品期货涨跌互现。NYMEX轻质原油(+8.46%)涨幅最大,CBOT大豆(-2.65%)跌幅最大,NYMEX铂(-1.27%)、COMEX黄金(-0.11%)跌幅居前。[30] 流动性 1) 本周全球长端利率走势不一。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美国从3.75%上涨23.00BP至3.98%,印度从6.76%上涨19.20BP至6.95%;中国从2.17%下跌1.96BP至2.15%。[31][32]
投资策略专题:以史为鉴:A股强势反弹行情,梳理优势策略
开源证券· 2024-10-08 11: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历史上有10轮强势反弹行情,可分为快速上涨期和持续上涨期两个阶段 [1][2] - 政策往往是驱动行情启动的催化因素,增量资金是决定指数从快速反弹期延续至持续上涨期的重要因素 [7][8] - 在快速反弹期,次新股指数、亏损股指数和微利股指数表现较好;在持续上涨期,低价股指数、中市净率指数和中市盈率指数表现较好 [11][12][14][15] 根据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复盘历史10轮强势反弹行情 1.1 政策催化迎来底部反转,增量资金引导持续性上涨 - 政策往往是驱动行情启动的催化因素,如2024年2月国家队申购大盘ETF,2019年1月央行超预期降准等 [7] - 增量资金是决定指数从快速反弹期延续至持续上涨期的重要因素,如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2014年11月央行降息等行情 [8] 1.2 底部反转行情,哪些策略受益? - 快速反弹期关注次新股指数、亏损股指数,持续上涨期关注低价股指数 [11][12] - 快速反弹期,次新股指数、亏损股指数和微利股指数表现较好;持续上涨期,低价股指数、中市净率指数和中市盈率指数表现较好 [14][15] 2. 配置建议:行情有望延续至持续上涨期,低价股策略值得关注 - 政策端为股民提供入市便利条件,居民资金入市规模和新发基金规模有望增加,行情有望延续至上涨期 [18] - 在持续上涨期,低价股指数表现较好,低价股策略值得关注 [18]
A股策略周报:放下踏空焦虑,思考中国故事
民生证券· 2024-10-08 11:34
市场反弹的原因与位置 - 政策层面上出现转向,财政、房地产、居民收入等领域出现变化 [1][2] - 北上资金、两融等市场参与者配置于A股资产的头寸处于低位 [1][3] - 全球流动性压力有所缓解,美联储降息 [1][4] - A股估值水平相对较低,与其他国家相比估值偏低 [1][5] 国内外需求修复共振,上游资源品仍将受益 - 国内需求端出现边际企稳信号,制造业PMI有所回升 [10][11] - 政府财政发力,中央与地方政府净融资额持续高增 [9] - 美国劳动力市场企稳,新增非农就业和时薪同比增速上升 [10][11] - 供应链压力有所加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创新高 [12][13] - 除黄金外大宗商品价格涨幅低于物价增速,上游资源品有望受益 [14] 牛市的持续性与其背景的中国故事 - 历史上每轮A股牛市都有对应的中国故事作为驱动力 [15] - 当前可能是中国经济从去金融化走向制造业复兴的新故事 [16][17][18] - 在居民资产负债表不再收缩的假设下,消费服务、建材等行业有望受益 [19][20] 中国牛市需要新的中国故事 - 过去每轮牛市的逻辑都没有重复,需要新的中国故事作为驱动 [21] - 看好能源、有色、船运等受益于需求修复的上游资源品 [21] - 看好大金融板块的持续修复,以及部分制造业格局优化的板块 [21] - 在政策落地后,消费服务、建材等板块的低位修复仍将持续 [21] 风险提示 - 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22] - 海外经济大幅下行 [22]
一文速览十一假期事纪
华福证券· 2024-10-08 11: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国庆假期出行热情高涨,人员流动量大幅增加,机票价格下降带动出行性价比提升 [1][12][14][15] 2. 9月PMI数据显示制造业景气度回升,内需改善,为后续经济发展提供积极信号 [18][19][20] 3. 房地产增量政策落地,多地调整购房政策,有利于缓解二手房抛售压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3][24] 4.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降温 [27] 5. 中东地缘政治局势持续升级,战争风险加剧,或影响原油供给和价格走势 [28][30] 6. 中国资产表现强势,港股科技等行业领涨 [33][34][35] 报告分类总结 国内经济观察 - 国庆假期出行热情高涨,人员流动量大幅增加,机票价格下降带动出行性价比提升 [1][12][14][15] - 9月PMI数据显示制造业景气度回升,内需改善,为后续经济发展提供积极信号 [18][19][20] - 房地产增量政策落地,多地调整购房政策,有利于缓解二手房抛售压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3][24] - 政府将于10月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关情况 [26] 海外经济观察 -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降温 [27] - 中东地缘政治局势持续升级,战争风险加剧,或影响原油供给和价格走势 [28][30] - 日本新首相表示当前不处于加息环境,将推进与中国的战略互惠关系 [31] - 美国大选副总统辩论结果显示万斯微胜 [32] 市场表现观察 - 中国资产表现强势,港股科技等行业领涨 [33][34][35] -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原油受地缘冲突影响上涨,美元指数走强 [35]
【资产配置丨A股集结号系列】资金面:各路资金逐鹿A股,您“坐轿”还是“抬轿”?
