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泽璟制药(688266):兼具销售放量和研发成果兑现的优秀创新药企
天风证券· 2025-07-31 11: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泽璟制药是兼具销售放量和研发成果兑现的优秀创新药企 已实现三个重点品种商业化 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有望于近期上市 ZG006是全球首个CD3/DLL3/DLL3三抗 潜在BIC分子 ZG005在宫颈癌临床试验数据亮眼 积极拓展多项适应症 双抗、小分子储备管线充足 打开未来长期发展空间 [1][2][3][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已实现三个重点品种商业化 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有望于近期上市 - 截至2025年5月 公司已实现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重组人凝血酶、盐酸吉卡昔替尼片3款重点药物上市销售 注射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处于申请上市阶段 有望近期上市 [15] - 多纳非尼片已纳入医保目录 进入放量爬坡期 是口服多受体激酶的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 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形成 已获批用于晚期肝细胞癌和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两个适应症均已纳入医保 截至2024年底已进入医院1100余家、覆盖医院2000余家、覆盖药房近1000家 [17][18][20] - 重组人凝血酶外科手术止血市场逐渐扩大 泽普凝临床疗效明确 中国外科手术局部止血药物市场规模与外科手术台数同步增长 预计2030年手术台数达12828.9万台 市场规模达161.6亿元 泽普凝30秒起效、高效止血 安全性好 与远大生命科学达成独家商业化合作 并于2024年11月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21][26][30] - 吉卡昔替尼片骨髓纤维化适应症获批上市 重症斑秃适应症NDA申请已获受理 中国骨髓纤维化每年新发患者约6万人 存量患者达20多万 预计2025年和2030年药物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9.3亿元和33.0亿元 吉卡昔替尼是新型JAK和ACVR1双抑制剂类药物 治疗骨髓纤维化有效性突出 安全性良好 还在拓展多种免疫炎症性疾病适应症 乳膏剂型也在开展多项自免疾病临床试验 [31][33][34] - 注射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已提交BLA申请 默克代理推广 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市场空间有望扩大 该药物申报上市适应症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随访检查和检测 还有术后治疗适应症处于3期临床试验阶段 2025年6月与德国默克签署独家推广协议 [37][38][39] ZG006:全球首个CD3/DLL3/DLL3三抗 潜在BIC分子 - 注射用ZG006是三特异性抗体药物 已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是全球同类首创分子形式 具有成为同类最佳分子的潜力 能衔接肿瘤细胞和T细胞 利用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40] - CD3/DLL3抗体药物较少 ZG006为研发进度靠前的国产药物 目前靶向CD3/DLL3的双抗和多抗药物少 适应症集中在实体瘤 进展最快的安进公司塔拉妥单抗已获批上市 泽璟制药ZG006处于2期临床阶段 有望成为全球第一个进入临床3期的CD3/DLL3三抗产品 [41] - 多款DLL3 ADC权益已授出 针对DLL3靶点多家企业布局ADC药物 并产生BD交易 如信达生物IBI3009授权给罗氏制药 恒瑞医药SHR4849授权给IDEAYA公司等 [46] - ZG006在小细胞肺癌适应症中表现优异 在2025年ASCO会议公布数据显示 单药10mg Q2W和30mg Q2W剂量在三线及以上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展现出显著抗肿瘤活性及良好安全性 有效性方面 10mg和30mg组ORR分别为62.5%和58.3% DCR分别为70.8%和66.7% 安全性方面 两组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常见TRAE为发热、CRS及实验室检查异常 绝大多数为1 - 2级 [49] ZG005:宫颈癌临床试验数据亮眼 积极拓展多项适应症 - ZG005在宫颈癌数据积累充分 积极拓展多项适应症 截至2024年12月5日 55例二线及以上宫颈癌患者接受治疗 20mg/kg组基于IRC评估的确认ORR为40.9% DCR为68.2% 基于研究者评估 mPFS已超过11个月 两组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公司还在多种适应症中探索该药物疗效 [57] - 免疫抑制剂+JAK抑制剂在NSCLC 1L治疗中取得了积极的临床信号 pembrolizumab和Itacitib联用试验中 ORR为62% mPFS为23.4个月 优于pembrolizumab在KEYNOTE - 024试验的表现 [63] - 活跃研发的PD - 1/TIGIT双抗相对少 具有稀缺性 全球处于活跃研发的PD - 1/TIGIT双抗管线少 阿斯利康的Rilvegostomig进展最快 在中国内地与美国均处于3期临床阶段 泽璟的ZG005临床进度居于全球前列 在中国内地已推进至临床2期 [65] 双抗、小分子储备管线充足 打开未来长期发展空间 - 公司还有ZGGS18、ZGGS15、ZG2001等诸多潜力在研候选药物 ZGGS18是重组人源化抗VEGF/TGF - β的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 在中国I期剂量爬坡完成 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 ZGGS15是抗LAG - 3和TIGIT的双特异性抗体 在中国I期剂量爬坡完成 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 ZG2001片可抑制SOS1 治疗泛KRAS突变肿瘤临床试验已获批 在中国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 注射用ZG0895是Toll样受体8激动剂 治疗实体瘤患者临床试验已获批 在中国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 ZG19018片是KRASG12C选择性共价抑制剂 治疗携带KRASG12C突变的晚期实体瘤临床试验已获批 在中国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 [67][68] 财务预测摘要 - 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营业收入为8.20亿、12.01亿、16.03亿元人民币 实现归母净利润 - 0.20亿、1.21亿、2.82亿元人民币 [4] - 2023 - 2027E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7.83%、37.91%、53.81%、46.47%、33.5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39.14%、 - 50.52%、 - 85.34%、 - 697.85%、133.33% [6]
