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香港)基金周报:美国多项经济数据好转,美联储或继续延缓降息-20250616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6-16 17:51
报告核心观点 - 美联储在即将召开的议息会议或不会降息,经济未出现促使其干预的警告信号,但会议更新的点阵图和发言基调或为今年首次降息时间给出指引,维持高利率利好美元,若点阵图和发言偏鹰,或提振美元,美元兑人民币走强时,配置美元货币基金或从汇率获利 [10] 国信香港精选基金表现 - 华夏恒生香港生物科技指数ETF - 非上市份额周涨跌幅13.127%,近一年收益率75.170%,基金净值13.8633 [1] - 泰康开泰海外短期债券基金周涨跌幅0.135%,近一年收益率6.360%,基金净值13.3780 [1] - 高腾微金美元货币市场基金周涨跌幅0.085%,七天年化收益率4.550%,基金净值11.58863 [1] - 华夏精选美元货币基金周涨跌幅0.082%,七天年化收益率4.380%,基金净值113.9641 [1] - 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约3.78%,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约4.29% [1] - 本周美元指数跌至98.184,美元兑人民币由6月6日的7.1926下跌至6月13日的7.1832,单周下跌0.13%,美元汇率下跌使通过美元申购的基金收益相应减少 [1] 全球资产表现 外汇及债券 - 美元兑人民币周涨跌幅 - 0.13%,今年来涨跌幅 - 1.59%,最新价格7.1832 [2] - 美元指数周涨跌幅 - 1.01%,今年来涨跌幅 - 9.50%,最新价格98.18401 [2] - 2年期美债综合收益率周涨跌幅 - 2.20%,今年来涨跌幅 - 6.93%,最新价格3.9475 [2] - 10年期美债综合收益率周涨跌幅 - 2.37%,今年来涨跌幅 - 3.73%,最新价格4.3987 [2] 境外股票市场 - 香港恒生指数周涨跌幅0.42%,今年来涨跌幅19.11% [2] - 香港恒生科技指数周涨跌幅 - 0.89%,今年来涨跌幅17.27%,最新价格23892.56、5239.71 [2] - 美国纳斯达克100指数周涨跌幅 - 0.60%,今年来涨跌幅2.95%,最新价格21631.04 [2] - 美国标普500指数周涨跌幅 - 0.39%,今年来涨跌幅1.62%,最新价格5976.97 [2] - 美国道琼斯指数周涨跌幅 - 1.32%,今年来涨跌幅 - 0.81%,最新价格42197.79 [2] - 日本日经225指数周涨跌幅0.25%,今年来涨跌幅 - 5.16%,最新价格37834.25 [2] 商品市场 - 黄金现货周涨跌幅3.68%,今年来涨跌幅30.78%,最新价格3432.34 [2] 美国多项经济数据好转,美联储或继续延缓降息 经济数据情况 - 美国5月核心通胀率连续四个月低于预期,消费者信心指数近六个月首次改善,人们对关税压力担忧缓解 [8] - 36万亿美元债务的5月利息支出高达920亿美元,2025财年赤字对GDP占比预计将近7%,特朗普团队敦促美联储降息2%以节省每年6000亿美元财政支出 [8] 市场预期美联储今夏按兵不动原因 - 美联储更关注就业数据,5月非农就业人数高于预期,失业率连续三个月维持在4.2%,平息劳动力市场大幅放缓担忧 [8] - 关税不确定性大,企业完成去库存后,为保证利润率,价格压力下半年或显现 [8] - 中东战火重燃推高油价,通胀风险或令美联储进一步推迟降息 [9] 中美经贸磋商情况 - 6月9 - 10日中美在伦敦经贸磋商达成“取消24%关税暂停90天”成果,释放美方缓和贸易战信号,但较5月磋商缺乏实际进展,全球市场环境未根本性转变 [9] - 本轮磋商后美国对华实际关税水平与上轮无异,仍保留10%基准关税及芬太尼相关附加税,整体关税约50%,中国对美直接贸易存在脱钩风险 [9] - 中美核心议题围绕稀土和芯片出口限制无进展,中国未同意出口军用稀土磁铁,美国维持高阶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双方达成全面贸易协议存重大障碍 [9] - 会谈结束后市场反应平淡,美股和美元波动收窄,全球股指小幅震荡 [9]
机构调研、股东增持与公司回购策略周报(20250609-20250613)-20250616
源达信息· 2025-06-16 17:24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6月9日至6月13日机构调研、股东增持、公司回购情况及机构资金流向进行梳理,给出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大族激光等调研热门且业绩增长公司、仙鹤股份等增持比例大公司,以及天合光能等回购比例大且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公司 [1][4][27] 机构调研热门公司梳理 - 近30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公司有安培龙、汇川技术等,其中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安培龙、汇川技术、大族激光和四创电子,大族激光2024年归母净利润较2023年大幅增长 [1][11] - 近5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公司有中文在线、四创电子等 [1] 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情况 本周(2025.06.09 - 2025.06.13) - 