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8月PMI数据点评:三大指数均有回升,景气水平总体扩张
开源证券· 2025-08-31 17: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三大指数均有回升,景气水平总体扩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有所加快 [1][7] - 2025年下半年经济增速或不会明显下行,物价等结构性问题趋势性好转,股债配置继续切换,债券收益率、股市有望持续上行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制造业 - 8月制造业PMI为49.4%,环比提升0.1pct,同比提升0.3pct,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4] - 高技术、装备、基础原材料行业PMI环比提升,消费品行业PMI环比下降,随刺激消费政策落地实施,消费品行业PMI有望企稳回升 [4] - 生产指数环比提升0.3pct,连续4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生产扩张加快 [4]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环比提升1.1pct,连续两个月回升,市场预期向好 [4] - 大型、小型企业景气水平环比提升,大型企业PMI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5] 非制造业 - 8月非制造业PMI为50.3%,环比提升0.2pct,同比持平,仍处扩张区间 [6] - 建筑业PMI环比下降1.5pct,受极端天气频发等不利因素影响,建筑生产施工放缓,回落至收缩区间 [6] - 服务业PMI环比提升0.5pct,升至年内高点,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6] - 新订单指数环比提升0.9pct,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提升0.4pct,服务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6] 综合 - 8月综合PMI为50.5%,环比提升0.3pct,同比提升0.4pct,连续32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有所加快 [7] 市场 - 本周10Y国债活跃券于1.75%-1.80%区间波动,10Y国开活跃券于1.83%-1.89%区间波动,债市交易仍对经济数据脱敏,整体情绪较为脆弱,对利空事件反应敏感度强于利多事件 [8]
9月固定收益月报:把握调整后的结构性机会-20250831
西部证券· 2025-08-31 17: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基本面仍利好债市,但稳增长政策或持续落地,边际上利空债市;央行将持续呵护流动性,资金面整体稳定;部分银行同业存单或有提价需求;非银机构资金搬家或边际减速;债市难以走出震荡趋势,建议控制久期,把握调整后的配置和交易机会,关注含税券、新老券等结构性机会 [1][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9月债市前瞻 - 基本面利好债市,但稳增长政策或持续落地,边际上利空债市 [9] - 央行将持续呵护流动性,维持资金价格稳定,必要时重启国债买卖、降准,同时防止资金空转 [11] - 部分银行同业存单或有提价需求,9月银行补充负债需求提升,但信贷阶段性偏弱,存单提价或是结构性的 [2][13] - 非银机构资金搬家或边际减速,权益相对国债的风险溢价降低,长端、超长端国债利率性价比提升 [16] - 债市难以走出震荡趋势,建议控制久期,配置中短久期信用债,把握超跌反弹机会,关注含税券、新老券等结构性机会 [2][22] 8月债市复盘 债市走势复盘 - 风险偏好进一步推升,资金面边际收敛,债市调整持续,10Y国债利率先下后上 [24][25][26][27] 资金面 - 央行通过四大工具净投放5466亿元,资金面合理充裕,8月资金价格环比下行,3M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宽幅震荡上行 [28][31][32] 二级走势 - 8月债市为熊陡行情,除1y国债利率外,其余关键期限国债利率均上行,除部分期限利差外,其余均走阔 [37] 债市情绪 - 8月银行间杠杆率与债基久期均下降,超长债换手率下降,国债利差走窄 [49][50] 债券供给 - 8月利率债净融资额环比增同比降,国债发行规模环比上升,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环比同比均下降,同业存单净偿还额小幅扩大 [56][61][63][64] 经济数据 - 7月工业企业利润降幅连续收窄,8月以来新房成交、运价指数表现较弱,电影消费同比较强,工业生产边际走弱 [68] 海外债市 - 美国核心通胀创2月新高,美联储官员释放降息信号,美债上涨,韩国、新加坡债市上涨 [78][79] 大类资产 - 股市大幅走强,原油、生猪价格走弱,8月大类资产表现为中证1000>沪深300>可转债>沪金>沪铜>中资美元债>中债>美元>螺纹钢>生猪>原油 [82] 政策梳理 - 8月多项政策出台,涉及城市发展、服务贸易、人工智能、房地产、设备更新、PPP项目、金融改革、消费贴息等领域,后续需关注政策落地效果 [86][89][90][91][93][94][97][99]
反内卷、通胀与市场展望
天风证券· 2025-08-31 16: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当前“低通胀”问题是政策关注核心,产出缺口为负和实际利率高位抑制总需求致物价低位运行;“反内卷”或成政策主线,下半年物价或低位温和回升,CPI同比预计温和回升,PPI预计震荡修复、同比降幅收窄,债市受基本面和货币宽松支撑但有利率上移压力 [2][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如何理解当前低位的通胀 - 通胀由供需关系决定,产出缺口为负时物价有下行压力,通胀与产出缺口存在交替关系,部分国家产出缺口与核心通胀走势一致且领先通胀 [11][12][14] - 我国产出缺口为负,GDP实际增长与潜在增速有落差,青年失业率高,工业产能利用率低,CPI和PPI低位运行显示总需求低于总供给 [18] - 我国实际利率处于高位,虽名义利率下调但通胀和GDP平减指数极低使实际利率上升,抑制企业和居民需求,形成“被动紧缩”效应 [21][22] 当前通胀市场的几个特征 - CPI和PPI剪刀差扩大,2025年7月二者剪刀差达3.6个百分点,源于CPI平稳与PPI降幅加深,反映价格传导不畅和经济修复不平衡,挤压中下游制造业利润 [26] - 核心CPI回升,2025年7月同比上涨0.8%创2024年3月以来新高,得益于服务价格涨幅扩大和工业消费品价格企稳回升 [27][29] - “反内卷”推动商品价格上涨但未推动PPI上行,期货价格反映未来供需预期,PPI基于现货成交价格,上游涨价未有效传导至中下游反映终端需求不足 [33][34][35] 反内卷下的通胀与债市展望 - 政策聚焦“反内卷”和“扩内需”,促进物价回升是宏观政策目标,预计下半年价格低位温和回升 [41] - CPI方面,预计三、四季度同比分别为0.1%、0.5%,全年同比在0%附近,核心CPI有望维持韧性,食品价格前低后高,能源价格有回落风险 [5][41][42] - PPI方面,预计维持震荡修复、同比降幅收窄态势,三、四季度同比分别为 -2.7%、 -1.5%,全年同比在 -2%左右,转正可能性低,需关注“反内卷”政策、国内需求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5][49][50] - 债市受基本面和货币宽松支撑,但权益市场升温、“反内卷”和“扩内需”政策或使利率中枢上移,“反内卷”政策效果取决于需求承接情况 [6][57]
固定收益专题研究:本轮牛市,可转债怎么看?
国海证券· 2025-08-31 14: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轮 A 股与 2014 年流动性牛市高度同构,“政策—流动性—产业”共振推升指数与风险偏好,转债市场存量趋减、需求坚挺,建议顺势布局、控节奏 [5] - 近期 A 股在多因素驱动下加速上涨,与 2014 年牛市有相似特征,后市转债可围绕科技主线与主流赛道择券,关注相关风险 [6] 相关目录总结 2014 年牛市与本轮牛市的相似点 - 股市与基本面“脱钩”:2014 年牛市启动时宏观基本面不佳,但 A 股逆市上行;今年经济转型诉求突出,股市同样率先修复 [6][8] - 政策集中发力:2014 年牛市由货币宽松、地产松绑、改革与产业政策共同驱动;2025 年牛市政策端延续类似组合框架,推动股市上行 [10][14] - 技术指标钝化:2014 年牛市中技术指标在行情加速上涨阶段出现“钝化”;2025 年牛市同样出现强趋势下的技术指标钝化,传统技术指标短期失效 [19][20] - 股市整体走势复盘:2014 - 2015 年牛市呈现四阶段路径;本轮牛市自 2024 年 9 月以来经历三阶段,与 2014 年高度同构,后市将从估值修复转向盈利驱动,结构走向均衡扩散 [24][26][29] 转债行业复盘 2014 年转债市场复盘 - 结构上:2014 - 2015 年可转债经历规模扩张到断崖收缩的转变,年末存量余额大幅下降 [31] - 估值上:沿权益趋势与供需共振走出完整三段式,估值先修复、后膨胀、再回归 [33] - 市场交投上:走出“债性支撑—股性激活—全面交易—有序回落”的过程,交投由平稳到高峰再回落 [36] 