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歌尔股份-宣布新员工持股计划;重申 2025 - 2026 年关键绩效指标不变
花旗· 2025-05-12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歌尔股份于5月8日发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2025/2026财务绩效目标与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相同 [1] - 2025年营收目标比花旗预期/可见阿尔法预期高41%/35%,净利润目标比花旗预期/可见阿尔法预期低26%/22%;2026年营收目标比花旗预期/可见阿尔法预期高59%/46%,净利润目标比花旗预期/可见阿尔法预期低26%/17% [1][2] - 行权价格定为22.10元,接近最新收盘价22.27元 [1][3] - 保守的员工持股计划目标有利于留住员工,可能是受宏观不确定性影响 [1] - 2025年AI智能手机、AI智能眼镜和非iOS智能可穿戴设备的MEMS麦克风升级推动增长,但可能被游戏机需求疲软和VR需求低迷部分抵消 [1][2] - 目标价25元基于2025年预期市盈率24倍,为其5年平均水平,反映其AirPods出货量稳定、AR/VR出货量恢复以及MEMS麦克风可能从2025年下半年升级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绩效目标 - 2025年营收应不低于1298.48亿元,或与2023年相比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40%(即26.11亿元) [2] - 2026年营收应不低于1548.79亿元,或与2023年相比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80%(即30.47亿元) [2]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情况 - 员工持股计划将覆盖6302名员工,将通过发行新股授予6.806亿股(占总股本的1.95%) [3] 股价相关信息 - 截至5月8日15:00,价格为22.27元 [4] - 目标价为25元,预期股价回报率为12.3%,预期股息收益率为1.8%,预期总回报率为14.0% [4] - 市值为776.41亿元(107.46亿美元) [4]
高盛:中国化妆品-2024 - 2025 年第一季度总结 - 需求企稳与竞争态势;年初至今重估处于周期中期;推荐买入巨子生物、上海家化
高盛· 2025-05-12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Giant Biogene和Shanghai Jahwa给予买入评级;对MGP、Proya和Botanee给予中性评级;对Bloomage给予卖出评级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美容行业在2024年第四季度出现触底迹象,2025年第一季度有所改善,需求同比从负转正,竞争更趋理性 [1] - 行业估值已回升至周期中期水平,进一步提升空间有限,但新类别/品牌扩张和可持续增长执行可能带来个别重估驱动因素 [7][8] - 本土品牌份额持续增长,份额获得者正转向处于产品/品牌上升周期的新兴领导者,全球品牌开始减少促销,为本土品牌提供了更多转机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1Q25行业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在岸销售同比增长3.2%,高于全年在岸需求预期的1.2%,但DFS渠道表现滞后,韩国/海南分别同比下降23%/11% [1] - 覆盖的中国化妆品公司2024/1Q25业绩参差不齐,除Giant Biogene外销售普遍未达预期,但部分公司通过加强成本管理实现了底线超预期 [2] - ROI同比呈下降趋势,2024年第四季度/2025年第一季度GPM - 销售费用比率平均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3.7个百分点(Proya除外) [2] 行业竞争格局 - 本土品牌份额持续增长,份额获得者正转向新兴领导者,如Giant Biogene、Marubi、Chicmax、MGP等,预计未来2 - 3年保持20 - 30%的复合年增长率 [3] - 全球品牌从今年开始减少促销,专注于质量增长和盈利能力,为本土品牌提供了更多转机,如Shanghai Jahwa [3] - 2024年本土品牌在化妆品、护肤品和彩妆领域排名前20的品牌市场份额均有所增加,而跨国公司品牌表现不一 [13][14] 估值分析 - 中国美容行业估值在2024年徘徊在周期底部,12个月市盈率低至20倍,较全球同行有超过30%的折扣,但年初至今已重估至30倍(不含MGP为28倍),回到周期中期水平 [7] - 从2025年预期PEG来看,行业估值开始与历史水平趋同 [34] 2025年第二季度催化剂 - 618购物节:今年618预计从5月中旬开始,顶级KOL Austin的直播将于5月13日下午5点开始,折扣与去年持平 [9] - MA许可批准:2025年医美领域活动增加,NMPA审批进度加快,有望提高Giant Biogene的MA许可批准可见性 [10] 公司业绩与展望 - Giant Biogene:2024年下半年表现出色,Comfy品牌销售强劲,尤其是在线渠道;预计2025年销售和净利润同比增长25% - 28%/21 - 