发布增持进展公告公司共5家,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2家,评级机构>10家且拟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1%的公司为龙净环保 [2][14] 年初至2025.06.13 - 发布增持进展公告公司共222家,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63家,评级机构>10家且拟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1%的公司共21家,建议关注仙鹤股份、湖北宜化等 [4][15] A股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本周(2025.06.09 - 2025.06.13) - 发布回购进展公告公司共98家,评级机构家数≥10家且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1%的公司共3家,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为龙佰集团、慕思股份和若羽臣 [3][17] 2025年部分(2025.01.01 - 2025.06.13) - 发布回购进展公告公司共1517家,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共337家,回购比例较大(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1%)的有99家,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有天合光能、龙佰集团等 [4][18] 机构资金流向 - 本周(2025.06.09 - 2025.06.13),申万一级行业中传媒、非银金融等行业获机构资金净流入 [23] - 近30天(2025.05.14 - 2025.06.13),申万一级行业中传媒、纺织服饰等行业获机构资金净流入 [27] 投资建议 - 机构调研:关注近30天调研热度高且2024年归母净利润较2023年大幅增长的大族激光、深南电路和曼卡龙等 [27] - 重要股东增持:关注评级机构家数≥10家且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最新公告日市值比例>1%的仙鹤股份、湖北宜化等 [4][27] - 公司回购:关注评级机构家数≥10家、回购比例大且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天合光能、龙佰集团等 [4][27]
2025年夏季建材行业投资策略:行业底部修复,配置价值逐步显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6 17:23
报告核心观点 - 五大信号验证建材行业最坏时间已过,配置价值逐步显现,板块或由低配逐步回到平配,新流入资金将支撑行业估值修复 [3] - 水泥2024年盈利见底,2025年产能处置可期,盈利中枢将逐步上行 [3] - 消费建材多个品类陆续提价,行业或正经历重要拐点,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3] - 玻纤一年内多轮提价,行业盈利逐步修复,新增产能壁垒将进一步增强 [3] - 平板玻璃成本线不断下降,光伏玻璃抢装后景气度有待观察 [3] 各部分总结 建材:5大信号提示行业配置价值 - 后周期消费建材多个品类陆续提价,标志着行业竞争压力缓和 [3][11] - 行业资本开支规模减少,现金流质量显著改善,标志着行业现金压力逐渐缓和 [3][11] - 减值计提较充分,现金质量改善,行业3年以上账龄应收账款已基本充分计提,应收账款问题已改善 [3][15] - 基建、市政需求持续维持相对景气,具备优势的企业已陆续实现订单、收入、利润的正增长 [3][15] - 房地产主体压力最大时间或已过去,2024年5月之后房地产企业已较少出现新增债务违约情况,存量房企以央国企为主,质地较好 [3][20] 水泥:2024年盈利见底,产能处置可期 - 2024年水泥行业单吨盈利已跌至接近2015年历史底部,海螺水泥持续保持盈利领先 [28] - 2025年1 - 5月PO42.5水泥均价同比上涨,Q1水泥企业盈利改善较强,Q2水煤价差仍相对平稳 [35] - 中长期需求缓慢下降,预计平台期在14亿吨左右 [36] - 产能置换新规出台,超产问题正逐步解决,已有63条产线完成产能补充,对应3865.5万吨/年的产能退出,预计后续产能补充和置换将加速 [43] - 多家水泥企业公告分红承诺,反映了自由现金流改善背景下水泥企业股东回报意愿增强 [50] - 推荐关注海螺水泥、华润建材科技(H)、华新水泥、上峰水泥、塔牌集团等 [3] 消费建材:集中度提升与重装修贡献弹性 - 地产竣工下降背景下,存量翻新/二手房装修的重要性提升,消费建材发货改善可期,行业正处于重要拐点 [85] - 推荐三棵树、北新建材、伟星新材、兔宝宝,建议关注中国联塑(H) [3] - 三棵树零售涂料业务成长性占优,渠道结构调整零售增强 [91] - 北新建材全国石膏板市占率近七成,泰山石膏板率先涨价,股权激励获批,新品有望贡献盈利弹性 [98] - 伟星新材是零售管材头部企业,系统集成加服务升级,保持高分红率 [103] - 兔宝宝家具厂渠道性价比突出,主业稳增长、现金流稳定、分红率高 [110] - 中国联塑(H)资产负债表修复显著,低估值弹性大 [118] 玻纤:价格修复可持续,应用场景仍扩张 - 电子纱集中提价,盈利中枢抬升,玻纤价格仍在修复通道中 [121] - 2025年Q1玻纤业绩同比优化,量价修复驱动盈利释放 [131] - 下半年新增产能减少,有冷修预期的产能约71.5万吨 [135] - 2024年风电招标景气度高,2025年风电装机确定性强,玻纤复合材料性价比凸显,应用场景有望扩张 [139] - 特种玻纤布需求受算力等持续拉动,低介电和低热膨胀系数玻纤布较为短缺 [143] - 推荐中国巨石,建议关注中材科技、长海股份 [3] - 中国巨石通过高端品结构占比提升巩固盈利优势,成本与产品结构贡献超额利润 [150] - 中材科技低介电玻纤纱技术领先,特种玻纤布扩产将充分享受行业景气红利 [161] - 长海股份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显著,产能增量贡献业绩弹性,风电纱研发加速 [168] 玻璃及其他:竣工有压力,关注供给端主动收缩 - 平板玻璃销量与地产竣工高度相关,利润与玻璃/纯碱价差高度相关,2025年地产竣工仍将下降,需关注行业产能冷修/出清进展 [3] - 光伏玻璃抢装基本结束,后续关注需求的自然修复 [3] - 推荐关注药用玻璃头部企业山东药玻,以及布局柔性玻璃和新材料的凯盛科技 [3]