目前可转债在那个阶段 - 结构上:转债市场形成存量减少与需求旺盛并存的供需紧张格局,若权益市场行情延续,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凸显 [40] - 估值上:仍有空间,但难重演 2015 年前高,当前价格已高于 2021 年峰值,若权益行情延续,价格与溢价率中枢将继续上移 [42] - 市场交投方面:本轮可转债定价由“类债”向“类股”迁移,成交与换手放大,偏股化交易与价格中枢抬升具备延续基础 [45] 后续转债的打法 - 可转债处于供需紧平衡,建议关注市场回撤带来的“价值洼地”配置机会,顺势布局、控节奏,围绕主线轮动与产业数据精细择券,关注高溢价与拥挤度风险 [47] - 关注价格在 130 元以内兼具安全边际与上行弹性的转债,如裕兴转债等 [47] - 关注“平价 + 估值”双杀后的双低机会,如禾丰转债等 [48] - 关注有望承接资金的银行转债,如浦发转债等 [48]
社融增速或开始回落
华源证券· 2025-08-31 14: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测 2025 年 8 月新增贷款 8500 亿元,社融 2.6 万亿元;8 月末,M2 达 331.4 万亿,YoY+8.6%,M1(新口径)YoY +5.9%,社融增速 8.8% [2] - 预计 8 月新增贷款较低,信贷需求持续偏弱,预计 8 月个贷+1800 亿,对公+7000 亿,非银同业贷款 -500 亿 [3] - 预计 8 月新口径 M1 增速回升,M2 增速小幅回落,8 月末新口径 M1 增速 5.9%,旧口径 M1 增速 5.4%,8 月末 M2 增速 8.6% [3] - 社融增速或开始回落,8 月社融增量 2.6 万亿,同比少增,8 月末社融增速 8.8%,环比下降 0.2 个百分点,年末社融增速 8.1%左右 [3] - 9 月建议做多债市,持续看下半年 10Y 国债收益率 1.6%-1.8%,当前明确看多,基于央行宽松、下半年经济下行可能加大、银行负债成本持续下行等因素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增贷款预测 - 预计 8 月新增贷款 8500 亿,同比接近,个贷+1800 亿,对公+7000 亿,非银同业贷款 -500 亿 [3] - 预计 8 月个贷短期+1000 亿,个贷中长期+800 亿,对公短贷 -2000 亿,对公中长期+4000 亿,票据融资+5000 亿 [3] M1 和 M2 增速预测 - 预计 8 月末新口径 M1 增速 5.9%,环比回升,旧口径 M1 增速 5.4%,环比回升,8 月末 M2 增速 8.6%,环比略微回落 [3] 社融增速预测 - 预测 8 月份社融增量 2.6 万亿,同比少增,少增主要来自信贷及政府债券净融资 [3] - 预计 8 月对实体经济人民币贷款增量 8800 亿,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300 亿,企业债券净融资 1500 亿,政府债券净融资 1.35 万亿 [3] - 预计 8 月末社融增速 8.8%,环比下降 0.2 个百分点,年末社融增速 8.1%左右,社融增速于 7 月阶段性见顶,未来几个月或回落 [3] 债市投资建议 - 9 月建议做多债市,持续看下半年 10Y 国债收益率 1.6%-1.8%,当前接近 1.8%,明确看多 [3] - 看多基于央行宽松、下半年经济下行可能加大、银行负债成本持续下行等因素,建议重点关注 10Y 国开、30Y 国债及 5Y 资本债机会 [3]
流动性和机构行为跟踪:资金继续宽松,杠杆小幅回升
国盛证券· 2025-08-31 08: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资金面继续宽松,杠杆小幅回升;隔夜资金价格回落、七天资金价格震荡,央行投放资金呵护跨月资金面;存单到期收益率涨跌不一、国债收益率曲线走陡,存单净融资持续为负且平均发行期限缩短;下周政府债券净发行增多、净缴款减少,银行间杠杆率小幅上升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资金面 - 隔夜资金价格回落,七天资金价格震荡,R001收于1.42%(前值1.45%),DR001收于1.33%(前值1.41%),R007收于1.52%(前值1.48%),DR007收于1.52%(前值1.47%),DR007与7天OMO利差收于11.58bp,6M国股银票转贴利率收于0.80%(前值0.59%) [1] - 央行投放资金呵护跨月资金面,逆回购净投放1961亿元,MLF净投放3000亿元 [1] 同业存单 - 存单到期收益率涨跌不一,3M收益率下行1.00bp收于1.54%,6M收益率上行0.04bp收于1.61%,1Y收益率下行0.50bps收于1.66%,1年存单与R007利差收窄3.82bp至14.29bp [2] - 