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洋医药(301015):品牌运营业务稳健,创新战略转型下利润短期承压
华源证券· 2025-11-05 11:4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4]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百洋医药是国内领先的医药商业化平台,具备优异的品牌打造能力及全渠道运营能力,商业化能力得到充分验证[7] - 公司正在加速布局创新药械,随着相关产品陆续进入收获期,长期成长天花板有望打开[7] - 尽管短期利润因战略转型承压,但品牌运营业务表现稳健,维持“买入”评级[4][7] 基本数据 - 截至2025年11月4日,公司收盘价为25.62元,总市值为13,466.49百万元,总股本为525.62百万股[2]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3.59%,每股净资产为4.53元/股[2]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3亿元,同比下滑8.4%;实现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下滑25.7%[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下滑12.8%;实现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31.4%[7]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由于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所致[7] - 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批发配送业务规模压缩、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因素[7] 分业务运营情况 - 品牌运营业务稳健:2025年前三季度品牌运营实现收入4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还原两票制后实现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11.1%[7] - 批发配送业务收缩:实现收入12.1亿元,同比下滑28.9%,因公司聚焦核心品牌运营业务[7] - 零售业务增长:实现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2.8%[7]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毛利率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7.4%,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因低毛利批发配送业务占比降低[7] - 品牌运营业务毛利额占比显著:实现毛利额19.9亿元,占总体毛利额的94.7%[7] - 费用率上升: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9.1%、3.9%、0.5%,同比分别提升2.8、0.8、0.1个百分点[7] - 销售费用增长主要由于公司加强品牌产品的市场推广[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2亿元、8.17亿元、10.2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28%、+42.75%、+24.98%[6]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9元、1.55元、1.94元[6]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2.48%、27.60%、28.52%[6]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4倍、16倍、13倍[7]
国投电力(600886):来水偏枯业绩承压自由现金流显著改善
华源证券· 2025-11-05 11:32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且维持此评级 [5]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公司虽因来水偏枯导致短期业绩承压,但自由现金流显著改善,且控股雅砻江水电项目带来长期成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5][6] - 2025年三季度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7.23亿元,同比下降3.94% [6] - 公司自由现金流明显改善,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241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亿元 [6] - 雅砻江水电作为核心资产,具备巨大开发潜力,核准在建水电站约4GW,待开发水电装机超过7GW,远期规划新能源与抽蓄装机超5000万千瓦 [6] 市场表现与基本数据 - 截至2025年11月04日,公司收盘价为14.53元,年内最高/最低价为16.90元/13.00元 [3] - 公司总市值为116,305.30百万元,流通市值为108,309.23百万元,总股本为8,004.49百万股 [3]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1.16%,每股净资产为8.28元/股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91亿元、74.71亿元、77.36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74%、5.35%、3.56%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9元、0.93元、0.97元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6.40倍、15.57倍、15.03倍 [5] - 按55%分红比例测算,2025年业绩对应股息率为3.35% [6] 2025年三季度业绩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6亿元,同比下降8.61%;归母净利润65.17亿元,同比下降0.92% [6] - 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下降13.98% [6] - 营收下滑主要系雅砻江水电来水偏枯,其单三季度发电量28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6% [6] - 单三季度平均上网电价为0.334元/千瓦时,同比下降0.9% [6] 业务运营与资产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在运控股装机容量为4475万千瓦,其中水电2130万千瓦、火电1307万千瓦、风电399万千瓦、光伏585万千瓦、储能53万千瓦 [6] - 三季度投产66万千瓦火电机组,单三季度无新增新能源装机 [6] - 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97亿元,去年同期为-141亿元,投资支出大幅减少 [6]
海信家电(000921):央空受地产拖累,白电保持经营韧性