消费者服务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主题游热度高,出游转型新阶段
东莞证券· 2025-06-16 17:22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以来消费者服务行业受性价比消费抬头与消费意愿修复等因素影响,服务消费延续量增价减趋势,企业盈利压力增大,行业分母端提升较小 展望2025年下半年,暑期旅游热度或增长,对板块分子端有提振作用,“苏超”等主题对旅游经济拉动显著 更长周期看,行业需政策兑现改善消费预期,经济回暖踩实估值拐点 建议关注景区及OTA、人力资源服务、酒店板块 [6][7][68] 2025年上半年消费者服务板块回顾 - 行业指数相对稳定但近期跑输沪深300指数 2025年初以来消费者服务指数走势稳定、波动率小,截至6月13日整体下跌3.43%,近期走势弱于沪深300指数 [16] - 细分板块走势分化 截至6月13日,仅综合服务指数、教育指数取得正收益,分别上涨7.67%、0.30%,旅游休闲及酒店餐饮受人均旅游消费下行影响走弱,分别下降1.26%、8.91% [17] - 2024年社零消费稳定增长,消费者意愿持续修复 2024年以来社零总额稳定增长,924后消费意愿加速修复,消费者服务指数景气度有望随消费升温复苏 [20] - 2025年第一季度基金持仓下降,降幅收窄 2025年一季度,中信消费者服务行业基金持仓比例为2.38%,同比小幅下降但降幅收窄,长周期看持仓比例趋于稳定 [22] 旅游景区OTA:出游需求持续恢复,景区及OTA有望受益 - 国内出游人数快速恢复,旅游行为改变 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达17.94亿人次,同比增长26.43%,但人均消费1003.34元,未延续上涨趋势 旅游需求旺盛,游客转向高性价比出游方式,长期旅游或单价下降但频次提升,部分自然和人工景区有望受益 [25] - 2025年节假日制度变化带动出游火热,人均消费增长 春节到端午假期出游人数与旅游消费稳定增长,春节到五一假期人均旅游支出同比增长,端午假期因暴雨小幅下降 长线旅游向节假日集中,或促使地方落实节假日和调休制度 [27] 免税:海南市场降幅收窄,外部环境改善 - 海南免税销售额下滑但降幅收窄 2025年1 - 4月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133.30亿元,同比下降10.75%,降幅较2024年同期大幅收窄 购物人数及件数下降,但客单价触底回升,2月达831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11% [32] - 代购竞争力或弱化 疫情后韩国免税渠道为清库存提高对大型代购商折扣,近年国内相关消费需求减少,韩免商销售额下降、利润承压 乐天免税店终止MG代购模式,有助于中国免税渠道价格竞争力提升 [35] - 国际客流快速恢复,国际航线集中利好枢纽城市口岸及市内免税 入出境游快速复苏,至2025年4月,首都机场国外航线客流量、浦东机场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恢复至接近疫情前水平 国际航线向国际枢纽机场集中,带动枢纽城市口岸及市内免税店发展 [37] - 市内免税店快速铺开,或成国货出海新渠道 政策对市内免税店支持力度持续加码,商务部和文旅部推动国货“潮品”进入市内免税店,其或成为国货出海重要渠道 [40] 酒店:竞争高压方显龙头盈利韧性,下沉市场错位竞争维持扩张 - 酒店数量快速增长,竞争压力加剧 2023年防疫措施取消后住宿业供给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末,全国住宿业设施数下降但客房规模增长 酒店价格下调挤出部分其他住宿业设施 [42] - 特殊事件结束后两年中低端酒店供给增长最多,竞争压力较大 2021年来经济型酒店数量增长最多,中档、高档酒店同比增速更高 中低档酒店供给大幅增长,经济型酒店竞争压力大 [47] - 价格竞争挤压低档酒店,中高端化与品牌价值赋予连锁酒店集团强劲竞争力 游客注重质价比,酒店价格体系受冲击,价格下探挤压经济型酒店利润率,凸显连锁酒店品牌溢价,利好中高端酒店 龙头酒店集团品牌黏性强,利润率有优势 [51] - 龙头集团在下沉市场错位竞争维持扩张 下沉市场旅游热度提升,带动消费升级 连锁酒店在下沉市场更具竞争力,龙头有望开拓下沉市场,维持扩张趋势 [54] - 三大酒店龙头开店稳步增长,储备店庞大,看好龙头业绩逆势增长 酒店行业供给压力延续,但三大酒店集团品牌附加值高,RevPAR表现稳定,吸引加盟 2025年一季度新开门店数量同比增长,储备门店数量稳定,预计未来开店速度高、实现利润增长 [54] 人力资源服务:就业回暖,政策持续发力 - 就业压力小幅上行,人力资源服务稳就业重要性提升 2020年以来就业人数加速下降,2024年仍同比下降 2025年以来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略有上升,主要源于毕业人口 就业压力上行,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对稳就业重要性提升 [57] - 促就业政策频出 2023年以来多个政策通过扩岗支持、就业补贴等推动就业增长 