国债收益率曲线继续走陡,1年国债收益率下行0.09bp至1.37%,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5.61bp至1.84%,3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6.00bp至2.14% [2] - 存单净融资持续为负,本周净融资-1947亿元(前值-2455亿元),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1年存单发行利率较前值分别+0bp、-0.80bp、-3.68bp、+4.40bp [2] - 发行结构上,本周加权平均发行期限6.0M(前值6.5M),3M存单发行1050亿元,6M期限发行1987亿元,1Y期限发行717亿元 [2] 机构行为 - 下周政府债券净发行增多,本周国债净发行-2371亿元,地方债净发行2436亿元,合计净发行65亿元,净缴款合计1993亿元;下周预计国债净发行1198亿元,地方债净发行367亿元,净发行合计1565亿元,净缴款合计-79亿元 [3] - 本周银行间杠杆率小幅上升,质押式回购交易量日均7.07万亿元(前值7.13万亿元),银行间市场杠杆率日均108.78%(前值108.42%) [3]
十年研究心法之二:大类资产研究,并不复杂
华西证券· 2025-08-29 21: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需每年或每季度重新审视各类资产的收益风险特征,选择收益抬升、波动下降的好资产,规避频繁择时与交易,获取资产的贝塔收益 [2][13] - 可将股票、债券和黄金的定价统一在流动性、风险偏好和机构行为的简明框架之中,通过该框架寻找不同阶段之间切换的拐点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什么是好的资产 - 用收益风险比刻画资产特征,收益高、波动小的资产为好资产,黄金和国内债券市场是持有体验感好的资产,国内股票市场需择时,参与获取收益难度上升 [11][12] - 2025 年 1 - 7 月,因美国关税政策黄金风险收益比显著上升,国内权益类资产收益风险比显著改善,纯债类指数收益风险大幅恶化 [12] 大类资产的统一框架 - 资产价格有上涨、下跌和震荡三个阶段,研究和投资核心是寻找阶段切换的拐点,可将股票、债券和黄金定价统一在流动性、风险偏好和机构行为框架中,黄金受全球因素影响 [16] - 流动性指市场获取资金难易程度,宽松货币政策使资产具备牛市基础,但资产表现取决于风险偏好 [17] - 风险偏好是对未来的预期与信心,受经济基本面和宏观政策预期影响,不同时期驱动因素不同 [18][19] - 机构行为强化短期趋势,还会产生结构性影响,是观察市场顶部和底部的有效参考 [20] 权益,风险偏好是关键 - 股票市场定价用市盈率,风险偏好是分析关键,可用两融余额衡量风险偏好变化,融资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比例可用于不同轮行情比较 [21][22] - 股市表现领先于业绩,牛市开启时企业盈利可能未改善,政策预期是本轮股市上涨重要支撑,后续风险点可能是国家队不再托底 [27] - 流动性、风险偏好和机构行为影响股市,需捕捉驱动风险偏好的因素,研究不同主线行情发展逻辑,机构行为对观察顶部和底部重要 [31][32] 债券,货币政策是生命线 - 票息、杠杆和久期是债市获取收益的方式,近两年久期策略受追捧,债市牛熊转换与央行货币政策相关,资金面是债市生命线 [33][35] - 银行融出是判断资金利率是否平稳的直观指标,可根据银行融出规模及变化预判未来资金利率,其也反映监管态度 [35][36] - 债市定价拆分为资金利率 + 期限利差,风险偏好受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预期影响,政策冲击时需辨明影响方向并做好应对 [38][39][40] - 机构行为影响债市短期节奏,基金久期是判断市场节奏的关键,利率债基久期高位徘徊可能是风险信号 [40][41] 黄金,去美元化是主线 - 黄金全球定价,熊市通常在美国加息或缩表时,风险偏好属全球投资者,全球央行配金规模与节奏重要 [46] - 黄金过去定价与美元实际利率负相关,2020 年后与美元变为正相关,去美元化使黄金定价逻辑改变,未来黄金价格创新高或因替代美元成为无风险资产代表 [46][50] - 去美元化趋势中各国央行购金比例提升,未来可能仍是购金主力,是黄金价格重要支撑,黄金值得持续关注 [52][54]
固定收益专题:低利率时代资管机构之美国银行保险篇