深天马A(000050):面板领先企业盈利修复,车载、柔性OLED开启成长新周期
长城证券· 2025-07-31 1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显示市场存在结构性机遇,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深耕中小尺寸显示领域多年,形成全领域主流显示技术布局,MicroLED 专业化产线预计 2025 年底具备小批量量产能力 [9][119] - 公司作为全球柔性 AMOLED 面板头部厂商以及车载显示领域龙头,有望受益于下游需求复苏、市场竞争格局优化及产业链转移,通过新品研发及客户导入实现业务扩张 [9][119] - 看好公司车载及专显两大利润中枢业务延续较好表现,柔性 AMOLED 板块持续盈利改善,提升整体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9][119] 分组1:中小尺寸面板领先厂商,多元显示布局协同发展 深耕中小尺寸显示领域,LCD、OLED & Micro/Mini LED 三线发力 - 公司是创新型科技企业,主营显示器件及相关业务,产品涵盖 LCD、AMOLED、OLED、MicroLED 等 [13] - LCD 成本低、技术成熟、故障率低,应用广泛;OLED 自发光,有高对比度等特点,应用于多领域;MicroLED 画质高、能耗低,但制造难、成本高,用于特殊显示产品;AMOLED 显示效果好、功耗低,应用于手机和车载显示 [14][15][18] - 公司形成中小尺寸全领域主流显示技术布局,在多个显示细分市场保持全球领先 [19] 股权结构稳定清晰,管理层团队经验丰富 - 国务院国资委间接持有公司 27.65%股份,为实际控制人,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 15.85%、15.79%、11.86%、6.56%、4.04% [20] - 公司拥有成熟管理和研发团队,核心团队经验丰富,通过自主培养和引进人才形成人才梯队和管理体系 [24] 整体营收保持稳健,盈利改善趋势明确 - 2020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整体稳健增长,2021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小幅增长,2022 年同比下降,2023 - 2024 年营收同比提升,2025 年一季度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27] - 2024 年营收 334.94 亿元,同比 +3.79%;归母净利润 -6.69 亿元,同比 +68.13%;扣非净利润 -22.24 亿元,同比 +41.94%。25Q1 营收 83.12 亿元,同比 +7.25%;归母净利润 0.96 亿元,同环比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 -1.37 亿元,同环比亏损收窄 [28] - 2025 年半年业绩预计营收同比增长约 10%,归母净利润 1.90 - 2.20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 -2.70 至 -2.40 亿元,同比大幅减亏 [28] - 主营业务为显示屏及显示模组,以手机和车载显示为核心业务,IT 显示为快速增长业务,其他为增值业务,推动营收稳健增长 [32] - 2020 - 2024 年毛利率分别为 19.42%、18.33%、12.9%、6.77%、13.28%,净利率分别为 5.04%、4.84%、0.34%、-6.53%、-2.06%,2023 年波动因行业影响,2024 年盈利能力修复提升 [33] - 2020 - 2025 年一季度整体期间费用率分别为 14.25%、12.30%、14.98%、15.87%、15.94%、15.42%,研发费用率逐年加大,财务费用率维持较低水位,运营效率高,成本管控能力强 [36] 分组2:需求端:消费及汽车电子景气复苏,MicroLED 有望进入加速放量期 智能手机需求稳步复苏,AMOLED 渗透加速 - 25Q2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 +1.0%达 2.952 亿台,中国出货量同比 -4.0%至 6900 万部,7 月第二轮国补恢复实施有望刺激需求 [39][40] - 折叠屏手机 25Q2 出货量 221 万台,同比 -14.0%,预计 2025 年出货量 1000 万左右,同比 +8.3%,至 2028 年复合增长率 10.6% [44] - 2025 年全球 AI 手机渗透率预计达 34%,端侧模型精简和芯片算力升级助推其向中端价位段渗透 [46] -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显示面板市场同比 +7%,AMOLED 出货量增至 7.84 亿台,同比 +26%,首次超越 TFT LCD,市场份额占 51% [49] - 25Q1 全球市场 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 2.1 亿片,同比 +7.5%,环比 -14.2%;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约 5.4 亿片,同比基本持平 [53] - 25Q1 全球 a - Si LC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 3.3 亿片,同比 +13.1%;LTPS LCD 出货量约 2400 万片,同比 -63.8%;刚性 OLED 出货量约 5400 万片,同比 -5.8%;柔性 OLED 出货量约 1.4 亿片,同比 +5.9% [53] 关税推动全球 PC 市场需求前置,AI 创新有望拉动换机需求 - 25Q2 全球 PC 出货量同比 +6.5%达 6840 万台,美国市场需求提前放缓,其他地区需求强劲 [56] - 25Q1 中国大陆 PC 市场出货量 890 万台,同比 +12%,政府补贴刺激消费市场设备升级需求,消费市场笔记本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 20%,中小企业市场温和复苏 [56] - 2025 年全球 AI PC 出货量预计达 1.14 亿台,同比 +165.5%,占所有 PC 出货量的 43%,中长期将引领商务、创作与游戏场景变革 [59][60] 新能源车市场增长叠加智能座舱渗透率提升,车载显示需求快速增长 - 2024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1823.6 万辆,同比 +24.4%,中国销量 1286.6 万辆,同比 +35.5%,占全球比重由 64.8%提升至 70.5%,预计 2025 年全球销量达 2239.7 万辆,2030 年达 4405.0 万辆 [64] - 2024 年 12 月国内智能座舱单月装机量突破 200 万套,渗透率跃升至 75.6%,核心配置渗透率上升,创新焦点向高阶技术延伸 [67][68] - 2024 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 