2024年国务院提出就业优先导向,2025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企业稳定就业等具体举措 [61] - 企业降本大环境下,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受国内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波动向上等因素影响,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稳步扩张 预计2023 - 2028年CAGR达12.7%,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5.03万亿元 [64] - AI赋能人力资源服务 多部门重视“人工智能+消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标准化程度高、重复性工作多,有望成为人工智能在消费侧率先落地场景之一 科锐国际探索AI大模型与招聘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匹配效率 [65] 投资策略 -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 建议关注热点频出、需求旺盛的景区及OTA板块,顺周期业绩逐步改善的人力资源服务板块,规模有望逆势扩张的酒店板块 [68] - 细分板块投资要点 - 旅游景区OTA:关注长白山、峨眉山A、众信旅游、祥源文旅、宋城演艺 [69] - 酒店:关注首旅酒店、君亭酒店 [69] - 免税板块:关注中国中免 [70] - 人力资源服务:关注科锐国际 [70]
褪色的霸权:美元走弱下的资产配置启示:1970年以来七轮美元趋势走弱下的资产行情复盘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16 17:09
报告核心观点 货币政策错位叠加美元外循环受阻,美元贬值可能性增大,回顾1970年以来历次美元走弱下的资产行情,建议关注汇市、商品以及非美权益投资机会 [2][4] 1. 1970年以来美元指数七轮大幅贬值回顾 - 1971.01 - 1973.07: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引发美元信用危机,美元指数累计贬值25%,大宗商品最为受益,伦敦黄金价格累计大幅上涨240%,权益资产表现亚洲优于欧洲 [13][14] - 1976.06 - 1980.01:联储决策失误引发恶性通胀,美元指数累计下跌21.2%,高通胀环境下大宗商品表现最优,权益资产表现亚洲优于欧洲 [22][23] - 1985.02 - 1987.12:广场协议下的美元主动贬值,美元指数累计大幅贬值48.1%,全球经济共振复苏,工业金属优于贵金属,日本股市领跑全球 [34][35] - 1989.06 - 1992.09:美国经济衰退叠加两德合并,美元指数累计贬值25.8%,衰退与高利率环境下商品与权益表现较为平淡 [40] - 1994.02 - 1995.04:联储意外加息压制经济预期,美元指数累计贬值17.2%,非美经济体强劲复苏削弱美元优势,商品表现更优 [43] - 2002.01 - 2008.04:美国“双赤字”、新兴市场增长与储备货币多元化,美元累计贬值40.7%,需求爆发带来大宗商品牛市,权益非美市场占优 [51] - 2017.01 - 2018.02:欧元区与新兴市场经济超预期复苏,美元指数累计下跌14.2%,大宗商品与权益资产均实现正收益 [59] 2. 美元走弱驱动因素 - 经济相对优势:通常发生在全球经济共振复苏时期,资金离开美国流向增长更快地区或新兴市场,如1994 - 1995年日德复苏、2017 - 2018年欧洲与新兴市场复苏 [5][62] - 货币政策错位:历史上因货币政策错位带来的美元趋势性走弱时期较少,仅在1989 - 1992年因两德合并影响出现 [5][62] - 美元信用风险:全球投资者对美元信用担忧加剧时抛售美元,如1971 -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2002 - 2008年美国财政货币“双赤字”挑战 [5][63] 3. 美元或将步入新一轮趋势性贬值周期,聚焦投资机会 - 货币政策错位叠加美元“外循环”机制受阻,美元趋势性贬值可能性增大:货币政策周期上美外利差收窄推动美元贬值;美元信用方面海外美元储蓄减少使美债利率抬升;经济相对优势上非美经济体相对优势不支持美元强势 [64][69] - 美元配置“再平衡”,欧元区将最为受益:未来美元趋势性走弱,逆向交易开启,持有更多美元资产的经济体货币将更受益,欧元区财政扩张与资本回流联动使其相对走强趋势延续 [79] - 贵金属配置价值依旧凸显,同时关注向其他实物资产扩散的可能:美元走弱下实物资产受益,当前聚焦贵金属,后续可关注原油等大宗商品补涨机会 [80] - 权益市场关注成长性,中国资产中港股更为受益:美元走弱下非美权益资产受益,资金青睐具备成长性市场,德国与印度市场值得关注,港股更受益流动性环境改善,预计较A股表现更优 [4][86]
策略专题:指数趋势投资之均线策略
金圆统一证券· 2025-06-16 17:09