24% [25][29] - Shanghai Jahwa: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超预期,得益于成本效率提升;预计2025年扭亏为盈,中长期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25][29] - MGP:2024年下半年业绩未达预期,主要受护肤品/在线销售疲软影响;预计未来10年成为全球前10大美容集团 [25][29] - Proya:2024/1Q25销售未达预期,但净利润超预期,得益于更高的GPM和更低的销售费用;目标是未来10年成为全球前10大美容集团 [25][29] - Botanee:2024/1Q25净利润未达预期,受销售疲软和ROI下降影响;2025年将优先考虑净利润,目标是实现个位数的净利润率 [25][29] - Bloomage:2024/1Q25净利润未达预期,受化妆品销售疲软影响;医美业务预计2025年实现40 - 50%的销售增长,护肤品业务压力将持续到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 [25][29]
花旗:全球航运-每周更新 - 从马士基看行业情况
花旗· 2025-05-12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全球航运整体运力同比增长8%,4月航空货运费率同比增长2% [1] - 中国 - 美国航线4月货运量下降30% - 40%,许多托运人持观望态度,依赖现有库存,若情况未改善,无替代中国供应的商品将受显著影响,美国消费者等可能需承受通胀,若情况正常化,马士基预计需求增长将回升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运力情况 - 6月整体运力同比增长8%,到美国的运力增长4%,到欧洲的运力增长10% [3] - 本周取消航次比例降至8.0%,预定航次总数同比增加约11%,闲置率按标准箱计算降至4.0% [3] 拥堵情况 - 全球拥堵情况缓解,七天移动平均拥堵量降至959万标准箱,美国西海岸降至56万标准箱,东海岸升至72万标准箱 [4] 准班率情况 - 3月准班率提高至57.5% [3] 货运费率相关 - 报告展示了全球货运费率指数、各航线CCFI指数、SCFI综合指数、集装箱费率期货等相关图表 [10][13][16] 供应追踪相关 - 报告展示了集装箱船订单占船队比例、取消航次占比、拆解率与CCFI综合指数对比、集装箱船平均速度、闲置集装箱船容量等相关图表 [25][27][30] 运营成本追踪相关 - 报告展示了平均集装箱船收益与平均租期、定期租船费率、不同类型燃油价格等相关图表 [44][45][48] 需求追踪相关 - 报告展示了中国每周集装箱吞吐量、美国每周B2B和B2C进口量、美国各类商品每周进口量、集装箱贸易和吞吐量同比增长、美国批发和零售贸易库存销售比、欧洲零售和制造商库存等相关图表 [51][54][63] 航空货运相关 - 报告展示了航空货运运力、可收费重量同比、全球平均航空货运费率、各航线航空货运费率、全球前13大机场货运量等相关图表 [78][83][91]
摩根士丹利:人形机器人-2025 年中国最佳会议要点
摩根· 2025-05-12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中国工业行业评级为In-Line(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表现一致)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能适应复杂环境和自动化高级任务,解决大量特殊场景问题,实现更广泛应用 [9] - 供应链和垂直整合是长期关键障碍,集成商需充分了解硬件以开发合适软件 [4][9] - 数据是关键问题,需要足够受欢迎的产品来收集大量数据以实现通用化 [9] - 美国在合成数据、模型和算法方面有优势,但中国的供应链、应用场景和政府支持在长期可能提供优势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人形机器人痛点解决 - 人形机器人可为大量“长尾”特殊场景提供更低部署成本,解决工业机器人部署不经济的问题 [2] - 人形机器人还能提供情感价值,预计在十年内实现 [2]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 - 箱拣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可帮助制造商进一步降低成本,因箱拣不太可能被机械臂取代 [3] - 一些行业参与者认为,具有多个简单步骤的场景(如3C组装)将首先采用人形机器人,避免与AGV和AMR等其他机器人竞争 [3] - 未来5年,配送领域可能会采用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 [3] 集成商关键差异 - 供应链和集成将是长期的关键障碍,充分了解组件(通过自主研发或定制产品)有助于更高效、有效地开发模型,否则低质量的输入/输出会影响人形机器人性能 [4] - 供应链管理也是大规模应用中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 [4] 公司评级情况 |公司(代码)|评级(截至日期)|价格(2025年05月09日)| | --- | --- | --- | |中国中铁(601390.SS)|E(2022年05月12日)|人民币5.57元| |中国中铁(0390.HK)|O(2017年09月01日)|港币3.39元| |中国建筑(601668.SS)|O(2023年04月24日)|人民币5.56元| |大族激光(002008.SZ)|E(2024年10月25日)|人民币24.29元| |合肥美亚光电技术(002690.SZ)|O(2024年08月30日)|人民币17.17元| |艾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301.SS)|E(2025年01月16日)|人民币129.45元| |上海博楚电子科技(688188.SS)|O(2024年08月22日)|人民币197.56元| |深圳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837.SZ)|O(2024年08月19日)|人民币33.47元|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012.SZ)|E(2024年11月18日)|人民币11.52元|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1766.HK)|O(2024年07月03日)|港币4.85元|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601766.SS)|E(2022年06月30日)|人民币7.21元| |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76.SZ)|E(2021年12月17日)|人民币58.31元| |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002747.SZ)|U(2022年06月30日)|人民币20.71元| |海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882.HK)|O(2025年01月08日)|港币18.82元| |宏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885.SS)|O(2023年05月23日)|人民币32.79元| |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603915.SS)|U(2025年01月08日)|人民币16.42元| |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601100.SS)|O(2023年05月23日)|人民币76.10元| |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300316.SZ)|U(2025年01月08日)|人民币28.42元| |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17.SS)|U(2023年05月23日)|人民币141.99元|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31.SS)|O(2025年01月08日)|人民币19.72元| |深圳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00124.SZ)|E(2025年03月12日)|人民币69.47元| |深圳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00724.SZ)|E(2024年07月03日)|人民币57.38元| |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3808.HK)|O(2022年12月13日)|港币18.98元| |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1.SZ)|U(2023年09月15日)|人民币78.50元| |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3898.HK)|O(2022年08月30日)|港币32.50元|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338.HK)|O(2024年01月05日)|港币14.90元|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000338.SZ)|O(2024年01月05日)|人民币15.00元|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516.SS)|E(2025年01月08日)|人民币33.92元|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300450.SZ)|E(2025年01月08日)|人民币20.00元|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603338.SS)|O(2024年08月28日)|人民币45.02元|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06.SS)|E(2025年01月08日)|人民币17.22元| |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002472.SZ)|O(2023年08月25日)|人民币34.05元|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1157.HK)|E(2024年01月05日)|港币5.84元|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000157.SZ)|E(2023年05月23日)|人民币7.63元| [57][59]