2.3 亿片,同比 +8.5%,预计 2025 年出货数量维持 5.4%高速增长达 2.5 亿片,AMOLED 显示器出货量比例预计从 2024 年的 1.7%快速提升至 2029 年的 6.3% [69][70] 新型显示产业化加速,MicroLED 需求打开成长空间 - MicroLED 采用无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稳定性好、寿命长、亮度高,产业链下游应用广泛,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有望在更多领域应用推广 [74] - 预计 2027 年 Micro LED 显示面板出货量达 170 万台,2031 年激增至 3460 万台,XR 设备预计占 24.4% [77] - 2024 年显示制造商推出新 Micro LED 显示面板原型,Micro LED 技术特点为其在车载显示应用提供基础 [77] 分组3:供给端:陆企份额持续提升,专显领域布局有望打开二次成长空间 LCD 产能向大陆集中,控产举措下面板周期属性减弱 - 中国大陆高世代线产能释放,韩国龙头厂商关停 LCD 产线,全球 LCD 产能向中国大陆集中,中国大陆成为全球 LCD 产业中心,韩系厂商退出 LCD TV 面板市场供应,大陆面板厂主导地位巩固 [78][80] - 日本及中国台湾厂商进行 LCD 减产或转型,2024 年中国大陆厂商在全球 G5 及以上 LCD 产能面积中预计占比 65.2%,2025 年供应份额预计达 72.7% [81][83] - LCD 面板行业集中度提升,供给格局改善,厂商坚持“按需生产”,2022 年下半年大陆厂商控产增效,电视面板价格扭转并获利,2025 年一季度需求旺盛,二季度受关税和“以旧换新”影响,采购环比收缩,五月稼动率降低,二季度全球 LCD TV 面板高世代线稼动率下降至 83%,“五一”控产助力供需平衡 [83][84][86] - 长期来看,LCD 面板市场供应集中度提升和格局趋稳,有助于平抑行业波动性,稳定盈利能力,2025 年行业稼动率中枢和价格中枢有望继续高于去年 [89] - 7 月面板整体需求偏淡,价格延续下行态势,大尺寸面板跌幅显著,预计 32"至 85"主流面板价格较 6 月或有 1 - 3 美元下行空间,25Q3 手机面板市场延续结构性分化态势,不同技术路线供需动态差异显著 [89] 国内 OLED 产能快速扩充,本土厂商市占率持续提升 - 韩国面板企业在 OLED 显示面板业务有先发优势,小尺寸领域三星曾占全球 OLED 手机屏市场超 95%份额,中尺寸领域三星提前量产 8.6 代 IT OLED 面板生产线,大尺寸领域 LG 和三星占据主导地位 [92] - 国产厂商持续加码 OLED 生产线投资建设,生产良率和产品成本改善,逐步超越韩国厂商,24Q1 中国厂商在智能手机用 OLED 面板领域出货量占比首次超越韩国,25Q1 国内厂商在柔性 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市场出货量份额再次突破五成大关 [93][95][96] - 国内 G8.6 OLED 面板产线布局逐步铺展,京东方成都第 8.6 代 AMOLED 生产线项目工艺设备搬入启动,维信诺合肥国显 8.6 代 AMOLED 生产线主体结构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97] - 韩国显示产业中小尺寸 OLED 市场份额下滑,中国厂商在中小尺寸 OLED 领域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对韩国产业市场地位构成挑战 [98] 专显领域布局日趋强化,有望打造面板企业二次成长空间 - 专业显示针对特定行业场景需求,高壁垒、高附加值、强粘性,是面板厂突破同质化竞争、提升盈利水平的关键方向 [101] - 友达布局医疗和商显领域,群创推出新型 MicroLED 显示器,京东方推出医疗和商业显示产品,深天马提出“1 + 3 + A”新专显战略,在多个领域实现覆盖,推出多款创新解决方案 [102][103][105][106] Micro LED 产业化加速,面板企业具备先发优势 - Micro LED 技术被视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竞争者,面板企业通过控股或合资模式实现产业链垂直整合,构建核心竞争优势,各面板厂商在该领域投资进度、规模、技术路线和侧重点多元化 [107] - 京东方、维信诺、TCL 华星、友达、群创、深天马等面板企业已在 Micro LED 领域展开布局,取得不同进展,如京东方 6 英寸 Micro LED 量产线实现产品交付,维信诺中国大陆首条 TFT 基 MicroLED 量产线量产出货等 [108][109][112] - 随着面板厂商和 LED 产业链厂商持续投入,Micro LED 技术加速成熟,成本下降,有望在多领域规模化应用,重塑显示产业格局 [113] 分组4: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LTPS 多元化布局稳步推进,车载&AMOLED 打开成长天花板 - 2024 年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良好,在多个显示领域保持头部竞争优势,AMOLED 智能手机和车载显示等领域大幅增长,IT 显示领域稳步推进 [113] - LTPS 领域保持手机市占全球领先,向车载、IT 等多元化业务转型,2024 年 IT 业务产品竞争力夯实,LTPS NB 显示产品份额提升,LTPS PAD 显示业务稳固,首批 Monitor 产品交付 [114] - 车载方面 2024 年车规显示出货量全球第一,车载仪表和 HUD 领域跃居第一,营收同比增长超 40%,获得项目定点价值创近年新高 [114] - 手机显示业务利润同比改善,柔性 AMOLED 在收入占比超六成,业务结构优化,AMOLED 手机领域营收规模扩大,技术创新和品牌项目渗透进步 [115] - Micro LED 领域发布领先产品,与海信联合发布 60 寸玻璃基 AM 驱动 Micro LED 无缝拼接屏,车载 Mini LED 产品批量出货,实现量子点技术上车上市 [115] - 产业布局上,Micro LED 专业化产线 2024 年 6 月点亮、12 月全制程贯通,预计 2025 年年底小批量量产,TM18 产线第一阶段满产,第二阶段产能爬坡,TM20 产线首款 IT 模组产品点亮,TM19 产线与 Micro LED 产线同日点亮,均进入试产试制阶段 [116] - 专业显示市场深耕高价值细分市场,产品涵盖知名品牌头部客户,商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17] 盈利预测 - 显示屏及模组业务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4.69%、5.42%、7.88%,毛利率分别为 14.59%、15.46%、15.82% [118] - 其他业务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速均保持 5.00%,毛利率分别为 20.17%、23.43%、24.35% [118] - 费用端预计 2025 - 2027 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1.10%/1.08%/1.18%,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2.66%/2.38%/2.23%,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9.59%/9.64%/9.78%,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08%/2.30%/2.20% [118] - 预估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3.12 亿、5.00 亿元、6.01 亿元,EPS 分别为 0.13 元、0.20 元、0.24 元,PE 分别为 72X、45X、37X [9][119]