报告核心观点 - 移动平均线通过移动平均消除价格随机波动影响,寻求价格波动趋势,其有效性与参数 N 密切相关 [1][3] - 介绍单一、双重、三重均线策略,以及均线乖离、发散策略的思路、规则、评估和应用绩效 [1] - 提醒策略绩效不可简单比较,参数选择要符合逻辑,均线策略回撤幅度大,移动平均线使用方法待挖掘 [61][62][63] 移动平均线基本原理 均线的类型 - 均线根据计算方式不同分为 SMA、EMA、DEMA 等多种类型,各有特点和计算方式 [4][5] 均线的参数 - 参数 N 是计算移动平均线选取的数据周期数量,N 小对价格变化敏感但交易成本大、盘中易失效,N 大更平滑但滞后性强 [6][7] 单一均线策略 策略思路 - 选一条重要均线作参照物,收盘价高于均线看多做多,低于均线看空做空,还增添开仓和持仓过滤器 [8][9] 交易规则 - 做多开仓条件为 T 日收盘价>SMA(N) 且 T 日 SMA(N)>T - 1 日 SMA(N),平仓条件相反;做空开仓和平仓条件相反;开仓后指数反向运行超 5%止损 [11][12][13] 策略评估 - 以 000985 中证全指为基准,策略净值 14.6155,年复合收益率 14.3512%,累计超额收益率 978.9493%,最大回撤幅度 - 58.03%等 [14] 应用于其他指数的绩效统计 - 上证 50、沪深 300、中证 500 等指数有不同的年复合收益率、胜率和最大回撤幅度 [18] 双重均线策略 策略思路 - 利用短期和长期均线位置关系判断价格趋势,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上方价格趋势向上,反之向下,效果与参数 S 和 L 有关 [21][22][23] 交易规则 - 每日收盘算 SMA(S) 和 SMA(L) 值,SMA(S)>SMA(L) 次日开盘空头平仓/多头开仓或持仓,反之多头平仓/空头开仓或持仓;开仓后指数反向运行超 5%止损 [24] 策略评估 - 以 000985 中证全指为基准,策略净值 19.5463,年复合收益率 16.0254%,累计超额收益率 1472.0334%,最大回撤幅度 - 46.11%等 [25][27] 应用于其他指数的绩效统计 - 上证 50、沪深 300、中证 500、中证 1000 等指数有不同绩效 [31] 三重均线策略 策略思路 - 在双重均线策略基础上增加更长周期均线作过滤器,双重均线策略信号需在最长周期均线相应位置才操作,否则持币观望 [31] 交易规则 - 每日收盘算 SMA(S)、SMA(L) 和 SMA(LL) 值,做多和做空有相应开仓和平仓条件;开仓后指数反向运行超 5%止损 [32][34][35] 策略评估 - 以 000985 中证全指为基准,策略净值 9.9713,年复合收益率 12.1815%,累计超额收益率 414.5381%,最大回撤幅度 - 37.88%等 [36] 应用于其他指数的绩效统计 - 上证 50、沪深 300、中证 500、中证 1000 等指数有不同绩效 [40] 均线乖离策略 策略思路 - 脱胎于单一均线策略,引入乖离率判断趋势及强度,选取短、中、长期三条均线计算加权乖离率作趋势判定依据 [42] 交易规则 - 每日收盘算 BIAS(S)、BIAS(M)、BIAS(L) 值和 BIAS 加权值,BIAS 加权值>1 次日开盘空头平仓/多头开仓或持仓,反之多头平仓/空头开仓或持仓;开仓后指数反向运行超 5%止损 [43][44] 策略评估 - 以 000985 中证全指为基准,策略净值 23.1849,年复合收益率 17.02%,累计超额收益率 1835.8951%,最大回撤幅度 - 59.61%等 [45] 应用于其他指数的绩效统计 - 上证 50、沪深 300、中证 500、中证 1000 等指数有不同绩效 [51] 均线发散策略 策略思路 - 用价格发散程度衡量趋势,选取短、中、长期三条均线计算平均均线发散值作趋势判定依据 [51][52] 交易规则 - 每日收盘算 SMA(S)、SMA(M)、SMA(L) 值和均线发散值,均线发散值>1 次日开盘空头平仓/多头开仓或持仓,反之多头平仓/空头开仓或持仓;开仓后指数反向运行超 5%止损 [53][54] 策略评估 - 以 000985 中证全指为基准,策略净值 15.0084,年复合收益率 14.503%,累计超额收益率 1018.2428%,最大回撤幅度 - 49.48%等 [55] 应用于其他指数的绩效统计 - 上证 50、沪深 300、中证 500、中证 1000 等指数有不同绩效 [61] 策略应用的注意事项 - 各均线策略趋势判定思路和方法不同,绩效不可简单比较 [61] - 策略绩效是特定参数下的,参数选择要符合逻辑,避免过度拟合 [62] - 均线策略回撤幅度大,运用时对资金配置和心理承受力要求高 [63] - 移动平均线使用方法和技巧有待挖掘 [64]
投资者微观行为洞察手册:6月第2期:融资资金流入扩大,外资流入中国资产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16 17:06
核心观点 本期市场交易热度持续抬升,资金行为分化,外资转为流入,融资资金流入规模扩大,ETF 资金流出,偏股基金新发行规模下降,南下资金流入边际抬升 [1]。 市场定价状态 - 市场情绪上升,国泰海通资金流入强度指数整体持续下降,全 A 日均成交额从 1.2 万亿升至 1.4 万亿,上证指数换手率分位数抬升至 82%,科创板换手率分位数抬升至 52%,日均涨停家数下降至 66 家,最大连板数为 7 个,封板率维持 71%,龙虎榜上榜家数降至 33 家 [1]。 - 赚钱效应下降,个股收涨比例下降至 34%,全 A 个股周度收益中位数下降至 -1.3% [1]。 - 交易集中度下降,国泰海通行业轮动指数继续下降,行业交易集中度持续下降,换手率历史分位数处于 90%以上的行业有 2 个,环比不变,分别为综合金融和医药 [1][2]。 A 股流动性跟踪 公募行为观察 - 新成立公募基金份额下降,本期偏股基金新发规模下降至 12.2 亿 [4]。 - 基金股票仓位边际下降 [31]。 私募行为观察 - 6 月私募信心指数有所下降 [42]。 - 本期私募基金仓位较上期下降 2.88% [44]。 外资行为观察 - 外资资金流入 A 股市场 0.3 亿美元,陆股通成交占比降至 11.1% [4][47]。 - 主动外资流出 0.72 亿美元,被动外资流入 A 股市场 1.00 亿美元 [50][51][53]。 产业资金行为观察 - 本期 IPO 首发募集 26.5 亿元,净减持规模边际降至 1.5 亿,限售股解禁规模 454.6 亿元 [4]。 ETF 资金行为观察 - 被动资金净流出规模扩大,净流出 167.2 亿元,被动成交占比小幅环比升至 5.0%,行业成交集中度略有下降 [4]。 - 股票 ETF 本期环比减少 105.39 亿份,资产净值周环比增加 15.49 亿元 [66]。 