天风证券· 2025-11-05 11:1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海信家电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公司央空业务受国内地产走势较弱拖累,但白电业务整体表现稳健、呈现经营韧性,未来降本增效及产品结构优化仍有望带动盈利改善 [1][2][3]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5.3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0.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21.9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7.35亿元,同比下降5.4%,扣非归母净利润5.09亿元,同比下降13.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0.2%,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4.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2] 分业务表现 - 央空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整体持续承压,主要受国内地产走势较弱、行业景气度下行影响,但日立家用央空市占率保持第一 [2] - 家空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内销量同比增长41%,外销量同比下降20%,内销或受国补影响价格波动,新风空调内销全渠道占有率第一 [2] - 冰洗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增速领先行业,中高端+高端占有率翻倍增长,冰箱业务内销量同比增长15%,外销量同比下降2%,毛利率增幅超1.5个百分点 [2] - 厨电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0%,其中线下渠道同比增长50%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9亿元、34.5亿元、36.8亿元 [3] - 对应2025年、2026年、2027年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0.2倍、10.3倍、9.7倍 [3] - 预测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62.99亿元、1005.13亿元、1054.3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83%、4.38%、4.90% [4] - 预测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52元、2.49元、2.66元 [4]
科达利(002850):业绩符合预期,结构件龙头盈利能力强劲
民生证券· 2025-11-05 11:02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5]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作为结构件龙头盈利能力强劲 [1] -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提升,客户订单持续增加 [2] - 公司深化内部管理降本增效,叠加规模效应有效对冲成本波动 [2] - 专利规模显著扩大,机器人业务加速突破,为公司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2] - 海外布局动态优化,北美和东南亚产能调整提升本地化服务能力与响应效率 [3] - 中国香港子公司设立将承担研发、营销等功能,支撑全球战略 [3]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6.03亿元,同比增长23.41% [1] - 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85亿元,同比增长16.55%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39.59亿元,同比增长25.81%,环比增长9.2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12.75%,环比增长8.70% [1]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3.65%,同比提升0.2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22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10.42%,同比下降1.2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9.27%,同比上升0.86个百分点 [1] 业务进展与优势 - 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达23.16%,同比微降0.03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稳定 [2] - 年内新增162项专利授权,较去年同期增长800% [2] - 人形机器人领域,谐波减速器实现轻量化推进量产,摆线减速器启动客户送样 [2] - 关节模组通过新技术实现能耗减半 [2] - 北美锂电池结构件项目实施地点调整至威斯康星州,以利用其制造与供应链优势 [3] - 马来西亚项目变更为泰国新能源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作为东南亚战略支点 [3]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 预计2025年实现营收153.04亿元,同比增长27.2% [3][4] - 预计2026年实现营收191.84亿元,同比增长25.3% [3][4] - 预计2027年实现营收233.22亿元,同比增长21.6% [3][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8.00亿元,同比增长22.3% [3][4]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22.40亿元,同比增长24.4% [3][4]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27.23亿元,同比增长21.6% [3][4]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6.58元,2026年8.18元,2027年9.95元 [4][8] - 2025年11月4日收盘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6倍、21倍、17倍(2025-2027年) [3][4] - 预计毛利率2025年为23.31%,2026年为22.60%,2027年为22.15% [8]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2025年为13.28%,2026年为14.18%,2027年为14.77% [8]
贝克微(02149):纳入恒生半导体指数、进行分销商战略性调整、四季度定价能力提升,重申“买入”评级
招银国际· 2025-11-05 10:47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报告对贝克微(2149 HK)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维持93港元不变 [1] - 目标价基于26.6倍2025年预测市盈率,当前股价为50.25港元,潜在升幅达85.1% [1][3] 核心观点总结 - 恒生指数将“恒生资讯科技业指数”更名为“恒生半导体行业主题指数”,并将贝克微纳入成份股,自2025年11月7日起生效,预计为公司带来结构性利好,包括潜在被动资金流入和提升市场流动性 [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对分销商网络进行战略性调整,减少对最大海外客户的依赖并拓宽国内渠道,尽管短期内销售增长承压(2025年上半年基本持平)及库存水平同比增长21%,但增强了长期供应链韧性 [6] - 管理层计划在2025年四季度进行约10%的产品提价,预计将提升整体利润率 [6] - 公司目前估值分别为14.7倍和11.6倍2025年及2026年预测市盈率,较A股及全球同业存在显著折价,有望受益于指数纳入等利好因素驱动估值重估 [6] 财务表现与预测 - 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464百万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579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4.8%,预计2025年达到672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6.1% [2] - 净利润从2023年的109.2百万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166.