苏试试验(300416):Q2表现亮眼,看好下半年各业务板块增长潜力
光大证券· 2025-07-31 11: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对苏试试验“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苏试试验2025年中报表现亮眼,营收和利润实现增长,Q2单季度表现显著改善,下半年特殊行业订单有望持续改善,新兴产业布局驱动新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1亿元,同比+8.09%;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14.18%;扣非归母后净利润1.14亿元,同比+20.72%;25Q2实现营业收入5.61亿元,同比+18.39%;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26.14% [1] - 分行业看,2025H1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科研及检测机构收入分别为3.85、1.47、2.19亿元,同比+2.86%、+46.24%、+1.84%;毛利率分别为40.76%、47.75%、43.27%,同比-1.05pcts、-9.40pcts、-4.90pcts [2] - 分业务板块看,试验设备、环境可靠性试验服务、集成电路验证与分析服务收入分别为3.10、4.87、1.55亿元,同比+6.32%、+5.75%、+21.01%;毛利率分别为26.56%、54.95%、36.49%,同比-4.66pcts、-0.79pcts、-6.38pcts [2] - 25H1,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1.88%、13.51%,同比-3.16pcts、+0.27pcts,盈利能力在毛利率下滑情况下稳定提升,源于期间费用率下降及信用减值损失转回 [2] - 25H1,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9884.40万元,同比+29.32% [4] 业务发展 - 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下半年特殊行业订单有望持续改善 [3] - 试验设备方面,针对新能源、商业航天等行业坚持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环试服务方面,深入探索多领域,扩展专项试验能力;集成电路验证与分析服务领域,完成深圳实验室扩建,成立汽车电子可靠性验证中心,伴随新增产能释放有望进一步增长 [3] 员工持股计划 - 25年5月,公司公告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董监高、核心管理人员等持有人拟合计认购股份约705.9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39%,受让公司回购账户股份价格为9.77元/股,所获标的股票分12/24/36个月3期解锁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5 - 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04、3.81、4.62亿元,25 - 27年EPS分别为0.60、0.75、0.9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x、22x、18x [4] 其他信息 - 公司总股本5.09亿股,总市值83.91亿元,一年最低/最高股价为9.14/18.30元,近3月换手率为160.06% [6]
药明康德(603259):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TIDES业务持续高增,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银河证券· 2025-07-31 11: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28日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5Q2归母利润因出售股权确认收益高于扣非利润 [6] - TIDES业务高景气带动化学业务高速增长,测试和生物业务企稳,截至6月末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大增 [6] - 海外业务重回高增长,公司上调全年业绩增速指引和整体收入预期 [6] - 公司作为国内一体化CXO龙头,TIDES业务有望带动业绩持续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28%、5.30%、21.98%,当前股价对应PE为20/19/16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预测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2.41亿元、441.17亿元、504.36亿元、576.15亿元,收入增长率为 - 2.73%、12.43%、14.32%、14.23% [2]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50亿元、142.02亿元、149.55亿元、182.41亿元,利润增速为 - 1.63%、50.28%、5.30%、21.98% [2] - 毛利率分别为41.48%、44.19%、45.20%、46.09% [2] - 摊薄EPS分别为3.29元、4.94元、5.21元、6.35元 [2] - PE分别为30.04、19.99、18.99、15.56 [2] - PB分别为4.84、4.03、3.36、2.79 [2] - PS分别为7.24、6.44、5.63、4.93 [2] 市场数据 - 2025年7月30日,股票代码603259,A股收盘价98.85元,上证指数3615.72 [4] - 总股本28.72亿股,实际流通A股24.85亿股,流通A股市值2457亿元 [4] 2025半年度报告情况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08.0亿元,同比 + 20.6%,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 + 24.2%;归母净利润85.6亿元,同比 + 101.9%;扣非净利润约55.8亿元,同比 + 26.5% [6] - 25Q2实现收入111.4亿元,同比 + 20.4%,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 + 112.8%,扣非净利润32.5亿元,同比 + 36.7% [6] 各业务情况 - 化学业务:2025H1收入163亿元,同比 + 33.5%,毛利率49.07%,同比提升5.5pct,小分子D&M业务收入86.8亿元,同比 + 17.5%,TIDES业务收入50.3亿元,同比 + 141.6%,在手订单同比 + 48.8% [6] - 测试业务:25H1收入26.9亿元,实验室分析与测试业务收入18.9亿元,同比 + 0.4%,临床CRO及SMO业务收入8.0亿元,同比 - 4.7%,毛利率24.71%,同比下滑12.1pct [6] - 生物学业务:25H1实现收入12.5亿元,同比 + 7.1%,毛利率35.04%,同比下滑1pct [6] 分地区业务情况 - 25H1来自美国客户收入140.3亿元,同比增长38.4%;来自欧洲客户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9.2%;来自中国客户收入31.5亿元,同比下降5.2%;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9.0亿元,同比增长7.6% [6]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386.90亿元、516.73亿元、690.49亿元、897.99亿元 [7] - 非流动资产分别为416.36亿元、411.91亿元、399.53亿元、384.99亿元 [7] - 资产总计分别为803.26亿元、928.64亿元、1090.01亿元、1282.98亿元 [7] - 流动负债分别为162.26亿元、163.35亿元、179.92亿元、198.15亿元 [7] - 非流动负债分别为50.14亿元、54.05亿元、56.05亿元、58.05亿元 [7] - 负债合计分别为212.40亿元、217.40亿元、235.97亿元、256.20亿元 [7]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24.07亿元、165.74亿元、179.64亿元、213.90亿元 [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55.18亿元、 - 23.46亿元、 - 17.28亿元、 - 16.61亿元 [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38.32亿元、 - 21.15亿元、 - 8.95亿元、 - 11.43亿元 [7]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2.41亿元、441.17亿元、504.36亿元、576.15亿元 [8] - 营业成本分别为229.65亿元、246.20亿元、276.40亿元、310.59亿元 [8] - 营业利润分别为115.80亿元、173.60亿元、182.76亿元、222.83亿元 [8] - 利润总额分别为115.40亿元、173.19亿元、182.36亿元、222.44亿元 [8] - 净利润分别为95.68亿元、143.74亿元、151.36亿元、184.62亿元 [8] 主要财务比率 - 营业收入增长率2024 - 2027年分别为 - 2.73%、12.43%、14.32%、14.23% [8] - 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2.46%、49.91%、5.28%、21.92% [8]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1.63%、50.28%、5.30%、21.98% [8] - 毛利率分别为41.48%、44.19%、45.20%、46.09% [8] - 净利率分别为24.08%、32.19%、29.65%、31.66% [8] - ROE分别为16.12%、20.14%、17.68%、17.94% [8] - ROIC分别为14.50%、18.46%、16.02%、16.19% [8] - 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6.44%、23.41%、21.65%、19.97% [8] - 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22.53%、 - 38.16%、 - 49.28%、 - 58.70% [8] - 流动比率分别为2.38、3.16、3.84、4.53 [8] - 速动比率分别为1.71、2.60、3.27、3.97 [8] - 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51、0.51、0.50、0.49 [8] - 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95、5.49、5.81、5.89 [8] - 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3.53、13.95、14.54、14.45 [8] - 每股收益分别为3.29元、4.94元、5.21元、6.35元 [8] - 每股经营现金分别为4.32元、5.77元、6.25元、7.45元 [8] - 每股净资产分别为20.41元、24.55元、29.45元、35.39元 [8] - P/E分别为30.04、19.99、18.99、15.56 [8] - P/B分别为4.84、4.03、3.36、2.79 [8] - EV/EBITDA分别为10.24、12.56、11.38、8.91 [8] - P/S分别为7.24、6.44、5.63、4.93 [8]
宁德时代(300750):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略超预期,净利率再提升,龙头恒强
东吴证券· 2025-07-31 1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2归母利润略超预期,净利率再提升,电池业务表现良好,价格盈利稳定,动力势头好于储能,汇兑收益贡献明显,库存商品增加,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2][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 - 25H1实现收入1789亿元,同比+7%;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33%;扣非净利润272亿元,同比+36% [2] - 25Q2收入942亿元,同环比+8%/+11%;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环比+34%/+18%;扣非净利润154亿元,同环比+42%/+30%;毛利率25.6%,环比+1.2pct,归母净利率17.5%,同环比+3pct/+1pct [2] 业务 - Q2电池确收近150gwh,产能利用率约90%,25H1产量310gwh,同比+47%,出货量预计270gwh,同比+32%,新增40gwh库存,H1有效产能345gwh,产能利用率高达90%,在建产能235gwh,预计年底产能近900gwh,全年出货量预计为650gwh,同增35%+,其中储能预计为140 - 150gwh,增长50%+,动力端国内份额维持42 - 45%,欧洲份额提升5pct至43%,储能端新兴市场放量+技术授权+海外产能建设,对冲美国政策影响 [8][14] - 电池价格盈利稳定,动力势头好于储能,25H1动力收入1316亿元,同比+17%,均价0.69元/wh,同比下降13%,环比基本稳定,毛利率22.4%,同比 - 4.5pct,单wh毛利0.14元/wh,测算对应单wh利润0.083元/wh;储能收入284亿元,同比 - 1%,均价0.59元/wh,同比下降20%,较24Q4有所回升,毛利率25.5%,同比 - 3.4pct,单wh毛利0.13元/wh,测算对应单wh利润0.085元/wh,25H1储能国内外市场各占50%,美国市场占比已降至20 - 30%,OBBB影响可控 [8][17] - 其余业务毛利率改善明显,25H1电池材料回收收入79亿元,同比 - 45%,毛利率26%,同比+18pct;矿山资源34亿元,同比+28%,毛利率9%,同比+1pct;其他业务收入77亿元,同比 - 8%,但毛利率74%,同比+23pct [8][19] 25年Q2情况 - 汇兑收益贡献明显,测算汇兑收益15亿元+,较25Q1增加9亿元,主要受益于欧元升值 [8][20] - 投资收益15亿元,同环比+22%/+15%;其他收益30亿元,同环比+38%/-3% [8][20] - 费用端,Q2费用率5.3%,较Q1降低1.8pct,主要由于财务费用为 - 35亿元;Q2减值损失为16亿元,较Q1减少3.7亿元 [8][20] - Q2末存货723亿元,较年初增加21%,主要为库存商品增加112亿元(对应约30gwh电池);Q2末预计负债为801亿元,较年初增82亿元,其中质保金增加55亿元,返利增加27亿元,Q2单季度预计负债增加66亿元 [8][20] - Q2经营性净现金流258亿元,同环比+58%/-21%;Q2资本开支99亿元,同环比+46%/-5% [8][20] 投资建议 - 维持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661/802/966亿元的预期,25 - 27年同增30%/21%/20%,对应PE为19/16/13x,给予25年25x PE,对应目标价440元,维持“买入”评级 [8]
恩华药业(002262):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神经类业务快速增长,创新管线逐步兑现
开源证券· 2025-07-31 10: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恩华药业2025H1业绩良好,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等指标同比均有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有不同程度增加;分业务来看,神经类业务增长迅猛,麻醉、精神、商业医药业务也有增长,原料药业务下降;公司业绩增长点多样,创新管线逐步兑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有多项在研创新药项目,市场潜力较大;看好公司在麻醉领域的发展,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3][4][5] 财务数据总结 整体财务数据 - 2025-2027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2.94、14.95、17.46亿元,EPS为1.27、1.47、1.72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17.5、15.2、13.0倍[4] - 2023A-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50.42、56.98、65.11、74.79、86.46亿元,YOY分别为17.3%、13.0%、14.3%、14.9%、15.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7、11.44、12.94、14.95、17.46亿元,YOY分别为15.1%、10.3%、13.1%、15.5%、16.8%;毛利率分别为72.8%、73.6%、73.5%、73.8%、74.1%;净利率分别为20.5%、20.0%、19.7%、19.8%、20.1%;ROE分别为16.1%、15.7%、15.7%、15.8%、16.0%[8] 资产负债表数据 - 2023A-2027E流动资产分别为52.55、60.60、67.34、80.28、92.13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0.74、23.80、25.44、27.26、29.69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9.18、11.66、10.85、13.55、13.37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64.34、73.00、82.28、94.49、109.02亿元[9] 利润表数据 - 2023A-2027E营业成本分别为13.70、15.07、17.24、19.57、22.38亿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分别为0.68、0.75、0.88、1.00、1.16亿元;营业费用分别为17.37、19.85、23.44、26.93、31.13亿元;管理费用分别为2.07、2.59、2.94、3.62、4.18亿元;研发费用分别为5.49、5.96、7.42、8.60、9.94亿元;财务费用分别为 -0.19、 -0.17、 -0.51、 -0.70、 -0.96亿元[9] 现金流量表数据 - 2023A-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0.08、9.16、12.47、12.51、15.9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2.93、 -14.11、 -2.96、 -3.47、 -4.10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2.10、 -3.01、 -3.35、 -2.04、 -1.96亿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5.05、 -7.96、6.16、7.01、9.92亿元[9] 业务情况总结 各业务收入及增长情况 - 2025H1麻醉类收入16.34亿元,增长7.32%;精神类收入6.21亿元,增长4.29%;神经类收入1.66亿元,增长107.33%;原料药收入0.90亿元,下降6.17%;商业医药收入3.94亿元,增长9.80%[4] 产品优势及市场开拓 - 深化挖掘产品差异化优势,成熟产品力月西、福尔利、瑞芬太尼等稳定成长,加快创新产品TRV130、羟考酮注射液、舒芬太尼、阿芬太尼及BD合作新产品安泰坦®的市场开拓[5] 研发情况总结 在研创新药项目情况 - 共有17项在研创新药项目,完成Ⅲ期临床研究项目1项(NH600001乳状注射液);完成Ⅱ期临床研究项目2项(NHL35700片、YH1910 - Z02注射液);开展Ⅱ期临床研究项目2项(NH102片、YH1910 - Z01鼻喷剂);开展I期临床研究项目6项(NH130片、NH104片、Protollin鼻喷剂、NH160030片、NH140068片、NH280105胶囊);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项目1项(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新增适应症));其余项目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5]
极米科技(688696):盈利改善兑现,车载贡献增量