国盛证券· 2025-08-29 2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聚焦美国银行和寿险在利率下行及低利率时期的应对策略,总结其经验并为中国提供启示 [9] - 美国银行收缩高风险敞口,调整账户结构,硅谷银行因期限错配破产,部分中小银行受外溢影响 [1][2] - 美国寿险优化账户资产配置,通过增加权益、拉长久期和信用下沉提高收益 [3][5] - 中国可借鉴美国经验,银行关注资产负债稳定性、调整账户结构,保险优化资产配置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低利率时期的美国银行资产配置 美国银行资产端配置情况 - 收缩高风险敞口,减持房地产建设开发贷款,增持国债 [10] - 低利率前期证券类资产规模占比扩大、收入占比下降,后期贷款业务规模上升 [13] - 证券投资账户低利率前期 AFS 账户占比提升,后期转向 HTM 账户 [16] 硅谷银行事件发生 - 2023 年 3 月破产,经营策略激进,利率风险管理有漏洞 [17] - 低利率时采用单一长期限资产配置,忽视利率风险 [20] - 利率上升期 MBS 负凸性使久期拉长,会计处理掩盖风险 [29] - 早期业务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负债端缺陷放大危机,最终被 FDIC 接管 [31] 硅谷银行事件处置和系统性风险 - 处置措施包括接管、存款保障、流动性支持、并购等 [34] - 美国利率快速上行期有系统性风险,部分中小银行受外溢影响 [35] - 储户挤兑使小型银行存款大量流出 [36] 低利率时期的美国寿险资产配置 优化不同账户资产配置,增加独立账户权益类资产投资 - 保险资金通过一般和独立账户差异化管理,优化配置提高收益率 [44] - 一般账户债券占比下降但保持 60%以上,股票占比稳定 [44] - 独立账户增加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2009 - 2021 年股票投资比例均值 78.58% [45] 扩大企业债比重并拉长资产久期,缩小久期缺口 - 增持企业债提高收益,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50] - 债券投资加权平均久期从 2007 年 10.7 年增长到 2022 年 12.265 年 [50] - 剩余期限 10 年以上债券占比上升,政府债和企业债均如此 [50] 通过信用下沉,适度下调债券评级要求,获取风险溢价收益 - 增加 2 级债券配置比重,减少 1 级债券比重获取溢价 [59] - 信用溢价高时增持 2 级债券,低时增加 1 级债券配置 [60] 负债端增加独立账户产品占比 - 独立账户投资规模扩张,稳定管理费收入支撑寿险投资盈利 [67] 低利率时代对中国的启示 银行方面 - 收缩高风险敞口,增持低风险资产,适时调整证券投资账户结构 [4] - 关注资产负债结构稳定性,用好风险管理工具,做好应对预案 [4] - 处置金融风险要迅速且强力 [4] 保险方面 - 优化不同账户资产配置,适当增加权益类资产投资 [5] - 债券投资拉长资产久期和信用下沉获得更高收益 [5]
九月债券投资分析
长城证券· 2025-08-29 19: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股债状态是"股慢牛,债不连续大跌",货币当局维持流动性宽松,多用结构性工具,维持房地产托举模式,使资金从地产和债市转移至权益资产,稳固理财资金安全和金融系统稳定 [1] - 9月大概率维持当前股债状态,债市逆风期或未结束,有1.80%和1.90%两阶段压力位,短期债市操作需蛰伏,九月底和四季度债市或迎顺风期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前公开市场分析 - 宏观经济环境:基本面仍"薄弱",7月CPI受食品价格拖累,PPI环比降幅收窄,社融季节性回落,实体经济指标分化,内需不足是重要矛盾,后续政策有望发力 [7][8] - 政策环境:美联储放鸽利于国内四季度总量货币政策实施,央行通过结构性政策引导资金流向,配置梯次为资产配置上推动资金入股市,经济发展上依次为消费、基建和房地产,后续降息节奏可能与美联储共振 [24][27] - 银行资金面:流动性较好,7 - 8月资金面整体宽松,7月央行净投放较前3个月稍有缩减,8月截至14日回笼量缩减,投放量低,资金利率稳定,市场利率震荡下行 [28][31] - 企业盈利与融资环境:融资疲软与PMI收缩制约复苏动能,1 - 7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负增长但降幅缩窄,7月制造业PMI回落,企业端融资结构恶化,融资向债券倾斜,政策支持或推动下半年修复 [37] 利率市场分析 - 一级市场:利率债高供给,国债利率上行成本抬升,7月利率债总发行量和净融资额高,8月截至14日发行量可观,发行利率走势平稳,略有扩散,国债上行超15BP [43] - 二级市场:股市虹吸效应加剧,收益率中枢上移,7 - 8月中债国债收益率短端稳定,中长端上行,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国开债与国债走势分化,比值波动加大,不同机构对利率债增减持情况不同 [48][56][57] 信用市场分析 - 