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52.6%,预计2025年达到201.9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1.2% [2] - 毛利率从2023年的55.4%略降至2024年的53.0%,预计2025年稳定在52.4% [2] - 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2.42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2.78人民币,预计2025年达到3.20人民币 [2] - 股本回报率从2023年的17.7%提升至2024年的18.1%,预计2025年微升至18.2% [2] 同业对比与估值 - 贝克微当前市值为417百万美元,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14.7倍,低于国内同业圣邦股份(71.7倍)、思瑞浦(158.3倍)和纳芯微(未提供2025年数据)的平均值115.0倍 [13] - 与海外同业相比,贝克微估值也低于德州仪器(28.4倍)和亚德诺(30.1倍)的平均值29.3倍 [13] - 公司2025年预测毛利率为52.4%,与国内同业平均值44.3%相比具有优势,但低于海外同业平均值63.1% [13] 指数纳入详情 - 恒生半导体行业主题指数成份股固定为40只,入选要求包括流动性(6个月日均成交额至少250万港币)和行业分类(如半导体、电子零件等) [8] - 新指数于2025年11月7日生效,贝克微是被纳入的9只新成份股之一,其他新纳入公司包括中电华大科技、南京熊猫电子等 [7] - 指数加权方法为流通市值加权,非半导体子行业成份股的流通市值会乘以0.5的折让系数,半导体成份股权重上限为15% [10]
铂科新材(300811):AI持续赋能,芯片电感有望加速成长
华安证券· 2025-11-05 10:45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1] - 报告核心观点:AI技术持续赋能公司发展,芯片电感业务有望加速成长 [1] - 报告基于公司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进行分析 [4] 2025年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13.01亿元,同比增长约6.03% [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约2.94亿元,同比增长约2.48% [4] - 2025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约40.5%,同比下降约0.1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约4.40亿元,同比增长约2.18%,环比下降约7.76%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约1.02亿元,同比增长约1.01%,环比下降约13.56%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综合毛利率约42.01%,同比增长约1.0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约0.57个百分点 [4] 研发投入与费用情况 - 公司重视研发,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约0.94亿元,同比增长约34.26%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研发费用约0.32亿元,同比增长约18.52%,环比增长约6.67% [5]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8%、3.91%、7.29% [5] - 2025年第三季度三费费率环比分别增长约0.18、0.25、0.93个百分点 [5] 主营业务发展状况 - 金属软磁粉芯业务销售收入增速稳健,在通讯、服务器、新能源等领域均实现增长,市场领先地位巩固 [6] - 芯片电感业务收入在24年第四季度至25年第一季度因客户方案切换出现短期下滑,但在25年第二季度已恢复增长 [6] - 公司正通过拓展客户及产品应用领域,加大研发和产能建设,为芯片电感未来市场增长做准备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5亿元、25.4亿元、31.3亿元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亿元、6.2亿元、7.6亿元 [7]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45元、2.12元、2.63元 [7] -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56.23倍、38.44倍、30.99倍 [7]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40.2%、40.8%、40.8% [10]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3.6%、16.6%、17.1% [10]
贵州茅台(600519):营收利润基本符合预期,静待需求改善
中邮证券· 2025-11-05 10:40
投资评级 - 对贵州茅台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贵州茅台营收利润基本符合预期,静待需求改善 [3] - 随着茅台批价的调整,民间需求将被进一步释放,商务需求压力将逐步缓解 [6] - 公司当前股价对应未来三年市盈率分别为20/19/18倍,股息率3.77%,进入价值布局区间 [8] 财务业绩总结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09.04亿元,同比增长6.32%,归母净利润646.27亿元,同比增长6.25% [3] - 单Q3实现营业总收入398.1亿元,同比增长0.35%,归母净利润192.24亿元,同比增长0.48% [3] - 前三季度茅台酒收入1105.14亿元,同比增长9.28%,系列酒收入178.84亿元,同比下降7.78% [3] - 单Q3茅台酒收入349.24亿元,同比增长7.26%,系列酒收入41.22亿元,同比下降34.00% [3] 渠道与运营分析 - 前三季度直销渠道收入555.55亿元,同比增长6.86%,经销渠道收入728.42亿元,同比增长6.29%,直销占比43.27% [4] - 单Q3直销渠道收入155.46亿元,同比下降14.87%,经销渠道收入235.00亿元,同比增长14.39%,直销占比39.81% [4] - 前三季度i茅台平台实现收入126.92亿元,同比下降14.05%,单Q3收入19.31亿元,同比下降57.24% [4] - 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91.46%,归母净利率49.37% [5] - 单Q3销售收现1387.92亿元,同比增长7.0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81.97亿元,同比下降14.01% [5] - Q3末合同负债77.49亿元,同比减少21.82亿元,环比增加22.42亿元 [5]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829.09/1926.85/2052.98亿元,同比增长5.03%/5.34%/6.55%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6.12/958.32/1026.88亿元,同比增长5.08%/5.76%/7.15% [6]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72.36/76.53/82.00元 [6]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91.9%/92.1%/92.4%,净利率分别为52.4%/52.5%/52.8% [11]
云南白药(000538):2025三季报业绩点评:业绩整体表现稳健医药工业维持正增长