大同证券· 2024-10-08 11:06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各路资金逐鹿A股,行情或超越想象 [1] 2. 各路资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偏好价值投资和ETF投资,利好核心蓝筹和行业龙头个股 [1] 3. 耐心资本规模持续增长,有利于市场上行空间打开以及稳定性提升 [9] 4. A股首次定向输血,3000+5000亿,循环支持,平准基金正在研究推出 [9] 报告内容总结 一、先头部队:国家队——定海神针,提前入场,布局宽基ETF [2][3] - 中央汇金投资大幅增持各类宽基ETF,规模达5826亿元 [3] - 国家队提前入场,逢低布局,注入"压舱石资金",为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 [3] 二、正在入场:大波资金来袭,进攻号角吹响 [6][7] - 央行降准降息,向市场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 [6] - 央行创设"互换便利"工具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向市场提供5000亿和3000亿定向流动性 [6] - 海外资金大幅回流,北向资金成交额连续保持在1800亿以上 [6][7] - 中证A500ETF募集完成,200亿资金入场 [7] 三、后续大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研究推出平准基金 [7][8] - 大力引导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 [7] - 研究推出平准基金,熨平市场非理性波动 [8]
当前总策略:拿住,加仓,把握人生财富康波
大同证券· 2024-10-08 11:0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周期拐点已至,把握人生财富康波。分析师认为,全球经济处于第五次康波周期的萧条期,将持续到2025年左右,当前中国经济可能处于萧条向回升转换的拐点,9月底A股市场已完成牛熊转换,预示着新一波资产上涨周期开启,财富增长窗口已开启,投资者应抓住财富增长机遇,把握人生财富康波。[1][3] - 股市特征为牛短熊长。1999年以来,上证指数历经三轮牛市,从持续时间上看,最长的持续时间为29个月,最短的只有15个月,牛市结束后是漫长的熊市,持续时间周期较长,总体特征呈现出为牛短熊长。抓住牛市的上涨机会是投资关键。[4] - 指数牛市涨幅空间巨大。从牛市区间涨幅来看,上证指数最大的涨幅为513.5%,最小涨幅为114.29%,指数涨幅空间巨大。[6][7] - 牛市启动特征明显。9月底股指反转因素与过往三轮牛市启动相比,有着非常相似的特征,显示出牛市已启动。[8] 总投资思维和策略 - 总投资思维:从原来的熊市思维转变到牛市思维,以应对当前快速切换的市场。[11] - 总投资策略:清晰牛市时间与空间特征,抓住牛市的投资机会,新入场的持仓要拿住,低仓位的要拿住、加仓,以把握牛市持续上涨带来的获利可能。[11]
十月配置视点:预期快速反转下的AH弹性判断
民生证券· 2024-10-08 11:06
预期快速反转下的 AH 弹性判断 - 从历史快速上涨区间的弹性来看,整体而言 A 股弹性高于港股。恒生科技 > 创业板指>中证 1000 ≈中证 2000> 中证 500> 沪深 300> 恒生国企>恒生指数。[6][7] - 底部反转的初期如果涨幅越大,往往对应未来涨幅越大。分组结果虽然不严格单调,但是当初期涨幅很高时往往对应未来涨幅很高,即上涨行情的延续性更强。[8][9] - 指数的估值分位数与未来收益存在负相关,被相对低估的指数在反转时的弹性相对会更大。本轮上涨后各指数的估值都有明显的修复,不同指数修复程度存在差异。[10][11][15] 大类资产量化观点 - 权益:积极预期提升,短期稍加谨慎。景气度九月走平,十月初有所回升,边际回升主要来自非银景气度回升。信用扩张维持较弱水平,9 月或无太大变化;从结构来看,企业信贷融资明显回升,政府债券继续支撑社融增长。流动性快速回升并确认了趋势,景气度同样进入上行趋势,流动性维持此水平较难,短期内注意回调风险。[18][19][20][24] - 利率:10 月 10Y 国债利率或上行 4BP 至 2.19%。经济增长因子见顶回落,通货膨胀因子见底回升,债务杠杆因子回落,短期利率因子同样回升;资金面有所反转。综合来看 10 月利率理论上或有所上行。[28][29][30][33] - 黄金:美实际利率仍在高位,胜率赔率依旧较高。从胜率因素来看,核心驱动仍是财政因子。从赔率因素来看,黄金赔率无重大变化,当下实际利率仍在高位,且黄金久期在 14 年左右。[37][40][41][42] - 地产:供给压力持续改善,需求尚未好转。房地产行业压力指数 0.583 ,行业整体压力略有下行。土地市场的回暖推动供给侧压力进一步下行,而商品房销售市场的不景气则推动需求侧压力明显上升。[46][47][48][49] - 海外:降息后内外资共振,印度市场再创新高。9 月印度股权市场 FPI 净流入 68.90 亿美元,FPI 外资流入为 2024 年以来新高;内外资共振下, NIFTY 50 指数 9 月上涨 3.27% ,再创新高;分歧度↓流动性↑,印度处一致上涨区间。[51][52][54][55] 市场风格量化观点 - 价值成长红利:风险偏好拐点期,建议均衡配置。2024 年 9 月成长风格相对占优,按规则 2024 年 10 月建议配置成长;美债利率趋势已经拐头,红利或已接近拐点,目前无明确判断;成长拥挤度短期有所回升,离散度进一步降低缺乏资产;价值拥挤度有所回落但离散度在高位。[58][59][60][63][64] - 大小市值:10 月无显著季节效应,模型略偏好大盘。机构关注度继续偏大盘;9 月小盘风格拥挤度快速回落,大盘略微占优;2010 年以来 10 月份统计上无显著占优风格。模型相较更看好大盘。(仓位上大盘:小盘为 0.7:0.3)[66][67][68][69][70][71][72][73] 行业配置量化观点 - 胜率赔率策略,推荐当下高胜率高赔率的行业:有色金属、电子、交通运输、通信、轻工制造、电力及公用事业。2024 年以来绝对收益 15.47% ,相较于中信一级行业等权基准超额收益 6.05%。[76][77] - 出清反转策略,推荐处在行业出清结束、需求上升、竞争格局改善的行业,本期推荐石油石化、机械、电力设备及新能源。[78][79][80][83][84] - 宏观驱动戴维斯双击策略,每季度末推荐下一季度景气度与估值有望双击的行业,2024 年 Q4 推荐:电力及公用事业、钢铁、银行、电子、通信。[85][86]