两融行为观察 - 融资资金流入 126 亿,净买入 125.8 亿元,成交额占比抬升至 8.9%,两融余额升至 1.8 万亿元 [4][87]。 龙虎榜行为观察 - 科技制造板块占比转为抬升 [89]。 - 本期龙虎榜个股交易总额占比下降 [90]。 散户行为观察 - 社区活跃度指数边际小幅提升 [101]。 A 股资金行业配置跟踪 外资 - 明显流出食品饮料和电力设备行业,流入房地产行业 [4][105]。 ETF 资金 - 医药生物、计算机等行业净流出居前,国防军工、电子净流入居前 [4][110]。 融资资金 - 主要流入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农林牧渔、电力设备净流出 [4]。 龙虎榜资金 - 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和环保行业处龙虎榜行业前三 [4][125]。 港股与全球流动性跟踪 市场表现 - 本期全球市场涨跌互现,韩国综指领涨 [137]。 港股流动性跟踪 - 南下资金流入抬升至 154.57 亿元 [143]。 - 外资流入港股 1.2 亿美元,主动外资流出港股 2.02 亿美元,被动外资流入港股 3.57 亿美元 [3][152][154]。 全球外资流动 - 外资边际流入美国与韩国市场 [155]。 - 发达市场主动/被动资金净流动 -40.7 亿/-56.6 亿美元,新兴市场主动/被动资金净流动 -9.1/5.8 亿美元 [3]。
半导体行业:把握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继续看好自主可控与人工智能浪潮
东莞证券· 2025-06-16 17:02
报告核心观点 把握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继续看好自主可控与人工智能浪潮。2025年以来外围扰动因素大、市场噪音多,半导体板块一季度经营业绩同比增长。展望下半年,看好自主可控与人工智能两条主线,关注相关领域国产替代机遇和AI终端硬件增量[5]。 半导体板块2024年&2025Q1业绩 行业整体业绩 - 行业自2023年下半年进入景气复苏周期,2024年、2025Q1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向增长。2024年盈利能力处于周期底部,2025Q1同比正向增长,一季度呈现“淡季不淡”特征[5][13][20]。 细分板块业绩 - 半导体设备:受益国产替代,25Q1营收、净利润双增,毛利率、净利率同比下滑但稳定,行业国产化进程推进[22][23]。 - 半导体材料:25Q1盈利回升,迎来业绩拐点,受益市场复苏和需求增长,国产企业有成本优势但整体国产化率低[26][27]。 - 数字芯片设计:AI拉动算力增长,“国补”释放消费需求,25Q1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上下游需求有望助推全年业绩[28][29]。 - 模拟芯片设计:工控、汽车开始复苏,龙头企业结构优化,25Q1营收、净利润同比提高[31]。 - 半导体封测:2024年、2025Q1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盈利能力稳定,龙头企业经营态势良好[32]。 - 分立器件:下游需求弱势复苏,25Q1利润回升,受益政策和国产化率提高,库存缓慢去化[34][35]。 - 集成电路制造:2024年营收增长、净利润下降,25Q1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表现各异[36][37][38]。 外部扰动驱动自主可控加速 海外限制日益严峻,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 美国科技限制持续加码,涵盖设备、材料、AI高端芯片、EDA等环节,倒逼国内自主可控加速[47][48]。 - 半导体设备:美日荷联合出口管制,倒逼设备领域国产化率提升[49][50]。 - EDA:美国实施出口管制,有望加快国产EDA工具推广普及,国内企业在部分细分领域有优势[53][54]。 - 高性能AI GPU:出口限制增强,关注国内AI芯片厂商承接机遇[56]。 - 集成电路出口:2025年1 - 5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8.9%,超过进口增速,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57]。 设备、材料加快突围,国产替代自立自强 - 全球半导体市场:WSTS上调2025年规模预测,逻辑、存储芯片引领成长,SEMI预计2025年晶圆厂资本支出增长[58][61]。 - 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有进展,但光刻等环节国产化率低,刻蚀、薄膜沉积设备复合增速高,北方华创竞争力增强,美系厂商潜在替代空间大[65][73][78]。 - 半导体材料:细分种类多,晶圆制造材料占主流,市场规模与半导体市场同步增长,中国大陆需求旺盛,海外企业主导市场,国产替代任重道远[84][85][92]。 贸易形势加快模拟芯片国产替代,汽车、工控前景可期 - 模拟芯片:用于处理模拟信号,分为信号链和电源管理芯片,按定制化程度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92][93]。 - 国产替代:贸易形势加快国产替代,汽车、工控领域前景可期[92]。
有色金属行业2025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有色华章领风骚,重器峥嵘贯九霄
东莞证券· 2025-06-16 17:02