银河证券· 2025-11-05 10:18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报告认为云南白药是国内中药龙头企业,短中长期布局清晰,战略定力强,近年来维持高分红比例 [3]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06.54亿元,同比增长2.47%;归母净利润为47.77亿元,同比增长10.4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5.50亿元,同比增长6.68% [3]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3.97亿元,同比减少0.66%;归母净利润为11.44亿元,同比增长0.5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89亿元,同比减少3.61% [3] 分业务表现 - 医药工业实现正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工业收入达115.82亿元,同比增长8.48%,营收占比为38% [3] - 药品事业群收入47.51亿元,同比增长10.8%,核心产品云南白药气雾剂销售收入突破14.5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超20.9% [3] - 健康品事业群营业收入34.42亿元,同比增长9.46%,云南白药牙膏稳居国内全渠道市场份额第一 [3] - 中药资源事业群实现对外收入9.14亿元,同比增长6.3% [3] - 省医药实现收入121.64亿元,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长17.75% [3] 研发与创新布局 - 公司以中药为基本盘,布局新药研发,拥有中药大品种160个,开展项目37个 [3] - 创新中药开发方面,全三七片完成Ⅱ期临床试验全部704例入组;附杞固本膏完成Ⅲ期临床全部15家研究中心启动,入组180例 [3] - 在核药领域布局创新药,INR101用于PET/CT显像诊断可疑前列腺癌,已启动Ⅲ期临床,入组60例受试者;INR102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患者,Ⅰ期临床研究中心已启动 [3]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13亿元、439亿元、46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6%、6%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亿元、57亿元、6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7%、9% [3] - 预计2025-2027年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9倍、18倍、16倍 [3] - 财务模型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为41,333百万元,毛利率为28.5%,摊薄每股收益为2.97元 [4][6]
威高骨科(688161):盈利能力稳健,PRP产品表现亮眼
东方证券· 2025-11-05 10:09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威高骨科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为42.63元,当前股价为29.01元,存在约47%的上涨空间 [3][6] - 估值基于2026年49倍市盈率,对应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0.79元、0.87元和0.97元 [3][5]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26.2% [1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收入为3.7亿元,同比增长9.8%,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的归母净利润为0.8亿元,同比增长8.1% [11] - 预测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6.52亿元,同比增长13.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3.14亿元,同比增长40.5% [5]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预计净利率将从2023年的8.8%提升至2025年的19.0%,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的2.5%提升至2025年的7.6% [5] 分产品线运营亮点 - 关节产线前三季度收入2.7亿元,同比下降9%,但销量同比增长15%,主要得益于单髁、半髋等集采外产品的增量 [11] - 脊柱微创产线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销量同比增长13%,公司通过更新产品线和加强临床教育应对手术范式变化 [11] - 组织修复产线中PRP产品表现亮眼,前三季度收入达1.6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量价齐升 [11] 战略发展与竞争优势 - 公司正从单一的骨科产品公司向骨科解决方案提供商战略演进,通过研发投入、收并购和海外投资横向拓展产品品类 [11] - 在传统植入物耗材领域发力全产业链国产化和新材料布局,在有源设备耗材和智能化领域布局精创公司、量子公司及威智骨科机器人等 [11] - 通过打造"骨科+"多元产品生态,旨在降低对单一产品或集采政策的依赖,构建长期竞争力和发展新动能 [11] 运营效率与驱动因素 - 利润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销售模式整合带来的销售费用下降以及精细化管理带来的经营效率提升 [11] - 公司销售费用从2023年的5.61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4.81亿元,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降至4.21亿元 [12]
新东方-S(09901):新东方教育科技(9901HK)
交银国际· 2025-11-05 10:08
投资评级与股价目标 - 报告给予新东方教育科技(9901 HK)“买入”评级 [4] - 目标价为55港元,较当前45.88港元的收盘价存在19.9%的潜在上涨空间 [1]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报告核心观点为“K12或加速,股东回报提升信心” [2] - 20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超预期,收入同比增长6%至15.23亿美元,超出预期1% [7] - 调整后运营利润率为22%,同比扩张1个百分点;调整后归母净利润为2.58亿美元,净利率为17% [7] - K12新业务表现强劲,收入同比增长15%,其中学习机表现优于非学科业务 [7] - 非学科培训季度招生同比增长10%至53万人次,智能学习系统及设备付费用户达45.2万,同比增长40% [7] - 公司宣布现金派息1.9亿美元及3亿美元回购计划,好于此前预期 [7] 财务数据与未来展望 - 管理层维持2026财年集团收入指引,预计同比增速为5-10%,并指引第二季度收入增速区间在9-12% [7] - 预计2026至2028财年公司整体收入增速仍可超过10%,利润率扩张趋势不变 [7] - 具体财务预测显示,2026E至2028E财年收入分别为54.13亿、61.36亿和68.75亿美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5%、13.4%和12.0% [3] - 同期Non-GAAP净利润预计分别为5.03亿、5.72亿和6.97亿美元 [3] 业务细分与运营亮点 - 留学相关业务表现好于预期,备考和咨询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和2%,对比此前预期的-5%有所改善 [7] - 大学生/成人业务维持稳健增速,收入同比增长14% [7] - 公司持续扩张,截至季度末教学点达1347个,较上季度增加29个,增长2% [7] 估值方法 - 采用SOTP估值方法,分别给予2026财年K12业务15倍市盈率和留学业务8倍市盈率,对应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5%和-7% [7] - 考虑东方甄选并表影响,将目标价从46港元上调至55港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