摩根士丹利:海底捞-2025 年中国最佳会议反馈
摩根· 2025-05-12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 - Line”(符合预期)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底捞翻台率同比双位数下降,五一假期下降10%,高于3月个位数高段下降幅度,每桌用餐人数也同比略有下降,但4月ASP同比稳定,公司有意维持ASP稳定并根据宏观和市场动态灵活调整 [9] - 4月海底捞火锅新开4家店、关闭6家店,年初至今净关闭11家;小嗨烧烤4月新开8家店,总数达50家,进展符合预期 [9] - 尽管营收面临压力,但整体利润率应保持韧性,毛利率略有改善,员工成本率稳定,租金和折旧有节省 [9] - 需关注5月和6月的需求趋势,以及在宏观不确定性增加情况下海底捞的自救措施 [9] - 海底捞称4月表现不佳可能是宏观环境疲软下,消费者对全方位服务餐饮需求弱于低价休闲餐饮,且外卖平台竞争加剧使行业流量转向家庭用餐,但公司运营仍稳定健康 [9] - 海底捞的同比基数较高,而九毛九较低,九毛九仍在关闭表现不佳的门店,海底捞已度过2023年大规模关店阶段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数据 - 2025年5月9日收盘价为16.84港元,目标价20.00港元,较目标价有19%的上涨空间 [6] - 2024 - 2027财年预计EPS分别为0.87元、0.99元、1.12元、1.27元,净收入分别为47.08亿元、53.38亿元、60.63亿元、68.96亿元 [6] - 2024 - 2027财年预计营收分别为427.55亿元、459.30亿元、504.36亿元、562.09亿元,EBITDA分别为84.18亿元、90.02亿元、96.03亿元、104.35亿元 [6] 估值方法 - 基本情况下,目标市盈率为2025年预期收益的19倍,考虑到宏观不确定性下整体消费情绪较弱,该目标市盈率比2018年以来的平均估值低1个标准差,预计2025 - 2027年EPS复合年增长率为14%,更快的新店开业速度可能带来上行惊喜 [11]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列出了中国/香港消费行业多家公司的评级和价格,如安琪酵母评级为“O”(增持),价格为36.56元;九毛九国际控股评级为“U”(减持),价格为2.58港元等 [67][69]
摩根士丹利:美的集团-2025 年投资者日要点
摩根· 2025-05-12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 - Line”(与基准表现一致)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的集团2025年目标实现超指引销售增长,营收同比增10%,净利润率稳定,海外业务看好自有品牌和品牌业务双位数增长,国内业务2025年或实现中个位数增长,2B业务预计增速超2C业务 [6] - KUKA未来2 - 3年目标实现个位数营收复合年增长率,2025年中国营收占比达25 - 28% [6] - 美的在AI方面聚焦智能家居大脑和智能工厂大脑,人形机器人研发尚处早期阶段 [6] - 中国市场消费整体持续恶化,美的将采取措施维护24 - 25%市场份额,关注低端市场并保护利润率,拓展高端市场,核心空调业务利润率更具韧性和稳定性,也为其他业务潜在价格竞争做准备 [6] - 美的认为美国关税带来业务机会,已提前在1季度发货,正进行供应链转移,预计6月多数美国需求由非中国生产供应,美国订单超预期 [6] - 海外业务长期目标是持续超越市场,实现平均15%市场份额,目前为4 - 5%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年5月8日收盘价75元,目标价95元,较目标价有27%上涨空间,52周股价范围58.9 - 83.67元,当前流通股70.72亿股,市值5757.07亿元,企业价值3753.36亿元 [2] - 2024 - 2027财年每股收益分别为5.44元、6.05元、6.53元、7.12元,净收入分别为4091亿元、4438亿元、4675亿元、5015亿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分别为432.26亿元、475.59亿元、512.48亿元、568.2亿元 [2] - 2024 - 2027财年市盈率分别为13.9、12.5、11.6、9.7,市净率分别为2.7、2.5、2.3、2.0,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3.7%、19.7%、19.8%、20.2%,企业价值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比率分别为8.7、7.3、6.4、5.4,股息收益率分别为3.9%、5.0%、5.6%、6.6% [2] 估值方法 - 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家电业务基于2025年预期市盈率15倍,估值89元/股;机器人与自动化(KUKA业务)通过企业价值/销售额和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得出,估值6元/股 [7]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列出众多中国/香港消费行业公司评级及2025年5月8日股价,如安琪酵母“O”(增持)、波司登“O”(增持)、恰恰食品“U”(减持)等 [64][66][68]