华泰证券· 2025-07-31 09: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50.0元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盈利改善,依托“整机+算法+光机”垂直整合优化成本控制,提升关键零部件通用性,盈利能力修复;海外市场渗透加速,有望抢占全球中高端市场份额;车载光学产品落地,未来成长不依赖零售市场 [1] - 智能投影行业承压,公司国内投影仪销售业务受影响,但精准把握“K型消费”趋势,多价格带布局稳固DLP市场地位,均价回升,成本端优化有望推动投影仪业务毛利率回升 [2] - 车载光学产品量产落地开始贡献收入,但初期费用高或拖累盈利,长期技术复用有望在多元场景形成差异化优势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3.5/4.04/4.47亿元,同比+191%/+15.4%/+10.8%,看好全年盈利改善,具备增量成长空间 [4]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H1预计营收16.26亿元,同比+1.63%,归母净利886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456万元 [1][6]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8/46.86/51.13亿元,同比+19.84%/+14.85%/+9.12%;归母净利分别为3.4981/4.0377/4.4745亿元,同比+191.16%/+15.42%/+10.82% [10][15] 行业市场情况 - 2025H1中国智能投影(不含激光电视)市场销量277.8万台,同比 - 3.9%;销额46.8亿元,同比 - 2.9% [2] 产品业务情况 - 投影仪业务国内销售承压,但25H1京东/天猫/抖音渠道合计均价同比+22.7%,成本端优化有望推动毛利率回升 [2] - 车载光学产品2025年上半年量产落地,合作赛力斯、江淮、北汽等客户并开始贡献收入 [3] 财务指标情况 |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百万)|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EPS(最新摊薄)|ROE(%)|PE(倍)|PB(倍)|EV EBITDA(倍)|股息率(%)|[序号]| |----|----|----|----|----|----|----|----|----|----| |2024|3405|120.14|1.72|3.97|60.43|2.47|35.67|0.00|[10]| |2025E|4080|349.81|5.00|11.22|20.76|2.21|12.75|0.00|[10]| |2026E|4686|403.77|5.77|11.55|17.98|1.96|11.42|0.00|[10]| |2027E|5113|447.45|6.39|11.41|16.23|1.75|10.17|0.00|[10]| 可比公司估值对比 |公司代码|公司简称|当前市值(亿元)|PE(倍)2024|PE(倍)2025E|PE(倍)2026E|PE(倍)2027E|[序号]| |----|----|----|----|----|----|----|----| |600060 CH|海信视像|310|13.0|12.0|10.6|9.6|[11]| |688475 CH|萤石网络|277|40.1|41.7|33.8|27.9|[11]| |688007 CH|光峰科技|71|66.4|48.3|34.5|29.6|[11]| |1810 HK|小米集团|14209|42.8|32.9|24.9|20.1|[11]| |平均(按市值加权)| - | - |42.2|32.7|24.8|20.1|[11]|
西部矿业(601168):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半年度业绩同比增长,主要金属采选冶指标向好
华鑫证券· 2025-07-31 09: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西部矿业2025年半年报显示总营业收入316.19亿元,同比增长26.59%;归母净利润18.69亿元,同比增长15.35% 考虑到玉龙铜矿三期扩建项目推进及铜价中枢抬升,预计业绩维持增长 [4][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力矿山产量表现亮眼,多品种实现增长,冶炼业务同步发力 - 2025年上半年,矿产铜总产量9.18万金属吨,同比增长7.65%,计划完成率114%;矿产锌、铅、钼产量分别为6.29、3.51、0.25万金属吨,计划完成率分别为103%、110%、132%,同比分别增长18.61%、24.63%、31.10%;铁精粉产量71.9万吨,同比增长11.93%,计划完成率103% [5] - 玉龙铜矿一、二车间铜、钼回收率分别提升4.08、5.36和3.9、15.99个百分点,获各琦矿铜、铅、锌矿回收率分别提升0.08、2.98、1.94个百分点 [5] - 报告期内冶炼铜、锌、铅分别为18.2、7.1、8.6万吨,分别同比+49.94%、+17.07%、+3534.32%,还生产金锭2.2吨、银锭121吨 [6] 主力矿山玉龙铜矿利润增长 - 报告期内业绩增长得益于矿产铜产量增长8%、价格增长11% [7] - 玉龙铜业实现净利润34.91亿元,公司持股5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25亿元,同比+21.5%,为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7]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0.85、608.72、637.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26、41.25、44.4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8、10.0、9.3倍 [8]
安克创新(300866):拟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无折让彰显公司信心
东吴证券· 2025-07-31 09: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是跨境消费品出海领域品牌力突出的头部企业,近期储能、安防等品类和海外新兴市场开拓带动公司业绩持续高增,UV打印机等新品有望打开新增长点,股权激励彰显公司长期信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7月30日,公司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7] 激励计划内容 - 本次激励计划授予股份数占总股本1%,首次授予激励范围涵盖608名骨干员工,公司董事祝芳浩获授股份数最高,占本次激励授出部分的18.5%,其余核心员工获授占比均不超过0.5%;拟授予股票数量为525万股,约占当前公司总股本的0.99%,首次授予合计授出股份数量为80%,其余20%为预留部分 [7] - 授予价格为126.9元/股,相当于7月30日收盘价,若授出股份解禁后公司股价较当前无涨幅,获授员工将无收益 [7] - 激励目标为年化收入或扣非净利增速约10%,考核期为2个会计年度,第一个归属期50%要求以2024年为基数,2025年营收或扣非净利润增速不低于10%,第二个归属期50%要求以2024年为基数,2026年营收或扣非净利润增速不低于20%;若在2025年三季报公告后授出,考核期为2026 - 27年,2027年考核目标为以2024年为基数,营收或扣非净利润增速不低于30% [7] - 激励总成本约为7087万元,2025 - 27年依次为2974、3289、824万元 [7] 对激励计划的理解 - 激励范围较大,覆盖大量核心业务人员,绑定骨干利益共享公司发展;激励价格无折价,但业绩考核目标较为保守,员工若想获正收益,难点不在完成业绩考核,而要提升公司长期内在价值,待未来股价上涨后实现收益 [7] 