报告核心观点 全球宏观不稳定性增强,海外市场供应链加快重塑,国内政策工具箱充足,有望推动下半年经济稳中前行,有色金属内部各子板块表现分化将进一步加剧,战略金属地位将提升,工业金属或再度发力,贵金属避险保值属性或持续凸显 [18]。 有色金属行业行情回顾 - 2024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5.8%,我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9%,十种有色金属产量 7919 万吨,比上年增长 4.3% [15]。 - 2025 年 1 - 4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1.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24.5%,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47.8% [15]。 - 2025 年初截至 6 月 13 日,申万 31 个行业中有色金属行业上涨 16.41%,子板块中贵金属、金属新材料、小金属、工业金属、能源金属分别上涨 44.49%、18.15%、14.93%、14.17%、4.37% [16]。 黄金—信用重构,黄金昂首 多重因素共振,需求激增助涨金价 - 2024 年以来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地缘政治紧张,降息预期与避险情绪驱动,央行购金和个人投资推动金价创新高,2025 年国际金价震荡上行 [20]。 - 黄金兼具商品与金融属性,影响因素通过货币、投资及避险属性影响金价,2024 年全球黄金储备 6.4 万吨,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南非储量前三 [22]。 - 2024 年全球央行购金 1045 吨,占总需求 21%,投资需求同比增长 25%至 1180 吨,金饰需求同比减少 11%至 1877.1 吨 [23]。 - 2025 年一季度全球黄金总需求 1206 吨,同比微增 1%,投资需求 552 吨,同比激增 170%,金饰消费 380.3 吨,同比下降 21%,央行净购金 244 吨,同比减少 21% [30]。 美元信用面临考验,黄金配置价值显现 - 截至 2025 年 4 月末美国国债规模突破 36.2 万亿美元,债务占 GDP 比重超 120%,5 月 16 日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市场对美元担忧提升 [34]。 - 美国 5 月就业市场分化,失业率 4.2%,就业扩散指数回落,制造业及零售业就业下滑,劳动力市场存在隐忧 [35]。 - 美国 4 月核心 PCE 物价指数同比增长 2.5%,剔除能源后通胀仍达 3.8%,一季度 GDP 年化环比增速 - 0.2%,5 月制造业及服务业 PMI 低于荣枯线,美联储需平衡“控通胀”与“稳增长” [36]。 - 黄金价格与美元指数负相关,美元信用下降、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推升黄金避险溢价,各国央行对黄金需求有望高位,金价中长期有上行空间 [37]。 战略金属——国之重器,科技先锋 稀土行业供给侧——中重稀土出口管制,整体配额增速预计放缓 中国稀土产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 2024 年全球稀土产量 39 万吨,中国产量 27 万吨,占比约 70%,储量 4400 万吨,占比约 48.9%,国内稀土供给依赖指标分配,近年来指标增速放缓 [50]。 - 我国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占全球主导,全球 90%以上稀土精矿运往中国加工,2024 年我国进口稀土金属矿 55611.92 吨,近 99%来自美国 [50]。 - 我国稀土行业供给侧改革深化,南北双雄占据全国 90%以上稀土指标,2025 年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指标分配按“总量控制、按需供给”进行 [62]。 - 2025 年工信部发布相关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总量办法》促进供需平衡与资源配置,《追溯办法》规范市场秩序稳定价格 [62]。 - 我国稀土冶炼分离技术优势显著,在溶剂萃取领域构筑技术壁垒,未来将推进智能化与低碳化升级 [63]。 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 - 4 月 4 日我国对 7 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中国稀土在国防军工等领域作用不可替代 [67]。 - 中国中重稀土产业具备技术与产能双优势,出口管制使全球市场有效供给收缩,镝、铽等中重稀土价格有望上涨 [68]。 稀土行业需求端——新旧需求接替发力 人形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 - 人形机器人中驱动、控制及制动系统均用稀土磁材,单台用量高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为稀土磁材打开新成长曲线 [70]。 - 2025 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快,各大公司发布新产品,特斯拉“擎天柱”生产受中国稀土磁体出口限制影响 [72][74]。 - 稀土材料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用于伺服电机、传感器及催化剂等,工业机器人稀土磁材用量 0.3kg - 30kg,2024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 40.3%,未来需求有望增加 [78]。 