924国新办会议点评:一行一会联袂,市场或将迎来宽松期
甬兴证券· 2024-10-08 11:0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9月24日,国新办宣布了货币政策、房地产、股票市场三方面政策,其中央行决定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带动市场情绪显著回暖。[1] - 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通过资产质押,从央行获取流动性。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1] - 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利率在2.25%左右,首期额度是3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加码。[2] 报告内容总结 证券、基金和保险公司投资策略 - 在经济弱复苏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可能会根据自身投资风格和持仓趋势增持高股息(如银行、石化等板块)、稳定现金流和强大护城河的龙头大盘蓝筹股,包括大盘指数的ETF产品,如沪深300ETF、上证50ETF。[1] - 高股息资产具有较高的分红率和稳定经营性现金流;大盘蓝筹股估值较低、业绩稳健,这些公司往往是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影响力大,能够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提供相对稳定的盈利。[1] - 沪深300ETF则包含了A股中最具代表性和规模的大盘蓝筹股,抵押式增持可以不断强化指数的投资回报。[1] 银行贷款支持上市公司回购和增持 - 银行在选择上市公司提供贷款时将考虑多个因素:政策扶持的领域/赛道,如符合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央企或地方政府背景的股东的企业;业绩较好、抗风险能力强、现金流健康的上市公司。[2] - 如果能够通过贷款进行股票回购,对于股息率高于2.25%的上市公司,贷款式回购有望提振股价,因为这种做法相当于利用未来的分红资金来赚取资本利得,同时还能从股息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中获益。[2] - 对于银行而言,这也是一种间接的收益来源。[2] 投资建议 - 在经济增长动能有待增强的背景下,利用杠杆购房的策略可能效果不明显,因为房地产行业的表现与居民的资产负债表、财富效应和收入预期紧密相关,短期内不容易发生根本性转变。[3] - 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的联动政策备受期待,通过质押式增持和贷款式回购等措施,有望为A股市场带来更为充裕的资金面,特别是大盘蓝筹股和绩优大型央企或将率先受益。[3] - 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引导下,AI算力/芯片、智能驾驶/车路云、集成电路/半导体等科技制造创新领域的关注度有望持续提升,从而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3]
环球市场脉搏(2024年9月)
建银国际证券· 2024-10-08 11:0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联储在9月份降息50个基点,这表明其更关注经济衰退而非通胀,预示未来可能有更多降息举措[2] - 历史上以50个基点为起点的降息周期通常是为了应对经济衰退,这种情况下股市往往表现不佳,而债券和黄金则表现较好[2] - 中国股市在过去30天内表现优于美国和日本等主要市场,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新刺激措施[3] - 整体市场情绪乐观,但"愚蠢钱"的信心过于乐观,预示未来两个月可能出现市场修正[4] 行业和公司研究总结 大宗商品: - 美联储和中国央行的讲话提振了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约8%[3] 政府债券: - 多数经济体的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下降[3] 股票: - 中国股市表现优于美国和日本等主要市场,上证综指、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等涨幅超过15%[3] - 美国和日本股市表现较弱,标普500指数仅上涨1.6%,日经指数下跌1.7%[3] 外汇: - 日元对美元汇率走强,美元兑日元汇率在140~145之间波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