盈利预测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7,507|24,710|33,013|41,996|52,128| |同比(%)|22.85|41.14|33.60|27.21|24.1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15|2,114|2,458|3,351|4,217| |同比(%)|41.22|30.93|16.25|36.34|25.8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3.04|3.98|4.62|6.30|7.93| |P/E(现价&最新摊薄)|41.77|31.90|27.44|20.13|15.99|[1]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12,368|14,385|17,739|21,883|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236|4,449|4,576|4,706| |资产总计(百万元)|16,604|18,835|22,316|26,589| |流动负债(百万元)|5,902|6,435|7,750|9,303|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558|1,668|1,668|1,668| |负债合计(百万元)|7,459|8,103|9,418|10,97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8,958|10,438|12,449|14,979|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86|294|449|639|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9,145|10,732|12,897|15,618|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16,604|18,835|22,316|26,589|[8]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4,710|33,013|41,996|52,128|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13,918|18,918|23,665|29,231|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8|18|23|29| |销售费用(百万元)|5,570|7,111|9,172|11,541| |管理费用(百万元)|869|1,062|1,392|1,781| |研发费用(百万元)|2,108|2,982|3,877|4,865| |财务费用(百万元)|25|102|113|16| |加:其他收益(百万元)|47|66|84|104|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155|185|201|260| |公允价值变动(百万元)|129|0|0|0| |减值损失(百万元)|-155|-321|-283|-303| |资产处置收益(百万元)|0|0|1|1| |营业利润(百万元)|2,377|2,750|3,756|4,726| |营业外净收支(百万元)|-29|-12|-14|-22| |利润总额(百万元)|2,348|2,738|3,741|4,704| |减:所得税(百万元)|137|172|236|296| |净利润(百万元)|2,211|2,566|3,506|4,408| |减: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97|108|155|19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114|2,458|3,351|4,217|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3.98|4.62|6.30|7.93| |EBIT(百万元)|2,143|2,840|3,855|4,720| |EBITDA(百万元)|2,278|2,884|3,898|4,761| |毛利率(%)|43.67|42.70|43.65|43.92| |归母净利率(%)|8.56|7.45|7.98|8.09| |收入增长率(%)|41.14|33.60|27.21|24.13|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0.93|16.25|36.34|25.85|[8]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745|783|3,132|3,925|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503|-5|17|69|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810|-1,230|-1,511|-1,852|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540|-406|1,638|2,141|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135|44|43|41| |资本开支(百万元)|-429|-31|-33|-41|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639|-1,962|-572|-643| |每股净资产(元)|16.86|19.64|23.42|28.18|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532|532|532|532| |ROIC(%)|20.22|23.17|27.33|28.44| |ROE - 摊薄(%)|23.60|23.55|26.92|28.16| |资产负债率(%)|44.92|43.02|42.21|41.26|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31.90|27.44|20.13|15.99| |P/B(现价)|7.53|6.46|5.42|4.50|[8]
永辉超市(601933):拟定增融资4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门店调改
东吴证券· 2025-07-31 09:10
证券分析师 吴劲草 执业证书:S0600520090006 wujc@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阳靖 证券研究报告·公司点评报告·一般零售 永辉超市(601933) 拟定增融资 40 亿元,主要用于支持门店调改 2025 年 07 月 31 日 增持(维持) | [Table_EPS]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 | 78,642 | 67,574 | 53,514 | 64,996 | 71,765 | | 同比(%) | (12.71) | (14.07) | (20.81) | 21.46 | 10.41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329.05) | (1,465.46) | (865.58) | 440.65 | 1,094.02 | | 同比(%) | 51.90 | (10.26) | 40.93 | 150.91 | 148.28 | | EPS-最新摊薄(元/股) | (0.15) | (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