一级市场:7月信用债净融资强劲,发行利率稍有下行,7月信用债发行规模大,净融资额回升,8月截至14日偿还量攀升,7月信用债利率较上月持平、较去年同期降30BP [67] - 二级市场:长端利率下行,信用利差收敛,各期限AAA等级企业债收益率较上月变动不大,长端下行幅度稍大,信用利差和等级利差均呈收缩态势 [73] - 地产债:7月地产净融资转正,商品房成交量尚且低迷,7月地产债净融资额为正,8月截至14日净融资额为负,2025年以来商品房成交面积处于近5年偏低水平 [78][81] - 城投债:城投净融资持续低位,化债政策效应凸显,7月城投债市场供给收缩,净融资额为负,反映城投平台融资环境承压、转型加速 [85] 九月债市策略 - 维持当前股债状态,债市逆风期或未结束,有两阶段压力位,短期债市操作需蛰伏,等九月两大宏观事件落地后,九月底和四季度债市或迎顺风期 [2][91]
应收账款类资产支持证券产品报告(2025年半年度):发行节奏有所加快,央企需求持续释放,融资成本明显下行,二级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
中诚信国际· 2025-08-29 18: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类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单数和规模同比增加 实际融资人集中在建筑央企及其下属公司 头部效应显著 主体倾向引入特定平台作为原始权益人或代理人发行产品 单笔产品平均发行规模下降 产品期限基本持平 发行利率下行 证券信用等级以AAAsf级为主 信用风险低 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 [3][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发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交易所市场发行应收账款类资产证券化产品50单 规模637.30亿元 数量增加16单 规模上升40.49% 占当期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总规模的10.61% 同比升0.84个百分点 [3][4] - 上交所发行45单 金额606.33亿元 占比95.14% 深交所发行5单 金额30.97亿元 占比4.86% [6] - 前五大原始权益人发行规模占比78.50% 前十大占比89.86% 实际融资人主要是央企及其下属公司 发行规模占比91.90% 同比增8.21个百分点 行业集中在建筑行业 占比93.44% [6][8] - 前五大管理人新增管理规模占比65.57% 前十大占比88.42% [12] - 单笔最高发行规模40.32亿元 最低1.00亿元 单笔规模在(5, 10]亿元区间发行单数最多 平均发行规模12.75亿元 较上年同期降0.60亿元 [15] - 期限最短0.73年 最长3.00年 期限在(1, 3]年的产品发行单数最多 加权平均期限2.03年 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16] - AAAsf级证券占比89.71% AA+sf级证券占比6.76% 次级证券占比3.54% [17] - 1年期左右AAAsf级证券利率中位数为2.18% 同比降约30BP [3][19] 发行利差统计分析 - 与同期限国债相比 2025年上半年1年期产品发行利差平均值收窄 3年期走阔 [25] - 与同期限AAA级企业债相比 2025年上半年1年期产品发行利差平均值上升 3年期走阔 [28] - 2025年上半年发行的1年期AAAsf级产品平均发行利率同比降31BP [30] 备案情况 2025年上半年41单应收账款类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 总规模507.56亿元 数量减少8单 规模下降25.00% [3][31] 二级市场交易情况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类资产支持证券在二级市场成交2,241笔 同比升82.20% 成交规模655.46亿元 同比升38.13% 占当期企业资产支持证券成交总规模的13.15% 同比降2.85个百分点 成交规模位列第二 [3][33] 2025年下半年到期情况分析 存量应收账款类资产支持证券预计到期165支 规模1,040.80亿元 占2025年下半年全部到期证券规模的33.66% 中铁资本有限公司、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建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到期产品应偿付规模占比分别为34.28%、20.97%、11.21%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