汇丰:中国贸易-对非美国市场出口加速
汇丰· 2025-05-12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尽管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但中国出口在短期内仍保持增长势头,进口降幅也较窄,贸易顺差为增长提供了暂时支撑,但外部不确定性仍高,国内政策支持是增长关键 [2][5][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贸易数据概况 - 1 - 2月、3月、4月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3%、12.4%、8.1%,进口同比分别下降8.4%、4.3%、0.2% [3] 出口情况 - 4月对美出口同比大幅下降21%,主要因当月中美贸易紧张局势迅速升级,不过数据可能未完全体现加征125%关税的影响,部分电子产品获关税豁免使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20.2%,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普遍下降 [6] - 对东盟和拉丁美洲等第三市场出口是4月出口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分别同比增长20.8%和17.3%,得益于进口商加速提前采购以及中美部分贸易的转道,但贸易不确定性仍高 [7] 进口情况 - 4月自美进口同比下降13.8%,部分原因是中国对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且关键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影响了进口值,进口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是加工进口的改善,未来加工进口可能受出口增长势头减弱影响,普通进口可能提供更多支持 [10] 影响与政策建议 - 贸易结构调整和关税豁免为4月出口增长提供短期缓解,但外部不确定性今年可能仍高,会对出口和国内制造业造成拖累,国内政策响应是稳定收入和增长的关键,预计财政政策将加快实施,必要时还会出台更多政策 [13]
汇丰:日本股票策略-评估关税对股票层面的相对影响
汇丰· 2025-05-12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关税风险持续引发市场波动,市场已将直接和间接影响计入价格,报告提供了股票层面受美国关税影响高低的情况 [1] - 若24%的互惠关税在暂停期后生效,分析师识别出约500只股票中59只受关税影响较高、63只受影响较低的股票 [3][9] - 出口导向型行业受关税影响较大,但国内导向型行业也存在影响差异,策略团队建议采取防御性定位 [4] - 经济团队预计日本央行因美国关税导致企业盈利恶化风险而维持现状,若关税大幅降低,央行可能提前加息,宏观策略师认为日元将得到支撑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受关税影响的股票情况 - 分析师识别出59只受美国关税影响较高和63只受影响较低的股票,并列出了具体公司名单、代码、行业、股价、市值、市盈率、预期股息收益率、评级和分析师等信息 [9][10][12] 行业分析师观点 - 建筑和公用事业行业受关税风险影响可忽略不计,城市燃气股和三只建筑股更具防御性且专注国内市场 [12] - IT与软件行业中,NTT Data、富士通和NEC虽有海外业务,但相对收入规模小,可能不受关税影响 [12] 摩根士丹利与相关公司业务关系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摩根士丹利持有部分公司1%或以上的普通股权益证券 [17] - 过去12个月,摩根士丹利为部分公司管理或共同管理公开发行证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获得非投资银行服务补偿等 [18][19][21] - 未来3个月,摩根士丹利预计从部分公司获得或寻求投资银行服务补偿 [20] 股票评级相关 - 摩根士丹利采用相对评级系统,包括增持、等权重、未评级和减持,对应不同的投资建议 [27][31][3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展示了全球股票评级分布情况,包括不同评级的数量、占比等 [30] 分析师行业观点 - 分析师对行业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有吸引力、符合预期和谨慎三种观点,并说明了各地区的基准指数 [34][35]
汇丰:FOMC 资产反应-政策复杂性