新能源领域持续托底,低空经济需求前景广阔 - 稀土磁材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2024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1823.6 万辆,同比增长 24.4%,中国占比 70.5%,未来销量有望增长拉动稀土磁材需求 [79]。 - 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可用于低空经济领域产品,随着市场规模扩张,将成为稀土磁材另一需求增长点 [82]。 - 风力发电中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是直驱及半直驱发电机关键部件,2024 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装机 7982 万千瓦,同比增加 5.50%,全球风电装机量增长将加大稀土磁材需求 [83]。 - 稀土在节能电器中广泛应用,变频空调渗透率提升将带动钕铁硼永磁变频压缩机需求增长,2024 年中国变频空调产量渗透率达 70.28% [87][90]。 钨——烈火金刚,工业牙齿 钨行业供给——配额管理、出口管制 - 2023 年以来国家对关键矿产资源出口管制措施持续升级,2025 年 2 月对钨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91]。 - 我国钨矿储量、产量及贸易量全球领先,2024 年中国钨精矿产量 67000 公吨,储量 240 万公吨,2025 年第一批钨矿开采指标 5.8 万吨,同比减少 6.5%,钨供给趋紧 [93]。 钨行业需求——硬质合金主导,光伏钨丝、核聚变助力 - 硬质合金是钨下游最大应用领域,约 60%钨资源流向该领域,2024 年中国硬质合金消费量 4.14 万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需求将拉动其增长 [103]。 - 光伏钨丝因性能优势成为硅片切割主流选择,国内企业扩充产能,2024 年国内钨材产量 1.6 万吨,同比增长 6.67%,未来有望成为钨需求新兴增长极 [104]。 - 核聚变领域对钨需求崭露头角,随着研究突破和商业项目落地,需求量将快速增长 [107]。 铝—供给刚性,需求分化 2025 年以来,铝价先扬后抑,逐步企稳 - 2025 年国内铝价先扬后抑,后市供给受“天花板”约束,需求端新能源等领域需求增长有望驱动铝价企稳回升,截至 6 月 12 日 A00 铝锭现货价格较年初上涨 780 元,LME 铝现货价格较年初下跌 26 美元 [108]。 铝行业供应端预计持续充足 铝土矿 - 2024 年我国进口铝土矿 15877 万吨,94.75%来自几内亚和澳大利亚,2025 年初至 3 月末铝土矿价格下跌,截至 6 月 12 日几内亚铝土矿到岸价回升,国内矿价下跌 [115]。 - 2025 年几内亚及澳大利亚新增产能或释放,国内产量预计恢复,需求端为价格提供支撑,需关注几内亚局势和国内政策 [117]。 氧化铝 - 2025 年初至 4 月氧化铝供应过剩价格低迷,截至 6 月 12 日平均价较年初下跌 2381 元,5 月以来价格回升,一季度产量同比增加 9.40%,4 月产能利用率回落至 81.70%,一季度进口量大幅下降 [121]。 - 《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或制约产能释放节奏,需求端关注下游新旧需求交替 [122]。 电解铝 - 电解铝行业 4500 万吨年产能“天花板”明确,2024 年运行产能接近满产,产量 4310 万吨,全球原铝产量和消费量同比分别增长 3.2%和 3.8%,中国分别增长 4.3%和 5.6% [129]。 铝行业需求端:新旧需求接替发力 汽车及新能源用铝需求稳中有升 - 2023 年国内原铝终端消费结构中建筑用铝占比下降,汽车用铝、电子电力用铝需求提升,铝材在汽车领域优势显著,应用广泛 [136]。
周度策略行业配置观点:过滤噪声,以“稳”为主-20250616
长城证券· 2025-06-16 16:35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国际政治关系不再处于蜜月期,中美脱钩是长期趋势,多国中期内冲突不断,“避险”和“稳定”是持续性交易主题;科技板块长期核心标的值得逢低配置,但“deepseek时刻”二阶段前需严控仓位;推荐关注黄金、银行、水电等避险及业绩稳定板块 [2][17] 一周热点事件复盘 - 本周(2025年6月9日 - 2025年6月13日)A股震荡,上证指数在3400点位受阻,新消费、创新药和贵金属行情持续性好,上证指数周跌0.24%,深证成指周跌0.60%,创业板指周涨0.21%,科创50周跌1.88%,全市场日均成交额升至1.37万亿元;科技板块回调明显,新消费受IP经济概念推动,黄金因美元走弱和地缘冲突走强,创新药受BD交易催化表现好 [1][8] - 中美于伦敦经贸磋商,未达成实质性协定,关键条款磋商需长期博弈,中美脱钩是长期趋势 [2][9] - 美国5月CPI不及预期,经济边际走弱但未失速,通胀温和回落与就业市场韧性并存,行业分化明显,薪资增速超预期显示通胀粘性风险 [9] - 伊朗与以色列军事冲突升级,双方报复行动使中东局势濒临全面冲突边缘 [9] 交易数据 - 展示了2025年6月9日 - 2025年6月13日行业及主要指数区间涨跌幅、各行业期间交易拥挤度、TMT板块拥挤度、各行业期间调研情况等图表 [11][14][15] 配置观点 - 长期看,核心科技标的值得逢低配置,但“deepseek时刻”二阶段前需严控仓位 [2][17] - 推荐关注避险及业绩稳定板块:黄金因中东地缘冲突、油价飙升、美元走弱呈现“避险+抗通胀+货币属性”三重驱动,全球央行购金提供长期支撑 [3][17] - 银行板块有“稳定为盾,反脆弱为矛”双重属性,基本面有韧性,高分红增加吸引力,政策引导下配置价值凸显 [3][18] - 水电板块需求刚性、成本结构稳定、盈利受经济周期影响小,龙头企业现金流充沛,高分红承诺使股息率在利率下行周期吸引力提升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