汇丰· 2025-05-12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FOMC维持利率稳定,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关税带来政策复杂性,预计GDP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年内或有三次25bp降息 [2][10][13] - 美元与利率差异脱钩,未来或受周期性驱动影响,美债维持中性久期,企业利差未充分反映风险,坚持防御性立场 [3][4] - 风险资产当前表现出韧性,但基本面不佳,负面数据或致其快速下跌,对“美联储看跌期权”扭转市场情绪存疑,维持低配股票 [5][41][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济学 - 5月FOMC连续第三次维持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在4.25 - 4.50%不变,称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关税使高失业和高通胀风险上升 [10] - 4月失业率稳定在4.2%,自去年年中以来大致稳定,预计今年GDP增长降至1.0%,年底失业率升至近5%,预计2025 - 2026年降息不超75bp,今年6、9、12月各降25bp,若5月就业数据未软化,6月FOMC或维持政策利率不变 [12][13] - 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是影响美联储政策的关键劳动力市场指标,政策制定者等待更多证据支持政策行动,今年降息前景很大程度取决于劳动力市场数据 [14] 货币 - 美联储维持政策不变且新闻发布会暗示无需急于改变政策后,美元小幅走强,目前美元与利率差异脱钩,受贸易政策和结构因素影响,未来周期性驱动因素或重新发挥作用 [3][18] - 市场等待6月更新的“点阵图”和经济预测,此次会议焦点在鲍威尔新闻发布会,美联储延长货币政策暂停与贸易政策暂停类似,鲍威尔称等待关税影响更清晰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19][20] 美国利率策略 - 连续第三个月对美国国债维持中性久期立场,FOMC维持政策利率不变凸显数据混杂和关税短期经济影响不明带来的困境 [24] - 国债曲线前端收益率下降带动曲线变陡,反映衰退可能性增加,曲线远端5Y1M SOFR与1Y1M SOFR脱节,反映更高风险溢价,维持2025年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3.50%的预测,长期来看收益率将下降,但长期限国债表现优异可能需要时间 [26][28] 美国信贷策略 - 信贷市场参与者对企业利差短期前景缺乏信心,关税影响使企业撤回先前指引,预计利差将扩大,外国投资者更可能放缓购买而非积极抛售美国企业债 [32] - 上调年底投资级和高收益级利差目标,预计利差短期内可能超调后回升,当前利差未充分反映周期性风险,认为美联储干预需劳动力市场恶化和一级市场活动受干扰等条件,当前市场定价不具吸引力,坚持相对价值策略,避免30年期投资级利差敞口 [36][37][38] 多资产策略 - FOMC维持利率稳定,声明承认失业和通胀风险上升,鲍威尔强调前景不确定性,不愿评判失业和通胀对未来政策的重要性 [40] - 风险资产近期表现出韧性,但基本面不佳,前瞻性指标显示未来数据可能令人失望,负面数据或使风险资产快速下跌,对“美联储看跌期权”扭转市场情绪存疑,若通胀担忧加剧,市场或下调今年降息预期,当前情绪和定位指标中性,维持低配股票 [41][42][44]
花旗:Coinbase-加速拓展使命;推荐买入 COIN
花旗· 2025-05-12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高风险 [6] - 目标价格为270美元,预期股价回报率为30.8%,预期股息收益率为0.0%,预期总回报率为30.8%,市值为525.8亿美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交易和订阅及服务收入表现良好,调整后EBITDA和每股收益超预期 [1] - Coinbase在衍生品领域的拓展举措令人印象深刻,包括新产品推出和收购Deribit,同时在推动实用功能方面也有进展 [1] - 随着加密新时代的发展,股票将与竞争性并购和产品开发愈发相关,Coinbase在这两方面表现出色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Q业绩回顾 - 交易收入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16%,环比下降20%,符合预期;比特币占交易总量和收入的26%-27%,以太坊占11% [3][8] - 订阅收入6.98亿美元,同比增长86%,环比增长9%,符合预期;其中,质押收入1.97亿美元,环比下降8%;稳定币收入2.98亿美元,环比增长32%;利息收入6300万美元,低于预期5%;其他订阅及服务收入好于预期4% [8] - 调整后EBITDA为9.3亿美元,利润率45.7%,比预期好4%;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8美元,比预期高4% [8] 收购Deribit - Coinbase以29亿美元收购加密期权交易所Deribit,这是加密领域迄今最大的并购交易 [2] - Deribit在比特币和以太坊期权的未平仓合约中分别占约85%和75%的份额,将帮助Coinbase获得更多机构资金流入,加快国际业务拓展 [2] - 交易预计在2025年底完成,Coinbase将以7亿美元现金和1100万股股票进行融资 [2] 估值 - 采用“Slide-Ruler”DCF情景贴现法进行估值,目标价格270美元基于多个变量假设 [12] - 假设五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中两位数,EBITDA利润率扩张上限在50%多,终端增长率为2.0%,加权资本成本为14.0% [12][13] - 目标价格调整可能仅反映与当前加密价格的基准市值更新,维持现有估值框架假设 [14]